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三结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三结交简介,第1张

三结交为经穴别名,指关元穴。《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关元为经穴名(Guānyuán CV4,RN4)。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别名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针灸资生经》),关原(《灸法图残卷》),大海(《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溺水(《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产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血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子宫(《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属任脉。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会穴。关即关藏,元即元气,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关元。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少腹疼痛,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疝气,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黄疸,消渴,心悸,肾虚气喘,淋浊,尿血,经闭,霍乱吐泻,黄白带下,中风脱症,下消,现代又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晕厥,休克,尿道炎,肠炎,肠粘连,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详见百科词条:三结交 [ 最后修订于2017/2/18 20:05:44 共480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其心学思想受到禅宗的深远影响。通过考察王阳明与禅宗的关系,能看出儒释合流对中国文化的塑造之功。

阳明一生学术多变,早年曾执意于释道,思想中融入了诸多禅道内容。王阳明在《传习录·上》中交代:“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为不足学。”在其很小的时候就对佛道两家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谓儒不足学。此外在《王文成公全书》卷九《谏迎佛疏》中,王阳明也曾说到“臣亦切尝学佛,最所尊信,自谓悟得其蕴奥”。在《传习录》中处处可见禅宗式的智慧,其中记载了王阳明与友人讨论深山花树自开自落是否与心相关的话题,“你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段类似禅宗的偈语与六祖慧能所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非常类似。

王阳明著名的“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亦从《坛经·定慧第四》中的“定慧一体,不是二”脱胎而来。“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不善的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的宗旨……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坛经·般若品第二》:“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主张心口相应。在《坛经·定惠品第四》中言:“定惠一体,不是二。定是惠体,惠是定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强调体用不二。王阳明也说“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①]二者甚相契合。

王阳明生平另一重要思想为“致良知”。王阳明在《寄正宪男手墨二卷》说过:“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②]“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③],世间万物都是具有良知的,良知就是主体作为人而异于禽兽的自我认同感,“致良知”就是推己及人。“致知”二字原本出自《大学》,而王阳明却把它称作“圣教的正法眼藏”、“学者究竟的话头”。用禅宗语言“正法眼藏”、“话头”等语形容“致良知”,可见他对禅语的偏爱。《坛经·般若第二》宣扬“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王阳明也主张“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启问道通书》)

据黄绾记载,阳明曾以《坛经》为教材,“令看六祖《坛经》,会其本来无物,不思善,不思恶,见本来面目,为直超上乘,以为合于良知之至极。”[④]所以思想中不乏《坛经》精髓,同时在“良知”学说上与《坛经》相契合之处甚多。

《坛经·行由品第一》中记载惠能:“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⑤]惠明言下大悟,如人饮水,冷暧自知。此处指既不力持趋善也不心存避恶,唯任其自然,内观心之本体。阳明弟子陆澄(字原静)视作不睹不闻、无思无虑的一种状态,在此前提下做体认和修养的工夫,便能达到宁静自在的境界。王阳明在《答陆原静书》对此有所修正: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⑥]

按照王阳明的理解,佛教的“本来面目”就是“良知”。而“致良知”之功即佛教之“常惺惺”[⑦]。而他所强调的“这良知人人皆有”和“人人皆有佛性”是相通的。“不思善不思恶”是指排除一切思想欲念的功夫,以体认本来佛性,使本体还原本来面目。“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里的本体很同于禅宗的“本来面目”,而这种良知是不假外求的。

只不过阳明在此次对佛禅之自私自利进行了批驳,认为在“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的工夫,已染“思善”之嫌;佛禅之求宁静、念无生,已患“自私自利”之病。同样在《答陆原静书》中,阳明还把“致良知”和禅宗的明镜之喻联系了起来: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皎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⑧]

“无所住而生其心”源自《金刚经》:“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做到不执着于外事,时时注意心灵的清净,就能契悟佛性。阳明所要阐发的也正是此意,只有在“致良知”上下工夫,使心无所执着,才能使良知“皎如明镜”。也说明良知本体无妍无媸,无善无恶,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据《坛经·行由品第一》载,五祖弘忍为六祖慧能说《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一时大悟,乃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慧能重视文句简单,透彻发挥无相、无住思想的《金刚经》,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教,强调众生若证见自我本性,就获得解脱成就佛果了。

此外,禅宗之“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被王阳明吸收后也组成了其哲学体系最重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尤其具有禅偈之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尤如佛家所说的非善非恶,常寂常应的佛性。心学和禅学在讨论到最高的本体(儒曰心,良知,佛日佛性,真如)之时,都认为这本体在没有展开之前,是寂然不动的,是无恶无善的。阳明以禅之“本来面目”喻儒之良知这一“援儒入佛”的做法其实在本质上是有共通性的,阳明弟子胡宗宪(1512-1565)指出:“良知皆实理,致知皆实学,固非堕于空灵,一与事物无干涉,如禅家者流也。然‘明心见性’与先生‘致良知’之说亦略相似,若认错本旨,则高者必以虚寂为务,而离形厌事;卑者则认知觉为性,而自信自便。此则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非先生立教之本旨矣。”[⑨]陈来先生认为:“阳明所有关于无善无恶的思想可以归结为《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及《坛经》的‘无念、无相、无住’”[⑩]这些都看到了阳明学说与禅的紧密关系。

禅宗以顿悟为特色,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无迹可循。王明阳“致良知”说是心学成熟的重要表征,与以《六祖坛经》为代表的禅宗正统基本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刘宗周认为“良知之说,鲜有不流于禅者”,这也道出了阳明之学与禅宗的亲密关系。

释氏学说在人的心性修炼方面的阐释,较早期儒家经典要更为详尽系统,因此,理学在这方面对释氏学说有所借鉴,但是不同儒家学者对于释氏学说的批判力度也是不同的,这很容易理解。阳明先生对于释氏学说虽有批评,但口气相当缓和,认为释氏学说和圣人之学仅“毫厘之差”,这毫厘就在于释氏以虚无主义为根本宗旨,但是其修行方法和对于成佛的坚定信念是值得借鉴的。王阳明明确表示:“释氏之学,亦自有同于吾儒,而不害其为异者,惟在于几微毫厘之间而已。亦何必讳于其同,而遂不敢以言;扭于其异,而遂不以察之乎?”[11]他认为佛禅中存在着极其有价值的思想,具有可通性,可能且应该为儒学借鉴。从而有利于开创新的理路,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阳明在建构“致良知”说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佛禅话语及思辨方式为我所用,足见其学术思想与佛禅之紧密关联。

而阳明心学体系之建立确实有从佛学(尤其是禅与华严)借用资源的痕迹,以致于有“阳明禅”之称,与王阳明同代学者陈建(1497-1567年)则直呼“阳明禅”,云:“阳明一生讲学,只是尊信达摩、慧能,只是欲合三教为一,无他伎俩”,“愚谓阳明亦一部禅矣”[12],其口气多有不尊重之意,毕竟陈建完全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此进行批评。理学家刘宗周(1578-1645年)云:“古之为儒者,孔孟而已矣,一传而为程朱,再传而为阳明子。人或以为近于禅,即古之为佛者释迦而已矣,一变而为五宗禅,再变而为阳明禅。”[13]李光地亦说:“陆子静、王阳明禅师也。”[14]后来的学者也多从这方面来论及阳明学说与禅之关系。不可否认的是,王阳明从小深受佛家尤其是禅宗影响,在其学问中处处体现出痕迹。王阳明求诸老释,然后领悟到圣人之道,自己本性俱足,无需向外求取的思想,其实是典型的佛门顿悟,是禅宗最大的特征。在贵州躲避追杀,龙场悟道,都和惠能经历相似,龙场悟道“得之天启”,虽然作为儒学正统,不方便将自己纳入禅家一派,但是其所受的思想是丝毫难以抹灭的。

禅意还表现在王阳明的诗中:“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须知太极原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诗中“心非明镜台”一句,典出《坛经》惠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是“心性本体”。诗中的“明镜亦尘埃”,出于《坛经》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说的是渐修功夫。诗中“圆圈”以喻良知,“蒲团”以喻坐禅。全诗强调良知人人见在,不假修持。而不假修持,正是禅宗精义。在生活习性上,王阳明一些主张也和禅宗相接。如他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别诸生》),这里类似于禅家“神通与妙用,运水及搬柴”;他还说:“虽治生亦是讲学中事……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传习录拾遗》第十四),这也是罕见的鼓励为商,这和禅宗“作务即禅修”的主旨精神是相通的。

方立天先生曾说:“理学家朱熹曾指责心学‘全是禅学’,这指责虽带有明显的夸张色彩,但如果没有禅学的充分发展和长期流传,没有禅宗提供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没有禅宗创造的学术风气和文化氛围,似乎较难形成特定的陆王心学,或者心学的面貌将有所不同,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或许可以说,没有禅宗就没有心学”[15]这话是很中肯的,没有禅宗就没有心学。不仅如此,他还将儒、佛、道的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唐虞之时(三间屋舍),原是本有家当,巢许辈皆其守舍之人。及之后世,圣学做主不起,反守其中一间,将左右两间甘心让于二氏。及吾儒之学日衰,二氏之学日炽,甘心自谓不如,反欲假借存活,泊其后来,连其中一间,岌岌乎有不能自存之势,反将从而归依之,渐至失其家业而不自觉。”这样的比喻也使得“三教合一之说,莫盛于阳明之门”,阳明之后学积极推动儒释合流,使得晚明佛教复兴。

王阳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禅宗对其学说的形成功不可没。其“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利用禅宗语汇对禅宗思想进行吸收,其心性本体论更是吸收了禅宗本性论的思维而建构的,其“致良知”吸收了禅宗定慧不二的修行理论,突出了智慧在修养功夫中的决定作用,这一切都构筑起其“心学”理论体系;而“阳明禅”的传播发展更突显出禅宗与儒家文化的汇融,对佛教的复兴功莫大焉。

[①]《全书》卷三《传习录》中。

[②]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990页。

[③]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④]黄绾:《明道编》卷1,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⑤]“本来面目”在《坛经》里最早出现于惠昕本,后来契嵩本亦有。

[⑥](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75—76页。

[⑦]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以保持佛性。如清代戴震《答彭进士允初书》有:“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功夫,大略相似。”

[⑧](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79页。

[⑨]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第1769页。

[⑩]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08页。

[11](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232页。

[12]《学蔀通辨》卷9《续编》下《理》,《续修四库全书》子部939册。

[13]《刘蕺山集》卷7《答胡嵩高朱绵之张奠夫诸生》。

[14]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8,中华书局1995年版。

[15]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6页。

十二经脉为经络分类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十二经脉是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合称,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十二正经。《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十二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每一经脉,内部属络于一定的脏腑(属于脏的络于腑,属于腑的络于脏),外部则分布于四肢、躯干和头面。

十二经脉按阴阳属性分布于人体,四肢部阳经在外侧,阴经在内侧;太阴、阳明在前(外),少阴、太阳在后(内),厥阴、少阳在中。手足三阳经脉皆会于头部,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胸腹部分布着手足三阴经脉及足阳明经,腰背部为足太阳所过,侧胸腹为足少阳所过。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并按五行属性互为表里,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其走向互相连接。

各经脉有五行属性,且有气血多少的不同。

详见百科词条:十二正经 [ 最后修订于2016/4/17 23:18:35 共655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络名·二阳 41 手阳明大肠经 42 足阳明胃经 5 经外奇穴名·二阳 51 标准定位 52 主治病症 53 刺灸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二阳 1 拼音

èr yáng

2 英文参考

YANG MING

the stomach and large intestine and their meridian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二阳:1经络名。2经外奇穴名。

4 经络名·二阳

二阳指阳明[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王冰注:“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阳明与太阴经互为表里[2]。阳明经是多气多血的经脉,阳气最盛,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发展,针刺治疗,可以出血出气[2][3]。阳明位于太阳和少阳之里,故有“阳明为阖”之说[3]。

41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代号LI[4]。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5]。五行属金[5]。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6]。

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6]。

手阳明大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或寒栗不复等症[4]。

42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代号ST[7]。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8]。五行属土[8]。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目内眦,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经下颌角上行过耳前,沿发际,到额前神庭穴[6]。

其下行支脉沿喉咙向下后行,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6]。

其直行主干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6]。

另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经气于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6]。

5 经外奇穴名·二阳

二阳为经外奇穴名[9]。出《辽宁医学杂志》。

51 标准定位

二阳穴位于腰部,第四、第五腰椎棘突之间,旁开07寸处,左右计2穴[9]。

52 主治病症

二阳穴主治痔核[9]。

53 刺灸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太阳病不愈,传至另一经·再经 5 伤寒一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再经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再传 1 拼音

zài chuán

2 英文参考

repeated tran ission

3 概述

再传即再经[1]。《伤寒论》原文作再经,历代注家如成无已、张志聪等以再传代称再经[1]。

4 太阳病不愈,传至另一经·再经

再经指太阳病不愈,传至另一经[1]。《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医宗金鉴》卷一:“再者,再传阳明经也。谓其邪已传经尽,热盛不衰,欲再转属阳明故也。”

5 伤寒一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再经

再经指伤寒一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1]。《注解伤寒论》卷二:“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当愈。经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若七日不愈,则太阳之邪,再传阳明。”另说,如《伤寒论浅注·太阳篇》:“何以谓发于阳者七日愈?请言其所以愈之故。如太阳病头痛等证,至七日以上,应奇数而自愈者,以太阳之病自行其本经,已尽七日之数故也。若未愈,欲作再经者,阳明受之。宜针足阳明足三里穴以泄其邪。”

参见六经病、传经、过经:

六经病为病名[2]。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2]。《伤寒论》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所侵犯的经络、脏腑病变部位,受邪轻重,邪正盛衰,划分为六经病证,以之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指出各经的主要脉证、治法及其传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2]。并对诊治杂病也有指导意义[2]。《伤寒论翼》卷上:“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主法也。……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六经分手足,为十二经[2]。古代有些医家,有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说[2]。《类经·伤寒》:“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则尽之矣。手经无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则其左右前后阴阳诸证,无不可按而得,而手经亦在其中。”

传经指伤寒六经病的传变,病邪从一经传人另一经的证候[3]。《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论大全·辨张仲景伤寒论》:“盖风寒之初中人也,无常,或入于阴,或入于阳,皆无定体,非但始太阳终厥阴也。或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邪气衰不传而愈者,亦有不罢再传者,或有间经而传者,或有传至二三经而止者,或有终始只在一经者,或有越经而传者,或有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真阴证者,或有直中阴经而成寒证者。”《景岳全书·伤寒典·传经辨》:“伤寒传变不可以日数为拘,亦不可以次序为拘。如内经言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类,盖言传经之大概,非谓凡患伤寒者必皆如此也。”病邪轻重,正气强弱,以及治疗得当与否,是传经与不传经的重要因素[3]。观察疾病的传经与否,决定于脉证有无变化[3]。六经传变,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合病、并病、直中三阴等[3]。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