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译文及鉴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译文及鉴赏,第1张

  《忆少年·飞花时节》

 清代:朱彝尊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忆少年·飞花时节》译文

 又到了落花纷飞的时节,就在垂杨掩映的街巷,东风吹拂着庭院。重重的帘幕一如往昔,但帘中窥望的人离我已远。

 浓叶间仍听见黄莺婉转歌唱,梁上依旧有燕语呢喃,一声声都有我的幽怨。相思全都徒然无益,后悔当初与之相见。

  《忆少年·飞花时节》注释

 忆少年:词牌名,又名“十二时”、“桃花曲”、“陇首山”,双调四十六字,五仄韵。

 窥帘人远:谓情人不在眼前。窥,窥探。

  《忆少年·飞花时节》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为其真心喜爱并终生不忘的一位恋人(可能是作者妻妹冯寿常)所作,借以表达旧地重游、爱而不见的相思之苦,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忆少年·飞花时节》赏析

 此词上片以三个四字句领起,利用时地景物的有机统一,简洁地点出庭院深深、春意盎然,为寻访恋人作了铺垫,以无声出意境。而重在写景叙事,可以分为前三句、后二句两个层次。“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三句交待自己重访旧地的时间、地点及道路情况。时间是在暮春时分,其时春风吹拂,柳絮飞舞。词人走过一条两旁种有垂柳的小路,来到了心上人居住过的庭院。后两句“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为另一层次。词人站在庭院里,只见一层层窗帘还像过去那样悬垂着,可是再也见不到那窥帘的女子了。上句用一“尚”字,笔意由轻快而凝滞;下句着一“但”字,作大幅度转折,加强了渴望与无望的反衬效果,浓化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不着“情”字,而哀怨之意毕出。

 下片紧承“窥帘人远”的事实及由此引发的感慨着笔,进一步抒写自己失落的情怀,以有声见心绪。也分前后两个层次,先是借景抒情,然后是直接抒情。“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以欢乐的莺声、燕语反衬自己的“幽怨”之情。正当词人站在庭院中,因“窥帘人远”而惘然若失时,忽然听到了林间传来的黄莺鸣叫声,见到了正在粱间呢喃的燕子。莺声燕语本是美好春色的组成部分,足可供人赏心悦目,但在感伤的词人听来,莺燕的啼鸣愈欢快,自己感受到的“幽怨”也就更为强烈、明显。“伴”字是句中之眼,是由景及情的一个关键字。说莺燕与人为伴,说莺燕的鸣叫似在宣告人的欢快,都可以领会,但若要说莺燕声“伴人幽怨”,就会感到难以索解了。这里的“伴”字是一种“陌生化”的用法,如果对“幽怨”之情没有特别强烈的切身体验,是不可能体会到此“伴”字的应用之妙的。下片的另一层次是作为结拍的最后两旬——“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直接抒情,收结全篇。与此前寓情于景的写法不同,这两句采用明白的语言,直接吐露自己的心声,与“当初不合种相思”不谋而合。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情,虽历千百年而不易。一结虽作后悔语,却非浅薄语。词人之所以言“悔”,根本原因在于其爱之过深、思之太苦。“悔”是在其受尽感情煎熬之后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方法,骨子里正反映了他的沉痛。

 全词感情诚挚,从景物的描绘到出自肺腑的呼唤,情感渐渐升华,至最终达到高潮,细味可以看到其中发展的脉络。

  《忆少年·飞花时节》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

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由于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华南一带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登高赏菊

古时流传着一句话叫“霜打菊花开”,在那个还没有网络、没有虚拟娱乐的时代,每到霜降之时,人们便纷纷出门,登高山,赏菊花。菊,在古代时有着极高的地位,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阴、杜甫对花溅泪、林逋子鹤妻梅……而霜降之日,正是秋菊的盛开之时,因此,霜降赏菊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一大雅事。

吃柿子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霜降时节的习俗,那就是霜降要吃红柿子。因为在那些地方的人看来,吃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强筋壮骨,更有一种夸张的说法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其实对于人们来说,柿子确实是种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霜降是柿子成熟的最好的时节,这个时候的柿子不仅皮薄、肉鲜,而且味美,营养价值也达到了最高, 所以在霜降这个秋末冬初的时节,每天吃两个也不妨是一个绝好的选择,当然,柿子虽好,可不要贪多哦!

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之所以会有霜降拔萝卜的习俗,其实是因为霜降这个节气后,白天与黑夜的温差加大,露地的萝卜如果不及时收获,就会出现冻皮的现象,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而研究表明,霜降时节,吃一些白萝卜可以帮助人们增进食欲、止咳化痰、除燥生津。

吃鸭子

民谚讲:“补冬不如补霜降”,所以在很多地区,都有着霜降进补的习俗,比如闽南和台湾地区在霜降这一天都要吃鸭子。不仅如此,中医也认为,霜降时节燥气仍在,应平补,宜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燥的食物,鸭肉性寒凉,因此也就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而秋末冬初,正是新鸭装嫩肥美之际,所以每到霜降时节,鸭肉也就成了这个节气中必吃的食物之一。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清代·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忆少年·飞花时节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婉约 , 春天 , 写景怀人 评解 这首小词,宛转曲折地描写了春日怀人之情。作者把景与人融为一体。垂杨巷陌,东风庭院,又到飞花时节。重帘如昔,而窥帘人已远,勾起了绵绵情思。歌莺舞燕,更添幽怨。既是今日相思无益,悔当初不该相见。全词工丽和婉,情思缠绵。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206篇诗文

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但尘土。楼外垂杨千万缕,风落絮,栏干倚遍空无语。毕竟春归何处所,树头树底无寻处。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宋代·段克己《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宋代 : 段克己

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但尘土。楼外垂杨千万缕,风落絮,栏干倚遍空无语。

毕竟春归何处所,树头树底无寻处。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 婉约 , 写景 , 惜春 , 思国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宋代·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宋代 :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春天 , 抒情 , 感伤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十二玉阑乾,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明代·夏完淳《卜运算元·秋色到空闺》

卜运算元·秋色到空闺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乾,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婉约 , 闺怨思念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