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之类的竖排古书,没有句读,应该怎么阅读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十三经注疏之类的竖排古书,没有句读,应该怎么阅读啊?,第1张

慢慢看,一般断句的地方大多出现语气词,古文能力可以的话,出声读读大体能判断出来。别着急,毕竟古书跟白话文不一样,耐心点。

如果看着眼花,可以那个长条东西遮盖一下,这样就不会读错行了,呵呵,一点小经验。。希望有点帮助~~~

你可能没看清楚,这是不同的两本书,

一本是程俊英的《诗经注析》,这是竖排版的。

另一本是程俊英的《诗经译注》,这是横排版的。

这两本书的区别之处在于:程俊英·蒋见元的《诗经注析》则是一本面向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学者展现先秦时期《诗经》原貌的学术著作,要求阅读者具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基础知识,侧重于字音、义的考证,对原诗所反映的主题进行辨析;程俊英《诗经译注》是一本面向初学者了解《诗经》的一本书,该书通俗易懂,由题解、译文、注释三部分组成。(1)排版不同,前者是竖排繁体;后者是横排简体。(2)出版社、出版时间不同。前者是1991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3)两本书的组成内容不同。前者比较详细的对每首诗中的地名、植物、字音、字义以及整首诗所反映的主题都进行了详实的考辨,包括应用了目前一些前人的学术成果,侧重于反映先秦时期《诗经》的原貌;后者由题解、译文、注释三部分组成,侧重于对全篇诗的文意疏通,通篇理解。

程俊英·蒋见元的《诗经注析》,这本书是1991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这本书采用竖排繁体的编排方式印刷,书中的内容对于研究《诗经》的学者来说之一本经典之作,书中在注析一首诗时,不但考证了产生的地理位置,在全诗字音,字义,运用了《尔雅》、《广雅》等书籍,在押韵、字义、引申义,诗句辨析方面列举了历来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于去伪存真,追求呈现《诗经》本来面貌为目的,注重于注释和辨析,没有翻译为白话文。

程俊英《诗经译注》,是1985年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每一部分包括题解、注释、译文三部分,题解主要采取“就诗论诗”的态度,注意剔除经门生们牵强附会的解释,注释做到了浅显易懂,在原史旁附译诗,基本上做到了逐句紧扣原诗——程俊英《诗经译注》。

您好,根据您的叙述,估计您指的应该是“繁体竖排版”,这种书不分年代,我国在排印古籍时,为了保留古籍的“原汁原味”,一般保留古籍的“繁体竖排版”。出版繁体竖排版古籍最多的是我国的中华书局出版社,像《二十四史点校本》《四库全书点校本》《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书籍都是这样排印制作的。您如果需要知道上述“四书五经”的出版年份,可以查询该书扉页后、封底或环衬上标注的出版日期。如果没有上述内容,就需要学习一些古籍阅读的基础知识,比如你可以了解“四书五经”在我国有几个本子(版本),然后查询一下这些本子在我国的出版情况,比如何年印刷了哪一个本子,何年又印刷了另外一个本子,这样类推,就可大致推得上述丛书的出版时间了。

标点居中和字体有关,比如一点明IMing字体的CP版本(IMingCP-700ttf),它的标点就是居中。

排版软件很多,word也可以做到竖排版,只是细节不是很理想。其他排版软件比如InDesign等,有支持竖排。

古籍出版时保持原貌,使用繁体字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比如啊,就拿古书中最常见的通假字来说吧。“同音相借”的通假字实际上非常重要,它是在出现新事物之后,当时的人们利用现有词汇无法表达此事物时,灵活使用旧词汇才出现的现象。你如果一律强改,整齐划一倒是做到了,但这种变化的痕迹在古书上就消失了,时间长了,后人就无法理解这种变化了,历史的信息也就被你抹去了。举个例子吧,比如“装裱书画”的“裱”字,其出现非常晚,最早不会早过北宋。之前用的是“褾”字,其本意是袖子或衣领的外边,是衣服上的一种装饰。唐朝时才出现裱画这个技艺,之前没有,属于新事物,于是人们就借用“褾”字来表义。装褾本意就是给画心的四周镶边,是个名词。可后来词义转化,变成动词了,就创造出了“裱”字。你如果强改古籍,将唐朝文献中出现的“褾”都改为“裱”,这种词义变化就消失了,破坏了原有的历史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的古籍出版都是要用繁体字,而且尽量保持原貌的原因。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