夹带的基本概念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夹带的基本概念,第1张

夹带,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作弊方式,古代科举考生将《四书》、 《五经》等八股文考试用书变小,字压缩,夹带缝进衣服、鞋底、藏在头发里边等等带入考场作弊,若作弊成功,考中的概率提高一半。与此同时,各朝政府对夹带的严查也必不可少,还有残酷的惩罚措施。不过,即使这样,夹带在考试中的作弊是屡禁不止的。

科举考试是古代的学子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因此历朝历代的科举考场上都存在着作弊的现象。其中最常见的作弊方法有三种,一个是贿赂主考官以获得好的成绩;第二个就是夹带考试经文进入考场内作弊;第三是请人代考。唐代时科举考试的考场设有卫兵,以阻止考生夹带作弊。武则天时代设立了“糊名”的办法,将考生的名字遮盖,以减少批卷者认出答卷人的机会。

自从考试诞生那天,也就有了作弊,而作弊最常见的方法便是夹带。对科举夹带作弊,历朝政府均严厉禁止。科举考试是古代的学子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历朝历代的科举考场上都存在着作弊的现象。

夹带资料是一种历史悠久而且使用普遍的作弊方法,几乎每一个作弊的人都尝试过这种方法。但是最简单的方法往往又是最难的,就像武侠小说中说的能把太祖长拳打好的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中国古代人把夹带这门功夫玩成了艺术,古董市场上科举夹带的拍卖价格年年见长。 八股文章讲究“起承转合”,有一整套专门的格式和撰写方式,如果不饱读经书,熟记《四书》、 《五经》的每个章节,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朝廷为了防止考生夹带作弊物,特地规定衣褂、袍裤乃至帽子、袜子都必须是单层的。可不久,考生又想到了新的“绝点子”:如果能将书变小,字压缩,不就更方便带进考场吗?有需要,自有人为了生财而迎合这种需求,于是这种如火柴盒大小的《五经全注》问世了。它可以放在靴底、藏于袖中、匿于砚台底部携带入场。

这种作弊专用的微刻本,仅见于清朝中、后期,应该是中国古籍中字体最小、版面密度最高的私刻本之一。书以黄褐色纸为封面,内文为宣纸印刷,墨色精纯,校勘精当,印刷精细,完全是手工抄录后再印刷的,令人叹为观止。标榜为旅途便于携带的微型《五经全注》,实际上是为考生作弊提供方便。朝廷对搜出此书的处罚异常严厉,一旦发现,就要株连九族。

唐代的科举考试已设有兵卫,以阻止夹带作弊。宋朝起,考试在贡院内进行,贡院内考生之间是以墙壁隔开的,称为号舍。考生不可以喧哗、离场,以防止传卷或传话。但是夹带经文这作弊方法始终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等都曾被用作夹带。宋代发明了“誊录”的方式,由专人抄录考生的试卷后,再由考官对抄本的内容进行评级。明清的科举保安措施更为严格,甚至对考生的穿戴、考场所用的各种工具都做出了极为严格的规定,以杜绝藏有夹带。

明清的科举保安十分严格,要求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的程度。除了在进场前由兵卫仔细搜查外,乾隆时更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格,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资格外,更要带枷示众。但科场舞弊始终未曾彻底有效地受到打击。

清代科场作弊之风日益猖獗,为防范科场夹带作弊,清政府不仅对考生的衣着器具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还就如何严格搜捡颁布了一道道的旨令。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都遭到彻底的搜身检查,就连考生头上的辫子也要解开来查过,甚至还要察看肛门,可谓斯文扫地。为杀一儆百,清政府还在考场实施严打。一旦发现作弊,按照《大清律例》戴枷三个月示众,杖一百,最后还要发往边疆充军。尽管如此,一旦高中,光宗耀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作弊之风屡禁不止。乾隆11年(公元1743年)顺天府乡试,由于动用了军队进行搜检,不少考生赶紧抛弃身上所带的夹带。根据文献记载,考场外居然发现上千份夹带,堆积如山。有2800多考生临场脱逃,点名不到。可见夹带作弊已经普遍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抄写夹带本的书需要一些专门的工具,一般的毛笔是无法胜任的。抄写者喜欢用老鼠尾巴上的硬毛做成的毛笔,因为老鼠的毛相对比较硬,弹性也比一般的羊毛或者兔毛好。因此可以写很细小的字。当然也有部分人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进行抄写(事实上毛笔中所谓的狼毫笔并不是大灰狼的毛,而是黄鼠狼的毛),黄鼠狼的毛弹性和硬度都比较适合写小字,但是成本高的多。除了笔之外,墨水也必须使用特制的。往往要使用油性的墨水,因为普通的墨写在绢上会渗开,这样就很难写得很小。而且这种夹带往往需要随身携带,如果是水溶性的墨可能被汗水划开。所以必须用印刷行业采用的油墨而不是写毛笔字的水墨做夹带。

除了手抄本之外,印刷本的夹带后来也被发展了出来。中国虽然很早就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限于材料的问题,仍一直使用雕版印刷作为主要的印刷手段。古代雕版印刷的版刻材料是木板,但是木板印刷印不出蝇头小字,所以印刷夹带的板材多半是石板或者铜板等硬度更高的板材,印出的夹带本四书五经的价格在正式出版物的几十倍以上。

除了夹带本的书要够小巧之外,夹带还必须足够隐蔽。当年的考生挖空心思改装可能带进考场的任何物件,把夹带放进去。 文房四宝是考生考试必备之物,因此空心的砚台、墨锭、毛等都是常见的夹带物品。除此以外,把夹带缝进衣服、鞋底、藏在头发里边等等都是古代考生常见的手段,甚至有藏在馒头里边带进考场的。 由于夹带这种“袖珍书”要冒着很大的风险,所以数量不多,留传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收藏界还时有发现印刷本的夹带,一般是一寸见方40~60页,印满四书五经。发现的总共有七八本,继开封之后,在南京江南贡院和浙江东阳相继发现了微型版的《五经全注》。南京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中的微型《五经全注》字极小,一粒米可盖八个字,然而一笔一画都十分清晰。此书采用的是一种叫油水分离法的特殊石印技术。该技术是鸦片战争前后从德国引进的,这种微印技术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失传。

浙江东阳市的石印微刻《五经全注》孤本,比南京江南贡院的“袖珍书”体积更小,每个字不到1毫米,但看起来十分清晰。该书印于光绪己丑(1889年),书中还写了行文的格式、避讳等考试常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 61 方名 62 通神散的别名 63 组成 64 主治 65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67 附注 7 《伤寒标本》卷下 71 方名 72 通神散的别名 73 组成 74 主治 75 附注 8 《圣惠》卷七十二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证治宝鉴》卷十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0 《医统》卷四十六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06 用药禁忌 11 《回春》卷七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2 《银海精微》卷上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3 《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医方类聚》卷一八八引《烟霞圣效》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医方类聚》卷一三六引《烟霞圣效》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袖珍》卷一引《德生堂方》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施圆端效方》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仙拈集》卷二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普济方》卷三十八引《十便良方》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便览》卷三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郑愈方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2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聚宝方》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26 用药禁忌 23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245 制备方法 25 《圣济总录》卷十八 251 方名 252 通神散的别名 253 组成 254 主治 255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256 制备方法 257 附注 26 《圣济总录》卷五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主治 26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265 制备方法 27 《史载之方》卷下 271 方名 272 组成 273 主治 27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275 制备方法 276 附注 28 《圣惠》卷八十三 281 方名 282 组成 283 主治 28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285 制备方法 29 《圣惠》卷七十三 291 方名 292 组成 293 主治 29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295 制备方法 30 《圣惠》卷六十七 301 方名 302 组成 303 功效 30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305 制备方法 31 《圣惠》卷九 311 方名 312 组成 313 主治 31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315 制备方法 32 《直指》卷二十一 321 方名 322 组成 323 主治 32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325 制备方法 3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通神散 1 拼音

tōng shén sǎn

2 处方

白茯苓9克 泽泻9克 木猪苓15克(去黑皮)白术6克 滑石15克 甘草6克 肉桂3克(去粗皮)

3 功能主治

温阳化气,利水通淋。治膀胱气化不宜。小便壅闭,脐下结硬,及沙石淋,疼痛不可忍者。

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上七味药同为细末,每服6克,沸汤调下。服后饮热水400~600毫升,多利小便效。

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三六引《烟霞圣效方》

6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 61 方名

通神散

62 通神散的别名

伏龙肝散

63 组成

乱发灰半两,伏龙肝1两。

64 主治

鼻衄日夜不止,面无颜色,昏闷。

65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新汲水调下。

6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67 附注

伏龙肝散(《普济方》卷一八八)。《圣济总录》本方二药等分。

7 《伤寒标本》卷下 71 方名

通神散

72 通神散的别名

通解散

73 组成

苍术4两,石膏4两,甘草2两,黄芩2两,滑石6两。

74 主治

伤寒,始得脉便沉而里病表和,属内伤者。四时伤寒,内外一切所伤。

75 附注

通解散(《普济方》卷一四七)。《普济方》本方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进四服。如发汗,用葱白、盐豉同煎热服;如和解,用生姜五片、枣五枚(去核)同煎,去滓热服,食前进三服。

8 《圣惠》卷七十二 81 方名

通神散

82 组成

川大黄(锉,微炒)1两,川芒消1两,槟榔1两,桃花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1两,木香半两。

83 主治

妇人大便不通。热而实者。其证心腹胀痛,手不得近,心胸烦闷,六脉沉滑而实。

8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以粥饮调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9 《证治宝鉴》卷十 91 方名

通神散

92 组成

白僵蚕7个(焙干,研末)。

93 主治

风痰喉痹。中风,痰涎壅塞。

9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生姜汁半盏调服。立吐出风痰,又用7个,依法再吐尽,仍用大黄如指大,纸裹煨熟,含津咽下。食填,再用大黄,若口闭紧,用蚕煎汁,以竹管灌鼻中,男左女右。

10 《医统》卷四十六 101 方名

通神散

102 组成

附子1枚,大黄1两,牛黄5分。

103 主治

尸劳尸虫。

10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半,以桃柳枝、青蒿各7握(锉),用童便半碗,浸1宿,来日五更煎多沸,滤滓调服。以衣服盖便睡,取下恶物,当自止。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6 用药禁忌

忌食生冷、硬物、茶、蒜、炙煿、鸡鸭、虾、蟹、油腻、醋咸等物。

11 《回春》卷七 111 方名

通神散

112 组成

儿茶末1钱。

113 主治

小便紧急不通,或出血。

11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扁蓄煎汤送下。

12 《银海精微》卷上 121 方名

通神散

122 组成

菊花、谷精草、密蒙花、绿豆皮、苍术、石决明、甘草、黄芩、蝉蜕、木贼各等分。

123 主治

小儿痘疹伤服,睛上红紫涩痛。

12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温服。

13 《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131 方名

通神散

132 组成

生地黄(炒)1两,地龙(炒)1两,朱砂(别研)1两。

133 主治

疮疹毒气少,大小便利,倒伏不出者。

13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煎胡荽酒少许,同温汤调下。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4 《医方类聚》卷一八八引《烟霞圣效》 141 方名

通神散

142 组成

麻黄半两(去根节),木贼半两,陈皮半两(干,刮去白),甘草3钱。

143 主治

打扑损伤,无筋断骨折。

14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热酒调下。后饮酒至醉,醒不疼痛,3服见效。

1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5 《医方类聚》卷一三六引《烟霞圣效》 151 方名

通神散

152 组成

白茯苓3钱,泽泻3钱,木猪苓半两(去黑皮),白术2钱,滑石5钱,甘草2钱,肉桂1钱(去粗皮)。

153 主治

小便壅闭,脐下结硬,小便状如撒火,或变砂石淋,脓血淋,疼痛不可忍者。

15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沸汤调下。后多饮热水23盏,多利小便效。

1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6 《袖珍》卷一引《德生堂方》 161 方名

通神散

162 组成

藜芦2钱(去芦),川芎2钱半,谷精草4钱,石菖蒲4钱,东平薄荷4钱,顽荆叶4钱。

163 主治

阴证及中风,不省人事。

16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先令患者吃葱茶1盏,后含水在口,再以芦管吹药入鼻中。即时痰唾涕喷见效。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7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施圆端效方》 171 方名

通神散

172 组成

石决明(烧粉)1分,硼砂1钱,粉霜1钱,片脑1字,朱砂半钱。

173 主治

小儿斑疹,毒气入眼,云翳失明c

17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1字,乳汁调,随左右耳灌之,日用3次。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8 《仙拈集》卷二 181 方名

通神散

182 组成

五灵脂3钱,枯矾3钱,干姜3钱,木香5分。

183 主治

心胃痛。

18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烧酒调下。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9 《普济方》卷三十八引《十便良方》 191 方名

通神散

192 组成

缩砂仁不拘多少(去粗皮)。

193 主治

鸡血。

19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米饮调,热服。

1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0 《便览》卷三 201 方名

通神散

202 组成

大黄1两,芒消1两,桃仁1两,郁李仁(汤泡,去皮,微炒)1两,水通(不见火)5分,当归2钱,川芎2钱,生地黄2钱,芍药2钱。

203 主治

妇人大便不通。

20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米汤调下。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1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郑愈方 211 方名

通神散

212 组成

石燕子(煅)1枚,石苇1分,海金沙2钱,木通2钱。

213 主治

淋。

21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酸浆草汤调下。2服效。

2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2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聚宝方》 221 方名

通神散

222 组成

石燕子1枚(先为细末,再研),石苇半两。

223 主治

小儿五疳淋。血淋。

22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煎3叶酸浆草汤调下。甚者再3服。

2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26 用药禁忌

忌食生冷,油腻。

23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231 方名

通神散

232 组成

雄黄(通明者,研,水飞)半钱匕,麝香(用当门子,为末)半钱匕。

233 主治

小儿疮痘,蓄伏黑陷。

23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1岁儿作3服,温酒调下。

2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只作1剂。

24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241 方名

通神散

242 组成

粟米1合,故笔头2枚(烧灰),马蔺花7朵(烧灰)。

243 主治

气淋,结涩不通;砂石淋。

24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痛不可忍者,连进3服。

2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25 《圣济总录》卷十八 251 方名

通神散

252 通神散的别名

返魂追命再造散、追命再造散

253 组成

皂荚树上独生刺(无杈牙者)、大黄(锉)各等分(俱生用)。

254 主治

大风癞疾,鼻梁未折。

255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临卧冷酒调下。候来晨令病人于净地上登溷,当取下黑身赤头虫。次服温补风药,候气完复,再依前法更进,直候无虫,即病根已除,不须服也。

25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257 附注

返魂追命再造散(《直指》卷四)、追命再造散(《医统》卷十二)。

26 《圣济总录》卷五 261 方名

通神散

262 组成

乌蛇(去皮骨,酒浸,炙)1两,踯躅花(酒浸,炒)1两,蝉蜕(生用)1两,天南星(生姜汁浸,炒干)1两,麻黄(去根节)1两,天麻(酒浸,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防己(锉)1两,羌活(去芦头)1两,独活(去芦头)1两,石斛(去根,酒浸,炒)1两,地龙(去土,生用)1两,桂(去粗皮)1两,皂荚(去皮子,酒浸,炒)1两,干蝎(生用)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附子(半生半炮)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丹砂(别研)1两,麝香(别研)半分。

263 主治

中风昏愦,肢体不收,不以缓急。

26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2钱匕,温酒调下,日3次。

265 制备方法

除别研外,余药为散。

27 《史载之方》卷下 271 方名

通神散

272 组成

麻黄(去根节)3分,官桂(去粗皮)3分,甘草1分(炙),大芎1两,白术1两,细辛8铢,独活半两,桔梗半两,防风半两,芍药半两,白芷半两,牡丹皮(去心)、牵牛4铢(炒)。

273 主治

毒痢。初得时先发寒热,忽头痛,忽壮热,忽转数行便下赤痢,忽赤白相杂,忽止下白痢,或先下白痢后变成赤痢,或先下赤痢后变成白痢。

27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非时热汤调下,和滓热吃。若吃此药后,寒热已退,赤痢已消减,再酌用还真散,舶上硫黄丸。

2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76 附注

《准绳·类方》有藁本。方中丹皮用量原缺。

28 《圣惠》卷八十三 281 方名

通神散

282 组成

乱发1两(烧灰),桂心1两。

283 主治

小儿中风,失音不语,诸药无效。

28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2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9 《圣惠》卷七十三 291 方名

通神散

292 组成

菝葜1两(锉),蛇床子1两,木贼1两,桑蛾1两(微炙)。

293 主治

妇人崩中下血不止。

29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2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30 《圣惠》卷六十七 301 方名

通神散

302 组成

羊胫炭5两(烧令通赤,入醋蘸,如此7遍),木香1两,没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生干地黄1两,刘寄奴1两,桂心1两,补骨脂1两(微炒),黑豆2合(炒熟),赤芍药1两,桑根白皮1两(锉),川大黄1两(锉,微炒),败龟1两(涂醋,炙微黄)。

303 功效

接骨续筋,散瘀血,止疼痛。

30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

3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31 《圣惠》卷九 311 方名

通神散

312 组成

麻黄1两(去根节),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半两。

313 主治

伤寒,头痛壮热,心胸燥闷,不得汗者。

31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候。良久以热水漱口35度后,吃热姜茶1盏,衣盖出汗。

3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32 《直指》卷二十一 321 方名

通神散

322 组成

全蝎1枚,土狗2枚,中地龙2条,雄黄半钱,明矾(半生半煅)半钱,麝香1字。

323 主治

耳聋。

324 通神散的用法用量

葱白引药入耳,闭气面壁坐1时。3日1次。

3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26 附注

《张氏医通》无土狗,有蜣螂三枚。

古籍中的通神散 《普济方》:[卷二百十一泄痢门]冷热痢

数行。忽有赤痢。忽赤白相杂。忽下白痢。并宜吃此通神散。吃后取壮热便退。若两三盏后壮热不退。更不吃此

《史载之方》:[卷下]治痢诸方

行,后有赤痢,忽赤白相杂,忽止下白痢,并宜吃此通神散,吃后取壮热减退,若两三盏后,壮热不退,更不吃

《银海精微》:[卷上]痘疹入眼

毒宜用微凉剂和解。此症初起,睛上红紫涩痛,可用通神散,或车前草擂蜜水,频频与吃,洗去肝中火邪。若至

《麻疹阐注》:[卷三]麻后眼病

之。目生翳障者。宜用清热退翳汤。或羚羊角散。或通神散。密蒙散。加减治之。如双目畏明。由水亏也。宜用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小便淋沥第十三

要知道古书在流传过程中会产生的错误,首先要了解古书是以何形式流传的,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分析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一、古藉简介

记录古代文献之书籍。《说文》:“古,故也。”故古籍又称故籍、故书、载籍等。古代文献,最早见载于甲骨、金石,“甲骨卜辞”也称“殷墟书契”。作为最早的正式书籍,为用竹木及缣帛记录文献之简牍、帛书。晋太康二年(公元280年)汲群魏襄王墓出土之《纪年》、《穆天子传》等竹书,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简书,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之《秦律》等简策,以及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之《老子》、《经法》、《战国纵横家书》等帛书,为传世之最早古籍。汉代纸问于世,遂有手抄、唐写、宋元明清刻印书籍。据国务院古籍小组的规定,以辛亥革命(1911年)为断限,凡辛亥革命以前记录古代文献之书籍,通称为古籍。据古籍目录《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地方志综录》、《贩书偶记》以及佛藏、道藏、通俗小说、讲唱文学、金石碑录等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古籍约10万多种。

二、古籍类别与版本

善本:书籍精加校勘,错误较少者。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集古录跋尾》卷八《唐田弘正家庙碑》:“自天圣以来,学者多读韩文,而患集本讹舛,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又,珍贵难得之旧刻本、精抄本、精校本、手稿、旧拓碑帖等,通常亦称为“善本”。

孤本:仅留存一份之书本。一部书之某一书本,未刻之手稿,碑帖之旧拓本,在现世间仅有一份流传者,均可称为孤本。

蓝本:谓著书或刊书所依据之旧本。《居易录》:“今方修一统志,似当以旧通志为蓝本。”凡是重刊或校勘,必以最精之本子为蓝本。

刻本:又称“椠本”、“刊本”,雕板印成之书。我国雕板印书始于隋唐,至宋而大盛。按刻书之不同情况及刻本之不同类型,可分各种不同型式:以时代区别,有宋、金、辽、元、明、清刻本;以地域区别,有浙江、福建、江西、山西、江苏、安徽、四川等各地刻本;以刻书者区别,有官刻、私刻、坊刻等;以版式区别,有九行本、十行十八字本、四周单栏本、左右双栏本、竹节栏本、白口本、黑口本、两节本、袖珍本、巾箱本等;以字体区别,有大字本、小字本、宋体字本、软体字本(亦称写刻本)、篆字本、梵文本、满文本、满汉文合刻本等;以墨色区别,有朱墨印、几色套印等;以纸张区别,有皮纸本、麻纸本、棉纸本、竹纸本、开化纸(亦称桃花纸)本、宣纸本、毛边纸本、毛太纸本、罗纹纸本、连史纸本等;以装订形似区别,有经折装(亦称梵夹装)本、旋风装本、蝴蝶装本、包背装本、线装本、毛装本、金镶玉本等;以刻书先后区别,有原刻本、重刻本、仿刻本、初印本、后印本等;以内容及价值区别,有足本、残本、增订本、删节本、繁本、简本、批点本、评本、单疏本、集解本、重言重意本、纂图互注本、绣像本等。

祖本:一种书最初刻印之本。一种书在不同时期往往刻有多种本子,难免产生讹误,而祖本则保持其本来面貌,因此为人所重。

原本:第一次写成或刻成之书本。为对增订、修改和重刻、改版而言。原始稿本和最初刻本与增订、重刻之本往往有很多不同。可供查考一种著作之发展过程。

定本:一书之最后确定之本。指自己编撰或整理前人之著作,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整理完毕,最后确定,准备发表之本子。

副本:同一书籍抄出之副本。为对正本而言。过去公私藏书家,得一稀见图书,依样重写,储作副本。《隋书·经籍志》:“炀帝即位,秘书三阁,限写五十副本”。今亦指国家对内或对外文件之正式签署之副本,备存查和通知有关方面之用。

别本:同书同一来源之另一本子。亦称“副本”。《南史·刘孝绰传》:“又写别本封至东宫。”又,同书另一来源之本子。亦称“异本”。因所根据之来源不同,内容也有出入。如:书有《别本十六国春秋》,帖有《黄庭坚别本》。

仿刻本:摹仿原版字体版式刻印之书本。宋无刻本,多以擅长书法者上版,加之雕印精湛,明清两代刻书往往予以摹仿,故有“仿宋本”、“仿元本”之称。

影刊本:照原书版式影刊之书本。珍贵之古籍,为存原书面貌,以适应研究之需要,清乾、嘉以后,常用影刊方法加以传布。如黄丕烈所刻《士礼居黄氏丛书》,其法大都先照原书影摹,然后上版开雕。摄影术发明后,亦有用原书照相雕版者。刻成之后,与原刻相仿,精工者几难识别。自影印兴,影刻之书渐少。

抄本:也称“写本”。即抄写之书本。习惯称唐以前为“写本”,唐以后称“抄本”。宋以后,雕版虽以盛行,但抄本与之并行,如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皆为抄本;有些较为专门或需要不广之著作,仍靠抄本流通。更有抄书者系著名藏书家或学者;除书之内容外,其手迹也值得珍重。故抄本图书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藏书家以精抄本与宋元刻本相次比。对于不详年月之抄本,约在清嘉庆以前者通称“旧抄”,晚清者称“近抄”,辛亥革命以后者称“新抄”。对于确定为明代或清代之抄本而无从断其年月者,则统称“明抄”或“清抄”。

朱墨本:用朱、墨两种颜色套印之书本。最早为元至元六年(1340年)湖北江陵资福寺所刻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卷首之《灵芝图》和经注,都用朱墨两色套印。沿至明末,吴兴(今湖州市)闵齐吉、凌檬初两家盛用两色套印,墨色印正文,朱色印评语及圈点。

珍本: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类别科学价值之珍贵罕见之写本或刻本。

初印本:书版刻成后第一次印刷之书本。特点是字画清晰,赏心悦目,故为藏书家与读者所重。

后印本:历次再版印刷之书本。其字迹漫漶,版断框歪,墨色暗淡,故不受人喜爱。

重刻本:一种书重新刻印之本。相对原本而言。不但字体版式与原本不同,在文字内容上也往往有所修改,多在序文凡例中加以说明。

道藏本:根据道藏刻印之书本。同样,佛经中亦有“碛砂藏本”、“嘉兴藏本”等称呼。

卷子本:用卷轴装订之书籍。唐以前抄写书本均用长幅纸,卷成一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唐人写本存于今者皆为长卷,如手卷之状,收藏家谓之卷子本。”

百衲本:用百种不同版本之残卷零页配合或汇印而成一部完整之书本。“百衲”取僧衣破敝补缀之称。如商务印书馆影印之《百衲本资治通鉴》、《百衲本二十四史》。

残本:内容残缺不全之书本。

配本:一部书因有残缺,用其它版本之同一种书予以配全,故称。

三朝版:经过三个朝代修补之书版。南宋杭州国子监,所藏各种书版多有残缺。元朝时,将这些版片转入西湖书院,加以修补印行。至明洪武八年,书版又移至南京国子监,再次进行修补印刷。对这部分递经宋、元、明三朝修补之书版,后人称为“三朝版”。

活字本:用活字排版印刷之书本。活字印刷为宋仁宗庆历时(1041——1048年)毕升所发明。其法,用胶泥刻字,火烧使坚,排版印刷。为中国之伟大创造,早于欧洲活字印刷400多年。元代又创木活字。明弘治时创铜、铅活字,为我国近代铅字印刷术之前导。

影印本:根据原书用照相制版方法印成之书本。有胶印、大石印、珂罗版(即玻璃版)印、铜版印等。稀少、罕见之图书资料,为研究之需,常用原书影印,以广流传。

石印本:以药墨书写于特种药纸上,用石制版印刷之书本。用摄影制版石印之书,则称“大石印本”。

排印本:用活字排印之书本。为区别版本,通常称铅字排印之书为“排印本”,而其它活字排印之书则分别称为“泥活字本”、“铜活字本”、“木活字本”等。

拓本:即摹拓金石彝器碑碣印章之本。用红色拓者称“朱拓”,黑色拓者称“墨拓”,最早拓者称“初拓”。初拓字迹(或图案)清晰,墨色匀净,较为珍贵。

稿本:即作者之原稿。作者亲笔写定者称“手稿本”,经过整理誉清者称“清稿本”。

影写本:用纸覆于原书上影写成之书本。其点画行款,一依原本。一般专指影写宋、元善本,如明末常熟毛晋及古阁据宋本影写,非常精工。

校本:根据不同本子和有关资料核对过之书本。取某书之一本子作底本,搜罗一种或几种不同本子及有关资料相核对,发现其讹误衍脱,即在底本上加以批注。如只传抄他人所校,则称为“过录校本”。

内府本:明、清两代宫廷内部刻印之书本。校勘,刻印,都较精良。清昭梿所撰《啸亭杂录续》有内府刻书目录一卷,可资检览。

藩刻本:明代分封各地之藩王所刻印之书本。因有些藩王、子孙及其门客颇有学问,而且刻印之书所据底本多为御赐宋、元善本,故其版本价值较高。

聚珍本:清代以木活字排印之书。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刻印《四库全书》中善本,因仿宋人活字版式,镌木单字25万余枚。高宗以活字版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凡排印之书,首有高宗题诗十韵,每书首页首行之下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世称武英殿聚珍版书。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颁发聚珍版于东南各省,并准所在锓木通行。先后承命开雕者有江宁、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这些仿聚珍版刻印之书籍,通称为“外聚珍”,而将武英殿聚珍版称为“内聚珍”,以示区别。后来中华书局创制仿宋体铅字,就名为“聚珍仿宋版”。

闵版:明万历、天启年间,吴兴闵齐伋、凌蒙初采用朱墨与五色套版所印之书。其选择经、史、子、集各类凡士人习用书籍,专辑前人评论批点,使用方正宋体字和优质白纸,作朱墨两色或兼用黛、紫、黄各色套印,后人称为“闵版”。特点为词义显豁,脉络分明,行疏幅广,光彩夺目。近人武进陶湘,编有《明吴兴闵版书目》。

麻沙本:南宋福建省建阳县麻沙镇书坊刻印之书本。因该地盛产榕树,木质松软,易于雕版,故书坊集中,于当时图书流通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书贾射利,校勘粗疏,刷印低劣,故《石林燕语》有“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之说。

蜀本:四川刻印书本之总称。宋代眉山为四川刻书中心。刻书多为大字颜真卿体,故又有“眉山本”、“蜀大字本”之称。

浙本:浙江刻印之书本。又分杭州本、婺州本、衢州本、台州本。宋代浙本大都字体方整、刀法圆润,为宋版之上品。

闽本:亦称“建本”,即福建刻印之书本。又分建宁本、建阳本、麻沙本等。

宋本:宋代刻印之书本。雕版书至宋代而大盛,杭州、建阳、眉山等都为当时刻书中心。公私所刻,有监司、家塾、坊肆等。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多仿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字体;白口居多,至南宋中后期出现细黑口;避讳较严。所印书籍,校勘精审、雕印精美者颇多,往往为后世刻本所依据,为学者所重视。

金本:金代刻印之书本。金代雕版中心在平阳(又称平水,今山西临汾),其地产纸丰富,书坊很多,设有管理出版机构。所刻著名者有《刘知远诸宫调》、《萧闲老人明秀集注》等。此外,山西运城所刻之《藏经》及河北所刻之经书、音韵学书,也颇有名。

元本:元代刻印之书本。元代雕版中心在杭州、建阳、平水等地。公私所刻,无论校勘与雕印,不乏精品,堪与宋本媲美。其风格、字体大都摹仿赵孟頫书法,扁方圆活,常用简体字,黑口、双鱼尾居多,初期行字疏朗,中期以后行格渐密,由左右双栏趋向四周双栏,目录和文内篇名上常刻有鱼尾。

明本:明代刻印之书本。明代雕版之普遍,出版量之庞大,前所未有。版画艺术、铜活字版及彩色套印,为明代雕印技术发展之辉煌成就。但有些刻本校勘不精,删节不当,甚至妄改书名、伪造古书,后人多有批评。明初刻书犹沿元代风格,黑口居多,正德、嘉靖间,出现仿宋风气,白口为多,字体横平竖直,起落顿笔有棱角,字形方正,显得板滞。万历以后,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直重;部分家刻及坊刻本出现软体字,较为美观。

高丽本:亦称“朝鲜本”,指朝鲜刻印之中文古籍。我国印刷术很早传入朝鲜,朝鲜刻印之书流入我国也很多。无论刻本或活字本,均为软体大字,皮纸精印,书品宽大,醒人眼目。

东洋本:亦称“日本本”,即日本刻印之书本。我国印刷术首先传入朝鲜,其次为日本。日本所刻古籍,多用美浓纸精印,近似朝鲜本,但在字体与装订等方面,下朝鲜本一等。有些书行间注以平假名或片假名,较容易识别。

越南本:越南刻印之书本。越南之印刷术也从我国传入,故刻印风格及装订形式与我国基本一致。流入我国之书籍,大都在相当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刻印,未见有更早印本。

官刻本:历代各类官方机构刻印之书本。如宋代秘书监、转运司、茶盐司、公使库、郡庠、县斋以及州府县学,元代国子监、各路儒学、府学、兴文蜀,明代经厂、南北两京国子监,清代武英殿等所刻之书,都属于官刻本。

监本:历代国子监刻印之书本。监本始于五代后唐,宰相冯道命判国子监事田敏等校定九经,刻版印售。以后国子监都印图书,以经、史为主。明朝南北两京设立国子监,都有刻书,故有南监本、北监本之称。

家刻本:私人刻印之书本。亦称“家塾本”。私家刻书为宋代以来雕版事业之重要组成部分,因不以营利为目的,校勘、刻印俱精,版本价值颇大。其中著名者,如宋陆遹刻《渭南文集》、黄善夫宗仁家塾刻《史记正义》;元平阳府梁宅刻《论语注疏》、古遇陈氏刻《尹文子》;明袁褧嘉趣堂刻《世说新语》;清黄丕烈刻《士礼居丛书》等。

坊刻本:简称坊本,指书铺刻印之书本。因以营利为目的,一般雕印不如官刻本之精,校勘不如家塾本只审。但也因地因人而异,如宋代临安陈氏书棚本,校印精湛,极为人所重;福建麻沙本,讹误较多,人多不贵之。因坊刻本面向大众,许多医书、民间文学赖以流传,故颇受人们喜爱。

三、主要错误

辑佚(缺失):由于古藉承载物有甲骨、简、金石、帛等形式,在某种情况下都会受到损坏,造成句字缺失,甚至整本整卷残缺不全,虽然后人会整理出“辑佚本”,辑佚本几乎一定会有错漏、误解。辑佚可能是古藉传出错最大的原因。有时不是整段缺失,会少写少抄一字,往往被称为“脱字”。

错字(别字):古人在誊刻、誊写、排字等过程中由于疏忽、误读、误认、通假字等原因造成错字。有些错字是关键字眼,甚至会造成后人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误解。例如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四中提到:“朱淑真词,自来选家列之南宋,谓是文公侄女,或且以为元人,其误甚矣。淑真与曾布妻魏氏为词友。曾布贵盛,丁元以后,崇宁以前,大观元年卒。淑真为布妻之友,则是北宋人无疑。李易安时代,犹稍后於淑真。即以词格论,淑真清空婉约,纯乎北宋。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非所诣不相若,则时会为之也。池北偶谈谓淑真玑图记,作於绍定三年。绍定当是绍圣之误。绍定、理宗改元,已近南宋末季。浙地隶辇毂久矣。记云:‘家君宦游浙西。’临安亦浙西,讵容有此称耶。”由上文可见,绍定是绍圣之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这也是一个古藉出错的主要原因。

误解:中国文字几千年来词意变化很大,早期古文又十分简练,会造成后人在阅读时产生不同的理解结论,如果流传载体同时有缺失,后人在整理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就会产生很大误解。

张冠李戴:同在以上《蕙风词话》同一卷中,指出欧阳修的一首词误入朱淑真集。

以讹传讹:古人读书人少,写书人更少,当一专家泰斗在书中写出错误结论时,很少有人去怀疑其正确性,后人引用此论,导致以讹传讹。

标点错误:古书没有标点,后人在标点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古人的愿意,甚至有可能完全是相反的意思。

标音错误:在校勘过程中,注音也是工作内容之一,校勘者对原文注音的理解不同,也会造成一定错误。

年代错误:对古藉出现、整理或作者生存年代的误认。

以上为几种主要错误,由于本人不是这方面专家,只是对此感兴趣的“票友”,答案不能作为专业使用,仅供参考。谢谢!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之五黄散 31 组成 32 制法 33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御药院方》卷十方之五黄散 41 五黄散的别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功能主治 45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46 摘录 5 《活法机要》方之五黄散 51 五黄散的别名 52 组成 53 制备方法 54 功效主治 55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56 附注 6 《种福堂方》卷四方之五黄散 61 组成 62 主治 63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7 《幼科释谜》卷六方之五黄散 71 组成 72 主治 73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疡科遗编》卷下方之五黄散 81 组成 82 主治 83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黄散 五黄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ǔ huáng sǎn

2 概述

五黄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首。

3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之五黄散 31 组成

黄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乳香各等分[1]。

32 制法

上药为末,水调成膏[1]

33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摊贴患处[1]。

3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之五黄散主治杖疮疼痛[1]。

4 《御药院方》卷十方之五黄散 41 五黄散的别名

五黄膏(《袖珍方》卷三)。

42 处方

黄柏 黄连 黄芩 黄丹 大黄各15克

43 制法

上为细末,每用3克,水蜜调成膏,摊在绢花子上。

44 功能主治

《御药院方》卷十方之五黄散主治目赤。

45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随目赤贴于同侧太阳穴上。

46 摘录

《御药院方》卷十

5 《活法机要》方之五黄散 51 五黄散的别名

乳香膏

52 组成

黄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乳香各等分。

53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新水调成膏。

54 功效主治

《活法机要》方之五黄散功在定痛,拔毒消肿。主治杖痛,锉伤、热毒肿痛者。

55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用绯绢帛上摊贴。

56 附注

乳香膏(《普济方》卷三○五)。

6 《种福堂方》卷四方之五黄散 61 组成

鸡脚、大黄、硫黄、雄黄、姜黄、藤黄各等分。

62 主治

《种福堂方》卷四方之五黄散主治癣疥。

63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菜油调涂患处。7日勿洗浴。

7 《幼科释谜》卷六方之五黄散 71 组成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黄、大黄。

72 主治

《幼科释谜》卷六方之五黄散主治小儿内外俱大热之证。

73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末1钱,水煎服。

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 《疡科遗编》卷下方之五黄散 81 组成

硫黄、五倍子各等分。

82 主治

《疡科遗编》卷下方之五黄散主治小儿天泡疮。

83 五黄散的用法用量

麻油调搽。

84 制备方法

在不少古装影视作品中,我们发现剧中演员时不时就从宽大的袖子中拿出银子、书卷之类的,仿佛一个万能口袋。可问题是,那么多东西在袖子里,为什么不会掉出来?古人的衣服袖子真的可以装一切吗?

古人衣服都是大袖子?

由于电视剧里掏袖子的人物一般都是广义上的汉族,所以我们把“古代人们的衣服”范围限制在“汉服”中。

其实,我国古人的服装没有什么口袋,也不是所有东西都放在袖子里的,有时候塞进腰带或挂一个荷包,也可能放在胸口的衣襟里,还有时背包裹出行。把东西放进袖子的这种情况多半是发生在如上朝这样重要的场合,而这样做的条件是衣服有大袖子。

古代有“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的说法,意思是古人中基本只有文人贵族才会穿这种大袖的衣服,普通百姓因为劳动的缘故,通常会穿短袖或者把袖子勒起来。至于如何把袖子绑起来,就要说到襻膊 [pàn bó],又称臂绳。早在汉代,中国人就用襻膊来绑住袖子方便作业,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宋百马图中马夫》中写道“宋人记厨娘事,就提及当时见过大场面的厨娘,用银索襻膊进行烹饪。

可以这么说,拖地大袖子并不是中国古代服饰中最常见的袖型,不光普通百姓一辈子也穿不了一次,就算在上流社会,它出现的频率也远没有电视剧里那么高。除了拖地袖子,中国人还有什么选项呢?从历代服装的连袖廓形上看,袖子的变化多集中在袖底线的曲直、袖身的长短和袖口的宽窄上。根据《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分法,可以把袖形粗略地分为宽袖、垂胡袖/琵琶袖、长袖/大袖、窄袖/小袖几种。

作为“汉服中的汉服”,深衣大约春秋战国时期,才从南到北流行开来。早期的深衣帛画、木俑和实物,大多出土于楚墓,最常见的袖型并非宽袖大袖,而是复兴汉服圈中相对小众的“垂胡袖”。

所谓“垂胡”,和胡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说文解字》中解“胡”为“牛颔垂也”,垂胡袖的袖身肥大,袖口收紧,腋部较窄,与牛脖子上下垂的皮褶形状类似。 这种袖形不只属于“制芰荷以为衣”的楚地,它在汉代继续流行,直到清代,都是汉族服装中常见的元素。

至于垂胡袖和琵琶袖到底算不算同一种袖型,学界还没有定论。虽然明代以后的“琵琶袖”裁剪和楚墓文物有微妙差别,但总体看来,它们大袖身小袖口的形状,没多少变化。

琵琶袖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袖口很小,跟手腕大小相似,所以是可以放一些东西的。

其他几种袖型,宽袖的特点是短袖筒、宽袖口,一般用于上层社会礼服;大袖/长袖的袖身极长,袖底线为弧线,两手下垂时袖子可以着地;窄袖/小袖则以方便为主,外面通常罩有其他衣服。 上层社会尚且没有袖口一宽到底,平民百姓们,就更不可能穿又废布料又累赘碍事的宽袍大袖了,所以,古人的衣服袖子都特别大,显然是错的。

袖子主要有哪些用途?

毛巾、手帕作用古人一般将衣袖当毛巾、手帕,用以拭泪、擦汗、遮面、挡阳等是古代生活中的习俗行为。例如:宋词大家辛弃疾有“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的感慨;魏晋“竹林七贤”之阮籍有“举袂当朝阳”的描述。

战国时,以“张袂成阴”形容齐国之繁荣:人们用张开衣袖可联遮天空、使天阴;用“举袂成幕”状形容人们以衣袖挡阳之态。古人之“掩面”“掩涕”“掩泣”等习惯用语,一般省略了主语衣袖,例如“掩鼻”之典出自“掩袖工馋”成语,原指用衣袖掩住鼻子之意。

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之“掩涕”、白居易《长恨歌》中“君王掩面救不得”之“掩面”、《琵琶行》中“满座重闻皆掩泣”之“掩泣”,均是形容以衣袖擦泪意;元曲中“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是青衫衣袖拭面擦泪而湿。

情感表达作用以流传至今的成语为例,就有:“拂袖而去”,以甩袖离开表示不悦、生气、不理睬之意;“袖手旁观”,表不参与、不关心、中立之意;“投袂而起”,表立即行动。再如,以“挽袖”表跃跃欲试,引申为“摩拳擦掌”,此行动的贬义则为“捋袖揎拳”;以“联袂”表示合作、同行之意。

指代、比喻作用古人还以衣袖的不同色状,作喻指之用,如古诗中“天寒翠袖薄”之“翠袖”,“彩袖殷勤捧玉钟”之“彩袖”,成语“红袖添香”之“红袖”,均是指代女性。

更妙的是以“断袖之癖”特指同性恋。此典出自《汉书·佞幸传·董贤》,讲哀帝刘欣与男宠董贤同寝,刘醒起,为不惊动董,遂将被董身所压的衣袖割断。古代以“垂衣拱手”之态,形容太平无事,无为而治。古籍《尚书·武成》中有“垂拱而天下治”的记述。垂拱,是垂衣拱手之省略,“垂衣”即衣袖下垂。

歌舞作用衣袖长,便于歌舞,是事实。例如《楚辞·招魂》中状郑舞之容曰:“祍若交竽”。据历史学家顾颉刚考证:“衽自有襟义,而亦有袖义。”“竽长四尺有余之乐器,长袖善舞,回转相交,有若两竽,若释为襟则何由交乎!”。故而“衽若交竽”是言长袖舞时,如两竽交往。

礼仪规范作用中国服饰文化是礼仪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代服饰的美饰功能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礼仪规范。所谓“礼仪之邦”与“衣冠之国”,正显示了服饰与礼仪的密切关系。古代的衣袖也从侧面反映了服饰与礼仪的一些情况。譬如古时常见的行礼“敛衽”,《战国策·楚策一》中有“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史记·货殖列传》中有“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的记述。

“敛衽”是整一整衣袖拜礼的动作,原是男女均行之礼,元代以后只称女子礼拜为“敛衽”。

古人的宽大袍袖,在礼仪中,有利于显示庄严、稳重之态,还有礼节行使时规范的要求,这也是在特定场合(如朝拜、成婚、寿庆等)要换上有宽大袍袖的礼服的一个原因。

袖子里能放东西吗?

既然不是所有的古人都能穿宽袍大袖,那古装剧里的人从袖子里掏东西出来也是假的吗?也不尽然,这是借鉴了古典小说的描述。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时“向袖中取出扇子来”;《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与戴宗见面,宋递与吴用之书,“那人拆开封皮,从头读了,藏在袖内”;甚至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时候,都要靠袖子救场:屠户“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除去显然不可能装得下任何东西的小袖,有可能袖内藏物的,还剩宽袖、大袖和垂胡袖。 宽袖和大袖,想放得下东西,必须要装一个暗袋。一般咱们看到的古人穿的宽袍大袖,是在袖子里面缝有跟袖口开口方向相反的口袋,口袋呈收口的梯形状,可以放一些银两、书信等东西,比较方便。还由此出现一些名词,比如“袖珍”,原意指的就是衣袖里藏的小件奇珍宝物,“两袖清风”说的是袖子里没有装钱,所以很清贫。

个别衣服也能装大物件,如“窃符救赵”中,信陵君夺兵权杀晋鄙时用的就是“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而且这些口袋多在手肘后,而非袖口处,这样是为了避免抬起手臂时东西掉出来。东晋葛洪的医书《肘后备急方》中的“肘后”就是说这书能放在肘后的口袋里随身携带。不过清朝入关后,便改掉了这种设计。

不过,人们穿大袖衣服时,里面不可能光着身子露胳膊,外衣里面加件垂胡袖中衣,就又能袖内藏物了。

下半段封口

还有一种袖子,表面看起来袖口宽大,实际上开口只比手腕大不了多少,其他部分都是缝合的。这种设计在和服中也有出现,如果硬要塞东西进去,容量确实是够的,只不过想原路拿出来,免不了抓耳挠腮一番。

垂胡袖是特殊的袖型,可以容纳香袋、手帕、几枚小钱之类的小物件。 不过,出于美观和方便的双重考虑,袖子里能放的东西极其有限,不能太重,也不能太大,至于掏出一锭银子?除非你想买下整座客栈,古代生活哪里有机会花那么多钱。

目录 1 拼音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珠散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真珠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济总录》卷一○七:真珠散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圣惠》卷四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万全方》 61 方名 62 真珠散的别名 63 组成 64 主治 6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67 附注 7 《圣惠》卷六十九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圣惠》卷三十七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圣惠》卷三十三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96 用药禁忌 10 《圣惠》卷三十二 101 方名 102 真珠散的别名 103 组成 104 主治 10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06 制备方法 107 附注 11 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圣惠》卷八十六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圣惠》卷八十四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袖珍》卷十二引《圣惠》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博济》卷四 151 方名 152 真珠散的别名 153 组成 154 主治 15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56 制备方法 157 附注 16 《圣惠》卷二十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66 用药禁忌 167 附注 17 《斑疹备急》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191 方名 192 真珠散的别名 193 组成 194 主治 19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96 制备方法 197 附注 20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张涣方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朱氏家传》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16 用药禁忌 22 《卫生总微》卷七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3 《三因》卷十一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45 加减 246 制备方法 25 《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功效 254 主治 25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56 制备方法 26 《魏氏家藏方》卷二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功效 264 主治 26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66 制备方法 27 《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仁存方》 271 方名 272 组成 273 功效 274 主治 27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76 制备方法 28 《圣惠》卷八十九 281 方名 282 组成 283 主治 28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85 制备方法 29 《局方》卷六 291 方名 292 组成 293 主治 29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9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真珠散 1 拼音

zhēn zhū sǎn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珠散

21 处方

瓜蒌根末、琥珀、真珠粉、寒水石(煅醋淬研)、铁粉、朱砂(研飞)、甘草末(生)、川大黄、牙硝(枯研),各等分。

22 炮制

上捣为末拌匀。

23 功能主治

治丈夫、妇人五脏积热,毒气上攻,心胸烦闷,口干舌燥,精神恍惚,心忪闷乱,坐卧不宁,并宜服之。

2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以竹叶汤温调下,不拘时。

2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真珠散

31 处方

真珠 白矾(烧为灰)桂心各30克 木通15克(锉)

32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33 功能主治

治鼻中息肉,呼吸不通利。

3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次15克,绵裹纳鼻中,一日换三次。

3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4 《圣济总录》卷一○七:真珠散

41 处方

真珠末 丹砂(研)各22克 贝齿5枚(灰火中烧,为末)干姜末22克

42 功能主治

治肝虚,眼目迎风流泪。

43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上四味,合研匀细,用熟绢帛罗三遍,每仰卧点少许于眼中,合眼少时。

44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5 《圣惠》卷四 51 方名

真珠散

52 组成

真珠1分(细研),水精1分(细研),铅霜1分(细研),人参1两(去芦头,为末),朱砂1两(细研),雄黄半两(细研),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琥珀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

53 主治

心风狂语,神思不安,如见鬼神。

5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食后薄荷汤调下。

55 制备方法

上药都拌匀。

6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万全方》 61 方名

真珠散

62 真珠散的别名

珍珠散

63 组成

真珠半两,麦门冬半两,金箔50片,银箔50片,天竹黄3分,牛黄3分,麝3分,胡黄连3分,甘草(炙)3分,羚羊角3分,川大黄(炒)3分,当归(炒)3分,朱砂3分,雄黄3分,茯神3分,犀角3分。

64 主治

小儿心疳体热黄瘦。

6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茵陈汤调下。

66 制备方法

上为散。

67 附注

珍珠散(《金鉴》卷五十二)。

7 《圣惠》卷六十九 71 方名

真珠散

72 组成

真珠3分(细研,水飞过),水精3分(细研,水飞过),铅霜3分(细研),人参1两(去芦头),茯神1两,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琥珀1分(细研)。

73 主治

妇人风邪,神识不安,癫狂,言语失次,如见鬼神。

7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用薄荷汁调下,不拘时候。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8 《圣惠》卷三十七 81 方名

真珠散

82 组成

真珠1两,白矾(烧为灰)1两,桂心1两,细辛1两,木通半两(锉)。

83 主治

鼻中息肉,不通利。

8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绵裹纳鼻中,日三易之。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9 《圣惠》卷三十三 91 方名

真珠散

92 组成

真珠末1分,琥珀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龙脑2钱(细研),天竹黄半两(细研),羚羊角屑1分,犀角屑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川升麻3分,赤茯苓半两,车前子半两,赤芍药3分,决明子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93 主治

斑豆疮入眼,赤涩肿痛,或生翳渐长。

9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后煎竹叶汤调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96 用药禁忌

忌炙煿热面。

10 《圣惠》卷三十二 101 方名

真珠散

102 真珠散的别名

珍珠散

103 组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