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旦角的审美性别与明清时期的同性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论旦角的审美性别与明清时期的同性恋,第1张

近代京剧里有生旦净丑四种扮相,其中旦角都是女性角色,有青衣花旦刀马旦等类型。

毕飞宇有个小说就叫《青衣》,讲的是一代名角筱燕秋的故事,表现了女性在时代里的困境还有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但这是立足于现代的故事。

最初我笼统地认为古代的戏班女性是不允许上台的,所有旦角都是由男性扮演,诸如近代的“四大名旦”都是男性。我看过两部涉及京剧的**,一部是张国荣的《霸王别姬》,一部是林青霞钟楚红和叶倩文主演的《刀马旦》。

我清晰的记得《刀马旦》里的片段,当白妞(叶倩文)化上妆想混水摸鱼地上场时,班主父亲对她说:“快把妆给我卸下来!别再给我丢人,让人看见戏班的招牌就砸了!”说着拧着她耳朵拉进后台,把白妞的脸粗暴地按进脸盆洗掉了她满脸妆容。戏班里的乾旦们在她身后笑作一团:“女人扮女人还叫演戏啊,没艺术,谁愿意看。”

我好奇的是,无论是在《刀马旦》里的名角花锦绣(秦沛),还是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张国荣),也可以拓展到所有戏曲中由男性扮演的女性角色,当时在台下欣赏他们的人会把他们当做男性还是女性来看待呢?观众是在欣赏男性美还是欣赏女性美?或者说,站在台上的旦角,会被人定义为男还是女?

再从另一个角度,《刀马旦》里的花锦绣被军阀大帅看上,要收房做相公,被逼婚时着急爆发亮出一口男人声线,《霸王别姬》里葛优演的袁世卿想方设法地要得到程蝶衣,这意味着,在男性眼中的旦角扮演者已不再是男性?还是说这展现了古代同性恋的一种形态?

关于这个问题,我问了董老师和几个很有思想的朋友,得出了几个没有经过考证的观点:

一是男旦演的就是女性角色,就像一个明星在电视剧里扮演老师,我们当然会把电视里的明星当做是老师;

二,观众分为三部分,一种是戏剧创作之外的观众群,二种是真正的戏迷或者欣赏者,三种是高官以及上流阶层的审美群体,这三个群体的认知会因地位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出入;

三,旦角是男是女的根本的问题其实是艺术与现实的问题,演员就个人而言并不是艺术要关注的问题,是研究艺术家或者世俗要关注的问题,也许追求艺术的人会意在于旦角的角色,而追求世俗的人在意的是演员。

关于艺术与性别,我最初的了解是,在世界级的艺术家里,在真正的人文审美中,他们都是跨越了性别的,他们追求的是人类的美而非单一性别的好看,不少艺术家都是同性恋或者双性恋。

比如贾宝玉就是个双性恋,他对秦钟的感情已经明显区别于他对其他的男性,张国荣在音乐上自然是比不上谭咏麟,谭咏麟的演唱会是纯粹的音乐盛宴,创造的是中国殿堂级的音乐狂欢,而张国荣的演唱会更像是艺术盛宴,音乐只是演唱会的一部分,比如他在艺术上的突破之一就是关于性别的跨越,比如在跨越九七演唱会,张国荣在演唱《红》的时候,穿着全身的黑色西装,在西服裤子之下却是丝袜,脚踩这一双红色的高跟鞋,与朱永龙贴身共舞,在这时,张国荣将自己骨子里的‘媚骨’展现得淋漓尽致。 颇有几分‘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味道。

张国荣在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个演讲,他说了自己对《霸王别姬》这部**和小说的理解与看法——我看到了张国荣天生就是一个艺术家——他说张丰毅和陈凯歌对于同性恋都存有避讳与心底的间隙,自己和张丰毅搭戏时,张丰毅的手需要搭在自己的腰间,张国荣倚在他身上时发现张丰毅一直在发抖。相比于李碧华的原著小说,陈凯歌的**呈现删改了好多,把同性恋变成历史剧情下的一条气若游丝的暗线,对于同性恋的呈现显得畏手畏脚,虽然这与内地的语境有关,但这也是陈凯歌不够伟大的地方。

旦角和同性恋,我知道在古代很早有‘龙阳之好’,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道家思想极大冲击了传统儒家的官方思想,三教合流后,人们的思想向多元化发展,关注到个人的需求与表达。魏晋南北朝,门阀贵族在不需要考虑传宗接代的自由氛围下,上流社会同性恋的思潮多少渗透到中下层百姓中。就这些来讲,我只能确定上流社会的审美会对下层的性别观造成影响,但也仅限于此。

可关于‘旦角在审美里的性别以及是否呈现出同性恋的倾向’这个问题的找寻,还远不可以完结,对旦角本身及其历史脉络我尚且都没有认识全面,一些定义下的太过草率。

首先看一下鲁迅,鲁迅对男旦的看法很像如今老一辈对如今男扮女装的看法,将男旦的传统看做是滑稽、可羞、失败的,甚至将男女不分的人称之为‘猴子’:

这出自鲁迅在《坟》里一篇文章《论照相之类》,表达过他对中国男旦的看法,很明显,鲁迅这里对中国旦角文化持一种批判和讽刺的态度,否定这种将性别扭曲的传统做法。但就鲁迅的观点来说,对我想回答的这个问题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因为我的目的不是否决这种文化,而是尝试理解它(除此之外,在《集外集拾遗补编》里也有关于对男旦的批判)。

于是我找了两本关于中国古代同性恋研究的书,施晔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和张在舟的《暧昧的历程-中国古代同性恋史》,下面我所讲的关于旦角以及同性恋历史的发展是根据这两本书的作者所进行的考证以及这他们所参考的一些资料。

这两本书有丰富的史料引用,从不同的文献中归纳整理出同类型以及符合中国同性恋发展历程的记载或表述。我草草捧读后顿觉张在舟和施晔二位长辈的良苦用心。

首先可以明确一点,男旦与同性恋有关系,但旦角身份并不是与同性恋倾向绑在一起的,只是一个几率高低,概率大小的问题。古代有许多戏剧戏文里会出现对男旦的同性恋描述,戏谑调侃这样的内容,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一种倾向性的想法,男旦是比较容易去做龙阳(同性恋)营生的。一名成功演出的旦角是从小就开始对其进行女性塑造的,包含但不限于身段、唱腔、神态、着装,经年累月的沉浸后,有的人就会扭曲了自己的性别意识,就像《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男儿郎’终于变成‘女儿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人同性恋意识的发觉有先天有后天,在后天的塑造里也有很多种方式,角色对其的塑造只是其中一个角度。

为了说明男旦不一定是同性恋,还可以举太多反例。因为优伶的地位低贱,面对同性权贵的强逼下,也产生了许多男旦因为维护自己的文雅只好自杀以明志的故事。

旦角,就同性恋而言,它在中国是作为一种亘古已有的社会文化现象来存在的,中国古代在传统上对同性恋比较宽容,一个人只要能娶妻生子不耽误家族传承,那么他的私生活的其余方面就不会被严格追究,社会对同性恋采取的是一种熟视无睹或者说是模棱两可的态度。

男扮女装在封建制度初期便存在,在先秦初期,一些倡优侏儒为博得掌权者兴致,会采取男扮女装的办法,用滑稽的肢体动作来创造性别反差感,从而博得皇帝好感。在三国时,进行明确女装行为的具体倡优人物。在魏晋南北朝时,文化氛围不再像先前历朝一样讲求宏大和崇高,文学以及艺术都逐步落脚到个人,关心个人冷暖与命运,所以同性恋作为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感情现象得到世家大族和社会风气的喑哑默认。唐代有弄假妇之戏,是此朝代的男扮女装的特有现象之一。宋朝算是历代里对同性恋现象最不避讳的朝代,人们瓦舍勾栏等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杂剧说唱,乐舞,杂技等诸多技艺均受百姓欢迎,男扮女装数见不鲜,除此之外宋代甚至有同性恋合法化的趋势。到了明代,昆曲形成更是标志南戏进入鼎盛,在南戏日渐兴盛的过程中,社会上的宋明理学影响日益加深,男女之防理欲之辨,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大,从而影响百姓的认知与审美。戏班逐渐形成男班和女班的划分,在商业性质的戏班里,男班占据明显优势,男女不再合演。随着女班从舞台上的消失,男旦体质逐渐得到确立。

可以看出男扮女装到男旦体制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二者有所区别,男旦体制和明代以前的男扮女装普遍都是扮净丑等次要角色或者次要演员,而作为主角的“旦”,还大多都是女扮女。但在明代,旦色制度性地需要由男伶人来扮演,这是与宋元时期的明显区别。旦色标志着男旦体制的形成。

详细来讲,在明清时期,旦角还不全都由男性来扮,男旦取代女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同性恋现象是伶人之中一部分人的男色活动,关于这一时期的戏剧演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同性恋有关:1,男女不同台演出。这就使得在男性的舞台上的旦角需要由男性来演,‘狎优’就是多指这种旦角的。2,在当时盛行的戏曲演出里,男班占据明显优势,比如在戏业发达的北京,女戏却是凤毛麟角。这说明,清代人们大多欣赏由男性来出演戏曲的独特现象。3,明清的程朱理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相当强烈,女性被禁锢在了‘三从四德’中,而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被男性转嫁到女性身上,女性裹足达到顶峰,男人却在天理的高度来要求自身和女性的欲望,因此女性的社会活动能力大受限制,这是造成女班不兴的重要原因。张在舟说:“明清男班的畸形发达突出了其中存在的同性恋问题。”4,明清江南地区家班兴盛,家班里有自己的男班和女班,其中有的女优伶在身份上相当于主人的小妾或媵人,而男优伶与主任有时也会存在性关系。5,明清明文规定官吏禁止嫖娼或在风月场所过夜,取消了唐宋以来的官妓制度,在少了这种娱乐后,‘彼辈乃转其柔情以向于伶人’,其实,对于名士高官来讲,舞台下的美男和舞台上的歌妓同样值得留恋。

关于明清理学与女班衰落,张在舟还补充了一点。理学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愈加严密,在道德问题上强调的是异性恋方面,通过限制男女之间的交往以求得道德的纯净,再具体一些就是降低妇女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于是贞操观念得到加强,妇女改嫁成为可耻的事情,而三寸小脚却得到了男人们的赏爱。明清理学的兴起其实促进了社会上同性恋的风气——正因为异性之间的关系大受限制,人们就只好而去加强同性恋之间的交往。

总的来讲,在社会娱乐中,女伶人(女优)减少,男女优伶不能同台合演,这种情况下,官僚阶层就不得不把目光及欲望对象转移到男性优伶,

只有在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不再单单追求于传宗接代和国家情怀的时候,同性恋的现象才会稍显广泛地浮现,可以说经济水平影响性取向。古代同性恋的现象与周围社会并不太对立,起码不如当代社会那么激烈,如今的社会像是走入另外一个极端,两种群体互相戒备,男性怕成为男性的欲望对象,女性怕成为女性的欲望对象,甚至在网络上传出同性恋审美变态,美丑颠倒等谣言,异性恋、同性恋(包括双性恋)两种群体相互戒备甚至厌拒。

有的人他爱的是‘人’,而不是用性别所界定所规矩的‘男人’或‘女人’,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更包容,更真实,更伟大,更纯粹。对于同性恋者来讲,他们接受不了异性恋,就像大多数的异性恋接受不了他们一样。同性恋者和抑郁者一样,他们没有错,只是人数少,总游离于社会边缘,所以难被关注到,进而更难被理解到。所以,理解和包容,是我们面对与‘人’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底线,是开拓自己边界的需要,是我们理解的出发点。

人若是善良的、真实的、开心的,那他有什么不能被人们理解的呢?人们又有什么理由抗拒去理解他们呢?

最后梳理一下最初我好奇的问题,可以系统地整理成‘旦角在审美里的性别及男旦与同性恋的关系’,旦角由男性扮演是有其历史和社会因素,不是长久如此,男旦的身份虽然会对男性的审美取向造成影响,但并不是绝对的,伶人在古代地位低下,在面对性别压迫时——包括同性和异性——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在历代对同性恋犯罪所做出的刑罚规定便可看出,但关于同性恋相关刑罚本文没有提及。男旦与同性恋的捆绑是明清开始凸显,但仍旧有其判断依据。

关于同性恋现象的分析在国外有很广泛且成熟的讨论,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及分析,比如波伏娃《第二性》里就有诸多对同性恋的论述。但因为时间短以及个人能力不足,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太多应该完善以及值得发散或者深究的地方。譬如1造成鲁迅对性别颠倒如此反感的原因有几多?2现代社会里同性恋者相较于中国古代有何区别?3现代社会年青一代性别观僵化甚至抱有敌意的原因?4古代社会里的女同性恋(这个在施晔的那本书里有提及,但并不多)5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相处模式的不同。6如何用西方系统的理论来分析中国同性恋的种种。

(1)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坟》

(2)施晔《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2008上海人民出版社

(3)张在舟《暧昧的历程-中国古代同性恋史》2001中州古籍出版社

(PS:这是我第一次完成对一个问题从最初的好奇、与人交流再到投入阅读的全过程,最后完成对这个问题的自我解答,或许不能说“完成”,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对一个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圆其说,满足自我的疑问,虽然这篇文章对此问题的论述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衣不遮体的浅薄内容远远撑不起如此宏大的题目,或许有人已经在相近的问题上倾注了多年心血,我单单凭着几天的阅读实在有愧,但我可以将它视作对自我的一次挑战,这不是一篇成功的论文,但对我来说,它是一次畅快的自我满足。谢谢董静怡老师在相处的每周下课都愿意和我这个一无所知的小白讨论问题。)

洞庭湖 1历史早期的洞庭湖洞庭湖在地质史上虽与江汉平原的云梦泽同属于“江汉——洞庭凹陷”,但在历史时期,它是作为一个独自的水系而存在和发展的,并不属于古云梦泽的范围。《山海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称洞庭为平野。说明当时湘、沅、澧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与长江交汇,洞庭湖地区还只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只是后来环绕君山的所谓“洞府之庭”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称。1957 年在安徽寿县出土的战国楚怀王六年(前323 年)制“鄂君启节”,所述舟节西南水路铭文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从舟节铭文水流交汇不及入湖来看,与《山海经》、《庄子》所载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观也是一致的。《水经》记载:澧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东入于江”;沅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入于江”;湘水“又北过下隽县西,……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资水“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说明在君山西南的资、沅二水交汇处,有湖泊的存在。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当即指此湖。只是由于那时这一夹在沅、资二水之间的湖泊水体很小,尚未为人所注意,因而《尚书》、《周礼》、《尔雅》、《吕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未把它列入古代有名的泽薮之内。2东晋以后洞庭湖的逐渐扩展东晋、南朝之际,随着荆江内陆三角洲的扩展和云梦泽的日趋萎缩,以及荆江江陵河段金堤的兴筑,强盛的长江来水,向荆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华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带,进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泽平原,从而形成为一片烟波浩瀚的巨泽。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已充分反映了洞庭湖扩展的这一巨大变化。他指出湘、资、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并云“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盛弘之在《荆州记》中,也作出相同的描绘:“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青草为洞庭湖的通称。历史时期洞庭湖区一直处于缓慢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荆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区,很少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影响。唐宋时期,洞庭湖水面进一步向西扩展,号称“八百里洞庭”。《巴陵志》即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的记载。唐代诗人李白在《游洞庭湖》诗中描写:“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可见其湖面的辽阔及气势的雄伟。明、清之际,洞庭湖的面积继续有所扩展。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年间,张居正为了保护在湖北安陆的“显陵”以及他自己家乡江陵的安全,采取“舍南救北”的方针,在荆江北岸筑起黄檀长堤,使北岸穴口基本堵塞,长江水沙多由荆南排入洞庭湖区,在湖底淤高而来水有增无减的情况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断扩展,逐渐有西洞庭湖与南洞庭湖的形成。于是,“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泛滥,方八九百里,龙阳(今汉寿)、沅江则西南之一隅耳”。这一洞庭湖向西南扩展的形势,一直延续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年)。其时洞庭湖“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今常德)、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寰湘阴,凡四府一州九邑,横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没其中”。这是洞庭湖的全盛时期。3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日趋萎缩中的洞庭湖清咸丰二年(1852 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 年),荆江南岸相继发生藕池及松滋决口,加上原有太平、调弦两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荆江泥沙大量输入洞庭湖。这使湖区沉积量远远超过湖盆构造下沉量。一百多年来,湖泊正经历着自然葑淤消亡的过程。而由于泥沙的淤积和盲目的围垦使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原来位于湖滨的常德、澧县、安乡、益阳等城市,现在距湖远的已有十余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区面积已缩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来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现已小于鄱阳湖,而退居到第二位。

代表著作有《校雠广义》、《史通笺记》、《文论十笺》、《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两宋文学史》、《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闲堂文薮》、《古诗考索》、《被开拓的诗世界》等。 1 程千帆 《目录学丛考》 上海中华书局 1939

2 程千帆 《文学发凡》 金陵大学 1943

3 程千帆 《文论要铨》(即《文学发凡》的修订本) 开明书店 1948

4 程千帆 《文学批评的任务》 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 1953

5 程千帆 沈祖芬 《古典诗歌论丛》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 1954

6 程千帆 《关于文艺批评的写作》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5

7 程千帆 缪琨 《宋诗选》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8 程千帆 沈祖棻 《古诗今选》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79

9 程千帆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10 程千帆 《史通笺记》 中华书局 1980

11 程千帆校 沈祖棻著 《宋词赏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12 程千帆校 沈祖棻著 《唐人七绝诗浅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13 程千帆校 沈祖棻著 《涉江词》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14 程千帆 《文论十笺》(《文论要铨》的修订本)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15 程千帆 沈祖棻 《古诗今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16 程千帆 《古诗考索》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17 程千帆 《闲堂文薮》 齐鲁书社 1984

18 程千帆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英华》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19 程迁帆校 沈祖棻著 《涉江诗》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20 程千帆校 《沈祖芬创作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21 程千帆 唐文编 《量守庐学记》 三联书店 1985

22 程千帆 《治学小言》 齐鲁书社 1986

23 程千帆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日译本) 日本东京凯风社 1986

24 程千帆 杨扬编 《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

25 程千帆 孙望 《日本汉诗选评》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8

26 程千帆 徐有富 《校雠广义·目录编》 齐鲁书社 1988

27 程千帆校 《汪辟疆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28 程千帆 莫砺锋 张宏生 《被开拓的诗世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29 程千帆 《程千帆诗论选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

30 程千帆 吴新雷 《两宋文学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31 程千帆 徐有富 《校雠广义·版本编》 齐鲁书社 1991

32 程千帆主编 《全清词·顺康卷》 中华书局 1992

33 程千帆审 徐有富等著 《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1 程会昌(千帆) 论今日大学中文系教学之弊 斯文 第3卷3期 1943

2 程千帆 李商隐《锦瑟》诗张《笺》补正 南京大学学报 No1 1979

3 程千帆 李白和徐凝的庐山瀑布诗 长江丛刊 No2 1979

4 程千帆 李白《丁都护歌》“芒砀”解 南京师范学院学报 No2 1979

5 程千帆 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 南京大学学报 No3 1979

6 程千帆 李颀《杂兴》诗说 群众论丛 创刊号 1979

7 程千帆 杜诗“曾闪朱旗北斗殷”解 学术月刊 No7 1979

8 程千帆 韩愈以文为诗说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第一辑 1979

9 程千帆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诗题校释 社会科学战线 No 4 1979

10 程千帆 《史通》内篇旧解订讹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980

11 程千帆 唐绝偶评 名作欣赏 No2 1980

12 程千帆 读诗举例 文艺理论研究 No3 1980

13 程千帆 读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记疑 文学评论丛刊 第七辑 1980

14 程千帆 古典小说技巧漫谈 青春 198012

15 程千帆 校勘略说 社会科学战线 No1 1981

16 程千帆 相同的题材和不相同的主题、形象、风格 文学遗产 No1 1981

17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一)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 No1 1981

18 程千帆 宋诗小话 长江丛刊 No12 1981

19 程千帆 关于治学方法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981

20 程千帆 詹詹录 文史哲 No3 1981

21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二)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 No2 1981

22 程千帆 校雠目录辨 文献 No2 1981

23 程千帆 吴新雷 关于宋代的话本小说 社会科学战线 No3 1981

24 程千帆 略论八代唐宋五七言诗的源流与发展 求索 No3 1981

25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三)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 No3 1981

26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四)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 No4 1981

27 程千帆 从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看诗人的独创性 抖擞 No45 198107

28 程千帆 关于对联 江海学刊 No1 1982

29 程千帆 刘永济先生传 晋阳学刊 No1 1982

30 程千帆 《史通》读法 文史知识 No5 1982

31 程千帆 言公通义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982

32 程千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 文学评论 No4 1982

33 程千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 文艺理论研究 No3 1982

34 程千帆 对文科教育的几点看法 高教战线 No4 1982

35 程千帆 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 第六辑 1982

36 程千帆 说“斜阳冉冉春无极”的旧评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No562 1982 1109

37 程千帆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意见 学语文、文教资料简报 No1 1983

38 程千帆 自学不可囿于狭义概念 自学 No5 1983

39 程千帆 谈谈关于怎样培养文科研究生的问题 高教战线 No5 1983

40 程千帆 黄季刚老师逸事 学林漫录 No8 1983

41 程千帆 我们所应当争取得到的--关于宋代文学的研究的随想 文学评论 No6 1983

42 程千帆 关于在研究生培养上作中建立教师梯队的若干问题 高教研究与探索 N o3 1983

43 程千帆 唐诗鉴赏辞典序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12

44 程千帆 治学小言 高教战线 No2 1984

45 程千帆 《汪辟疆先生文集》序录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984

46 程千帆 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札记 中国社会科学 No5 1984

47 程千帆 诗画漫谈--和西安国画院青年画家的谈话 文艺理论研究 No3 1984

48 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抄(一) 草堂 No1 1984

49 程千帆 五点希望 唐代文学年鉴 年号 1984

50 程千帆 清诗管见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No626 19840221

51 程千帆 周勋初 在探索中前进 高教研究与探索 No1 1985

52 程千帆 善戏谑兮 不为虐兮 文汇月刊 No7 1985

53 程千帆 《史记》--史传文学的高峰 中文自学指导 No5 1985

54 程千帆 汉魏六朝的《杂传》文学 中文自学指导 No5 1985

55 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抄(二) 草堂 No1 1985

56 程千帆 序跋辑存 南京大学学报 No3 1985

57 程千帆 问答录 文学遗产 No3 1985

58 程千帆 读《倾盖集》所见 读书 No11 1985

59 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抄(三) 草堂 No2 1985

60 程千帆 我们希望早日为清词研究提供全面资料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No67 7 19850326

61 程千帆 One Solen and Eight Drunk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198504

62 程千帆 学诗答问 文史知识 No4 1986

63 程千帆 莫砺锋 苏轼的风格论 成都大学学报 No1 1986

64 程千帆 张宏生 晚年:回忆和反省 中国社会科学 No1 1986

65 程千帆 关于知识爆炸与基本功的对话 中文自学指导 No6,1986 古典文学知 识 No1 1986

66 程千帆 关于文学研究改革、创新问题对话(三) (来信摘要) 文学研究参 考 No2 1986

67 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抄(四) 草堂 No1 1986

68 程千帆 《中国古代文论家评传》序 文史哲 No4 1986

69 程千帆 莫砺锋 忧患感:从屈原、贾谊到杜甫 文艺理论研究 No5 1986

70 程千帆 莫砺锋 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 名作欣赏 No6 1986

71 程千帆 莫砺锋 杜诗集大成说 文学评论 No6 1986

72 程千帆 莫砺锋 崎岖的道路与伟丽的山川 社会科学战线 No2 1987

73 程千帆 《牧女与蚕娘》序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987

74 程千帆 张宏生 火与雪:从体物到禁体物 中国社会科学 No4 1987

75 程千帆 学术带头人的责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No6 1987

76 程千帆 三十年代金大文学院的课程结构及其它 高教研究与探索 No2 1988

77 程千帆 闲堂自述 文献 No2 1991 1 《宋诗选》(与缪琨合编,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2 《古诗今选》(与沈祖芬合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7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 《中国古代文学英华》(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4 《量守庐学记》(程千帆、唐文编,三联书店,1985年)

5 《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程千帆、杨扬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6 《全清词·顺康卷》(中华书局,1992年) 1 《唐人七绝诗浅析》(程千帆校、沈祖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 《涉江词》(程千帆校、沈祖芬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3 《沈祖芬创作选集》(程千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4 《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程千帆审、徐有富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5 《汪辟疆文集》(程千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 对于金代作家元好问的一、二理解(《文史哲》1957年第6期)

2 李商隐《锦瑟》诗张《笺》补正(《南京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

3 李白和徐凝的庐山瀑布诗(《长江丛刊》1979年第2期)

4 李白《丁都护歌》“芒砀”解(《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2期)

5 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南京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6 李颀《杂兴》诗说(《群众论丛》1979年创刊号)

7 杜诗“曾闪朱旗北斗殷”解(《学术月刊》1979年第7期)

8 韩愈以文为诗说(《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一辑,1979年)

9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诗题校释(《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

10 《史通》内篇旧解订讹(《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11 唐绝偶评(《名作欣赏》1980年第2期)

12 读诗举例(《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3期)

13 读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记疑(《文学评论丛刊》第七辑,1980年)

14 古典小说技巧漫谈(《青春》1980年第12期)

15 校勘略说(《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1期)

16 相同的题材和不相同的主题、形象、风格(《文学遗产》1981年第1期)

17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一)(《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18 宋诗小话(《长江丛刊》1981年第1-2期)

19 关于治学方法(《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20 詹詹录(《文史哲》1981年第3期)

21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二)(《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22 校雠目录辨(《文献》1981年第2期)

23 关于宋代的话本小说(程千帆、吴新雷。《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

24 略论八代唐宋五七言诗的源流与发展(《求索》1981年第3期)

25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三)(《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

26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四)(《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27 从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看诗人的独创性(《抖擞》1981年7月第45期)

28 关于对联(《江海学刊》1982年第1期)

29 刘永济先生传(《晋阳学刊》1982年第1期)

30 《史通》读法(《文史知识》1982年第5期)

31 言公通义(《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3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

3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

34 对文科教育的几点看法(《高教战线》1982年第4期)

35 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六辑,1982年)

36 说“斜阳冉冉春无极”的旧评(《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2年11月9日)

37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意见(《学语文、文教资料简报》1983年第1期)

38 自学不可囿于狭义概念(《自学》1983年第5期)

39 谈谈关于怎样培养文科研究生的问题(《高教战线》1983年第5期)

40 黄季刚老师逸事(《学林漫录》1983年第8期)

41 我们所应当争取得到的——关于宋代文学的研究的随想(《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

42 关于在研究生培养上作中建立教师梯队的若干问题(《高教研究与探索》1983年第3期)

43 唐诗鉴赏辞典序(《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

44 治学小言(《高教战线》1984年第2期)

45 《汪辟疆先生文集》序录(《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46 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札记(《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47 诗画漫谈——和西安国画院青年画家的谈话(《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3期)

48 《杜诗镜铨》批抄(一)(《草堂》1984年第1期)

49 五点希望(《唐代文学年鉴》,1984年)

50 清诗管见(《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4年2月21日

51 周勋初:在探索中前进(《高教研究与探索》1985年第1期)

52 善戏谑兮 不为虐兮(《文汇月刊》1985年第7期)

53 《史记》——史传文学的高峰(《中文自学指导》1985年第5期)

54 汉魏六朝的《杂传》文学(《中文自学指导》1985年第5期)

55 《杜诗镜铨》批抄(二)(《草堂》1985年第1期)

56 序跋辑存(《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57 问答录(《文学遗产》1985年第3期)

58 读《倾盖集》所见(《读书》1985年第11期)

59 《杜诗镜铨》批抄(三)(《草堂》1985年第2期)

60 我们希望早日为清词研究提供全面资料(《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5年3月26日)

61 One Solen and Eight Drunk(《Social Science in China》1985年第4期)

62 学诗答问(《文史知识》1986年第4期)

63 程苏轼的风格论(程千帆、莫砺锋,《成都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64 晚年:回忆和反省(程千帆、张宏生,《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65 关于知识爆炸与基本功的对话(《中文自学指导》1986年第6期;《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第1期)

66 关于文学研究改革、创新问题对话(三)(来信摘要,《文学研究参考》1986年第2期)

67 《杜诗镜铨》批抄(四)(《草堂》1986年第1期)

68 《中国古代文论家评传》序(《文史哲》1986年第4期)

69 忧患感:从屈原、贾谊到杜甫(程千帆、莫砺锋,《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5期)

70 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程千帆、莫砺锋,《名作欣赏》1986年第6期)

71 杜诗集大成说(程千帆、莫砺锋,《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

72 崎岖的道路与伟丽的山川——读杜甫纪行诗札记(程千帆、莫砺锋,《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73 《牧女与蚕娘》序(《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74 学术带头人的责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7年第6期)

75 三十年代金大文学院的课程结构及其它(《高教研究与探索》1988年第2期)

76 七言律诗中的政治内涵——从杜甫到李商隐、韩偓(程千帆、张宏生,《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2期)

77 关于“气、韵”(程千帆、金克木,《读书》1991年第1期)

78 闲堂自述(《文献》1991年第2期)

79 学诗愚得(《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80 《涉江词》本事(《唐都学刊》1994年第2期)

81 关于学术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其它(程千帆、巩本栋,《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