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向重症医学方向发展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中医能向重症医学方向发展吗?,第1张

中医强调治未病,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因此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并不是很多。即使发展到严重阶段,中医也有办法,且疗效不错。古籍多有记载,现代也有实践。不过现在西医占主导地位,中医未能发扬光大,真是可惜了。但是,中医踏足重症医学领域的专家还是有的,比如山西的老中医李可。虽然去年他走了,学术思想还在,传承还在。

浙江在线:美丽浙江城市微**大赛揭晓 《神针》获最佳故事奖

浙江在线2月11日讯 “讲好浙江故事,展示两美浙江”。2月11日晚,微力无穷—美丽浙江城市形象微**大赛的最终获奖名单在杭州揭晓。

由衢州市衢江区委宣传部、杭州晴天广告策划有限公司选送的作品《神针》,获得本次微**大赛最佳故事奖。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继洲针灸”为题材的微**《神针》,通过一个年轻人寻针、学针的故事,将丰富厚重的针灸文化与年轻人的成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行走之间寻找医者初心,美景之中品读传统文化,耐人寻味。

国家旅游局官网:国内首部针灸题材旅游微**《神针》在药王山景区开拍

日前,国内首部针灸题材、也是衢江区首部旅游文化微**《神针》在衢江区药王山景区隆重开机,衢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群,副区长袁亚平,区旅游局局长程佳华,区卫生局、黄坛口乡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开机仪式。  影片讲述了一个医学生叶开和患病的母亲相依为命,为治疗母亲中风重症,来衢江寻找针灸传承人杨继洲学习针灸的故事。 杨继洲,衢江区廿里镇六都杨人,是明代著名针灸医家,弃儒学医,仁心仁术40余载,尤精针灸。其《针灸大成》一书,成为针灸圭臬,流传至今。  据了解,该片除在药王山景区拍摄外,还将到天脊龙门景区、九龙湖景区、杨继洲故里、乌溪江畔等景点取景。《神针》的拍摄将进一步弘扬杨继洲 “中华第一神针”文化,打响五养衢江的生态品牌,更好地宣传衢江秀美的山川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浙江在线:中国首部针灸微**《神针》在衢江开拍啦!

由衢州市衢江区与浙江在线、浙江新互动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杭州晴天广告策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国内首部以国家非遗项目杨继洲针灸为主题的微**《神针》,日前在杨继洲故里衢州市衢江区开机摄制。

该剧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继洲针灸为题材,通过一位名叫叶开的青年因母亲中风瘫痪远道而来衢江寻针,由此被杨继洲针灸传承人杨善宇的高超技艺和天人合一、宁静致远的杨继洲针灸文化精髓深深吸引并立志学针灸纾民病的剧情发展,把衢江区秀美宜人的自然生态景观与放心农产品用唯美画面与感人的剧情加以呈现。

衢江区是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的故里,杨继洲行医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精通针灸,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由其编著的《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承前启后的经典巨著,堪称中国古代医学古籍瑰宝,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称道,衢江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针灸发祥地。时至今日,杨继洲“三针而愈”的神针故事依旧流传在衢州的大街小巷。2013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专家、国医大师石学敏来衢考察,题词杨继洲为“中华第一神针”,并设立院士工作站。

微**,大制作。本次参与《神针》的演职人员阵容可谓是“精装豪华版”:摄影师出身的台湾导演粘瑞温,曾制作了《冷枪》《半生缘》《逆水寒》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电视作品;制片人应晓强有作品《幸福的片儿川》《大侦探西门》《隋唐英雄》等,是圈内老牌的制片人;制片主任张天啸曾参与制作《新少林寺》、《天地良心》、《欢喜县令》等剧目,有着丰富的经验。演员方面,启用了老戏骨李华老师和杭州话剧团青年演员杨晋,仙风道骨的神医和锲而不舍的年轻医生形象通过他们的演绎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部影片还融入了衢江区的多处名胜旅游点,多个场景在国家4A级景区药王山、天脊龙门及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黄坛口乡茶坪村、湖南镇破石村等古村落完成。该剧的成功投拍,得到了衢州民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千叶印刷有限公司的投资支持,由衢江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局、区旅游局、区广电台及廿里镇政府合作拍摄。据介绍,近年来,衢江区十分重视杨继洲针灸文化的弘扬、传承和保护,2013年,全区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评选活动中,杨继洲被评为衢江区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该区还在廿里镇六都杨村建起了杨继洲针灸文化馆,并正在规划建设衢州市针灸医院,启动六都杨村杨继洲照壁修缮工程。

《今日衢江》:为全国人民献上一道充满“衢江味儿”的文化大餐——微**《神针》开机

本报讯10月16日上午,微**《神针》剧组在风光秀美的药王山举行开机仪式,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群出席并致辞,副区长袁亚平出席。  微**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在传播文明、弘扬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效。衢江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拍摄微**《神针》,能让更多的人们认识衢江、了解衢江,提升衢江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入推介衢江故事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为建设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打造生态屏障和秀美衢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神针》是国内首部针灸题材微**,由浙江新互动网络电视有限公司、衢江区委宣传部、杭州晴天广告策划有限公司合作拍摄。该剧通过讲述一个年轻人因母亲中风瘫痪而到衢江寻针,被杨继洲传人杨善宇的针灸文化精髓深深吸引,立志学针救人的剧情,展现中华针灸的神奇魅力。杨继洲,字济时,廿里镇六都杨人,是我国明代针灸学之集大成者,素有“中华第一神针”的美称。其所著《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做了又一次的重要总结,历代医家皆尊为针灸经典。  开机仪式上,投资人代表和剧组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他们表示将竭尽全力,为**的顺利拍摄贡献策献力。《神针》剧组将在我区开展为期三天的拍摄工作,为全国人民献上一道充满“衢江味儿”的文化大餐。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三乌胶 1 拼音

sān wū jiāo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Sanwu Jiao

22 标准编号

WS3B374498

23 处方

生草乌 900g 生川乌 600g 何首乌 450g 附子(附片) 150g 生白附子 300g 乳香 30g 冰糖 90g 鲜猪蹄 500g

24 制法

以上八昧,将生草乌、生川乌、何首乌等洗净、浸泡后切片,与附片及经过泡漂洗净 的鲜猪蹄混合,加入适量水,高温高压煎煮1小时,滤过,药渣再加适量水,常压煮提二次,每 次1 小时。合并三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糖浆状。将乳香、冰糖研成细粉,与上述浓缩液混匀,浓 缩成稠 膏,干燥,混匀,制片,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长方形块,不易折断;气微,味徽甜、后苦涩。

26 鉴别

取本品 2g,加50%乙醇20ml,置热水浴中使溶解,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置水浴上挥 去乙醇,加水至 10ml,滴加稀盐酸使成酸性,加等量乙醚振摇提取,取乙醚液挥干,残渣加05ml 无水乙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大黄酚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 混台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 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酸酸乙酯甲醇甲酸(8:2: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 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27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 H)。 总灰分 不得过65%(附录Ⅸ K)。 乌头堿 取本品剪碎,精密称取 5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氨试液5ml,搅拌成浆,加硅藻 土 8g,研匀,加氯仿60ml,密塞,放置过夜,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渣及滤器用氯仿20ml洗涤, 合并氯仿液,置水浴上蒸干,继续蒸15分钟,残渣用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 乌头堿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 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 上,以环己烷二乙胺(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 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 挥发性堿性物质 取本品剪碎,精密称取0 5g,置100ml圆底烧瓶中,加水10ml使溶解,加0 10g 氧化镁粉,迅速密塞,混匀,通入水蒸汽进行蒸馏,以2%硼酸溶液10ml,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 指示液5滴为接收液,从滴出第1滴凝结水珠时起,蒸馏15分钟停止,馏出液照氮测定法(附录Ⅸ L 二法)滴定,即得。 100g样品中挥发性堿性物质的含量以氮(N)计,不得过100mg。 其他 应符合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 G)。

28 功能与主治

祛寒除湿,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强筋健骨。用于风寒湿邪、风痰、淤血引起 的风湿麻木、骨节肿痛、腰腿疼痛、四肢瘫痪、陈伤劳损、中风偏瘫、口眼歪斜、失语及风湿性关 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肩周炎,创伤性关节炎等。

29 用法与用量

用开水烊化兑酒服或鲜肉汤炖服.一次 5g,一日2次,饭后服,老人、少年酌 减;重症、顽症酌加。

210 注意

感冒发热及孕妇、儿童禁服。

211 规格

每块 5g

212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云南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三乌胶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一诸痢方治]治热痢方

。每服一丸。水六分盏化开。煎至四分温服。乳食前。三乌丸治如前。川乌(一个)草乌(一个)巴豆(七个)上

《普济方》:[卷四十五头门]头面风(附论)

风。目眩头痛。痰涎壅滞。心膈烦满。咽喉热疼。唾如胶粘旋复花菊花(择)桑根白皮(各三分)石膏(碎研一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脚气门]一切香港脚附论

)石楠叶柏子仁(焙各一两)阿胶(炒令燥十两)鹿角胶(炙令用一两)大枣(一百枚煮取肉)上三大。每服二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八]疮肿

一升水二升煮数沸停水冷渍半月瘥亦可用马屎又方上烧胶为末唾津调涂上使干帛贴之治白癜方上以平旦绰取韭头

《普济方》:[卷三十七大肠腑门]肠风下血(附论)

(一)发展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的转化,努力在国际医学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引领医学科技发展。

发展重点:

1“组学”技术。发展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结构基因组等各类组学技术,加快新一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样品分析技术、微量样品提取和放大技术、海量数据分析技术等发展,促进组学技术在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2系统生物学技术。发展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研发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建设支持基因组结构变异与疾病致病相关性分析、表观基因组和重大疾病分子分型等研究的大型生物医学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3纳米医学技术。研究纳米医学材料、药物靶向传递的纳米载体、纳米生物器件、纳米诊断试剂等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展纳米医学产品的生物效应机制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4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研究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等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技术,以及分离鉴定、扩增、识别、植入人体、免疫排斥等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工程医疗产品构建及保存等再生医学关键技术。

5医学工程技术。发展新型电磁功能检测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分子生物医学诊断技术、医用植入/介入体技术,基于多模态融合影像介导的个体化手术规划、导航、定位技术等,以及将现代科学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的中医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

(二)重视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研究和阐明生命过程本质,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深入揭示传统医学对生命和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力争在生命活动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及其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发展重点: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防、诊、治的基础研究,阐明病因和病情转归规律,研究发病过程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等。

2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研究传染病流行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基础科学问题,发展传染病监测、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

3个体发育的基础研究。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所发生的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利用模式生物和动物模型重演与验证个体遗传发育机制,婴幼儿智力发育和体质生理机能发展的分子机制等。

4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研究衰老的控制机理及分子调控机制;衰老与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生殖衰老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的基础研究;衰老与心脏病、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的关系。

5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基础研究。研究脑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理,脑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脑发育、可塑性与人类智力的关系,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脑信息表达与脑式信息处理系统,人脑与计算机对话等。

6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和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7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研究生殖及其调控规律;避孕药、导向药物、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系统、抗早早孕药和止孕药等基础研究;免疫避孕的基础研究;出生缺陷的基础研究等。

8灾害医学的基础研究。针对地震、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放射性污染和武装冲突等人为伤害,开展创伤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机体对外伤的病理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研究;灾害引起的精神应激机制及防治基础研究;急救医学技能和设备的基础研究等。

9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开展藏象、气血、津液、气化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开展中药道地性和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研究;开展方剂组成、组分、成分、配伍及配比的深化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结合临床深化传统经方的基础研究;开展经络基础理论、经络功能相关理论及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开展中医病证与理法方药的基础研究。

10其他。新药创制相关基础研究;营养、肥胖、生活方式等所致疾病的机理和防治研究;医药健康相关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的基础研究等。

(三)加强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

落实“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点发展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测预警及综合干预技术,加快推进健康测量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使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实现由“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发生率。

发展重点:

1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建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等重点疾病大型队列和基于社区人群的大型队列,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发生率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探索疾病的病因及流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2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研究。重点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健康危害监控和现场检测技术;空气和水污染评价技术;气候变化对健康危害的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现场检测和高通量检测方法;粉尘、放射性物质、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地方高发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

3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研究。重点加强慢病监测预警及管理,遗传易感生物标志物筛选和鉴定等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4疾病早期干预技术研究。加强营养、环境、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高危因素综合干预和新的防治措施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重点疾病三级预防方案,促进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不同区域的推广和应用。

5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研究,综合开展孕前、孕产期和婴幼儿期的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以及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化完善适合中国人群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整体技术方案;加强安全、高效、易用的避孕节育新技术、不孕不育防治新技术等研究,建立计划生育技术评价平台,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6健康测量及健康管理技术。重点发展健康数据采集、个体健康评估、急重和慢性病人监测等技术,开展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调控技术等研究;加快构建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全民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和个人健康服务平台。

7亚健康评价与干预研究。开展我国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亚健康状态参考诊断标准,进行亚健康分型分类;研究亚健康发生发展规律;综合利用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进行亚健康干预策略研究,防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发展。

(四)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

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血液病、传染病以及口腔、耳鼻喉、眼、皮肤等各科疾病以及罕见病,突出临床医学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优势,优化临床研究模式,大力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积极推进数字化医疗及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协同模式,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发展重点:

1新型诊疗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影像诊断、生物治疗、微创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新型诊疗技术研究,创新临床诊疗技术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2适宜技术研究。面向农村和社区,研究筛选一批适合基层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卫生、中医、计生和数字化医疗技术,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化诊疗方案研究。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科学评价医疗技术的体系和方法,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及诊疗路径,为疾病分级分类救治提供科学依据,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4个体化诊疗技术研究。发展个体化诊疗技术,建立重点疾病的分子分型标准,根据个体差异研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发挥中医个体化诊疗的传统优势,加强方法学研究和临床评价,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和水平。

5数字化医疗技术研究。以医疗信息标准化为基础,重点发展医疗信息集成与融合、电子病历、临床信息决策支持、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监控等技术,加强数据集成、信息集成、知识集成和服务集成,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助推医改实施。

6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技术研究。加强名老中医和民族医的学术传承、经验整理以及中医(民族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藏、文献挖掘;强化中医临床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中医(民族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提高诊疗效果;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适宜技术的研究和筛选,促进推广应用。

(五)强化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

围绕保健康复需求,重点突破老龄人口保健的健康、养护、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残疾人及慢性病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开展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研究,服务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发展重点:

1老年人保健。加强老年人群健康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老年重要器官功能维护方法与技术,老年人健康监测及管理,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老年人临终关怀技术支持,老年人适用的康复辅具等研究与推广;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中医老年医学研究。

2妇女儿童保健。开展妇女生殖保健监测研究,以及乳腺癌、宫颈癌、生殖系统感染等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防治技术推广研究,预防和减**女常见多发病;加强新生儿窒息、儿童肺炎、腹泻等婴幼儿重症疾病的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加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加强儿童营养缺乏的监测与干预技术研究。

3残疾人及慢病患者康复。采用运动、视觉、交流等功能代偿技术提升残疾人康复水平,在加强急性治疗与控制期康复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慢性病恢复期康复治疗能力,中医康复作用机制及适宜技术推广。

4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系统筛选和整理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重点发展疾病防治普及技术、健康生活数字化传播和普及技术、科学合理用药普及技术等,建立全民健康网站,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的转变。

(六)关注公共卫生,构筑安全屏障。

加强重大传染病、新发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完善科技应急机制,提升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医学救援能力,有效应对重大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和生物安全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高防控和应急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发展重点:

1传染病防控。重点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开展检测诊断、监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显著提升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控能力;同时,开展新发突发传染病、热带病、寄生虫病、手足口病等其他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

2医学应急救援。完善医学应急救援链,加强技术储备,建立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体系,重视对灾后幸存人员的心理评估和干预研究,提高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和创伤救治水平。

3战创伤救治。开展军事医学特色的武器损伤防治、战伤救治,野战输血、训练伤防治等研究;开展交通事故伤的救治对策研究;开发新型紧急救治器械。

4公共卫生安全保障。针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卫生、环境危害和职业卫生、生物安全、药品安全等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降低职业危害,减少药品安全事件发生,保障生物安全。

(七)推动健康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产业支撑。

发展重点:

1新药研发。针对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和培育发展医药产业的需要,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制30个创新药物,改造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强药品临床试验研究,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重视孤儿药及婴幼儿用药的开发,满足公众用药需求和保障药品安全。

2医疗器械研发。研究临床应用需求量大、应用面广的我国急需紧缺的中高端诊断、治疗类医疗器械;大力推进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性价比医疗器械的开发,提高智能化程度、技术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研发便于操作使用的适于家庭或个人自我保健、功能康复和替代的医疗器械产品;结合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现场救援需求,研发应急救援装备。

3中药现代化。围绕中药资源、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与不良反应监测、新型制剂、临床疗效评价、生产过程控制等环节进行关键技术研究;进行GAP种植基地技术优化升级及规模化推广,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培育研究和替代品研究,加强新型中药饮片研究以及中药新剂型和新工艺的研究,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开展疗效确切的传统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重点加强疗效确切、作用机理相对明确的现代中药研发等。

4新型健康产品开发。加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及诊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健康产品的研究,为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一批健康产品。

(八)完善条件平台,支撑医学发展。

根据医学科技发展需要,系统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集成医学领域的科技资源,打造布局合理并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医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临床协同研究网络等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全过程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医学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实现我国医学研究资源的大尺度整合集成,推动医学科技快速发展,为催生医学科技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发展重点:

1新型医学研究中心。依托优势医院建设一批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强化临床医学研究,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加快前沿技术和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依托科研机构及大学建设一批医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包括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等,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为我国的医学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支撑。

2临床协同研究网络。进一步加大我国医学研究资源的整合力度,依托临床研究基地,打造一批跨学科、跨地域的专科临床协同研究网络体系,集中优势力量,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研究流程,建立形成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新型协同攻关和持续推进机制;通过临床协同研究网络体系,系统建设临床样本资源库、疾病注册登记共享平台,以及临床研究数据资源和知识管理中心,加强医学资源和诊治信息的集成、整合、共享、挖掘和分析,建立从疾病发生、发展、诊治、转归到预后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疾病防治研究资源库群,实现医学研究资源大尺度的整合;注重加强医学伦理和循证医学研究平台和能力建设。

3大型队列研究基地。重点加强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预防医学研究基地建设,做好整体布局和系统设计,建设具有资源化、精细化、组学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等特征的可持续研究的国家大型队列,建设配套的信息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并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4医学科技信息和战略研究平台。整合医学科技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信息资源,加强医学科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强化医学科技信息的加工处理、深入分析和信息产品推送能力,为推动医学科技的创新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加强医学科技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鼓励医学科技领域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及研究机构的建立,建立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研究专家库,前瞻性把握医学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提高医学领域宏观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能力以及科学决策与高效管理的能力。

5医学实验动物平台。系统建立丰富的实验动物品系资源和实验动物基因突变体库;加快发展重大疾病的实验哺乳动物模型,满足疾病机制、药物筛选、临床治疗研究等需要;建立起国内模型动物的保种基地,实现实验动物和模型动物的保种及规模化供应。

三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生活中我们其实会经常用到和看到三七,三七入药一般有活血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很多跌打损伤药物里面可以看到三七的成分,另外,三七也可以做成保健品。那么,三七入药有什么作用?三七有哪些药用功效?

三七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挖,去尽泥土,洗净,晒干,生用或研细粉用。

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应用

1出血证。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单味内服外用均有良效。如《濒湖集简方》治吐血、衄血、崩漏,单用本品,米汤调服;若治咳血、吐血、衄血及二便下血,可与花蕊石、血余炭合用,如化血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各种外伤出血,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掺,或配龙骨、血竭、象皮等同用,如七宝散(《本草纲目拾遗》)。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本品活血化瘀而消肿定痛,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为伤科之要药。凡跌打损伤,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等,本品皆为首选药物。可单味应用,以三七为末,黄酒或白开水送服;若皮破者,亦可用三七粉外敷。若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则活血定痛之功更著。本品散瘀止痛,活血消肿之功,对痈疽肿痛也有良效。如《本草纲目》治无名痈肿,疼痛不已,以本品研末,米醋调涂;治痈疽破烂,常与乳香、没药、儿茶等同用,如腐尽生肌散(《医宗金鉴》)。

此外,本品具有补虚强壮的作用,民间用治虚损劳伤,常与猪肉炖服。

用法用量多研末吞服,1~15g;煎服,3~10g,亦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本草新编》:“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补血补气药之中则更神。盖止药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药得止而有安静之休也。”

2《本草求真》:“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则痛作,血因敷散则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故凡金刃刀剪所伤,及跌扑杖疮血出不止,嚼烂涂之,或为末掺,其血即止。且以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漏、经水不止、产后恶露不下,俱宜自嚼,或为末,米饮送下即愈。”

3《医学衷中参西录》:“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病愈后不致瘀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凡用药强止其血者,恒至血瘀经络成血痹虚劳)。兼治二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疾下血鲜红久不愈(宜与鸦胆子并用),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肠烂欲穿(三七能化腐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症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疼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外敷内服奏效尤捷。疮疡初起肿疼者,敷之可消。三七之性,既善化血,又善止血,人多疑之,然有确实可证之处。如破伤流血者,用三七末擦之,则其血立止,是能止血也;其破处已流出之血,着三七皆化为黄水,是能化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皂苷、黄酮苷、氨基酸等。止血活性成分为三七氨酸。

2药理作用:本品能够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能够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造血作用;能够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各种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氧利用率,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流量;能够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具有镇痛、抗炎、抗衰老等作用;能够明显治疗大鼠胃黏膜的萎缩性病变,并能逆转腺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

3临床研究:用生三七粉1g,每日2~3次冲服。治疗高脂血症76例,结果:降胆固醇的有效率为78%,降甘油三酯的有效率为575%,降β脂蛋白的有效率为53%,(中医杂志,1994,2:70);用三七粉3g,早晚各1次空腹冲服,7天为1疗程。治疗脑震荡后遗症60例,总有效率为861%(河南中医,1997,4:235);用三七粉、西洋参各15g,每日1g冲服,15天为1疗程,治疗前列腺肥大26例,总有效率为885%(中医杂志,1994,4:199);用三七研粉过110目筛,醋调成糊状备用。先清洁疮面,再涂药膏,2天换药1次。治疗褥疮36例,经4~10次换药,全部治愈(时珍国医国药,1996,4:200);另据报道,本品还可用治重症肝炎、冠心病、肺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疤痕疙瘩、术后粘连、痔疮等。

三七止血效果

用三七止血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可能有人会对此表示怀疑,毕竟三七也是活血化瘀的良药,这岂不相互冲突?事实上并非如此,这要看怎么使用了,三七不仅可以内服还能外用,而且生吃、熟吃都是可以的,然而具体发挥的效果却大不相同了。三七止血时是生着用的,将三七研磨成粉,用水调糊敷在患处可以有效的止住外部流血。若是口服,则能用于治疗内部出血。

事实上三七止血的功效从云南白药上就能看出来,因为三七就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制作成分。当然了若是将三七制作成膳食,做熟了之后再去食用,就能很好的活血化瘀了,对血瘀阻滞所致的一些疾病或是身体不适反应,都能有效的缓解和消除掉。

有朋友问及这样一个问题:想调补一下身体,太子参与生晒参那个功效更好? 说到参,大脑里习惯思维首先想到的是高丽参、党参、西洋参、红参,而说到人参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人参到底是高丽参还是党参? 中华的传统文化就这样被埋没了,被外来的参文化给腐蚀了,借此文章给各位讲讲参的知识。 人参的种类很多,我们常见到的有高丽参,党参,西洋参,红参,太子参,花旗参,泡参,白糖参,生晒参,野山参,辽参都是属于人参类。各种人参名字不同,功效上大抵相同,都有补益功效,区别在补益的功效大小不同。(经多方查证,人参原意因酷似人形的参类而得名,因此在古代党参也称人参,反而太子参,泡参、西洋参类没有列入。现今根据药物功效与成分划分,太子参、泡参、西洋参、花旗参都可以归类为人参,在药物科学研究中会对此严格区分,生活中仍然给予一个人参的统称) 高丽参,原产朝鲜,因朝鲜原名为高丽国,故名高丽参。市面上看到的高丽参大部分都是加工过的,经过高压蒸煮压制成方型,称为红参,品质略差些的(有书称红参比生晒参好,意见不统一,实际上好坏来源于参的本身品质。红参温性,生晒参凉性,两者各有千秋),用沸水烫煮片刻,浸糖汁中,然后晒干制成白糖参(也有称为白参)。 高丽参的功效:性温,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惊悸失眠者,体虚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西洋参,花旗参其实就是西洋参,西洋是古人对来自欧美国家的物品都称之为西洋货,参就称为西洋参,而花旗参是花旗国原产,花旗国就是美国古称。 ( 上图西洋参朋友指正实为人参,因其有纵纹区别于西洋参是横纹。经过到考究药材多次研究,所示,仍然还是西洋参,其横纹明显,纵纹不明显,经对照口尝后确实为西洋参的味道。虽然从中看,有被误认为人参,其实是炮制所为) 西洋参的发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其功臣得力于我国的东北人参。 西洋参是生长于北美原始森林之中的古老植物,具有活化石之称。早期的北美印第安人视其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并将其作为发汗退热的药物而广泛应用。17世纪法国的牧雅图斯在我国东北工作期间,对被当地人视作灵丹妙药、根似人形的人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以“鞑靼植物人参”为题,详细叙述了中国人参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并附有原植物图,此文在英国皇家协会会议上发表。而被该文深深吸引的则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地区的法国传教士法朗土·拉费多,他在当地印地安人的帮助下,按图索骥在原始丛林中找到了与中国人参形态极其相似的植物,送巴黎鉴定为Panaxquinquinquefolium L.即西洋参。 西洋参的功效:性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适用于气阴两伤,虚火上炎,虚烦气躁,口干疲劳,肺虚久咳等 生晒参,野山参与辽参同属东北人参。将人参经过太阳晒干储存称之为生晒参,野山参顾名思义就是山上的野生人参,辽参是东北辽宁省产地的人参。在众多古籍医书药方中所使用的人参就是此类人参,也是我国最好的人参,例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甘草。这两个著名的药方中使用的人参都是生晒参。 东北的人参因得天独厚,非常适合人参生长,给人参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人参的生长对土地的要求非常的苛刻)因此给予强大的补益力。 其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临床运用: 1.元气虚脱证。该品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单用有效,如独参汤(《景岳全书》)。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四肢逆冷者,应与回阳救逆之附子同用,以补气固脱与回阳救逆,如参附汤(《正体类要》)。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身暖,渴喜冷饮,舌红干燥者,该品兼能生津,常与麦冬、五味子配伍,以补气养阴。 2.肺脾心肾气虚证。该品为补肺要药,可改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等肺气虚衰症状。治肺气咳喘、痰多者,常与五味子、苏子、杏仁等药同用,如补肺汤(《千金方》)。 不同的品种其功效有些区别: 生晒参,采用种植参晒干炮制而成,性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野山参,山上野生采挖而来,性偏温,补气强心活血力强,稍微多服,必出鼻血,适用于救死扶伤危急重症病人。虽然价钱昂贵,疗效也是非常的好。 (泡参是西洋参没有错,泡参的别称是土洋参,与西洋参、花旗参都是同一类,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西洋参) 泡参与党参,泡参主产于四川、云南,党参主产于河南,其两者的功效相近,主要运用于健脾益气,其补益元气的力度不如高丽参,西洋参,生晒参,野山参。 现代生活中多运用泡参或者党参作为食材,配合其他药物调配出各种食疗配方。例如:清补凉汤--党参、枸杞、薏米、绿豆、芡实、淮山等,可以做成甜品糖水服用,也可以与鸡肉或者排骨炖汤服用 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气祛湿,即能清火又能补气!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主要产于贵州、福建、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其中以福建柘荣县产的太子参最为出名。品牌“牛大场太子参”是全国闻名道地药材,以色泽晶黄、块根肥大、气味浓厚而享誉国内外。 太子参其美名来源于一个传说:春秋时期,郑国国王的儿子,年5岁,天资聪慧,能辨忠识奸,深得国王厚爱。但这位王子却体质娇弱,时不时生病,宫中太医屡治不效。后国王张榜遍求补益之药,并悬以重赏。一时间,各地献宝荐医者络绎不绝,但所用皆为参类补药,却并未奏效。一天,一位白发老者揭榜献药,声称非为悬赏,而实为王子贵体、国家大计着想。国王对老者说:“尔诚心可鉴,然若药不灵验,怕有欺上之罪吧。”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贵体稚嫩,难受峻补之药,需渐进徐图之。吾有一药,服百日必能见效。”于是,王子如法服用老者所献的这种细长条状、黄白色的草根。三个月后,果见形体丰满,病恙不染。此时,国王始信老者所言,大喜之余,晋封王子为太子,又急寻老者以封赏,但老者已行踪难觅。国王问老者所献之药何名,众皆摇头不知。近臣谏曰:药有参类之性,拯挽太子之身,就叫太子参吧。于是,“太子参”的美名就由此传开了。 太子为贵体,御医所用药物皆为上品之最,体虚最忌急补大补,导致虚不受补,因此该换成补益力弱的太子参服用,少少进服,反而起大效果,说明太子参适合平时调补之用。 太子参的功效: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适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之症以及小儿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盗汗、口平等症。 太子参为近代开始广泛使用,在古史医籍中治疗小儿疾病并不常使用太子参,例如:著名儿科名家钱乙,其配方《地骨皮散》中写到治虚热潮作,亦治伤寒壮热,及余热方。地骨皮(自采佳)知母银州柴胡(去芦)甘草(炙)半夏(汤洗十次,切焙)人参(切去顶焙)赤茯苓(各等分)配方中的人参需要切去顶(顶就是芦,太子参是没有芦的),说明使用的并不是太子参。著名的《异功散》善治吐泻,不思乳食。其配方:人参(切去顶)茯苓(去皮)白术陈皮(锉)甘草(各等分)同样使用的也不是太子参。也许是对太子名有忌讳而不敢使用。 在使用参类进行调理中,中医人士对其持各种观点,有觉得生晒参好的,有觉得党参好的,有觉得太子参好的,并没有个统一的看法。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很多古时候运用的东西到现代都需要变通。古人所用的参类,无论野山参、党参、太子参、高丽参、花旗参都是野生天然之品,其功效甚强,现在多采用种植参类,其功效无法与野生相抗衡,但是在品种上可以交换代替使用。例如:古时所用的野生党参,太子参,现在可以使用生晒参代替,生晒参平和,其作为种植药材,已经降低原有的强大功效,可以长期调理服用。高丽参,花旗参亦如此。而种植的党参、太子参,必须使用上好的,才可以使用,否则本身已为种植,再加上品质次等,实在不堪用于调理,即使多吃也无济于事。 太子参,生晒参,党参,没有谁更好,只有上好品质的药材才是最好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脚气病 31 脚气的病因病机 32 脚气病的症状 33 脚气病的分类 34 脚气病的治疗 341 方药治疗 342 针灸治疗 4 西医·脚气病 41 病因病理病机 42 临床表现 43 检查 44 治疗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脚气病的穴位 2 治疗脚气病的方剂 3 治疗脚气病的中成药 4 脚气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脚气病 1 拼音

jiǎo qì bìng

2 英文参考

weak f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eriber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中医·脚气病

脚气病(weak foot[1]、beriberi[2])为病名[3]。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古名缓风、壅疾,又称脚弱[3]、软脚病[4]。

《中医药学名词》(2004):脚气病是指以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或挛急、肿胀,或枯萎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

《中医药学名词》(2010):脚气病又称脚气,是指以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或挛急、肿胀,或肌肉枯萎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31 脚气的病因病机

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腿脚而成[3][4]。

32 脚气病的症状

以两脚软弱无力、脚胫肿满或不肿满而缓弱麻木,甚至心中悸动,进而危及生命[4]。病从脚起,因名脚气病[4]。

症先见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弛缓,或肿胀,或萎枯,或足胫红肿发热,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等[3][4]。

33 脚气病的分类

脚气有干脚气、湿脚气之分[3]。临床上,称脚胫肿大者为湿脚气;不肿者为干脚气;出现心悸气急等危候者为脚气冲心[4]。

湿脚气中又有寒湿脚气、湿痰脚气、湿热脚气、湿毒脚气等[3]。此外,还有风毒脚气、瘴毒脚气、脚气冲心、脚气入腹、脚气迫肺等多种类型[3]。又有按六经分类者[3]。

34 脚气病的治疗

注意:由饮食偏嗜所致之脚气病,治疗期当配合饮食疗法[4]。

现代医学中的维生素B1缺乏症、营养不良性浮肿,下肢多发性神经炎等多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条施治[4]。

341 方药治疗

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调血行气等法[3]。

《医学正传·脚气》:“故为治者,宜通用苍术、白术之类以治其湿,知母、黄柏、条芩之类以去其热,当归、芍药、生地黄之类以调其血,木瓜、槟榔之类以行其气,羌活、独活以利关节而散风湿,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类引药下行及消肿去湿。”

常用方剂如鸡鸣散、济生槟榔汤、防己饮等[3]。《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等方书中,有大豆、乌豆、赤豆治脚气的记载,可用作辅助疗法[3]。

342 针灸治疗

湿脚气取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阴陵泉、解溪、八风等穴为主[4]。偏寒湿者加灸;偏湿热者可放血;恶寒发热者加大椎、合谷;小便少者加水道[4]。干脚气取足三里、悬钟、飞扬、三阴交、血海、太溪等穴为主[4]。转筋者加承山;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4]。脚气冲心取内关、巨阙、神门、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为主[4]。神昏加人中;虚脱者灸关元、气海[4]。危重者应积极采用综合疗法抢救[4]。

4 西医·脚气病

脚气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水肿及浆液渗出。临床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常发生在以精白米为主食的地区。维生素B1(硫胺素)常与其他B族维生素同存于食物中,属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以辅酶形式参与多种酶系统活动,尤其在碳水化合物氧化产能过程中起作用。体内储存不多,易发生缺乏。硫胺素广泛存在于谷类、豆类、坚果、酵母、肝、肉、鱼等食物中,谷类多存在于外胚层(糠、麸)中,精制白米中损失多。堿性溶液中加热易分解而失去活性。

41 病因病理病机

1、饮食摄入不足。尤其食用精碾白米,而缺乏肉类、豆类时,易引起硫胺素缺乏。

2、由于酗酒、各种胃肠道(如慢性腹泻、肠结核等)或其他疾病(如长期发热、甲亢等)引起的摄入过少。

3、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的小儿。孕母、乳母,或摄食碳水化合物较多者和有发热感染时,需要维生素B1增加,如不补充,易引起缺乏。

42 临床表现

1、婴儿脚气病发病常很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者称脑型;突发心力衰竭者称心型。年长儿症状近似成人,以水肿和多发性神经炎为主。年长儿患周围性神经炎者呈现蹲踞时起立困难、膝反射消失、挤压腓肠肌疼痛。

2、常有乏力、精神萎倦、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伴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生长发育滞迟等。可早期出现下肢踝部水肿,甚至延至全身,或伴发心包、胸腔、腹腔积液。

3、常先表现烦躁不安、哭声嘶哑,以至失音,继而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喂食呛咳、嗜睡,严重时发生昏迷惊厥。有时昏迷惊厥可突然发生。

4、常突发心力衰竭,婴儿烦躁不安、尖叫、呛咳、气促、出冷汗、唇指(趾)青紫。

5、孕母缺乏维生素B1,新生儿可患先天性脚气病,表现为哭声无力、神情萎靡、吸吮力弱、水肿、嗜睡。

43 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维生素B1负荷试验尿中排出量减少。

2、血液丙酮酸、硫胺素检查。血丙酮酸、乳酸浓度增高;红细胞转酮酶活性降低。

3、心电图检查。

44 治疗

1、一般治疗:调整饮食,供给乳母和病儿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喂母乳的婴儿应同时治疗乳母,必要时暂停母乳喂养。

2、维生素B1治疗:

(1)轻症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B1。

(2)重症(如心型、脑型)及消化道功能紊乱者:应注意静脉注射忌用葡萄糖溶液稀释,以免因血中丙酮酸增加而加重病情。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过量的烟酸和叶酸均妨碍维生素B1的利用,均应避免。

3、对症治疗:如纠正心力衰竭、抗惊厥治疗等。

5

红枣在中医处方里,是一味最常见的药食同源方药,味甘性温,主要功能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血虚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如常喝红枣水对于经血过多而引起贫血的女性就可起到改善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冷的补益功效。但作为方药是有禁忌症的,如在月经期间,一些女性常会出现眼肿或脚肿的现象,其实这是湿重的表现,这类人群就不适合服食红枣。这是因为,红枣味甜,多吃容易生痰生湿导致水湿积于体内,而加重水肿症状。同时,有以服用红枣进补而又属于体质燥热的女性,也不适合在经期服食,因为这极有可能会引起经血过多而伤害身体健康。

  过量进食生鲜红枣,易产生腹泻并伤“脾”,因此,由于外感风热而引起的感冒、发烧者及腹胀气滞者,都属于忌吃生鲜红枣的人群。

  黑豆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黑色种子。又名乌豆、黑豆,味甘性平。黑豆是大豆的一种,传统中医学认为,黑豆是一种既便宜又有助于抗衰老,具有医食同疗的特殊功能的食品。含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及粗纤维,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并含少量的大豆黄酮甙染料木苷。这两种物质均有雌激素样作用。黑豆叶中含叶酸、亚叶酸、核黄素、维生素a及类胡萝卜素等。黑豆衣含果胶、乙酰丙酸和多种糖类。性味归结:味甘性平,入脾经、肾经。

  《本草纲目》说:“豆有五色,各治五脏,惟黑豆属水性寒,可以入肾。治水、消胀、下气、治风热而活血解毒,常食用黑豆,可百病不生。”“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肿下气。治风热而活血解毒。”药理研究结果显示,黑豆具有养阴补气作用,是强壮滋补食品。但黑豆也不可多食。

  孙思邈说:“黑豆少食醒脾,多食损脾;”《千金翼方》中说:“久食黑豆令人身重。”《本草汇言》说:“黑豆性利而质坚滑,多食令人腹胀而痢下。”为了取黑豆之利而除其弊,历代医家善用黑豆制成药膳、药豆与药酒,用于防治疾病与保健。

  现在研究:发现黑豆具有一般食物没有的独特物质,正是这些独特物质,提升了黑豆在豆类中的营养保健地位。科学研究显示: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6%—40%,相当于肉类含量的2倍、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富含18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须的8种酸含量,比美国fda规定的高蛋白质标准还高。黑豆还含有19种油脂,不饱和酸含量达80%,吸收率高达95%以上,除能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要外,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因为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被人体吸收利用,却有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因此,常食黑豆,能软化血管,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肝脏和动脉等方面的疾病有好处。

  黑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三十六至四十,相当于肉类含量的两倍、鸡蛋的三倍、牛奶的十二倍;黑豆的十八种氨基酸含量丰富,特别是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含量,较美国fda规定的高级蛋白质标准还高。黑豆含有百分之十九的油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达百分之八十,吸收率高达九成五以上,除了能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求外,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

  防老抗衰珍品『黑豆』,古代药典上曾记载黑豆可驻颜、明目、乌发,使皮肤变白嫩。因维生素e的含量比肉类高5-7倍。维生素e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保持青春健美的物质。故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胆固醇是许多老年性疾病的罪魁祸首,而黑豆即是扮演着不含胆固醇,只含一种植物固醇,具有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角色。对于老年人而言,能软化血管、滋润皮肤延缓老化,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肝脏、动脉硬化等老年性疾病大有益处。

  黑豆的食疗与营养价值

  黑豆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的作用,也是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之佳品。黑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黄素、核黄素、黑色素和被称作“生活素”的激素。其中b族维生素(b1、b2)和ve含量很高,仅ve含量相当于肉的7倍以上,对人体的营养保健、防老抗衰、美容养颜,增强精力活力的作用是很大的。

  黑豆抗衰补血

  黑豆营养,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尼克酸、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黑豆的蛋白质含量尤为丰富,高于肉类、鸡蛋和牛奶,素有“植物蛋白之王”的美誉。

  中医认为,色黑者入肾,黑豆甘温、无毒,入肾、脾、心经,有补肾强身、除湿利水、抗老延年的作用。《延年秘录》载:“服食黑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加气力。

  在民间,黑豆作食疗的验方甚多,现举数例供参考:

  乌发:用醋将黑豆煮烂,取汁,每次10克左右,加热水洗发,可乌发。或者每晚食炒熟黑豆20粒,黑芝麻一匙,亦有乌发作用。

  脱发:水煮黑豆,每次服50克,每日2次。连用1个月无好转者,可改用盐煮黑豆(每500克黑豆加盐5克),服法如前。

  阴虚盗汗:黑豆、大枣各50克,龙眼肉15克,加水3碗煎至1碗,分早晚两次服用。

  肾虚消渴:炒黑豆、天花粉各等份,研为末,每服9克,黑豆汤送下,一日两次。

  补肾填精:取黑豆50克,狗肉500克,一起煮烂,分两次服食。

  黑豆黑醋减肥法

  --------------------------------------------------------------------------------

  黑豆:就是黑大豆,低脂肪,含优质蛋白质

  黑醋:就是用玄米,也就是发芽米(或者叫brown rice)酿制的醋,颜色较深,是用来调整机体平 衡的佳品。

  效果:黑豆黑醋的减肥法不需要很多节食这类的工作,但注重持之以恒,能够在3个月内减下3-5公斤 这里介绍3种方法:

  黑豆减肥:黑豆煮熟,以各种方法服用。

  例如,磨成粉,加糯米搓成丸子,当作点心,能够消饥减脂。

  或者最为配菜也可。一天摄入量为20-30粒。

  黑醋减肥:每天早晨饮200ml黑醋。

  黑豆黑醋减肥:黑豆煮熟,以黑醋浸泡,可以加少量糖或蜜,两天后即可食用。一天摄入量20-30粒

  黑豆对健康很有功效

  黑豆和黄豆、大豆的营养成分相同,但黑豆的蛋白质及铁质的含量较高,所以不少人喜欢使用它制成各种食品,像黑豆浆、泡黑豆酒等。根据日本科学家的临床试验证实,黑豆有降血压功效,传统中医也认为“黑豆解毒补肾”,有利尿、治感冒、活血和解毒等功效。豆类除富含优质蛋白外,也被列为异黄酮的最佳来源,黑豆、大豆含量约1185毫克、豆粉1486毫克,其它豆类制品及花生、绿茶也都含有一定的量。异黄酮最直接的作用是改善心悸、盗汗、失眠等更年期症状,尤其可促进人体对于钙的吸收,可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目前十分风行的黑豆咖啡,以3:1的比例综合黑豆及咖啡粉,对头痛、肩酸、减肥、降血压都很有效,甚至也出现了黑豆香肠、黑豆冰淇淋、黑豆面条、黑豆酸奶等。

  豆蔻年华的健身秘密

  对于食物的营养价值大小的分辨,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一般情况下,营养价值是随它颜色的由浅到深逐步递增的。黑色类食品营养价值最高。把这个办法用到豆类一族里,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黑豆的营养价值最高,红豆次之,绿豆又次之,后面依次是黄豆,白豆。

  不过不同的豆类有不同的营养作用,不能单纯以颜色来划分。比如黑豆有生血乌发的作用,多食黄豆可避免老年斑。

  最近,国外有报道说,中年妇女补充豆类食品,可预防过早衰老,且可从内分泌方面延长妇女的脏器功能,使之更加健康和充满活力,因为研究发现,豆浆等黄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性雌激素,对女性健身很有助益。

  豆制品中有约40%的优质蛋白质,可与鸡蛋、牛奶媲美。同时,它们还含有较多的卵磷脂、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不仅多吃可以健身,还是理想的健脑食品。

  豆制品可塑性强,可以有很多种吃法。除了磨成豆泥做成糕点的馅料、黄豆磨豆腐、绿豆煮汤、发豆芽等等约定俗成的做法外,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出独门吃法。本人最喜欢的,便是一锅煮,把黑豆、绿豆、红豆一股脑儿放进高压锅,加上水,煮到全都皮开豆绽,成一锅浓稠的豆沙汤,加上糖,百吃不厌。

  一次出去玩,在一家小店,还吃到过黑豆腐花,便是店主自己用黑豆制成的,也别有一番风味。

  豆豆档案

  1蚕豆:益气健脾,利湿消肿。

  2豌豆:和中益气,利小便,下乳汁。

  3扁豆:健脾和中,清暑化湿。

  4红豆: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5绿豆:明目、解毒、利尿、消肿。

  6黄豆:益气养血、健脾宽中、下气、利大肠、润燥消水。

  7黑豆:调中益气、下气、利水解毒,黑豆衣滋养,止汗。

  附豆腐:宽中益气、消热散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