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名人遗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北京故宫的名人遗迹?,第1张

北京故宫的名人遗迹

故宫、天安门、北海公园、中山公园、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景山公园、地坛公园、日坛公园、月坛公园、天坛公园、西海、后海、前海、中南海、前门、箭楼、钟楼、鼓楼、德胜门箭楼、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北土城元大都城垣遗址、皇城根遗址公园、钓鱼台、玉泉山、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八大处、碧云寺、卧佛寺、樱桃沟、法海寺、潭柘寺、戒台寺、广济寺、白塔寺、报国寺、护国寺、法华寺、白云观、雍和宫、国子监、孔庙、北平图书馆旧址、卢沟桥、宛平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台北故宫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座落于台湾省台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区外双溪,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研究重镇。

台北故宫博物院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依山傍水,气势宏伟。为中国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紫禁城、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

2015年底,位于嘉义县太保市的台北故宫南院即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院将建成开馆试运营。

中国古代重要关隘一览

居庸关:古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为纳款关。唐代设有居庸、蓟门、军都等关。辽以后都称此关为居庸关。此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所争夺。841年,幽州(今北京)发生兵乱,雄武军节度使张仲武因扼住居庸,断乱军粮草,使乱军陷于困境,得以收复幽州。

玉门关:古代关隘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关北依天山余脉,南接阿尔金山,为中国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后所置。前108年,汉将赵破奴破车师国,前104年,李广利两伐大宛国均由此关出师。

嘉峪关:古代关名。在今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此关南屏祁连山,西北靠嘉峪山,两山夹峙,北大河横贯其间,为古代肃州(今甘肃省洒泉市)西北门户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间,即倚此关抵御吐鲁番东侵。

仙人关:古代关隘名。在今甘肃省徽县东南。此关西临喜陵江,南接略阳北界,北有虞关紧接铁山栈道,是关中、天水进入汉中的要地,也是由陕入川的重要咽喉。1134年,宋将吴玠军在此据险坚守,大败金兵,使金军南下的企图破灭。

阳关:古代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因居玉门关之南而得名,与玉门关同为西汉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宋代以后,随着中西陆路交通的逐渐减少,关址渐废。

天井关:古代关名。又称太行关。在今山西省晋城县南部太行山顶。因关南有三所深不可测井泉而得名。这里适当太行南北要冲,形势险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秦与韩、魏相争上党,多交战于此。东汉建武元年(25年),冯异得过此关,连拔上党两城。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1511)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这就是后来的关城。

平型关城据平型岭之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关门坐西朝东,门洞用券栿相间的方法筑成,高4米,宽27米,墙厚27米,今关楼已毁。城内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

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明代国力衰弱,蒙古骑兵频繁侵边,抢掠财物,尤其嘉靖年间为烈。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鞑靼部俺答又率兵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平型关,明军不能抵挡,遂陷平型关。接着由此直趋灵丘、广昌(今河北涞源),进逼紫荆关。途中遇明将陈凤率军抵抗,蒙古兵便分头掠繁峙,犯蔚县并屠掠延庆诸城,后因连日下雨才引军北归。

平型关在现代战争史上曾写下辉煌的一页。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初期,1937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军在占据了华北大片土地后,冀中一路沿平绥线方向西进。当占领了大同以后,便以精锐兵团进攻南面的雁门关及其东西关口,企图南下欧太原。这是刚开到山西抗日前线的八路军,决定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形,给日本侵略军一歼灭性的打击。八路军以三个团的兵力冒雨埋伏在平型关至东河南镇(在平型关之东)公路附近的山地上;另以一个团和一个骑兵营的兵力出平型关向灵丘、涞源、广灵方向前进,以钳制敌人,保障侧翼安全。当日军约4000人,军车10O余辆,大车20O余辆,由灵丘向西前进时,八路军埋伏部队突然发起猛攻,迅速将敌军分割,展开白刃战。经过一天激战,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敌全部军车。缴获各种枪支1000余支,还有野炮、机枪以及战马50匹。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开始后我国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忱和树立起必胜信心。

现在平型关战役旧址已辟为抗日战争纪念地。旧址在灵丘县城西桥沟一带。距平型关约5公里。这里北依恒山余脉,南屏五台山峭崖,附近峰峦峻陡,比肩连袂,中通一路,形势非常险要。遍山松柏叠翠,风光秀丽,常有游人来参观游赏。

今从北京至太原的京原铁路通过平型关下,附近还有公路通河北、山西各地,这里仍不失为晋东北交通要冲。

天设居庸险,乾坤此北门。山川通上郡,形势冠中原”。好一座不同凡响的居庸关!居庸关确实非常雄奇险要,古往今来有过多少吟诵它的辉煌诗篇!它不但形势险要,而且历史上或为北国大门,或为京畿要防,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重要,全国罕有其他关隘能同它相匹的。

居庸关位于今北京市北面的军都山峡谷——关沟中部。古属“居庸”地。相传秦始皇筑长城时徙居庸徒(被征发的民夫、犯人等)于此,因称居庸。其实它早已著名。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就称居庸为天下九塞之一。汉代开始在此设居庸县并置关,即称居庸关。因它处于军都山内,亦名军都关。在历史上曾有不同的称呼:三国时称西关,北齐称纳款关,唐代称居庸或军都不一,还有蓟门关之称。以后各代都称居庸关。北魏时期始筑关城,明洪武元年(1368)重筑,并修筑长城,成为长城的重要关隘,以防蒙古亡元残余势力侵扰。宣德年间曾加修建,景泰六年(1455)又拆除再建,这就是现存的关城。近年再次进行了重修,使已遍体鳞伤的居庸关城旧貌换新颜。明时居庸关与其西南的紫荆关、倒马关之间还筑内长城相连,合称“内三关”,构成京都西部的严固联防线。《述征记》等古籍把居庸关所在的军都陉列为太行八陉中第八陉。

军都山为燕山山脉的南支。燕山山脉呈东西走向绵延于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海拔1000米以上,山势峻急,成为南北的大阻。连山中断,形成关沟,却可以通南北,便利了当地的交通。北京东部的温榆河取源于此,沿河的隘道便是军都陉,古人所称的太行第八陉。居庸关城跨关沟两边的山崖而筑。城周长7公里余,高8米余,有南北二门及一水门,温榆河源从城下穿过。今水门已湮没。城内原有过街塔,今仅留下台基,即著名的云台。古人所称的居庸关范围很大,把整个关沟都叫做居庸关,以南口和八达岭为其南北口。而南口旧称下口,原有城堡,今已毁。八达岭城堡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后于弘治十八年(15O5)重建,就是现在见到的城堡。开两门,东门匾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题“北门锁钥”。八达岭因在高处(海拔约60O米),居高临下,比居庸关城更险要。所以前人说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整条关沟两边,层峦叠嶂,悬崖峭壁,下临深沟,古称绝险。居庸关和南北两口形成重关迭险,真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何况山上还有长城环护。难怪古人说,“燕京之有居庸,扰秦之崤函,蜀之剑门也”。信非虚言。

北京自古为军事重镇,后又相继成为五前京都。居庸关为北京的北门,向为边地通商场所。居庸关外长期以来是东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和活动的地区。少数民族贵族见北京物阜民殷,常存觊觎之心,每思南下侵占北京城,因此居庸关便成为兵祸不息之地。早在东汉时,鲜卑人就屡犯居庸关。自东晋至唐末,地方割据政权也常在此用兵。唐武则天时曾塞断居庸之口以防突厥。到第10世纪前期,五代石晋割燕云十六州结契丹以后,居庸关便成为辽与金、蒙古与金激烈争夺的战场。公元1122年,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谋取辽的燕京(即今北京)。辽以强兵守后庸关,不料临战时,居庸关两边山崖忽然崩落,戍卒多被压死,辽不战而溃。这使金兵得以顺利度关南下,占领了燕京。

公元12O9年,北部强大起来的蒙古军又攻金的中部(即北京),金兵死守居庸关,蒙古军不能入,乃采用“声东击西”之计,留一部分人马屯守居庸关外,暗下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荆关,入关后迅速移兵从南反攻居庸关,居庸关遂被攻破。后来蒙古军却未攻下金中都即退走。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又派兵攻破居庸关,并在关城驻扎。过了三年,蒙古兵再围金中都,金主遣使求和,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国,只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居庸关。金因受蒙古军威胁,即于当年迁都开封。次年,蒙古军便占领了中都。

到了元末,朱元璋的军队攻打元大都(今北京),元主由居庸关北走,元亡。明大将徐达派兵守居庸、古北等关口,绝了亡元残余势力的南窥之道。

喜峰口关

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汉代曾在此设松亭关,历史悠久。东汉末曹操与辽西乌桓作战,东晋时前燕慕容儁进兵中原,都经由此塞。后易名喜逢口。相传昔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四处寻问,千里来会,父子相逢于山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葬于此处,因有此称。约至明永乐后,讹称为喜峰回。明景泰三年(1452)筑城置关,称喜峰口关。今通称喜峰口。

喜峰口关故址在今河北省遵化县东北,燕山区大河——滦河出口的东南边。关城依山靠水,北倚长城,形势雄壮。城周长15公里,关门上有楼高四丈(约合今8米余),名曰镇远楼。又削山为壁,豀峪蹊径,凡人迹可通之处,尽筑城墙与万里长城相接。明嘉靖年间,更在关口处建“来远接”,据说可容万人(为都御史胡守中所建,史称胡出塞尽斩辽金以来松木百万以建此楼),后为滦河洪水所冲没。今城与关楼亦俱倾圮,但从遗址可推知其当年之雄要。

喜峰口关周围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200余米,向北升高至I000余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难。由滦河所形成的谷道使成为南北往来的天然孔道。喜峰口关处,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由此出关折东趋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向西南经遵化和冀北重镇蓟州(今蓟县)可至北京。这条路径向来是从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一条交通要道。喜峰口关扼此要道咽喉,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古时喜峰口一带是汉族与北方及东北方民族交往频繁之地,历代有兵戍守,唐时这里叫卢龙塞。

唐诗人高适在《塞上》诗中有“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之句,可见当时统治者对这个地方的重视。明初,喜峰口关是京都与长城外大宁都指挥司联系的中转站,也是其后蒙古兀良哈部入贡的必经之路。

喜峰口北面约10公里,今河北省宽城县西南的滦河东岸有松亭关。大约由喜峰口迁汉松亭关至此。契丹辽时,契丹人来往于燕京与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之间多经此。

明时行人出喜峰口至大宁,舍此道莫属。这关依山傍水,地势极险要。古人称它有“嵯峨虎豹当大关,苍崖壁立登天难”之势,易守难攻。松亭关和喜峰口关都邻近京畿,是明时北京安全的保障。自永乐年间废除大宁都指挥司后,松亭关亦随之奔守,这给明朝带来很大的后患。

  夏朝的遗址集中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处,学界称“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最早于1952年在河南登封的玉村遗址发现,1956年发掘洛达庙遗址的时候,人们注意到它在文化面貌上具有若干特色,一度被称为洛达庙类型。1959年起在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以后,发现二里头遗址更加具有典型性,故将这种类型的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于1953年首先在河南省登封县王村遗址发现,当时出土的遗物不多。自1954至1957年,在洛阳东干沟村附近又曾几次发现这种文化的墓葬与灰坑。这个遗址的晚期堆积中发现有青铜小刀和青铜锥,器形和铸造工艺都很原始。从地层关系上可以清楚地判断出这种文化的年代晚于人们熟悉的河南龙山文化,又早于商代,这种文化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时代,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很快,在洛阳偃师灰咀和二里头、郑州洛达庙、巩义稍砦、渑池鹿寺、陕县七里铺等地都发现了这类古文化遗存。随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洛阳二里头遗址的大规模科学发掘,资料越来越丰富,许多碳14测定数据集中在公元前21—前15 世纪。考古界遂把这种文化定名为二里头文化,并做为夏文化的主要讨论内容。

  20世纪80年代,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不仅遍及河南全省,而且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西南部和陕西省东部各地都有发现,已达100多处。这些遗址中既包含早期的城址、宫殿建筑、村落、墓葬群,也有一些铜器冶铸、制石制陶、制骨的手工业作坊,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早期青铜器、玉器、象牙雕刻器和漆器等,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研究夏代经济和文化的珍贵资料。

 

在云南昆明市晋宁区发现的河泊所遗址,是被列入日前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的新发现之一。考古过程中发现的大量封泥、简牍等文物,为汉益州郡的存在和细节提供了重要线索,是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云南行使治权的直接体现,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考古实证。

河泊所遗址发掘现状 

据当地考古部门介绍,河泊所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推测属新石器时代。后经2008年滇池盆地调查,进一步明确其属于青铜时代,是滇文化的核心居住区之一。

该遗址实际上由相距不远的大大小小数十处遗址组成,统称为河泊所遗址群。

该地以北约700米处的石寨山滇文化墓群与遗址关联密切,2019年时曾出土一枚“滇国相印”封泥。同年10月,该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2021年之后,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云南省考古机构对遗址群的上西河村西南地点、上蒜第一小学北侧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

截止目前,已经陆续揭露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发现了建筑遗址、灰坑、墓葬、水井等生活遗迹,以及封泥、简牍、金属器具、骨器玉石等各类文物合计2000多件

最具价值的封泥简牍等文物

专家认为在这些发现当中价值最高的,是携带着文字信息的封泥、简牍类文物,以及能够佐证当时人们生活状态的建筑基址、道路水井等遗迹。

目前该遗址发现的封泥已经超过500枚,既有官印,也有私印。其中官印包括“益州太守章”,以及益州郡下辖24个县中18个县的长官封泥,例如“建伶令印”、“同劳丞印”等;私印封泥上的人名则有宋虞、王福、君冯等,由于多为公私印同时发现,这些人名很有可能是官员的姓名。

为什么此地会发现如此大量而集中的封泥实物?专家推测,出土地点极可能是当时文书资料的销毁场所

而出土的上千片简牍残片中,字迹明显的有超过两百片,目前仅清理出一部分,已经辨认出“滇池以亭行”、“建伶县”、“始元四年”等文字。这些简牍的用途有可能是官方文书

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

河泊所遗址的一系列考古发现,首先证实了古代史籍中“古滇”的存在。

云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而古滇国则是从战国时就存在的古国名之一,在当时归属于“西南夷”。汉武帝时代,滇王向汉王朝投降,随后在该地设置了益州郡,又“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大量封泥、简牍的发现提供了文字证据,印证了古籍中关于古滇国与益州郡的记载,也是汉代中央政府在云南行使治权的体现,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实证之一,因此被认为具有重大考古意义。

张掖黑水国遗址 千里河西的一座神秘古城

夕照

黑水国遗址又称黑水国城堡,俗称黑水国或老甘州,民间亦称甘州老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驿站,距今有4000多年的 历史 ,是集汉唐古城、史前遗址、古寺院遗址、古屯庄、古墓葬为一体的庞大的甘州“ 历史 古籍”,也是集古代人文、风光、沙丘、湖泊、芦荡、湿地为一体的河西“特色画册”。站在这里,仿佛站在了 历史 的高空,目光似乎可以看到月氏聚牧、汉匈争战、建县觻得、茶马交易、兵防屯驻、沙毁古城的漫漫岁月……

A 废墟之美

金张掖!“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以钟鼓楼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一次文化之旅,会是多么精彩,大佛寺、西来寺、万寿木塔、明粮仓、高总兵府……哪一处不需要流连整日,才能体会它悠久的 历史 文化气息?但我们的目光早被牵引到了城市的边缘地带。

甘州城区西北125公里处的明永乡,有黑水国遗址。古城分为南、北两城,两城对峙,相距约3公里,312国道从两城间穿过。北城始筑于匈奴占河西之时,汉沿用并为张掖郡,唐代、元代和明代,均在北城置驿站;南城修建年代要晚得多,始筑于唐代,宋、元、明沿用。

对于黑水国遗址,于右任先生曾写过一首诗:“沙草迷离黑水边,何王建国史无传。中原灶具长人骨,大吉铭文草隶砖。”这首诗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在沙草迷离的戈壁边缘,怎样的河水会被称为黑水?又是怎样的一座古城被人叫做黑水国?

先去南城,残垣、断墙、枯树、野雀。远远地,一座数十米高的土墩首先出现在视野里,正东方是南城的入口,两座高大的土墩城门形成天然的豁口,在城外,看上去就是寻常的两座土墩而已,殊不知绕过土墩的豁口竟有一座城池藏在中间。

顺着城墙旁的流沙堆爬上城墙,在城内的核心区域,街衢巷道、建筑布局依稀可见,建筑遗址密集。杂草砾石间,散存有大量汉到魏晋时期的砖块、瓦片、陶片,让人领略到废墟之美的魅力。

寂静

B 黑河脉搏

沿着土阶登上角墩,便是南城的最高处。俯瞰整个南城,我们发现这座古城的城墙保留得十分完整,可以清晰地看见整个城廓。

出了南城,向东不远处便是黑水国遗址的北城。北城为汉城,被漫长的岁月侵蚀得更加衰败。

夕阳西下,它更像是一条即将隐匿身形的赤龙。和南城不同的是,北城城内长满了高大笔直的杨树,树叶在风中“簌簌”作响,仿佛黑河脉搏的流动。

顺着茂密的杨树林,走到了北城的深处,看似就要走到边缘了,一个不大的缺口出现在城墙的中间。穿过缺口,一片看不到边的芦苇荡出现在眼前。

有水的地方才会有芦苇,眼前这一片长满芦苇的地域,便是与黑水国息息相关、已经干涸的月牙湖。

月牙湖因形似月牙而得名,昔日的黑水国北城就是依靠着这面湖水繁衍、兴盛着。

黑水国古城依黑河而建,它建立在黑河西侧的冲积扇台地上。这处台地为 历史 上黑河冲击淤积而成,黄土层厚度达7米以上,这使得黑水国城址既有可以饮用的水源,又不会受到洪水的攻击。那么,黑水国古城何以被后人升格为“黑水国”呢?

古意

C 惨烈战事

当地朋友讲起了一个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黑水国一带是一望无际的沼泽湖泊,随着岁月的流逝,湖泊逐渐干涸成为水草丰盛的平川,后来有个叫“月氏”的民族迁徙到这里,驻守并屯田修城,建都立国,因傍依黑水,故得名黑水国;还有一种说法,黑水国因“黑匈”而得名,传说黑水国是匈奴人修建的城市,强大的匈奴部落曾在此放牧生活并建立国家,因为匈奴人皮肤长得黑,外族人将他们称作“黑匈”,“黑水国”也因此得名。

这里还掩藏着一段惨烈的战事,霍去病打击匈奴的战役就发生在此处。

当时霍去病采用长途奔袭的战略,以狂飙之气势,迅雷不及掩耳的神速,突袭敌人心脏,显神威而震慑敌方,在觻得城抓获了匈奴浑邪王的儿子、相国、都尉等要员,斩敌首8000余,给嚣张一时的匈奴以沉重打击。居延出土的汉简中也多次出现觻得城的名字,由此专家判断,黑水国遗址所在地为汉觻得县,张掖郡治所。

纵观那段 历史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黑水河遗址互相撞击、晕染,像夕阳下的黑水河一样生出美丽的绮纹。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这里你来我往,分化聚合,涵融混杂。

苍凉

D 惊世秘密

无论是匈奴时期的觻得城,还是汉王朝的张掖郡,这里都曾是商贾如梭、使节云集、人喧马闹的地方。西汉的张掖郡下辖有十县,可见它的繁荣与辉煌。

有了人类的活动,有了建筑,就会伴随有墓葬,在黑水国区域内分布有南北3公里、东西5公里的密集古墓葬群,同时,在黑水国区域外,沿古代千金渠分布的大面积古墓葬群也令人称奇。由于汉代建筑和大量古墓葬的存在,这里汉代砖瓦的数量和种类最为庞杂,仅砖室墓一类,估计就有砖块1200万块,它们被工匠就地取材,砌筑了黑水国南城城墙墙体,长度达490米,所以说黑水国南城修建在魏晋古墓葬群之上。

黑水国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城池的盛衰。其南城和北城仅仅是黑水国遗址的冰山一角,黑水国的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价值远远高于南、北两城。

史前文化遗址正处在两城的中间区域。隐藏在地层之下的冶炼遗迹,印证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新疆到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定存在着沟通西亚、中亚、东亚的一条青铜之路,它传播的不仅仅是青铜技术和青铜器,还包括众多的物资和观念,如牛、马、羊及相关技术……

如果黑水国史前文化遗址再次发掘,它的范围应该还会扩大、延伸,在这片土层之下,还隐藏着多少惊世的秘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