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兰草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兰草的别名 3 来源 4 性味 5 功能主治 6 兰草的用法用量 7 备注 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兰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兰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兰草 兰草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lán cǎo

2 兰草的别名

兰花

3 来源

兰科兰属植物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 (L) Swartz、多花兰C floribundum Lindl[C pumilum Rolfe]和山兰C goeringii (Rchb f) Rchb f[C virescens Lindl],以根或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4 性味

辛,平。

5 功能主治

滋阴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百日咳,肺结核咳嗽,咯血,神经衰弱,头晕腰痛,尿路感染,白带。

6 兰草的用法用量

1~3钱。

7 备注

(1)兰草花亦入药,福建地区以建兰蜜花蕾14朵,水炖服,治久嗽。

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兰草的方剂 兰草汤

ncǎotāng《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三:兰草汤:处方:兰草30克(切)功能主治:化湿调气。治脾瘅,

豆真丸

拼音:dòuzhēnwán处方:女青2两半,兰草1两,白百合1两,丹砂(研)1两,犀角(镑)半两,马

胃得安胶囊

陈皮(制)25g瓜蒌15g槟榔15g甘草15g马兰草20g绿衣枳实25g麦芽40g姜半夏30g茯苓3

消导饮

导饮组成:香附、砂仁、神曲、麦芽、山楂子、干姜、兰草、木香、半夏。主治:妊娠饮食所伤,呕吐宿食,呕臭

真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六:方名:真丸组成:女青2两半,兰草1两半,白菟藿1两,丹砂(别研)1两,犀角(镑)

更多用到中药兰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兰草的中成药 胃得安胶囊

陈皮(制)25g瓜蒌15g槟榔15g甘草15g马兰草20g绿衣枳实25g麦芽40g姜半夏30g茯苓3

胃得安片

陈皮(制)25g瓜蒌15g槟榔15g甘草15g马兰草20g绿衣枳实25g麦芽40g姜半夏30g茯苓3

喉咽清口服液

ouyanqingKoutuye处方:土牛膝、马兰草、车前草、天名精制法: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滤

绞股兰总苷片

拼音:jiǎogǔlánzǒnggānpiàn英文:jiaogulantotalglucosidet

四制香附丸

红花1两煎汤浸1份,桃仁去皮尖1两煎汤浸1份,泽兰草1两煎汤浸1份。各浸3日)。制备方法:单用附米为

更多用到中药兰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兰草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兰草

孩儿菊(《纲目》)、千金草。志曰∶叶似马兰,故名兰草。其叶有歧,俗呼燕尾香。时人煮水以浴,疗风,故又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泽兰

名水香,陶氏云亦名都梁,今俗通呼为孩儿菊,则其与兰草为一物二种,尤可证矣。其根可食,故曰地笋。集解

《本草备要》:[草部]泽兰

行而不峻,为女科要药(古方泽兰丸甚多)。时珍曰∶兰草、泽兰,一类二种,俱生下湿。紫茎素枝,赤节绿叶,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药名同异

)长生草(羌活红茂草)仙茅(长松婆罗门参)水香(兰草泽兰)儿草(知母芫花)千两金(*羊藿续随子)墙蘼

《本草求真》:[上编卷五血剂]温血

春兰一般分布于海拔650~1800米; 

蕙兰分布于海拔1200~1300米; 

建兰分布于海拔700~2000米; 

寒兰分布于海拔900~1300米; 

兔耳兰分布于海拔5OO—15O0米; 

墨兰则多分布于海拔200~1200米之间的地带。 

野生兰花生长的环境 

野生状态下的兰花多生长于林下、沟边或次生林的高草丛中; 

少数也可在雾缭绕的山顶。 

这些地方温度较高,蔽荫度在40%~50%之间。 

太暗或太多阳光直射的林地则分布较少。 

兰花喜阴,中国兰花一般长在林下,坡势较陡,不积水,通风,空气湿度较大,可以照射到阳光,但不是直射的地方。

兰花是花、香、叶“三美俱全”的花卉。古书中说:世称三友,松、竹、梅,竹有节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惟兰独并有之。兰花的最大特色是一个“雅”字。它与菊花、水仙、菖蒲,并称“花草四雅”。的确,兰花清香淡雅,菊花幽贞高雅,水仙娟丽素雅,菖蒲潇洒清雅。

而四雅之中,兰花居首,它体能优雅,气宇轩昂,叶色常青,叶质柔中有刚,临风摇曳,婀娜多姿,花开幽香清远,沁人肺腑,堪称雅中之雅。尤其是兰花的香味,古人推崇备至,称它为“王者香”、“香祖”、“天下第一香”等等。

兰花的可贵,更在于它品质高洁。兰花原来生长于深山幽谷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有“空谷佳人”、“花中君子”之誉。诗人赞美它“能白更能黄,无人也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在我国古代,好的文章、书法被称为兰章;好友深情相处被称为兰友、兰宜;优秀人物的离世,则被称为兰摧玉折。兰花,已成了人间美好事物的象征。

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屈原在《离骚》一文中就歌咏过兰花,其他如《右传》、《礼记》和《史记》等古籍中也都有记载。由此可见兰花栽培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我国有专门叙述兰花的着作,是在南宋以后;至明朝,民间兰花的品种已很丰富,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巨着《本草纲目》一书中对兰花的释名、品类有较完整的叙述。到了清朝,栽培兰花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此时艺兰者辈出,对兰花的栽培积有丰富的经验,并有不少关于兰花的专门着作,流传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兰花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旧社会,许多珍贵品种几被摧残殆尽。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对绿化工作的重视,兰花的栽培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科属:兰科,兰属

别名:春兰、兰花、山花、草兰、朵朵香

兰花 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总状花序,花被2轮,肉质状,内轮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红色斑或无,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黄褐至浅黄,以不具褐色的纯颜色者为贵异。根簇生,肉质,圆柱形。萌果三角形,种极小。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

兰花通常分为中国兰和洋兰两种,兰花源产我国,故称中国兰。中国兰主要产于亚洲的亚热带,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山区、西南、华南和台湾各地亦有分布;洋兰大多产在热带和亚热带林区。

  兰花是我国古老的花卉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多年,约有一百多个品种。依开花的时间分,有春兰、夏兰、秋兰、寒兰、报岁兰。

兰花极具观赏价值,其朴实无华,叶色长青,叶质柔中有刚,花开幽香清远,发乎自然,居“花草四雅”之首。因此人们将兰花尊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兰花原生于深山幽谷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有“花中君子”之誉。兰花,叶态优美,花姿娇媚,香馥幽异,是我国名贵花卉之一。所以,我国人民一直非常喜爱兰花,总结积累了不少养兰经验,如“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和《养兰中诀》。

兰花入药,药名草兰。叶治百日咳,根治扭伤,籽治目翳,花可治滞痢。

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 的一个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地生或腐生。兰科是有花植物中最 大的科之一,估计有800个属,3万~35万个原生种。另外,在英国《国际散氏兰花杂种登记目录》中正式登记的人工杂交种约有四万种以上,而且每年以1000种以上的数目增加。

  我们常看到的国兰和洋兰,只是兰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有观赏价值的栽培种类,还有大量的野生兰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

  国兰

  中国兰花简称国兰,通常是指兰属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种类不同叶和花形态及花期变化较大。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用分株、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气排水好;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墨兰建兰和寒兰越冬温度10℃左右,另外几种5℃左右。

  国兰的起源与历史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

  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在群花中,其香性之清醇,香韵之馥郁,香气之悠远,香味之愉快,兰花可居众花之首。芳兰,广集群芳之馥郁.博采众花之英灵,赢得了“国香”、“天下第一香”等美称,无论古今中外,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兰花为我国四大名花之一。我国兰科166属1000余种中。云南,贵州,四川,福建,以及江浙等省居多。我国传统栽培的兰属植物全国共20余种和变种,云南应有尽有,且多自然变型和自然杂交类型(可称为品种)。云南地生兰以滇西大理兰花、保山兰花,滇西北丽江、维西兰花,滇东南文山、西畴,滇中昆明、宜良、建水一带为盛。一年四季,均有开放。如春有春兰、独占春,夏有夏蕙、蜜蜂兰,秋有秋芝与墨兰,冬有寒兰、元旦兰。株型、叶型、花色、花茎亦是多种多样:剑兰之碧叶刚劲直立,犹如把把利剑直指苍天;朱砂兰花瓣紫色,华丽艳美,犹如晨曦 初照,又似夕归度辉;火烧兰,叶背黑似火烧,“花碧香烈”;朵朵香,细叶柔韧,缕似朱丝,皆饶清馥;双飞燕,一茎二花,齐开并放,犹如情侣依恋,春燕双飞;虎头兰,叶阔而柔,磅礴四垂,花硕大多红丝,心尤斑澜;而“叶瘦如韭,花白似玉”的大理素心兰更是芳兰中之珍品,一茎生二三朵花,色如谈妆西子,素衣缟裳,一尘不染,曾有诗记云:“素心兰发绣窗前,雪魄冰魂太可怜。莫是金精所凝化,明装几岁照青天”。此外,元旦兰、朱砂兰、通海春剑、宜良春剑亦是兰品中不可多得的佼佼者, “仙冠裁样巧,彩笔费功深”。兰花是一群构造别致,高度诗化的植物,真正是名副其实的奇花异卉。兰花的花朵外三片为萼片,内二片为花瓣,花瓣之最下一片形如人之下唇,特称为“唇瓣”,常常呈现各种美丽的色彩,这是花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它是为了迎接昆虫的来访而专门铺就的踏板。有的唇瓣则又变得象一个盛物的囊,则又有囊兰、儿兰之称,西欧人把这五颜六色、奇特的囊称为“夫人的拖鞋”。更为奇特的是,兰花没有分离的雄蕊和雌蕊,而是在唇瓣上方合二而一地生成一个为兰花所特有的“合蕊柱”,但它自己却不能授粉,还得靠昆虫做媒。各种不同的兰花自有那钟情相爱的昆虫给它做媒传粉。鲜艳的色彩。迷人的芳香,甜蜜的汁液,就是兰花吸引昆虫的“二大法宝”:大自然所赋予兰花的神奇构造,使兰花在单子叶植物虫媒花的进化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动植物如此巧妙的配合,为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谱写了神奇美妙的诗篇。

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扑地娥、朵朵香。

1、花期:2-3月。

2、花序:1-2枚单生或双生。

3、花葶(花箭):5-10厘米。

4、苞片(壳、苞衣):比子房长,膜质半透,贴抱子房,基部不合生。

5、葶鞘(包壳):5-7厘米,共4-5片,半透,贴抱花葶,下部合生成管状。

6、苗(束)状:成苗叶基逐渐张离,而不再紧密抱合-即“丝茅脚子”。

7、每苗(束)叶片数:4-6叶。

8、叶缘:具细锯齿。

9、叶柄痕:较明显。

10、鞘状叶:长6-8厘米,薄革质。

春兰的主要特征如下:

根:春兰的根细长,呈长圆柱形,通常长20-40厘米、直径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围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渐细,通常无分枝。

茎:春兰的假鳞茎较明显,稍呈球形或椭圆形,较小,包藏于叶基与叶鞘内,成丛集生,高1-16厘米,直径08-15厘米。

叶:春兰的叶4-7枚,丛生,狭带形,叶片长20-55厘米,宽06-17厘米,边缘有细锯齿。叶薄革质,质地柔软,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平展。

花:春兰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园柱形,直立,短于叶片,长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径4-8厘米,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黄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颜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

萼片长3-4CM,宽06-09CM,狭矩圆形,端急尖或圆钝、紧边,中脉基部有紫褐色条纹;花瓣卵状披针形,稍弯,比萼 片稍宽而短,基部中间有红褐色条斑;唇瓣3裂不明显,比花瓣短,先端反卷或短而下挂,色浅黄,有或无紫红色斑点;唇盘有2条褶片。花期2-3月。

我国古籍上有关春兰的记载最多,其品种也最多(超过200种)。自清代鲍薇省在《艺兰杂记》中将春兰、蕙兰分为梅、荷、水仙瓣型以来,在江浙一带的兰艺界多为采用。一般分为梅瓣、荷瓣、水仙瓣、素心和蝶瓣5类,而一般野生春兰则称之为竹叶瓣。其实在荷瓣、梅瓣、水仙瓣之中都有素心以现,因此素心瓣不能作为一类。蝶瓣实际上是畸形变异,这个性状不易固定下来,如一经将变异固定也可作为一类。

春兰是中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兰花之一,大多数自山采来,形态与颜色有很大的变化,有可能是自然杂交之故。

在众多的古诗古画中,都有对春兰的描述和光辉形象。春兰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地广,近年的调查表明,春兰广泛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林缘、林中空地、灌丛草城、多石的湿润山坡上。

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中,人们已经从春兰中选育出了许多珍、稀、奇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种:宋梅、西神梅、万字、逸品、集圆、天章梅、蔡梅、翠文、翠云、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种:郑孝荷、绿云、翠盖荷、环球荷鼎、高荷、张荷素、松厦素、月佩素、文团素、文艳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种:汪字、素月仙、西子、龙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极、奇峰等。

近年来又新发现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如天彭牡丹、锦绣中华、盛世牡丹、冠神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