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文明影响最大的 20本古代典籍 都是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6收藏

对中华文明影响最大的 20本古代典籍 都是哪些?,第1张

我觉得是以下20本: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和周易)、。这是九本 再加一经《乐经》。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是二十五史前四史。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孝经》0,《尔雅》,

《昭明文选》

这里从古今中外“文山”“史海”中精选了文史名人名著3000

余条。分

为中国文学名人名著、外国文学名人名著、中国史学名人名著、

外国史学名人名著四大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外著名文学家、史学

家的生平事迹、主要著述及其在文学史、史学史上的地位;简明扼要地介绍

了中外文学名著、史学名著的写作年代、时代背影、主要内容及对后世的影

响。

NO1 辛甲西周初太史

辛甲西周初太史。一作辛甲大夫。原殷臣,事纣王,曾向纣75

谏,纣

不听。闻姬昌贤,乃归之。文王任以公卿,封于长子(今属山西)。《汉书·艺

文志》著录《辛甲》29 篇,今佚。

NO2 孔丘

孔丘(见中国文学部分)

《春秋》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书,相传是孔丘根据鲁国史官所

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创私家编订史书的仟端。已的记述方法

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西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全书

记述了周王朝、鲁国和其他诸侯国的事迹。上起公元前722

年(鲁隐公元年),

下讫公元前481 年(鲁哀公十四年),共242 年。全书17000

字。记事简单,

往往只用三言两语。内容主要是各国互相征战、朝会、结盟、往来聘问及天

地灾异等事。同时孔子还对这些事件作了一些评论,选择他认为恰当的文字

来暗寓褒贬之意,即所谓“徽言大义”,后世称为“春秋笔法”。它对后世

的哲学、政治思想及历史、文学著作有很大影响。

NO3 《尚书》

《尚书》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件汇编。原名《书》,因其记上古

之事,故称《尚书》。尚,古通“上”,即“上古史书”之意。是儒家经典

之一,又称《书经》,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秦始皇焚书时,《尚书》在焚

禁之列,济南人、伏生将《尚书》藏于屋壁内。至汉初取出时,只残存28

篇,立于学官,用当时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并从此由史书变为儒家

五经之一。汉武帝末期,相传在孔府壁中发现了用先秦文字写的《尚书》,

称《古文尚书》。从此,便引发了经学史上的今、古文之争。从内容上看,

《尚书》中的28

篇是学术界公认的比较可靠的材料,包括《虞书》2 篇、《夏

书》2 篇、《商书》5 篇、《周书》19

篇,是商、周二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

及东周、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记载;从时间上说,

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期,下止春秋时代秦穆公;从文体上看,有典、

漠、训、诰、誓、命六种,除《禹贡》外,均是上训下或下告上之词,类似

于后世的诏令奏议。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初

期历史的重要史料。历代研究、注释《尚书》的著作颇多,清代孙星衍《尚

书今古文注疏》是注解中比较完备的一种,它吸收了清代部分学者的研究成

果。中华书局1964

年出版的曾运乾著《尚书正读》、齐鲁书社1981

年出版

的牟庭著《同文尚书》别具风格,见解独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NO4 左丘明

左丘明春秋史学家。鲁国人。历来为儒家学派所推尊。一说复姓左丘,

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一说左眼失明,故称盲左;一说双目失明。曾

任鲁国太史。相传他根据春秋时代各国史实及有关文字记载,著编年体史书

《左传》和国别体史书《国语》。是后人研究春秋社会各种历史的宝贵资料。

(吕向奎)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鲁

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被认为是解释孔子《春秋》的,故称《春秋左氏传》,

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为儒家的经

典之一。晋代杜预分年放在《春秋》后面,合为一书,加以注释,叫《春秋

左氏经传集解》。《左传》记事起于公元前722

年(与《春秋》相同),止

于公元前454 年(比《春秋》晚27

年)。比较系统地详细记述了这一时期各

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的重大事件,内容丰富多彩,用精炼的笔墨

描写复杂纷繁的事件,刻画各式各样的人物,尤其是战争和外交辞令,写得

更为出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春

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国语》春秋时期的国别史,我国最早的分国纪事的史书。相传为春秋

时期的左丘明著。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语为主。分

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共21

卷。它和《左传》一样纪事截

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前454

年)止。如同《左传》的姊妹篇,故有《春

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之称。其特点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记

史事的原委很简单,但记言论则详细,不是自始至终有系统地记,而是有重

点地记述若干事件。它展示历史的横断面,同编年史可以互相补充,是研究

先秦史的重要资料。通行本有三国韦昭的《国语解》。近人徐元诰著有《国

语集解》。

NO5 《世本》

《世本》战国时史官所撰,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

(都邑)、作(制作)等。原书约在宋代散佚。清有钱大昭、王谟、孙冯翼、

洪饴孙、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茹泮林、王梓材等辑本。1957

商务印书馆合印《世本八种》,其中以雷、茆两种较佳。

NO6 《战国策》

《战国策》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

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

向编订为33

篇。宋时己有缺佚,由曾巩作了订补。近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

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

NO7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晋咸宁

五年(279 年,一作太康元年或二年,即280

年或281 年)在汲郡的战国时

魏墓中发现。凡12 篇,叙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至

魏襄王二十年(299

年)为止。此书宋时佚失,清朱右曾辑有《汲冢纪年存

真》,王国维据以补辑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

并可校正《史记》所载战国史事年代的错误。

《逸周书》原名《周书》,连序共71

篇。有人误以为与《竹书纪年》

同时出土,称为《汲冢周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而多数出于战

国时拟周代诰誓辞命之作。其中《克殷》、《世俘》、《度邑》、《作雒》

等篇,所记周初事迹,当有所根据。

NO8 吕不韦

吕不韦(?~前235

年)战国末年濮阳(今河南淄阳西南)人。原为阳

翟(今河南禹县)巨商。他在赵都邯郸见到以质居赵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

子楚),认为“奇货可居”,游说华阳夫人,立为太子。秦孝文王(安国君)

死,子楚继位(即庄襄王)。任其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卒,秦王政(秦

始皇)年幼继位,他继任相国,尊为“仲父”,食邑十万户。又利用燕赵矛

盾取得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城作封邑。执政时攻取周、赵、魏的土地。

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曾令宾客编著《吕氏春秋》,有杂家之称。秦

王政亲理政务后,因嫪毒案被免职、放逐,忧惧自杀。今存《吕氏春秋》26

卷。

《吕氏春秋》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共同编写。也称《吕览》。

它汇集了先秦各种学派的思想,既有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的主张,也有

道家、农家、阴阳家的观点,是杂家的代表著作。其编写目的,是为秦国统

一天下、治理国家准备思想理论武器。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

卷,20

多万字。文章不尚藻饰,朴实简劲。组织结构很有系统性,论说事理

很有逻辑性。在论述中引证了大量的古史旧闻,及天文、历数、农业、音律

等各方面的资料。所引用的书籍,有许多后世已经失传,因而有重要的史料

价值。对后来的《史记》亦有显著影响。但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

东汉高诱注。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

NO9 陆贾

陆贾(约前240~前170)楚(今江苏徐州)人,汉初政论家、辞赋家。

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善于口辩。西汉建立后,曾两次出使南越(今广东、

广西一带),招谕赵佗臣属西汉,因功任太中大夫。吕氏称制时,他称病免

归,置田产于好畤(今陕西乾县东)。他劝说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加强将相

团结,及时平定诸吕之乱,并迎立刘恒为汉文帝。刘邦即位之初,自认为“马

上得天下,安事《诗》、《书》!”他向刘邦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并用”

的统治方略,力主提倡儒学,辅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他受刘邦之命,

总结秦亡教训,著《新语》12

篇。大旨崇王道,黜霸术。本书以清宋翔凤校

本较好。《新语》是否为陆贾所著,认识不一,有人认为全出于后人伪造,

也有人认为真伪相搀杂。另有《楚汉春秋》和赋3

篇,今佚。

《新语》西汉陆贾著。上下两卷,共12

篇。汉高祖对他说:“试为我

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乃粗述存亡之征以奏,

高祖称善,号其书曰《新语》。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楚汉春秋》汉初杂史,列为“子部杂志”或“稗史”。陆贾撰。时值

秦汉之交,社会动乱,百废待兴之际,陆贾利用当时的第一手材料,可谓当

代人写当代史。该书为后来司马迁撰《史记》时述楚汉史事,提供了主要依

据。《楚汉春秋》9

卷,其主要内容是记载项羽、刘邦起事以至汉初的史事,

所谓“记录时功”,“诛锄秦、项之事”。由于作者站在统治者立场对西汉

开国创业歌功颂德,其史料价值不免有失真实之处。司马迁采用时慎予更正。

“春秋”本是编年体史书的通称,但《楚汉春秋》不是编年体,已无“春秋”

的原意了。该书南宋已佚,清代人茆泮林、洪颐煊、黄奭均有辑本,分别见

于《龙溪精舍丛书》、《问经堂丛书》和《黄氏逸书考》诸丛书中。

NO10 《新书》

《新书》又称《贾子》。西汉贾谊撰。政论著作。《汉书·艺文志》著

录为58 篇。今本10 卷,58

篇。其中《问孝》、《礼容语上》两篇有录无书,

实际上只有56

篇。《汉书·艺文志》列为儒家。内容多为讨论时政。《新书》

总结秦兴亡的教训,提出“取”与“守”不同术:夺取政权要靠暴力,巩固

政权要用“仁义”。建议统治者定制度、兴礼乐、礼法并重,以达长治久安

的目的。《新书》提出了“众建诸侯以可其力”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

书中反复论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指出“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

有速,民必胜之。”(《大政上》)《新书》不仅立论通达国体,切中时弊,

而且文字优美,铺张扬厉,淋漓酣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西

汉鸿文”。(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NO11 董仲舒

董仲舒(前197~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

枣强)人。学习十分刻苦专心。《汉书·董仲舒传》说他“三年不窥园”。

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学有专精,专治《公羊春秋》,时人称之为当代孔子。

他招收学生,下帷讲授。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举贤良文学,他上“天人三

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和“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建

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武帝采纳。开以后两千年以儒学为正

统的先声。曾任江都王和胶西王相。晚年退归故里,埋头读书、著书。朝廷

有大事,常派人向他请教。死后葬于长安两郊。武帝过其墓,特下马致意。

著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今存。

《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撰。今本17

卷,82

篇。其书以《公羊春秋》

为依据,杂以阴阳五行之说,是一部宗于儒学又异于先秦儒学的新儒学著作。

该书大力宣扬“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创造万物

的、有意志的神。天意表现为阴阳五行的运动和寒暑四季的变化。天人同类,

人副天数,天人感应。进而提出了“祥瑞说”和“灾异谴告说”。该书大力

宣扬“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又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春秋繁露·基义》)这就把儒家思想神学化。“天人感应

论”,对两汉神秘主义思潮有很大影响。“三纲五常说”,统治中国达两千

年之久。书中体现的“大一统”思想,革除弊政、限民资田、薄赋敛、省徭

役的主张,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社会生产

起了积极的作用。

NO12 刘安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沛郡丰(今江苏丰县)

人。汉高祖孙,淮南厉王刘长的长子。安好读书、善鼓琴,才思敏捷,尤工

词赋。景帝时,吴楚七国反,他本欲加入叛乱,为大臣劝阻,未见行动。所

以平叛之后,朝廷未予深究。武帝好文艺,对安颇敬重。曾命其作《离骚传》。

安清晨受命,早饭时既成。帝甚爱之,赐几杖,不朝。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

数千人,编写《鸿烈》一书。(既现在所传的《淮南子》)此书规模宏大,

集西汉前古代思想之大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刘安图谋叛乱;

欲夺帝位,事泄自杀。受株连者数千人。有集,已佚。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人苏非、李尚等

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内21

篇,外32 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

本21

篇为内篇。《淮南子》大旨归于道家,但又融合儒、法、阴阳各家思想,

一般认为属于杂家著作。该书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牢笼天地,博及古今”。

(《史通·自叙》)它总结治乱兴衰的经验,探究天道人事的规律,寻求避

祸求福养生保身之道。它继承和发展了老庄的“道”,系统地提出了“道”、

“气”学说。并以此为基础,对宇宙的生成和变化,人的形体和精神的关系,

作出了唯物主义解释。它改造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使之成为因势利导的

积极行为。它反对崇古循古,主张因时变化,坚持历史进化论。书中还保留

有不少科学史材料。梁启超说《淮南子》,“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

中第一流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注本有东汉高诱的《淮南鸿烈

解》。

NO13 司马谈

司马谈(?~前110)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秦蜀守司马错八世孙。曾向唐都学天文,向杨何学《易》、向黄子学黄老之

术。建元、元封之间,任为太史令。前110

年,武帝封禅于泰山,他被滞留

于周南,没有参与封禅事,忧愤而死。著《论六家之要指》,总结当时流行

的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先秦各派学说,尊崇道家。曾辨析形神关系,

提出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的论点。他根据《世本》、

《战国策》、《楚汉春秋》等书,撰写史籍。其子司马迁从其志,续成《史

记》。

NO14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约前86)字子长,两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处时代正是西汉极盛

的汉武帝时期。其父司马谈学识渊博,任太史令,曾有志编写一部通史,但

未能如愿,临终前嘱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迁少时随父移居茂陵(今陕

西兴平县),后又到长安。十岁便能诵古文,后来跟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听董仲舒讲《公羊春秋》。20

岁开始外出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沅、湘、

汶、泗、齐、鲁、峄、鄱、薛、彭城、梁、楚,远至川、滇。广泛搜集旧闻

传说,考察民情风俗。他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

年)继任父职,为太

史令,得以饱览皇家所藏图籍。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年)参加制定《太初

历》后,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

年)因李陵与匈奴战败投降,

迁为之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太始元年(前96

年),被赦出狱,

任中书令。他忍辱发奋,继续著述,约在征和三年(前90

年)完成了不朽的

史学名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公》。西汉司马迁

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著。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代。

共130

篇:本纪12 篇,表10 篇,书8 篇,世家30 篇,列传70

篇。总结了

我国三千多年社会发展历史,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书中记述了历

代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公侯、将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

迹,对国家统治者敢于批判、讽刺,同情农民起义,歌颂我国人民的革命传

统、群众的优良品质和殊异才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作者

有极高的写作技巧,全书文字博雅优美,叙事流畅生动,既是一部史学名著,

又是不朽的文学名著。

孔安国西汉经学家。孔子后裔。字子国。曾学《诗》于申公,学《尚书》

于伏生。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及传、《论语》、《孝

经》,皆蝌蚪文字,当时无人能识。他以今文读之,定为58

篇,开古文尚书

之学派;但为后世学者所怀疑。又有《尚书孔氏传》,宋人开始怀疑之,经

明清学者考证,系后人伪托。还作《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已无存。

汉武帝时,任谏议大夫,临淮太守。

NO15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

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历仕宣、元、成三帝。12

岁时继父任为郎,20

岁任谏议大夫。元帝时,因用阴阳灾异附会时政,弹劾

宦官、外戚专权,两次被捕入狱,罢官十余年。成帝即位后,任光禄大夫,

官至中垒校尉,在此时,他改名为刘向。刘向曾校书于天禄阁达二十年,其

间写成《别录》,开创我国目录学。所作《九叹》等辞赋33

篇,大部已散佚。

另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汉书》、《五经通义》等。明

人辑有《刘中垒集》。

《新序》西汉刘向撰。今本10

卷,系宋曾巩所校定,较原本30 卷已有

残缺。内《杂事》5 卷,《刺奢》1 卷,《节士》2 卷,《善谋》2

卷。采集

舜、禹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所记事实与《左传》、《战国策》、《史记》

等颇有出入。

《说苑》西汉刘向撰。原20

卷,后仅存五卷,经宋曾巩搜辑,复为20

卷。内分君道、臣术、建本、立节等二十门,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杂

以议论,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

《列女传》西汉刘向撰。7

篇7 卷。分母仪、明贤、仁智、贞顺、节义、

辨通、嬖孽等七门,共记105 名妇女事迹。此书屡经传写,今本中如陈婴母

等东汉以来凡16

事,均为后人所增。

NO16 扬雄

扬雄(见中国文学部分)

《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撰,是一部方

言和训诂之作。原书15

卷,扬雄历时27 年似仍未完成。《隋书·经籍志》

以后定为13

卷。该书体例仿《尔雅》,类集古今各地同义词语,并分别注明

大部分词语的通行范围。其材料来源,或采自古代典籍,或来自直接的调查,

说明了汉代语言的分布,是研究古代词汇的重要参考资料。后人研究该书者

颇多,且对原作均有增补阐发,以晋郭璞《方言注》、清戴震《方言疏证》、

清钱绎《方言笺疏》等具有代表性。

NO17 刘歆

刘歆(约前53~23)西汉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

后改名刘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经学家刘向之子。少时因文才

出众,为成帝召见,任黄门郎。刘向死,歆继承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类别

为《七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作

出了贡献。刘歆校书时得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毛诗》、《逸礼》等书,

建议为它们立学官。遭到了今文经学派的反对。后因得罪执政大臣,出任河

南太守。刘歆少时,曾与王莽同为黄门郎,王莽执政后得以重任。历任右中

曹太中大夫、中垒校尉、京兆尹。封红林侯。后为国师。刘歆怨恨王莽杀其

三子,又因南阳兵起,惧大祸将至。地皇末年(23

年),参与谋杀王莽,事

泄自杀。今存著作有《遂初赋》、《列女传颂》、《三统历谱》。明人辑有

《刘子骏集》。

NO18 桓宽

桓宽西汉文史学家。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

秋》。宣帝时举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宽博学多识,善写文章。昭帝始元

6

年(前81

年)召开盐铁会议。会议上桑弘羊和贤良文学就盐铁官营等问题

进行辩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桓宽把辩论双方的论

点记录下来,加工整理,用对话形式编撰成《盐铁论》60

篇,是研究西汉政

治经济问题的重要资料。

《盐铁论》西汉桓宽撰。10 卷,60

篇。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实

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平准等政策,遭到豪强之家和富商大贾的激烈

反对。汉昭帝始元6

年(前81),召集朝廷大臣和郡国所举贤良文学,举行

会议,就盐铁官营等问题进行辩论,称为“盐铁会议”。至宣帝时,桓宽根

据会议记录,又加以整理和增广,撰成此书。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辩

论,第二部分记余谈,第三部分是后序。内容以讨论经济政策为中心,广泛

涉及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问题。记载了贤良文学和桑弘羊不同

的治国学说,及各自的施政主张。是研究西汉史的重要资料。《盐铁论》采

对话体。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行文整齐而有变化,疏朗中又见细密。

善用对话表达人物思想、神态。是西汉独具一格的文学作品。

NO19 汜胜

汜胜之西汉农学家。汜水(今山东曹县)人。汉成帝时为议郎、劝农使

者。曾在三辅教民种田,获得丰收。后迁御史。他对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

验进行总结,创造出一种精耕细作的区田法。另外还有溲种法、穗选法、嫁

接法等,对当时和后世有较大影响。著《汜胜之书》2

卷18 篇,是我国最旱

的农学著作。

《汜胜之书》农学著作。西汉汜胜之撰。2 卷,18

篇。本书是对西汉黄

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农作物

的栽培技术等。对节候、辨土、施肥、选种、下种、防旱等农事作业均有论

述;介绍了禾、黍、麦、稻、大豆、麻、桑等作物的栽培方法,及耕田法、

溲种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干法等生产技术。重点记述了区

田法。即在大田里划出小方,集中施肥,灌水,可大大提高产量。该书是研

究西汉农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本书早佚。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多

所称引。旧辑本以清代学者洪颐值所辑较优。今人石声汉撰有《汜胜之书今

释》。

NO20 桓谭

桓谭(约前30~约41)东汉哲学家、经学家、政论家。字君山。沛国

相(今安徽濉溪)人。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才,遍习五经。以父任为郎。

汉哀帝、平帝时位都不过郎,王莽时任掌乐大夫,更始时拜太中大夫,光武

帝时任议郎给事中。喜欢非毁俗儒,因坚决反对谶纬之学,被光武帝目为“非

圣无法”,险遭处斩,出为六安郡丞,抑郁不乐,道中病卒。他提出了“以

烛火喻形神”的著名论点,对后来无神论思想的发展有影响。著作有《新论》

29

篇。已散佚,清人有辑本。另有赋、谏、书、奏26 篇,多散佚。今存奏

疏《陈时政疏》、《抑谶重赏疏》等。

《新论》东汉桓谭撰,共29

篇,早亡佚。《弘明集》中载有《新论·形

神》一文。该文从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形神”即形体同精神的关系问题,

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完则火灭,形体死亡,精神

不复存在。今《桓子新论》以清严可均《全后汉文》辑本为较备。

详见http://shujixooobcom/wxsj/200810/347456htm

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温柔宽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谓开端。“五经”还是中医名词,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

影响:被用为封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翔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阅读五经,能够从五个角度理解人生,即:《周易》——哲学角度;《尚书》——政治角度;《诗经》——艺术角度;《礼记》——社会角度;《春秋》——历史角度。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

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均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春秋时期,秦国医学家医和开始将天气因素看做疾病的外因;曾参用阴阳学说解释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春秋》将天气反常列入史事记载;《孙子兵法》将天时列为影响军事胜负的5个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指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战国时期,重视气象条件在作战中的运用。庄周提出风的形成来自于空气流动的影响,并提到日光和风可以使水蒸发。《黄帝内经·素问》详细说明了气候、季节等与养生和疾病治疗间的关系。秦代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须向朝廷汇报雨情,以及受雨泽或遭遇气象灾害的天地面积。《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大类。汉代列出了与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且出现了测定风向及其他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与风的吹碰程度有关。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提出梅雨、信风等名称。三国时期,进一步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数学家赵君卿注的《周髀算经》,介绍了“七衡六间图”,从理论上说明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两晋时期,“相风木鸟”及测定风向的仪器盛行。东晋哲学家姜芨指出贴近地面的浮动的云气在星体上升时,能使星间视距变小,并使晨夕日色发红。晋代名人周处的《风土记》提出梅雨概念。南北朝时不仅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开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充分探讨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用熏烟防霜及用积雪杀虫保墒的办法;北魏《正光历》,将七十二气候列入历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季“九九”为一年里最冷的时期。隋唐及五代时期,医学家王冰根据地域对我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域划分,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气温水平梯度概念的。隋代著作郎杜台卿《玉烛宝典》,摘录了隋以前各书所载节气、政令、农事、风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农业气象佚文;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乙已占》,记载测风仪的构造、安装及用法。宋代对于气象的认识更为丰富和详细,在雨雪的预测及测算方面更为精确。北宋地理学家沈括《梦溪笔谈》,涉及有关气象的如峨眉宝光、闪电、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风、竹化石、瓦霜作画、雹之形状、行舟之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南宋绍兴酒秦九韶《数书九章》,列有4道测雨雪的算式,说明如何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明代工部尚书熊明遇《格致草》,根据西洋科学原理,辨析了自然界变化与历史上所载的灾异及风、云、雷、雨诸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他所设计的“日火下降、气上升图”,系统地说明对流性天气的形成。清代译著《测候丛谈》,采用“日心说”,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变热以及海风、陆风、台风、哈得来环流、大气潮、霜、露、云、雾、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较差计算法、大气光象等大气现象和气象学理论。

岁月推移,天象更迭。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留下宝贵的天象记录,无一不反映出先人孜孜不倦、勤于观测的严谨态度,无一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辉。这些,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对今后更深刻地探索宇宙规律,都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当然有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几乎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最优秀的文化了,只不过由于近代政治原因及国外文化冲击等人为原因才没落了,学习传统文化对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广博知识都是非常有用的。

对你说的看书方法的问题,我想说,应该还是先把基础打好,由易入难,逐渐掌握一些古文基础,比如字的常见古义,句型结构,以及段落等问题。所以这个我建议你可以先看一些古代通史,因为史书里的古文是最简单易懂的古文了,而且还可以增加你的历史常识,读起来故事趣味性强,可以先从这方面入手,比如从《二十四史》(当然如果不是从网上阅读而是买书的话这个花费估计不小),《史记》(经典中的经典了),《资治通鉴》等看起来,再辅以唐宋的一些散文杂文以及历代的笔记体书如《世说新语》(这个我最喜欢读了,有味道)、《荣斋随笔》、《梦溪笔谈》这一类的,因为散文来说我觉得是唐宋的最为容易了,先秦及汉代的文字就跟《左传》《易》《论语》等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一样,精而简(读起来即使你查字典也很可能造成囫囵吞枣,难以深入进去的),所以对于新人来说这个困难不小,而到了明清的古文虽然有白话趋势,但我觉得相对于唐宋文反而变得晦涩了,所以优先推荐唐宋文,这个有本《古文观止》选得很好,它里面除了唐宋的部分外也都很不错,初学来说值得推荐。当然你有个习惯非常好,那就是喜欢自己查字典,这对于一个真心要学习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等到自己觉得小有成就了的时候,前面说的通史最起码完完整整看下一两本来,史记基本能翻一遍了这时就可以进阶一部,去阅读下先秦两汉的的典籍了,像《论语》《楚辞》诸子百家西汉文赋这些。

古诗词也是一部分,但相对来说比较独立,而且不难,可以凭个人喜好直接入手阅读学习就好了。

上面这些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意见,下面这个总结的初高中古文学习方法,还不错,看看吧,尽量去按着这些做一定会有所收益的。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