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在古代属于什么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70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此劳作生息。距今10万―2万年前,在桂西、桂南、桂北山区活动着的古人类"柳江人"已进入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社会初期。距今2万―1万年前,生活在广西的人类以"麒麟山人"为代表,已学会制造和使用钻孔砾石和磨尖石器刃口。距今1万―6000年前,古人甑皮岩人走出石灰岩洞与大山河谷,向平原和滨海地区发展,开始定居生活,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距今约6000―3000年前,广西跨入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时期。距今3000年左右,广西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先秦时期,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逸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 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 骆越与西瓯是构成今天壮族的主要两个支系,它们存在一千多年,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明。今天壮族传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瓯、骆越人创造的。骆越方国创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青铜文化中的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骆越人和苍梧人、西瓯人一起,在我国最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南宁市范围,发掘出了骆越人祖先留下的十四处贝丘遗址,从中出土了一万年前原始石磨盘、石杵、石磨棒等稻谷的脱壳工具,其中南宁市亭子圩遗址出土的这类工具,经C14测定为11000年。年代仅次于湖南道县壮族苍梧部祖先留下的12000—20000年前的炭化稻粒,比江西万年县的一万年稻谷遗址早1000年。 到了骆田时代,骆越人对境内的田畴整治已经卓有成效,已经会根据潮水的涨缩选择田块。今天,整个华南无论哪个民族,都以大米为贵,餐桌上的主食主要是大米饭,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系列有米饭系列、米粉系列、粽粑系列、糍粑系列、米粥系列、汤圆系列、米糕系列、米饼系列、米花系列、饮料系列、米肉系列、灌肠系列等12个系列,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副食的猪鸡鸭鹅,也是大米的转化物。从旱地农业地区移居岭南的汉族等民族,也都放弃了麦类的种植,和壮人一起在餐桌上享受壮族祖先创造的稻作文化。骆越人的这一大贡献,与日月齐光。 骆越人的青铜技艺有很高的水平,他们所制造的灵山型、冷水冲型、晋宁型铜鼓,是铜鼓鼎盛期的产物,是八型铜鼓中的顶级产品,代表了铜鼓技艺的最高水平,高大厚重,设计奇巧,工艺精湛,花纹繁缛。鼓面上的青蛙立雕,一反青蛙450蹲势,脊梁与鼓面平行,臀部隆起如猛狮,身上饰以稻穗文,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正是骆越人对稻作文化贡献的特别标记。鼓面上的太阳纹告诉我们,骆越人有自己的欧几里得,公元前他们就能够在鼓面上表现出分割圆法。分割圆法被认为是两千多年前一个民族最高科学水平的标志,从记载上看当时世界上只有汉族和古希腊的欧几里得能分割圆,人们没有想到壮族祖先也能做到,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罢了。骆越人制造的镦、圆形器、牛首提梁卣、钟、靴形钺等青铜器,都有很高的水平,尤其是牛首提梁卣,设计精巧,卣纽和卣腹上四头圜眼圆睁的水牛头,堪称一绝。 骆越人的生产工具别具一格,其早期的带肩石斧和有段石锛,是典型的越人产品。所铸造的铜钺类包括靴形钺、扇面钺、风字形钺、铲形钺、圆头形钺等,形状多变、精巧实用,表现了骆越人的聪明才智。其所制造的大石铲为国内一绝,长舌形,束腰,边沿加工精细圆润,束把处有边牙,以便绑牢。最大的长60多厘米,宽20多厘米。既是生产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品,祭祀稻作神灵时又是神器。其设计独具匠心。其他如西林的战国铜棺,合浦鸭首流铜魁、凤凰形铜灯、人足形铜盘等,都闪耀者骆越人智慧的光芒。 花山文化是骆越人创造的世界闻名的艺术画廊,主要分布于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沿岸,绵延200多公里,另有5处分布于左江流域的凭祥市、天等县等处。共有84个地点,183处,287画组。主体形象为人身蛙形的蛙神形象,赭红色,平涂成投影式(鬼影),皆两臂弯肘上举,半下蹲成骑马式,犹如蛙泳之状,整个画面呈欢歌狂舞之态,震动人心。花山崖画是骆越人祭祀蛙神的圣地,是按照骆越人敬祀蛙神的场面描绘的。除了蛙神形象,还有奔犬、鹿、鸟、铜鼓、铜锣、星星、太阳等形象。其产生年代上限在战国,下限在西汉,长达700多年。少量为后世仿制。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宁明县的花山崖画,壮话叫做岜莱(Byaraiz),岜意为山,莱意为花纹。因其规模最大,故以之代表整个左江崖画。花山崖画和世界各地岩画相比,有显著的特色。其蛙神形态不仅整齐划一,而且绵延700多年而不改,比较罕见。 宁明花山画面高40多米,宽长达170多米,就一个“地点”(世界岩画规则,画面边沿外500米内无画为一个“地点”)的面积来说,堪为世界之最。此画面尚可辨认的人物形象达1300多个,所有的大小图象加起来达4万多个,世界少有。花山崖画是稻作文化的集中展示,像这样大规模展示稻作文化的艺术珍品,堪称一绝。花山崖画不是静态古老文化,而是活态文化,其所展示的稻作文化,依然活在民间。至今在古骆越北界红水河沿岸的东兰、凤山一带,还保留有“蛙婆节”,祭祀民族图腾蛙神。节日里跳的蛙舞,舞者戴蛙首头套,跳跃之状酷似花山崖画上的动作,其他地方民间流传的一种师公舞,也酷似花山形象。故舞蹈家们把花山人物形态称为蛙形舞姿。 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百越,在岭南设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当时桂林的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而在当时的布山,位于今天的桂平市西南。今广西属桂林郡全部(广西称“桂”由此而来),象郡的一部分,南海郡的小部分。此外,长沙郡的小部分,黔中郡的小部分亦在广西境内。 秦末汉初,南海郡代理郡尉赵佗攻占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广西为南越国属地。 汉元鼎六年(前111),武帝平定南越王国,在岭南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域分属郁林、苍梧、合浦3郡21县。其中郁林郡治布山县(今桂平西南),苍梧郡治广信县(今梧州市),合浦郡治从汉建武十九年(43)从徐闻迁合浦县(今浦北县境内)。此外,汉时今广西还有小部分地域分属零陵、武陵郡。东汉末,广西大部属交州统辖。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属吴国,桂西北小部属蜀国。吴在今广西境内设桂林、始安、临贺、苍梧、郁林、合浦六郡,今桂北部分地域属零陵、武陵郡,桂西部分地域属蜀国的兴古郡。设置的县增至39个。 两晋时期,今广西境内设置苍梧、郁林、桂林、合浦、始安、临贺、晋兴、宁浦、永平、西平10郡,设置的县增至57个,分属广州、交州和湘州统辖。 南北朝时期,今广西地域始属南朝宋、齐、梁,后大部属陈地,今桂西、桂西北小部分地域属北朝周。先后设置9州、48郡、127县,其中37郡、78县为新设。 隋唐时期 隋统一中国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广西大部分地域始安、永平、宁越、郁林、苍梧、合浦等郡属杨州,只有零陵、熙平2郡属荆州。先后设置85个县,其中61个承袭南北朝。 唐朝沿用隋制。唐太宗于贞观元年(627)将全国分为10道,今广东、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岭南道(治所在今广州)。另外,桂西、桂西北和桂东北部分地域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玄宗把江南道分为东西两道和黔中道,今桂西、桂西北部分地域属黔中道,桂东北部分地域江南西道。咸通三年(862),懿宗将岭南道分为岭南西道和岭南东道。广西大部分地域属岭南西道,广东属岭南东道。岭南西道治所设在邕州(今南宁),南宁在唐朝开始成为广西的首府。岭南西道除广西外,还包括现在的海南岛、雷州半岛一带。岭南西道设立桂、容、邕三管经略使,史称"三管",基本上形成广西后来行政区疆域的轮廓。此外,富川、钟山、贺州、藤县、岑溪一带属岭南东道。贞观末年,今广西境内设有34州。这些州大部分沿袭久远,直到明清时期才有的改府,有的改县。唐朝在今广西境内先后设置224个县,唐末减至154个。从唐朝开始,在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设置50个羁縻州、51个羁縻县。 五代宋元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今广西桂林、柳州、梧州以北地区先属楚国,后属南汉,其余地区全属南汉。这一时期,今广西境内的行政建置基本沿袭唐代,设置的州有37个,其中34个为唐旧州;设置的县有135个,其中133个为唐旧县;此外还有羁縻州32个,羁縻县31个。 宋朝开宝四年(971),宋灭南汉,统一岭南。先后将全国划分为15路,至道三年(公元997),今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于广南路,今全州、灌阳、资源一带属荆湖路。元丰元年(1078),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广南西路,治所设在桂州(今桂林),桂林从宋朝开始正式成为广西的首府。广南西路辖地除广西外,还包括今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一带。此外,分荆湖路为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今全州、灌阳、资源一带属荆湖南路。大观元年(1107),分广南西路另设置黔南路,辖地包括今桂西北部分地域。大观三年(1109),黔南路并入广南西路,更名广西黔南路,次年仍名广南西路。南渡后更名为广西路。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广西得名由宋代始。宋在今广西境内先后设置2府、41州、3监、139县、85羁縻州、80羁縻县。 元朝时期,设省、路(府)、州、县四级区域制。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朝在全国设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今广西先属湖广行中书省。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从湖广行中书省南部划出,设置"广西等处行中书省",这是广西设省的雏形。当时广西行中书省内划为12路、1府、1司、9州分别统辖各县。12路是:南宁路(治宣化县,今南宁)、静江路(治临桂县、今桂林)、柳州路(先治柳城,后移马平,今柳州)、梧州路(治苍梧,今梧州)、太平路(治崇善,今崇左)、田州路(治田州,今田东)、思明路(治思明州,今宁明),浔州路(治桂平),来安路(治奉议州,今田阳)、廉州路(治合浦)、钦州路(治钦州)、镇安路(治今德保),还有平乐府(治平乐)、庆远南丹安抚司(治宜山,今宜州);9州是:郁林州、容州、象州、宾州、横州、融州、藤州、贺州、贵州。此外,今全州、灌阳、资源仍属湖广行中书省(治今湖北武昌)统辖。元末,今广西境内设有2府、1安抚司、13路、9州、53县、60土州、8土县。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撤销元朝的行省之名,设司、府(州)、县(土州)三级区域制。全国划分为13个布政使司。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广西布政使司内划分为11个府和3个直隶州统辖各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县,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先治乔利,今马山境,后迁治武缘,今武鸣境)、思明府(治思明土州,今宁明)、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今德保);3个直隶州是:归顺州(治今靖西)、田州(治今田东)、泗城州(治今凌云)。此外,全州原属湖南地,洪武二十七年(1394),全州(今全州、灌阳、资源)自湖广永州府改属广西后,今广西地域大体形成。洪武二年六月(1369)将原属广西所辖的廉州、钦州划拨广东统辖。明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和5个长官司。 清朝时期,推行省、府(直隶厅)、州(直隶州)、县四级区域制。复设广西省,省会驻桂林府(今桂林市)市。广西全省划分为11个府、2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分别统辖各州市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县,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治武缘,今武鸣)、泗城府(治凌云)、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天宝,今德保);2个直隶厅是:上思直隶厅(治今上思)、百色直隶厅(治今百色);2个直隶州是:郁林直隶州(治今玉林)、归顺直隶州(治今靖西)。此外廉州府(治今合浦)、钦州直隶州(治今钦州),均属广东省。荔波县原属广西省,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划归贵州省统辖。清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10土司和3长官司。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民国期间,广西沿袭清朝称省,地域与清朝大致相同。民国元年,直隶州、厅均改为府,全省划分为10府:桂林府、平乐府、柳州府、庆远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太平府、镇安府、思恩府,分别统辖各县。民国二年(1913)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民国六年(1917),全省划分为6道:桂林道(治今桂林)、柳江道(治柳州)、南宁道(治今南宁)、苍梧道(治今梧州)、镇南道(治今龙州)、田南道(治今百色),分别统辖各县。始自明清的对土官管辖区的改土归流措施,至民国十八年(1929)全部完成,全部土州、土县改设新县。民国十五年(1926),根据军政合一的原则,废除道制,把全省划分为若干区。民国十九年(1930),全省划分为12个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民团区为行政监督区。在此期间,广西为新、旧桂系军阀统治达28年之久。民国三十三年(1944),全省划分为8个区,辖99县,外加1个直辖市和1个设治局。民国三十八年(1949),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省划分为1市(桂林)、15区(1―15区)、99县。钦州、合浦、灵山、防城仍属广东省统辖。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在桂林,仅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12―1936)迁于南宁。 新中国成立至今 1949年12月10日,广西全省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设广西省,省会设在南宁。1952年12月10日,在壮族聚居的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成立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3月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1956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倡议,1957年6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定,并在同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相应的决议。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宣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此后,广西境内的行政区划虽时有变动,但自治区一级的建置未改变。1965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从自治区成立20周年的1978年起,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纪念日的3月5日改为12月11日,与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总之,广西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等的策源地和发生地,涌现了石涛、洪秀全、石达开、刘永福、冯子材、李宗仁、王力、马君武、岑春煊、李济深、梁羽生、云中岳、白崇禧等一批杰出人物。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也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壮族儿女,如黄少卿、侬智高、瓦氏夫人、萧朝贵、韦昌辉、黄鼎凤、吴凌云、陆荣廷、郑献甫、卢焘、韦拔群、韦国清、黄现璠、覃应机、黄荣等等。
丁氏源自五支 炎帝后裔居多
丁氏,一直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家族, 过去的两三千年来,参加这个大家族的组成份子,至少在五支以上。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丁姓的始见,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白指出了当时就已经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不过,古籍中对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历史,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
第二支丁氏,就有详实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姓纂》和《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书的记载,他们是姜太公的后裔,发源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其家族渊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农氏,是最为道地、最为光彩的黄炎子孙。三书都是这样认为的:“齐太公生─��7���1�90�60�及��1�90�,支孙以谥为姓”。这一支丁氏,实际上也是后世丁氏之族的中坚份子。汉代以后,虽然陆续有三批人马投入这个大家族的阵容,但千百年来的丁姓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这一支,算起来都是源自姜太公的炎帝后裔。
到了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南的东吴,开始出现了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孙权之孙的被改姓为丁。这一段渊源,明载于《江表传》,是这样说的:“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换言之,后世的丁姓人之中,也有一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
此后,丁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先后加入了两支新的生力军:一支改自于氏,一支则由来华定居的西域人所改。关于这两支丁氏的加入,都是有具体的证据可为依凭的,包括《枫窗小牍》所记载的:“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以及明载于《杨士奇东里文集》的:“丁鹤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以为姓。”
由此看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处地方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五个系统的。第一支是丁侯之后,第二支是丁─��7���1�90�60�及��1�90�之后,第三支出自孙匡,第四支出于庆之后,第五支则为西域人的改姓。丁氏,真可以说是一个集英聚锐的姓氏。
从丁氏组织庞大和复杂的情形,还可以提示世人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同姓的男女,不一定就绝对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人,也不一定就必然适宜彼此联姻。这一点,《中华姓府》指出:“礼,同姓不婚,莫不知之,而同姓可婚,异姓或不可婚,则知者少矣。以丁姓而言,于及西域人所改者,同可婚也;以孙姓而言,孙改之丁,孙丁虽异,则不可婚。是结婚者,宜究祖姓之源,免铸错误。”
如此说来,年轻男女在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时,还真得先行了解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免得无意之间铸成错误,而贻患后代子孙呢!
丁氏自从在汉、晋之际大放异彩之后,这一份光辉,就此千百年传留了下来,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辈出,而于清代登峰造极。
清代的丁氏,出过传名千古的国家栋梁之才,更出过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丁宝桢、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无一不是满缀着晶莹光华的名字。
丁日昌,在光绪年间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苏巡抚的方面大臣,以所历皆有名绩而著称,而且,曾经辅佐曾国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献力不少。
问题一:太原蒙山怎么去 101路电车在大南门换乘,迎泽大街坐618路公交在长风停车场下车,坐58路可到蒙山大门,车费一元。火车站坐619路,广场坐864路都可到达长风停车场。58路二十分钟发一趟车,开通时间为朝九晚五。
问题二:太原蒙山路线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山西太原天龙山旅游风丁区,原名方山,属吕梁山脉分支,海拔1700米,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晋祠景区14公里。有专用公路相连。天龙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荫,溪泉鸣涧,气候凉爽。早在东魏时高欢建了避暑宫,北齐高洋建了天龙寺,并都开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称,从此,天龙山声名大振天龙山景区包括晋祠镇的武坡、南坪、窑头三个自然村和柳子沟源头的南山、北山(即天龙山)占地约 185公顷山中多砂页岩,呈现出奇特的地质地貌;山上多山泉,有丰富的泉源;山内多林木,森林覆盖率达7O%;山间多鸟兽,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有二十多种。景区风光秀丽,山不高而挺拔,清幽凉爽;树不大而茂密,万木峥嵘。古有“天龙八景”,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现今,它是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游天龙山习惯从公路上山巅,沿石级下山,先游途中景点及石窟,再到天龙寺游其他五点如从柳子沟步行西进,沿途有喂马槽、三合村、下马村、寨峁哨所、跑马场支锅石、溜马坪、安谷梁和插旗石等,且问峦秀美,五色壮观,有人说这是春秋时代奴隶起义领袖柳下拓的遗迹,实为附会,被传为笑谈。游人从南山到北山游览,则另是一番情趣。游程中应以天龙寺为结点,以石窟为重点近年来,来太原天龙山旅游风景区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 既然蒙山你以前去过,再说天龙山景色也比较好,建议你就去天龙山吧。祝你玩的愉快!
问题三:蒙山在哪里?太原也有吗? 太原也有,呵呵
如果从太原市内出发的话,可以直接乘坐到罗城的公交车:5路,308路,463路,839路,848路,858路;如果你在太原火车站,可以坐1路公交车到下元总站下车,转乘5路车到罗城总站下车。(如果方便的话,建议乘坐839路和848路,因为这两条路线走的是路况较好的新晋祠路。坐公车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下了公交车,还有一段路,可以搭坐面包车,时间大约20分钟
门票价格为90元/人,不过目前还不收门票,但是要交10元的小交通费
问题四:山西蒙山的蒙山大佛 具有世界第一大佛之称的佛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位于四川省的乐山大佛,佛像高71米。那如果问你,有世界第二大佛之称的佛像在哪里,恐怕就不是那么多人知道了。这尊佛像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蒙山,因此名为蒙山大佛(也叫西山大佛),它虽然比四川乐山大佛矮8米,但建造时间却早了162年,建成于北齐时的公元551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455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历经五代皇帝建成大佛公元551年,历史上有个叫做高洋的皇帝,他在河南安阳市北当时叫做邺城的地方建都,除此以外,他还把当时的晋阳城作为别都,也就是现在的太原市晋源镇古城营村。高洋为人骄傲、奢侈,大修宫苑,把远离邺城的晋阳城修得富丽堂皇,而且在西山的开化寺后,依山开凿一尊大佛像。他征集天下的农夫,动工开凿大佛,日夜不休息。晚上的时候,就拿油灯照明,整个山上,有万盏油灯被点亮,光焰甚至可以照射到山下的晋阳宫。到了冬天,天气十分寒冷,他就命令工人烧开水来和泥,大规模地动工,让老百姓的生活穷困不堪,死伤无数。高洋死后,他的儿子高殷即位,工程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搞越大,直到公元577年,高洋的第五代子孙高纬执政时,大佛才得以完成。大佛是由北齐皇帝高洋赐建,历经高殷、高演、高湛和高纬四位皇帝的督建始成。在史书上也有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在晋阳蒙山建寺,赐额开化”、“凿石迎溪,依山刻像,历时20余年,纬时造成”。武则天给大佛赠送袈裟据记载,唐朝时,高祖李渊常来蒙山拜佛,复赐名“开化”;特别是唐显庆五年, 唐高宗李治和太后武则天夫妇久仰大佛来朝拜时,看到大佛二人惊叹不已,武则天当下传下懿旨,要为大佛赠送袈裟。回到长安后,宫内立即为大佛制那件硕大无比的袈裟,由于这件袈裟实在太大了,在太监的监工下,用一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做好的袈裟被特使送至晋阳城,并在晋阳百万僧俗的注目下为大佛举行了披袈裟仪式。一时间,大佛在皇家眼中形同国庙,在百姓眼中至灵至宝,备受尊崇,这令中国蒙山大佛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显得尤为光鲜。 消失六百年后神秘再现又过了400年后,到了元末,随着朝代更替、岁月变迁,在饱受战火损毁和大自然风霜雨雪的剥蚀后,显赫一时的蒙山大佛终于在元朝末年阁倾像塌,从此大佛之腹、手、腿、足以及基座和大阁遗基就被掩埋于山石、残砖和泥沙之中,不为后人所知。此后,大佛突然完全消失了。直至600多年后的上世纪80年代,大佛才被山西太原的一位老人发现。经过种种自然界不可抗力的毁坏,大佛下部35米处已形成采空区,一旦顶板塌陷,势必导致大佛垮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2006年6月,寺底村的一帮村干部成立了“晋阳西山大佛保护基金会”。2006年9月,为迎接国庆黄金周,太原市召开“晋之源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强力推出“晋源十六景”,鲜为人知的蒙山大佛首次和晋祠、天龙山并列其中。2008年5月12日,蒙山大佛景区对外开放,这座有着1400年历史、湮灭了600年的巨型摩崖石刻重新面世。 文物保护界有句行话,叫修旧如旧。那么,西山大佛的保护开发如何修旧如旧呢比如对重建佛头,各方面的看法都是不一致的。晋源区文物旅游局杨秀生局长表示,他是不太赞成重建佛头的,应该避免破坏性保护,残缺也是一种美。寺底村的修佛头行为被叫停后,来自北京的地质专家就强调,水泥制作的佛头和原始的佛身会显得很不协调。 西方历史上许多被毁的著名建筑、园林等,比如罗马竞技场、帕特农神庙、海德堡城堡等,西方人更倾向于用保存遗址的方式来纪念,形成了一种废墟文化。 在蒙山景区建设过程中,景区开发要减少人工痕迹,保持历史沧桑感。最后的修复方案>>
问题五:太原蒙山有什么旅游景点 太原蒙山大佛,又名西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源区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西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53米高出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西山大佛史籍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景点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古时又称“晋阳西山大佛”),位于蒙山北峰。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凿大岩为大佛,历24年始成。据《北齐书》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可见大佛开凿时场面之宏大。蒙山大佛依山镌刻,结跏趺定而坐,双手施禅定印,厚胛肥肩,身体颇显雄壮,有着鲜明的北朝风格。整座大佛高大巍峨,气势磅礴,正所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当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瞻礼大佛时,顶礼膜拜,赞叹不已。
开化寺
开化寺是并州第一古刹,古称“并州大寺”,日本佛教典籍中称其为“并州大岩寺”。位于蒙山北峰的并州大寺(后称开化寺上寺)最初建于东汉永平年间,与河南洛阳白马寺属于同时期寺庙。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道场,东魏孝静帝敕命净土宗宗师昙鸾住并州大寺研习经书,弘扬佛法。北齐天宝二年(公元551年)文宣帝凿大岩为大佛,为方便远瞻大佛,在大佛南二里远处修筑寺院(后称开化寺下寺),并赐额“开化”,此后“并州大寺”更名为“开化寺”。
蒙山 蒙山景区 蒙山晓月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景区 大佛 西山大佛 太原 晋祠 天龙山 摩崖石刻 佛教 净土宗
蒙山晓月
“蒙山晓月”是著名的古太原八景之一。据说,蒙山的月亮来得比其他地方早,落得比其他地方晚,使人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朦朦月色。人们走在幽静清凉的古道上,聆听山间潺潺的流水,呼吸着山间的清凉空气,观赏眼前的山色和清澈的潭影,其情其景,天山一色,残星几点,让人流连忘返。
连理塔
连理塔,邑志称为“释迦牟尼如来舍利塔”,为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建筑。塔南北并立,东向,南塔额“化身佛舍利塔”,北塔额“定光佛舍利塔,两塔形制相同,下连基座,俗称“连理塔”。塔平面呈方形,总高度均为8米多,塔顶层层内收,塔刹呈八角形亭台式,顶部装饰已塌落。此塔近观隽雅秀丽、远眺犹如两朵未开的花蕾,这种建筑形制为唐到宋的过渡形式,国内十分罕见,历经千年未经修复,为我国建筑史上极有价值的范例,也是太原市现存仅有的“花塔”实例。
古核桃树
正对连理塔的是一棵古核桃树,历经沧桑,已干枯接近死亡,令人称奇的是在景区开发之后古树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变得枝繁叶茂,并结出累累果实,被当地百姓誉为“神树”。每逢初一、十五,周围百姓在古树上悬挂红色平安福许愿还愿,祈求“神树”保佑。
蒙山 蒙山景区 蒙山晓月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景区 大佛 西山>>
问题六:从太原怎么去蒙山大佛 看你在太原那了?如果知道下元的话可以坐5路到罗成!下车就有出租或者私家车去的!估计5元到10元吧!开车的话走旧晋祠路到罗成高速口就看见路标了!
问题七:太原蒙山有什么好玩的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
问题八:太原蒙山景区游玩大约多久 蒙山景区大约半天时间
问题九:去太原蒙山怎么走我在长风大街东住,自驾车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164公里
起点:长风街(东)出口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长风大桥南匝道桥行驶190米,直行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3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长风街
3沿长风街行驶480米,调头
4行驶440米,朝太长高速/龙城大街方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30米,直行进入长风大桥北匝道桥
6沿长风大桥北匝道桥行驶170米,过长风大桥北匝道桥约310米后,直行进入滨河东路
7沿滨河东路行驶25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南中环桥
8沿南中环桥行驶37公里,稍向左转进入晋祠路
9沿晋祠路行驶780米,稍向右转进入冶峪街
10沿冶峪街行驶970米,过工农桥,左转
11行驶50米,过工农桥,右前方转弯
12行驶17公里,右转
13行驶790米,右转
14行驶16公里,右转
15行驶20公里,右前方转弯
16行驶19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蒙山大佛
问题十:太原蒙山路线导航 驾车路线:全程约18620公里
起点:太原市
1太原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40米,右转进入新建路
2) 沿新建路行驶12公里,过右侧的天龙大厦约50米后,右转进入迎泽大街
3) 沿迎泽大街行驶820米,过左侧的山西文艺大厦约130米后,稍向右转进入劲松北路
4) 沿劲松北路行驶210米,朝长风大街/南内环街方向,左转进入迎泽大桥北匝道桥
5) 沿迎泽大桥北匝道桥行驶430米,过迎泽大桥北匝道桥,右前方转弯进入滨河东路
6) 沿滨河东路行驶131公里,朝太长高速/环城高速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54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3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2622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晋城绕城高速公路
4沿晋城绕城高速公路行驶680米,直行进入晋城绕城高速公路
5沿晋城绕城高速公路行驶243公里,朝晋城/泽州路/洛阳/G5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6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7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1431公里,朝漯河/南京/G36/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宁洛高速公路
8沿宁洛高速公路行驶810米,直行进入宁洛高速公路
9沿宁洛高速公路行驶1204公里,朝舞钢/桐柏/随州/岳阳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910米,直行进入焦桐高速公路
11沿焦桐高速公路行驶1466公里,过淮河大桥,直行进入许广高速公路
12沿许广高速公路行驶375公里,过封江水库一桥,直行进入随岳高速公路
13沿随岳高速公路行驶64公里,过桂家台大桥,直行进入随岳高速公路
14沿随岳高速公路行驶2880公里,过荆岳大桥,直行进入岳临高速公路
15沿岳临高速公路行驶257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16沿匝道行驶910米,直行进入岳阳大道
17沿岳阳大道行驶60公里,朝G4方向,稍向右转
18行驶20米,直行
19行驶22公里,朝长沙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0沿匝道行驶7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21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2831公里,朝衡阳南/永州/南宁/G72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2沿匝道行驶4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3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3230公里,过阳沟河中桥,朝尧山/桂林市区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4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480米,过阳沟河中桥约130米后,直行进入桂林绕城高速公路
25沿桂林绕城高速公路行驶435公里,朝阳朔/梧州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26沿匝道行驶790米,过马面互通约390米后,直行进入包茂高速公路
27沿包茂高速公路行驶484公里,在阳朔/荔浦/恭城/蒙山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8沿匝道行驶21公里,过阳朔互通,右转进入G321
29沿G321行驶280公里,过力居小桥,直行进入荔桂路
30沿荔桂路行驶95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荔桂路
31沿荔桂路行驶15公里,朝梧州/蒙山/平乐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桂平路
32沿桂平路行驶970米,朝梧州/蒙山/平乐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荔平路
33沿荔平路行驶24公里,直行进入荔平路
34沿荔平路行驶60米,在第2个出口,朝南环路/蒙山/柳州/G321方向,直行进入G321
35>>
不一样。区别如下:
1、从词汇上比较,粤语比闽语更接近普通话一些。
2、从音素构成上比较,则闽语比粤语更接近普通话一些。
3、闽语较多的继承了唐朝之前的古汉语特点,而粤语则较多的继承了唐宋时期的古汉语特征,相比较而言,闽语比粤语的存古度更高。
4、通行地点不一样
闽语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和海南四省和浙江省南部、广西南部以及江苏、江西二省区的个别地区。
粤语主要流行在在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另外,福建人下南洋多,东南亚地区也有人说闽语;香港跟欧美等地联系较为紧密,因此那些国家有很多说粤语的人。
闽南语和粤语是两种不同的方言,语音和词汇的区别都很大,两者不能通话。
扩展资料
“粤语”之名,来源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汉书》作“南粤”)。“越”是一个泛称,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在先秦古籍中,对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百粤、诸越,包括“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长江中下游、江淮之间)等 。
隋唐以后“越”、“粤”两个字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前者多用于江浙吴语地区,后者多用于岭南两广,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粤语,民间亦称“白话”、“广东话”等,在美洲华埠则被称为“唐话”。而“广府话”、“省城话”这两个俗称则专门指旧广州府地区(今广州及周边南番顺地区)、香港、澳门、梧州、贺州地区的粤语,范围比“白话”概念小,一般称为“广东话”。
粤语声调亦大异于北,盖以六调,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浊平,五浊上,六浊去。复以促音清平为高入,促音清去为中入,促音浊去为低入。合为九声。现代粤语的语法,如“水大”、“菜干”、“人客”、“鸡公”、“鱼生”等,将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后作修饰成分的语法结构普遍存在。
—粤语
—闽南语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上航线之一,我国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便成为国际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交通大动脉。广西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早在数千年前就被记录在册。广西少数民族先民的足迹远渡重洋,最远到达了美洲大陆,比哥伦布宣布发现美洲,早了2500多年。
1 北海 当年曾经叫“海口”
中国有两条丝绸之路。一条叫做陆上丝绸之路。唐代以后,在西北界,这条丝绸之路经过大沙漠、东亚,到达阿拉伯,到达非洲。另一条年代更早,称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在广西的合浦,广州的徐闻。合浦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出海基地,是因为当时珠江出海口尚未开辟,从中原来的物资,通过湘江进入灵渠,沿桂江南下到藤县、苍梧、梧州囤积,再沿北流江南下,进入南流江,运到被称为“海口”的北海。因此,合浦早在先秦便成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出海基地和口岸。“北海”在壮语里面,就是“海口”的意思。“北”是壮语,在壮语里是“嘴巴”的意思。
中国壮侗语族民族的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发了南海,并以此为基地开拓出海上丝绸之路。广西少数民族先民的足迹甚至远渡重洋,最远到达了美洲大陆。
这么说依据何在?
中国人几千年前去美洲,在民间传说中早有传闻。壮族民间传说《母子访天边》脍炙人口,故事说的是壮族祖先向往太阳升起的东方,一个强壮的男子争着要去。可另一个小伙子说:我年轻,日子比你长,天边很远,我去合适。大家一想也对,都同意他去。这时一位年轻的孕妇站起来说:我去最好,寻找天边的路很长很长,万一一辈子走不到就误事了。我肚子里有个孩子,我走不到,就由孩子走下去,保险!大家听了都很感动,同意孕妇去找天边。孕妇勇敢地上路,一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却没有走到天边。她的儿子继续母亲的路程,终于找到天边。他在遥远的东方变成了一颗启明星,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告诉家乡的父老兄弟:我找到天边了!
这个故事蕴含着壮族祖先崇拜太阳和出海寻找生活新空间的憧憬。
2 怪石 来自遥远的东方
中国人最早到达美洲的传说后来终于得到事实的认定。1975年,美国潜水员梅尔斯特里在洛杉矶附近海里发现了一块形如轮胎的怪石,重达250公斤。他与伙伴继续寻找,又得到了8块怪石。经过鉴定,“怪石”是5块石锚、2个石枕和1个石码(起锚工具)。1976年,类似的怪石发现更多,达到30多块。美国圣地亚哥考古学家詹姆斯·莫里亚蒂对之做了如下描述:“新发现的石锚有两起,一起是两件‘圆柱体’和一件‘正三角形’的人工石制品。另一起是‘一块中间有孔、大而圆的石头’,石头上集聚了一层薄薄的锰矿外衣。”
这些石块从何而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印第安文化权威克莱门特·米恩认为:“这种石块显然不是印第安人制造的。”美国地质学家皮尔逊和詹姆斯·莫里亚蒂经过研究指出,这类石料为砂岩(灰岩),不存在于美洲太平洋沿岸。美国学者最后在中国华南沿海找到了这种石料,并在中国文献里找到了2000多年前的航海记录,当时的船只习惯于用石锚,形状和加利福尼亚浅海发现的相同。可以肯定,这是中国华南人早先到达美洲时留下的。他们对石锚表层的锰进行测定,厚达3毫米之多。锰在石头表面的积累是1000年1毫米,故可断定中国南方人是在3000年前到达美洲的。
这消息振奋了中国人!北京大学专家赶到美国对石锚进行鉴定,结论与美国专家相同。据查,中国古称石锚为“矴”,又作“碇”。字典解释为垂舟石,意思是下垂使舟船稳定,是早期用于稳定舟船的工具。它有三个功能,一是停船时下水为锚;二是行船时作镇舟石以稳定航行;三是平时可作体能锻炼工具石锁。《新唐书·孔戣传》载:“戣为岭南节度使,蕃舶泊步,有下碇税,戣禁绝之。”可见岭南船舶有以石锚为镇舟石之俗。广州市东郊出土的陶船模型上,船头即吊有石锚。在广西贵港出土的铜鼓上,刻有鸟形船纹,船头船尾各刻有个带长绳的石锚。这是海船,故有两锚,泊舟时可以防止巨浪覆船。而河姆渡出土的是真正的石锚。石锚在壮族地区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笔者1951年在广西马山勉圩红渡便见过泊舟时使用石锚定舟。
中央民族大学著名越史专家、《太平洋》编委会副主任石钟健教授认为:“第一,中国古代东南沿海越人船队,由于种种原因,早在公元之前的一二千年间,已经来到了南北美洲。第二,他们分别从太平洋北岸航路和太平洋中路诸岛间,从西到东,闯出了太平洋上的两条古路,留在北美‘浅海’中的石锚,和散布在太平洋群岛以至南美等地的石锛,就是古代越人打通太平洋航路的实物见证。第三,越人船队虽不能说是世界上从海路最先来到美洲的人,但至少比哥伦布到西印度群岛早几千年。第四,亚、美两大洲的海上交通,至晚在公元之前的一二千年间,已经开始了。”
3 链条 蜿蜒在太平洋上
那么,去美洲的航线在哪里呢?
在南太平洋的大洋洲,从西到东有一系列岛屿,形成链条。骆越人从南海出发,由东沙群岛或西沙群岛到中沙群岛,再到南沙群岛的太平岛。准备就绪后,横过苏禄海、苏拉威西海,在巽他群岛落脚,而后往东到达西里安岛。经珊瑚海,在斐济群岛、萨摩亚群岛停留补给,再经库克群岛、土布艾群岛继续往东。沿皮特克岛、渔西岛、复活节岛、圣安布罗修岛等到达南美。
在这条航线上,沿途密布许多岛屿和岛礁,被称为链形地带。小岛上草木繁茂,周围水族麇集,给航海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衣食之源。这一链条与赤道平行,离赤道不远,气候温暖潮湿,终年可以航行。3000年前,越人由于崇拜太阳,往东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加上受到北来的压力,海边骆越人在原始宗教的导引下,往东寻找生存的新天地。他们耐心地一个岛屿一个岛屿往东,最终到达美洲。
考古发现,当年的骆越人出海对付海浪也有很聪明的办法——他们把两只船连在一起,扛三个杠在中间,叫做双体船,古籍上称为“双体舲舟”。双体舲舟走起来比较慢,但不容易翻。
在骆越人走过的路线上,除了石锚,还留下了其他足迹:
(1)有段石锛:专家认定,有段石锛是中国新石器晚期越人的生产工具,是越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和华南广东、广西等省区。越人石锛区别于中原石锛的特点,是中部隆起一脊楞,为的是方便绑在鹤嘴锄形木柄上。凡越人到过的地方,都有这种工具出土。中国著名考古专家林惠祥著文说:“在南洋、太平洋和南美洲也有发现,菲律宾的数量相当多。在太平洋玻利尼西亚群岛,如夏威夷、马克萨斯、查森姆、库克、塔西地等岛都有。在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甚至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同样也有发现。”林惠祥进一步指出:“有段石锛散布的原因,是‘由于民族大迁移,人类物质文化也随之而传播’。”
(2)骆越人留下了瓮棺葬。在菲律宾中部的巴拉望岛塔崩洞发现的瓮棺葬,年代与加利福尼亚的石锚相同。壮族祖先早在一万年前的甑皮岩时代,就留下了瓮棺。壮族至今还完整保留这种习俗。
(3)悬棺。先秦南方民族有将棺材放置于山崖岩檐下或山洞里的习俗,骆越人也不例外,他们把这种习俗带到了太平洋链形岛屿上。
(4)经科学测定,链形地带民众的DNA与壮族很接近,说明链形地带的人在血缘上与华南人种很接近。日本大阪医科大学科学家松元秀雄通过DNA研究,发现复活节岛上人的遗传基因与岭南壮人相同的频率达到67%。加里曼丹的尼尔山洞人、澳大利亚的维兰德拉湖古人,与广西“柳江人”有一定联系。
(5)干栏建筑。干栏建筑是壮侗语族民族祖先的创造,至今这些民族居住地还有不少干栏。沿链形岛屿有不少干栏,如新几内亚人和美拉尼西亚人中,仍喜住干栏。其他各岛的住宅也或多或少有干栏的特征。
(6)吃生鱼片。壮族人喜欢吃生鱼片,壮话叫做“巴生”。今粤语中的“鱼生”一词就来自壮语,可见是壮人的食品。链形岛屿上至今仍普遍有此习俗。
(7)文身。古史载:“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链形岛屿沿线多有此俗,类似岭南越人遗风。
(8)语言化石。中央民族大学倪大白教授、美国白保罗教授、法国奥德里古尔教授、美国马蒂索夫教授等都认为壮语与马来-玻利尼西亚语为代表的南岛语系之间有某种亲缘关系。玛雅语中称“脚”为“卡”,壮语也称“脚”为“卡”,美洲印第安人语言中也能够找到相似的词。
一条链形航线,众多考古文物,默默地证明着早在3000年前壮族祖先骆越人横渡太平洋的壮举……
1广东话唔是不,不要的意思。
常用语:唔好睇(不好看)、唔知(不知道)、 唔畀(不给、不让)。
2“唔会变走,努力去爱身边果人,唔好爱太迟。”在广东话的意思是:“不会走,努力去爱身边的人,不要爱太迟。”
广东话唔还有一个意思,和 “嗯”(中文)的意思相同,“是” (中文)或默认的意思。“唔” 的粤语读音和中文谐音 “嗯” 的音也一样。不过,一般这样的用法较少(单字用法)。
扩展资料粤语,又称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
起源
粤语之名,来源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汉书》作“南粤”)。“越”是一个泛称,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在先秦古籍中,对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百粤、诸越,包括“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等 。
隋唐以后“越”、“粤”两个字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前者多用于江浙吴语地区,后者多用于岭南两广,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粤语,民间亦称“白话”、“广东话”等,在美洲华埠则被称为“唐话”。而“广府话”、“省城话”这两个俗称则专门指旧广州府地区(今广州及周边南番顺地区)、香港、澳门、梧州、贺州地区的粤语,范围比“白话”概念小,一般称为“广东话”。
两广之“广”字源于先秦古地区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历史上两广别称“两粤”,广东为“粤东”,广西为“粤西”。直至民国时期,“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的简称。
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粤”有广义(岭南)和狭义(仅指广东省)之分。“粤东”“粤西”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指代范围也截然不同。
粤语的起源和发展成熟年代远在宋代的两广(两粤)初分之前。所以在历史文化层面上看,“粤语”事实上是广义上的“岭南语”(岭南地区语言),而非特指“广东话”。 就像英语一样,不是特指英国。粤语英文作“Cantonese”、日文写成“広东语”,即一般人俗称为“广东话”。
自古以来两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两广地区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为广东和广西,而粤语的形成远早于宋朝,正因如此,粤语在两广地区通行。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岭南苍梧古国 是岭南文化、珠江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粤语的发源地。
粤语有九声九调,是岭南古越语和中原雅言融合、重组而成,是保留古汉语成分最多的一种方言。
粤语声调亦大异于北,盖以六调,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浊平,五浊上,六浊去。复以促音清平为高入,促音清去为中入,促音浊去为低入。合为九声。
现代粤语的语法,如“水大”、“菜干”、“人客”、“鸡公”、“鱼生”等,将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后作修饰成分的语法结构普遍存在。
参考资料:
本文2023-08-06 11:02: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