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哪些姓钱的诗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清朝有哪些姓钱的诗人,第1张

钱棨:(1734-1799)字湘舲,号振威,清代江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门第。钱綮自幼饱读诗书,勤学不辍,以才华过人远近闻名。他是中国科举历史上两个“六元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之一。28岁以县、府、院试三个第一考上秀才。乾隆辛丑一甲一名进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以乡试第一的成绩中举为“解元”。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进京会试,得中第一名会员;同年殿试中,又摘得状元。

钱陈群:浙江嘉兴人,清代大臣,累官至右通政史。善诗,为乾隆赏识,时相唱和,与沈德潜合称江浙两大老,有《香树斋集》。

钱大昕: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代考据学家,尤长于史,以考证方法治史。著有《唐石经考异》、《经典文字考异》、《元史艺文志》、《潜研堂文集》等。

钱曾:清代藏书家、版本学家。字遵王,号也是翁,又号贯花道人、述古主人。虞山(今江苏常熟)人。父亲钱裔肃和族曾祖钱谦益(见绛云楼)都是藏书家,受其影响,钱曾年轻时即有志于收藏古籍,访求图书不遗余力。他入清后便无意仕途,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江南奏销案中因欠赋被革去生员。他继承了其父的藏书,后来又得到了钱谦益的绛云楼焚余之书,使藏书聚至4100余种,其中有很多宋元刻本和精抄本,成为继钱谦益绛云楼和毛晋汲古阁之后的江南藏书名家。钱曾的藏书室先后命名为述古堂和也是园。他重视宋元刻本及旧抄本,并认真校书,为古籍存真起了一定的作用。他先后藏书达30余年,自称“食不重味,衣无完彩,摒当家资,悉以藏书”。他还与当时的毛晋、毛扆父子,陆贻典,季振宜,冯舒,冯班兄弟,叶奕,顾湄等藏书家互通有无,易书抄校,从而使一些珍本秘籍得以流传。最喜宋版古籍,藏书近5 000种,数十万卷。建书楼“述古堂”,另有“也是园”、“莪匪楼”;与江浙各藏书家如曹溶、金俊明、叶树廉、冯舒、毛扆、陆贻典等人,借抄图书。钱氏抄书以其纸墨精良、校勘仔细而著称,世称“钱抄”,与毛晋抄本媲美。他去世后,藏书大部分归于泰兴季振宜。其藏书印有“彭城世家”、“述古堂藏书记”、“虞山钱曾遵王藏书”、“钱遵王藏书”、“莪匪楼藏书”、“钱遵王述古堂藏书”、“克庵”、“传家一卷帝王书”、“篯后人”等印。子钱沅,字楚殷,继承藏书,有藏书印为“传家一卷帝王书”等。

钱玄同(1887年9月12日—1939年1月17日):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历任北京各名校教授,原名夏,字中季,后改名玄同,字德潜,号疑古,自称“疑古玄同”,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字学家、著名文学理论家、语言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一生在新文学运动、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古史辨运动以及音韵学诸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著有《文字学音篇》、《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古韵二十八部音读之假定》、《古音无邪纽证》等论文。1939年1月17日逝世,终年52岁。

隋唐时期日本派遣唐使向中国学习文化,遣唐使回国后,日本经过大化改新便从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制国家,并改国名为日本。日本的茶道、花道、日本文字包括和服都是从中国传来的,就连京都的城市规划建筑也是仿制长安城的。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启示:要虚心学习和引进吸收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来促进本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注]此为本人在江西师大读书时的作业,粗制滥造,拿出来晒一下,也不怕大家笑话,权当留下一段学生时代的追忆。

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内 容 摘 要

中国与日本为近邻之邦,交往已久,但中国自古就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自己自成系统的先进文化,因而对周边国家产生巨大辐射力。相比之下,日本古代文化并不发达,为求得与先进文化的一致性,便采取拿来主义,尤其表现为不遗余力吸收中国古代先进文化,特别是对隋唐文化,几乎是无所不学,无所不包。结果促进日本古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跻进亚洲大国之林。另一方面,日本虽文化输出功能相对较弱,但却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日本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也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吸收、消化和创新相结合,最终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大和文化。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文化 儒学 律令制 禅文化

中日交流历史上由来已久,但中国自古代就是亚洲大国,有着悠久又自成系统的民族文化,对周边各族一直产生巨大的辐射力。日本地处中国近邻,隔海想望,且自身文化与中国文化有较大的差距,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强烈影响。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在交流中显现出差距,彼此之间便产生了不协调。当人们发现这一不协调后,便产生一系列心理反映。为求得与先进文化的一致性,便产生向先进文化的倾斜,“拿来”则是易容易引进先进文化的方法之一,不遗余力地输入先进文化也就成为必然。

中日交流中,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隋唐文化对日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了日本古代社会的发展,有些方面至今在日本仍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诚然,日本人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非一味地“拿来”,而是有其独特的特点。本文拟从大和民族如何摄取中国古代文化及其吸收特点方面来考察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所产生的影响。

日本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考察

一、中国物质文明影响日本的阶段

日本形成统一的国家始于公元3世纪至4上半叶。但日本早在绳纹时代就受中国古文化的影响。如日本北九州绳纹文化晚期遗址中曾发现一个表面经过仔细磨光的陶器。日本学者贺川光认为,这是受了中国龙山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张中一认为是受了楚文化的影响[1]。日本山形县饱海郡三崎山出土过一把铜刀,从地层上看,属绳纹文化晚期,其中与中国殷商时期青铜刀形式大致相似[2]。而出土于日本绳纹文化前期精致的漆梳[3],晚期竹木胎的漆容器和漆弓等[4],其制作方法和施漆风格均与中国先秦时代漆器相同。

在日本绳纹文化晚期至弥生文化早期,中国大陆有大批移民至日本列岛,带去中国的先进文化。徐福东渡的传说正发生这一时期,其事迹亦可见于两国史籍。《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南登琅邪……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既已,齐人徐市(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日本《罗山文集》记为:“徐福之来日本,在焚书坑儒之前六七年矣。”徐福入日本后,大规模推广水稻及养蚕桑织技术。此外,还有建倭国的传说,故徐福被日本居民奉为“农耕之神”、“纺织之神”,甚至被日本尊为祖宗,奉为神灵[5]。虽无法考证“倭国”是否为徐福所建。但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日本刀歌》等古籍记载来看,徐福确有其人其事,而且是古代东渡日本的移民代表。公元前二、三百年前后北九州之所以出现先进的水稻耕作文化,并进一步向东发展,把水稻耕作推广到全日本,最后促成了日本原始国家的产生。其最大的原因是一大批外来移民,特别是包括徐福一行在内的中国移民的影响。

入汉以后,日本成为中国的臣属之国,文化交流更加频繁。1784年在日本九州福冈志贺县海滨出土的一方金印”汉委奴国王”,即为东汉光武帝颁赐“汉委奴国王”印的原物[6]。表明日本此时已接触到汉字。公元403年,日本最早使用汉字,时值履中天皇四年八月,始设官记言诗以达四观之事。汉字的传入促进日本的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儒学是通过文字而传入日本的,所以日本一开始就接受儒学了。据日本的史料记载,儒教传入日本为公元405年,王仁自朝鲜半岛南部北济到达日本,为应神天皇儿子老师。王仁授之《论语》,这是儒学东传的开始。尔后,儒家思想通过典籍传至日本,规模有限,但对日本影响颇深。一方面,使大和的政治思想发达起来,这在历代的诏敕上表现显著。仁德天皇在诏书中说:“君以民为本。”[7]这是引用荀子的话。表明日本君王已懂重民思想,这是受中国儒学的影响。圣德太子定冠位即以德、仁、礼、信、义、智等道德项目为名称,显然是受儒学伦理思想的影响。这此提倡道德的结果,使日本自上而下养成一种孝顺谦让的美德。另外在风俗上,自儒学传入后,日本上古的娶姑姨,异母兄弟姨妹之间通婚及继母之间通婚等风俗渐减,使日本移风易俗。[8]

东汉时,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尔后又从中国传入日本。据史载,公元522年,南朝梁人司马达到日本后,在大和国高市郡坂田原建造草庵置像礼拜。这是关于佛教传入日本的最早的文献记录。其后,佛教又继续传入日本。佛教教导慈悲,可使当时日本激烈倾扎的阀族之间的斗争平息,但主要的是佛教主张只要忏悔罪过,积功积德,到一定程度便可渡脱成佛,取得永生。这对于今世受苦的广大奴隶和农民来讲,有了来世的憧憬,能给以莫大的希望和安慰。故在日本大受欢迎,全国上下信佛。圣德太子和苏我氏当政时,大兴佛教,在各处大建寺院。苏我氏建飞鸟寺,圣德太子建法隆寺和四天王寺。在建筑样式、佛像雕塑、绘画、手工艺术品等方面,深受中国南北朝文化的影响。

二、制度文化为主的隋唐文化的大摄取

公元603年,圣德太子改革开始,此为日本史上一重大事件,从其改革的内容上可看出其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之深。改革主要由两方面组成:冠位十二阶的制定和十七条宪法。冠位十二阶,其外形起源于中国北朝后周,[9]冠以中国儒学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加“德”命名。至于十七条宪法,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思想原则上,其源流上也只能在中国求得,即以儒、佛、法等思想为其理论基础,儒为主,佛法为辅,熔东方思想于一炉,这是圣德太子效法中国文化的结果。

7世纪中期后,即日本的奈良平安前期,日本以大化革新为起点进入了律令制国家的形成期。在对中国文化的引进上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第一个全面接受汉文化的高潮,并且吸收形式由间接变为直接,最典型的是举世闻名的遣唐使的派遣,先后共达13次之多。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唐文化,学习中国的法令、制度、文学、生活、建筑等,几乎无所不学。限于篇幅,这里仅从政治制度、文学艺术和宗教等主要方面考察其深刻影响。首先在政治制度方面,大化革新后建立起来的律令制中央集权国家,国体是完全仿照唐朝的。两官八省制是仿照诏的三省六部制。《大唐律令》和《养老令》是以唐委为样板,班田的土地制度则是参照唐的均田制。与唐一样,日本亦实行租庸调法,两者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只不过数额上有所不同而已。其次在文学方面,日本大量输入唐代书籍。从编辑于9世纪末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以及其他文献材料可以看出,那时日本把唐代的主要书籍几乎都收藏了,甚至有的书籍在我国业已失传,但在日本却保存下来。[10]不仅如此,他们还千方百计地积极学习写作汉文、汉诗,努力钻研汉文、汉诗的写作技巧。从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深受欢迎可见一斑。《怀风藻》被认为是日本现在最早的汉诗集,序文是六体名作。书中收入120首诗歌,其中以五言诗最多,也有七言诗,作者上自天皇、皇子,下至大臣、僧侣,风格与初唐诗相近。[11]唐诗不仅影响古代日本,现代日本亦把唐诗看成自己的古典,仅岩波书店一家就出版了唐诗二古十万册,[12]可见影响之大。再次在宗教方面,唐朝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等佛教宗派盛行,入唐僧侣学习这些宗派并将之照样移植到日本,并且出现了许多著名高僧,空海和最澄等为其杰出代表。这里中日人民都不会忘记的是,唐朝的高僧鉴真和尚历经险阻,出生入死,东渡日本,为传播中国佛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当时日本在天文、历法、医学、教育、修史、艺术、雕刻,生活风俗等方面亦深受唐文化影响。这里不一一叙述。

三、深层精神文化的大力辐射

10世纪后,日本进入镰仓时代,是从古代国家向中世纪过渡的时期。在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中国由唐进入宋元时代,文化的主人、内容和形式焕然一新。尤其是佛教方面,迎来一大转折时期。这一切刺激了日本禅僧尤其是五山僧人渡海参叩的念头,如无准师范、虎关师炼、义堂周信等名僧,他们千方百计将中国文化移植到日本,掀起了继唐之后第二次学习中国的热潮,丰富了日本文化的内容,加速了日本文化发展。以典型的文学、佛教和儒学为例:五山文学在当时日本的地位很高且具有代表性,但随中国王朝的更迭而分别受其影响。日本五山汉文学一度出现“景定咸淳的浮华”,正反映出中国宋代文化颓废风气,而南北朝室町时期的入元僧大兴偈颂运动则显然是正确的传达了中国元代的偈颂运动。安土、桃山时代,禅林文学的俗化则又是受中国明朝士大夫文学俗化的影响。[13]就宗教来说,当时日本崇兴的佛教是净士宗和禅宗。这即与中国当时的佛教信仰有关。净土教和禅宗是由日本来华僧和中国渡日僧传播而来。中国净土教的依据“三经一论”即《般舟三昧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和《往生论》,也是日本净土教的依据。净土教在日本人民中广泛传播,所以今天在日本人生活中仍然到处可以看到净土教艺术的优雅简素的风俗。除净土宗外,后来在日本更为流行的是禅宗,禅宗原为中国所创,后传至日本。尊重现实,应顺自然,重视感性,排斥非现实的、理想的、烦琐的、豪华的东西,一切归于简素淡泊,静闲幽寂,自由自在,这是禅宗的美学思想,而且禅宗修行形式简单,主张顿悟成佛,坐禅求悟,决非偶然。日本武士们不计生死与禅宗教义“生死一如”是相通的,而且日本武士们在现实中纵情声色是直接受禅宗不主张苦行,又不念佛读经,只要直指本心,做到心地“无非”、“无乱”、“无痴”,便是“戒”、“定”、“慧”,外在行亦皆属次要的思想影响。[14]朱子学早在镰仓时期就进入了日本。1200年,一名日本武士大江宗光已读了朱熹的《中国章句》的抄本。[15]1241年,出现朱熹的《论语集注》复刻本,日僧圆尔曾于1257年向镰仓幕府执政北条时赖讲解南宋居士硅堂著作《大明录》。《大明录》讲儒、佛、道三教一致,关于儒则尊奉宋学,[16]后来日本出现了“萨南学派”和“海南学派”就是在儒学普及于地方的过程中形成的。在镰仓室町时代的思想界,宋学势力仍居于佛教之下,未能脱离佛教而独立,但经长期流播,其影响已逐渐扩大,从而为江户时代儒学的独立与全盛打下了基础。

日本进入江户时代后,中国文化继续深刻影响日本社会,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日本普遍吸收中国的儒学,先是以朱子学为代表的宋学,后为阳明学,也有庄子学,但影响不大,日本武士将儒学和禅宗进行融合吸收,使武士道精神最终完全形成,从而形成具有大和民族精神特色的文化。如武士道强调武士的“忠”“孝”“义”即来源于中国儒学教义。17世纪中期以后,儒学(尤其是朱子学)在武士中间逐渐转播开来,儒学在全国上下成为显学,据日本学者统计,自1630年到1871年,在各藩担任教授的1912人中,属于朱子党派的有1388人。[17]由此可见,朱子学是江户时代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江户时代后期,阳明学在日本居重要地位。代表人物有佐藤一斋,门下出现许多活跃于幕末政治舞台的思想家,如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等。江户后期,“君道”、“臣道”代替只立足于个人锻炼的禅宗武士道,终于成为日本社会的唯一精神支柱,亦是深受儒学思想的渗透。

不仅在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倒台后,在向西方学习口号下,儒学曾一度衰落,但明治维新成功后,朝野一致兴儒学,修孔庙,儒学又为日本社会一大精神支柱了。中国儒学对日本的影响之深,由日本对孔子的尊敬就可见一斑。

日本吸纳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日本吸纳中国古代文化,并非一味地“拿来”,生吞活剥,而是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既吸收又消化创新的自觉性

古代日本始终清醒地正视自身文化的贫乏,渴望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来丰富自己。奈良时,日本对中国隋唐文化以整个国家规模进行全方位的吸收,但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时,具有很强的消化创新能力。如在律令上,唐制重律为“十恶”,而日本则减少为“八虐”,唐代设六部,日本则设八省。在语言方面,日本巧妙地运用汉字意义,制造出好像固有名词那样的语条,来宛转表达用意,使汉字成为自己语言的记录符号,并使汉字词语成为自己的语言有机组成部分。又如在文学方面,逐渐将自己传统的文学加进去,如《源氏物语》就是反映日本人生活的一部杰出作品。另外在佛教思想上,日本的佛教以镇护国家为宗旨,如禅宗带有极浓厚的忠君爱国思想,又主张神佛同体,形式简化,这些为以后的武士道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又如在儒学中,中国的儒学以孝为五伦之首,强调忠孝难两全,而日本的儒学中却主张以“忠”为五伦之首,力主忠孝两全。[18]后来“君道”“臣道”代替武士道成为武士的唯一精神支柱,而忠孝仁爱不一定要按宗疏和等级分别对待。因此在日本出现超家庭的集团,这与中国不同。中国的儒学思想虽也重视对统治者的效忠,但对家庭的效忠往往超过对统治者的效忠。同时中国人学儒学尤其是朱子学的目的主要为修心养性,而日本则上升到治国平天下之高度。此外,日本的儒学和佛教甚至和传统的神道结合起来,即儒佛调和,神儒调和,这是儒学日本化的另一特征。在服装上,唐服的引进,经改造后,成为日本的“和服”。

二、混杂性和兼容性

日本的文字,可以说是外来文化的综合。日本人借用汉字的整体写法,发明了平假名,又借用汉字的部首(偏旁或部首)发明了片假名。今日日语中,除汉语外,包含着数十种语言的大量外来语。在信仰上,日本人既敬日本的神,又敬中国和印度的神。在节日上,日本既过日本的节,又过中国的节。在住宅上,“日本间”、“中国间”和“洋间”并行不悖。这些均反映了日本外来文化的混杂性和兼容性。

三、民族性和实用性

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时,强调把日本固有精神和中国学问融合起来,即所谓的“和魂汉才”思想。同时,对中国文化的吸收采取的是以实际主义为标准来进行选择的。虽然宗良时代的日本几乎“全盘唐化”,但仍应看到,日本并没有把唐朝一切制度都输入进来,而是有效取舍。如科举制和宦官制,[19]日本从未实行。又如效法宋明时的社会礼信,却不学妇女缠足习俗,主要是因为这些不符合日本的政治社会需要和文化条件。再如从中国引进的唐乐,后逐渐按日本风格改变了形式,并缩小规模,被称为雅乐。还有以中国的茶创建日本的茶道,日本武士吸收中国的儒学和禅宗创建武士道。对待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不仅学习儒家经典和政治制度,也注意对中国的法律、天文、医学、算术、修史编纂、建筑等实用技艺的学习,反映出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古代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在一些方面一直影响日本古代社会的发展,如儒学和佛学,甚至在今日的日本仍可看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痕迹。如在日本谚语中,经常用《论语》和佛学用语来打比方,比如“读《论语》而不解《论语》”(意同中国的“死读书”)、“对狗讲《论语》”(意同中国的“对牛弹琴”)、“对释迦讲经”(意同中国的“孔子门前卖文章”)、“三人凑起来抵得文殊菩萨的智慧”(意同中国的“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反映出《论语》和佛学在日本的深远影响。[20]另一方面,日本虽是一个文化功能输出较弱的国家,但却善于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并加以消化创新,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大和民族文化。当前,除极少数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和军国主义者以外,一般日本人都承认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古代文化这个事实。如日本现在推销面条的广告里说,“面条是具有四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教给我们的”。[21]正视

说起日本的祭祀活动,人们的脑海中大多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神舆、彩车、欢悦的人群,还有卖各种各样东西的摊床。

然而,神宫的祭祀却是神与人直接对面的一种朴素而庄严的祭祀。

神宫的祭祀分为恒例祭和临时祭。恒例祭是在每年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举行的。临时祭是皇室或国家有大事时临时举行的。 恒例祭每年有1600次,以祭祀天照大神为中心。对天照大神的祭祀,从神武天皇到崇神天皇时代一直都是在皇宫内直接由天皇主祭的。所以神宫祭祀的本意应是天皇亲自祭祀天照大神。天皇要赞颂天照大神的神德,并感谢其神恩,同时还要向天照大神祈祷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及世界和平。在古代,神宫祭祀都是由未婚的皇女代替天皇来伊势侍奉天照大神的。皇室依然按照古代的传统,祭主由有皇族血统的女性担当,并以天皇的名义侍奉天照大神。

神宫祭祀的意义就在於以天皇名义做祭主的大宫司以及其属下的神职人员向天照大神不断地祈祷天皇的长寿以及日本和世界的和平。

祭祀和稻米

自古以来,神宫一年的祭祀都是根据农业生产周期而进行的。每年最早举行的重要祭祀是2月向神祈祷丰收的祈年祭。神宫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一年之中都要向神祈祷。最有代表性的是5月、8月在外宫和内宫举行的风日祈祭,另外还有在神宫的神田中播撒稻种的下种祭、插秧时的插秧祭、收割稻子时的拔穗祭,这些都是与实际的农业生产周期相关的祭祀。

10月的神尝祭是一年祭祀中的高潮。神尝祭是恒例祭中最为重要的祭祀。在神尝祭时,要将最早收获的稻米供奉给天照大神。另外,天皇还将向神宫派遣敕使,向天照大神献上天皇自己耕种的稻米和被称作币帛的五色绢、布。据说举行神尝祭之日也就是两千年前天照大神迁移到伊势的日子。

日本神话中说,日本人的主食-稻米,是天照大神赐与其远祖的。因此,神宫的祭祀与稻米有著多么密切的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日本人对稻米的感情就如同对神的信仰一般。

神宫的神主

神宫有100多名神主(神职人员),日夜侍奉著诸神。

祭主(祭主)最高位的神职人员,女性。

大宫司(大宫司)最高位的神职人员。

少宫司(少宫司)助理大宫司的神职人员。

祢宜(祢 宜)上级神职人员。

权祢宜(权祢宜)中级神职人员。

宫掌(宫掌)神职人员。

乐师(乐师)祭祀时演奏音乐的乐师。

出仕(出仕)见习神职人员。

恒例祭及其仪式

月 日 祭典名 祭典宗旨

1 月1日 岁旦祭 此祭祀是为庆祝新年伊始而举行的。

1 月3日 元始祭 此祭祀是为了庆祝天照大神之孙琼琼杵尊奠定了日本国基础而举行的。

1 月7日昭和天皇祭遥拜 昭和天皇逝世之日在皇居内要举行祭祀,为此神宫也相应举行遥拜先帝仪式。

1 月11日 一月十一日御馔

此祭祀是在内宫的四丈殿为向天照大神及神宫诸神供奉饮食而举行的,之後还要在内宫的五丈殿为诸神奉献舞乐。

2 月11日 建国纪念祭 此祭祀是为庆祝日本建国并祈祷国家繁荣发达而举行的。

2月17~23日 祈年祭 此祭祀是为了祈祷一年的农业丰收而举行的。祭祀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向诸神供奉饮食,献上祈祷\;二是由天皇派来的敕使向诸神献上天皇自己耕种的稻米和名为币帛的五色绢、布。

3 月20日 御园祭 此祭祀是在神宫御园为祈祷蔬菜、水果的丰收而举行的。

3 月20日 春季皇灵祭遥拜 此祭祀是因在皇居内要祭祀天皇的先祖,所以在神宫也要相应举行遥拜天皇先祖的仪式。

4月上旬 神田下种祭 神尝祭附属的祭祀。即在神宫的神田里播下稻种。从神田里收获的稻米将在神尝祭以及各种祭祀中用于供奉诸神。

4 月3日 神武天皇祭遥拜 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逝世之日在皇居内要举行祭祀,为此神宫也相应举行遥拜神武天皇的仪式。

5 月1日 神御衣奉织开始祭 神御衣祭附属的祭祀。是为供奉於内宫正宫和荒祭宫的绢、麻织品开始华丽奉织时举行的祭祀。

5 月13日 神御衣奉织镇谢祭 此祭祀是在神圣的绢、麻织品华丽织成後向神表示感谢的祭祀。

5 月14日 风日祈祭 此祭祀是为取得农业丰收,祈祷风调雨顺而举行的祭祀。在祭祀中要将过去在日本的雨季进行农业劳动时使用的蓑衣和斗笠等供奉於诸神。每年5月和8月各举行1次。

5 月14日 神御衣祭 此祭祀每年5月和10月各举行1次。在内宫正宫和荒祭宫献上作为天照大神装束的神圣的绢、麻织品。日本神话中说,天照大 神曾在天上织过布。

五月上旬 神田插秧开始仪式 神尝祭附属的祭祀。即在神宫的神田里插秧。

6 月1日 御酒殿祭 为了造出三节祭供奉的醇香之酒而举行的祈祷仪式。三节祭即6月、12月的月次祭和10月的神尝祭。

6 月15日 兴玉神祭

为了祭祀天照大神所居内宫宫域的守护神—兴玉神的仪式,在月次祭、神尝祭之前举行。

6 月15日 御卜 为了占卜在6月、12月的月次祭和10月神尝祭时参加祭祀的神主有无资格的仪式。

6月15~25日 月次祭 此祭祀是神宫最重要的祭祀之一。月次祭由两个祭祀构成,一是由贵大御馔祭,即内宫、外宫两宫分别在下午10点和凌晨2点两次向诸神供奉神食的祭祀;二是翌日正午向诸神献上天皇币帛的奉币祭。正宫祭祀之後,在别宫以及摄社、末社、所管神社中也要举行祭祀。

6 月30日 大祓 凡大型祭祀前一个月的月末之日都要为参加祭祀的神职人员和乐师举行祓禊仪式。特别是6月和12月举行的大祓仪式尤为重要,神宫的全体人员都要接受祓禊。

8 月4日 风日祈祭 为了保佑风调雨顺、稻米丰收而举行的向神祈祷并供奉附有榊树枝绢帛的仪式。

9月上旬 拔穗祭 在神宫的神田里收获丰收稻米的仪式。

9 月23日 秋季皇灵祭遥拜 请参照春分之日的春季皇灵祭遥拜条

10 月1日 神御衣奉织开始祭 请参照5 月1日条

10 月1日 御酒殿祭 请参照6 月1日条

10 月5日 御盐殿祭 为了制出供祭典上所用之优质盐而举行的祈祷仪式,同时也为制盐者的安全祈祷\。

10 月13日 神御衣奉织镇谢祭 请参照5 月13日条

10 月14日 神御衣祭 请参照5 月14日条

10 月15日 兴玉神祭 请参照6 月15日条

10 月15日 御卜 请参照6 月15日条

10月15日~25日 神尝祭 神尝祭是神宫祭典中最重要的祭祀之一。神宫一年的祭祀在神尝祭时达到最高潮。这个祭祀由三部分构成。首先举行由贵大御馔祭,在深夜向诸神供奉饮食;然後在翌日举行奉币祭,由敕使向诸神献上天皇自己耕种的稻米以及天皇捐献的币帛;最後举行御神乐仪式,在四丈殿由神宫乐师向诸神献上舞乐。

由贵夕大御馔 ·外宫 15日 下午10点

·内宫 16日 下午10点

由贵朝大御馔 ·外宫 16日 凌晨两点

·内宫 17日 凌晨两点

奉 币 ·外宫 16日 正午

·内宫 17日 正午

御 神 乐 ·外宫 16日 下午6点

·内宫 17日 下午6点

11 月23日~29日 新尝祭 神宫的新尝祭由大御馔祭和奉币祭这两个祭祀构成。天皇将宫中最早收获的稻米供奉天照大神并自己食用以示领受其恩惠,神宫的新尝祭是为了配合宫中的这一重要祭祀而举行的。

12 月1 日 御酒殿祭 请参照6 月1日条

12 月15 日 兴玉神祭 请参照6 月15日条

御卜 请参照6月15 日条

12月15~25日 月次祭 请参照6月月次祭条

12 月23日天长祭 为了祝贺天皇诞辰而举行的祭祀。

12 月31日 大祓

请参照6 月30日条

每日 日别朝夕大御馔祭(常典御馔) 在位于外宫正殿东北的御馔殿中,每日早晚两次向天照大神及诸神供奉饮食。此祭祀自外宫建宫以来直至今日一千五百年来从未间断过。

与神宫大麻(神符)、神宫历有关的祭典

◆每天的祭祀

因为外宫的祭神是御馔都神的丰受大神,所以在只设在外宫的御馔殿每天早晚两次给天照大神、丰受大神、各殿内众神以及各别宫众神奉献大御馔。次祭祀称为<日别朝夕大御馔祭> , 由一位祢宜、一位权祢宜、一位宫掌、两位见习神职人员主持。他们使用钻木取火的工具,取得净洁的火种,用之制作神馔。

·圣火

祭神时以及神宫内使用的火叫做忌火。取火方法采用传统的钻木法。神宫使用的钻木取火工具与从一千五百年前的日本古代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十分类似

·圣水

供奉神的水是神主每天早上从上御井神社的井中打上来的。传说这口井是从天而降的

◆神宫的活动

月 日 祭典名,祭典宗旨

1月第二个星期一 成人节的神乐

上午8点30分 : 外宫神乐殿

上午10点 : 内宫神乐殿

这个活动是为了感谢神灵保佑年轻人健康良好地成长到了20岁,同时祈祷神灵保佑他们今後能够成长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人才。

2 月17日 丰穰祈愿祭

上午10点 : 内宫神乐殿

此祭祀是为了祈祷农业、林业、水产业的繁荣昌盛。

4月上旬(三天) 春季神乐祭

此祭祀每年春秋分两次举行,意在感谢神恩,祈祷日本国民生活安宁。 届时在内宫神苑的特设舞台上表演神宫的舞乐(雨天时在参集殿表演),在内宫参集殿表演日本传统艺术(能、花道、诗吟等),可以自由观览。

4月上旬(三天) 公开神宫茶室

茶室在神乐祭期间公开。建於内宫神域内的茶室可以在庭院中自由观览。

4月上旬 神宫奉纳大相扑

在神宫会馆的相扑场举行全体力士的淘汰赛。比赛前在内宫神苑的特设舞台上有横纲(力士的冠军)上场的仪式。

4 月19日 月夜见宫春季大祭

上午10点 : 月夜见宫

此活动由月夜见宫的崇敬团体於1960年成立的月夜见宫奉赞会主办。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即日参拜月夜见宫的人亦很多。

4月下旬 植树祭

上午10点 : 神路山(岛路山)

神宫大宫司以下的职员为了保证将来式年迁宫的建筑 用材,每年都要在神宫宫域的林区内植下500棵桧 树苗。

5 月5日 倭姬宫春季例大祭

上午10点 : 倭姬宫

第十一代垂仁天皇的皇女倭姬命,因得天照大神之神意而选定了内宫建宫地点,使天照大神在此地得以永远祭祀。为了表彰其功绩每年5月5日和11月5日分别举行两次大祭。

5月5日 儿童节的神乐

上午8点30分 : 外宫神乐殿

上午10点 : 内宫神乐殿

儿童节是日本传统的成长仪式之一。此项活动是为了祈祷儿童茁壮成长而举行的。

5月下旬延寿太太神乐

上午10点30分 : 内宫神乐殿

在这项活动中,居住在伊势市以及周围地区的80岁以上的老人将受到招待并得到健康长寿的祝福。特别是对 刚满80岁的老人,还要赠予手杖。 5月下旬~6月上旬 杜鹃花和盆景的奉纳展览

内宫神苑

由国华会主办的杜鹃花及盆景展。

6月上旬(五天) 神宫雅乐讲习会

神宫道场

为了学习雅乐和祭祀舞而举办的讲习会,参加者均为与神社有关的人员。

6月中旬 花菖蒲献花

内宫神苑

由国华会主办的花菖蒲展。花展期间恰逢外宫勾玉池花菖蒲盛开之时。

6 月24日 伊杂宫插秧仪式

伊杂宫御田

在伊杂宫御田沿用古代传统方法插秧,并举办祈祷丰收的一系列活动。此插秧仪式与千叶县香取神宫、大阪府住吉大社的插秧仪式合称“日本三大插秧祭”,并被指定为国家的重要无形民俗文化遗产。即日参拜伊杂宫的人很多。

7月中旬 神宫奉纳焰火大会

宫川河畔

以伊势市为主办单位的活动。当晚9000多发焰火 将伊势的夜空妆点得绚丽多姿。

7月下旬 泷原宫祭

上午9点 : 泷原宫

泷原宫亦为三重县大宫町的土地之神。此祭祀是当地人们为赞颂泷原宫而举行的。即日参拜泷原宫的人很多。

7月下旬 盐田的采咸

盐田

采咸是制作供神和祓禊用盐的第一道工序。盛夏之时,在五十铃河下游的盐田中采集浓缩的海水。

8月上旬 制作粗盐

烧盐所

烧盐是制作供神用盐的第二道工序。将第一道工序中采集的浓缩的海水倒入御盐殿神社院内烧盐所的平底锅(口径约两米,深约15公分的巨大的浅底锅)内熬煮,制成粗盐。然後在每年的3月和10月再将其制成三角锥形,送到外宫。

8月上旬 全国高中相扑东西部大会

神宫会馆相扑场

将从全国选拔出来的48名高中生相扑选手根据其出生地分为东、西两队举行对抗赛。

9 月15日 守武祭、纪念俳句大会

上午10点 (守武祭) : 宇治神社

上午11点 (纪念俳句大会)

此项活动是为了赞颂室町时代(约600年前)以俳句闻名的内宫神主荒木田守武而举行的。

9月下旬(三天) 秋季的神乐祭

请参照4月上旬春季的神乐祭条。

9月下旬(三天) 公开神宫茶室

请参照4月上旬公开神宫茶室条。

9月~10月之间的满月之日 神宫观月会

下午5点30分 : 外宫勾玉池奉纳舞台(雨天改为外宫神乐殿)

在秋季的满月之夜,神宫的乐师将以冷泉流的古法表演优秀的 短歌和俳句作品,然後还将演奏神宫舞乐。

10月15、16日 运新穗(伊势大祭)

15日 12点30分 : 外宫附近

16日 12点30分 : 内宫附近

伊势市民众为了庆祝内宫和外宫的神尝祭而举行的伊势市最盛大 的活动。穿著日本传统号衣的民众,一边唱著运木歌(伊势地区自古流传下来的搬运\神社建筑用材时所唱的祝福歌),一边将新穗(当年最早收获的稻米)运入两个神宫。整个活动充满热烈的气氛。

10 月25日 伊杂宫献调式

上午10点 : 伊杂宫

伊杂宫的崇敬者们将伊杂宫所在地志摩的地方特产海产品奉献与神,以感谢神恩。

10月下旬 泷原宫秋祭

请参照泷原宫祭条。

10月下旬~11月中旬 菊花奉纳

由国华会主办的日本国花菊花展,在内宫、外宫神苑举行。

11月5 日 倭姬宫秋季例大祭

请参照5月5日宫春季例大祭条。

11月中旬~12月上旬 新稻感谢祭

在伊势神宫崇敬会的主持下,全国各神宫崇敬者们将当年最早收获的稻米奉献与神,以感谢神恩。

12 月31日~1 月7日 准备新年参拜事宜

从12 月31日到1 月1日,内宫和外宫都将为迎接新春的参拜者们燃起巨大的篝火。神乐殿终日奉纳神乐。

从12 月31日到1 月6日夜间亦可参拜。在此期间可以买到限定出售的新年参拜神符和生肖吉祥物等。

神乐殿

在江户时代(1603-1868)曾掀起过参拜神宫的热潮,一年之中,日本国民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去神宫参拜过。据说这种热潮是以60年左右为周期出现的。在这种热潮中,人们最希望的是能够成为请神宫的神职人员表演太太神乐的赞助者。太太神乐自古以来就是日本用以祭神的歌舞,它是作为人们对天照大神或丰受大神的神恩表示感谢的一种信仰的见证而献给神的。在太太神乐中,神主还将代赞助者向天照大神或丰受大神祈祷,保佑国家平安以及其本人的心愿和冀求的实现。古代传统的最虔诚\的参拜方法是先在神乐殿献上太太神乐,然後在正宫祈祷。

每天从上午8点30分到下午4点,根据参拜者的希望,在内宫神乐殿或外宫神乐殿随时都可以表演太太神乐。

内宫神乐殿

内宫神乐殿位于从宇治桥到正宫的参拜路中段之处。内宫神乐殿受理参拜者为感谢天照大神和向神祈祷而希望表演太太神乐的请求。还受理每隔二十年举行一次的式年迁宫的赞助事宜。同时,在这里还可以购买到天照大神的神符、守护符以及神号的挂轴等。

外宫神乐殿

外宫神乐殿位于参拜正宫的大路途中。在外宫神乐殿受理参拜者为感谢丰受大神和向神祈祷而希望表演太太神乐的请求。还受理每隔二十年举行一次的式年迁宫的赞助事宜。同时,在这里还可以购买到丰受大神的神符、守护符以及神号的挂轴等。

·神符‧护身符

在神宫所得到的神符、护身符上有神的灵力。神符要供奉在家中的祭坛上,护身符要带在身上。神符是保佑家庭全体成员的,护身符是保佑个人的。

神符和护身符的种类如下:

剑祓是剑形的神符。

角祓是长方形的神符。

大角祓是长方形的,比角祓大的神符。

海幸大麻是保佑渔业的神符,是祈祷海上平安和渔业丰收的。

守祓是带在身上保佑所有人健康的护身符。

锦袋祓是装在锦\袋里的、带在身上保佑所有人健康的护身符。

交通安全祓是带在身上保佑所有人交通安全的护身符。

海幸祓是保佑渔业的神符,是祈祷海上平安和渔业丰收的护身符。

铃祓是系著小铃的、带在身上保佑所有人健康的护身符。

学业祓是带在身上保佑学业向上的护身符。

干支祓是小型的护身符,上面带著当年的干支动物的木雕。每年年初出售。

·神宫历

神宫历自350年前开始发行,与西洋历不同,它继承了日本独特的惟一在全国有普遍性的历书的传统。神宫历记录了关于日本气象的科学资料,特别是记载著日本文化中有助於农业生产的精华之处。

大历大历是根据科学资料制作的日本惟一正统的历书

小历 小历是为从事农林水产业的人们以及希望了解自然变化的人们而制作的小型历书

·祈 祷

神宫的祈祷,根据奉纳的金额而分为太太神乐和御馔两种。

·御馔

御馔没有舞乐,只有神主的祓禊和祈祷。 御馔的所需时间是15分左右。在祈祷的最後、会把带有神主替参拜者祝愿的神符和供奉神灵的简单的膳食送与参拜者。

太太神乐

太太神乐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乐师的演奏和舞女的舞蹈;第二部分是神主的祓禊和祈祷。

太太神乐的所需时间是25分到40分左右。在祈祷的最後会把带有神主替参拜者祝愿的神符和供奉神灵的简单的膳食送与参拜者。

·太太神乐的种类

御神乐 倭舞

太太神乐 倭舞和人长舞

别太太神乐 倭舞、人长舞和舞乐1曲

特别太太神乐 倭舞、人长舞和舞乐2曲

倭舞

倭舞是神宫独特的少女优雅之舞。

人长舞

人长舞是古式的男子独舞。

·舞 乐

舞乐在日本的艺术舞蹈中是历史最古老的。它仍然在皇室以及许多神社、寺院等处表演。其中神社尤其重视舞乐,这是因为舞乐本来就是为了献给天皇和诸神而兴起的艺术,它能使天皇和诸神的心境平和。能与狂言等之所以能在神社经常上演也是基于它们有著与舞乐同样的趣味宗旨。

日本将自古代传来的音乐称为雅乐。其源流分为两个。

(1) 日本起源的歌舞。

(2) 5世纪到10世纪在中国大陆、朝鲜半岛或印度等地起源的歌舞。

有许多种雅乐在神宫经常演奏。

◎神宫式年迁宫

·式年迁宫概要

在天照大神的神殿──内宫正宫的旁边有一块与正宫占地面积同样大小的空地,在这块备好的空地上,每隔二十年要按照原样重新建造新殿。同时还要将天照大神用了二十年的衣服、日用品、武具等宝物也按照原样重新制作後纳入新殿。最後才从旧神殿中将天照大神的神体迁入新殿。这个仪式就叫作式年迁宫。

式年迁宫始於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七世纪後半叶,第四十代天武天皇定下了这个制度,其妻子第四十一代持统天皇时开始了第一次式年迁宫。後来虽然多少有一些例外,但直到1993年已经进行了61次式年迁宫。

在神宫每年都要举行将最早收获的稻米供奉给天照大神的重要的祭祀-神尝祭。其实式年迁宫也就是每二十年中的一次最为隆重的神尝祭。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这个基础,为了更多地得到神的恩赐,人们也必须为神提供新的衣、食及住所。在式年迁宫中,人们为神建造新殿(住),制作新的宝物(衣),像举行神尝祭一样将最早收获的稻米(食)供奉给神。我们对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年前将天照大神迎至伊势充满感激之情,我们向天照大神虔诚地祈祷\天皇的长寿以及日本和世界的和平。

式年迁宫还包含了将日本文化传给下一代之意。在式年迁宫时要将殿舍、神宝重新制作,其制作技术传自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最初的式年迁宫,因此依然可以制作出同古代完全一样的殿舍和神宝在许多领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以传统手工业为中心的技术不断衰退,但是我们相信靠著式年迁宫,这些日本的传统技术将会超越时空而被继承。

外宫和内宫都要举行式年迁宫。

◇下次的第62次式年迁宫予定於2013年举行。

◎神宫的禁苑

用于供奉的食物和衣服全部为古法所制。

特别是在米、盐、鲍鱼、加级鱼、蔬菜、水果、衣服、素烧陶器等的加工制作中格外注重净洁。因此所有物品都是在神宫管辖的场所内单独制作的。也就是说神宫自古至今一直保持著自给自足的体制。

上述场所是不允许随意出入的。

·神宫神田

位于伊势市楠部町,面积为30000平方米。2

供奉用米全部产于神宫的神田。随著稻米的生长在神田举行各种例行祭祀。

·御盐殿神社

制盐的设施在度会郡二见町的御盐殿神社,面积为27785平方米。2

抽集海水处:在此抽集海水

熬盐处: 在此熬盐 盐田

供奉用盐是在二见町盐田抽集海水後煮熬烧结而成的。

神宫蔬果园

位于度会郡二见町沟口,面积为19751平方米。2

供奉用蔬菜、水果全部产於神宫蔬果园。

·神服部机殿神社‧

位于松阪市大垣内町。在八寻殿制作供奉所用的绢织品。

·神麻续机殿神社

位于松阪市井口中町。在八寻殿制作供奉所用的麻织品。

·鲍鱼干制作所

位于三重县鸟羽市国崎町,面积为5946平方米。2

供奉用鲍鱼干是在这里制作的。

·加级鱼干制作所

位于爱知县知多郡南知多町篠岛,面积为11242平方米。2

供奉用加级鱼干是在这里制作的。

·素烧陶器制作所

位于三重县多气郡明和町蓑村。

供奉膳食所用的神圣的素烧陶器是在素烧陶器制作所制作的。供奉用陶器全部使用朴素无华的素烧陶器。每年在这里制作各种大小素烧陶器约60000个。

◎神宫的文化设施

神宫有神宫徵古馆、神宫农业馆、神宫美术馆、神宫文库四所文化设施。这些设施全部建於位于外宫与内宫之间的仓田山丘陵之上

·神宫徵古馆

神宫徵古馆是展示神宫历史和文化的综合博物馆。

馆内展示著很多奉献给神的宝物以及神宫的历史资料、模型、艺术作品等。

开馆时间 9:00~16:30(入馆16:00)

休馆日 星期一(如逢节假日则为翌日) 12 月29日~12 月31日

·神宫农业馆

神宫农业馆是日本最早的农业与产业的博物馆。此馆是以“自然的物产如何应用与人类生活”为主题的。

外宫祭祀的丰受大神是诸产业的守护神,神宫农业馆就是为了弘扬其神德而建立的。馆内主要展示明治时代(约一百年前)农林水产业方面的资料。

开馆时间 9:00~16:30(入馆16:00)

休馆日 星期一 12 月29日~12 月31日

·神宫美术馆

神宫美术馆是为了纪念第61次神宫式年迁宫而与1993年建立的。馆内收藏、展示著日本一流艺术家们捐献的作品。神宫美术馆每逢20年一次的迁宫之际都要收集日本优秀的美术作品。

开馆时间 9:00~16:30(入馆16:00)

休馆日 星期一(如节假日则为翌日)

12 月29日~12 月31日

·神宫文库

神宫文库是神宫的图书馆,其前身是丰宫崎文库和林崎文库,这两个文库曾是以注重古仪著称的神主的图书馆兼学问研究所,其历史可追溯到约三百五十年前。

文库内有藏书约26万册,特别是有关神宫的古籍和有关神道的藏书十分丰富。虽然普通的市民也可以阅览,但主要是面向研究人员的图书馆。

黑门

面临御幸路而建的榉木大门为人们所熟知,称为黑门。这是作为活跃於江户时代的神宫御师福岛御盐烧大夫的宅邸之门而于1780年建成的。

开放日 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开放时间 9:00~16:00

节日·年末年初闭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