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在满清时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八国联军在满清时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第1张

  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日占区设立"安民公所",德占区设立"华捕局",沙俄侵略军张贴布告,禁止中国人民反抗,说"遇到执枪械华人,定改必即行正法。若由某房放枪,即将该房焚毁"。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以后大肆屠杀,被捕的义和团威武不屈,视死如归。

  八国联军经常强指人说是义和团,不由分说加以杀害。侵略军把西四北太平仓胡同的庄亲王府放火烧光,当场烧死1700人。德国侵略军奉命"在作战中,只要碰着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一概格杀勿论。"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日军抓捕中国人,施以各种酷刑,试验一颗子弹能穿几个人,或者故意向身体乱射,让人身中数弹才痛苦地死去。杀人时,八国联军全副武装"监斩",人各个角度照相,企图恐吓中国人民,如今成为八国联军罪行的铁证。

  据记载说:"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幼呼救声,街上尸体枕籍。"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去啃食躺着的尸体"。

  八国联军侮辱妇女,任意蹂躏,据记载:"联军尝将其所获妇女,不分良曲老少,仅驱诸裱褙胡同,使列屋而居,作为官妓。其胡同西头,当经设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东头为出入之路,使人监管,任联军人等入内游玩,随意奸宿。"大学士倭仁的妻子已经九十岁,被侵略军百般侮辱而死。许多人不甘侮辱,含冤自尽。国子监督酒王懿荣居住的锡拉胡同11号,愤怒地说:"岂能被所辱?"全家投井自尽。同治皇后的父亲、户部尚书崇绮的妻子女儿被拘押到天坛,遭到八国联军数十人轮奸,归来后全家自尽。崇绮服毒自杀。

  8月28日,八国联军在皇宫阅兵,各国军队在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前集结列队通过天安门、端门,穿过皇宫,出神武门。依次有俄军、日军、英军、美军、法军、德军、意军、奥军等3170人,俄国军乐队吹奏各国国歌、乐曲。这是对中国的严重的侮辱,对中国主权的践踏。阅兵之后,各国军官重新回到皇宫,以参观为名公然疯狂抢劫,一个英国侵略者事后回忆说:"一大群联军军官见到这些东西伸手就拿,把他们想要的东西装入口袋"。

  北京被占领以后,八国联军统帅、德军元帅瓦德西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以后各国军队又抢劫多日。中国的珍贵文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俄军最高指挥官阿列科谢也夫将军等人把慈禧寝宫用黄金和宝石精制的数十件珍宝"洗劫一空"。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以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3000余尊,锦绣制品1400件,铜器4300件。就连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法国天主教主教樊国梁从一个官员家里抢走价值100万两白银的财物,法国侵略军统帅佛尔雷一个人抢劫的珍贵财物就有四十箱。法军抢劫礼王府白银200万两。东四一带的商店被抢掠一空,著名的"四大恒"金号全部被抢。地安门以东、东安门以北,房屋被焚毁十分之七八,前门以北东四以南,几乎全部被毁。

  当时一位目击者写道:"各国洋兵,俱以捕孥义和团,搜查枪械为名,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稍有拦阻,即被残害。"一个英国人说:"凡是士兵所需要的,都是一派出一队一队的士兵去抢劫中国人的财产而得来的。如果士兵需要一些东西,而中国人稍一迟疑的话,就免不了送命。" 八国联军抢走北京各衙署存款约6000万两白银,其中日军劫掠户部(今公安部院内)库存白银2914856两,并立即放火烧房,掩盖罪证。鼓楼的更鼓,被日军用刺刀刺破。

  古观象台的天文仪器,在世界天文史上有重要地位。法国侵略军和德国侵略军争抢这批仪器,瓦德西说:"这些天文仪器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们的造型和各台仪器的龙形装饰都极为完美。"12月2日,法军抢去件,德军抢走天体仪、纪限仪、地平经仪、玑衡抚辰仪、浑仪,运到德国柏林。直到1921年才归还中国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1403--1408)210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共22870卷。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英法联军劫掠破坏,后来收藏在南池子大街的皇史成里,1900年全部被八国联军损坏。《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1772--1782)36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收集了3461种古籍,共79309卷,全书共7套,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时毁坏一套,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毁掉数万册。翰林院(今公安部院内)收藏了许多宝贵书籍,八国联军把藏书抢掠糟蹋一空。直到现在,伦敦、巴黎的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当年被抢掠去的图书。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以后,继续进攻了保定、易县、永清、张家口、山海关、娘女关等地,沙皇俄国出动17万军队侵占了东北,八国联军在各地烧杀抢掠,把城市乡村变成一片废墟 。

  八国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掠,残绝人寰。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供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义和团运动发生后,列强各国都乘机对中国出兵,进行大肆掠夺。消息传到俄国,沙皇政府认为是侵略中国的大好机会,除积极参加八国联军之外,1900年7月16日,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居住在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几乎全部被俄军惨杀,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21日,俄国侵略军又先后将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万余人赶至黑龙江边枪杀或用斧头砍死,剩下的被赶入黑龙江淹死,只有极少人泅水得生。8月28日,俄国军队占领齐齐哈尔;9月22日,占领吉林,28日,占领辽阳;10月1日,进入盛京(沈阳)。俄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1900年11月,俄国胁迫奉天将军增祺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企图把军事占领合法化。俄军利用军事占领的机会,大肆掠夺中国东北的金矿、煤矿和森林资源。

  1900年6月10日,外国侵略军2000多人在西摩尔率领下,由天津向北京进攻,沿途遭到义和团民众的抵抗。11日,义和团与侵略军在落垡车站附近展开白刃战。18日,义和团将进犯廊坊车站的侵略军包围起来,发动攻击,打死打伤侵略军数十人。19日,西摩尔败走天津,途中遭到民众堵截,死伤400人。22日,狼狈退到天津西沽。6月17日,另一支侵略军在大沽登陆,进犯天津,一路处处挨打,直到23日才窃据老龙头车站(现天津车站),并和在西沽的侵略军会合,到达天津租界,向天津城发动进攻。7月6日起,天津战事激烈,张德成领导义和团众在紫竹林与侵略军血战三昼夜。14日,天津失陷。

  侵略军向北京进犯以及大沽炮台被攻占的消息传到北京,激起民众的无比愤怒。民众先后将在京挑衅杀人的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和德国公使克林德处死。6月15日到20日,先后向西什库的外国教堂及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起猛烈的攻击,狠狠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下,表面上向列强各国“宣战”,暗地里却破坏义和团运动,向侵略军妥协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后,清政府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乞和。列强各国本想武力瓜分中国,在中国人民的反抗下,没能得逞;同时,各国各有打算,互不相让,矛盾重重,使得它们需要继续利用和维护清政府,通过清政府间接统治中国。

  1900年12月,列强各国(除了出兵的八国外,又加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三国)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签字。《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惩办“得罪”列强的官员;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国人建立和参加抵抗侵略军的各种组织;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本息9亿8000万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平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八国联军的罪行:随着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的迅猛发展,外国列强多次胁迫清政府予以镇压。1900年4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国公使就提出镇压。美、英、法、德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大沽口进行威胁。5月间,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以端王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政府内占据上风。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干涉。5月28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5月30日至6月2日,八国的海军陆战队400多人,陆续由天津乘火车开到北京,进驻东交民巷。随后,各国继续向中国增兵,各国军舰24艘集结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侵略军达2000余人。6月6日前后,八国联合侵华政策相继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 八国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掠,残绝人寰。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供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义和团运动发生后,列强各国都乘机对中国出兵,进行大肆掠夺。消息传到俄国,沙皇政府认为是侵略中国的大好机会,除积极参加八国联军之外,1900年7月16日,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居住在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几乎全部被俄军惨杀,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21日,俄国侵略军又先后将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万余人赶至黑龙江边枪杀或用斧头砍死,剩下的被赶入黑龙江淹死,只有极少人泅水得生。8月28日,俄国军队占领齐齐哈尔;9月22日,占领吉林,28日,占领辽阳;10月1日,进入盛京(沈阳)。俄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1900年11月,俄国胁迫奉天将军增祺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企图把军事占领合法化。俄军利用军事占领的机会,大肆掠夺中国东北的金矿、煤矿和森林资源。 1900年6月10日,外国侵略军2000多人在西摩尔率领下,由天津向北京进攻,沿途遭到义和团民众的抵抗。11日,义和团与侵略军在落垡车站附近展开白刃战。18日,义和团将进犯廊坊车站的侵略军包围起来,发动攻击,打死打伤侵略军数十人。19日,西摩尔败走天津,途中遭到民众堵截,死伤400人。22日,狼狈退到天津西沽。6月17日,另一支侵略军在大沽登陆,进犯天津,一路处处挨打,直到23日才窃据老龙头车站(现天津车站),并和在西沽的侵略军会合,到达天津租界,向天津城发动进攻。7月6日起,天津战事激烈,张德成领导义和团众在紫竹林与侵略军血战三昼夜。14日,天津失陷。 侵略军向北京进犯以及大沽炮台被攻占的消息传到北京,激起民众的无比愤怒。民众先后将在京挑衅杀人的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和德国公使克林德处死。6月15日到20日,先后向西什库的外国教堂及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起猛烈的攻击,狠狠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BR><BR>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下,表面上向列强各国“宣战”,暗地里却破坏义和团运动,向侵略军妥协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后,清政府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乞和。列强各国本想武力瓜分中国,在中国人民的反抗下,没能得逞;同时,各国各有打算,互不相让,矛盾重重,使得它们需要继续利用和维护清政府,通过清政府间接统治中国。1900年12月,列强各国(除了出兵的八国外,又加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三国)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签字。《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惩办“得罪”列强的官员;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国人建立和参加抵抗侵略军的各种组织;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本息9亿8000万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平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过程: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日占区设立"安民公所",德占区设立"华捕局",沙俄侵略军张贴布告,禁止中国人民反抗,说"遇到执枪械华人,定改必即行正法。若由某房放枪,即将该房焚毁"。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以后大肆屠杀,被捕的义和团威武不屈,视死如归。

  八国联军经常强指人说是义和团,不由分说加以杀害。侵略军把西四北太平仓胡同的庄亲王府放火烧光,当场烧死1700人。德国侵略军奉命"在作战中,只要碰着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一概格杀勿论。"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日军抓捕中国人,施以各种酷刑,试验一颗子弹能穿几个人,或者故意向身体乱射,让人身中数弹才痛苦地死去。杀人时,八国联军全副武装"监斩",人各个角度照相,企图恐吓中国人民,如今成为八国联军罪行的铁证。

  据记载说:"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幼呼救声,街上尸体枕籍。"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去啃食躺着的尸体"。

  八国联军侮辱妇女,任意蹂躏,据记载:"联军尝将其所获妇女,不分良曲老少,仅驱诸裱褙胡同,使列屋而居,作为官妓。其胡同西头,当经设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东头为出入之路,使人监管,任联军人等入内游玩,随意奸宿。"大学士倭仁的妻子已经九十岁,被侵略军百般侮辱而死。许多人不甘侮辱,含冤自尽。国子监督酒王懿荣居住的锡拉胡同11号,愤怒地说:"岂能被所辱?"全家投井自尽。同治皇后的父亲、户部尚书崇绮的妻子女儿被拘押到天坛,遭到八国联军数十人轮奸,归来后全家自尽。崇绮服毒自杀。

  8月28日,八国联军在皇宫阅兵,各国军队在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前集结列队通过天安门、端门,穿过皇宫,出神武门。依次有俄军、日军、英军、美军、法军、德军、意军、奥军等3170人,俄国军乐队吹奏各国国歌、乐曲。这是对中国的严重的侮辱,对中国主权的践踏。阅兵之后,各国军官重新回到皇宫,以参观为名公然疯狂抢劫,一个英国侵略者事后回忆说:"一大群联军军官见到这些东西伸手就拿,把他们想要的东西装入口袋"。

  北京被占领以后,八国联军统帅、德军元帅瓦德西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以后各国军队又抢劫多日。中国的珍贵文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俄军最高指挥官阿列科谢也夫将军等人把慈禧寝宫用黄金和宝石精制的数十件珍宝"洗劫一空"。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以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3000余尊,锦绣制品1400件,铜器4300件。就连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法国天主教主教樊国梁从一个官员家里抢走价值100万两白银的财物,法国侵略军统帅佛尔雷一个人抢劫的珍贵财物就有四十箱。法军抢劫礼王府白银200万两。东四一带的商店被抢掠一空,著名的"四大恒"金号全部被抢。地安门以东、东安门以北,房屋被焚毁十分之七八,前门以北东四以南,几乎全部被毁。

  当时一位目击者写道:"各国洋兵,俱以捕孥义和团,搜查枪械为名,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稍有拦阻,即被残害。"一个英国人说:"凡是士兵所需要的,都是一派出一队一队的士兵去抢劫中国人的财产而得来的。如果士兵需要一些东西,而中国人稍一迟疑的话,就免不了送命。" 八国联军抢走北京各衙署存款约6000万两白银,其中日军劫掠户部(今公安部院内)库存白银2914856两,并立即放火烧房,掩盖罪证。鼓楼的更鼓,被日军用刺刀刺破。

  古观象台的天文仪器,在世界天文史上有重要地位。法国侵略军和德国侵略军争抢这批仪器,瓦德西说:"这些天文仪器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们的造型和各台仪器的龙形装饰都极为完美。"12月2日,法军抢去件,德军抢走天体仪、纪限仪、地平经仪、玑衡抚辰仪、浑仪,运到德国柏林。直到1921年才归还中国。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1403--1408)210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共22870卷。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英法联军劫掠破坏,后来收藏在南池子大街的皇史成里,1900年全部被八国联军损坏。《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1772--1782)36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收集了3461种古籍,共79309卷,全书共7套,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时毁坏一套,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毁掉数万册。翰林院(今公安部院内)收藏了许多宝贵书籍,八国联军把藏书抢掠糟蹋一空。直到现在,伦敦、巴黎的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当年被抢掠去的图书。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以后,继续进攻了保定、易县、永清、张家口、山海关、娘女关等地,沙皇俄国出动17万军队侵占了东北,八国联军在各地烧杀抢掠,把城市乡村变成一片废墟 。

源于关中话(西安话)对长安的发音:cháng nǎn

以平行的历史观来看,中华封建文明在当时对亚欧大陆的影响力远超今日。中华封建文明的起始和鼎盛分别为汉朝、唐朝。而汉唐都以长安(今西安)作为首都,足见长安的历史地位。在辽金宋之前,中国的战略重心位于西北,中国的人口、文化、政治、军事也由西北向东南不断刷新。

如:黄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秦灭六国、楚汉争霸、以及最后隋唐时期“关陇鲜汉贵族集团”的崛起。国家的再度统一均是由西北发起,一统东南。

(鲜-鲜卑人;汉-汉人; 关陇集团为陈演恪先生最初提出的概念,至今已被史学界广泛接受)

中国自古至今,凡是迁过都的王朝;前期几乎都带有一个“西”字或“北”字(虽为史学加注,但其确有规律),而这其中凡是版图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的王朝,几乎都偏西北。

如:西周强于东周、西汉强于东汉、西晋强于东晋、西魏强于东魏、北宋强于南宋。而作为中国西北战略中心的长安自然也就是强盛王朝必选的国都。东西方的最初交流当属西汉古丝绸之路,而建立古丝绸之路的发起者、东方的起点就是长安。

长安能做为中华的音译之译名应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长安作为首都的延续性

中国的首都并不会因为政权更替而变更,中国“首都”均是以战略核心变更而变更。所以长安、洛阳、北京、南京这些古都做了很多个王朝的首都。国号虽然各不相同,但长安只有一个。往来于东西方的商人才不管你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叫什么国号,总之你的首都一直都是“长安”。

二自古至今就有着将首都代称国家或文明的习惯

例如:

罗马是一个城市,但现今我们用起来称呼整个地中海古罗马文明。

古雅典城邦,古希腊文明的代表。

莫斯科大公国,沙皇俄国的前身。

墨西哥城,“墨西哥”一词出自阿兹特克民族战神的别名“墨西卡利”。阿兹特克人在战神“墨西卡利”所指定的地方填土造田,修堤筑路,于公元1325年建成了特诺奇蒂特兰城,也就是墨西哥城的前身。墨西哥也同样为该国国名。

首都是一个国家文明、政治的核心;是一国文明的最佳代表;往往也是建国的基础、国家一切标准的定位源。因此若以长安作为中华文明的音译源,自然也合乎于情理之中。

三长安的文化、政治、商贸地位属当时全球第一

当时的长安不仅是东方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同时也是经济贸易中心。就好似纽约(经)+华盛顿(政)+洛杉矶(文)的合体一样。这样三位一体的国家化商贸城市作为国家或文明称呼,是完全够资格的。

四Chinaware方是瓷器原译

ware作名词:商品、器皿

ware作动词:小心、留意、避免

ware作形容词:谨慎的

这三种意义都将ware与陶瓦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所以Chinaware,中的ware 本指瓷器(陶瓷产品,古称“瓦器”)的推断是完全合理的。

瓦→音译为→ware;长安瓦→音译为→Chinaware;而现在Chinaware 仍然是陶瓷的意思。

五音译的结果与音译源的方言有直接、必然联系,几乎没有直接以现代普通话音译的词汇

例如:

北京旧时的音译并非“Bei jing”,而是“Peking”

泉州旧时的音译并非“Quan zhou”,而是“Zaitun”,源于闽南方言

香港的音译为“Hong Kong”,源于粤语,并非现代拼音翻译

澳门的音译为“Macao”,与现代拼音无关

国民党的音译仍为“Kuomintang”,源于吴越方言,并非现代拼音翻译

蒋介石的音译为“Chiang Kai-shek”,源于吴越方言,并非现代拼音翻译

普通话的音译为“Mandarin”,为满大人的音译,满大人说的话就是北京话,就是普通话

豆腐的音译为“Tofu”,并非是现代拼音“Doufu”

功夫的音译为“Kungfu”,并非现代拼音“Gongfu”  

孔夫子的音译为“Confucius”,也并非现代拼音“Kongfuzi”

太极的音译为“Tai chi”,并非现代拼音“Tai ji”

麻将的音译为“Mah jong”,并非现代拼音“Ma jiang”

舢板的音译为“Sampan”,并非现代拼音“Shan ban”

易经的音译为“IChing”,并非现代拼音“Yi jing”

台风的音译为“Typhoon”,并非现代拼音“Tai feng”

点心的音译为“Dim sum”,并非现代拼音“Dian xin”

以上仅为各种中文词汇音译的冰山一角,几乎没有用现代普通话直接音译的词语,这也是必然的,因为现代普通话的推广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施行。每个不同的时代词语的音译都以当时、当地的发音为准。所以China的音译,根本不可能用现代普通话音译。

六长安的古代音译

现代历史学家解释古代问题,往往逃脱不出现代人的视角,总以现代人的习惯解释古人的行为。此类做法大错特错,古人难道也说现代普通话?试问现代普通话是源于哪种方言?显然现代普通话是北京语音的标准化,难道古代中国人说的是北京话?逻辑上略微推理就可以知道这种思路是错误的。关中话(古西安话,属中原官话)才是当时中国人的官方语言,而古代西安话的寻找必然要从现代西安方言里面寻觅。

(注:关中话为周、秦、汉、隋、唐之国语,是首都长安的标准语音;也自然就是官方发音标准)

七长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关中话对欧洲的影响:

丝绸→音译为→silk(英语)→seide(德语);其中“seide”极可能是源自“丝缎”或“绸缎”  陶土→音译为→terra(英语);陶土之后在英语转化为“土”的意思

陶土疙瘩→音译为→terracotta(英语);兵马俑的英文译名就是“Terracotta Army”直译就是“土疙瘩军”

(2)关中话对日本影响是深入骨髓的,以下稍举几例:

“浪”—在关中话是游荡、放荡之意,西安人把出去游玩称为“出去浪”。日本浪人中的“浪人”即是源于此。

“屋”—西安人把房子很少称为房子,西安人以称“屋”较为普遍。日本人也受其影响,如:“名古屋”。

“问题”—西安话发音为“麻哒(má da)”意为“麻烦”,日语问题一词的发音为“měn dai”系源于长安话。

“扫除”—日语里“扫除”和西安话“扫地”的发音完全一样,都为:“sào ji”。

“林檎”—苹果原产于高加索南部及波斯沿海一带。中国西北部地区也是苹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只是最初不叫苹果,称之为“林檎”。而“林檎”在日语里就是苹果的意思,发音为Ringo。“林檎”这两个字,是不是从西安方言里引进的,暂不得而知,但肯定来自中国。

“得是这样地”—陕西关中人在确认对方所说是否属实的时候,会反问一句:“得是地(díe sí di)?”意为“得是这样地?”。现在的日本也一样,确认对方“是不是这样的”会说:“得斯噶”(díe sí gá)。

西安文化在日本的翻版可以说举不胜举,以上例子仅为冰山一角。学过日语的西安人对此感觉尤为明显,对隋唐文化、日本文化同时有了解的人感觉也尤为明显。日本几乎是隋唐文化的一个现代岛国版。包括日本的和服、宫灯、建筑、木屐鞋和隋唐时期根本就是如出一辙。

中国古代对日本影响甚多,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其中“屐”就是木屐鞋的意思。木屐鞋在古代是雨水季节方便的着装方式,并非日本首创。

(3)关中话部分用词解释:

肉夹馍(rou jǐa mo;肉、馍皆读轻声)含义:肉夹于馍中,系源于古汉语。

有事你言传(yòu si nì nían cuǎn)含义:有事你说话,“言传”等同于北京话“言语”。

没椽子(mo cuán zi)含义:椽子是古代支撑房子的横梁,没椽子即“没本事”之意。

你羞你先儿,在坟里头胡别嗫(ni xǐu ni xian’er,zai fén lìtǒu húbíe nie)含义:“先”指先人、祖先,整句意为“你羞的你祖先,在坟里头胡扭呢”

谝闲传(pìan hán cuán)含义:聊天儿、唠嗑。

攘人(ráng ren)含义:挤兑人、欺负人。

咥(díe)含义:吃。

扎式(za si)含义:摆姿态、摆姿势或表示装样子。

残活(cán huǒ)含义:做事狠辣。

细法(xi fǎ)含义:多表示赞叹南方人细致。

列远(lǐe yuàn)含义:给我闪远,滚开。

眯瞪儿(mí děng er)含义:迷惑。

瓷麻二楞(címá erleng)含义:形容人呆傻。

毕咧(bi lie)含义:事情完毕,或完蛋了;现多用于后一种意思。

疙瘩麻稀一和滩(géda máxi yíhuǒtan)含义:乱七八糟一大堆。

克里马擦(kéli màcà)含义:极可能源自鲜卑语,意为:干脆、利索。

扑西来海(pùxi laìhai)含义:极可能源自鲜卑语,意为:邋遢、狼狈。

通过西安话就可看出来:秦人性格憨直、爽快;直来直去、朴实、不做作。 部分人认为“china”来源于昌南的音译,但这里面存在几点逻辑关联问题:

一China一词先指”中华“还是先指“瓷器”?难道中华诞生的时间晚于瓷器?那在瓷器进入西方之前,西方人如何称呼“中华”?

二如先指瓷器,那为何瓷器要叫做china?

三景德镇在汉唐前后根本就不出名,而且中国能制造瓷器的地方也绝非景德镇一处;仅以中国一个出产瓷器不知名的小地方联系china的音译词源是否存在本末倒置、过于牵强的问题。

四如以景德镇的旧称“昌南”为音译之译名,为何不从“Jingdezhen”起名,而是“changnan”?

由此我们可知昌南(changnan)就是西安话对长安的发音(chángnǎn)。而今若为提高景德镇的知名度,提升旅游收入去牵强推导china的词源,既不科学、也无意义。

中国秦朝说。认为中国称名China来自“秦”(chin)的发音,这是一种在西方流行最广、拥护者最多的说法。法国学着鲍狄埃(M·Pauthier)等人提出此种见解。他认为支那名称起于梵语,而梵语中支那是因为中国古代秦朝而得名,所以称中国为“秦”(Sin、Chin),而China后的a是葡萄牙人加上为了表示地域。这种说法后来得到了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支持,由于伯希和是西方声名显赫的汉学家,所以在他之后,“支那”之名起于秦,以成为相当有影响的一种学说。中国著名的中外交通史家张星良先生也支持这种看法,这一说法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影响甚大。

但问题是:秦朝的国祚不过数十载,几乎与西方毫无交流。西汉以后中国人肯定自称汉,绝不可能再自称秦。而秦朝在汉代属于被批判的对象,又怎会容忍西方人称自己为秦呢?

有人认为应从秦王室立国开始算起,可是秦国在统一中华前不过是其中的诸侯国之一,并且还是“非姬姓诸侯国”。中原文明把秦、楚、吴、越这类国家当作蛮夷看待,而战国之前秦国并不十分强大,一开始仅是个不被重视的小国;并且周天子在春秋战国长期为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周天子才是最高的政治级别。

“支那”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要把佛经译为汉文,于是高僧按照音译把chini就翻译成“支那”。同为印欧语系的古罗马称中国为Sinoa,后来的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都是来自这个语源。《大唐西域记》就有一段记载:“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宣,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有人指出:Ci^na之名在《摩诃婆罗多》、《摩奴法典》、《罗摩耶那》等印度古籍就出现了。但还不能确证这就是指中国。《释迦方志》引用了后汉献帝建安十年,入竺之秦州刺史成光子的话:“成光子云:‘中天竺国东至振旦国五万八千里。’”那么振旦最迟在东汉以前就已经广为印度人熟悉了。

“支那”和葡萄牙语、荷兰语、德语、英语中的China以及法语中的Chine等皆起源于梵语Ci^na—stha^ na。古代希腊、罗马等国对我国的称呼,除了有缯绢之义转化来的Serice(塞里斯)外,还有与支那同源的Sin, Thin,或 Sinai, Thinai。春秋时秦穆公归并了许多西北部游牧民族,并把翟(狄)人部落赶到漠北,秦始皇时代,又迫使匈奴西迁。他们就逐步渗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同时也使西方人知道了秦,并以为那就是中国了。这种说法还有争议,但从《史记》中说秦国“禁不得祠”来看,如果“不得祠”就是佛陀寺,那么秦与印度早就有交往了,佛经中的支那就是秦,从而转化为中国之意的脉络就很清楚了。

日本僧侣空海曾于804年随遣唐使赴唐学习佛经,因此可以推断他书中的“支那”,是从汉译经典里学来的。以后一些佛教界人士为显示博学、虔诚也开始用起了“支那”一词称呼中国。但明治维新时,山鹿素行等人觉得国名之争,可以为他们的政治主张服务,认为与中国相对的就是夷人,所以特意写了一本《中朝实录》来争这个“中朝”之名。接着福泽谕吉等人提出了脱亚入欧的主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后,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在震惊之余大为陶醉。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色彩。1913年又根据驻华公使的提议商定:日本政府今后均以“支那”呼称中国。对此引起了很多中国人的愤怒,1919年留日学生在国内出版的《东游挥汗录》中,除了以毒攻毒地继续使用“倭人”一词以外,还因为英语中的Japan源于漆器,而且日本想脱亚入欧,就用它的音译,称之为:“假扮”。 一据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著作《地理学指南》中所绘制的世界地图显示,在古印度东方标注了一个名为“Sinae”和一个名为Serica的国家。其中“Sinae”的名称是古印度人对“丝绸”的发音。

从西方语言演变历史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史的角度进行推测,认为“CHINA”一词来源于丝绸。按照欧洲语言的演变历史,对丝绸与“CHINA”一词之间的关联作了解释。在希腊文明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欧洲,于是希腊文中也出现了“丝”这一词汇,希腊文中“丝”的发音与中文相近。随后,在拉丁文中,“丝”的发音已经基本与以后“CHINA”的发音相近,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的“CHINA”一词。“Serica”的意思则是丝绸之国,后来英语的China也可能由此演变而来。

英文在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翻译中,中国被译成“SINO”,这与拉丁文中的“丝”比较接近,而在梵语中,“中国”被称为“Cina”,后来被古代高僧逆向音译成“支那”。

梵语虽说称呼中国为丝绸“Serica”,但若说Serica是china的祖先太过牵强,发音仍有区别。何况西方与东方的交流,印度也不是必经之路,西方没必要从印度借词,并且英文、拉丁文的china也未必一定就是从梵语演化而来。

二十世纪之初,China一词起源问题,学界曾经讨论,众说纷纭,未定一是。文僧苏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认为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来指中华。他研读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发现支那一词最早见于这两部著作,其原义为“智巧”。他认为,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罗多王朝时彼邦人士对黄河流域商朝所治国度的美称。“智巧”与慧苑所说之“思维”内涵略有不同,想系词义因时代而演变所致。

外邦对我华夏称呼,曾有过Cina,其后曰拓跋Tabac(北魏),最后曰契丹Kitai(辽),今之China(清朝以后)。明代中期葡萄牙人贩瓷器到欧洲,称其商品名曰Chinaware,若逆向音译则是“支那瓦”。陶瓷产品,古称瓦器。此处ware为瓦之译音。支那瓦者,中国瓷也。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作为国名,初无瓷器一义。后来省略ware,才小写其字头,简称瓷器为china,获得瓷器之义,已经是晚清的事了。 目前为止,“China”的词源从未有过确切证据,均属推断;即使是引用的古代文献,其作者也是根据中国历史推断“China”源于某种音译。(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之后,才知道“秦”是第一个封建皇朝,《全球通史》作者是1913年出生的历史学家,他也只是根据中国历史做出的推论)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China”一词绝非源自英文,必定是中国史上某种标志性名词的音译,至于源自哪种音译,在未有确切证据之前皆是根据文史规律进行逻辑推理。

中华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历史上和周边各国均有贸易、文化、政治往来,甚至军事冲突。所以名称肯定是不拘一格各种各样,如:Cina、Chin、serica、chine、sino、tabac(拓跋)、kitai(契丹)等。北边的沙俄、西南的天竺对于中华的称呼反差明显。直到今日,俄语仍然称呼中华为:Китай(契丹),可见中华各民族都分别把自己的文化灌输给周边国家,但周边国家把中华各民族都视为中国人。所以各种中华的词语来源各不相同也就不奇怪了;如认为这些国家的词源都是一样的,那就大错特错了。China一词的来源还需就事论事,不必拘泥于周边天竺、沙俄、波斯等文化影响。

纳兰性德是康熙的堂弟。

纳兰性德的母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之胞兄阿济格的第五个女儿,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孙女。

而顺治皇帝也是努尔哈赤的孙子,由此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皇帝和纳兰性德的母亲是表兄妹的关系,因此康熙皇帝和纳兰性德也是表兄弟的关系。

扩展资料:

纳兰性德一生爱书藏书,从师顾贞观、陈维菘、徐乾学,研讨经学。曾耗资四十万金,编辑宋以来诸儒学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1860卷。

辑有《全唐诗选》。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书。

晚年笃意于经史、书法、诗文。嘱友人秦松龄、朱彝尊为购求宋元诸家经解,得抄本140余种,环拥古书万卷,建藏书楼通志堂、珊瑚阁,以弹词歌曲、评定书画、鉴藏古籍为乐。

—纳兰性德

—阿济格

―、中国边疆史研究与清代东北边疆史研究

清代东北边疆史的研究是中国边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边疆史研究是随着近代中国边疆危机的加剧而展开的。早在20世纪20—40年代,葛绥成《中国边疆沿革史》(中华书局,1926年)、顾颉刚和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等先后出版,这些作者对中国边疆历史沿革进行宏观研究,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此后,中国通史、地方史、民族史、外交史等方面的学者都对边疆史有所研究。马大正、刘逖《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对中国近百年中国边疆史研究进行了述评和总结。对清代边疆问题的研究著作有:马汝珩和马大正主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马汝珩和成崇德主编《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以及成崇德《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边疆民族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等。这些论著虽然没有对清代东北边疆史进行专门的论述和研究,但都是在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框架下将东北边疆史作为中国边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从宏观上和理论上对边疆的概念进行阐释。马大正在“中国边疆通史丛书”总序中,对边疆的概念、中国边疆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等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他总结中外文献,对边疆的定义是“把边疆解释为一个国家比较边远的靠近国境的地区或地带”,而“历史上的中国边疆形式上是由国家政权的统治中心区到域外的过渡区域,即由治向不治过度的特定区域”(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3页)。清代是东北边疆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因此,清代东北边疆的概念,既有中国传统边疆的含义,也有现代国际公认的含义。康熙二十八年,中俄两国经过谈判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该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即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这样,中俄两国之间在东北地区有了边界。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前,中国东北边疆是以中国传统的边疆概念为主,即由治向不治过度的特定区域。实际上,早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前,努尔哈赤及皇太极就已经完成了东北地区的统一。清崇德七年,皇太极明确宣布“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蒙古大元及朝鲜国,悉入版图。”(《清太宗实录》卷六一,崇德七年六月辛丑)在这里,东北海滨是指鄂霍次克海滨,西北海滨是贝加尔湖畔。由此可见,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前,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北直到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的广大区域,包括朝鲜半岛在内,都已经成为清朝的疆域。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中国东北边疆便按国际公认的边疆概念,东北成为名副其实的边疆地区(指靠近国境的地区或地带)。但到目前为止,清代东北边疆的概念和范围等在学术界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如中俄划分边界后,传统的概念是否还适用于东北边疆研究?朝鲜算不算中国的东北边疆?盛京地区是不是东北边疆等。由此可见,在中国边疆史及清代边疆史的研究体系中,清代东北边疆史不可或缺。但清代东北边疆研究在中国边疆研究中占何种地位?有何特点?还需深入研究。

二、中国东北史研究与清代东北边疆史研究

清代东北边疆史的研究既是中国东北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卢明辉主编的《清代北部边疆民族经济发展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也是东北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东北地区是满洲的发祥地和清朝的龙兴之地。清代又是东北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边疆遭受外敌入侵,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因此东北史的研究成为地方史研究的热点领域,成果丰硕。具有代表性的论著有董万仑《东北史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薛虹和李澍田主编《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宁梦辰《东北地方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程妮娜主编《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杨余练等编著《清代东北史(下)》(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等。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这部著作不仅被列入“中国边疆通史丛书”系列,而且涉及东北边疆史的研究范围、历史分期、东北本土族群历史地位等基础性、理论性问题都给予论证,其中有专门的章节对清代东北边疆进行论述。

已出版的东北史论著,多为通史性质,遵循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原则,记载从史前到秦汉以降直至元明清乃至近现代的东北历史。与此同时,东北地区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的隶属关系。从向周朝进贡的肃慎到受封的箕子朝鲜,此后,历代大一统中央王朝对东北边疆的管理不断加强。唐朝时期,东北地区在河北道的统辖之下,先后设立了安东都护府和松漠、渤海、黑水、室韦4个都督府。元朝时东北地区属于辽阳行中书省管辖。明朝时期,东北地区为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管辖。在这些问题研究的论著中往往把清代东北边疆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加以研究,充分证明了清代东北边疆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对以往历代中央王朝边疆统治的继承和发展。与此同时,以东北边疆为研究对象的论著也不断涌现。马大正主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收入了很多清代东北边疆方面的研究论文,使东北边疆史的研究有所深入。此外,王景泽、李德山《中国东北边疆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是第一部以东北边疆史命名的学术性专著,丰富了清代东北边疆史研究的内容。张博泉等《东北历代疆域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阐述东北古代边疆机构设置和边界走向的重要历史专著,其中也对清代东北疆域加以研究。总体而言,中国东北历史研究确实促进和丰富了清代东北边疆史的研究,但这些著作大多偏重历史过程及事件的叙述,缺少运用边疆理论对相关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三、清代东北边疆民族的研究

东北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故民族问题是东北边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清代是东北边疆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清代,东北边疆除了汉族移民外,主要生活着满洲、蒙古、达斡尔、索伦(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费雅喀、柯尔克孜、锡伯、回族、朝鲜族等很多少数民族,东北边疆的大部分世居民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告别了其原始的社会生活,进入了新的民族发展时期,完成了从古代民族向近代民族的过渡。清代东北边疆民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魏国忠《东北民族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杨学琛《清代民族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和《清代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赵永春主编《中国东北民族关系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程妮娜编《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中华书局,2011年)等,都不同程度地对清代东北民族展开研究。清代东北边疆民族研究成果中,相对较为全面论述清代民族史当属周喜峰的《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该书对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到乾隆末期共二百年间黑龙江流域的满族、汉族、蒙古、回族、达斡尔、赫哲等各个民族的族源、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宗教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抗击沙俄入侵、驻防巡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清朝政府统一与治理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历史过程及各民族间关系加以探索。虽然清代东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大多集中在黑龙江流域,但该书侧重清朝前期和东北北部地区各民族的研究。另一部学术专著就是张杰、张丹卉《清代东北边疆的满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该书以清代东北边疆的满族为中心,对清代东北封禁、新满洲的构成、东北满洲学校与科举、萨满与索罗杆及其反击沙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释和史实描述。

总体看来,东北边疆民族的研究,虽然有一些著作涉及清代东北边疆民族的相关问题,但缺乏一部系统完整的专著,还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

四、清代东北边疆移民研究

清代是东北边疆移民的重要时期,既有以中原汉族为主体的移民,亦有少数民族的移民。东北移民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刘选民《清代东三省移民与开垦》(《史学年报》第2卷第5期,1938年)、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东北集刊》第4、5期,1942、1943年)等,对清代汉人向东北移民的政策、过程及作用等加以研究,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通史类的研究代表性成果,如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路遇、腾泽之编著《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等,均有专章讨论清代东北移民问题,涉及清代东北移民政策、移民数量及移民意义等问题。李德滨、石方编《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对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国内外移民进行研究,李兴盛《东北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论述了清代东北流人的历史,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探讨了清代关内移民东北的过程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上述研究成果,多侧重东北移民政策、移民原因、移民过程及其作用的论述,将移民史与边疆史结合起来,或从移民史视角对边疆史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

五、清代东北边疆治理与政策研究

边疆治理与政策研究成果,余梓东《清代民族政策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我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设置、发展及完备,探讨了历代边疆民族管理体制的异同、运行规律及其继承与革新,并总结了其历史经验教训,其中包括清朝时期的相关内容。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集中阐述了清代边疆政策的得失。最具代表性的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着重阐述三个问题:一是各朝各代的边疆经略,二是各朝各代的边疆政策,三是各朝各代的边疆管理机构。由此可见,清代东北边疆治理与政策研究只是作为中国历代或清代疆治理与政策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缺乏专门的论著。

六、清代东北疆域变迁是沙俄侵华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有清一代,东北边疆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与沙俄及日本的入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也成为沙俄侵华史、日本侵华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与沙俄的交往是从清代开始的,因此,两国的边界沿革、边疆变迁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代表性的如复旦大学历史系编著《沙俄侵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集体撰写的《沙俄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徐景学《俄国征服西伯利亚纪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佟冬主编《沙俄与东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刘民声和孟宪章《十七世纪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编年史》(中华书局,1989年)等,这些著作都详细地叙述了沙俄对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并记载东北边疆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通过这些著作,人们了解了沙俄対中国东北侵略的历史过程。沙俄是最早对中国东北边疆进行侵略的国家。明末清初,沙俄侵入贝加尔湖以东的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在黑龙江流域攻城略地,烧杀抢掠。康熙帝在统一全国后,指令中国军队在雅克萨打败沙俄侵略军。康熙二十八年,中俄两国经过谈判,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该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即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国。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咸丰十年,沙俄趁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帝出逃承德之机,强迫软弱的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长相思

《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整理了这首词的翻译和赏析,供参考。

《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翻译: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风声不断,雪花不住,扰得思乡的将士们无法入睡,在我温暖宁静的故乡,没有这般寒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情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长相思

纳兰性德

翻译: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赏析: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下片开头“风一更,雪一更”描写荒寒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紧承上片,交代了“夜深千帐灯”,深夜不寐的原因。“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首先山长水阔,路途本就漫长而艰辛,再加上塞上恶劣的天气,就算在阳春三月也是风雪交加,凄寒苦楚,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境遇,让纳兰对这表面华丽招摇的生涯生出了悠长的慨叹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惫之心。“更”是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风、铺天暴雪,杂错交替扑打着帐篷的情况。这怎不使词人发出凄婉的怨言:“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还是这塞上“风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气。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片“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现,满怀心事悄悄跃然纸上。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王国维曾评:“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古诗词长相思的写作背景

《长相思》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所作。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词的上片开篇就是惊艳之语,词人叠用两个“一程”,突出长路漫漫之感。这句是化用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李煜只用了山的意象,而纳兰性德再加上了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前行的方向,他们一路向山海关出发。

全词最美的是上片最后5个字,历来备受名家推崇。“夜深千帐灯”写的是帐篷里将士们点起的烛灯,千顶帐篷在塞外,形成了一幅特别的画面。词人的视角高远,帐内烛光闪闪,每一盏烛光下,都是一颗思归的心。王国维认为这5个字,写出了“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词的下片写塞外的风雪。上片中山水一程是空间的跨度,而下片的风一更雪一更,则是时间的维度。风雪声扰了征人的梦,词人用“聒碎”的动词来形容,凄美异常。最后一句也是高明之语,由眼前的风雪笔锋一转,想起家乡的宁静,那里没有这样恼人的声响,

全词语言质朴,意境高妙。眼前的“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而心中的“故园无此声”是婉约动人的,两相对比下是词人细腻思归的心。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长相思》的写作背景是: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当时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爱新觉罗·胤礽)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