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主要成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诸葛亮的主要成就,第1张

  主要成就:

  1协助刘备建立并稳定蜀汉;

  2发展内政,促进了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

  3征服西南夷,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少数民族政策。

  下面是具体的介绍。

  一、书法篇: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在他出生前四年,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首次把书刻文字称作“书法”。 这标志着作为交流工具的“写字”,与作为美学欣赏与实用相统一的“书法”,正式拉开了距离,并使后者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这时汉隶已成为别具风格的主导字体,同时又始创了草书、行书和楷书,使篆、隶、草、行、楷五体基本齐备。

  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 南朝•梁陶弘景是一位大书法家,他所著《刀剑录》记载:“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并是孔明书作风角处所。”。虞荔《古鼎录》记载:“诸葛亮杀王双,还定军山,铸一鼎,埋于汉川,其文曰:定军鼎。又作八阵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书。” “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于汉川铸一鼎,名克汉鼎,置丙穴中,八分书……又铸一鼎于成都武担山,名受禅鼎;又铸一鼎于剑山口,名剑山鼎。并小篆书,皆武侯迹。”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义作二鼎,一与鲁王,文曰: ‘富贵昌,宜侯王。,一与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并古隶书,高三尺,皆武侯迹。”北宋时周越所著《古今法书苑》也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

  上述记载是可信的,特别是南朝陶弘景,距诸葛亮仅二百余年时间,他的见闻和记述应是有事实依据的。 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又说:“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这说明到北宋末期(公元1119—1125年)在皇宫内府还珍藏有诸葛亮的书法作品。 南宋陈思《书小史》记载:诸葛亮“善其篆隶八分,•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极,混合阴阳’等字,殊工”。

  从宋代开始,把 前人著名书迹摹刻拓印下来,以便流传,称之为“法帖”。这一则记载说明:在宋代诸葛亮的书法作品是作为有示范意义的“法帖”流行于世的。 诸葛亮在繁忙的政务和军事活动中,始终不忘书法。《常德府志》记载:“卧龙墨池在沅江县西三十里卧龙寺内。俗传汉诸葛武侯涤墨于此寺,因名。”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常德一带活动的时间,是在赤壁大战之后,战事十分紧张频繁,可是他仍然不忘临池挥毫。

  遗憾的是,现在还无法看到其书法真迹,这只有寄希望于考古的发现了。

  二、绘画篇: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张彦远还在其《论画》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绘画收藏与销售的情况。他说:“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赵岐、刘亵、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以晋、宋画家为中古,以齐、梁、陈、后魏、后周、北齐的画家为下古,隋和唐初的画家则称之为近代。近代画家作品的价格与下古画家作品价格相近,而以上古画家作品价格为最高。

  张彦远记述当时一些近代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绘画作品的售价:“屏风一片值金二万,坎者售一万五千,”“一扇值金一万。”并说汉魏三国(即上古)画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国有家之重宝”, “为希代之珍”。张彦远(生于公元815年)出身于宰相世家,家藏法书名画非常丰富,他的《历代名画记》,向有“画史之祖”的称誉,他的记载和论述,在中国绘画史上一直是可信而难得的史论资料。从他的记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诸葛亮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 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 “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又记道: “永昌郡,古哀牢国……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阴深,生民以来,未尝通中国,南中昆明祖之,故诸葛亮为其图谱也。”从以上两段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确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他的画作既取材于现实生活(如南中少数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丰富的想象(如神龙等),而且构图宏伟,场面博大。

  诸葛亮不仅能画天地、日、月,而且能画各种建筑、车马、动物和人物。能掌握如此全面的绘画技巧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诸葛亮作画绝不是出于个人的闲情逸致,他的绘画艺术总是为他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服务的。

  三、音乐篇:

  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这方面在古籍中多有记述。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襄阳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因名此山为乐山。”当然还有卧龙吟,真是千古绝唱, 《中兴书目》记载:“《琴经》一卷, 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谢希夷 《琴论》也记有:“诸葛亮作《梁父吟》。”《舆地志》记载:“定军山武侯庙内有石琴一,拂之,声甚清越,相传武侯所遗。”从 以上记载就足以看出:诸葛亮在音乐方面有着很全面的修养和很 鬲的艺术成就。他既长于声乐——会吟唱;又长于器乐——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而且还会制作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 )补阙(通“缺”)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háng zhèn )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

蜀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由于其本身的智慧和《三国演义》一书的渲染与宣扬,诸葛亮在民间成为智慧的化身,现有“事后

诸葛亮”一说,意思是事后聪明。诸葛亮还发明了孔明灯和手推车(木牛流马)。

生平与功绩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阳都,家世二千石。9岁母亲章氏去世。12岁父亲诸葛圭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197年

叔父去世,诸葛亮和和弟诸葛均移居南阳郡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虽躬耕陇亩,仍志向远大,自比管仲、乐毅。后与徐庶,

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等交好俱游学,曾求学于司马徽,庞德公等当时名士,并娶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后来罗贯中将这一事实

加以艺术描写,遂成为封建社会君臣相得的典范。诸葛亮进入刘备阵营后,被派往东吴,负责联吴抗曹,并最终成功促进孙刘

联盟建立。使得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军大破曹操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平定荆南。后刘

备入川,诸葛亮坐镇荆州。但庞统的身亡使得刘备调诸葛亮入川,改命关羽负责荆州防务。

诸葛亮在川期间,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络原来刘璋部下和益州豪强大族。对出身贫寒而有才干的士人,也

大力拔擢,被称赞为能尽时人之器用。他法令严明,赏罚必信。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诸葛亮受任丞相、录尚书

事。223年(章武三年),刘备病笃,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刘禅继位,他以丞相辅政,又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对于诸葛亮何时当

政有争议。有人认为刘备一直十分看重诸葛亮,一直委以重任。另外有些人认为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才实权推行自己的主

张。

诸葛亮主政后,先重建孙刘联盟,建兴三年(225年)蜀汉南部的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在孟获率领发动叛乱。诸葛亮即亲率大军,

深入不毛,采取参军马谡建议,以攻心为主,打击为首分子,尽量争取当地上层大姓和民众支持,有的被起用为地方长官。一

年多后,这些地区的统治得以稳固,为后来的北伐提供了物力和兵力。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汉中,开始第一次北伐。参军马谡极受器重,北伐中马谡为先锋,违反节度,为魏将所

败,亮流涕处死,并以用人失察自请贬官。建兴十二年(234年)54岁的诸葛亮于第五次北伐魏国中病故于五丈原,归葬定军

山。

著作

西晋陈寿撰《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十万四千多字。

明王士骐撰《武侯全书》

清张澍撰《诸葛忠武侯文集》

《隆中对 (http://wikisourceorg/wiki/隆中对) 》

《悼周瑜 (http://wikisourceorg/wiki/悼周瑜) 》(亮本传及瑜本传未见,唯演义有载,恐非亮作,当为罗贯中之艺术添加)

《前出师表(http://wikisourceorg/wiki/前出师表) 》

《后出师表(http://wikisourceorg/wiki/后出师表) 》(《后出师表》疑为后人伪作,陶元珍所著魏晋史丛考的第一篇《世传

诸葛亮后出师表辨证》(全文) (http://wwwtaoslnet/ys7htm) 加以考证。)

《诫子书 (http://wikisourceorg/wiki/诫子书) 》

《诫外甥书(http://wikisourceorg/wiki/诫外甥书) 》

《将苑》(又名心书,多数学者认为非诸葛亮所作,多为后人托诸葛之名而作)

《马前课 (http://wikisourceorg/wiki/马前课) 》(绝非诸葛亮著作)

《便宜十六策》

后人评价

陈寿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后面称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

遗,强不侵弱,风 化肃然也”

尚驰《诸葛武侯庙碑铭序》所说“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

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唐文粹》]

吕温《诸葛武侯庙记》说,诸葛亮“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唐文粹》]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作名为《蜀相》的七言律诗表达了其景仰之情,诗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状多智而近妖。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器械制作方面:一发十矢连弩,划车弩,运输的木牛流马,鸡鸣枕,诸葛行锅,褊袖铠帽,锌于鼓,还有很多器械不一而具,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农业方面:诸葛亮培育良种、改良土壤、创制农具、实行 种间作等农业科技。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庶事精炼,物理其本。”

美学素养和艺术成就:

音乐:《中兴书目·琴经》一卷,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徵取象之意。

谢希夷 《琴论》也记有:“诸葛亮作《梁父吟》。”《舆地志》记载:“定 军山武侯庙内有石琴一,拂之,声甚清越,相传武侯所遗。”

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由此可见诸葛亮集音乐实践与音乐、理论于一身,集声乐、器乐和作曲作词于一身的音乐天才,在古今中外都是罕见的。

书法:

《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又说:“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

北宋时周越所著《古今法书苑》也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由此可见诸葛亮在我国书法历史上的成就

绘画:谢希夷《琴论》讲:诸葛亮父子皆长于画。

《华阳国志南中》记:其俗徵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臣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牵羊负酒, 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许致生口直。又与瑞锦铁卷,今皆存。

张彦远还在其《论画》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绘画收藏与销售的情况。他说:“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赵岐、刘亵、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

文学方面:

诸葛亮主要在于散文的写作,同时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很有特色

清代学者张澍辑录,诸葛亮留存下来的约有199篇,其中包括有对策、诏、表、书、教、军令、兵要、铭、记、将苑等。这些作品虽然都是应用性文章,不是纯文学性作品,但它们都是诸葛亮一生思想言论的精华

其代表作有:《出师表》《隆中对》《梁父吟》

建筑方面:

袁宏的《汉纪论》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并说:“亮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

司马懿到查看蜀军营后,由衷地感慨道:“诸葛公,天下奇才也。

《典略》记:“诸葛亮相蜀,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

军事方面:

注重革新军械、装备;

推演阵法作“八阵图”;

治军为将有道,用兵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形势分析高瞻远瞩;善观大势,未出世便预知三国鼎立。

诸葛亮涉猎群籍,博学多识,他不仅广学儒、法、兵、道等各家经典,而且重视学习各种工艺技巧和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他也热爱文学、书法、绘画、棋艺、音乐等文化艺术。他吸收各家之长集于一身,即所谓“融铸九流,自成一家”。他不囿于一门一派的门户之见,不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狭隘的领域之内,而是综合性的、广泛的、多方位的去把握当时社会的文明成果,使自己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美学素养。他强调的只是学与用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诸葛亮真可畏千百年来全世界只一遇的德、智、才、学、体等全方面的天纵奇才。

  咏春的古诗

  1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2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6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7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1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2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3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4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杜甫《赠卫八处士》)

  1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16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17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18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19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

  20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1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22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23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张栻《立春偶成》)

  咏夏的古诗

  一夜难眠绪不平,

  轻风明月两盈盈。

  闲来三点窗前雨,

  四五蝉声叫不停。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咏秋的古诗

  35、《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36、 《 山 行 》——杜 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7、《 枫 桥 夜 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8、《秋日》——程 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39、《 秋 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40、《 秋 风 引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41、《 月 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42、《 暮 江 吟 》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43、《 玉 阶 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44、《 秋 下 荆 门 》——李 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咏冬的古诗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萚:飘落的枯叶。女:同“汝”,你;此处指飘落的枯叶。漂:同“飘”,吹。

  落叶啊落叶啊,秋风吹你……落叶啊落叶啊,秋风飘你

  《诗经·郑风·萚兮》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咏梅的古诗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杨万里《雪中观梅》

  小树梅花彻夜开,侵晨雪片趁花回。

  即非雪片催梅花,却是梅花唤雪来。

  琪树横枝吹脑子,玉妃乘月上瑶台。

  世间出雀梅梢雪,便是冰雪也带埃

  卢梅坡《雪梅》

  有雪无梅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李清照《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林和靖《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咏竹的古诗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李贺

  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二、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三、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题刘秀才新竹

  (唐)杜甫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斫竹

  (唐)杜甫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摘自《樊川诗集注》

  新竹

  刘兼

  近窗卧砌两三丛,估静添幽别有功。

  影缕碎金初透日,声敲寒玉乍摇风。

  天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

  自是子猷偏爱竹,虚心高节雪霜中。

  东湖新竹

  陆游

  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摘自《陆游诗集》第一册

  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诗台历

  湘竹词

  (唐)李商隐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酬人雨后观竹

  (唐)薛涛

  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咏松的古诗

  七律·咏松

  满目苍岑壑谷松,挺身正气傲长空。

  凭霜冷叶青长在,负雪寒枝翠更浓。

  秀耸云端传雅韵,独居险峻伴清风。

  孤洁岁月垂千古,劲立危峦笑九冬。

  咏柳的古诗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百柳诗》集 李青

  《烟柳》诗曰:“飘缈微光照绿诗,树腰半露影参差,淡抹轻笼迷晓色,不知何处叫黄鹂。”

  《春柳》诗曰:“金粉半销丝渐长,半姿濯濯比王郎,间紫参红春意闹,午风常带百花香。”

  《夏柳》曰:“猎猎风浦共野塘,农阴轻护怯娇阳,日长正足三眠梦,又听蝉声噪晚凉。”

  《池柳》诗曰:“春草晴波漾细纹,几枝斜横绿纷纷,凿地偷将一片天,垂杨倒影起青云。”

  咏山的古诗

  毛主席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李白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咏菊的古诗

  一、赞美菊花

  晋·王淑之《兰确铭》: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

  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

  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

  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咏荷的古诗

  莲塘 [清]朱克生

  日暮莲塘里,

  浴水两鸳鸯。

  低飞不远去,

  只在荷花傍。

  风莲戏鱼图

  [清]恽寿平

  萍风将散绿,

  香气欲成露。

  美人采红莲,

  曾过南塘路。

  荷花 [清]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

  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

  夜夜凉风香满家。

  白莲 [清]盛锦

  玉井分栽到野塘,

  冰销翠袖回生凉。

  半江残月欲无影,

  一岸冷云何处香。

  真相尚留开士社,

  红衣洗尽美人装。

  水仙操罢扁舟去,

  谁与凌波解佩珰。

  白莲 [清]秋瑾

  莫是仙娥坠玉珰,

  宵来幻出水云乡;

  朦胧池畔讶堆雪,

  淡泊风前有异香。

  国色由来兮素面,

  佳人原不借浓妆;

  东皇为恐红尘涴,

  亲赐寒潢明月裳。

  水龙吟 白莲 [清]史蟠

  一湖晓色通明,露华千点香吹定。最怜伊处,洁分双藕,愁栽几柄。画里禅空,诗边秋淡,鹭翘无影。怕玉纤催桨,和凉折取,片雪坠、鸳鸯醒。

  缡夜罗衣自整,隔相思、遥烟做螟。凝铅写素,者番心苦,微茫暗省。有恨凌波,无言立月,一丝风冷。被霜娥点破,平空洗出碧琉璃镜。

  再过露筋祠 清·王士禛

  翠羽明珰尚俨然,

  湖云祠树碧于烟。

  行人系缆月初堕,

  门外野风开白莲。

  题画荷花仿天池道 清·朱耷

  若个荷花不有香,

  若条荷柄不堪觞。

  百年不饮将何为,

  况值新槽琥珀黄。

  芙蓉 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

  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

  西施原住萝村。

  咏西湖的古诗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咏雪的古诗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6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咏风的古诗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咏月的古诗

  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中秋吟月诗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光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燕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朝扬州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前人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也曾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读此诗,你会领悟诗、乐、画融为一体的月夜春江的迷人意境……

一、书法篇: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在他出生前四年,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首次把书刻文字称作“书法”。 这标志着作为交流工具的“写字”,与作为美学欣赏与实用相统一的“书法”,正式拉开了距离,并使后者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这时汉隶已成为别具风格的主导字体,同时又始创了草书、行书和楷书,使篆、隶、草、行、楷五体基本齐备。

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 南朝•梁陶弘景是一位大书法家,他所著《刀剑录》记载:“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并是孔明书作风角处所。”。虞荔《古鼎录》记载:“诸葛亮杀王双,还定军山,铸一鼎,埋于汉川,其文曰:定军鼎。又作八阵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书。” “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于汉川铸一鼎,名克汉鼎,置丙穴中,八分书……又铸一鼎于成都武担山,名受禅鼎;又铸一鼎于剑山口,名剑山鼎。并小篆书,皆武侯迹。”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义作二鼎,一与鲁王,文曰: ‘富贵昌,宜侯王。,一与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并古隶书,高三尺,皆武侯迹。”北宋时周越所著《古今法书苑》也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

上述记载是可信的,特别是南朝陶弘景,距诸葛亮仅二百余年时间,他的见闻和记述应是有事实依据的。 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又说:“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这说明到北宋末期(公元1119—1125年)在皇宫内府还珍藏有诸葛亮的书法作品。 南宋陈思《书小史》记载:诸葛亮“善其篆隶八分,•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极,混合阴阳’等字,殊工”。

从宋代开始,把 前人著名书迹摹刻拓印下来,以便流传,称之为“法帖”。这一则记载说明:在宋代诸葛亮的书法作品是作为有示范意义的“法帖”流行于世的。 诸葛亮在繁忙的政务和军事活动中,始终不忘书法。《常德府志》记载:“卧龙墨池在沅江县西三十里卧龙寺内。俗传汉诸葛武侯涤墨于此寺,因名。”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常德一带活动的时间,是在赤壁大战之后,战事十分紧张频繁,可是他仍然不忘临池挥毫。

遗憾的是,现在还无法看到其书法真迹,这只有寄希望于考古的发现了。

二、绘画篇: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张彦远还在其《论画》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绘画收藏与销售的情况。他说:“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赵岐、刘亵、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以晋、宋画家为中古,以齐、梁、陈、后魏、后周、北齐的画家为下古,隋和唐初的画家则称之为近代。近代画家作品的价格与下古画家作品价格相近,而以上古画家作品价格为最高。

张彦远记述当时一些近代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绘画作品的售价:“屏风一片值金二万,坎者售一万五千,”“一扇值金一万。”并说汉魏三国(即上古)画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国有家之重宝”, “为希代之珍”。张彦远(生于公元815年)出身于宰相世家,家藏法书名画非常丰富,他的《历代名画记》,向有“画史之祖”的称誉,他的记载和论述,在中国绘画史上一直是可信而难得的史论资料。从他的记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诸葛亮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 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 “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又记道: “永昌郡,古哀牢国……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阴深,生民以来,未尝通中国,南中昆明祖之,故诸葛亮为其图谱也。”从以上两段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确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他的画作既取材于现实生活(如南中少数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丰富的想象(如神龙等),而且构图宏伟,场面博大。

诸葛亮不仅能画天地、日、月,而且能画各种建筑、车马、动物和人物。能掌握如此全面的绘画技巧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诸葛亮作画绝不是出于个人的闲情逸致,他的绘画艺术总是为他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服务的。

三、音乐篇:

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这方面在古籍中多有记述。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襄阳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因名此山为乐山。”当然还有卧龙吟,真是千古绝唱, 《中兴书目》记载:“《琴经》一卷, 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谢希夷 《琴论》也记有:“诸葛亮作《梁父吟》。”《舆地志》记载:“定军山武侯庙内有石琴一,拂之,声甚清越,相传武侯所遗。”从 以上记载就足以看出:诸葛亮在音乐方面有着很全面的修养和很 鬲的艺术成就。他既长于声乐——会吟唱;又长于器乐——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而且还会制作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 )补阙(通“缺”)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háng zhèn )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过去一般认为《三国演义》中写了四百多个人物,这一说法一度地写入中国文学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但近年来据著名史学家沈伯俊先生点数,《三国演义》中实际写了1230个人物,这些人物绝大部分有名有姓,少数没有姓名的,也与其他人物有明确的亲属关系。因此,现在正确的说法是全书写了一千二百多个人物。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

  个人档案

  出生:公元181年,农历7月23日

  官职:丞相、领司隶校尉、益州牧、录尚书事、假节

  爵位:武乡侯、武兴王(东晋追封)谥曰忠武侯

  先祖:诸葛丰(西汉司隶校尉)

  父亲:诸葛珪 字君贡(东汉末年泰山 郡丞)

  母亲:章氏

  叔父:诸葛玄 (豫章太守)

  配偶:黄月英(黄硕)

  同族:诸葛诞

  兄弟:诸葛瑾(兄)、诸葛均(弟)

  子女:诸葛瞻(长子),诸葛怀(幼子)、诸葛果(长女)、诸葛乔(养子,原诸葛瑾之子)

  孙子:诸葛尚(瞻长子)、诸葛京(瞻次子)、诸葛质(瞻三子)、诸葛攀(养子之后,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

  继任者:蒋琬、费袆、姜维

  艺术造诣

  书法篇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 南朝梁陶弘景是一位大书法家,他所著《刀剑录》记载:“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并是孔明书作风角处所。”。虞荔《古鼎录》记载:“诸葛亮杀王双,还定军山,铸一鼎,埋于汉川,其文曰:定军鼎。又作八阵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书。” “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于汉川铸一鼎,名克汉鼎,置丙穴中,八分书……又铸一鼎于成都武担山,名受禅鼎;又铸一鼎于剑山口,名剑山鼎。并小篆书,皆武侯迹。”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义作二鼎,一与鲁王,文曰: ‘富贵昌,宜侯王。’;一与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并古隶书,高三尺,皆武侯迹。”北宋时周越所著《古今法书苑》也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 南朝陶弘景,距诸葛亮仅二百余年时间,他的见闻和记述应是有事实依据的。

  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