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的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功夫的古籍,第1张

《汉书‧艺文志》所列 199篇 在《汉书‧艺文志》“兵书”类的“兵技巧”部分中介绍了武术﹐共有13家﹑199 篇﹐其中除射法外还提到“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蒲苴子戈法四篇”等。这些都是中国最古的武术著作﹐虽然都已亡佚﹐但可看出中国早在汉代﹐拳术﹑剑术等武术技巧就已用文字留传下来。

《马槊谱》 作者不详﹐是中国隋代的枪法书﹐後来亡佚﹐内容已不可考﹐但其序言在《古今图书集成》中有收录。

《角力记》 宋代调露子著﹐是中国五代十国到宋初的有关角力和拳术的史料书﹐有述旨﹑名目﹑出处﹑杂说等篇。在《宋史‧艺文志》﹑宋郑樵《通志》﹑清《琳琅秘室丛书》等书中均有收录。

《武经总要》 宋代曾公亮撰﹐成书於1044年﹐是北宋王朝用国家力量编辑的一部军事著作﹐但涉及武术的内容颇多。

《武编》 明代唐顺之编﹐介绍了明代以前各种武术器械和各派拳术的练法﹐并与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一样﹐也介绍了中国各派武术的情况。

《唐荆川先生文集》 明代唐顺之的随笔和文集﹐其中涉及武术的有“游嵩山少林寺”﹑“杨教师枪歌”﹑“峨嵋道人拳歌”等。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江苏省武进县人﹐明代抗倭名将。

《正气堂集》 明代俞大猷著﹐有“余集”﹑“续集”﹐又名《北虏忌讳》。此书“余集”卷 4载有《剑经》﹐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转录。

《江南经略》明代郑若曾著﹐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刊行。该书卷8“兵器总论”记述了武术流派﹐其内容与《续文献通考》几乎相同﹐仅赵家拳一项记述内容稍异。

《纪效新书》 明代戚继光著﹐有多种刊本﹐目录内容多不相同。如周世选本分18卷﹐有关武术的篇章有长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经等﹔王象乾本则分14卷﹐有关武术的篇章有手足篇﹐记述了枪﹑牌﹑筅﹑棍﹑钯﹑射﹑拳等武术﹔《纪效新书》收录了“杨家六合八母枪法”﹑俞大猷的《剑经》和戚继光自编的《拳经》32势图诀等。此书是历来研究武术的重要文献﹐在以後出版的《武备志》以至《三才图会》等书中均有转载。朝鲜在此书的基础上编成《武艺图谱通志》﹐日本江户时代兵法家平山行藏也曾翻印刊行。此外﹐日本还以《武术早学》﹑《军法兵记》﹑《兵法奥义书》等不同书名刊行此书。

《五杂俎》 明代谢肇浙著。此书一部分内容记述了当时的武术情况﹐并把少林拳称为“少林寺拳法”﹐此书有万历如苇轩本﹐中华书局曾重印。

《阵纪》 明代何良臣著﹐分4卷﹐其中第2卷“技用篇”记述了射﹑拏﹑拳﹑棍﹑枪﹑筅﹑牌﹑刀﹑剑﹑短兵等武术。此书被收入《四库全书》。 《续文献通考》 明代王圻著﹐此书兵考“总论军器”篇中记述了枪﹑刀﹑弓﹑弩﹑棍﹑杂器等各派武术。

《三才图会》 明代王圻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刊行﹐此书“人事部”载有“射法图器”﹑“马箭图”﹑“拳法图”﹑“枪法图”﹑“棍法图”﹑“旁牌势图”等﹐多录自《纪效新书》。此书“器用部”又从《武经总要》转录了不少武术器械图解。

《耕馀剩技》 明代程宗猷著﹐有《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长枪法选》和《蹶张心法》等4篇﹐主要介绍了少林棍法﹐有理论﹐有动作图解。本书有千顷堂影印本和周越然影印本﹐近代改名《国术四书》刊行。

《涌幢小品》 明代朱国祯著。此书卷12载有武术内容﹐记述了当时的武术家和拳术等。

《武备志》 明代茅元仪费时15年﹐参考兵书2000 馀种编写而成﹐共分5部240卷﹐其中第84~92卷载有弓﹑弩﹑剑﹑刀﹑枪﹑钯﹑牌﹑筅﹑棍﹑拳等武术图解﹐并收录有戚继光﹑程宗猷的部分武术著作。

《武备新书》 明代谢三宾对《纪效新书》进行修订而成﹐内容与《纪效新书》大同小异﹐只增加了“秘传短打法”一篇。

《手臂录》 清代吴殳著﹐康熙元年(1662)刊行﹐此书以精解枪法而著名﹐在後世出版的《藉月山房汇抄》﹑《指海》等书中均有收录。此书 4卷後附1卷﹐除卷3的“单刀图说”和卷 4的“诸器总说”﹑“叉说”﹑“狼筅说”﹑“藤牌腰刀说”﹑“大棒说”﹑“剑诀”﹑“双刀歌”﹑“後剑诀”外﹐均讲枪法﹐并附有图解。吴殳(1611~1695)﹐又名乔﹐号仓尘子﹐明遗民﹐江苏娄江县人(一说太仓县人)﹐少年时酷爱武术﹐勤学苦练﹐曾从石敬严学枪法﹐从渔阳老人学剑法﹐从郑华子学马家枪法﹐从朱熊占学峨嵋枪法等﹐对各种兵器多有心得。明亡後﹐吴殳不求仕进﹐专攻武术﹐年五十还向别人学实战剑法﹐并著书阐述已经失传的剑法。

《万宝全书》 清代烟水山人编﹐後由毛焕文修订刊行。此书记述体育﹑文艺﹑游戏﹑养生法等﹐涉及武术的有“拳棒跌解法”和“要家临危解法”﹐并介绍了拳术和擒拿护身法等。

《阴符枪谱》 作者不详(据唐豪考证﹐是清代山西王宗岳著)。此书记述了枪法秘诀﹐如高下﹑左右﹑刚柔﹑虚实﹑进退﹑动静﹑阴阳﹑黏随诸理﹐与太极拳理论完全吻合。

《拳经》 明代少林寺玄机和尚传授﹐陈松泉﹑张鸣鹗撰﹐清代康熙初张孔昭补充﹐乾隆年间曹焕斗又补充﹐民国时期﹐曾先後被改名为《玄机秘授穴道拳诀》和《拳经拳法备要》印行。此书是记述少林拳术的名著。

《太极拳经》 作者不详(据唐豪考证﹐是清代山西王宗岳著)。此书阐述了太极拳原理﹐又名《太极拳谱》。

《内家拳法》 清代浙江黄百家著。黄百家自幼从王徵南学内家拳﹐在王死後 7年著成此书﹐记述有“五不能”﹑“打法”﹑“穴法”﹑“禁犯病”﹑“练手者卅五”﹑“练步者十八”等内容。

《苌氏武技书》 清代河南人苌乃周著。全书共 6卷﹐第6卷记述枪法﹑猿猴棒﹐双剑等器械练法﹐其馀5卷均记述拳术和拳理﹐民国时期经徐哲东修订重印。

《兵仗记》 清代仁和王 丹麓著﹐载於《昭代丛书》甲集卷47。此书记述有关戈﹑矛﹑殳﹑长戟﹑手戟﹑车戟﹑ ﹑蛇矛﹑剑﹑拏﹑伏拏﹑匕首﹑枪﹑刀﹑钯﹑叉镗﹑锤﹑棒﹑斧﹑鞭﹑ ﹑铲﹑狼筅﹑藤牌等各种器械的构造和用法。

《清稗类抄》 清代徐珂编撰。此书是一部有关清代史实的笔记集﹐全书分92类﹐其中技勇类记述武术较多﹐如“叶鸿驹精内家拳”﹑“蒋志善枪术”﹑“草庵和尚用铁杖”﹐“德宗十三响枪”﹑“江阴煎海僧所用铁刀重八十斤”等。

《陈氏太极拳图说》 清代陈鑫著﹐记述陈氏太极拳的动作和理论﹐并附有图解。陈鑫(1849~1929)﹐字品三﹐除《陈氏太极拳图说》外﹐还著有《太极拳引蒙入路》﹑《三三拳谱》等书﹐陈鑫写《陈氏太极拳图说》费时10馀年﹐1933年出版﹐是太极拳的重要著作之一。

《拳术教范》李存义编﹐是参考《五行拳谱》﹑《连环拳谱》以及弹腿等编成的武术教材﹐李存义(1846~1921)﹐原名存毅﹐字肃堂﹐後改名存义﹐字忠元﹐河北深县人﹐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家。李自幼爱好练武﹐各派武术都学﹐长年在保定开镖局。1912年﹐李被聘为天津中华武士会教务主任﹐後来去上海﹐在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任过武术教师。

弓:王弓、弧弓、夹弓、廋弓、唐弓、大弓、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马箭、袖箭、步箭。

弓箭的使用,应该是很早的。据说远古时代没有丧葬的习惯,人死后就将尸骸弃置在荒郊野外,有孝子不忍父母遗体被禽兽啃啮,所以作「弹」来保护;后来,黄帝将「弹」改良成「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的弓箭。所以传说中黄帝修练成仙后,准备骑龙上天,臣民们舍不得,都争先恐后抢抓龙髯,想留住黄帝,结果髯断、弓坠,上不了天庭的百姓只好抱著弓呜号,因而后人就称黄帝的弓为「乌号弓」。

古代著名的神箭手,除了传说射下九个太阳的后羿之外,还有号称「百步穿杨」的战国楚人养由基,射百步之外的细柳枝,到了百发百中、神乎其技的地步,每次炫耀神射时,看热闹的观众都多到几千人。他的同僚嵇康也是著名射手,很不服气,於是取出七件铠甲,捆束成札,放在五十步外,张弓一射,竟然箭穿七甲,因而很神气地向养由基示威。养由基却用「催箭法」,一箭射向铠甲上的箭尾,竟将前箭整只推出铠甲外,嵇康瞠目结舌之余,也不得不拜服称谢。汉代的飞将军李广也是精於箭法,有次外出打猎,误将大石头看成老虎,屏气凝神、一箭射出,竟然连镞带羽,整只箭都射进了坚硬的石头里去!唐代的薛仁贵则是在唐高宗面前,一箭射穿五件铠甲;后来又在天山十余万突厥大军前,三发三中、连杀三位阵前敌将,吓得对方军心涣散,立刻投降,嬴得「三箭定天山」的美誉。

冯梦龙《醒世恒言》中,有《郑节使立功神臂弓》,说南宋人郑信,带著神女赠送的「神臂弓」投军立功,十余年间做到了两川节度使。冯氏又撰《古今谭概》,有《神射》故事,说隋末神射督君谟,能闭目而射,百无一失,其弟子王灵智拜师学艺,三年,以为尽得真传,遂起歹心想射杀君谟,以独占鳌头。於是君谟再展神功,刀截来箭,口承飞矢,制服了叛徒。武侠小说中,则有梁羽生《云海玉弓缘》,实即《冰天川女传》续集,叙述风尘奇丐金世遗与吕四娘爱徒谷之华、志报父仇的少女厉胜男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厉女使用的武器,就是沈重的玉弓与可以连发玉箭。

四十年代郑证因的武侠长篇钜著《鹰爪王》中,雪山二丑的独门暗器就是「蛇头白羽箭」,箭尖下横嵌两支钢针,只要箭尖射入人体,钢针即蹦出左右向肉里横穿出去,所以中了此箭,不死也落得残疾。另外,古龙的后期作品《那一剑的风情》中,青龙会独有的微型暗器「情人箭」,则是一红一黑两支小箭。使用时,黑箭先发,让对手被宛如情人眼波般的黝黑迷惑,正在心神荡漾之际,红箭已悄悄射入,血便如情人的眼泪般滴滴流出。

弩:窝弓、夹弩、廋弩、唐弩、大弩、弩箭、诸葛弩、斗子弩、俚弩、神臂弩、花装弩、穿镫弩。

弓以个人的臂力来张弓射箭,射程有限。为了增强战力,所以改进为机械操纵。根据学者考证,殷商时代已经使用木制的「弩」了,不过威力并不大。直到春秋时期,楚国的琴氏在木弩臂上加装青铜机括后,才提高了弩的性能。战国时代的魏国则发明了「十二石之弩」,拉力约合今日的一百二十公斤,需要用脚才能够张开。

金庸的《笑傲江湖》中,魔教最擅长「毒水机弩」,形状像羽箭,装有机括,可以射出奇臭冲鼻的毒水,沾上皮肤即溃烂见骨。秦红的《虎侠娇娃》中,也有「神鳅弩」,是四川唐门的唐绍云独门暗器,射出的箭像泥鳅一样扭曲,又能像导弹飞弹,自动回旋拐弯追踪敌人,力道持久,使对手甚难逃避。

矛:槊

「矛」在两万多年前原始社会的狩猎时就已经出现了。远古的人类使用兽角、竹片、尖形石块等工具来刺杀动物;后来为了增强威力,加上长柄,就成了矛;近年出土的许多史前文化遗址中,也常发现加工过的矛头。河南安阳的殷墟陵墓,也曾挖出七百多支青铜矛头;周武王讨伐商纣时,在牧地誓师,也曾要求现场军队「称尔戈、立尔矛」,可见此时的矛已经是战争中的主要武器了。

战国时期,「矛」已经是一般大众都能购买的武器了。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说道这种武器的普及性:当时有位楚国人,在市场上卖长矛与盾牌,一面夸耀自己的盾牌坚硬无比,一面又称赞长矛无坚不摧,所以有位观看者提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则何如」的讥刺。后来我们就称人们颠三倒四、不合常情的言行为「前后矛盾」了。

矛又有「槊」的别名。曹操文武双全,常在战役过程中,心血来潮,就当场「横槊赋诗」起来。建安十二年冬季,曹操率八十三万大军南下,讨灭东吴。在大战的前夕会诸将於船舰上,也曾取槊立於船头,对诸将说:「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可见曹操是用槊的能手。

「戟」出现於殷商时代,兼具「戈」的钩啄与「矛」的刺击功能,由於制作不易,所以使用者多半是贵族。春秋时齐国权臣崔杼弑君,对於不认同的其余臣僚,崔杼就以「戟拘其颈,剑承其心」,迫其就范。

因为戟有具有庄严威武的外貌,所以平时多半当作宫廷门卫的威仪兵仗,或用在警卫森严肃穆的正式场合中;汉武帝的弄臣东方朔,身高九尺,很有威仪,当武帝坐未央前殿时,东方朔就执戟侍立,可见戟的作用所在。有时帝王为了表彰奖励武将的功勋,也常以戟作为赏赐,所以它又是权势、功勋的象徵。

用戟的难度远远超过戈、矛,所以使用者不多,像汉初狗屠名将樊哙所使的戟,就是百鍊精钢制成的,重九十八斤,一般人很难舞动。汉末的名将吕布,使用方天画戟,重仅二十四斤,却能以一敌三,与刘、关、张三人的双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战成平手,可见吕布用戟的高明功夫!到了三国志时代,单戟改成较短较轻的双戟,成为当时流行的武器,如「孙权乘马射虎,投以双戟」、「甘宁执双戟舞」、曹营「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都是史书上的明确记载。

枪:长枪、叉枪、火枪、蛇枪、标枪、线枪、神枪、戟枪、勾镰枪、拒马枪、飞枪、看枪。

因为矛的长度至少两公尺以上,使用很不方便,所以战国时已经有人将它改成一半长度的铁制长兵器,是「铁枪」的初次问世。隋炀帝将这种长枪赐给属将,称作「一丈威」;唐代更将它发展成四种:骑兵的漆枪、步兵的长枪、羽林军的白杆枪、御林军的朴枪。因为枪的使用普遍,所以用枪高手也逐渐增多,最有名的是秦琼,「跃马挺枪」,直击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回马金枪」是以退为进的险招,也是章回、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招式。

用枪的关键在於枪尖的拦、扫、扎、刺,舞动时,如银光闪烁,寒星点点,变幻莫测,瞬间使出杀手,让对方无从应付。所以枪法高明在「快」与「变」,不仅要气力,更要有应变的智慧。所以使枪者都是智勇双全的高手,如《水浒传》里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是用枪者的典型。北宋名将杨业,尤其擅长枪法,真是一枪在手,所向无敌。

因为枪利於两军对垒使用,所以长杆铁枪的形制逐渐增多,宋代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列举了十八种,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另外,常见枪法也有十几种,如杨氏梨花枪、山东樊家枪、少林枪、峨嵋枪都是名号响亮、脍炙人口的。其中「梨花枪」是南宋铁枪李全的爱妻杨氏所发明,枪法如雨散梨花,轻灵神妙,时人称其「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可见厉害!抗金名将岳飞也是自幼拜陈广学习枪法,后来自创「钩镰枪」,大破金兀术的连环拐子马,改写了南宋历史,居功厥伟!

岳飞麾下名将杨再兴也是使枪好手,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甚至创造出精擅枪法的杨家子嗣杨铁心,导出杨家与郭靖和金、辽异族之间,错综复杂的一段的恩怨情仇来。

古龙在《七种武器》中,创造出一柄钝钢铸造、独霸武林的「霸王枪」,长一丈三尺七寸三分,重七十三斤七两三钱,不但锐利无比、中人必死,而且枪身超重,只要被枪杆扫中,也会立即呕血五升!枪主人是大王镖局的老板、一枪擎天王万武,因故被仇家杀害,他的女儿王盛兰遂持著这柄霸王枪,踏遍江湖,为父报仇。真可称是父女英豪也!

相对於霸王枪的慓悍,古龙在《七种武器》中,又创造了阴险狠毒的「金枪」,不但轻巧,枪身还可随意弯曲,给人一种毒蛇般的灵动阴狠恐惧感。枪主人徐用,用自己创造的蛇枪一百四十九刺,打遍天下无敌手,最后却邪不胜正,败在大侠丁喜手下,只有退隐一途。

斧作为农耕用的工具,是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了。新近出土的山西下川遗址证实,在两万年前已制造出大型石斧;黄土高原上的磁山人,在八千年前也普遍使用石斧了;五千多年前的大汶口人更制造出穿孔的石斧,以利农作。

至於铜斧的出现,最早见於殷商,斧身还有精美的雕刻嵌镂,显然是作为仪仗之用。

钺是从斧衍生而来的,一般人都将它们视为一物,混称「斧钺」而不别。但是,钺比斧大了三分之一,钺杆也比斧柄长,外形较具威仪气魄。

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已经有非常精美、作为装饰用的玉钺了,经过考证得知,玉钺的持有即是神圣地位的象徵。《史记》说:夏桀暴虐,商汤於是亲自把钺,讨伐暴桀。另外,周武王伐纣时,在牧地誓诸侯之师,也是「左杖黄钺,右秉白旄」,昭告联军全体。王莽篡汉后,义军蜂起反抗,莽军十万驻扎洛阳准备剿灭,但是元帅王寻的黄钺竟遗失了,当时懂得命理的人就预测莽军一定大败。后来王寻果真战死。钺在这些故事中,都是作为权力的象徵。

商、周之际,钺一方面是权力的象徵,意味著政权的更替;一方面也使用在战场上,成为征伐的利器。郑州二里冈的商代遗址中,出土一件九公斤重的铜钺,配上钺柄后,就成为攻战用的利器了,经考证是当时女将妇好所用的兵器。汉代壁画中,有一幅战场上骑马持钺的战士像,钺上挂著一个头颅,可见钺也是斩首的兵器。后来刑场上,也曾用钺来作为腰斩的刑具,传说黄帝时有五种大刑,第四种称作「斧钺」,就是「腰斩之刑」。

殳:单头棍(大杆子)、双头棍(齐眉棍)、双折棍(大扫子)、三折棍、操钩棍、狼牙棒、天门棍、闷棍、脚棍。

殳的形状像捣米用的杵,所以又有「杵」的称呼,在商朝末年已经是普遍使用的兵器了。亚圣先师孟子曾经形容武王伐纣时的战况惨烈,竟然到了「血流漂杵」的地步!可知商、周双方军队都大量使用「杵」作为兵器,这种又长又重的木质兵器,竟能漂浮在兵士们的鲜血中,可见死伤之惨重!

在周朝时,殳的形状略有改变,和弓矢、戈、矛、戟,并列为步兵的五种主要兵器,《诗经》说的:「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就是描述英勇的战士,手持长殳,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肉博战的情况。这时候的殳,已经变成长棍上按装一个青铜或铁制的圆头,为了加强杀伤力,圆头上有三至六个不等的乳突或棱刺。《春秋左传》记载说:秦穆公帅军攻打晋国,晋惠公的车右用长殳往穆公身上尽力一击,殳头棱刺竟然穿透穆公身上的六层铠甲!可见殳的威力惊人!

「殳」又称作「棓」或「杖」。战国时代的兵法《六韬》中提到一种重十二斤的「方首铁棓」,就是方形铁头的殳,而《吕氏春秋》说:战国时,赵国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大将吾丘鸩,「衣铁甲,操铁杖」,冲击赵军,所向披靡。都是这种武器。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曾发现三十一件这种型式的铜殳;而河北满城挖掘出的汉初墓葬中,也有一种二公尺长的圆形铁棒,顶端一小段为方柱形,应该就是铜殳演变成的铁制长殳,杀伤力就更大了。

在后世的民间武艺中,「殳」演变成「棍」类武器,有「天门棍」,是短兵器,长度只有单头棍的一半,两端用铜箍扎紧;这是北方少林寺的棍法,南方武师使用者较少。

又有「单头棍」,据说宋代杨家将兵败之后,杨五郎冲出重围,到五台山挂单出家。因为佛门不可动刀枪,所以将长枪改成木棍,又将枪法变化成棍法,就成了「五郎八卦棍」,一直流传到现在。既然有单,当然相对也该有双,「双头棍」又称「齐眉棍」,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绝活,他就赖「一条杆棒,打出四百座军州」来。

另外还有「双折棍」与「三折棍」,传说都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而三折棍后来更成为北方镖局的标帜。至於双折棍,则由李小龙改造成双截棍,并且在民国七十年代的一系列武打**中,出尽锋头,享誉国际。它的杀伤力,在李小龙的操控下,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使得美国警方明令规定:双截棍是不得随身携带的杀人凶器。

叉的起源很早,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半坡村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原始的骨制鱼叉,用来扎取鱼类。不过,居住在森林旁的猎户们,为了猎杀大型野兽如猛虎、花豹等,需要保持安全距离,所以使用三股长叉,一般称作「虎叉」。《水浒传》说道解珍、解宝两兄弟,收了知府的捕虎文状,要捉山上大虫,於是「拿了钢叉,两个径奔登州山上」。可见「钢叉」是捉虎的利器。有时为了便於远掷以确保安全,又改成了投掷用的飞叉。

「叉」后来发成兵器,种类很多,大致可按长短分,或以叉股分;历代都不是主要兵器,而与钩、镰、钯等杂兵器并论。宋代有叉竿,长二丈,用来叉飞梯与登城。南宋宗泽的偏将张纯善使飞叉,能在二十步外取人性命,并且教出很多使飞叉的士卒。明代又有丈余长的「马叉」,茅元仪的《武备志》说:「上可叉人,下可叉马。」是步兵所用的长兵。

国剧《金钱豹》里,有飞叉的特技,叉头分成三股,股与叉柄连接处,套上钢片两片,随著演员舞动、抛掷时,铮铮作响,增强了惊险与娱乐的效果。这些其实都是从民国初年江湖杂耍卖艺者学来的身段。

耙头:钯、朳、钂钯、铛、铲、月牙铲、马叉

耙头的出现比较晚,明代以前少见载录,至今也未见到「耙头」实物,却有「叉钯」和「钂钯」这两种兵器。钂钯是从农具演变来的兵器,外形像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左右横出两尖股,向上弯,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茅元仪《武备志》描述它的形制道:「钂钯,上用利刃,横以弯股,刃有两锋,中有一脊,造法须分脊平磨,如磨刀法,两刃自脊平减至锋,其锋乃利,日久不秃,中锋头之下库,可容核桃,则安於木杪,乃不折损,仍用一钉关之。」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也说:「此器柄长八尺,於马上最便,可戳可格,利器也。此自杀倭始。」说明钂钯是明军为御倭所创制的。实战中,每两名钂钯手,配备三十支火箭,敌人远离时,钯叉两股可以充当发射架;敌人迫近时,可刺击对方;当与敌人兵刃相斗时,可以制住对手器械。真可称作战争中最有利的兵器。

清王啅《兵仗记》载:「钯之制有二,曰铁钯,曰木钯。铁钯之头,直刃横齿皆铁;木钯铁刃木横,上施铁齿,铁皮裹钉。其使钯之家五,曰雄牛出阵钯,曰山门七埋伏钯,曰番王倒角钯,曰直行虎钯,曰稍拦跟进钯。」所说的形制,像是一般的农耙,与明代钯形不同,可能是清代才有的兵器。清代绿营兵还使用凤翅钂、五趐钂、月牙钯、通天钯等隔拿兵器,形制大同小异,各有特点。

武侠作家萧逸的《春江万里情》中,男主角郭潜即用「凤翅铛」,长三尺许,通体紫红,四菱铛头,月牙形刀刃,极为锋利。

耙又名「扒」,和农家的铁齿耙差不多。主要用於船战,可以隔架敌人长兵器,也能趁机杀伤敌人。《西游记》中,猪八戒用的「九齿钉朳」就是这种兵器。

刀:腰刀、杆刀、朴刀、钩刀、眉刀、三尖刀、飞刀

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演练刀时勇猛慓悍,雄健有力的形象。刀的种类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单刀和双刀都属於短兵器,常言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这也是单刀和双刀演练的基本要求。单刀一般是一手持刀,一手配合,以缠头、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挑为主要招式。至於双刀的刀法及变化,则是通过两手和身腿的协调配合,要求两手用力均匀,身段灵活,以显出双刃「叶裏藏花,双蝶飞舞」的美姿。大刀属於长兵器,主要方法是:劈、抹、撩、斩、刺、压、挂、格、挑等,所以说「大刀看刃」。

《清稗类钞》记载一件用刀御敌的事迹: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侵京师,京师附近有一处村落名「谢庄」,村民冯三保精技击,其女婉贞年仅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婉贞见敌军迫近,就对父亲说:「外国人有火器而拙於武艺,我们操刀挟盾,近身攻其不备,必可取胜。」於是婉贞带领村中少年,穿黑衣持白刃,埋伏於村外林中。不久,敌军五、六百人抬炮至,婉贞拔刀奋起,率众袭之,所当无不披靡,至日暮,村人击杀敌军百余人,敌遂弃炮仓惶逃走。可见清代大刀的威力。

光绪年间,北京城裏有一位大侠,叫王止谊,因他禀性豪爽,侠心义胆,尤以大刀著称於世,所以时号「大刀王五」。著名的戊戌变法失败后,王五得知清兵将缉捕谭嗣同,於是当夜潜入谭宅,劝之出奔,并愿以身护其行。只是谭嗣同决心殉仁,直至清兵来至庭院,王五始飞壁而去。

俗话说「你有你的拖刀计,我用我的障眼法」,这与「回马枪」相近,也是刀战的计谋一种,源出《三国演义》。当关公数战黄忠不下,不禁设下计谋:「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嬴之。」就是先假装败走,将刀垂下,待敌不备之际,突然回头攻击。

至於武侠小说中,以刀为主调的作品,更是俯拾即是,如古龙的《飞刀又见飞刀》创造出了武林奇人「小李飞刀」;《圆月弯刀》,著意阐述主角丁鹏「刀为人役、人为刀魂」以及谢晓锋「剑即是剑、我即是我,剑非剑、我非我」的两种武学境界;而金庸的《鸳鸯刀》则以诙谐俏皮的节奏,藉著「鸳刀、鸯刀」点出武林中盛传已久的「无敌於天下」大秘密,原来就是两柄刀刃上分别刻著的「仁者」「无敌」四字。

剑的两端都有锋刃,既可横斩,又能直刺,平时带在身上可以自卫,战场上挥剑格斗用以杀敌,所以从西周开始,就成了兵战中的重要的短兵器。铸剑盛行的结果,剑术也也受到重视,《吴越春秋》记载了一则少女与老猿斗剑的故事:越王句践听说国内有一位少女善於剑击,於是特地请来问以剑术。少女出发北上,途中遇到一老翁,自称袁公,想和少女比剑。未料才一比试,袁公就败逃上树,变为白猿而去。少女见了越王,就将剑道很清楚的阐释一番,所言妙契精微,深得剑术之要,对於斗剑时进退纵横之法,精神贯注,从容不迫,观变进招的形态,都讲解非常仔细。越王非常高兴,就封赏少女,并且赠她「越女」的封号。金庸更将这一段传奇,写进了他的武侠小说《越女剑》中,将剑道的至高境界,作了非常深入的刻划与探讨。

到了战国,青铜剑已成为各国军队的必备兵器,冶铸技术臻极鼎盛。近年来,在河南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和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铜壶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步兵、水兵所配备的剑的形制。至於一般的勇士,也常以剑作为争斗的利器,《庄子说剑篇》说道:「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於前,死伤者,岁百余人。」由此可见,当时的剑客是为了国君观赏武艺而存在的。

武侠小说所创造的剑式,云幻诡谲,无奇不有,但是没有一式能够超过《笑傲江湖》裏的「冲灵剑法」,不但名号清雅,连招式都险峻至极却又缠绵绮旎。当我们设想这麼一幕景象:一位卓尔不群的武林英俊,正在和他唯一挚爱的青梅竹马一同演练剑招,两人相距约摸七、八丈,各自提剑拔地而起,以快逾闪电的速度,在半空中绝不思索地直刺对方,而两支剑尖竟然在半空中猛烈交击,激得剑身都弯曲颤抖不已,但是两人心灵却异常清明,因为他们都知晓,即使互刺百次、千次,也绝对不会失手误刺对方!这是灵犀相通、互信不疑,全无任何杂质的情爱,已经升华到了无须言语的境界了!这是剑式,更是让人震慑的纯纯爱情!点出了武侠世界中另一种惊奇。

[jian]的外形像无刃剑,为短兵器、兼作暗器用,因为外观是三或四楞形,类似竹简,所以最先称作「简」。《西游记》里,孙悟空众师徒在九曲盘桓洞大战众狮精时,「雪狮精使一条三楞简,径来奔打」,用的就是这种武器。

[jian]通常藏於腰间,以随身防护,十八般兵器中,只有一定用双,所以习称「双jian]

唐代将门之后的秦琼,善使一对家传的「流金jian],重约一百三十斤,招式独特,舞起时,迅如蛟蟒,密似雪花,远近驰名。他最有名的绝招就是「杀手jian]。当他把得意的jian法招式,一路传与表弟罗成时,看看就要传到最厉害的杀手,心中突然一动,惦念道:「表弟勇猛,我若传了他杀手jian],天下只有他,没有我了!」因此留了一手,再也不教了。所以现在人们都说最厉害的杀著是「杀手jian]。秦琼的双jian

虽然有名,但是他早年落魄江湖,贫病交迫、又盘缠用尽时,不得不卖马当

,谁知那个有眼无珠的三义坊朝奉,竟然只估它一斤四分钱,直当废铜卖。

鞭作为兵器,最早见於春秋晋公子重耳的对话中。重耳流亡至楚国时,受到楚王的热情招待,不卑不亢的回报以:「如果有幸能回晋国即君位,遇到楚、晋战事,一定先行退让;如果退让还不能解决纷争,就只好左手执皮鞭与弓箭,右手驾著战马,与楚军周旋。」可知此时的「鞭」与「弓」一样,都成了战争中的攻击性武器。后来,前秦苻坚在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前,还夸下豪语道:「吾之众投鞭於江,足断其流。」可见前秦军士应是人手一鞭的。

鞭的形制,到了汉代已有铁制的,后梁战将王彦章的铁鞭长六尺二寸强,重十五斤,凡十九节,算是较短兵器。唐代则出了许多擅使钢鞭的武将,如尉迟恭使得一手百三十斤重的钢鞭,归顺李世民后,诸将不服,竞与较量,却无一得逞。

武侠小说中,鞭也是一项利器,郑证因的《鹰王爪》中,追风铁翅雕侯天惠,使得一种「金线锁口鞭」,鞭身有连环锁子簧,尾端有两支毒须,一被打中,若未筋断骨折,也会毒发而亡,甚是阴狠。古龙的《剑气满天花满楼》中,武林盟主郑思远就用「蛇形鞭」,带鳞片的鞭身,软中带硬、硬中有软,一鞭著身,皮肉皆烂,难有生路。

大陆新锐武侠作家冯骥才,得到大陆首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的中篇作品《神鞭》,说的是清末天津卫的傻二,练就一头祖传的辫子功,打遍天下无敌手,获得「神鞭」的称号,却在义和团的打洋鬼战役中,被洋鬼子一枪打断了「神鞭」。新派作家鬼谷子的《江湖风云录》中,也有一个飞天魔女,将垂腰长发箍成十三束,名为「魔发十三鞭」,可以同时向十三个不同的方位扫出,煞是厉害!同书又有苗疆土著的「蟒鞭」,以深山巨蟒皮浸毒熬炼而成,一被鞭中,立即入肉二寸,毒气蔓延,当场毙命

「槁」又名「檛」,形状如握著尖刺的拳头。史书记载,最早使用槁的是东汉人温序,他看到盗贼胁迫官吏,非常气愤,於是「以节檛杀数人」。因为檛头所握的尖刺形似毛笔,所以又称作「笔檛」、「翻天笔」。

据说元代少林弟子白玉峰,为武术大师,常四处寻访少林失传武艺。一日,在少林寺藏经阁发现古兵器--檛,形状奇特,既可鎚、劈、刺、击,又有点穴的功能,灵机一动,将檛杆改短,就成了「翻天笔」这样新武器,又创出二十四招翻天笔法,流传后世,所以武侠小说中也常见这一类奇门兵器。台湾早期作家陈青云的《五步追魂》中,侠客田青就持「龙头凤尾笔」,对阵时也可当作判官笔用。金庸《倚天屠龙记》也说道:武当七侠之一的张翠山,挥洒一只镔铁判官笔,运起倚天屠龙功,在石壁上刻出「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二十四个大字,使得气盖寰宇的金毛狮王也收歛睥睨一世的狂气,竖起大姆指大加赞赏。

斧有单、双两种形制,单斧配上长柄,不容易挥洒;而双斧柄短,使用者较多。主要用法为: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气魄。

历代用斧的名将、豪侠不少,如袁术阵营的邢道荣,手使开山大斧,轮挥直奔冲撞,孔明军阵乃急分两下而走,可见邢的威猛!成语中的「半路杀出程咬金」,是唐代开国功臣,善使板斧,用法只有三招,一再重覆使用,配上既重又猛的力道,一般兵器罕能抵挡,所以当时流传「程咬金三下斧头」的说法称赞他。《水浒传》也记载黑旋风李逵,使两把板斧,所向无敌,无人能挡,讨伐方腊时,就凭双斧立下不小功劳。

绵绳套索类似美国西部牛仔套牛用的「绳套」,是一种「生擒」的兵器。传奇小说中有此武器,说的是隋末豪侠虬髯客,深谙飞索奇技,并传给唐开国大将李靖,李靖将此绝技用在军战上,挑选精兵,苦练飞索工夫。飞索长约一丈二尺,也有二至三丈长,最好用牛筋或鹿脊筋劈成网丝,与人发、纯丝混编,索头系上锚形钩,用时将索投出,攫住敌人。每次实战中,都将飞索军杂布兵士之中,趁隙擒捕敌方主帅,敌军骤失主帅,往往未战先怯,因而败军。

元代骑兵善套马,索的一端结成环状活扣,后来将绳索改为「轮圈」,可以套敌之颈等部。明代将套索与檛结合,成了飞挝、飞钩,用长绳系住,以抛远击敌,比一般中短兵器稍长。但是它的缺点是抛出后收拢回来的空档,有被敌人乘虚而入的危险,所以只能作为辅助兵器。古典传奇与武侠小说中,常见战场上使用镖绳套住生擒对手的描述,这种武器经过历代武师的实练与作家想像的发挥后,演化出许多同类型的暗器,例如流星槌、绳镖、狼牙槌、龙须钩、软鞭、铁莲花、飞爪等,民间武术界仍然经常可见。

萧逸的《饮马流花河》中,明代当朝王爷朱高煦就擅使「神鹰铁爪」,铁爪五指都是设计灵活、可适时曲动的钢尖,爪由一串纯纲指环连结,挥手一抖,即可抓挝敌手,威力极强。

防御武器

盾、牌:挨牌、圆牌、藤牌、皮牌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鲁迅先生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鲁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还古代人物一个鲜活真实的面貌,也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现实人物的真实面目。通过《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鲁迅实际重构了中国的文化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杂文创作

  最充分体现鲁迅先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 鲁迅画像

  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剑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里的括含范围不同。因西方古代只有双刃和直型的剑,对西方人来说刀也被定义为剑的一种。虽然如英文在细分时会用Saber一字来指(单刃的)军刀,Falchion来指(单刃的)弯刀,但它们也被包括於西方文化的剑中。

而在中国文化里,剑与刀是两种不同的武器,剑特别用来用来指“双锋直型刃”,而刀则是指“单锋弯型刃”。

参见中国名剑和中国古剑史。

在中国有分刀与剑,在日本则没有分刀与剑,因此在日本刀与剑是相通的。

在东方和西方文明中,剑都是一种地位比较高的武器。在中国古代,剑被称作“百兵之君”,常常被当作一种高贵的装饰品。从皇帝到文人都喜欢佩剑以显示身份。此外,剑也被当作一种仪式道具,比如在中国道教仪式中,剑常常被作为一种降伏妖魔的法器;在欧洲,剑被用于册封爵士与骑士,这个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

部分心理学理论提到,剑象徵著人类的阳具;对剑的推崇与喜爱中,往往隐含著某种程度的阳具崇拜情节。

历史

铜器时代

人类自从铜器时代起开始使用带刃的武器。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类就可以制造类似于匕首的武器。在铜器时代,由于无法突破铜的抗张强度,超过90公分的剑是几乎无法见到的。人们需要找到一种比铜更硬的金属才能造出更长的剑。剑柄最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把手,防止使用者被剑刃割伤。

欧洲地区的地中海、黑海以及西亚地区的剑是典型的柳叶刃,北欧地区的剑则是螺旋型的。

中国在商代开始有制剑的史料记载,在考古上也发现了青铜剑遗物,当时通常是作为长兵器之下的辅助武器,但在吴、越等河川较多的地区则因水战较多而是将剑作为主要武器,春秋时代的名剑也因此大多出於这些地区。

铁器时代

铁剑在公元前13世纪的铁器时代开始普及。赫梯人、希腊迈锡尼文明以及原始凯尔特语系的初铁器时代文明(公元前8世纪)是最早使用铁剑的。铁剑,由于对原料的充分利用而被进行大规模生产。早期的铁剑要比后来的钢刃剑差很多,由于很脆,铁剑甚至还不如一些好的铜剑,不过铁剑的优势在于制作简单,材料利用率高,这使得整只军队都能用上这种金属武器(不过埃及军队早在铜器时代就已全军装备铜剑)。

后来,铁匠们发现只要在铁熔炼时加一些木炭等碳素,就能制出一种更强的合金。全世界制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使用最广泛的便是铸模法。

在希腊、罗马的古风时代和波斯的安息和萨珊王朝时期,铁剑已经普及。

希腊剑Xiphos和罗马短剑Gladius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剑型,长度通常在60到70厘米。到了罗马帝国后期出现了称为Spatha的剑(这期间在君士坦丁堡出现了使用Spatha的贵族阶层Spatharius),至此,长剑时代来临了。

中国的铁剑自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已经随著冶铁技术的发达而出现,这时楚国与韩国(中国战国时代其中一国的国名)名剑满天下,长度从80公分至140公分的皆有。而汉代是中国把剑作为战争兵器的最盛行时代,西汉中期出现了著名的环首刀,至东汉时完全取代了西汉时流行的长剑。汉代以后剑渐渐从中国战场上的主流武器中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刀。

中古世纪时期

Spatha剑在民族大迁徙时期甚至完全进入中世纪时都很普及。Vendel时期Spatha剑被用日耳曼式的花纹装饰(并非日耳曼仿罗马花纹)。维京时期产生了更多标准化生产的剑,但是剑型依然是以Spatha为模板的。

直到11世纪的诺曼剑才创造了锷叉(Quillon)和十字型护手(Crossguard)。12到13世纪的十字军使用的武器就是这种形如十字架的剑,改动主要是使剑柄圆头更尖。这些剑的攻击方式被设定为砍杀,不过装甲上的被砍杀点也同时进行了加固。

西汉时出现的环首刀流行於之后的三国、晋、南北朝与隋代,直至唐代才被由环首刀改进及发展出来的唐刀(也称作横刀。)所取代。由中国刀发展而来的韩国的环头大刀在韩国的三国时代很出名,从西元9世纪开始有记录的日本刀也源自中国唐代的横刀。

中古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时期

14到16世纪,随着装甲的改变,新式剑的出现越来越频繁。最主要的改变是剑柄和剑刃的加长导致双手剑的出现。在15世纪,这种双手剑被称为langes Schwert(德语)或是spadone(意大利语),意为长剑。长剑由于其攻击范围以及刺和砍的能力增强,越来越受欢迎。15到16世纪,有大量的战斗手册介绍如何使用双手剑。另一种改变是出现了专门对付盔甲的刺剑。铠甲的薄弱处是连接金属板的地方,这些地方是用绳或皮革连接,刺剑可轻易刺穿而不被弹飞。因此刺剑也是风靡一时。

16世纪,日耳曼长剑Doppelhänder (现改称Zweihänder,意为使用双手)终止了剑的增长化倾向(主要是由于铠甲的衰退以及轻火器的兴起),中世纪早期盛行的单手剑再度流行。

该时期是剑最普及,地位最高,近战格斗中效果最好的时期,同时,剑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也随着科技进步而衰退。不过,剑依然是普通人防身的最佳选择。

中国明代则因为了抵抗日本海盗,出现了将日本刀仿制了一系列的倭刀与苗刀。而这时中国人几乎把双刃的剑当作防身武器,而用於战场上的几乎皆是刀了。

近代

有人认为轻剑是由16世纪西班牙的espada ropera剑演化而来的。轻剑与以往的剑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再是军事武器而是平民化的防卫工具。轻剑和意大利的schiavona剑将十字型护手转化为杯形护手。在17到18世纪,较短的佩剑开始风靡整个欧洲,成为富人和军官的首选配饰。轻剑和佩剑在18世纪相当风行。

在殖民主义时代欧洲人开始仿制了敌对的中东或中亚民族的单刃刀,称为sabre(军刀或马刀)仍然被定义为剑的分支。

在剑退出时尚的行列之后,手杖代替了它的位置。例如,在手杖中隐藏的刀剑。法国武术la canne就是将藏有刀剑的手杖作为武器的。

剑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时,扮演的角色从战士身上退到平民的腰间,过去在战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已被火器替代。即使是作为个人的防身武器,剑在19世纪初就已尽失优势,而被轻便的手枪替代。

一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剑都是部队的必备装备。但到了二战时期,除了肉搏战中会使用剑之类的冷兵器,其他战斗都是只由枪炮完成的。

而在现在,剑仍在使用中,但只是出现在军队指挥官的行军服和正装上,或是许多国家保留的重装骑兵的装备中。西方的某些仪式典礼上也会用到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