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些佛学典籍是比较通俗易懂的?文言文的我看起来有些吃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有那些佛学典籍是比较通俗易懂的?文言文的我看起来有些吃力,第1张

截取下《无量寿经》的原文    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推荐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是《无量寿经》的注解,有白话和文言两个版本。另一本是《印光法师文钞》。

最后您也可通过弘化社的网站免费结缘一些其他的善书和佛经。

1 忆江南关于杭州的诗句

忆江南关于杭州的诗句 1忆江南之杭州古诗的意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订担斥杆俪访筹诗船涧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参考资料:

chelseage@天涯社区

2关于杭州的诗句大全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欧阳修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3忆江南之杭州古诗的意思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常壮观。

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至海门入海,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 也许,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古籍载,郡亭枕上看潮头,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既然寺僧可以拾得?”,这是怎么回事呢,趣意盎然。

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杭州灵隐寺多桂。

寺僧曰:‘此月中种也,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

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最忆是杭州,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神驰江南,抚今追昔。

十多年后,他在洛阳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应该说。

白居易身在洛阳。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那么看起来。

山寺月中寻桂子,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

何日更重游,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若下春”之类?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至今中秋望夜,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诗情画意,引人入胜,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

也许白居易这样写,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莺”着手,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从今时,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

4关于杭州的诗句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5关于杭州的古诗句

1、直把杭州当汴州

林升

《题临安邸》

2、最忆是杭州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忆》

3、杭州一望空

现代

毛泽东

《五律·看山》

4、罗刹石在杭州)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5、未能抛得杭州去

白居易

《春题湖上》

6、曾向杭州看上元

刘辰翁

《减字木兰花·无灯可看》

7、今夕是杭州

刘辰翁

《水调歌头·此夕酹江月》

8、杭州万里到幽州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八》

9、临末了一个好躲难的杭州又失了守

贾凫西

《木皮散人鼓词》

10、杭州万里到幽州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6求有关杭州的诗句

白居易 杂曲歌辞·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戏醉客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

白居易 潮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白居易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馀杭太守时。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白居易 忆江南词三首(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赠卢绩 馀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今日相逢头似雪,一杯相劝送残春。

姚合 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 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偷拟白头瞻画戟,四神俱散发毛寒。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八景风回五凤车,昆仑山上看桃花。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白矾烟尽水银冷,不觉小龙床下眠。

李中 送虞道士 烟霞聚散通三岛,星斗分明在一壶。笑说馀杭沽酒去,蔡家重要会麻姑。

白居易 桐树馆重题 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惨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

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 杜甫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闻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

风尘淹别日,江汉失清秋。影盖啼猿树,魂飘结蜃楼。

明年下春水,东尽白云求。 白居易 正月十五日夜月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何处春深好,春深妓女家。

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兰麝熏行被,金铜钉坐车。

杭州苏小小,人道最夭斜。 罗隐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白居易 腊后岁前遇景咏意 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

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

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馀杭。 白居易 馀杭形胜 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白居易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 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

官职比君虽校小,封疆与我且为邻。郡楼对玩千峰月,江界平分两岸春。

杭越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与何人。 白居易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

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 白居易 答微之见寄(时在郡楼对雪) 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馀杭次会稽。

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

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 白居易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白居易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喜与杭越邻郡因成长句代贺兼寄微之 三郡何因此结缘,贞元科第忝同年。

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越国封疆吞碧海,杭城楼合入青烟。

吴兴卑小君应屈,为是蓬莱最后仙。 白居易 题石山人 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

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除却馀杭白太守,何人更解爱君闲。 白居易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 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 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白居易 故衫 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白居易 岁暮寄微之三首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

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

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 白居易 奉送三兄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 白居易 咏怀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当好官。

两地江山蹋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几时酒盏曾抛却,何处花枝不把看。

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7求关于杭州和描写江南的所有诗句(加分)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一时想到的就这些了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是中元节,又称鬼节。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佛教典故

  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知道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饭一到口边就化为灰焰,佛祖释迦牟尼告诉他,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其母方能济度,目莲依佛主之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后来这一传说形成一种民间习俗,并逐渐演变,从供养僧人演变成供养鬼魂。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用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为祸人间。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节这一节日。

  道教说法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

  七月十五日便称“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相传七月地狱大门开放一个月,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阳间找东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的祭祀仪式。从前,各地轮流进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的,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殴斗事件﹔后来的普度便统一在七月十五日举行。

  民间祭祖

  民间的祭祖活动一般在七月十五之前进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民间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送回为止。送回时,烧钱纸封包,称烧“包衣”,或者还有法事(或佛或道)。在有些地方(如湖南),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更重要的祭祖的日子。

  

  中元节的禁忌

  1、姓名勿直呼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的直呼别人名字,否则一旦给好兄弟听到后,会趁机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2、别拍肩膀从灵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头及两个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让好兄弟有机可乘。

  3、不可吹口哨,当心好兄弟喜欢你;经过坟地时,口中要不断默念“对不起,打扰了!”并保持肃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对好兄弟的尊重。

  4、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5、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与鬼争食,恐遭来厄运;

  6、床头不挂风铃,因风铃会招阴;也不玩碟仙。住家门口前别种容易卡阴的榕树,另外屋子内也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不上阴庙,这样可以减少阴灵上身的可能。

  7、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八字轻的人怕会撞见好兄弟;

  8、地上的零钱及红包袋,不要乱随便捡起来;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因为这些钱可能是好兄弟们的,要不然这些就是冥婚招亲用的。

  9、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

  10、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

  11、别乱靠墙休息没事不要乱靠墙,因为好兄弟平时最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

  12、收好衣服防鬼“借”晚上睡觉或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免被鬼借去穿。半夜勿晒衣服;(半夜衣服的影子,很吓人的)

  13、别乱照相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好兄弟会入镜与你合影,手电筒也不要往树上乱照,以免惊动喜欢附着于树梢上的好兄弟。

  14、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其形状如同香插在香炉上,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诸多禁忌,族繁不及备载。其实,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作息,倒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许多人来说,不论灵验与否,至少也能求个心安。有人习惯随身带着开运避邪物品,像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煞物;十字架或者具特殊能量的矿石等。

周贻白

周贻白(1900~1977)戏剧史家,戏剧理论家、话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湖南长沙人。历尽艰辛,刻苦自学,攻读文史群籍。1927年参加田汉主持的南国社。1935年开始致力于戏剧史和戏剧理论的研究。著有《中国戏剧史略》、《中国剧场史》等,同时进行话剧、**创作。他的主要成就和特点是:注重中国戏剧戏曲全史的研究,对中国戏曲发展作了通史性的探讨和总结;首先提出中国戏曲声腔的三大源流,即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的见解,并且作出详尽的论述;能密切联系舞台演出实践,注重实际调查,改变了过去研究方法上只重考据和文采的偏颇。

中文名:周贻白

别名:周炳垣

出生地: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77年

职业:戏曲史家

代表作品:《北地王》《李香君》《中国戏剧史略》《中国剧场史》

人物简介

周贻白(1900~1977),男,中国戏曲史家、戏剧**作家、戏剧理论家。一作夷白。原名炳垣(一作炳然),曾名一介、慕颐,笔名六郎、剑庐、云谷,一度化名杨其敏。湖南长沙人。童年丧父,少年辍学,流浪江湖,在文明戏班、京剧班、马戏班搭班学艺,同时刻苦攻读文史群籍。曾为湖南《自治新报》撰写小说、杂文。1927年参加田汉主办的南国剧社。1929年至1934年在福建泉州、厦门等地教授国文。1935年与阿英同组新艺话剧团,嗣后又在中国旅行剧团及新华、金星影业公司等处从事话剧、**剧本创作,并在上海美专、复旦大学等校讲授国文。

演出并出版的话剧作品有《北地王》、《李香君》、《绿窗红泪》、《花木兰》、《金丝雀》、《阳关三叠》、《连环计》、《天之骄子》等;摄为**故事片的作品有《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寨》、《李师师》(后改《乱世佳人》)、《卓文君》、《聂隐娘》、《红楼梦》、《李香君》、《家》、《野玫瑰》、《白兰花》、《风流世家》、《逃婚》、《标准夫人》等;发表有京剧剧本《朱仙镇》等。1947年,应欧阳予倩之约,赴香港永华影片公司任编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应田汉、欧阳予倩函召,于1950年1月至北京,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史"教授、院务委员会委员、《戏剧学习》、《戏剧论丛》编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自30年代起,周贻白在从事戏剧**创作和国文教学的同时,即致力于中国戏剧史及戏剧理论研究,共完成中国戏剧史专著7种:《中国戏剧史略》(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剧场史》(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戏剧小史》(40年代,永祥书局)、《中国戏剧史》(1953,中华书局)、《中国戏剧史讲座》(1958,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戏剧史长编》(1960,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遗著,1979,上海古籍出版社)。

此外,又有戏剧理论著述、史籍考证及释义著作如《中国戏曲论丛》(1952,中华书局)、《曲海燃藜》(1958,中华书局)、《明人杂剧选》(1958,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曲论集》(1960,中国戏剧出版社)、《戏曲演唱论著辑释》(1962,中国戏剧出版社)、《周贻白戏剧论文选》(遗著,1982,湖南人民出版社)、《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遗著,1986,齐鲁书社)等,计约400万字。

人生经历

先父周贻白,湖南长沙人,1900年农历十月十五出生于当地坡子街。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特撰文以志纪念。

先父童年丧父,少年失学,乃一介贫民。在动荡的岁月里,他以戏子的身份闯荡江湖,一生与戏剧结缘。少年演剧,中年编剧,晚年论剧,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民主革命的洗礼,抗日战争的蹉跎,新中国的诞生。1950年,他由香港回归大陆,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史”教授,《戏剧学习》、《戏剧论丛》编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第三届政协委员。随后,经历了整个文化大革命,逝於1977年12月3日。

代表作

在戏剧界,他是一位经历独特的剧人。从江湖马戏班的杂技到文明戏、京剧、话剧、**,他无所不演。他参加过田汉的南国剧社;与阿英同组新艺话剧团,当过前台经理;与欧阳予倩一起从事过改良京剧;又在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体”的中国旅行剧团担任编剧,同时进行**创作。30——40年代,他创作、公演并出版的话剧作品有《北地王》、《李香君》、《绿窗红泪》、《花木兰》、《金丝雀》、《阳关三叠》、《连环计》、《天之骄子》等,又有上演而未出版的《天外天》、《酒绿灯红》(后改名《花花世界》)、《春江花月》(后改名《满园春色》)、《花蝴蝶》、《云淡风轻》、《姊妹心》等;摄为**故事片的作品有《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寨》、《李师师》(后改名《乱世佳人》)、《卓文君》、《聂隐娘》、《红楼梦》、《李香君》、《家》、《野蔷薇》、《白兰花》、《风流世家》、《逃婚》、《标准夫人》等;此外还有京剧《朱仙镇》等,总计约三十部上下。

编剧

自30年代后期开始,在从事编剧的同时,先父便着力于中国戏剧的史论研究,完成并出版中国戏剧史专著7种:《中国戏剧史略》(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剧场史》(1936,商务印书馆),《中国戏剧小史》(40年代,永祥书局),《中国戏剧史》(1953,中华书局),《中国戏剧史讲座》(1958,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戏剧史长编》(1960,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遗著,1979,上海古籍出版社)。此外又有《中国戏曲论丛》(1952,中华书局),《曲海燃藜》(1958,中华书局),《明人杂剧选》(1958,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曲论集》(1960,中国戏剧出版社),《戏曲演唱论著集释》(1962,中国戏剧出版社),《周贻白戏剧论文选》(遗著,1982,湖南人民出版社),《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遗著,1986,齐鲁书社)等论著,约400万字。

同道之友

能演、善编,史、论皆通,这样的剧人不多。先父全面涉及戏曲、话剧、**,皆非浅尝辄止。一个没有什么文凭的江湖少年,在如此宽泛的戏剧领域里摸爬滚打,乃至成为书卷气十足的学者,似乎不可思议。应该说,是那个特殊的时代和先父的特殊经历造就的。二、三十年代的湖南,不仅出现了一批激进的民主革命者,也造就了一批年轻的新文化、新戏剧探索者。田汉、欧阳予倩、唐槐秋、金山、张庚等剧人都是先父的湖南同仁,时相交往。他自有湖南人特有的耿介、执著的性情。尽管走南闯北,依然保持浓烈的饮食口味和浓重的长沙口音。民主革命前期,湖南的青年学子造反精神很强。先父曾信仰过无政府主义,后来又信仰民主主义。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在福建泉州的平民师范、湖北武汉的江岸铁路子弟学校教过书,鼓动过学生的破除迷信行动,从事过上海的人力车夫工会和中华海员工会组织工作,参与过救亡文艺运动。终于,他选择了戏剧,同样以认真执著的性情从事此道——就“中国戏剧史”这个课题而言,他由简而繁,由繁而简,整整写了七遍。

作品介绍

先父从事中国戏剧史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5年春,他从泉州来到上海,以“剑庐”为笔名,写一些与中国戏曲有关的短文,发表于各种小报。当时无固定职业,生活颇为困苦,谈不上系统研究。7月,获中华全国海员工会之职,生活稍为安定,便利用工作之暇,着手写作《中国戏剧史略》和《中国剧场史》。其写作动机主要是:就场上的、立体的、综合性的视角来论中国戏剧的历史——“往昔论剧者,审音校律,所论几皆为曲而非剧”,其实“中国之有戏剧,固远在未有曲体之前”;“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是则场上重于案头,不言而喻”①。这两本小书于1936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先父称:二书出版后“虽能并行,然已离案头与场上为二,昧厥初心,不无耿耿”②——他始终想要写一部更为全面、更为完善的中国戏剧史。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海员工会南迁,先父留居法租界。在从事抗日救亡文艺和话剧创作的同时,开始重新编写史著,定名《中国戏剧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约在1939年初,基本完成大纲。40年代,戏剧史上的重要文献《脉望馆藏钞校本古今杂剧》被发现,《孤本元明杂剧》出版问世。先父当时蛰居无锡,对已完成的初稿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大约在1947年左右,完成了长达40余万字的全稿。1950年底,先父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任教,再作整理。至此,稿凡三易,经田汉推荐编入“人民戏剧丛书”,于1953年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③。后来,这部著作于1957年秋再次修订,改名《中国戏剧史长编》,1960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专著的撰写,从1937年秋开始着手,至1960年的修订为《长编》,前后经历了20余年。戏剧史的编写,需要长期的、丰富的经验积累和资料积累。先父回忆青年时代的实践时称:“湖南这一地方,自清代末叶起,便酝酿着革命,如哥老会起事,及长沙闹粮荒而烧抚台衙门。接着便是辛亥革命,简直没有宁静过。值此之故,湖南戏曲的发展根本谈不到,只有闭关自守地停留在19世纪阶段。”④“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因为军阀混战,湖南成为南北战争的军事要冲,各地戏曲事业都随之一落千丈”。⑤“我是长沙人,自幼便看湘戏。因为极端爱好它,也曾习唱过几句,并且常在戏园或庙场的后台走走,颇认识几个当时有名伶工。”⑥他的父亲是湘剧高腔的票友。他自己幼年练过武功,17岁在长沙“社会教育新剧团”(文明戏班)习演丑角,后又随班进入“豫园京剧班”习演武戏一年多。京剧班解散,他又与伙伴加入“樊锦山马戏团”,在湖南的常德、沅江、岳阳、湘阴一带流动演出了两年。这段长达4年的舞台生涯和流浪生活,对他毕生从事戏剧事业和戏剧史研究至关重要。此后,在上海地区的话剧和**创作生涯,又使他不断接受民主文艺思潮和西方戏剧形态,在实践中形成了新的戏剧观念。

30——40年代,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公共图书馆,更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学者治学大都属于个人奋斗。先父的藏书在这一时期不断增加。主要有赖于话剧、**创作的稿酬,几乎全部投入购买书籍和相关资料。大部头的史籍、类书、辞书,如箱装二十四史、线装《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佩文韵府》、《渊鉴类函》、《缀白裘》,以及戏曲、笔记、小说的善本、原本、小唱本、手抄本等等,大部分购集于这一时期,其中不乏罕见的珍贵资料。有的资料如清初李玉的剧作《清忠谱》等甚至是他自己手抄的。

除了书籍以外,为了聆听戏曲的有声资料,他特地购置了一台当时堪称奢侈品的手摇落地式唱机和多达几十箱的戏曲曲艺唱片。为了全方位把握戏剧的文化习俗和戏剧造型,凡相关、剧照、文物、工艺品,乃至年画、香烟画片、海报、说明书、剪报等等无不搜集。为此,不得不节衣缩食,减少家庭开支。在《中国戏剧史》“自序”中,他曾经透露过当时的困境,如:获悉明抄本脉望馆杂剧被发现,“原本仍为私人枕秘,不容问津。辗转数月,始钞得目录一纸,而内容何似,仍属茫然。迨孤本元明杂剧出版,方得据以补正。”“寒斋书本不多,旁徵博采,不免藉助他山。一_往来,无间雨雪,历经虽艰,不以为苦。”“中经敌伪搜查,几被抄没。方其严刑逼拷,目睹死者累累,自分不及见本书之刊出矣。”后一句,指的是他1942年六、七月间在上海遭日本宪兵队搜捕,以及1943年随中国旅行剧团到北京演出时遭日伪当局逮捕的险恶经历。

先父在解放前便有从教的阅历。1947年,《中国戏剧史》作为专业课程,曾在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戏剧教育系讲授。1952年秋,建成不久的中央戏剧学院开设《中国戏剧史》,由先父主讲,同时培养助教。此后,他陆续为歌剧系、戏剧文学系、戏剧编导班和中国戏曲学校(现中国戏曲学院)的高级班、上海戏剧学院的编导班讲授过这门课程。1957年5月至7月,为了培养新中国的戏剧理论工作者,他又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了10次专题讲座,整理为《中国戏剧史讲座》一书。50——60年代,因为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有了比较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他无比欣喜,专心于史论研究,著述颇丰。尽管在当时的政治气氛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里,他的《中国戏剧史》曾受到批评,甚至遭到批判,但是他并不意气用事。在接受合理意见的同时,依然多方面搜集史料,特别是新发现的文物资料和民间戏剧资料。他尤其注意从场上艺术、综合艺术、民间艺术的视角爬罗剔抉、条分缕析,试图找到过去文人不曾注意、文献缺载而实际存在的立体、综合的中国戏剧发展规律,特别是民间戏剧艺术的发展历史及规律。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在“自我检查”中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当初写三卷本《中国戏剧史》,“认为只要把一些现象的经过说明,就可以算是历史”,没有作原因和实质的分析。“因此,我后来把此书改作《长编》时,便想到必须重新写过。以后编写讲义便另名《纲要》,以民间艺术为主流”,并且“广泛地联系到京剧、梆子以外的各地方剧种”——他最后的一部中国戏剧史专著,就是1979年作为遗著出版的《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先父的最后十几年,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剥夺了教学、科研、写作的权利。这一时期他留下的,只是没完没了的检查和“交代”材料,大约有十几万字。在这些零零星星的交待材料里,他没有失去作为史学家的道德和良心。尽管被抄了家,却始终不为当年戏剧界的同仁们附加任何诬蔑不实之词,有意无意中,却留下了早期话剧**探索的珍贵的史料。

40年代末,他与戏剧家欧阳予倩同在香港某**公司任职。欧阳曾为他写过两首诗,概括了他的前半生,没想到也道中了他的后半生。句云:

“帽子横飞不用慌,先生尔已设重防。

寄情千载分前后,大胆摊书尽古装。”

“择仁不为严刑改,嫉俗翻惊恶梦长。

只有坚贞堪自傲,湘山湘水意偏长。”

注:

①当时的写作动机,在中华书局1953年版《中国戏剧史》“自序”中涉及。

②同上注。

③1967年,先父在文革交待材料中写道:“在对日抗战时期,我就着手搜集资料,写出了一个大纲。在我到香港之前(1948年),基本上已写成40多万字的全稿。当时曾送到商务、世界、开明等书店,都未接受。直到解放后,才由中华书局予以排印。这就是那个三卷本的《中国戏剧史》。”

④周贻白《湘剧漫谈》,1952年。

⑤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辛亥革命前后的各地方戏曲”章,1961年撰。

⑥同注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