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我国远古农耕文明呈现的特征
概括我国远古农耕文明呈现的特征
中国古代农业史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一 原始农业时期;
二 沟洫农业时期(虞、夏、商、西周、春秋),也是从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农业过渡时期;
三 精耕细作农业成型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主要特点是北方旱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四 精耕细作农业扩充套件时期(隋、唐、宋、辽、金、元),主要特点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五 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明、清),主要特点是为了适应全国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种植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精细化。
第一阶段属原始农业范畴,二、三、四、五阶段属传统农业范畴。
这是从生产力角度考察农业生产所作的分期。农业生产力不仅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物件等因素,而且包括各生产部门和生产区域的结合形式,等等。因此,我们打算从生产工具和动力;土地和水的利用方式以及耕作制度;劳动者的经验和技术;作物构成和牲畜构成;生产结构与生产布局等方面分析这五个阶段的特点。
第一阶段:原始农业时期
从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发明开始,至距今四千年前阶级社会形成为止,相当于中国原始社会后期。
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竹器、骨角器和蚌器。石斧、石锛一类砍伐工具的应用是原始农业的特点之一,与之并存的是播种用的竹木棒和收获用的石刀、石镰。锄、铲一类翻土工具是稍后出现的,在我国尤以耒耜的使用最具特色,完全靠手工操作。
耕地开始可能在山地,以后向江河两岸比较代平的地区发展。实行撂荒耕作制,最初是生荒耕作制,继之是熟荒耕作制。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以后产生了与播种直接相结合的原始的封耕作,生产技术的重点逐步由林木砍烧转移到土地加工。出现了用以掌握农时的原始物侯历。牲畜野放,后来产生了简单的栏圈。把野生植物和动物培养、驯化验室栽培植物和家畜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最大成就。人类现今得用的主要作物和家畜,全部是在原始农业时代栽培和驯化成功的。
这一时代人们栽培和利用的植物比后世多而杂,有所谓“百谷百蔬”之称,后世所谓“五谷”(粟、黍、稻、麦、菽)也包括在内。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稷)为主,南方以稻为主,麻葛和蚕比则是主要的衣着原料。这种作物构成延续到唐宋以前仍未根本改变。牲畜则以猪为主,猪、牛、羊、犬、马、鸡等“六畜”在这时代的后期已经齐全。
绝大多数农业遗址呈现以种植业为主,农、牧、采(采集)、猎(渔猎)相结合的经济面貌。在长城以北和南方沿江、河、湖、海的某些地方,狩猎或捕捞长期保持着重要地位。畜牧业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在北方的某些地区逐步出现以畜牧为主的趋势。
原始农业以砍烧林木获得可耕地和灰烬为其存在前提,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开始了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增殖天然产品的过程,开拓人类新的活动领域和空间,但它在进行生产的同时,破坏了自身再生产的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相对不足,这种对自然界掠夺式的生产必然要被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所代替。
第二阶段:沟洫农业时期
从虞夏时代起,经商、西周迄春秋止。这一时期包括了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领主制社会,实行从农村公社土地制度演变而来的井田制度。
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占主导地位,因为广泛使用的木器已用青铜工具加工制造,而且青铜农具已日益普遍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与原始农业时期相比,农具的型别变化不大,耕犁可能已经出现,但耒耜和锄镢无疑是当时的主要农具,虽然这些农具许多已安上金属刃套了。在这一阶段的后期,铁农具和牛耕均已出现。
这一时期的耕地主要在华北大平原和其它江河两岸比较低平地区。当时华北地区沼泽沮洳较多,要在比较低平的地区发展农业必须首先开沟排水,由此而产生的沟洫农业是黄河中下游华夏族农业的主导形式。沟洫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尽力乎沟洫”,标志着它的确立。甲骨文中田字和其它有关文字的形象,《诗经》、《周礼》等先春秋古籍中有关沟洫圳亩的记载,证明它的普遍存在。沟洫的作用在于排而不在于灌。沟洫农业是旱地农业而不是灌溉农业。与沟洫农业相适应,撂荒制基本上已被休闲制所代替,《诗经·尔雅》中的“菑、新、畲”,《周礼》中的“易田”等,都是休闲制的反映。在南方,除了部分地区仍在山区实行刀耕火种外,也较普遍地在低平地区经营水田。
沟洫农业是垄作形式的旱地农业。当时的农业劳动采取两人简单协作的耦耕方式。在这种形式下,耕地的选择、布置、整治,农时的掌握,品种的选育、播种、管理、除草、治虫等方面都获得了初步的成就。《吕氏春秋》“任地”等篇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知识。在南方的水田则实行比较粗放的火耕水耨法,这种方法并不完全同于刀耕火种,有的地方往往是与简单的蓄水工程相结合的。这一时期更为完备的天文历已代替了原始的物侯历。在对不同封的辨别和利用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知识。在畜牧业方面,舍饲、 、相畜、孕畜保护、牧场管理等项技术都已出现或有所发展。
随着各民族的斗争和融合,原先在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的稻、麦、戎菽(良种大豆)等作物向中原华夏族地区发展,但北粟南稻为主的局面没有改变,麻葛与蚕丝仍然是主要的衣着原料。牲畜种类虽然没有大的改变,但马、牛等大牲畜有所发展,并广泛用于驾挽,经济价值提高。
在广大地区内种植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畜牧业也有较大规模。水产养殖、人工植树、专业园艺相继出现。“虞衡”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生产部门,其内容主要是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有些地方还设官管理,所以它既不同于作为原始农业必要补充的、对自然掠取式的原始采猎业,也不同于后世仅供统治阶级消遣的狩猎活动。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华北北部、西部和东部某些地区形成了游牧民族,它们迅速向中原地区推进,形成了同以农耕为主的华夏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
本期是由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过渡时期,在生产工具、生产结构等方面保留了原始农业时期的某些痕迹,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亦已在孕育之中。由于与耒耜、耦耕、井田制密切相连的沟洫农业是这一时期农业的主要特征,故以此名之。
第三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型期
从战国开始,中经秦、汉、魏、晋以迄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形成和向上发展的时期。随着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和确立,生产力获得迅速的发展,出现了战国和前汉两次农业生产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依附关系有所回增,但总的来说,封建地主经济在向更大的范围扩充套件。
铁犁和牛耕的推广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和动力的主要特点。农业具从质料到形制都比前一段有了很大的变化,铁农具获得普遍使用,不但有铁锸铁镢,而且有铁铧犁、耙、耱、耧车等各种工具,农业动力则由人力发展到畜力以至水力和风力。农业工具和动力的这种变化使整个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为方改观。
在北方由于自然景观的某种改变,由于井田制的破坏和牛犁的推广,沟洫农业走向衰落。在南方,水田获得进一步的开发。这些情况促使了水利建设 的出现,一批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相继兴建。但在北方,旱地农业仍占主要地位。耕作制度则由休闲制转为连作制。战国以后,虽然休闲制在某些地区和某些时期并未绝迹,但连作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耕作制度。适应连作制的需要,我国农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轮作倒茬方式。这时复种制也已在区域性地区出现了。
农业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北方旱地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休系形成并臻成熟。最突出的是形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中心的耕—耙—耢—整套耕作措施。人工施肥受到普遍的重视,人畜粪尿、绿肥作物、墙土等相继被用作肥料。选种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培育出众多的作物品种。病虫害防治和其它自然灾害的防治技术有了可观的成就。孕育出象《齐民要术》这样代表当时世界农学最高水平的名著。这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纱已经成型。战国秦汉时代南方仍然是地旷人稀,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已比较进步,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火耕水耨的习惯。魏晋以来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加速了南方的开发,酝酿着南方农业技术的跃进。但南方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尚完成,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作物构成和牲畜构成比起前段均无根本改变。但适应连作制换茬的需要,豆类和冬麦在作物构成中的地位提高了。大豆有培肥地力作用,而且“保岁易为”,在春秋战国之际一度与粟并列为主要粮食,耕—耙—耢耕作体系完成,导致旱地农业抗旱防涝能力提高以后,大豆向副食品方向发展,种植面积有所缩小,但豆类作物作为禾谷作物的良好前作,始终被广泛种植。冬麦有利于轮作倒茬和“接绝续乏”,随着石磨推广、面 细化和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它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民族之间的斗争和融合,作物和牲畜种类的交流,大大丰富了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尤以西亚通路的开辟,促进了国内民族之间以至中外之间的农业交流,一批有经济意义的作物先后引进中原。西域和蒙古草原的良种马和骡、驴、骆驼等“奇畜”,在这一时期也大量引入中原地区。
在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方面,春秋以前华夷杂处的局面改变了。进居中原的游牧民族大部分接受了农耕文明,一部分被斥逐于塞北,形成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地区上明显地分隔开来的格局。这种格局在战国时代形成以来,其影响一直及于今天。在本时期内,农区以种植业为主,农桑并重,多种经营,畜牧业也是比较发达的。以养马业为基干的、由国家经营和地主经营的大规模畜牧业与以养猪养牛为主的、由小农经营的、作为家庭副业一部分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养畜业为主、游猎为辅的,种植业虽然早已存在,但比重很小。在游牧的“行国”的旁边,散居著一此以农耕为主的“土著”民族。在农区与牧区之间,平常通过互市和民间交流进行经济联络,并不时发生战争。秦汉统治阶级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在西北地区屯田和移民实边,使农耕经济方式向牧区推进,在农区与牧区之间形成一个半农半牧的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量进入中原,一度把部分农田改为牧场。但他们很快就接受了汉族的农耕文明。中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经受了历史的考验站稳了脚跟。这是我国历史上游牧民族的第二次大融合。
第四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充套件时期
包括隋、唐、宋、辽、夏、金、元诸代,这是我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走向成熟的时期。由此魏开始的均田制在隋唐时代继续实行,个体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到宋代租佃制度全面确立,封建地主制获得了典型的形态。农业生产出现又一次 。与租佃制确立相伴随的我国封建经济的另一个历史性变化,是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以南地区。这一转移魏晋南北朝发其端绪,隋唐继续发展,到宋代最后完成。
这一时期农业工具继续有重大的发展。例如包括十一个部件的结构完整、使用轻便的曲辕犁,用于深耕的铁搭,适应南方水田作业的耖、耘荡、龙骨车、秧马和联合作业的高效农具如粪耧、推镰、水转连磨等。旱地、水田农具均已配套齐全,在传统农业范围内,已达到接近完善的地步了。王祯《农书》对此作了系统的总结。
由于人口增加(尤其是在南方)和土地兼并的发展,“地不敷种”的情况有所发展,出现了“与山争地”和“与水争地”的浪潮。在中部和南部的山区,除沿用保留了原始刀耕火种习惯的“畲田”法外,适应水稻上山的需要并具有保持水土意义的“梯田”在这一时期发展了起来。在江南水乡,则出现圩田、涂田、沙田、架田等土地利用方式。这一时期水利灌溉工程南北各地均有所发展,但建设的大头在南方,而南方又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在太湖流域,五代以后形成了治水与治田相吉合的墉浦圩田系统。珠江三角洲也获得了开发。在耕作制度方面,这一时期轮作复种有所发展,最突出的是南方以稻麦复种为主的一年两熟制已相当普遍。
这一时期北方旱地农业技术继续有所发展,但比较缓慢,农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在土壤耕作方面形成了耕—耙—耖等一套完整的措施。水稻育秧、移栽、烤田、耘耨等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一年两熟的需要,更重视施肥以补充地力,肥料种类增加,讲求沤制和施用技术。南宋陈旉在其《农书》中对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作了总结,提出了“地力常新壮”的理论,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农业在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一时期的作物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北方小麦种植面积继续上升,并向江南地区推广,南方的水稻种植进一步发展,并向北方扩充套件,终于取代了粟而居于粮食作物的首位。原来为少数民族首先栽种的西北的草棉和南方的木棉传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取代了蚕丝和麻类成为主要的衣着原料。在农区的牲畜构成上,马的比重由大而小,耕牛进一步受到重视,养猪继续占居重要地位。
生产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唐代以国营养马业为基干的大型畜牧业达到极盛;中唐以后,由于吐蕃等少数民族的侵占和土地兼并的发展,传统牧场沦衰,大型畜牧业走向没落,小农经营的小型畜牧业成了畜牧业的基本经营方式。多种经营有所发展,如茶叶、甘蔗、果树、蔬菜的栽培有较大发展,花卉业兴起了。在传统的牧区,农业经济的成分有所增长。在这一时期内,原以游牧为主的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相继进入中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第三次大融合。但这一次没有出现中原农区大规模农田改牧场的情况,相反,它加速了中原农耕文化向北方摹地区的伸展。蒙古帝国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在游牧经济基础上建立的最后一个威震世界的大帝国,但它在统治了中原和江南广大地区后,仍然不能改变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随着元蒙帝国的崩溃,北方游牧经济的黄金时代也就基本上结束了。
第五阶段: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
包括明代和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这一时期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仍然是有活力的,在这一制度的范围内进行了若干调整,定额租成为主导的地租形式,佃农的人身依附关系更加松弛,经营自主权更加加强,在这一基础上农业生产在明代和清代又相继出现新的 ,并顺利地经受了清代人口激增的历史考验。顺治年间人口统计数只有几千万,经过一百多年,到道貌岸然光年间已突破四亿大关。人口的这种急剧增长显然是与农业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有关的。同时,由此而导致全国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又对农业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农业生产工具在这一时期没有重大的发展。在江南地区虽然出现过代耕架,但并没有获得推广。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封建地主制和小农经营条件下,农具改进已临近它的历史极限,另一方面也由于人多地少、劳力充裕的情况抑制了提高劳动效率的新式工具的产生。
人口激增、耕地不足,迫使人们进一步向边际土地、向传统的牧场进军,这一时期山区和海涂的利用又有所发展;而在人均土地面积减少的条件下,解决民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多熟种植的迅速发展成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突出标志。在江南地区,双季稻开始推广,在华南和台湾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在北方,二年三熟制获得了发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粮菜间套作一年三熟和二年十三熟的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的方式。
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又获得发展。深耕被进一步强调,耕法更为细致,为了弥补耕具的不足,出现了套耕、转耕等方法。肥料的种类、酿造、施用继续有长足的进步,接近传统农业所能达到的极限。作物品种的选育有很大发展,地方品种大量涌现。各种作物的栽培方法也有不少新创造。在传统农业技术继续发展的同时,西方农业科学技术开始传进。这一时代不但出现象《农政全书》这样集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大成的著作,而且出现了一些高水平的地方性农书。
作物构成的变化也是显著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新大陆作物的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耐旱耐瘠高产作物恰好适应了人口激增的需要,获得迅速推广,为中国农民征服贫瘠山区和高寒地区,解决民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菸草、花生、蕃茄、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的引进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在作物构成的总体上,高产的水稻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相比之下,牲畜结构的变化是不大的。
由于人口的增长,中唐以后农区大畜牧业衰落的趋势在明清时代继续加剧,但多种经营却获得进一步发展,而且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作物集中产区。明清是农业区获得相当大的扩充套件的时代。如明代对内蒙的屯垦,清代内蒙、东北的开禁,新疆、西南边疆、东南海岛和内地山区的开发等。在这过程中,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获得一定的推广,尤其是东北开辟成重要农业区,意义特别重大。但森林资源由此遭到进一步破坏,传统牧区面积缩小,畜牧业在全国国民经济中比重再一次下降,出现了某种农林牧比例失调的趋向
铁器出现以后 铁器代替了铜器 铁的出现加强农耕劳动能力 有了铁器人们便能农耕更多的土地 有了更多的地就加速了地域扩张 地域的扩张便有了更多的人口 促进国家形成 特征就是铁器加速农耕文明的发展 促进了国家的形成
农耕文明的特征?经济上,是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狭隘的地方性,彼此闭塞它使中国形成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
政治上,容易地方割据。主要是因为自然经济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不同时代有不同作用:在早期,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最先进的文明。
在后期,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农耕文明有什么特征
农耕文明的基本特征有以下5点,第一个特征是它的传承性。 第二个特征是对土地的依赖。第三个特征是温和性。第四个特征是无法形成真正的奴隶社会。第五个特征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制度。
农耕文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特点
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农耕文明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相对的海洋文明而讲,就是清代没落的最主要原因。
发源地
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古代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有五个: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古希腊(公元前3000年~11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古中国(公元前2000年夏朝建立——至今)。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整合。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
评价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
农耕文明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之前。此间,人们以农业为主,政治体制一般实行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形。农耕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它是工业文明的摇篮。
农耕文明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
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尽管农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较之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质的不同。
农耕相对于游牧的好处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力,这样一来,才会有一些吃饱了没事做的人去想吃饱之外的事情。如研发科技,发展文化等等。
四大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就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发达的原因1优越的地理环境。
2优越的气候条件。
3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
农耕文明有什么特征?拜托各位大神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农耕文明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相对的海洋文明而讲,就是清代没落的最主要原因。
农耕文明的基本特征 选择题 一道 谢谢农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狭隘的地方性,彼此闭塞;农本经济可以发展到较高水平,包括手工业、商业、以及市集、城镇等等;各个以农为本的地区之间,也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交往,并且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只要还是以农为本,总不能彻底改变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后稷。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父帝喾,母姜嫄(“帝喾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后稷,同母弟曰台玺”)。《山海经》:帝俊生后稷,按照诗经记载为上帝之子。
后稷少年时,被父母所弃,但却有神异一路保护,《诗经大雅生民》描述后稷是踏着上帝脚印生存出来的,后被唐尧提携为相(晋语辰以成善后稷是相)。
唐尧封后稷与有邰(古籍有三种说法:一说虞舜封后稷有邰,一说成汤封后稷有邰),曾在尧舜时代为相,是第一个建立国库粮食储备和畎亩之法,放粮救饥,(一说后稷周弃是始作解梦)赐给老百姓种子,教民耕种,被认为是上古时代功德最大的三公之一,拯救民众免受饥荒灭种。
扩展资料:
上古西方周民族所奉祀的祖神和农神名叫“弃”。弃又命名为“后稷”。稷,即粢,俗称“粟”。周人的农业生产是从种植稷开始的,稷是百谷中最重要的一种农作物。汉蔡邕《独断》云:“周弃亦播殖百谷,以稷五谷之长也,因以稷名其神也。”
周人祭祀的农神叫“稷神”。在我国古代的典籍和绘图中,许多神是人和动物的结合体,如创世神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道家天神西王母是豹尾虎齿人身,人和植物结为一体的神祇比较罕见。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有幅岩画:大地上生长呈辐射状的农作物,上面是生有双目似有嘴鼻的人面像,也有只有双目而无脸的轮廓的,但都有一根直线和下面农作物相连接,人面像俨然成了农作物结出的果实。有专家把这幅岩画称为“稷神崇拜图”。
那炯炯有神的双眼,成了活生生的植物之神,这直观生动的形象说明“后稷”的命名是对农作物稷崇拜的结果。
-后稷
徐光启(1562-1633),
字子光,号元扈,谥文定,上海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他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农政全书》在水利方面的主要内容有:水利总论、西北与海河流域水利、东南水利、浙江水利、海塘与滇南水利、利用多种自然水体的工程方法、灌溉提水机械图谱、水力机械图谱、西方水利技术介绍等等。其中既有徐光启掌握的水利科技的系统归纳,也有他的水利思想的集中阐述;既有其一生水利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有他发现的西方水利科技的全面介绍。这不仅使得该书成为当时我国农业科技的集大成者,也使他成为总结此前我国最高水利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正是由于他在农业、水利等方面的突出业绩
A |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基本知识。古代传说,神农氏教民耕作,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当然,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业进化而来的。故选A。大禹和黄帝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大禹治水,他是我国最后一位部落首领;黄帝是华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与生于姜水(今宝鸡境内)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周公辅佐周王制定礼乐制度。因此BCD都与原始农业无关。 点评:学生应该知道原始农业是怎么来的。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古代农业的特点、生产工具的演变等需要掌握。 |
神农,又称炎帝、农皇,姓姜,名魁。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是距今约4700年原始农业社会的首领,在位一百二十年。与传说人物燧人、伏羲合称“三皇”。《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后世有神农尝百草而始有医药之传说。神农历来被视为药物的发现者和使用者,尊奉为中国医药学之创始者。正因为如此,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药物的著作,被命名为《神农本草经》,即寓有尊崇怀念之意。几百万年前,人类的生活十分艰苦,风雨雷电、洪水猛兽、瘟疫和伤病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但是人们凭借着生存下去的本能,和无尽的智慧,战胜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在这场斗争中,草药的发现对于挽救人们的生命和治疗伤痛和疾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完成这一艰苦的工作的,就是中医史上一位传奇般的人物——神农氏。神农氏是一位勤劳勇敢、聪明善良的人,他见到人们被疾病和伤痛折磨著,心中很是不安,便下定决心去寻找可以治病救命的药物。他顶烈日、冒酷暑地在山野之间采集各种草木的花、实、根、叶,细心的观察形状,仔细的品尝味道,并体会服食之后的感受。这些药物,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苦,有的辣;吃下去以后,有的使人寒冷,有的令人燥热,有的清凉爽口,有的温润滋养;有的能止痛,有的能消肿,有的使人呕吐、腹泻,也有的让人精力倍增,甚至还有的具有强烈的毒性,服食之后,痛苦难当。即使是经常会遇到可怕的毒性草药,甚至威胁生命,神农氏依然抱着为民除病的信念,没有一刻耽搁的采摘、服食、品尝和记录。终于有一天,他掌握了几百种草药的性味和功用,把它们带给了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从此,人类的生命得到了更加安全的保护。这便是神农氏,他还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明者。他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了原始社会后期,由渔猎畜牧到农业经济的转变和发展,他,便是以“大德”闻名于世的三皇之一——“炎帝”。“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
详见百科词条:神农 [ 最后修订于2015/11/7 12:35:09 共86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国古代人民对各种农业生物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及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的观察,是相当深入细致的,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以求取最好的生产效果。如甲骨文中“禾”、“黍”二字分别为粟和黍的象形,正确把握了前者攒穗、后者散穗的特征,表现得惟肖惟妙。从《诗经》等古籍看,古人早就发现大麻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并分别加以利用,雌麻称苴,其子称膺,可供食用,列于“五谷”,雄麻称,其表皮充当衣着原料。后来又了解到雄麻有花无实,而雌麻是靠雄麻授粉而结实,因此要待雄麻散放花粉后才能收割雄麻,否则雌麻就不能结子。对植物特性的这些认识,在当时世界上是居于先进之列的。《齐民要术》中多有关于各种农业生物的“性”“质陆”“天陆”的记载,栽培管理措施视其“性”之不同而各异。例如韭菜“根性上跳”,所以要开极深的畦;又“韭性多秽”,即爱长草,所以“薅令常净”。蜀芥、芸苔、芥子“性不耐寒,经冬则死”,因此要收子的“须春种”。又如牲畜饲役使的总原则是“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也成为中国农学的一种传统。
本文2023-08-06 10:41: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0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