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中祖的由来
一、姓氏来源
祖姓的起源与商代王族有直接关系。在殷商历代国王的名字中,有祖字的便有祖乙、祖辛、祖丁、祖庚、祖甲、祖己等人,他们的后代中有人以他们的庙号为姓氏,姓祖。中宗祖乙是上述几位商王中最有作为的帝王,他任用巫贤为相,励精图治,使商朝复兴,所以今天的祖姓人多奉祖乙为始祖。此外,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时有左相仲虺,仲虺的后代中有人名叫祖已、祖尹,二人的后世子孙也有人以祖为姓。
祖姓人曾形成了范阳等郡望,当代在满、彝、东乡等少数民族中也都有以祖为姓的人。
二、郡望堂号
秦置范阳郡,现在河北省定兴县。《姓谱》记载:“系出子姓。殷 祖甲、祖乙、祖已、祖丁,支庶氏焉。”望出范阳、京兆。
三、历史名人
祖逖——字士稚。晋朝范阳道县人。著名北伐大将,勤奋好学,留有闻鸡起舞的佳话。当时晋室大乱,巡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揖而誓言:“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元帝时,为豫州刺史,自请统兵北伐,征为奋威将军,连战连胜,最后攻破石勒,收复黄河以南全为晋土。在豫州刺史任内,勤政爱民,死时,豫州人民,痛哭流涕,如丧父母。
祖冲之——字文远,南朝宋范阳蓟人,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精研数学、天文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六位3.1415926到3. 1415927之间,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精密的。他还提出密率值的计算,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数学著作有《缀术》和《九章术义注》,均失传。他根据数理,研究天文历法,制订出一部比较准确的《大明历》。他制造的千里船、水碓磨和指南车。
祖孝孙——唐朝幽州范阳人。博学,精通历算。参定雅乐、京房律法,演12律60音。后受命与秘书监窦班修定雅乐,斟酌甫北,考以古音,制12乐合32曲84调,作为大唐雅乐。时旋宫之义,亡绝已久,一朝复古,自孝孙始。
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后迁居汝水以北,开元十二年进士。曾因张说推荐,任过短时期的驾部员外郎。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其与王维友善,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也。代表作有《终南望馀雪》、《望蓟门》、《七夕》、《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陆浑水亭》、《家园夜坐寄郭微 》、《送丘为下第》、《古意二首 》等,其中以《终南望馀雪》和《望蓟门》两首诗为最著名。《望蓟门》诗描写沙场塞色,写得波澜壮阔,令人震动,其中“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为有名的佳句。
祖约(~330),东晋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祖逖之弟,为成皋令,字士少。随逖过江南来。晋元帝太兴三年(321)祖逖死,祖约以侍中出代逖为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继统其部曲。(咸和三年(328年)与苏峻起兵反晋,失败后投奔后赵石勒,为其所杀。
祖约既是朝廷命官,又是各自所统流民之帅。
祖大寿(?-1656),字复宇,辽东(辽宁辽阳)人。明末为前锋总兵持将军印,隶袁崇焕,守锦州。因崇焕入狱,率部毁山海关东走,朝野震惊。后督兵守大凌河,为清军久围,粮弹尽,乞降。后屡负约,再败而降。任总兵,致书招降甥吴三桂,从入关灭明。卒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
祖大寿兄弟:祖大乐、祖大名、祖大成
祖大寿子:祖泽润、祖泽溥、祖泽洪、养子祖可法、侄子祖泽远
祖泽洪子:祖良璧
1、中国“琴棋书画”四艺之中的琴是指什么乐器 答案:C
A钢琴 B古筝 C古琴 D扬琴
2、古琴的名称有很多种,下面还有哪种也是对古琴的称呼 答案:ABC
A瑶琴 B玉琴 C七弦琴 D古筝
3、以下哪-位不是我国著名的古琴演奏家 答案:C
A管平湖 B查阜西 C刘天华 D吴景略
4、下面哪一首古曲不是古琴曲 答案:D
A《平沙落雁》B《阳关三叠》C《梅花三弄》D《十面埋伏》
5、我国最早的刻本琴谱《神奇秘谱》是刊刻于哪个朝代 答案:D
A唐朝 B宋朝 C元代 D明代
A《潇湘水云》吴景略B《梅花三弄》张子谦C《流水》管平湖D《胡笳十八怕》杨宗稷
7、《高山流水》是下列春秋战国时期哪位圣贤弹奏 答案:C
A齐桓公 B孔子 C伯牙 D屈原
8、《胡笳十八拍》为蔡文姬所写,请问她是哪个朝代的人 答案:B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元朝
9、古琴底板上有两个山音孔,大的叫咙池,小的叫什么 答案:C
A龙沼 B凤池 C凤沼 D韵沼
10、古琴在传统文人眼里是修身养性之雅器,所谓“士无故不撤琴瑟”,而提出“众器之巾,琴德最优”者是谁 答案:B
A桓谭B嵇康C蔡邕D马融
11、古琴的减字谱是以下哪位琴家进一步完善与推,将义字谐简化并沿用至今。 答案:D
A陈康士 B董庭兰 C崔钰 D嘈柔
12、减字谱中记录最粗略(较模糊的)是下面哪-项内容 答案:C
A指法 B弦序 C节奏 D徽位
13、联合国于1997年通过了关于申报”人类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器乐,是在什么时候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答案:B
A2001年5月 B2003年11月 C2005年10月 D2008年11月
14、据《史记五帝记》载,尧赠送给舜的两件信物是 答案:CD
A剑B玉C琴D絺衣
15、古琴按音有多少个 答案:C
A24 B85 C147 D203
16、古琴-共有多少个泛音(包括暗徽) 答案:D
A25 B36 C79 D119
17、古琴有几个单独的散音B
18、古琴有九德,下面哪个不正确 答案:C
A奇古B透静C亮清D润圆
19、孔子曾跟随下列哪位乐师学习琴曲《文王操》 答案:D
A师旷 B师乙 C师涓 D师襄
20、四大名琴有号钟,绕梁,绿绮,请问焦尾琴是谁的 答案:C
A齐桓公 B司马相如 C蔡邕 D楚庄王
21、下面哪自古琴曲不是孔子所作 答案:B
A《龟山操》B《泣颜回》C《猗兰操》D《陬操》
22、请问《诗经》中"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所指的琴是什么乐器 答案:D
A胡琴 B六弦琴 C古筝 D七弦琴
23、现存最早的琴曲专集是下列哪一本 答案:D
A《人古遗音》B《松风阁琴谱》C《五知斋琴谱》D《神奇秘谱》
24、唐朝以来古琴有几根琴弦 答案:C
A5根 B6根 C7根 D8根
25、古琴传统记谱方式有哪几种 答案:AB
A文字谱 B减字谱 C五线谱 D简谱
26古琴演奏不戴甲套,直接用手弹奏,隋代位琴家认为只用指甲”其音伤惨”,只用指肉“其音伤钝”,因而主张”甲肉相和,取音温润”,请问他是哪位 答案:D
A董庭兰 B贺若弼 C陈康十 D赵耶利
27、十二平均律最早是谁发现的 答案:D
A孔子 B子 C墨子 D朱载垮
28、琴曲《离骚》的作者是 答案:A
A陈康士 B颜师古 C屈原 D郭沔
29、高流水典故最早见干《列子汤问》。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痛失知音等经典寓意。请问典故主人公是那两位 答案:AD
A钟子期 B百里奚 C钟仪 D伯牙
30、《凤求凰》这一琴曲在很多琴谱中都有著录,欺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问:《凤求凰》这个琴曲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足谁 答案:AB
A司马相如 B卓文君 C蔡文姬 D秦穆公
31、《尚书》中有"搏拊琴瑟以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F百五篇”皆弦歌之”,可见古琴在当时常用于伴奏歌唱,除弦歌外,以古琴弹唱的形式,还可以称为 答案:C
A皮影 B民曲 C琴歌 D京剧
32、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有很多还是琴歌,在他的诗歌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请问:这首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答案:B
A《阳关三叠》B《关山明》C《越人歌》D《秋风词》
33、我国现存最早的以古琴减字谱谱写的琴歌是《古怨》,请问《古怨》选自哪部歌曲集 答案:A
A《白石道人歌曲》B《琴学练要》C《神奇秘谱》D《太音大全集》
34、古琴曲中有《庄周梦蝶》,主人公庄周也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问:庄周是哪个时代的人 答案:A
A战国 B先秦 C西汉 D东汉
35、《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据司迁《史记》记载,“诗三百,皆可弦歌之”,请问《诗经》是谁整理的 答案:D
A老子 B庄子 C孙子 D孔子
3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哪位大文豪写的诗 答案:A
A苏轼 B韩愈 C苏洵 D苏辙
37、请问“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句出自《诗经》中的哪个篇章 答案:C
A《关睢》B《棠棣》C《小雅鹿鸣》D《小雅甫田》
38、古琴面板上一共镶嵌有多少个琴徽 答案:D
A10 B11 C12 D13
39、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璃的儿子,-生崇奉老庄之学,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有一本关于音乐的论著名称是什么 答案:D
A《律议》B《琴史》C《酒狂》D《乐论》
40、北宋一个皇帝爱琴,特别设立了"官琴局”,还善画画,代表作有《听琴图》,请问这位皇帝是谁 答案:A
A赵佶 B赵祯 C赵构 D赵昀
41、以下哪位琴家的号称做“九嶷山人” 答案:B
A郭楚望 B杨时百 C司马相如 D查阜西
42、古琴的岳山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答案:A
A硬木 B大漆 C鹿角霜 D梧桐
43、《潇湘水云》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琴人,请说出他的名字 答案:A
A郭楚望 B毛敏仲 C谢庄 D宗炳
44、斫琴时对琴面制作要求很高,一是需要把琴面的纵向和横向弧度处理好,二是琴面从二徽半开始,向岳山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这样右手弹奏时不易触及琴面,左手按弦也不费力,这种方法俗称 答案:C
A下倾 B承露 C低头 D琴颈
45、流传至今中国最早的琴歌作品是什么 答案:D
A《阳关三叠》B《秋风词》C《关明》D《古怨》
46、蔡邕,字伯喈,东汉著名古琴家,年轻时便以擅弹琴而知名。他创作了著名琴曲《蔡氏珲》,分别是《游春》《渌水》《幽居》《坐愁》和以下的哪一弄 答案:B
A《长清》B《秋思》C《别鹤》D《明光》
47、以下几个指法弹奏的声音,高最高的是哪-个 答案:D
A散勾一 B大九挑四 C大七勾挑 D泛音:大七勾挑
48、琴曲《梅花三弄》的音乐主题重复三次,这段主题所使用的弹奏手法是 答案:B
A散音B泛音C按音D走音
49、双弦弹奏主要是通过以下哪种指法实现的 答案:BC
A托 B拨剌 C撮 D抹
50、古琴中的散音十分厚什么声音 答案:B
A天籁之音 B大地之音 C人声 D动物之音
51、请选出古琴右手指法“勾”和"挑”在琴谱中的符号 答案:B
52、师襄日:"子可以归矣”,师文舍其琴,叹“文非弦之不能钧,樟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请问这是哪个成语的出处 答案:D
A对牛弹琴 B琴瑟之好 C琴断朱弦 D得心应手
53、古琴是世界上有效弦长最长的乐器,通常现在标准尺古琴的有效弦长是 答案:A
A112cm B120cm C64cm D180cm
54、阮籍把他对音乐的观点写在了一本著作中,请问是什么著作 答案:C
A《律议》B《琴史》C《乐论》D《酒狂》
55、古琴正调调弦,以三弦为官时,第一弦散音是什么音 答案:
C
A商首B角首C徵首D羽首
56、诗中有《听琴》:“冷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是哪位诗人所写 答案:C
A李白B白居易C刘长卿D嵇康
57、《与唐处士书》记载”盖闻圣人之作琴也,鼓天下和而和天下”。而批评“妙指美音, 巧以相尚,丧琪大,矜其细”之观点,比较符合儒家追求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音乐思想。请问其作者是谁 答案:B
A宋徽宗B范仲淹C蔡邕D林逋
58、米代斫琴书籍《斫琴法》是谁所写 答案:D
A雷威B文C雷迅D碧落子
59、朱权在琴学上最大的功绩是编印了哪本谱集 答案:A
A《神奇秘谱》B《西麓堂琴统》C《太古遗音》D《与古斋琴谱》
60、明代第一琴是朱权亲斫的。请问是哪张琴 答案:D
A清籁B春雷C独幽DK瀑连珠
61、"携琴访友”这个题材在古代绘画、瓷器、雕刻中都十分常见,宋代著名的《携琴访友图》,作者是哪位 答案:C
A陈卓B徐祺C范宽D戴进
62、古琴历史上有”四大名琴”之说,它们分别是号钟、绕梁、焦尾、绿绮。请问以下哪一张琴和司马相如有关 答案:D
A号钟B绕梁C焦尾D绿绮
63、以下哪一部论著为嵇康所著 答案:C
A《乐记》B《乐论》C《琴赋》D《琴操》
64、古琴的琴身上边是圆形,下边是平的。象征着天圆地方。请问琴身是由几块木板组成的 答案:B
A一块B两块C三块D四块
65、《韩非子》:“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桅;再辏之,而列;三凑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这段话中,是谁在演奏古琴 答案:A
A师旷B师涓C师襄D师曹
66、琴头有一条突出琴面的硬木,琴的最高部分,用于架弦,形似屹立于大地之上的山岳。把他称作什么 答案:C
A承露B龙龈C岳山D冠角
67、王勃《夜兴》”野烟含夕渚,山朗照秋林。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请问这首诗中“步兵”指的是 答案:D
A陶渊明B蔡邕C嵇康D阮籍
68、浦城派又称闵派,是清代后期兴起于福建浦城的一个古琴流派,风格潇洒脱俗,指法细腻。创始人是 答案:A
A祝桐君B杨表正C李光爽D张鹤
69、山琴派是明清之际有着深远影响的琴派,因常熟地区虞山而得名。其代表人物严天池曾主张弹琴要"发于性灵,通于政术”,请问虞山传世的琴谱为 答案:A
A《松弦馆琴谱》B《神奇秘谱》C《梧冈琴谱》D《大还阁琴谱》
70、唐《琴决》-书提及“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主要说明古琴除去-:般乐器可以有的功用之外,还有哪一功能 答案:C
A提神B悦情C教化D倾述
71、“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动宫商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法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这首词,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位的美学趣味 答案:A
A苏轼B欧阳修C林逋D朱熹
72、”曲弥高,其和弥寡”出自一下哪位作者 答案:B
A屈原B宋玉C孔子D王维
73、古琴的灰胎制作其中需要使用的是什么漆 答案:A
A生漆B熟漆C清漆D油漆
74、古琴的雁足是起什么作用的 答案:BD
A调音B栓弦C保护琴轸支撑作用
75、请问《题友人草堂》:“空山卜隐初,生计亦无余,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请问是唐代哪位诗人所写 答案:D
A李白B杜甫C王维D张乔
76、九嶷派为古琴的重要流派,形成于清末民初,其主要风格为苍劲坚实、讲究吟猱节奏。代表琴曲有《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等,请问创始人是 答案:A
A杨宗稷B管平湖C查阜西D顾梅羹
77、琴有九德:即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是传统上评判-张古琴好坏的标准。下列最符合"清”的要求的是 答案:B
A声韵浑然而不破散B发声犹风中之铎C发声不噪韵长不绝D愈弹而声愈出
78、唐代诗人吴筠在《听尹炼师弹琴》中写道"吾见尹仙翁,伯呀今复存。众人蜞流,夫子达其源。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描写的是哪首琴曲的意境 答案:A
A《流水》B《风雷引》C《石上流泉》D《大胡笳》
79、西汉司马相如,以辞赋著称于世,同时也擅于弹琴,他用琴音表达对文君的爱慕之情,最后双宿双飞。后世据此创作了琴曲《凤求凰》演绎这段佳话。请问下列琴曲中哪首与司马相如的作品相关 答案:A
A《长门怨》B《白雪》C《佳人曲》D《龙朔操》
80、琴曲《广陵散》传说有替父报仇的忠烈,说的是以下那个故事 答案:B
A荆轲刺秦王B聂政刺韩王C曹沫刺齐桓公
81、提出琴曲的演奏速度的变化规律是“急若繁星不乱,缓若流水不绝”的琴僧是 答案:C
A夷中B知白C义海D则全
82、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音乐家。他会弹琴鼓瑟、击磬,对音乐有着极高的鉴赏力,下列哪一首琴曲与孔子有关 答案:B
A《韶》B《幽兰操》C《流水》D《神人畅》
83、琴曲《离骚》源于屈原的诗篇,为以下哪位琴家打谱 答案:C
A徐立孙B郭楚望C管平湖D王燕卿
84、《白石道人歌曲》姜夔所作的词曲谱集。书收有祀神曲10首,词调令、慢、近、犯17首,琴曲1首。请问下列哪首作品是其创作的琴曲。 答案:D
A《秋宵吟》B《扬州慢》C《玉梅令》D《古怨》
85、琴史上有哪位琴人著有《琴诀》,将琴的作用概括"可以观风教,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 答案:B
A赵耶利B薛易简C陈拙D陈康士
86、明初袁均哲根据南宋田芝翁的《太古遗音》编成的《太音大全集》,是我国最早载有古琴样式的古籍,请问古琴常见的造型有哪些 答案:ABD
A伏羲式B神农式C大圆地方式D仲式
87、娥皇、女娱为舜之二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下列哪首琴曲反映的是这段传说 答案:B
A《思归操》B《湘妃怨》C《坐愁》D《楚妃叹》
88、下列琴家哪位不是“浦东三杰”中的一位 答案:B
A张子谦B管平湖C查阜西D彭祉卿
89、目前发现世界上流传最早的乐谱记录的是哪一个曲子 答案:C
A《流水》B《平沙落雁》C《碣石调幽兰》D《关山月》
90、宋代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琴史专著《琴史》,该书从先秦到宋初,按时代顺序,共汇集了一百历十六人有关琴的记载。请问《琴史》的作者是谁 答案:B
A朱载墒B朱长文C朱熹D沈括
91、代清初古琴流派逐渐增多,流传较广的有梅庵、虞山、岭南、九嶷等,请问九嶷派的琴风是以下哪种 答案:A
A苍劲坚实,潇洒雄健B清微淡远,中怔广和C峻急奔放,气势宏伟D流畅飘逸,清和淡雅
92、唐人对琴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使我们现在能够得以演奏和领略千年唐琴的风采,唐代所作的两大贡献是 答案:BC
A琴韵B琴谱C斫琴D雷琴
93、”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出自谁的诗 答案:C
A嵇康B阮籍C陶渊明D苏东坡
94、礼乐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礼乐对于人的修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仪态会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中国古人用”六艺”教育他们的子女。下列哪类的技能不属于六艺 答案:D
A射B乐C数D骑
95、琴棋书画的琴指的是古琴,棋指的是 答案:B
A象棋B围棋C军棋D跳棋
96、嵇康的儿子嵇绍也是一位名士,有一个成语形容他与众不同的气度,您认为是 答案:A
A闲云野鹤B玉树临风C才思敏捷D鹤立鸡群
97、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历代文人为古琴创作了很多作品。流传下来的古琴曲有 答案:C
A一千首左右B二千首左右C三千首左右
98、宋代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琴史专著,该书从先秦到宋初,按时间顺序,共汇集了156人有关古琴的论述,请问《琴史》的作者是谁 答案:B
A朱载墒B朱长文C朱熹D沈括
99、汉末魏晋时期,出现了以竹林七贤、兰亭名士为代表的风流人物,他们进行着学清谈,采药炼丹,饮酒任气,追求内在的智慧高超的精神、脱俗的言行,逐渐形成潇洒不群,超然自得的魏晋风度。请问下面那-位人物不属于竹林七贤 答案:C
A向秀B山涛C阮璃D王戒
100、管平湖是古琴界一位卓越大师,承前启后,为后世留下前人大量琴谱,同时他还是一位修琴手,经他手修复过数张传世名琴,他亲手斫制的一床琴的名字是 答案:C
A九霄环佩B大圣遗音C大扁儿D幽兰阳春
人物生平 博通经籍 张衡雕像张衡的家族世代为当地的大姓。他的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曾把家传余财数百万让给他的侄子。光武帝刘秀登基后张堪被任命为蜀郡太守,随大司马吴汉讨伐割据益州的公孙述,立有大功。其后又领兵抗击匈奴有功,被拜为渔阳太守。曾以数千骑兵击破匈奴来犯的一万骑兵。此后在他的任期内匈奴再也没有敢来侵扰。他又教人民耕种,开稻田八千顷,人民由此致富。所以,有民谣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为官清廉。伐蜀时他是首先攻入成都的,但他对公孙述留下的堆积如山的珍宝毫无所取。蜀郡号称天府,但张堪在奉调离蜀郡太守任时乘的是一辆破车,携带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少年时便会做文章。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地区。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都城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后来著名的学者崔瑗,与他结为挚友。张衡兴趣广泛,自学《五经》,贯通了六艺的道理,而且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但在青年时期,他的志趣大半还在诗歌、辞赋、散文上,尽管他才高于世,却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喜欢与俗人相交。
步入仕途 汉和帝永元(89年—105年)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但他没有接受,公府几次征召也不到。当时,国家太平日久,自王侯以下,没有不奢侈过度的。张衡于是仿照班固的《两都赋》,殚精竭思十年,才作成《二京赋》,用以讽谏朝廷。大将军邓骘欣赏张衡的才华,多次征召他,张衡都不应命。公元100年(永元十二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八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
职掌太史张衡擅长机械,特别用心于天文、阴阳、历算。平常喜爱扬雄的《太玄经》,对崔瑗说:“我看《太玄》,才知道子云(扬雄字)妙极道数,可与《五经》相比,不仅仅是传记一类,使人论辩阴阳之事,汉朝得天下二百年来的书啊。再二百年,《太玄经》就会衰微吗?因为作者的命运必显一世,这是当然之符验。汉朝四百年之际,《玄》学还要兴起来的呢。”汉安帝早就听说张衡善术学,公元111年(永初五年),张衡被朝廷公车特征进京,被拜为郎中,再升任太史令。于是研究阴阳,精通天文历法,制作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写得较为详细明白。虽然在汉顺帝即位初年再调动它职,但后来又任太史令,张衡任此职前后达14年之久。他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
张衡不慕当世的功名富贵,担任官职,往往多年都不得迁升。自从离开史官的职务五年后,又回到原职。于是设客问体,作《应问》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当时,政事渐衰,宦官干政。张衡于是上疏陈事,劝谏顺帝。
外出国相 相关图集公元133年(阳嘉二年),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在自己身边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用眼睛瞪着他,张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话回答后出来了。但宦官还是担心张衡以后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群起毁谤张衡。张衡常想着如何立身行事。认为吉凶祸福,幽暗深微,不易明白,于是作《思玄赋》,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志。公元136年(永和元年),张衡被外调任河间王刘政的国相。刘政骄奢*逸,不遵法纪;又有不少豪强之徒,纠集在一起做乱。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打击豪强,暗中探得奸党名姓,一时收捕,上下肃然,他为政以清廉著称。任职三年后,张衡上书请求辞职归家,被征召拜为尚书。
六旬而逝 公元139年(永和四年),张衡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公元1009年(宋徽宗大观三年),张衡因算学方面的成就被北宋追封为西鄂伯。
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联合国天文组织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又于1977年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2003年,国际小行星中心为纪念张衡及其诞生地河南南阳,将小行星9092命名为“南阳星”。
主要成就 发明地动仪
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经过试验,与所设制,符合如神,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是没有过的。曾经一龙机发,地不觉动,雒阳的学者都责怪不足信,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果然在陇西地发生地震,众人于是都服其神妙。自此之后,朝廷就令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地方。关于地动仪的结构,流行的有两个版本:王振铎模型,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已被基本否定。 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见袁宏《后汉纪》),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蟾蜍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
世界上地震频繁,但真正能用仪器来观测地震,在国外,是19世纪以后的事。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的地震仪之祖。虽然它的功能尚只限于测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约1800年。
浑天仪
张衡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浑天说,创制了一个比以前都精确、全面得多的“浑天仪”。
漏水转浑天仪是一种水运浑象。用一个直径四尺多的铜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恒显圈、恒隐圈等,成一浑象,再用一套转动机械,把浑象和漏壶结合起来。以漏壶流水控制浑象,使它与天球同步转动,以显示星空的周日视运动,如恒星的出没和中天等。它还有一个附属机构即瑞轮冥菜,是一种机械日历,由传动装置和浑象相连,从每月初一起,每天生一叶片;月半后每天落一叶片。它所用的两级漏壶是现今所知最早的关于两级漏壶的记载。
河南南阳张衡博物馆内浑天仪张衡在创作了浑天仪之后曾写过一篇文章。此文全文已佚。只是在梁代刘昭注《后汉书·律历志》时作了大段引述而使之传世。刘昭注中把这段文字标题为《张衡浑仪》。称之为“浑仪”可能是刘昭所作的一种简化。在古代,仪器的定名并不严格。虽然后世将“浑仪”一词规范为专指观测仪器,但在隋、唐以前,“浑仪”也可用于表演仪器。瑞轮荚
瑞轮荚是张衡别出心裁创造的自动日历,它模仿神话中奇树q荚的特征,靠流水作用,从每月初一开始,一天出现一片叶子,到满月出齐15片,然后每天再收起一片,到月末为止,循环开合。这个神话曲折地反映了尧帝时天文历法的进步。张衡的机械装置就是在这个神话的启发下发明的。听谓“随月盈虚,依历开落”,其作用就相当于现今钟表中的日期显示。
指南车
张衡制造的指南车利用机械原理和齿轮的传动作用,由一辆双轮独辕车组成。车箱内用一种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统,车箱外壳上层置一木刻仙人,无论车子朝哪个方向转动,木人伸出的臂都指向南方。
计里鼓车
张衡创造的计里鼓车是用以计算里程的机械。据《古今注》记载:“记里车,车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记里鼓车与指南车制造方法相同,所利用的差速齿轮原理,早于西方1800多年。
独飞木雕
张衡制作独飞木雕,是模仿鸟类高空翱翔的滑翔翼型设计。
地形图
张衡也研究过地理学,根据他研究和考察的心得,画过一幅地形图。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云:“衡尝作地形图,至唐犹存。”
历法张衡曾参加过在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的一次历法大讨论,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张衡时任尚书郎。这次大讨论的起因是,有人从图谶和灾异等迷信观念出发,非难当时行用的较科学的东汉《四分历》,提出应改用合于图谶的《甲寅元历》。又有人从汉武帝“攘夷扩境,享国久长”出发,认为应该倒退回去采用《太初历》。张衡和另一位尚书郎周兴对上述两种意见提出了批驳和诘难,使这二宗错误意见的提出者或者无言以对,或者所答失误,从而为阻止历法倒退做出了贡献。张衡、周兴两人在讨论中还研究了多年的天文观测记录,把它们和各种历法的理论推算进行比较,提出了鉴定,认为《九道法》最精密,建议采用。的确,《九道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长度数值比《太初历》和东汉《四分历》都精密。
而且《九道法》承认月亮运行的速度是不均匀的,而当时其他的历法都还只按月亮速度均匀来计算。所以,《九道法》所推算的合朔比当时的其他历法更符合天文实际。只是如果按照《九道法》推算,将有可能出现连着3个月是30天的大月,或连着两个29天的小月等的现象。而按千百年来人们所习惯的历法安排,从来都是大、小月相连,最多过17个月左右有一次两个大月相连,绝无3个大月相连,更无2个小月相连的现象。所以,《九道法》所带来的3大月或2小月相连的现象对习惯守旧的人是难以接受的。这样,张衡、周兴建议采用《九道法》本是当时最合理、最进步的,但却未能在这场大讨论中获得通过。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损失。月行不均匀性的被采入历法又被推迟了半个多世纪,直到刘洪的《乾象历》中才第一次得以正式采用。
《灵宪》是张衡有关天文学的一篇代表作,全面体现了张衡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发展。原文被《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所征引而传世。文中介绍的天文学要点如下:
张衡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蚀起因于地遮日光,月绕地行且有升降。他认识到太阳运行(应是地球公转)的某些规律,正确解释了冬季夜长、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昼夜等时的起因。他指出在中原可以见到的星有2500个,与今人所知略近。他经过对某些天体运转情况的观测,得出一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结论,与近世所测地球绕日一周历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的数值相差无几。
文学 河南南阳张衡博物馆张衡是汉赋发展史具有巨大贡献,在他作赋的生涯中,较全面地继承了前代赋家的赋心与表现手法。大赋则远绍司马相如《子虚》,近取班固《两都》而有《二京赋》;骚赋则上追屈原《离骚》、下踪班固《幽通》作《思玄赋》;七体则步枚乘《七发》、傅毅《七激》作《七辩》;文赋则依东方朔的《答客难》、班固的《答宾戏》作《应间》。其他还有受扬雄《蜀都赋》启发作《南都赋》;效傅毅《舞赋》而再作《舞赋》等。以上所举,虽皆属模拟,成就又有高下之分,但也都确实不同程度地显现出了艺术上的创意。更突出的还在于张衡能融汇贯通,极富创造性地以《归田赋》,实现了汉赋主体从铺采の摹闳衍巨侈、重体物而淹情志,向清新爽丽、短小精练、情境相生的转变,而掀开了抒情小赋的创作时代,为述志赋注入巨大活力。张衡的大多数作品都表现出对现实的否定与批评,他探讨人生玄妙哲理,也探寻合于自己理想与性格的生活空间。张衡赋的代表作历来公认为是《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文心雕龙》称“自扬(扬雄)马(司马相如)张(张衡)蔡(蔡邕),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又称“张衡通赡,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也。”
张衡曾著有《周官训诂》,崔瑗认为与其他儒生的说解没有区别。他又想继孔子《易》补正《彖》、《象》的残缺,始终没有完成。他所著诗、赋、铭、七言及《灵宪》、《应间》、《七辩》、《巡诰》、《悬图》(一作《玄图》)等作品,共三十二篇。
《汉诗》辑录有其诗歌九篇。《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全后汉文》卷52—55辑录有其诗赋奏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今人张震泽注《张衡诗文集校注》。
史学汉安帝永初(107年—113年)年间,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PB等人在东观撰集《汉记》,因而考定汉家礼仪,上疏请求让张衡参加讨论,适逢二人逝世,张衡平时叹息,想完成这件事。等到他任侍中时,上疏请在东观专门收检遗文,全力补缀。又条上司马迁、班固所记与典籍不合的十多件事。还认为王莽本传,只应记载篡夺皇位而已,至于编年月,记灾祥,应改称为《元后本纪》。认为更始帝居位,人民没有什么异议。光武帝最初是更始帝的将领,后来才即位,应该把更始年号建在光武之前。上书数次,都没被采纳。后来的著述,多未详见于典籍,时人感到遗憾。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此曾评价说:“张衡司史,而惑同迁固,元平二后,欲为立纪,谬亦甚矣。寻子弘虽伪,要当孝惠之嗣;孺子诚微,实继平帝之体;二子可纪,何有于二后哉?”
思想东汉谶纬之学风行于世,自东汉建国后,儒生争学图纬,更附以妖言。张衡认为图纬虚妄,不是圣人之法。于是上疏认为“国谶虚妄,非圣人之法。”并认为“此皆欺世罔俗……宜收藏国谶。一禁绝之。”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称张衡为“反谶纬的思想家。”
机械张衡掌握高明的机械技术,据传他当时还制做过两件神奇的器物。一件是有三个轮子的机械,可以自转;一件是一只木雕,能在天上飞翔。
关于木雕,《墨子· 鲁问》就有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列子·汤问》和《韩非子·外储说》都记载说,墨子本人也造过能飞的木鸢。这些木鹊或木鸢大概是一种鸟状的风筝。不可能是其他装有动力机的、如今日飞机之类的飞行器。因为当时还不可能有连续运行一日乃至三日之久的动力机。张衡的木雕,大概也是一种风筝。不过,北宋类书《太平御览·工艺部九》引《文士传》中一段记载说:“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这里说到“腹中施机”,而且“能飞数里”,因此,过去有的作者认为是一种飞机类的飞行器。但装在飞行器上的动力机必须重量足够轻而马力足够大,并且还要求飞行器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宜起飞上升的形状等等,这些条件在张衡时代没有一条是能做得到的。所以,张衡的木雕即使真的“腹中施机”,那么,这种机也不会是动力机,而是一种装在风筝上用线控制飞行的操纵机构。
关于三个轮子可以自转的机械,古来就有不同意见。南宋学者王应麟认为是一种记里鼓车。这种车利用一组齿轮系把大车转动时车轴的运动传递到一个木人的手臂上,使它过一里路时敲一下鼓。这个设想看来不大符合“三轮可使自转”的意思。敲鼓的动作一般是不当作转动看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一种指南车。清代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张衡传》中引《宋书 ·礼志》:“指南车,其始周公作,张衡始复创造”(按:这是《宋书·礼志》的摘引,实非原文)。因此,指南车的形象更符合于“自转”的用词,因为不管下面轮子怎么转,车上的人只见到指南车木人的手指在自动地转向南方。
总之,张衡在机械技术方面非常高明。《太平御览· 工艺部九》引晋代葛洪《抱朴子》:“木圣:张衡、马钧是也。”高似孙的《纬略》也说“张衡、马忠号‘木圣’。”
数学 《后汉书》提到,张衡曾写过一部《算罔论》。此书迟到唐代已经失传,以至唐代的章怀太子李贤怀疑张衡没写过这部书,而是因为《灵宪》是网络天地而算之,故称《灵宪算罔论》。从《九章算术·少广》章第二十四题的刘徽注文中得知有所谓“张衡算”,因此,张衡写过一部数学著作是应该肯定的。从刘徽的这篇注文中可以知道,张衡给立方体定名为质,给球体定名为浑。他研究过球的外切立方体积和内接立方体积,研究过球的体积,其中还定圆周率值为10的开方,这个值比较粗略,但却是中国第一个理论求得π的值。另外,如果按照钱宝琮对《灵宪》的校勘:“(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广二百三十二分之一”,则当时π值等于730/232=31466,较10的开方有精密了。但钱宝琮所作的校勘似乎未必都符合张衡的原来数字。 绘画张衡认为画家喜欢一些非现实的东西,因为可以借此虚构和想象,他在汉顺帝阳嘉年间一篇上疏中就说:“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事实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张衡的绘画作品今不存,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他”高才过人,性巧,明天象,善画。“又记有:“张衡作《地形图》,至唐犹存。”
人物评价 崔瑗:① 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② 于惟张君,资质懿丰,德茂材羡,高明显融。焉所不学,亦何不师,盈科而逝,成章乃达。一物不知,实以为耻,闻一善言,不胜其喜。包罗品类,禀授无形,酌焉不竭,冲而复盈。廪廪其庶,其几,膺数命世,绍圣作师。苟华必实,令德惟恭,柔嘉伊则,孝友祗容。允出在兹,维帝念功,往才女谐,化洽民雍。愍天不吊,降此咎凶,哲人其萎,罔不时恫。纪于铭勒,永终誉兮,死而不朽,芳烈著兮。祢衡:南岳有精,君诞其姿;清和有理,君达其机。故能下笔绣辞,扬手文飞。昔伊尹值汤,吕望遇旦,嗟矣君生,而独值汉。苍蝇争飞,凤凰已散,元龟可羁,河龙可绊。石坚而朽,星华而灭,惟道兴隆,悠永靡绝。君音永浮,河水有竭。君声永流,旦光没发。余生虽后,身亦存游,士贵知已,君其勿忧。
夏侯湛:奕奕张生,秉德淑清。研深综理,思俊才英。实掌天地,幽赞神明。冠曩兴美,倾汉流声。匪唯天象,亦垂人文。有炳其犹,有铄其新。仰鉴遗籍,驰心哲人。殊世投好,百载交神。奉命南邦,行出尔涂。(阙一字)及隧首,辍驾前衢。徘徊崇碑,逍遥故墟。企仰网瞻,长怀焉如。昔在先贤,唯德作友。古而无死,愿言携手。世则兹泯,道乃(阙二字)。在珠咏隋,于璧称和。戢宝无雕,人寿几何?望兼京台,思逾俟河。
范晔《后汉书》:①崔瑗之称平子曰’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斯致可得而言欤!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故知思引渊微,人之上术。记曰:’德成而上,成而下。‘量斯思也,岂夫而已哉?何德之损乎!② 三才理通,人灵多蔽。近推形算,远抽深滞。不有玄虑,孰能昭晰?③ 若李固、周举之渊谟弘深,左雄、黄琼之政事贞固,桓焉、杨厚以儒学进,崔瑗、马融以文章显,吴v、苏章、种薄四锇湍撩裰良干,庞参、虞诩将帅之宏规,王龚、张皓虚心以推士,张纲、杜乔直道以纠违,郎阴阳详密,张衡机术特妙,东京之士,于兹盛焉。
张彦远: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赵岐、刘亵、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
郑谷:张平子才高过人,性巧,明天象,善画。
归有光:贾生之通达,蔡邕之文学,张衡之精思,卓茂之循良,李膺之高节,黄宪之雅度,邓禹之功勋,有不可一二数者。
王夫之:何休、郑玄之治经术,京房、襄楷、郎、张衡之论治道,始以鬼魅妖孽之影响乱六籍。而上动天子,下鼓学士,曰此圣人之本天以治人也。
郭沫若:张衡(79-139)东汉末叶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两京赋在汉代文学中有优越地位。但在天文方面,他也有独到成就。年四十时(公元117年)制成浑天仪,以观察天体运行。其后十五年,又制成候风地动仪,以测候地震。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浑天说的代表人物,是东汉的太史令张衡。张衡是有名的文学家,又是反谶纬的思想家,也是杰出的科学家。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王充的著作,有益于科学思想,张衡的发明,推进了科学知识。论衡与地动仪是东汉两大创造,王充与张衡是东汉文化界的两个伟人。
白寿彝:张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反映了他在仕途生活中遭受的曲折和坎坷,他在辞赋、诗歌和散文等方面都有优秀的业绩,表现了独创性。
钱伟长:张衡创浑天学说,作浑天仪其精巧为以前中外所未有。张衡不但对于天文有很好的成就,他还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同时,他也是有数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死后崔瑗为之撰碑说他‘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无疑地像张衡这样人,在任何时代,统可成为一个凤毛麟角的人张衡创造了浑天学说,说明天象的运行原则。根据他所测绘的星图——‘灵宪图’这便是现代‘假天仪’的原始鼻祖。远在机械工业发展前约二千年的祖国,竟能发明制作出这样精巧的仪器,真是惊人而值得我们崇拜了。汉代学者蔡邕参观了这个仪器,曾经有愿意终生偃卧在浑天仪里的感叹,足见张衡的伟大和浑天仪的精巧绝伦了。
河南南阳张衡博物馆赖家度:张衡在一生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毫不倦怠和自满,精益求精的前进。不论在知识领域的那一方面,他的造诣都是广博而精深的;文学艺术上有他的优秀作品,天文历算上有他的综合研究,机械制造上有他的特殊技巧,而在学术思想上他曾坚持着反图谶的斗争,在政治实践上他也曾有积极而进步的活动;尤其在自然科学方面,他有如浑天仪和地动仪等的空前发明。这些丰富而珍贵的劳绩,在我们祖国和全世界的科学史上都占着崇高的地位,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严济慈: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恒星物理》:张衡‘在人类文化早期发展的时期就有实验科学上的伟大发现,实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张衡两度任太史令,是中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浑天说的代表。
轶事典故《历代名画记》记载了一个关于张衡用“足趾画怪兽”的传说:张衡听说建州浦城水中有豕身人首的怪兽,于是前往画它。但这个怪兽怕人画它,所以不出来。张衡于是扔掉纸笔,怪兽就出来了,他悄悄地用足趾画下怪兽的行状。能用足趾写生,这虽然是种传说,但也可见当时张衡的画名是不低的。
亲属成员 祖父张堪,字君游,官至渔阳太守。
后代张辅,字世伟,西晋时官至梁州刺史。
墓葬主词条: 张衡墓
张衡墓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北25公里石桥镇南小石桥村西20米处,为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汉代时陵园建造宏伟,翁仲、石兽对立,祠庙巍峨壮观。后经战乱,以往胜迹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重修了张衡墓园与“平子读书台”。墓园面积12000多平方米,墓室封土高8米,周长79米,在高大的古墓周围遍植松柏。墓前的明、清石碑加盖了碑楼。并于墓前立方碑1座,碑文为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撰写。墓北读书台遗址,亦重新建台立碑。
史料记载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话说月亮文化
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还有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
现在,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这为中国日后研究月球有很多可参考的价值。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传说,内容是这样的: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现象。
月亮可以说是艺术的代表,在屈原写的《楚辞• 天问》中是这样说的: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翻译成现代问就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杜甫曾说过:“昕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由此更可以看出月亮这一美丽事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来赞美呀!
人们对月球的向往是无止尽的,人们曾用过无数幅精彩的对联来赞颂它,欣赏它。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这是一幅赏月佳作,耐人寻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脍炙人口的诗曾让多少人陶醉其中呀!在我们现代,月亮在我们心中也是一个谜,好多人想要揭开它的面孔,可由于科技的有限,至今只有两位航天员登上月球,first:阿姆斯特朗,及奥尔德林。
现在,月球仍是我们想要明白的谜。
中秋节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这种贡献不仅仅在于吃月饼、赏月、团圆,还在于构成了一种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月亮文化学。
一般来说,关于月亮的学问,涉及到月球学和月亮学两大部分。月球学的重点是研究月球的成分、结构、运动(包括月震)、月貌,以及月球的形成过程。月亮学的重点则是研究月亮与地球的关系,特别是月亮对地球生物和人类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具体来说,月亮学可以分为月亮地貌学、月亮生物学、月亮文化学。
所谓月亮地貌学,主要研究月亮的存在,对地球地形地貌(包括气象气候)的影响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此外还有地壳潮汐现象、大气潮汐现象等等。
所谓月亮生物学,主要研究月亮对地球生物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突出的现象是许多地球生物的生存周期(包括生理周期),明显地受到月球引力及其效应(包括潮汐现象)的作用,例如海洋生物特别是近海生物对潮汐非常敏感,人类妇女的月经周期(尚需要进一步的证明),某些鸟类根据月亮进行导航。
所谓月亮文化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与月亮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人类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
1 、月亮的存在,应当被看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特殊眷恋。这是因为,地球这样大的行星有月球这样大的卫星,在太阳系里是绝无仅有的情况,在银河系里可能也是非常罕见的。更巧合的是,从地球上看,月亮的视角与太阳的视角几乎完全相等,即月亮与太阳一样大,而且月亮、太阳和地球基本上都在一个运动平面上,因此才会有日食、月食以及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月亮的这种存在,乃是促进人类大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智慧启蒙,一半来自月亮。中秋佳节,这应当成为中秋赏月问月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月亮围绕地球的周期运动,以及月亮表面明暗的周期变化,直接促进了人类历法的形成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星宿文化(参阅《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一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根据月亮运动和周期变化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阴历(月亮在中国阴阳文化中代表阴),根据太阳周期运动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阳历(太阳在中国阴阳文化中代表阳),综合阴 历、阳历的历法称之为阴阳合历,我国的农历即阴阳合历(例如闰月属于阴历,24节气属于阳历)。
中国人制定或使用阴历,至少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经有“既生霸”等文字记载,详细描述了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与此同时,殷商时期的地理文献《山海经·大荒四经》也明确记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为殷商民族始祖,所谓常羲浴月,实际上是说常羲发明或制定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历法,而“浴之”则是这种历法的演示(属于天文巫术性质),详情可参阅全彩绘《经典图读山海经》一书(上海辞书出版社)。
3 、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常娥奔月的故事。关于该故事(包括相关远古神话传说故事)的科学信息解读,可参阅笔者《嫦娥:禳灾巫术的牺牲者》、《我们远古祖先经历过的天地大冲撞在民间留下的不灭印记》等文。此外,还有月宫、月桂、月精、月桂子、月中骞树、月中玉兔和蟾蜍,吴刚的故事,等等。
4 、有关月亮的民间节日及其民俗活动,例如中秋节、吃月饼、家庭团圆,以及相传人间婚姻由月下老人(月老)“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习俗。此外还包括用“月”字取名等文化内容。在古代,有些民族的耕种、收获活动,常常要在有月亮的夜间进行;对比之下,许多军事活动,则往往选择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开展。
5 、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古代诗歌中对月亮的描述,以及睹月思情的联想和情感宣泄。
6 、有关月亮的名胜风景,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避暑山庄有月色江声殿(康熙根据苏轼前后《赤壁赋》词意题额),以及湖南道县的月岩、广西桂林的月牙山、甘肃敦煌的月牙泉,等等。
本文2023-08-06 10:19: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