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资料
七下西洋的时间
永乐三年(1405)五月己卯,“中官郑和等赍敕往谕西洋诸国”;五年(1407)九月壬子,“太监郑和使西洋诸国还,械至海贼陈祖义等”。
永乐五年回加不久复受命出使西洋,永乐七年(1409)回国。
第三次奉命出使,至永乐九年(1411)六月乙巳,“内官郑和使西洋诸国还,献所俘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并真家属”。
第四次,据《明成祖实录》卷86载,永乐10年(1412)“十一月丙申,遣太监郑和等赍敕往赐满刺加、爪哇……诸国锦绮纱罗彩绢等物有差。”实际上该年郑和并未成行,而是驻军长乐县十洋街,并奏建长乐南山行宫以为官军祈报之所。第二年(1413),又重修长乐南山三峰塔寺;4月,“道出陕西,求所以通译回语可佐通信者,乃得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哈三。”直至这一年冬天,郑和才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等国。永乐十三年(1415)七月癸卯,“郑和等第四次奉使西洋等国还。九月壬一寅,郑和献所获苏门答刺贼首苏干刺等于行在。”
第五次,永乐15年(1417)五月十六日,郑和在泉州伊斯兰教灵山圣墓行香并勒石纪念,不久即统帅舟师下西洋;永乐十七年(1419)七月戊午,“官军自西洋还”,受到成祖的赏劳。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癸巳,“郑和等第六次奉使西洋诸国”;永乐二十年(1422)八月壬寅,“中官郑和等使诸蕃国还,暹罗、苏门答刺、阿丹等国悉遣使随和贡方物。”
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六月戊寅,“遣太监郑和等赍诏往谕诸番国”。这时,郑和已所届花甲。宣宗诏谕下达后,郑和并未立即成行。第二年(1431)正月,他在太仓刘家港天妃宫刊勒《通番事迹碑》;十一月,又在长乐南山寺刊立《天妃之神灵应碑》,并“驻泊兹港,等候朔风开洋”。直到这一年的十二月九日,他才率船队出五虎门,正式起航。宣德八年(1433),郑和“奉使历忽鲁谟斯第十七国而还”。不久,约在宣德十年(1435),他默默地在南京辞世,终年65岁。郑和墓在南京市南郊牛首山南麓,当地群众俗称“马回回墓”。其后裔自明清以来世代相沿,定期来这里祭扫,从未间断过。
第七次下西洋航程
明朝祝允明所撰《前闻记》(1525年刻)详细记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行程日期及各地停留之日期,可供参考:
人数: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史、事、办事、书算手、医士、铁锚、木艌、搭材等匠,水手、民稍人等,共27550员名。
里程: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六日(1431年1月19日)龙湾开舡,十日到徐山,二十日出附子门,二十一日到刘家港,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到长乐港。十一月十二日(1431年12月16日)到福斗山。
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门,二十四日到占城。(注:自福建五虎门至占城共行船16日。)
七年正月十一日开舡,二月六日到爪哇。(注:自占城至爪哇共行船25日。)
六月十六日开舡,二十七日到旧港。(注:自爪哇至旧港共行船11日。)
七月一日开舡,八日到满剌加。(注:自旧港至满剌加共行船7日。)
八月八日开舡,十八日到苏门答剌。(注:自满剌加至苏门答剌共行船8日。)
十月十日开舡,十一月六日到锡兰山。(注:自苏门答剌至锡兰山共行船36日。)
十日开舡,十八日到古里国。(注:自锡兰山至古里国共行船9日。)
二十二日开船,十二月二十六日到忽鲁谟斯。(注:自古里国至忽鲁谟斯共行船35日。)
八年二月十八日(1433年3月9日)开船回洋。
三月十一日到古里。(注:自忽鲁谟斯至古里国共行船23日。)
二十日大综船队回洋,四月六日到苏门答剌。(注:自古里国至苏门答剌共行船17日。)
十二日开船,二十日到满剌加。(共行船9日。)
五月十日回到昆仑洋,二十三日到赤坎,二十六到占城。
六月一日开舡,三日到外罗山。(共行船2日。)
九日见南澳山。十日晚,望见望郎回山,六月十四日到碕头洋。十五日到碗碟屿。二十日过大小赤。二十一日进太仓。七月六日到京。二十一日关赐奖衣宝钞。
船号:如清和、惠康、长宁、安济、远之类,又有数序一二等号。
船名:大八橹、二八橹之类。
备注:郑和第七次大航海于1431年1月19日离开南京龙湾港,于1432年1月12日离开福建五虎门,途径占城、爪哇、旧港、满剌加、苏门答剌、锡兰山、古里国,于1433年1月17日到达忽鲁谟斯(位于今伊朗东南米纳布附近,临霍尔木兹海峡。),共用两年时间到达目的地忽鲁谟斯。1433年3月9日,离开忽鲁谟斯,1433年7月22日回到南京,回程共用了4个月时间。
七下西洋所经过的国家和地区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共有36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刺加、勃泥、办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加异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兰山、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儿、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
郑和大航海所涉及中外地名解释
1、西域
在古代,狭义的西域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地区;广义的西域指越过狭义的西域向西所能到达的地主,包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直至欧洲东部、非洲东北部。“其西域之西”中的“西域”指狭义西域,若与下文“迄北”对应,似可作“西部疆域”解;“西域忽鲁谟斯国”中的“西域”指广义西域。
2、西洋
元、明时的西洋,指南海以西(约东经110以西),相当于今文莱达鲁萨兰国以西的海洋和沿海各地,远至印度半岛、波斯湾及红海沿岸、非洲东北部一带。
3、占城国
亦称占婆,古国名,在今越南的中南部。中国史籍上曾称之为林邑、环王。当地盛产稻谷,称“占城稻”,为稻谷良种之一,宋时传入我国;郑和下西洋后,占城稻在我国长江、珠江、闽江流域大面积引种、推广。福建省福州长乐一带称此稻为“占谷”或“黄占”,直至三十年前,都是当地高杆晚稻的一个优良品种。
4、爪哇国
亦即麻口若巴歇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Java Island)。唐代以来的史籍称其地为“诃陵”“ 婆”。该岛北临爪哇海,南滨印度洋,面积12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亿,是印尼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主要城市有雅加达(首都)、万隆、三宝垄、泗水苏拉卡尔塔)、泗水为华裔长乐人聚居地。
5、三佛齐国
亦即室利佛逝国,梵文Srivijaya的音译,在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的古国,当时都约在今日的巨港(巴邻旁,Balenbang),位于苏门答腊东南部慕西河畔。
6、暹罗国
泰国(Thailand)的旧称,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十四世纪中叶,由暹国与逻国合并而成,南临暹罗湾。现首都为曼谷,泰国的华侨 与华裔人数居世南亚首位。
7、南天竺
天竺为古印度别称,古籍又称天竺为身毒。天竺分北、中、南三部分,南天竺指印度半岛的南部地区。
8、锡兰山国
亦即锡兰(Ceylan),或称狮子国,今称斯里兰卡(Srilangka)为亚洲南部岛国,隔保克海峡与印度东南部相望,面积65万平方公里,为佛教古国之一,主要民族为僧伽罗族与泰米尔族。首都科伧坡(Colombo),位于该岛西南。
9、古里国
又称“古里佛”,故地约在今印度半岛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泽科德(Koxhikode)一带,为海上交通要冲。明永乐五年(1407)郑和二次下西洋时曾到此访问并立碑纪念。
10、柯枝国
亦译作“国贞”,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钦(Cochin)一带,是航道要冲和重要港口。十五世纪初与我国有友好往来。
11、忽鲁谟斯国
即霍乐木兹(Hormuz),又译作和尔木斯,地在今伊朗东南米纳布(Minab)附近,临霍尔木兹海峡,废址在霍尔木兹岛北岸,扼波斯湾出口处,为古代交通贸易要冲,今为对岸阿巴斯港所取代。
12、木骨都束国
今译作摩加迪沙(Mogadiscio)是被称为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共和国首都,位于索马里东南,临印度洋。13世纪以前建有古城。郑和下西洋曾两度访此。
13、南京龙江
明初设“龙江船厂”于此。故址在今南京下关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带;水道旧称龙江,出龙江关通长江,龙江船厂曾为郑和下西洋造“宝船”,故又称“宝船厂”,造船的船坞叫“船作”,遗址犹存,宛如一口口巨大的水塘。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杆,长1107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舵杆之长,足证郑和宝船规模之大。据《龙江船厂志》载,1411年(永乐九年)该船厂“改、造海船247只,备使西洋诸国”。龙江之滨原有天妃宫,已圮。
14、长乐南山
因位于福建省长乐县县治之南而得名,今长乐县城区街道环绕此山。海拔仅约四十余米,又称登高山;该山有兰茗、香界、石林三个小山峰,故亦称三峰山,山上登高山;该山有兰茗、香界、石林三个小山峰,故亦称三峰山,山上有塔,称三峰塔(圣寿宝塔);有寺称三峰寺或三峰塔寺;寺旁有“天妃行宫”,祀妈祖,《天妃灵应之记》碑即立此宫内;宫旁有郑和所建“三清宝殿”,殿内“钟鼓供仪,靡不俱备”,钟即“郑和铜钟”,原件抗战期间移南平市。以上寺、宫 、殿均已圯,塔巍然存,近年加固整修,更为壮观。1935年,在原寺、宫、殿废址上建有郑和史迹陈列馆,《天妃灵应之记》碑系该主馆主要陈列文物,南山(三峰山)同年辟为“郑和公园”。
15、兹港
指长乐太平港通闽江。位于长乐县南山西麓以西、以北,狭义指靠近长乐县城吴航头一带的下洞江水域;广义泛指整个下洞江水域,该港原来江面宽阔,水深可泊巨舟,有“无风万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之说;港东北、东南屏峙首石、六平诸山,可蔽阻台风袭击,为避风良港。《长乐县志》《长乐六里志》均载有;三宝太监郑和通西洋,驻舟师造巨舶于此,奏改名为太平港等句。由于沦桑变化,今仅余一狭长水道,通小汽轮,原水道大部分成为沃野良田,部分辟为新居民区,该居民区主干道路称“太平港”路,与郑和路垂接。
16、苏门答腊国
又译作苏木都剌(Samud'ra)、苏文答剌、苏文达那。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Sumatra Island)北部洛克肖马韦附近,今为全岛总称,该岛北临马六甲海峡,南濒印度洋,赤道横贯中部,为印尼西部大岛,面积434万平方公里,首府棉兰。
17、满刺加国
旧译亦作麻六甲,今译作马六甲(Malacca)14-16世纪马来亚半岛上的封建王国,位于今马来西亚、马六甲洲一带,居马六甲海峡要冲,1411年(永乐九年),该国国王拜里迷苏剌(Parmesvara)曾率妻子、大臣等540人来中国访问;郑和船队屡经其处,现马六甲州居民半数为华裔,其首府马六甲市居民四分之三为华裔;市内有三保庙、三保井、三保城等古迹。
18、阿丹国
Aden,古国名,今译作亚丁,故地在今亚丁湾西北岸一带,扼红海和印度洋出入口,为海陆交通要冲。古时为宝石珍珠集散地,十五世纪前期便与中国互通使节、贸易。今之亚丁市位于亚丁湾一个突出的小半岛上。为也门民主队民共和国(南也门)首都。1990年5月,南、北也门合并为也门共和国,亚丁成为该国的“经济首都”。
19、卜剌哇国
故地在今索马里共和国布拉瓦(Brava)一带;十五世纪前期与中国友好往来,互通使节,郑和船队曾到此访问,布拉瓦东临印度洋。
现存史料关于
郑和宝船纪录
1、《明史》郑和传:"永乐三年(1403年)6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域,以次遍历诸国"。
2、南京下关"静海寺碑"云:"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永乐七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橹船。"。
3、《崇明县志》和《太仓州志》记载郑和船队自浏河出海时,有海船二百零八艘。
4、《国榷》记载:永乐三年,造宝船六十三艘。
5、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录有:"宝船共六十三号,大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
6、《星槎胜览》"占城国"条云:"永乐七年,太宗皇帝令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等统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海舶四十八号,往诸番国开读赏赐,是岁秋九月,自太仓刘家港开船,十月至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十二月于五虎开洋,张十二帆,顺风十昼夜至占城国"。
7、《西洋番国志》记载宣宗皇帝的敕书云:"今命太监郑和等往西洋忽鲁漠斯等国公干,大小舡六十一只……及随舡合用等火器……"。
8、《前闻记》中记载郑和下西洋所用海船有大八撸和二八撸船。
9、刻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天妃经》卷首有关郑和下西洋插图描摹复原图,整幅图由六面连接而成。《天妃经》全名《太上谈天妃救苦灵应经》,全一卷,是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僧人胜慧在临终时,命弟子用他所遗资财,发愿刻印的。刊刻时间为第五次下西洋后,正准备进行第六次下西洋。该图绘出了6桅帆船的形象资料,与《龙江船厂志》上所附该厂曾建造的早期4桅海船形制甚为相合。
10、《天工开物》云:"凡风篷之力,其末一叶敌其本,三叶调匀和畅。顺风则绝匪张篷,行疾奔马,若风力洧至,则以次减下,狂甚则带一二叶而已"。
11、明《武备志》中之"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后附载的过洋牵星图,图内绘有三桅海船。
郑和宝船的主要造船地
郑和宝船号称巨舶,其主要造船地为南京。
由于海船体积大,构造也较复杂,必须有相当规模的船坞和作坊。据《武备志》中的《自宝船厂开始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记载,郑和宝船自其建造地宝船厂出发去西洋。据《同治上江两悬志》记载:"都船厂在仪风门,即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郑和等行赏占城"。龙江船厂是在原龙江船厂厂址再向南扩建而成,越过秦淮河,直达下保、中保、上报村及三汊河地区,龙江船厂内设提举司、作房、分司、篷厂、指挥举,在造船时实行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制度。
《龙江船厂志》记载:"洪武、永乐时,起取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南直隶(今江苏)滨江府县居民四百余户,来京(即南京)造船,隶属提举司,编为四厢。一厢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出船木铁缆匠;三厢出艌匠;四厢出棕篷匠。"
《明会典》记载大规模的造船厂,拥有工匠数百人,有船木工、艌工、箬篷工、橹工等。
郑和宝船的另一建造地点是船队出发港福建长乐。
据《长乐县志》记载:"太平港在县西半里许,旧名马江。……明永乐间,太监郑和通西洋,造巨船于此,奏改太平港"。
郑和下西洋后还有一些下西洋巨舶停泊于福建,正统四年(1439年)明英宗命福建三司于见存海舟内择一,以赐琉球国使回国。
据统计,在郑和大航海期间,全国共造大小海船近4000艘,船场遍及全国各地;永乐年间,明朝海军拥有3800艘舰只,其中包括1350艘巡逻船,南京新江口有400艘大型主力舰。因此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李约瑟断言:"在1420年前后,中国海军也许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其它亚洲国家,甚至可能超过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超过所有欧洲国家海军的总和"。
郑和大航海发展了崭新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造船与航海事业相当发达的国家,到了明朝郑和大航海时代更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峰。《明史·郑和传》记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相当于现代船身长约138米,宽约56米,这种巨型海船充分显示当时中国造船业已经遥遥领先于全世界。至今残留在江苏省南京市下关的龙江宝船厂“上四坞”、“下四坞”等作塘和水道,就是明证,作塘呈东西向,与长江的夹江相通,便于宝船下水。作塘很大,经现代实测,长约500余米,宽约40米。龙江宝船厂是明朝大规模造船基地和停泊中心之一。中国航海史研究会曾根据444×18丈尺寸复原制作成9桅12帆的福船(尖底)模型,作为当时郑和宝船的标准船型和尺寸。而有专家认为依据南京静海寺残碑拓片所记,结合明永乐十八年《天妃经》卷首郑和船队插图等材料考证,郑和宝船可复原为长19丈、宽44丈、排水量约1100吨的船舶。还有专家认为这仅是中小型宝船,大型宝船应仍维持原有尺寸。根据遗迹情况,宝船厂所造船应为平底。平底船吃水浅,可以压浪航行,它的首尾可以翘起,安全无虞,并且靠岸方便。
郑和大航海综合应用了天文导航、罗盘导航、陆标导航、测量水深和底质等多种导航手段,如《西洋番国志》所记载:“砍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这种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很先进的。
郑和大航海的重要成果是绘制了《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邸外国诸番图》,全图使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法,配上所记的针路和过洋牵星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到东非肯尼亚的慢八撒,到南纬四度左右为止,包括亚非两洲,所收地名达500多个,其中亚非诸国约占300个,相当准确地记录了航向、航程、停泊港口、暗礁、浅滩的分布,详细纪录了郑和大航海全部航程中开辟的众多新航道,重要的出航地点有20余处,主要航线有42条之多。它充分证明郑和大航海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发达的航海事业、丰富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使命与功绩
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
1、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腊、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所以从明朝派遣郑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实现和平的使命
郑和下西洋调解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周边的稳定,维护了东南亚、南亚地区稳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声望所以,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不是用于侵略扩张,而是用于实现和平目的在当时国际环境条件下,陈祖义几千人,阿烈苦奈儿上万人,没有强大军事实力做后盾,是难以实现和平的
李约瑟评价: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2、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
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东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和西北的帖木儿帝国中国倭寇最早出现在元朝末年,日本国内发生内战,部分武士和浪人为了生存便到中国沿海抢劫,到明初朱元璋时期,非常猖獗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国内还不稳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内,国防上采取被动的防御战略,在沿海省份设立卫所,在北方修长城和派兵屯边
朱棣时期,陆海两方面对明朝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改变了被动防御战略,主动出机,陆上方向实施迁都、亲征漠北;海上方向组建了郑和舟师,震慑和打击倭寇和反明势力,并从海上实施战略包抄,对西北方向进行战略上的牵制,从而减轻明朝北部的压力
3、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
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国家实施这么大的战略行动,它是多方面考虑的在郑和船队下西洋过程中展开许多贸易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朝贡贸易这种贸易是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基本形式,带有封建宗主国的性质它通过这种形式获得这些小国对明朝宗主地位的认可,这是朝贡贸易的政治目的当时各国都积极到中国来朝贡,一方面得到明朝的庇护,一方面得到的丰厚赏赐据统计,永乐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况空前更有文莱、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4个国家先后7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最多一次有18个国家朝贡使团同时来华,还有3位国王在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遗嘱要托葬中华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种官方贸易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双方官方主持下与当地商人进行交易,是明朝扩大海外贸易的重要途径郑和船队除了装载赏赐用的礼品外,还有中国的货物,如铜钱、丝绸、瓷器、铁器等这种贸易可以用明代铜钱买卖,多数以货易货最有影响的是击掌定价法在印度古里国,中国船队到达后,由当地的代理人负责交易事宜,将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一旦定下,决不反悔双方互相击掌表示成交这种友好的贸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郑和下西洋期间,尤其是后几次下西洋贸易规模扩大,遵循的平等自愿,等价交换,具备了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原则
第三种民间贸易这种贸易一定程度上是在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带动下出现的它不是通过官方,而是由商人或民间自发性展开的郑和下西洋消灭海盗,维护了海上安全,开辟了航线,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据有学者研究,郑和使团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带一些中国货物在沿途进行交换东南亚百姓对中国丝绸、瓷器、工具非常喜欢,郑和船队一到都争先恐后的划船或到码头交易,有的还请官兵到当地的集市设摊交易当时中国主要输出的瓷器、丝绸、茶叶、漆器、金属制品、铜钱等,中国换回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珍奇动物等,当时中国从海外进口100斤胡椒,当地价值1两,回到国内出售20两,利润丰厚
郑和下西洋进行的贸易活动有政治行为的贸易,也存在经济行为的贸易
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不仅进行海外贸易,还传播先进的中国的文化当时东南亚、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非常向往中华文明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还肩负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的使命郑和出色将中华文明远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等
现在在海外还流传许多郑和的故事在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井,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留下郑和遗迹,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这位传播中华文明的先驱的敬意
4 、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占据着地球表面积708%,拥有着丰富的资源自古以来,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与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盛衰休戚相关我们的祖先早期创造了龙山和百越海洋文化,15世纪初,郑和大规模远航活动,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是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为西方人的大航海铺平了亚非航路当葡萄牙的航海家达加马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抵达东非海岸时,当地人就告述几十年前中国人曾几次来到这里他们在阿拉伯领航员的帮助下,沿着郑和船队开辟的航线顺利到达了印度
二是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科学数据《郑和航海图》就是通过大量海洋调查绘制的这种海洋考察活动比世界记载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国的“挑战者”号进行海洋调查早了400多年
三是对航海区域进行了战略布局郑和下西洋根据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识,在辽阔的海外选择了占城、满剌加、旧港、古里、忽鲁莫斯等地作为海洋发展的重点区域,有利于扩大海外交通和贸易范围
郑和下西洋在海洋事业上还有许多贡献郑和的功绩是辉煌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从30多岁开始,前后28年献身海洋,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已经60岁了,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业,他毅然率领船队出使,这次他再没有回来,病逝在印度的古里,时年62岁,永远的长眠在他开辟的和平的道路上
在群星璀璨的中华英杰中,郑和不但以先于西方人航海,胜于西方人的航海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觉得人们关注和研究他的最主要层面,恐怕是郑和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精神:一种中国人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价值趋向,一种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决心
郑和这种敬业献身报效国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推进人类的文明。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3 《回春》卷二 31 鸡鸣丸的别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鸡鸣丸的用法用量 36 制备方法 37 用药禁忌 38 附注 4 《摄生众妙方》卷六 41 组成 42 主治 43 鸡鸣丸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医学碎金录》引《蘡薁轩膏丹丸散真方汇录》 51 组成 52 主治 53 鸡鸣丸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61 组成 62 主治 63 鸡鸣丸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65 用药禁忌 7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引《中朝方》 71 组成 72 主治 73 鸡鸣丸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鸡鸣丸 1 拼音
jī míng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Jiming Wan
22 标准编号WS3B135293
23 处方知母 200g 阿胶 200g 款冬花(蜜炙) 200g 五味子 200g 马兜铃(蜜炙) 0g 麻黄 50g 旋覆花(蜜炙) 50g 陈皮 50g 甘草(蜜炙) 50g 桔梗 25g 葶苈子(炒) 15g 苦杏仁(炒) 15g 清半夏 15g ^
24 制法以上干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克粉末加炼蜜90~ 100g制 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黑色的大蜜丸;味苦、微酸。
26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长36~ 110μm 。气孔特异,保 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状,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种皮表皮石细 胞,淡黄棕色,表面呈多角形,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
27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8 功能与主治敛肺目咳,化痰定喘。用于五更咳嗽,肺虚气喘,痰中带血。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10 规格每丸重 9g
211 贮藏密封。
3 《回春》卷二 31 鸡鸣丸的别名鸡鸣定喘丸
32 组成知母4两(炒),杏仁(去皮尖)2钱,桔梗(去芦)5钱,阿胶(麸炒)4钱,葶苈(火上焙)3钱,款冬花4钱,旋覆花1两,半夏(姜汁炒)3钱,甘草(炙)1两,陈皮(去白)1两,兜铃1两,五味子4钱,麻黄1两,人参5钱。
33 功效宣肺化痰定喘。
34 主治风寒咳嗽,发热恶寒,头痛体痛,咳嗽痰清,以及肺经寒湿,痰饮喘嗽,交冬即发,喘咳难卧。
35 鸡鸣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五更,乌梅、生姜、大枣汤送下。
3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37 用药禁忌忌食辛辣、腻物。
38 附注鸡鸣定喘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4 《摄生众妙方》卷六 41 组成半夏、贝母、杏仁(去皮尖)、苦葶苈、桔梗、陈皮、北五味、旋覆花、紫苏子、甘草、阿胶(炒灰)、人参、御米壳各等分。
42 主治诸般咳嗽。
43 鸡鸣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乌梅1个,大枣3枚,煎汤,食远嚼药吞下。
4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5 《医学碎金录》引《蘡薁轩膏丹丸散真方汇录》 51 组成知母1两,贝母1两,杏仁1两,阿胶(面炒)1两,葶苈子(隔纸炒)1两,款冬1两,甘草1两,半夏1两,五味子1两,广皮1两,桔梗1两,紫苏1两,天冬1两,沙参1两,旋覆花1两。
52 主治咳嗽痰喘,日轻夜重,秋冬必发,或久咳声哑,盗汗,不思饮食。
53 鸡鸣丸的用法用量早、晚各服1丸,小儿1丸分4服。
54 制备方法炼蜜为丸,每丸重二钱。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61 组成知母1两,杏仁1两,阿胶珠1两,葶苈子5钱,紫菀(炙)1两,粉甘草5钱,法半夏1两,北五味5钱,桔梗5钱,广陈皮1两,全紫苏1两,天门冬1两,**壳(炙)1两,复花(炙)1两,川贝母1两,党参1两。
62 主治气管发炎,咳嗽气促,哮喘痰多,睡眠不宁。
63 鸡鸣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开水下,1日2次,小儿老人酌减。
6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5 用药禁忌肺弱咳嗽而无痰喘者忌服。
7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引《中朝方》 71 组成知母(酒炒)、贝母(炒)、陈皮(去白)、桑白皮(蜜炒)、款冬花、旋覆花、天门冬、麦门冬、人参、葶苈子(炒)、桔梗、杏仁(麸炒)、半夏(姜制)、阿胶珠、甘草各等分。
72 主治喘嗽。
73 鸡鸣丸的用法用量以乌梅汤或生姜汤化下1丸。
74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古籍中的鸡鸣丸 《医学传灯》:[卷上]喘来浮数。滑大者。宜用定喘汤。发去标邪。再用加减鸡鸣丸。常常服之。自可除根。每日饮食只宜清淡。不宜浓
《万病回春》:[卷之二]咳嗽而惊悸用朱砂,薄荷煎汤潮热使,化痰止嗽最为佳。鸡鸣丸治男妇不问老少,十八般咳嗽吐血、诸虚等症如神。
《经验丹方汇编》:[经验丹方汇编]咳嗽鸡鸣丸(治男妇咳嗽吐血诸虚,如神)从来咳嗽十八般,只因邪气入于肝。胸膈咳嗽多加喘,胃嗽膈上有痰涎。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清肺膏外感久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并宜清○有杏胶饮又有三鸡鸣丸皆通治咳喘亦有清肺汤清金汤贝母散黄连阿胶等方此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妇人方下月水不通第十九]鸡鸣紫丸专著作品
1 文海研究 (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3月
2 西夏文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年12月
3 西夏佛教史略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11月重版)
4 西夏文物 (合作) 文物出版社 1988年3月5 番汉合时掌中珠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9年12月
6 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 (傅懋绩主编,史金波、张公瑾、道布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12月
7 类林研究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年9月
8 西夏天盛律令 (合作)《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编第五册 科学出版社 1994 年8月
9 西夏用兵史话 (合作)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4月
10 俄藏黑水城文献 (主编史金波、魏同贤、克恰诺夫,已出版第1—11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2000年
11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研究丛书·昭觉县彝族卷 (合作)民族出版社 1999年9月
12 中国饮食史(卷四) (合作) 华夏出版社 1999年10月 13 西藏人权研究 (合作) 中国藏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14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合作)《中国传世法典》之一 法律出版社 1999年12月
15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 (合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月
16 电脑处理《文海宝韵》研究 (合作) 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2000年1月
17 中国风俗通史·辽金西夏卷 (合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11月
论文等共145篇
(一)西夏学(西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宗教、法律、文物、文献等)
1《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考释》质疑 《考古》 1974年6期
2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初探 (合作) 《考古学报》 1977年1期
3《西夏译经图》解 《文献》(第一辑)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79年12月
4 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考释 (合作)《民族研究》1979年1期
5 西夏文及其文献 《民族语文》 1979年3期
6 简述西夏文辞书 《辞书研究》 1980年2期
7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资料概述 (合作) 《兰州大学学报》 1980年2期
8 也谈西夏文字 《历史教学》 1980年11期
9 略论西夏文字的构造 《民族语文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3月
10 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译证 《世界宗教研究》 1981年1期
11 西夏党项史料正误三则 《民族研究》 1981年3期
12 西夏语构词中的几个问题 《民族语文》 1982年2期
13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 (合作) 《考古学报》 1982年3期
14 西安市文管处藏西夏文物 (合作执笔) 《文物》 1982年4期
15 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2年4期
16 西夏后裔在安徽 (合作) 《安徽大学学报》 1983年3期
17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序跋考 《世界宗教研究》 1983年3期
18 西夏文辞书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辞书研究》 1983年6期
19 西夏语的存在动词 《语言研究》 1984年1期
20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再探 (合作) 《西夏史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4年7月
21 西夏文概述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8月
22 重修凉州感应塔碑校译补正 《西北史地》 1984年2期
23 元代党项人余阙及其后裔 《宁夏大学学报》 1985年2期
24 北京图书馆藏西夏文佛经整理记 (合作) 《文献》 1985年4期
25 再谈西夏文反切上下字合成法 《民族研究》 1985年5期
26 西夏佛教的流传 《世界宗教研究》 1986年1期
27 西夏文字典《同音》的版本与校勘 (与黄振华合作) 《民族古籍》1986年6期
28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 《西北民族研究》第-集 1986年6月
29 西夏名号杂考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6年4期
30 蒙、元时期党项上层人物的活动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
31 西夏“秦晋国王”考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3期
32 黑水新出西夏文辞书《同音》初释 (合作) 《文物》 1987年7期
33 略论西夏文物的学术价值 《考古与文物》 1987年4期
34 黑水出土西夏本《类林》考辩 (合作)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8年2期
35 西夏文本《类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日刊)《中亚西亚语言和历史研究》(西田龙雄教授还历纪念文集) 1988年
36 西夏佛教新证四种 《世界宗教研究》 1989年1期
37 藏族文化和西夏王朝的历史渊源 《中国西藏》 1989年2期
38 西夏汉文本《杂字》初探 《中国民族史研究》(二)中央民族学院出报社1989年6月
39 《类林》西夏文译本和西夏语研究 《民族语文》 1989年6期
40 西夏文本《类林》译文分析 《固原师专学报》 1990年2期
41 一部有特色的历史法典-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9月
42 从西夏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5月
43 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考释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
44 西夏党项人的亲属称谓和婚姻 《民族研究》 1992年1期
45 西夏文字典《音同》序跋考释 (合作)《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
46 略论西夏前期的用兵特点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
47 西夏文《天盛新律》进律表考释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 出版社 1992年10月
48 西夏《天盛律令》略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93年1期
49 死文字重见光明 《紫荆》 1993年5期
50 西夏文《六祖坛经》残页译释 《世界宗教研究》 1993年3期
51 西夏境内民族考 《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3年6月
52 西夏官印姓氏考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3年10月
53 西夏的官职制度 《历史研究》 1994年2期
54 穿越时空、古国新诠-西夏学的研究现况与国学的互动 台湾《历史博物馆馆刊》 第四卷第三期 1994年7月
55 西夏学 《中国学向通鉴》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
56 西夏文本《碎金》研究 (合作) 《宁夏大学学报》 1995年2期
57 西夏语的“买”、“卖”和“嫁”、“娶” 《民族语文》1995年4期
58 西夏佛教制度探考 台湾《汉学研究》第十三卷第一期 1995年6月
59 寻找流失在异域的珍宝-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 台湾《历史月刊》第95期 1995年12月
60 西夏文《三才杂字》考 (合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5年6期
61 贾敬颜先生藏西夏陵园残碑拓片简说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夏陵》 东方出版社1995年
62 整理拍摄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记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6年1期
63 西夏古籍略说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年3期
64 西夏文化的风采 《光明日报》 1996年9月3日
65 儒释兼融东西交汇-多元色采的西夏文化 台湾《历史月刊》第105期 1996年10月
66 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 (合作) 《文物》 1996年10期
67 西夏刑法试析 《民大史学》(创刊号) 1996年
68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西夏活字印本考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7年1期
69 西夏·宁夏·华夏 《宁夏日报》 1997年2月21日、2月28日
70 西夏皇族后裔考论 (与白滨、聂鸿音合作)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
71 西夏活字版文献及其特点 台湾《历史文物》第七卷三期 1997年6月
72 西夏和回鹘对活字印刷的重要贡献 (与雅森●吾守尔合作)《光明日报》1997年8月5日
73 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考 《今日印刷》 1998年2期
74 俄藏西夏文世俗文献目录 (合作)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2期
75 黑水城的发现与俄藏西夏遗书 (合作)《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11月
76 西夏《天盛律令》及其法律文献价值 法律史论集(第一卷) 法律出版社 1998年9月
77 西夏的饮食制度和风尚 《历史科学与理论建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
78 西夏文写本《文海宝韵》 《民族语文》 1999年4期
79 西夏文书和西夏史(西夏文书と西夏史) 日本《史滴》(早稻田大学)1999年12月
80 敦煌莫高窟北区西夏文文献译释研究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 第一卷 文物出版社 2000年
81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文献初探 《敦煌研究》2000年3期
82 发现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黑水城出土西夏历书 《学术动态》2000年4期
83 回眸千年活字印刷术 《新闻出版报》2001年3月2日 84 百年西夏学 《光明日报》2001年3月27日
85 现存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刍证 《中国印刷》2001年3、4期
86 千年活字印刷史概说 《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4期
87 《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4期
88 西夏佛教新探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5期
89 黑水城出土活字版汉文历书考 《文物》2001年10期
90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论坛》第7期
91 西夏学百年回顾 《民族研究年鉴》2001年
92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文化论坛》第七期(2001年2期)2001年12月
93 国图藏西夏文文献价值 《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27日
94 西夏的藏传佛教 《中国藏学》2002年1期
95 西夏度量衡刍议 《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2期
96 简介英国藏西夏文献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
97 国内现存出土西夏文献简明目录 (合作)《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
(二)民族历史、文化
1 中国民族史研四十年的重要贡献 《云南社会科学》 1990年2期
2 中国民族史学的社会功能 《民族研究》 1990年2期
3 十年来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与白滨合作)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
4 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
5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
6 论少数民族近代史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 1991年6期
7 积极开展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研究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
8 把中国民族史研究引向深入 《黑龙江民族从刊》 1992年2期
9 美国印第安人印象 (合作) 《世界民族研究》 1992年3-4期
10 积极开展新时期的民族调查工作 《民族研究》 1993年5期
11 拉萨西郊采访日记(三则) 《中国西藏》 1993年秋季号
12 历代民族政策简述 (合作) 《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九十年代发展战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4月
13 西藏现代化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5年4期
14 振奋精神 勇于探索 开创民族史研究的新局面 《宁夏社会科学》 1996年6期
15 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 《海峡两岸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研讨会论文》1996年1月
16 重视家支问题 吸收德古参政议政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
17 略论凉山彝族地区人口和社会发展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
18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19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民族研究动态》 1997年1期
20 关于南昆铁路建成后的几点思考 《西南民族研究动态》 1998年3月,总第28期
21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问题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中国佛教协会编《研究动态》1997年6 期转载
(三)民族古文字、文献
1 我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民族古文字》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 1982年编印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年2月
2 中国民族古文字概说 《民族研究》 1984年5期
3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史料价值 《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2月
4 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1月
5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整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
6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文字改革刍议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
7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综述 《文物》 1991年6期
8 中国民族古文字和中华民族文化 《民族语文研究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
9 女书和中国民族文字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
10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合作) 书海出版社 1998年7月
11 风采各异、内涵丰富的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及其文献 台湾《历史文物》10卷3期, 000年3月
(四)书评、序
1 国外研究西夏文、西夏史简况 (合作) 《民族史译文集》第三辑 1978年
2 评1983年北方民族史研究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4年10月
3 评介西田龙雄西夏文研究专著四种 《民族语文》 1985年2期
4《西夏文物研究》评介 (合作) 《西北史地》 1986年3期
5 古文字研究的新成果-介绍《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 《民族研究动态》 1989 年2期
6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工作总结(执笔)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2期
7 一部翔实的少数民族断代史-评《唐代党项》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4期
8 一部包含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史新成果的好书-《中国政治制度史》读后 《民族研究动态》 1992年3期
9 喜读《凉山民族研究》 《凉山民族研究》 1993年
10 《俄藏黑水城文献》整理出版近况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6年3期
11 钟灵毓女书,中国又一绝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
12 《陈述先生纪念集》序 《陈述先生纪念集》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
13 十年心血 一部力作-评郭大烈、和志武的《纳西族简史》 《民族学》 1996年4期
14 西夏文献整理研究的新成果 (合作)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7年6期
15 透视中国人生归宿的门径—评徐吉军的《中国丧葬史》 《浙江学刊》2000年2期
16 熔铸多民族文化精粹—评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词典》 《中国读书评论》2000年12期
参与编辑辞书及其他著作21种
1 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 (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年6月
2 民族词典 (撰稿) 上海词书出版社 1987年8月
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撰稿)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年
4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 (撰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1月
5 社会科学重要理论关点综述(1978-1988) (撰稿) 学苑出版社
6 中国少数民族艺述词典 (撰稿) 民族出版社 1991年9月
7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 (撰稿)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年12月
8 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 (撰稿) 北京出版社 1994年1月
9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词典 (副主编,撰稿)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年
10 中华五千年纪事本末 (撰稿) 人民出版社 1996年10月
11 敦煌学大词典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
12 辞海(1999年版) (编委,民族历史分科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
13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
14 中国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
15 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
16.国民族史研究(二)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6月
17 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
17 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
18 特的女书 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
19 藏缅语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6月
20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8月
21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特约主编) 2002年增刊
四、译文
1 (俄)西夏文字典《文海》和《文海杂类》及其在西夏辞书中的地位(原著苏联克恰诺夫) 《民族史译文》第三辑 1978年
2 (日)西夏文字(原著西田龙 与云雁合译) 《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三集 1984年6月
3 (日)西夏语音图《五音切韵》的研究(上、下)(原著西田龙雄)《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五集 1985年6月、第六集 1985年12 月
4 (俄)西夏语的结构(原著苏联克平)《中国民族史研究》(二) 1989年
1山水竹子画的诗句
中国历史上,画竹子、写竹子诗最富盛名的当属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他的诗词、画、书法都有相当高的造诣摘取几首郑燮的诗词: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2水和竹子的诗句第一次听说“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其实竹子是“宁弯不折”,“中不通,外倒还直”。
竹子的品质是“清高”“有节”,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植物。
有两首供你参考: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3关于竹子的诗句的古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竹石》清·郑燮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绝句》元·王庭筠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东湖新竹》宋·陆游
4关于山水的古诗句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忆江南
刘禹锡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众 鸟 高 飞 尽,江 南 好,风 景 旧 曾谙。
潭面无风镜未磨。孤 云 独 去 闲。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遥望洞庭山水翠,相 看 两 不 厌,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白银盘里一青螺。只 有 敬 亭 山。能 不 忆 江 南。
鹿柴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乌衣巷
王维 李 白 李 白刘禹锡
空 山 不 见 人,日照香炉生紫烟,天门中断楚江开,朱雀桥边野草花,
但 闻 人 语 响。遥看瀑布挂前川。碧水东流至此回。乌衣巷口夕阳斜。
返 景 入 深 林,飞流直下三千尺,两岸青山相对出,旧时王谢堂前燕,
复 照 青 苔 上。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一片日边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描写春天的诗
泊船瓜洲 春 日 春 晓 滁 州 西 涧
王安石 朱熹 孟浩然 韦应物
京口瓜洲一水间,胜日寻芳泗水滨,春眠 不 觉 晓,独怜幽草涧边生,
钟山只隔数重山。无边光景一时新。处处 闻 啼 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风又绿江南岸,等闲识得东风面,夜 来 风 雨 声,春潮带雨晚来急,
明月何时照我还?万紫千红总是春。花落 知 多 少。野渡无人舟自横。
5描写竹子的诗句 古诗大全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6关于竹子的诗句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 鸟 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苦篁调啸引 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初食笋呈座中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题郑长侍厅前竹 贾岛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 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官舍竹 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
本文2023-08-06 10:23: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