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没药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没药丸简介,第1张

别名十味没药丸(《景岳全书》卷六十四)。处方没药乳香川芎川椒芍药当归红花桃仁血竭各30克自然铜12克(火煅七次)制法上药为末,用黄蜡120克熔化,入前末,速搅匀,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或血逆血晕,或瘀血内停,肚腹作痛,胸膈胀闷。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化服。摘录《正体类要》卷下《传信适用方》卷三方名没药丸组成大川乌(生)2两,当归2两,赤芍药2两,苏木(锉,炒)2两,木鳖仁2两,五灵脂(炒)2两,羌活2两,独活2两,穿山甲(蛤粉炒脆)2两,没药1两,乳香(别研)1两。功效活经络,生肌肉。主治发背。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御药院方》卷一方名没药丸组成没药2钱半,乳香2钱半,丁香2钱半,木香2钱半,地龙(去土)2钱半,生犀(镑)2钱半,人参(去芦头)2钱半,羚羊角(镑)2钱半,朱砂(水飞)2钱半,龙脑2钱半,麝香2钱半,天麻1两,川乌头(炮裂)半两,白花蛇(酒浸,取肉)2钱半。主治中风,手足不随。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细嚼,以温酒或温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金箔为衣。《卫生总微》卷十七方名没药丸组成没药1两,泽兰叶1两,香白芷1两,骨碎补1两,草乌(去皮尖)1两,破故纸(炒)1两,败龟(夹酥黄)1两,虎骨(涂酥,炙黄)1两,续断1两,白头翁(去芦)1两,乌金石1两,自然铜(烧赤,醋淬过7次)2两。主治扑坠损伤,骨节疼痛,或已可而有时发作,痛不可忍,时发赤肿。用法用量每服35丸,以生姜温酒送下;筋骨损者,用虎骨散贴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醋磨浓墨为衣。《普济方》卷三十八方名没药丸组成没药半两,五灵脂3两,川乌头1两4钱(炒令黑焦色),大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主治冷气及酒毒泻血,泄泻,腰腿重;及大便血似肠风者。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空心食前以艾叶汤送下

详见百科词条:没药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47:46 共447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蜥蜴 21 拼音名 22 蜥蜴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蜥蜴的用法用量 27 备注 2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蜥蜴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蜥蜴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蜥蜴 1 拼音

xī yì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蜥蜴

21 拼音名

Xī Yì

22 蜥蜴的别名

麻蛇子、马蛇子、马舌子、丽纹麻蜥

23 来源

蜥蜴科动物麻蜥Eremias argus Peters,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后晒干或烘干。有的地方在捕捉后,用白酒喷,死后,置通风处阴干。

24 性味

咸,寒。

25 功能主治

化痰散结,利尿。用于癫痫,小便不利,气郁结滞;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疮毒。

26 蜥蜴的用法用量

05~1钱(或1个),焙干研粉服;外用适量,焙干研粉香油调敷。

27 备注

(1)同属动物山麻蜥(华北麻蜥)Eremias brenchleyi Guenther与前种极相似,亦入药。

2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蜥蜴的方剂 中分散

》卷一六九:方名:中分散组成:螳螂1个(中分),蜥蜴1个(中分),赤足蜈蚣1条(中分)。功效:定搐。

大附着散

青8分,雄黄7分,朱砂7分,干姜7分,细辛7分,蜥蜴2枚,人参7分,莽草7分,鬼臼7分。制法:上为散

山龙丸

óngwán《圣济总录》卷九:方名:山龙丸组成:蜥蜴(一名山龙子,酥炙)2钱,海蛤1钱,乌头(炮裂,

接骨续筋片

ian标准编号:WS3B222696处方:蜥蜴500g骨碎补(炒)333g穿山龙167g制法:

雄豆丸

豆1两,鬼臼1两,莽草1两,丹砂1两,獭肝3两,蜥蜴1两(炙),蜈蚣1两(炙)。主治:鬼胎,脉实者。

更多用到中药蜥蜴的方剂

用到中药蜥蜴的中成药 接骨续筋片

ian标准编号:WS3B222696处方:蜥蜴500g骨碎补(炒)333g穿山龙167g制法:

麝香丸

)3分,鬼箭羽半两,巴豆(去皮心膜,出油)1两,蜥蜴(炙,去头足)1枚,獭肝(炙熟)1具。主治:五注

更多用到中药蜥蜴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蜥蜴 《本草纲目》:[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一]石龙子

曰∶此物生山石间,能吐雹,可祈雨,故得龙子之名。蜥蜴本作析易。许慎云∶易字篆文象形。陆佃云∶蜴善变易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一中品]石龙子

见人不动,名龙子;次有小形而五色,尾青碧可爱,名蜥蜴,并不螫人;一种喜缘篱壁,名(音偃)蜓(音电),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三十虫鱼部中品]鳞虫

经曰〕生平阳川谷及荆山山石间今处处有之尔雅云蝾螈蜥蜴蜓守宫四者一物形状相类而异名也字林云蝾螈蛇医也说

《神农本草经赞》:[卷二中经]石龙子

咸寒。主五癃邪结气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一名蜥蜴。生山谷。析易阴阳。荆山盈数。鱼跃浮交。蝉栖巧捕

《本经逢原》:[卷四龙蛇部]石龙子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 41 组成 42 功效主治 4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45 用药禁忌 46 方解 47 七厘散的临床应用 48 各家论述 49 附注 410 歌诀 411 摘录 5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51 组成 52 主治 5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55 摘录 6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 61 组成 62 功效 6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65 摘录 7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 71 组成 72 主治 7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75 摘录 8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 81 组成 82 功效主治 8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85 摘录 9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 91 组成 92 主治 9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95 用药禁忌 96 摘录 10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05 附注 106 摘录 11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15 摘录 12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124 摘录 13 七厘散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处方 133 制法 134 性状 135 鉴别 136 检查 137 浸出物 138 含量测定 13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38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84 测定法 139 功能与主治 1310 用法与用量 1311 注意 1312 规格 1313 贮藏 1314 版本 1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七厘散 1 拼音

qī lí sàn

2 英文参考

Anisodus carniolicoides CYWu et CCh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ili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qili s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七厘散同名方剂约有九首,其中《同寿录》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朱砂36g、麝香036g、冰片036g、乳香45g红花45g、没药45g、血竭30g、儿茶72g,具有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本方是伤科名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方成药药典标准。

4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其组成为血竭一两,红花、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儿茶二钱四分,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为细末,每服七厘,黄酒或白开水送下,外用白酒调敷患处。功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治跌扑损伤,骨折筋伤,创伤出血,瘀血肿痛,无名肿痛,烧伤烫伤等。近代常用于骨折、外伤性关节炎等外伤疾病,以及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等属血瘀兼热之内伤疾病。方中主以血竭化瘀止痛,生肌止血;辅以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生肌;麝香、冰片辛香走窜,通络开窍止痛;朱砂镇心安神;儿茶清热止血,生肌止痛。诸药相合,具有瘀血能消,出血可止,内服、外用均可,而开窍止痛之功卓著等特点[1]。

41 组成

血竭一两,红花、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儿茶二钱四分,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1]。

上朱砂1钱2分(水飞净),真麝香1分2厘,梅花冰片1分2厘,净乳香1钱5分,红花1钱5分,明没药1钱5分,瓜儿血竭1两,粉口儿茶2钱4分。

朱砂36g、麝香036g、冰片036g、乳香45g红花45g、没药45g、血竭30g、儿茶72g[2]

42 功效主治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具有散瘀消肿,定痛止血。活血祛瘀,止痛收口。消肿。舒筋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刀伤出血,无名肿毒,烧伤烫伤。金疮,血流不止,金刃伤重,食嗓割断。汤泡火灼。闪腰挫气,筋骨疼痛,瘀血凝结。

4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治外伤,先以药7厘,烧酒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如金刃伤重,或食嗓割断,不须鸡皮包扎,急用此药干掺。

共研细末,密封贮藏备用。每服05~1g,用酒或温开水冲服。外用适量,以烧酒调敷伤处。[2]

4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黄蜡封口,贮久更妙。

45 用药禁忌

本方药性走窜,耗气堕胎,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46 方解

本方是伤科名方。外伤瘀血肿痛、出血,治宜散瘀消肿,止血定痛。方中重用血竭活血祛瘀止痛为君。红花活血祛瘀,乳香、没药祛瘀行气,消肿止痛;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共助君药活血祛瘀止痛,使瘀散气行,肿消痛止,为臣药。儿茶清热止血生肌;朱砂镇心安神,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功。[2]

47 七厘散的临床应用

1.本方是一首既可内服,又可外敷的著名伤科方剂。不仅对外伤瘀血疼痛确有疗效,而且对于内伤血瘀胸痛、吐血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还可用于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内服外用均可。[2]

2.本方用治筋断骨折,可加三七、土鳖虫、自然铜、接骨茶等,以增强活血止血、接骨止痛的作用。[2]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2]

4冠心病:七厘散加减治疗100例冠心病患者,气阴两虚型加用黄耆、首乌、太子参,阴虚阳亢型加用首乌、寄生、勾藤等。对心绞痛总有效率为708%,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47%。疗程最长已达二年,无不良反应。

5带状疱疹:治带状疱疹11例。治疗日期36天,平均46天。服药12天后疼痛减轻或停止,23天红斑丘疹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无后遗症。

6痔疮:本方为主治疗痔疮20例,内痔15例,犥外痔5例。痊愈17例,好转3例。疗程短者1520天,长者30天。先用温开水3000毫升,加入高锰酸钾1g,洗浴 半小时,再用疮药膏或磺胺软膏5g,加七厘散3g调糊状,涂于 内外患处,每晚一次,连用24周,忌食辛辣及饮酒,避免重体力劳动。

48 各家论述

《中医方剂学讲义》:本方是伤科名方。方中血竭、红花祛瘀活血;乳香、没药行气祛瘀,消肿止痛;儿茶清热止血;朱砂镇心安神;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合用以奏活血散瘀,定痛止血之效。惟方中香窜走泄,行气祛瘀之药,皆能耗气堕胎,故孕妇忌服。

49 附注

《辽宁中医杂志》(1982;2:12):两例局部外敷七厘散患者,发生过敏性皮炎,皮损呈红斑、水肿、水疱大泡,为急性、亚急性起病。经局部用3%硼酸水湿敷,口服强的松和抗组织胺药,静注10%葡萄糖酸钙,均在1周内痊愈,斑贴试验证实,血竭是主要致敏原。

410 歌诀

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2]

411 摘录

《同寿录》卷尾

5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51 组成

地鳖虫(去头足)8钱,血竭8钱,硼砂8钱,蓬术(醋炒)5钱,五加皮(酒炒)5钱,菟丝子5钱,木香5钱,五灵脂(醋炒)5钱,广皮5钱,生大黄6钱,土狗6钱,朱砂4钱,猴骨4钱,巴豆霜3钱,三棱3钱,青皮3钱,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钱,赤芍(酒炒)2钱,乌药(炒)2钱,枳壳2钱,当归(酒炒)2钱,蒲黄(生熟各半)2钱,麝香1钱5分。

52 主治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主治跌打损伤,瘀血攻心者。

5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伤轻者服7厘,重者服1分4厘,最重者服2分1厘,陈酒冲服。

54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末。

55 摘录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6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 61 组成

乳香1钱,没药(各去油)净1钱,巴霜(去油)1钱,血竭1钱,自然铜(煅)1钱,硼砂1钱,半夏1钱,归尾2钱。

62 功效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有散瘀定痛之功效。

6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老酒调下。

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65 摘录

《伤科补要》卷四

7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 71 组成

雄黄1钱,白滑石3钱(共为细末,听用),巴豆3钱(去油)(捶千下,听用),杏仁3钱(去皮尖油)(捶千下,听用),真轻粉1钱2分(研细末)。

72 主治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治五痈。

7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或1分,空心姜汤送下。

74 制备方法

将真轻粉用人乳和为1丸,外用面皮包,入锅内,甘草水蒸半炷香,面熟取出;去面,就热和前4味捶,为丸如卜子大。

75 摘录

《遵生八笺》卷十八

8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 81 组成

龙骨5分,硼砂5分,血竭(酒洗)5分,儿茶5分,天芝麻(即土连翘)5分。

82 功效主治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有止痛之功效。治金刃伤。

8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

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5 摘录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

9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 91 组成

赤练蛇(煅存性)。

92 主治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治无名恶毒,诸药不效者。

9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粒,症重者加至14粒,好酒下。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芥菜子大。

95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煅灰时,勿犯铁器。

96 摘录

《文堂集验方》卷四

10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 101 组成

归尾1钱,红花1钱,桃仁1钱,大黄(酒浸)1钱,自然铜(醋煅7次)1钱,地鳖虫(去头足,炙焦)5钱,黄麻根(烧存性)3钱,乳香3钱,没药3钱,儿茶3钱,朱砂3钱,雄黄3钱,骨碎补3钱,古铜钱(醋煅7次)3钱,麝香5分。

102 主治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治折伤。

10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大人1钱2分,小儿7厘,陈酒送下。汗出为度。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5 附注

《种福堂方》有血竭三钱。

106 摘录

《跌损妙方》

11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 111 组成

归尾2两,儿茶6分,朱砂2钱8分,乳香2钱8分,没药2钱8分,红花8钱,雄黄8钱,冰片2分4厘,麝香2分2厘,血竭2钱4分。

112 主治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治一切跌打伤损。

11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烧酒调,百花酒送下;并用酒调敷伤处。

114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以瓷瓶收贮。

115 摘录

《古方汇精》卷二

12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 121 组成

田三七1钱,豆砂5分,梅片5分,乳香1钱,没药1钱,儿茶1钱,红花1钱5分,猴结1钱5分(研末)。

122 主治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治跌打损伤。

12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口服,每用7厘;或搽涂。

124 摘录

《青囊全集》卷上

13 七厘散药典标准 131 品名

七厘散

Qili San

132 处方

血竭500g、乳香(制)75g、没药(制)75g、红花75g、儿茶120g、冰片6g、人工麝香6g、朱砂60g

133 制法

以上八味,除人工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血竭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人工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134 性状

本品为朱红色至紫红色的粉末或易松散的块;气香,味辛、苦,有清凉感。

13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块片血红色,周围液体显鲜**,渐变红色(血竭)。不规则团块无色或淡**,表面及周围扩散出众多细小颗粒,久置溶化(乳香)。花冠碎片**,有红棕色或黄棕色长管道状分泌细胞;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朱砂)。

(2)取本品02g,加乙醇2ml,振摇,滤过。取滤液5滴,置白瓷皿中,加1%盐酸溶液3滴与0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乙醇溶液2ml,置水浴上加热,溶液周围应显紫色或紫红色。

(3)取本品02g,加乙醚5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斑点。

136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B)。

137 浸出物

取本品约2g,称定重量,用乙醇作溶剂,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

本品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

138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3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血竭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138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约9m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3%磷酸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血竭素高氯酸盐36μg,相当于每1ml含血竭素26μg)。

13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010~015g,精密称定,置15ml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10ml,密塞,振摇3分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138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血竭以血竭素(C17H14O3)计,不得少于55mg。

139 功能与主治

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13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15g,一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

1311 注意

孕妇禁用。

1312 规格

每瓶装  (1)15g  (2)3g

1313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1314 版本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