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红的个人荣誉及作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俞晓红的个人荣誉及作品,第1张

1997年5月,获得安徽师范大学“皖泰杯”教学优秀奖特等奖。

2001年8月,论文“《红楼梦》接受史研究”获得安徽省比较文学学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3年11月,专著《形象:文化的投影》获得安徽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994年,省教委科研重点项目“明清小说的个性表现”,项目主持人;

1996年,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红楼梦与传统文化”,项目主持人;

1997年,安徽省教育厅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红楼梦》意象研究”,项目主持人;

1999年,安徽师大教研项目“古典名著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主持人;

2005年,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唐五代白话小说辑释”,项目主持人。

2006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佛典的传译、流播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的形成研究”(项目批号2006sk061),项目主持人。 1.《形象:文化的投影——古典小说人物批评与再批评》,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中华书局,2004

3.《古代白话小说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5.《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1.《任是无情也动人——试探薛宝钗情感世界的发展》,《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3辑

2.《浅谈中学语文课中的红楼梦教学》,《学语文》1990年第6期

3.《矛盾运动:论〈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

4.《问渠那得清如许——略论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兼及警幻赋的审美意蕴》,《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2辑

5.《赵姨几曾是宝珠》,《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3期

6.《天光云影共徘徊——简论薛宝钗气质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上),《中国语文》(台湾)1993年第7期

7.《天光云影共徘徊——简论薛宝钗气质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下),《中国语文》(台湾)1993年第8期

8.《徘徊在类型和个性之间——试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个性描写艺术境界之异同》,《诸家汴梁论水浒》,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9.《“扑蝶”辨讹》,《红楼》1994年第4期

10.《红楼梦设色说》,《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3期

11.《明清小说女性形象论略》,《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12.《“护前”辨析》,《学语文》1995年第5期

13.《因枝以振叶 沿波而讨源——中国古代小说个性表现艺术源流辨略》,《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1996年第2期全文转载)

14.《〈红楼梦〉红玉意象撷美》,《名作欣赏》1996年第2期

15.《也说“侃”》,《语文学习》1996年第2期

16.《横云断山 异曲同工──〈窦娥冤〉与〈哈姆雷特〉“鬼魂诉冤”比较谈》,《语文月刊》1996年第4期

17.《悲歌一曲水国吟——〈红楼梦〉水意象探幽》,《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2辑

18.《〈红楼梦〉玉意象与文化蕴涵》,《东方丛刊》1997年第3期

19.《〈红楼梦〉花园意象解读》,《红楼梦学刊》1997年增刊(97北京国际红学研讨会专集)

20.《食色:明代小说性格描绘的人性深度一说》,《海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21.《昨夜西风凋碧树——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解读》,《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2期

22.《王思任与晚明尺牍小品》,《学语文》1999年第2期

23.《中国姓名溯源》,《安徽画报》1999年第3期

24.《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解说之二》,《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4辑

25.《谑而能雅 清味自悠——王思任〈古月临松赋〉赏析》,《名作欣赏》1999年第6期

26.《21世纪红学新路径——〈红楼梦〉接受史研究》,《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1期

27.《王思任序文说》,《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8.《20世纪上半叶红学批评专论述评》,《安徽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29.《“呆”字随想》,《学语文》2000年第1期

30.《古代文学鬼魂意象的文化索解》,《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31.《红楼索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2.《永远的天性——〈红字〉与〈红楼梦〉意象比较谈》,《国外文学》2003年第1期

33.《从〈红楼梦〉题名的变迁看作品的主题倾向》,《学语文》2003年第3期

34.《〈金枝〉读解》,《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5.《一个世纪的观照——写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100周年之际》,《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1期

36.《中土佛经翻译的主要方式》,《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7.《论佛经传译中的文化取向》,《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8.《像教、变像与变相》,《黄海学术论坛》(威海大学)2004年第2期

39.《释“变”与“变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0.《敦煌藏卷目连题材作品论疏》,《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1.《红楼说镜》,《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3辑

42.《论敦煌变文叙事体制的渊源与衍变》,《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3.《论唐五代白话小说的释家人生观》,《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4.《论唐五代白话小说的释家时空观》,《郧阳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45.《古典文学中的倒反艺术》,《学语文》2004年第4期

46.《论唐五代白话小说的伦理观》,《安徽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47.《试论唐五代白话小说的果报观》,《古籍研究》2004年第2卷

48.《神仙:在调侃中遁形》,《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4日

49.《唐五代白话小说的佛传题材论源》,《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0.《红学史研究的三个层面》,《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1.《论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观念世界的影响》,《东方丛刊》2005年第2期

52.《敦煌变文“处”字解》,《学语文》2006年第1期

53.《敦煌变文叙事形式叙略》,《洛阳师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4.《论敦煌变文语汇的佛典渊源》,《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1期

55.《从寺院讲唱到俗讲、转变》,《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6.《论变文是俗讲的书录本》,《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当代新学科大辞典》(撰写3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撰写5万字),黄山书社,1995

《中国艺术文化大辞典》(撰写3万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中华治国方略》(勤政卷主编,撰写12万字),当代出版社,1998

《比较文学新论》(撰写3万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集》(副主编,编撰15万字),齐鲁书社,2005

钱钟书的主要代表作如下:

1、小说: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2、散文:《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写在人生边上》、《猫》、《人·兽·鬼》。

3、学术著作:《谈艺录》《宋诗选注》、《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 、《旧文四篇》、《诗可以怨》、《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也是集》。

4、还有《七缀集》、《模糊的铜镜》、《槐聚诗存》、《石语》、《钱钟书手稿集 容安馆札记》、《宋诗纪事补订》、《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扩展资料:

1、钱钟书(1910年10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 

2、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 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3、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  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钱钟书

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日占区设立"安民公所",德占区设立"华捕局",沙俄侵略军张贴布告,禁止中国人民反抗,说"遇到执枪械华人,定改必即行正法。若由某房放枪,即将该房焚毁"。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以后大肆屠杀,被捕的义和团威武不屈,视死如归。

八国联军经常强指人说是义和团,不由分说加以杀害。侵略军把西四北太平仓胡同的庄亲王府放火烧光,当场烧死1700人。德国侵略军奉命"在作战中,只要碰着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一概格杀勿论。"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日军抓捕中国人,施以各种酷刑,试验一颗子弹能穿几个人,或者故意向身体乱射,让人身中数弹才痛苦地死去。杀人时,八国联军全副武装"监斩",人各个角度照相,企图恐吓中国人民,如今成为八国联军罪行的铁证。

据记载说:"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幼呼救声,街上尸体枕籍。"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去啃食躺着的尸体"。

八国联军侮辱妇女,任意蹂躏,据记载:"联军尝将其所获妇女,不分良曲老少,仅驱诸裱褙胡同,使列屋而居,作为官妓。其胡同西头,当经设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东头为出入之路,使人监管,任联军人等入内游玩,随意奸宿。"大学士倭仁的妻子已经九十岁,被侵略军百般侮辱而死。许多人不甘侮辱,含冤自尽。国子监督酒王懿荣居住的锡拉胡同11号,愤怒地说:"岂能被所辱?"全家投井自尽。同治皇后的父亲、户部尚书崇绮的妻子女儿被拘押到天坛,遭到八国联军数十人轮奸,归来后全家自尽。崇绮服毒自杀。

8月28日,八国联军在皇宫阅兵,各国军队在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前集结列队通过天安门、端门,穿过皇宫,出神武门。依次有俄军、日军、英军、美军、法军、德军、意军、奥军等3170人,俄国军乐队吹奏各国国歌、乐曲。这是对中国的严重的侮辱,对中国主权的践踏。阅兵之后,各国军官重新回到皇宫,以参观为名公然疯狂抢劫,一个英国侵略者事后回忆说:"一大群联军军官见到这些东西伸手就拿,把他们想要的东西装入口袋"。

北京被占领以后,八国联军统帅、德军元帅瓦德西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以后各国军队又抢劫多日。中国的珍贵文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俄军最高指挥官阿列科谢也夫将军等人把慈禧寝宫用黄金和宝石精制的数十件珍宝"洗劫一空"。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以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3000余尊,锦绣制品1400件,铜器4300件。就连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法国天主教主教樊国梁从一个官员家里抢走价值100万两白银的财物,法国侵略军统帅佛尔雷一个人抢劫的珍贵财物就有四十箱。法军抢劫礼王府白银200万两。东四一带的商店被抢掠一空,著名的"四大恒"金号全部被抢。地安门以东、东安门以北,房屋被焚毁十分之七八,前门以北东四以南,几乎全部被毁。

当时一位目击者写道:"各国洋兵,俱以捕孥义和团,搜查枪械为名,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稍有拦阻,即被残害。"一个英国人说:"凡是士兵所需要的,都是一派出一队一队的士兵去抢劫中国人的财产而得来的。如果士兵需要一些东西,而中国人稍一迟疑的话,就免不了送命。" 八国联军抢走北京各衙署存款约6000万两白银,其中日军劫掠户部(今公安部院内)库存白银2914856两,并立即放火烧房,掩盖罪证。鼓楼的更鼓,被日军用刺刀刺破。

古观象台的天文仪器,在世界天文史上有重要地位。法国侵略军和德国侵略军争抢这批仪器,瓦德西说:"这些天文仪器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们的造型和各台仪器的龙形装饰都极为完美。"12月2日,法军抢去件,德军抢走天体仪、纪限仪、地平经仪、玑衡抚辰仪、浑仪,运到德国柏林。直到1921年才归还中国。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1403--1408)210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共22870卷。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英法联军劫掠破坏,后来收藏在南池子大街的皇史成里,1900年全部被八国联军损坏。《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1772--1782)36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收集了3461种古籍,共79309卷,全书共7套,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时毁坏一套,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毁掉数万册。翰林院(今公安部院内)收藏了许多宝贵书籍,八国联军把藏书抢掠糟蹋一空。直到现在,伦敦、巴黎的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当年被抢掠去的图书。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以后,继续进攻了保定、易县、永清、张家口、山海关、娘女关等地,沙皇俄国出动17万军队侵占了东北,八国联军在各地烧杀抢掠,把城市乡村变成一片废墟 。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