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二陵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二陵简介,第1张

二陵为阴陵泉、阳陵泉两穴的合称。《针经指南·标幽赋》:“二陵、二蹻、二交,似续而交五大。”杨继洲注:“二陵者,阴陵泉、阳陵泉也;二蹻者,阴跻、阳蹻也;二交者,阴交、阳交也。续,接续也。五大者,五体也。言此六穴,递相交接于两手两足并头也。”

详见百科词条:二陵 [ 最后修订于2016/4/16 23:05:26 共297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二陵如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所有穴位·俞穴 5 输穴·俞穴 6 背俞穴·俞穴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俞穴 1 拼音

shù xué

2 英文参考

Shuacupoin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俞穴:1所有穴位;2输穴;3背俞穴。[1]

4 所有穴位·俞穴

俞穴泛指所有穴位。俞,通输、腧。[1]

5 输穴·俞穴

俞穴是指五输穴之一。即输穴。[1]

参见五输穴:

五输穴为经穴分类名。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其中井穴多在四肢末端,“主心下满”,可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多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主身热”;输穴多在指(趾)掌(跖)关节后方,“主体重节痛”;经穴多在腕踝关节附近,“主喘咳寒热”。合穴多在肘膝关节附近,“主逆气而泄”。[2]

十二经五输穴表[2]

经名\穴名\五输名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大肠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小肠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膀胱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心包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三焦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手三阴、手三阳五输穴[2]

足三阴、足三阳五输穴[2]

6 背俞穴·俞穴

俞穴是指背俞穴。[1]

背俞穴 (BackShu point or transport point)经穴分类名。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指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背俞穴都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距后背正中线15寸),大体上依脏腑所处位置的高低上下排列。《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迫脏刺背,背俞也。”说明背俞穴接近内脏,对有关脏腑具有相对特异性。可以用来治疗本脏腑及与本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也可辅助诊断[3]。

十二背俞穴表[3]

六脏

背俞

六腑

背俞

肺俞

大肠

大肠俞

肾俞

膀胱

膀胱俞

肝俞

胆俞

心俞

小肠

小肠俞

脾俞

胃俞

心包

厥阴俞

三焦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陵泉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阴陵泉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阴陵泉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研究进展 181 对膀胱的影响 182 治疗骨性膝关节炎 18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84 治疗菌痢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阴陵泉 1 拼音

yīn líng quán

2 英文参考

Yin Mound Spring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inlingqu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īnlíngquán SP9 [中国针灸学词典]

yīnlíngquá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P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阴陵泉 汉语拼音 Yinlingquan 罗马拼音 Yinlingchuan 美国英译名 Spring in Shady Mound 各

号 中国 SP9 日本 9 法

国 莫兰特氏 RP9 富耶氏 RP9 德国 MP9 英国 Sp9 美国 Sp9

阴陵泉为经穴名(Yīnlíngquán SP9)[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2][1]。别名阴之陵泉。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五输穴的合穴,五行属水[1][2][3]。阴为阳之对,陵指山陵,泉即水泉,内为阴,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陷中,如山陵下之水泉,故名阴陵泉[1]。主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 痛,妇人阴痛,遗精,阳痿,膝痛,黄疸,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霍乱吐泻,泄泻,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遗尿,尿失禁,尿潴留,月经不调,痛经, 炎,赤白带下,疝瘕,脚气,腹膜炎,尿路感染,肠疝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膝胫酸痛,痢疾,便秘,肾炎,腹水,失眠等。

4 阴陵泉的别名

阴之陵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脾出于隐白……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

6 特异性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

7 穴名解

阴为阳之对,陵指山陵,泉即水泉,内为阴,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陷中,如山陵下之水泉,故名阴陵泉[1]。

阴,《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陵,大阜也;泉,《说文》:“水源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凡泉之属皆从泉。”《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疾高而内者,取阴之陵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载:“膝下为陵。”《神应经》有:“在膝内侧辅骨下陷中。”又为脾经腧穴,以脾为阴中之阴,内为阴,膝高突起似陵,穴属合水,犹阴侧陵下之深泉也,水出于泉,因名阴陵泉,与阳陵泉相对[4]。

8 所属部位

小腿[5]

9 阴陵泉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3][6]。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1]。正坐或仰卧取穴[1]。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当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凹陷处[2]。一法“取曲膝之横纹尖头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2]。

阴陵泉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

阴陵泉穴的位置

阴陵泉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

阴陵泉穴的位置(肌肉)

阴陵泉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约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穴[1]。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或用拇指沿胫骨内缘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的凹陷中即是本穴[7]。

快速取穴: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向上推,抵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即是阴陵泉穴[8]。

11 穴位解剖

阴陵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缝匠肌(腱)、半膜肌及半腱肌(腱)、肌。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分布著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隐神经之外,还有与神经伴行的大隐静脉。该静脉正行于该穴的皮下,针刺应注意避开。针穿小腿深筋膜,经胫骨粗隆内侧的缝匠肌、半膜肌及半腱肌等各肌附着处的肌腱,向后经胫骨内侧缘进入膕肌。以上诸肌由股神经、坐骨神经等支配。膝下内动脉,发自膕动脉,向内下方,经胫侧副韧带和胫骨内侧髁之间,参加膝关节网,并发支营养胫骨及附近肌腱。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半腱肌腱→腓肠肌内侧头[1]。

皮肤→皮下组织→半腱肌腱→腓肠肌内侧头[6]。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分布;深层有膝下内动脉分支和胫神经肌支分布;再深层有胫神经本干和腘动脉本干经过[6]。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通过[2]。

12 阴陵泉穴的功效与作用

阴陵泉有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作用。

阴陵泉有益肾利湿、行气消肿的作用[1]。

阴陵泉穴有温运中焦、清利下焦之功,主治脾、肾二经病,凡由中焦虚寒、下焦湿热所致的病症多选用此穴施治。

阴陵泉穴为足太阴经五输穴之合穴,配五行属水,应于肾,因此具有健脾益气、利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胀、暴泄、水肿、黄疸等[7]。

遗精和小便失禁或由于肾虚精关不固,膀胱失于约束,或由于气虚下陷,气不摄精而致,取阴陵泉穴健脾益气、补肾固摄而治之[7]。

足太阴经筋结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阴陵泉穴又位于膝关节部,故取之可治疗膝痛、 痛、妇人阴痛等[7]。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有健脾利湿、调补肝肾之功,大凡涉及内脏水湿之疾,如腹满水肿,小便不利,取之有消源导流利水之妙,亦治腹坚、喘逆、疝气、症瘕,遗精、遗尿、暴泄、飧泄,俱阴证也[4]。

13 主治病症

阴陵泉穴主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 痛,妇人阴痛,遗精,阳痿,膝痛,黄疸,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霍乱吐泻,泄泻,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遗尿,尿失禁,尿潴留,月经不调,痛经, 炎,赤白带下,疝瘕,脚气,腹膜炎,尿路感染,肠疝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膝胫酸痛,痢疾,便秘,肾炎,腹水,失眠等。

阴陵泉穴主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 痛、妇人阴痛、遗精,膝痛、黄疸[6]。

阴陵泉主治脾胃、肝肾及少腹等疾患: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水肿、黄疸、霍乱吐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疝瘕、膝痛、脚气等[1]。

现代又多用阴陵泉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尿失禁、尿潴留、尿路感染、 炎、肠疝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1]。

阴陵泉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膝胫酸痛等[2]。

阴陵泉穴主治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妇人阴痛,带下; 痛,遗精;膝痛[7]。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萎;

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

妇产科系统疾病: 炎,月经不调;

其它: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10~15寸[1][2]。

直刺10~20寸[6][7],局部有酸、麻、胀感并沿着小腿内侧向下扩散[7]。

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142 灸法

可灸[1][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配伍

阴陵泉配三阴交,有温中运脾的作用,主治腹寒。

阴陵泉配水分,有利尿行消肿的作用,主治水肿。

阴陵泉配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阳纲,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黄疸。

阴陵泉配足三里、上巨虚,治腹胀、腹泻[7]。

阴陵泉配中极、膀胱俞、三阴交,治小便不利[7]。

阴陵泉配水道、中极、复溜,治水肿[7]。

16 特效

双手轻握膝下处,屈曲拇指,指尖由下向上出力揉按阴陵泉穴,每次揉按1~3分钟,可缓解腹痛、膝痛等症[8]。

夏季多雨,暑湿之邪阻滞经络,故应谨防湿邪,可每天 阴陵泉10~15分钟[8]。

17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

《针灸甲乙经》:腹中气盛,腹胀逆,不得卧,阴陵泉主之。肾腰痛不可俯仰,阴陵泉主之。溏,不化食,寒热不节,阴陵泉主之。妇人阴中痛,少腹坚急痛,阴陵泉主之。

《针灸大成》:霍乱,阴陵泉、承山、解溪、太白。

《备急千金要方》:阴陵泉、关元,主寒热不节,肾病不可俯仰,气癃尿黄;阴陵泉、阳陵泉,主失禁遗尿不自知;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暴泄。

《千金翼方》:水肿不得卧,灸阴陵泉百壮。

《杂病穴法歌》:心胸痞满阴陵泉。小便不通阴陵泉。

《百症赋》:阴陵泉、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18 研究进展 181 对膀胱的影响

针刺阴陵泉有调整膀胱张力的作用,松弛者使张力增加,扩张者紧张[7]。取双侧阴陵泉,进针1~15寸,行提插泻法,以针感向上传导为佳,施手法1~3 min,留针15~30 min,可治疗尿潴留[7]。

182 治疗骨性膝关节炎

选取阴陵泉、阳陵泉、内膝眼、犊鼻、髋骨(梁丘两侧各旁开15寸)及阿是穴[7]。用28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腧穴,通过提插捻转产生针感后,在每根针上套上事先准备好的中间带有孔的小硬纸片,把2 cm长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然后点燃艾条,待艾条燃完后,将针取出[7]。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总有效率达967%[7]。

18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针刺阴陵泉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一定影响[7]。实验表剪,强 多引起从属时值增大,即大脑皮质运动区内发展抑制过程,但健康人抑制过程较慢较弱;给予轻 时,半数患者皮质引起兴奋过程,半数患者引起抑制过程,但健康人多数为兴奋过程,只有少数人引起抑制过程,说明因功能状态不同,针刺轻重不同,其效应也不同[7]。

184 治疗菌痢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代号 4 鹤顶穴的别名 5 出处 6 膝顶穴的定位 7 膝顶穴取穴方法 8 膝顶穴穴位解剖 81 层次解剖 82 穴区神经、血管 9 膝顶的功效与作用 10 膝顶穴主治病症 11 膝顶穴的配伍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文献摘要 1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膝顶 1 拼音

xī dǐng

2 概述

膝顶为经外奇穴别名,即鹤顶[1]。见《外科大成》。

鹤顶为经外奇穴名(hèdǐng EXLE2)[2]。出《针灸集成》[2]。《外科大成》原名膝顶。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3]。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脚气,膝关节炎,鹤膝风等。

3 代号

EXLE2

4 鹤顶穴的别名

膝顶(《外科大成》)。

5 出处

鹤顶出《医学纲目》:鹤顶,在膝盖骨尖上。

膝顶出《外科大成》。

6 膝顶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鹤顶穴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3]。

鹤顶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4]。

鹤顶位于膝前区,髌底中点的上方凹陷中[2][5]。

鹤顶穴位于膝部,髌骨上缘正中凹陷处[1]。

经外奇穴——鹤顶的位置

经外奇穴——鹤顶的位置

7 膝顶穴取穴方法

患者屈膝取穴。

屈膝,于髌骨上缘中点上方之凹陷处取穴[5]。

8 膝顶穴穴位解剖

鹤顶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股四头肌腱。分布有股前皮神经和膝关节的动、静脉网。

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四头肌腱[4]。

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膝关节动脉网分布[4]。

9 膝顶的功效与作用

鹤顶有鹤顶通利关节的作用。

10 膝顶穴主治病症

鹤顶穴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脚气,膝关节炎,鹤膝风等。

鹤顶穴主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4]。

鹤顶穴主治膝痛、足胫无力、下肢瘫痪、脚气等[2]。

鹤顶穴主治下肢瘫痪,鹤膝风,脚气,膝关节炎等[1]。

鹤顶穴主治膝痛,鹤膝风;足胫无力,瘫痪[5]。

11 膝顶穴的配伍

鹤顶配内膝眼、犊鼻、三阴交,治鹤膝风[5]。

鹤顶配内膝眼、犊鼻、阴陵泉、阳陵泉,治膝关节炎[5]。

鹤顶配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治膝部肿痛[5]。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05~08寸[2][5],局部有酸胀感[5]。

直刺1~15寸[4]。

向上直刺1~15寸[1]。

122 灸法

可灸[2][4][5]。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

13 文献摘要

《医学纲目》:两足瘫痪,两腿无力。

《针灸集成》:鹤顶,主两足瘫痪无力。灸七壮。

脾经穴位,即足太阴脾经穴位,共21个,分别为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其中11穴分布在下肢内侧面,10穴分布在侧胸腹部。

脾经穴位主治病证

1、隐白:位于足大趾内侧,甲根脚旁01寸,伸足仰趾取之。一般斜刺01~02寸。针后局部疼痛。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艾炷灸5~7壮;艾卷灸10~15分钟。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血证和脾胃、神志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衄血、吐血、下血、崩漏、呃逆、呕吐、腹胀、纳呆、腹痛、暴泄、肿满、癫狂、惊风等。

2、大都:位于足大趾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前缘,当赤白肉际处。正坐或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1~02寸。针后局部疼痛或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脾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呃逆、呕吐、脘腹胀痛、霍乱泻利、四肢浮肿、肌肤不仁、热病无汗、手足厥冷、气滞腰痛等。

3、太白:位于足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缘,当赤白肉际处。正坐或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脾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呕吐、呃逆、腹胀、腹痛、饥不欲食、肠鸣泄泻、便秘、水肿、骨节痠痛、胸胁胀满等。

4、公孙:位于足内侧,第一趾骨基底部前下方凹陷处,正当赤白肉际。正坐或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脾胃、肝肾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呕吐、呃逆、反胃、噎膈、腹痛、胃脘痛、食不化、肠鸣、痢疾、黄疸、水肿、眩晕、胎衣不下、癫痫、疟疾、胁痛、疝气等。

5、商丘:位于足内踝前下方,当胫骨前肌腱内凹陷处。正坐或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5~08寸。针后局部痠胀或向踝关节扩散。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脾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呕吐、吞酸、胃痛、腹胀、黄疸、食饮不化、肠鸣泄泻、痢疾、体重节痛、嗜卧、舌本强痛、梦魇、癫痫、疟疾等。

6、三阴交: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正坐或仰卧取之。一般直刺1~15寸,针后局部痠胀或向足底和膝部扩散。艾炷灸5~7壮;艾卷灸10~15分钟。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脾胃、肝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呃逆、呕吐、纳呆、脾胃虚弱、完谷不化、心腹胀满、腹痛肠鸣、痢疾、泄泻、黄疸、水肿、月经不调、经闭、带下、症瘕、血崩、血晕、死胎、恶露不止、阴茎痛、小便不利、遗精白浊、七疝、癫痫、不眠、瘾疹等。

7、漏谷:位于足内踝尖直上6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正坐或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脾胃、肝肾、小腹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脘腹胀满、肠鸣切痛、食欲不振、小便不利、遗精、疝气、少腹疼痛、下肢湿痹、足胫肿痛。

8、地机:位于内膝眼下5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亦即胫骨内侧踝下缘直下3寸处。正坐或仰卧取之。一般直刺1~15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脾胃、肝肾、少腹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水肿、大便溏泄、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过多、遗精、疝气、小便不利、痔疮等。

9、阴陵泉:位于膝下内侧,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处。正坐或仰卧取之。一般直刺1~13寸。针后局部痠胀,并可向下扩散。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脾胃、肝肾、少腹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水肿、黄疸、霍乱吐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膝痛、脚气等。

10、血海:位于髌底内侧端上2寸。屈膝时,当股骨内上缘股内侧肌隆起处。正坐屈膝取之。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寸;艾卷灸5~10分钟。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肝肾、皮肤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病患,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经闭、痛经、产后血晕、阴部瘙痒、浑身疥癞、两腿疮疡、丹毒、气逆腹胀、淋病等。

11、箕门:位于髌骨内侧端上8寸,亦即血海穴直上6寸处。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肝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小便淋沥、遗溺、癃闭、遗精、阳痿、小腹肿痛、阴部湿痒、两股生疮等。

12、冲门:位于腹下部,平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35寸。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5~1寸,避开动脉。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肝肾、前阴及下腹部等疾患,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难产、癃闭、疝气、癃闭、疝气、少腹疼痛、霍乱、泄痢、腹部痞块等。

13、府舍: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的曲骨穴旁开4寸,再向上07寸处。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脾胃及下腹部等疾患,如腹痛、积聚、霍乱、疝气、髀中急痛、厥逆等。

14、腹结:位于脐中神阙穴旁开4寸,再直下13寸处。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或向周围扩散。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脾胃及局部等疾患,如绕脐疼痛、腹寒泄痢、便秘、疝痛等。

15、大横:位于腹中部,脐中神厥穴旁开4寸。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或向周围扩散。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脾胃及局部等疾患,如腹胀、腹痛、泄泻、便秘、四肢无力、惊悸怔忡等。

16、腹哀:位于腹上部,在脐中直上3寸的建里穴旁开4寸处。仰卧取之。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或向周围扩散。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脾胃、肠腑等疾患,如腹中疼痛、饮食不振、大便脓血、泄利无度、便秘等。

17、食窦:位于胸下部,在胸骨中线旁开6寸的第五肋间隙中。仰卧取之。一般斜刺03~05寸。针后局部重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脾胃及胸胁部等疾患,如翻胃、噎膈、腹胀水肿、黄疸、脾泄下注、胸满气喘、胁痛不止等。

18、天溪:位于胸部,在胸骨中线旁开6寸的第四肋间隙中。仰卧取之。一般斜刺03~05寸。针后局部重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胸中满痛、咳逆上气、乳肿痈渍、呃逆、喉鸣有声。

19、胸乡:位于胸部,在胸骨中线旁开6寸的第三肋间隙中。一般斜刺03~05寸。针后局部重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胸肺部等疾患,胸胁胀满、胸痛引背、呃逆、吞咽困难。

20、周荣:位于胸上部,在胸骨中线旁开6寸的第二肋间隙中。仰卧取之。一般斜刺03~05寸。针后局部重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胸痛引背、咳逆上气、咳唾脓血、饮食不下、呃逆等。

21、大包:位于侧胸部的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中。侧卧或正坐举臂取之。一般斜刺03~05寸。针后局部重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胁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

1、顾学箕.《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2月

2、曹洪欣,刘保延.《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国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