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太重,如何赶走它?用这4味中药泡水喝,或会有意外收获-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保留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注意休息,经常早起晚归,睡眠严重不足,除此之外,有些人还不注意饮食 健康 ,经常摄入一些寒凉食物,不注意保暖等。
其实,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会使人看起来没有精气神,而且还会加速体内湿气的聚集。 湿气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中医甚至将湿气视为“湿邪”,一旦被湿气附身,就很可能会导致身体患病,影响身体的 健康 状况。
那么,对于湿气而言,有没有适合的方法能将它“逼走”呢?其实是有的,比如用这4味中药泡水喝,或可帮你赶走身上湿气,让你无“湿”一身轻。
1苍术
在古代,苍术一直被视为健脾的良药,此物性温,味辛苦,适合各类人群。《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苍术可以治疗湿气,强胃、强脾,并且可以壮发谷之气。 因此我们也不难推出,对于湿气所致的感冒,或风寒麻痹等不适,苍术都能发挥一定的治疗功效。
另外,也有人认为, 苍术能够醒脾化湿,而湿邪本属阴之气,得温则化。所以,用苍术祛湿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2薏苡仁
薏苡仁本属于禾本科植物,归脾、胃和肺经。 从药物功能来看,薏苡仁可以利水渗湿,同时还能够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等 ,所以针对脾虚泄泻、湿痹拘挛等疾病,薏苡仁均能有对症治疗的效果。
中医认为, 薏苡仁最善利水,且不至损耗真阴之气 ,所以对于湿盛在下身者,也适合使用薏苡仁祛湿。另外,《本草经疏》中也有记载,薏苡仁性燥可以除湿,味甘能够入脾,消水肿而令人能食,说得也是薏苡仁的祛湿效果。
3五加皮
五加皮源于五加科植物,其功效十分广泛,可以祛风湿、补肝肾,此外,对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本草经疏》中有记载, 五加皮辛能散风,温能除寒,苦能燥湿。湿气留中,则虚赢气乏;湿邪既去,则中焦治而筋骨白坚,气日益而中自补也。
总而言之,五加皮这种中药,对于祛湿确实是有积极作用的。
4藿香
藿香源于唇形科草本植物,归脾、胃、肺经。中医认为,藿香能够化湿醒脾,解暑。所以, 针对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等症状,藿香可以起到很好地调理作用,并且还兼顾止吐、止泻等功能。
在《和局方剂》中记载, 藿香与厚朴、陈皮、大腹皮、桔梗、半夏、白芷、茯苓、苏叶、甘草等搭配 ,可以治外感不正之气,同时也可以治内伤饮食、头痛发热,或因湿气附身所致疾,皆可以有一臂之力。
香囊的中草药配方:
香囊的中草药配方香囊的中草药配方 防文虫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传统香包惯用的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中药,可添加了山萘、熏草、泽兰、艾叶,磨研、提炼成粉状,缝制成香包驱蚊虫的功效: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陈皮、柳丁皮、肉桂、丁香等。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
怎样制作香囊(花的)
1、香囊囊体可采用单面绒布等布面材料,囊体可根据需要作成多种造形和花色,如吉祥物、生肖动物、卡通人物等。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把香囊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后,取出香囊体将香水的原液直接喷洒在香囊上面,充分吸收后即可。香囊原料大料、藿香、甘草、艾叶、肉桂、苍术等香囊做法在香囊中大料用量最多,为120克左右,其他几味药材的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间。
《圣惠》卷四十五:沉香散
处方 沉香1两,赤芍药1两,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诃黎勒皮2两,槟榔1两,红雪2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冲心,烦闷喘促,脚膝酸痛,神思昏愦。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圣惠》卷六十二:沉香散
处方 沉香1两,麦门冬1两(去心),木香1两,川升麻1两,麻黄3两(去根节),川大黄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发背,肿如杏,或如鸡子者。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普济方》卷一七七:沉香散
处方人参1两,沉香1两,木香1两,白术1两,干葛1两,白茯苓1两,藿香1两,蛤粉5钱(炙)。
功能主治 调心气,止渴生津,醒酒。主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盖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大口服,1日2-3次。
《圣惠》卷六十二:沉香散
别名 沉香汤
处方 沉香3分,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玄参1两,甘草1两(生,锉),枳实1两(麸炒微黄),川升麻1两,前胡1两(去芦头),葳蕤半两,黄耆半两(锉),生干地黄1两,犀角屑3分,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麝香1分(细研)。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发脑,疮肿焮赤疼痛,烦躁。
用法用量 沉香汤(《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除湿汤处方半夏麹(炒一钱半)厚朴(姜制一钱半)苍术(米泔浸二钱)藿香(一钱)陈皮(去白一钱半)白茯苓(去皮二钱)白术(二钱)甘草(一钱)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世医得效方》卷四:除湿汤处方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甘草9克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著;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明医指掌》卷四:除湿汤处方厚朴(姜汁拌,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半夏1钱,藿香叶3分,陈皮5分,茯苓5分,白术5分。功能主治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冻胶,脉迟弱,形体虚怯,四肢倦怠。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明医指掌》卷四《眼科纂要》卷上:除湿汤处方连翘、滑石、车前、枳壳、黄芩、川连、木通、粉甘草、陈皮、白茯苓、荆芥、防风。功能主治风弦赤烂外障,脾胃湿热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眼科纂要》卷上《一盘珠》卷一:除湿汤处方苍术、白术、白苓、甘草、干姜、橘红、丁香各等分。功能主治中湿。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一盘珠》卷一《女科万金方》:除湿汤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药、葶苈、半夏、厚朴、苍术、藿香、陈皮、白茯苓、白术。功能主治诸湿,腰膝肿疼,项颈浮肿,筋骨紧急, 凝滞。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服。摘录《女科万金方》《普济方》卷一一八:除湿汤处方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功能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著,腰脚酸痛,面
详见百科词条:除湿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20:22 共225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全生指迷方》卷四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小藿香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小藿香散 1 拼音
xiǎo huò xiāng sǎn
2 《全生指迷方》卷四 21 方名小藿香散
22 组成丁香、枇杷叶(去毛)、干葛、赤茯苓、藿香叶、甘草各等分。
23 主治霍乱。心下闷乱,呕吐不止,卧起不安。手足躁扰,水浆不下,脉数疾,因热喜冷者。
24 小藿香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古籍中的小藿香散 《全生指迷方》:[卷四]呕吐寒也,大理中汤、半硫丸主之。其脉数疾者,热也,小藿香散、青金散主之。大理中汤(方缺。)半硫丸半夏(汤
《普济方》:[卷二百六呕吐门]呕吐,煮木瓜令烂,研作浆粥糕,令裹痛处,冷易,一宿小藿香散(出本事方)治心下闷乱,呕吐不止,水浆不入,有
《普济方》:[卷二百一霍乱门]霍乱吐利藿香槟榔木瓜紫苏赤茯苓(各二两)生姜枣子煎服。小藿香散(出指迷方)若热者。其脉疾数。宜。丁香枇杷叶干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第二十七门]藿香叶小儿脾胃虚弱,乳食不调,时作身热,或吐或泻不定藿香散。藿香叶人参白茯苓(各一分)丁香(一钱)上为细
《玉机微义》:[卷五十灸癖积法]治呕吐之剂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藿香的别名 7 来源 8 植物形态 9 生长环境 10 效用 11 采制 12 化学成分 13 性味 14 功能主治 附: 1 用到中药藿香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藿香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藿香 藿香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huò xiāng
2 英文参考ageratum
3 国家基本药物与藿香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68 8 藿香正气水 酊剂 10ml 支 075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藿香又称土藿香、大藿香。唇形科。多年生草本,高达40~100厘米,全草有强烈芳香。茎直立,方形,疏生细毛。叶对生,叶柄细长;叶片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叶脉上有毛,叶端长尖,边缘具粗锯齿,叶上密生圆形鳞腺。轮伞花序组成密集的圆筒形穗状花序,顶生,长4~15厘米;苞片线形至披针形,萼齿狭三角形;花淡紫色或红色,花冠唇形,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中裂片特大并具波状细齿。雄蕊伸出于花冠之外。小坚果黄褐色、倒卵形,具三棱,顶端有毛。花期6~8月,果期10~11月。适应性强,多生于山坡林边湿地、路边、田边,村落附近也有生长。广布于中国各地。近似种类广藿香原产菲律宾,是热带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中国广东、海南及台湾有大量栽培。
藿香茎、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茴香醚等,可提取芳香油。中医学上以茎叶入药,性微温,味辛甘,有健胃、止沤、化湿、醒脾、发汗等效,主治感受暑湿、头痛发热、胸闷腹胀、呕吐、泻痢等症。欧洲用广藿香作强激药和芳香原料。
4 拉丁名
Herba Agastaches
5 英文名Wrinkled Gianthyssop Herb
6 藿香的别名土霍香、排香草、大叶薄荷、川藿香、兜篓婆香、多摩罗跋香等
7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us (Fisch Et Mey)Oktze的地上部分。
8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m,有香气。茎方形,略带红色,上部微被柔毛。叶对生,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11cm,宽15~65cm,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的假穗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筒状,具15条纵脉,5齿裂,有缘毛和腺点;花冠淡紫色或红色,2唇形,下唇中部裂片有波状细齿;雄蕊4,二强,伸出花冠外。小坚果顶端有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生于路边、田野。主产四川、江苏、浙江、湖南;有栽培。
9 生长环境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惟怕干旱、霜冻;对土壤要求不苛求,一般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佳;在易积水的低洼地种植,根部易腐烂而死亡。
10 效用茎叶蒸馏而得芳香水称藿香露;金草含挥发油,可促进胃液分泌而帮助消化,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以全草入药有解暑化湿、行气和胃作用。
11 采制夏、秋季枝叶茂盛时或花初开时采割,阴干,或趁鲜切断阴干。
12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甲基胡椒酚(methyl chavicol)、柠檬烯(limonene)、α蒎烯和β蒎烯、对伞花烃、芳樟醇、Ⅰ丁香烯等。
13 性味性微温,味辛。
14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
用到中药藿香的方剂 藿香安胃散huòxiāngānwèisǎn《脾胃论》卷下:藿香安胃散:别名:藿香安胃汤(《古今医统》卷二十四)
木香交加散拼音:mùxiāngjiāojiāsǎn《证治要诀类方》卷三:组成:六和汤合藿香正气散。主治:痢疾。
奇授藿香汤tāng《外科大成》卷三:方名:奇授藿香汤组成:藿香连梗叶9钱。主治:鼻渊致虚,眩晕不已。用法用量:
四味藿叶汤ihuòyètāng《医学入门》卷七:别名:四味藿香汤组成:藿香、人参、橘皮、半夏各等分。主治:胃寒
小藿香散藿香散组成:丁香、枇杷叶(去毛)、干葛、赤茯苓、藿香叶、甘草各等分。主治:霍乱。心下闷乱,呕吐不止,
更多用到中药藿香的方剂用到中药藿香的中成药 藿香正气丸
wán英文:HuoxiangZhengqiWan藿香正气丸中药部颁标准:剂型:浓缩丸拼音名:Huox
藿香正气胶囊ng标准编号:WS3B226696处方:广藿香195g紫苏叶65g白芷65g白术(炒)130g
安蛔散拼音:ānhuísǎn处方乌梅肉9克黄连蜀椒藿香槟榔各3克胡粉白矾各1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吐
小儿清解冲剂g青黛(包煎)250g白薇750g地黄750g广藿香750g石膏1250g制法以上八味,广藿香、连翘
藿香正气水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不能饮酒者可改服藿香正气丸。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藿香正气水不宜长
更多用到中药藿香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藿香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和阵
豆蔻砂仁白檀香(各一钱)甘草(五分)苍术(钱半)藿香(一钱二分)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吐泻方治]治吐方及胃虚气不升降。胸膈痞满。吐逆不时。人参(去芦)藿香叶(去土)水银枇杷叶(先炙去毛生姜汁涂炙令香熟)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七]吐逆第一以生姜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惠》又方藿香丁香代赭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
《普济方》:[卷二百一霍乱门]霍乱吐利取方杜若丸(出千金方)治霍乱。久将远行预备。杜若藿香白术橘皮吴茱萸干姜人参浓朴木香鸡舌香瞿麦桂心薄荷
《普济方》:[卷二百六呕吐门]呕吐本文2023-08-03 21:25: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