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是讲的哪个时代的事?
封神演义讲的是什么?
在《封神演义》的世界中,世界分成为仙山洞府和三界。仙山洞府是由仙道组成的昆仑山「阐教」和海外仙士、方外术士或得道禽兽组成的「截教」。 三界是由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庭和商(殷朝)的纣王的统治的人间和女娲统治的妖界。
在一次祭祀时纣王对美丽户大地之母女娲作出了无礼行动(作了首邪恶的诗),纣王的渎神使女娲异常愤怒,命令轩辕坟三妖——千年狐狸精、玉石琵琶精、九头雉鸡精迷惑纣王使殷商毁灭。狐狸精使用冀州侯苏护女儿苏妲己的身体,进入后宫迷惑纣王。此后,九头雉鸡精称自己是妲己的义妹“胡喜媚”也进入宫廷。
昆仑山仙道由于犯了红尘之厄,杀临罚身(大致的意思就是修行时遇到了岔路,体内阴阳之火相犯,只有斩却三尸方能归于正途),又因为玉帝命仙首十二称臣,仙首自然不肯,故此阐、截、人道三教共签押封神榜,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共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道行低者榜上有名(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截教之人,并不是截教不如阐教,主要还因为元始天尊护短)。
纣王与武王相对的是阐教和截教,国家天下之争神仙道统之争。
封神榜是讲的哪个时代的事
你好,封神榜讲得是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的故事:
女娲娘娘补天万年纪念日这一天,王母娘娘在蟠桃园为其庆贺;凡间纣王率群臣向女娲圣像进香。
纣王见女娲圣像貌美,顿起*心,题诗亵渎,引起地动山摇。为使人间重归和谐美好,女娲决定派其门生下界辅佐有道人君,各路人妖神悉皆配合。有功者将入榜封神。
宅心仁厚的姜子牙理所当然受此重任,师弟申公豹欲夺其功,百般阻挠。
纣王朝思慕想女娲美色,无心朝政。奸臣费仲恰好投其所好荐亲外甥女苏妲己进宫邀宠。可妲己早与西伯侯之子伯邑考定有婚约,两人深情相爱。
苏护抗旨,纣王发兵强夺。妲己为顾全大局保全全城军民性命,割情舍爱,甘愿入宫。
申公豹假借女娲娘娘旨意,令狐狸精、雉鸡精、琵琶精潜入皇宫,左右纣王。狐狸精在苏护护女进宫途中附身与妲己并带着奶娘小女玉容随苏护入宫。
狐妲己入宫后受命于申公豹,开始昼夜附妲己体,助纣为虐。首相商容苦劝纣王不成,辞官回乡。
姜皇后怒斥狐妲己,狐妲己用计令纣王诛妻灭子,商容以死相柬,撞柱而亡。两太子即将被斩首之时,陡起狂风,为怕四大诸侯造反,纣王招来四侯杀二囚一。
姜子牙下山隐于市集,同时考察殷商情况,随后被纣王任为下大夫,与比干、黄飞虎成为莫逆之交。
姜子牙整治宫中妖气,被狐妲己陷害,纣王下令诛杀,子牙逃离朝歌,从师命去西周隐居,以扶植贤德名君。
李靖之妻黄飞云怀孕千日产一大肉球,李靖剑劈,跳出一男童,黄飞虎为其取名哪吒,太乙真人收其为徒。
哪吒聪明顽皮却屡闯大祸,为不连累其父,哪吒剔骨还父。太乙真人用荷叶莲花重塑哪吒,并赐风火轮,火尖枪在山习武并化解了哪吒和其父的恩怨。
西伯侯姬昌被囚禁朝歌,长子伯邑考入朝搭救,狐妲己对其勾引调戏。伯邑考坐怀不乱,狐妲己假借纣王之手将其残忍杀害。
姬昌的二子姬发在智多星散宜生协助下,装疯卖傻,两去朝歌。纣王认为姬昌对其今后构不成威胁,便将其父子放回西岐。
姜子牙在蟠溪隐遁钓鱼,散宜生感激姜子牙救命之恩,拜其为丞相,子牙助文王,西周日渐富强。
黄飞虎派人烧了狐狸精的老巢,比干用狐皮制成龙袍献给纣王,狐妲己恼怒,设计陷害比干,为子孙报仇。
纣王听信谗言,愚忠比干一面斥责纣王误国殃民,一面挖腹献心而死。
闻太师归朝正遇比干出殡。闻仲召集黄飞虎等忠臣,拟出十谏面君,纣王惧太师,只得应付。凑巧,又出边叛,纣王支开闻仲。黄飞虎被逼无奈,终于走上了“君不正,则臣反”的造反之路。
西周势力日渐强大,子牙联合崇黑虎里应外合,诛了奸侯崇侯虎父子,把北伯侯王位交还崇黑虎。此后文王病重,托孤姜子牙,姜子牙立姬发为武王,扶植武王抗击殷商多次武装入侵。申公豹调用雉鸡精变成美少女王凤来,同为父报仇的比干之女子娴到西歧女扮男装从军,以接近和左右武王。
闻太师奉纣王令派晁雷、晁田兄弟探西被俘。黄飞虎劝降,子牙设计让晁雷骗过闻仲、接来家小,骗来了粮草,并解脱了后顾之忧。
张桂芳统兵征西失利,闻仲请来九龙岛四圣助战,仍未成功。
闻仲请来众仙,布下了十绝阵。西周危机,凤来勾引武王失败,转向三殿下胡安,策动皇室内乱。
姜子牙十三位师兄聚集西歧,助子牙破阵。阐教和截教仙家斗法,连破六绝阵,诛了赵公明和六位天君,武王与未婚妻子娴、哪吒、雷震子也被陷入了红砂阵中。
申公豹请来三仙姑,将十二位上仙困于所摆阵中,原始天尊亲临破阵,救走十二上仙。南极仙翁最后破了红砂阵,救活陷阵门人,武王却被申公豹劫走。
闻仲中了姜子牙的连环计,走投无路战死于绝龙岭。雉鸡精凤来策划胡安政变未遂,胡安自杀。凤来逃回朝廷与纣王同居。申公豹在三妖帮助下秘囚武王,姜子牙率领杨戬、子娴与申公豹斗智,救回武王。
纣王决定御驾征西
封神演义还讲述了哪些故事
《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写的一篇小说。主要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杨戬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封神演义小说里还讲述了哪些神话故事
1、《封神演义》是以商朝末期,周朝兴起时期的历史传说为背景创作的。
2、《封神演义》是许仲琳所写的一篇小说。主要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杨戬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3、许仲琳(约1560—约1630),亦作陈仲林,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明朝小说家。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
封神榜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里面的人死后都成神仙了吗?
在《封神演义》的世界中,世界分成为仙山洞府和三界。仙山洞府是由仙道组成的昆仑山「阐教」和海外仙士、方外术士或得道禽兽组成的「截教」。 三界是由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庭和商(殷朝)的纣王的统治的人间和女娲统治的妖界。
在一次祭祀时纣王对美丽的大地之母女娲作出了无礼行动(作了首邪恶的诗),纣王的渎神使女娲异常愤怒,命令轩辕坟三妖——千年狐狸精、玉石琵琶精、九头雉鸡精迷惑纣王使殷商毁灭。狐狸精使用冀州侯苏护女儿苏妲己的身体,进入后宫迷惑纣王。此后,九头雉鸡精称自己是妲己的义妹“胡喜媚”也进入宫廷。
昆仑山仙道由于犯了红尘之厄,杀临罚身(大致的意思就是修行时遇到了岔路,体内阴阳之火相犯,只有斩却三尸方能归于正途),又因为玉帝命仙首十二称臣,仙首自然不肯,故此阐、截、人道三教共签押封神榜,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共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道行低者榜上有名(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截教之人,并不是截教不如阐教,主要还因为元始天尊护短)。
封神榜讲了哪吒的那几件故事
两件,第一件剔骨削肉还父母,第二件打死龙太子
封神榜中姜子牙最后是什么神啊,怎么封了半天没他自己啊
姜子牙封了那么多的神,就是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位置,很让人搞不懂。一齐猜,姜子牙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大公无私?
其实,姜子牙本来是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给自己偷偷留下的,但是有一个叫做“张友仁”的人,事先猜出了姜子牙的私心,就藏到姜子牙的封神台下。姜子牙封了这个神,那个神,独独没有封玉皇大帝,于是有神仙就问到,为什么还不封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到底该由谁来做?姜子牙支支吾吾说:“不用急,自然有人。”
这时,藏在台下的那个“张友仁”一下跳出来,说:“谢谢丞相,友仁在此。”他讲的是‘有人’,不是‘友仁’,被张友仁钻了个空子。姜子牙没有办法,只好把玉皇大帝的位置封给“张友仁”,姜子牙自己什么神位都没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门神的位子,他自己只好委屈自己,当了门神。
另外,还有种说法说,棱友仁骗走了玉皇大帝的封号后 ,封神已经结束,姜子牙自个没有了位置,只得爬上房顶,坐在上面喊:“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他成为一个屋顶上的什么神。老早,我们这地方农村盖房子上梁的时候,有个仪式,据说是请姜子牙的,只要姜子牙出面,什么鬼神都会离得远远的,“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封神演义》中有郑伦、陈奇二将,郑伦有一手哼鼻的绝招,遇到来敌,鼻子一哼,喷出白光两道,能吸人的魂魄。陈奇上阵后只要张嘴一哈,喷出一道黄气,能把人的魂魄喷散。姜子牙封神,封他二人为镇守山门、保护佛法的哼哈二将。
姜太公封了诸神后,各神都很满意。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没有封到神,整日罗罗嗦嗦,闹着要封神。
一天,姜太公的老婆又跟姜太公闹。姜太公烦得很,说:“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所以不封你。一个妇道人家,整日争名夺利,叽哩咕噜的,嘴穷死了,活像个穷神。”谁知他老婆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当即跳下床来,以为太公封她为神了,就到处跑,到处讲,得意得不得了。老百姓却把她恨得要死,因为她到哪里,哪里就穷,就是原来富的地方,她一到,也变穷了。
有人就跟姜太公讲了,姜太公气得哼哼的,把她拖回来对她讲:“你不要到处跑好不好?”
他老婆问:“那叫我到什么地方去?”
姜子牙说:“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
这件事传开后,怕受穷的老百姓,就都在大门上贴“福”字了。
《封神演义》是什么人写的?
封神演义:讲的是商朝和周朝,可以说是周的开国史历史名著《封神演义》,是一部科学幻想神话故事,成书于明代,作者许仲琳根据评话《武王伐纣》,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几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著众多读者,并以其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其内容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
封神榜有没什么一部古代神话小说里面的著名故事有什么什么
你能利索的说吗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为:安徽齐云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圣地,四座山分别供奉广援普度天尊、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护道天尊。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由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首创于四川鹤鸣山,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四大名山自东汉开始建观修道场,延续至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道观进行了修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神秘空灵——武当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
道教四大名山(5张)
境内,方圆400公里,属大巴山东段。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有元、明建筑群等风景胜迹,居于七十二峰之道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截至2013年,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
宋书画家米芾曾赞武当为"天下第一山"。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闻名于世。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
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武当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丹江口水库之滨的玄武门(石雕牌坊),坊额刻有明代嘉靖皇帝御笔"治世玄岳"四字。玄岳门西一公里处,有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敕建的遇真宫,是纪念武当拳的创始者张三丰的。天柱峰顶端有建于1416年的金殿,是武当山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群,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建筑群。殿高554米,宽58米,深42米,重80 余吨,英姿魁伟。还有铜铸金童、玉女及水火二将侍立两侧,十分壮观。汉代阴长生,唐代吕洞宾,明代张三丰等均在此修炼。[1]
主要景点
武当山主神真武大帝
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风景名胜区以天柱峰为中心有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顶”和“金殿叠影”等 。 [2]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 多平方米。 [3]
古铜殿: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铸,高3米,阔2.8米,深2.4米,悬山式屋顶,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格扇裙板上铸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4]
紫金城:紫金城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净乐宫:净乐宫位居武当山八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11年的武当山净乐宫,因1958年兴修丹江口水库时淹没在水库之中,宫中的牌楼、龟驮碑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资7000万元,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工作,经过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广场、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现雏形,再现了当年净乐宫的宏伟气势,成为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地上文物搬迁复原的范例。
玄岳门: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
玉虚宫: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5]
磨针井:磨针井又名纯阳宫。坐落在老营以南12公里处,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存磨针井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厢房50余间,面积1700平方米。
太子坡:太子坡又名复真观。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于狮子峰前,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
南岩:南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扩建。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长3米,宽仅o.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琼台观:琼台观位于天柱峰东南麓约10公里,垂直距离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火。现已修复部分庙房。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隐仙岩:隐仙岩位于竹关之上,五龙宫之北。高耸云烟,石如玉壁,呈瑰纳奇。
武当山北神道:武当山北神道位于天柱峰东北的丹江口市武当山镇﹐所产龙头拐杖﹑玉雕﹑木雕﹑陶瓷等工艺品﹐具浓厚的地方特色。针井茶为传统名茶。襄渝铁路﹑老(河口)白(河)公路在此并行通过。
武当山南神道:武当山南神道位于武当山西南麓的丹江口市官山镇,距武当山金顶(天柱峰)仅有57公里,是豫川陕香客敬香的重要神道,素有武当后花园之美誉。这里群山如花,数峰如笋,大河如练,美景如画,民歌如潮。这里是八百里武当里一块最原始、最神秘的幽静之地,景区全长20公里,由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村和直通金顶的武当大峡谷两大景区组成,以九道河为玉带,像珍珠般串连着吕家河民歌村、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和新四军遗址、二龙戏珠、斩龙崖、尼姑岩、桃花洞、兰花谷、狮子滩、鬼谷子涧、天书谷、黑金沟大峡谷、龙潭、转运台、金蟾朝圣等众多景点。
武当山西神道:经丹江口市六里坪、官山外朝山、分道观分道开始登山,经过猴王庙、娃子坡、全真观遗址(有两株千年大银杏树)、长岭抵全龙观,计程15公里,现为四米宽水泥公路。再登黄土岭,到乱石窖,交古韩粮道,依次经财神、黑虎、火神、山神四座石庙,上黄土垭,再攀青龙背、吊钟台,经太和宫上金顶,计程10公里。因位于天柱峰西侧,史称西神道。沿途古木参天,风景如画,东有深沟大壑的雷涧(东沟河),有金鼎、眉棱两峰左右矗立,七星(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峰南北屏立。 [6]
武当山东神道:从丹江口市盐池河镇到武当口村的15公里水泥路已硬化125公里,还有近2公里的路面有望在年内完成,届时,武当山第三条上山旅游线路将全面建成。天桥沟瀑布——位于盐池河镇政府所在地以东约9公里处,实则为一条山涧小溪,自改板河村由东向西缓缓流出,长约3公里,溪水自天桥处折而向北流经百米高的悬崖跌宕而下形成瀑布。山坡锣鼓——民间艺术瑰宝,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开发力度,争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向“中国锣鼓之乡”努力。
武柱峰景区:武柱峰景区位于丹江口的官山镇骡马沟村,一天然真武神石像酷似武当山金顶上的真武大帝像。武柱峰坐落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的官山镇骡马沟村,武柱峰又称大明峰,柱头岩,真武坐像(因真武大帝父亲净乐国明真大帝而得名),元代建有王母宫(即真武大帝母亲)。距武当天柱峰14公里,是武当72峰之一,海拔为1132米。此坐像两峰如笋形同座椅,之间端坐着一尊高约80米、宽40米的天然真武神石像,身着道服,五官形备,目光深邃,背依伏龙山,注视武当山金顶,其头顶上茂密的白皮松俨然发髻,脸庞圆润,鼻梁高高隆起,两手平放两膝之上,打坐在玄武背上修行状惟妙惟肖,酷似武当山金顶的真武大帝像。在秋高气爽的艳阳照射下,山体直插霄汉,真武座像矗立在陡峭的悬崖上,晶莹光滑,金光灿灿,辉煌夺目。相传,真武在此潜心修行多年,以虔诚和恒心感动了道德天尊,被点化成仙,留下石质人像。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优秀的文化典籍,但由于它所记载事物的广博性与儒家不同,因此一直被视为荒诞不经的怪书。
近年来,随着《山海经》研究的越来越深入,有更多的人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一部记录远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它记述着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
大禹治水过程中,曾经建有众帝之台,它们是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共工台,这些台现在哪里?《山海经》记载的台的守护神陆吾是人面虎身的怪物,在《海内西经》里又被称作开明兽,它的身躯体大类虎,站立在昆仑之上,注视着东方。这些台的主人为什么要向往东方呢,为什么黑人古代又被称为昆仑奴呢?
楼兰古国消失在荒漠之中,我们知道它曾经存在过,因为有考古证据。和氏璧在战国群雄的硝烟中失踪,我们不怀疑它曾经存在过,因为有典籍记载。但是《山海经》所言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即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山上有众多仙人居住。由于天灾人祸,岱舆、员峤二山沉没海中,无数居民逃往它处,还有的人在水中居住。这个古老的故事长期被人们视为神话,因为没有证据了,可是西方学者证实了大西洲、太平洲的曾经存在。
《山海经·东山经》中明确的记载了这样一种动物,它叫犰狳,“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犰狳。”翻译过来就是这种动物体型像兔子,像鸟一样的长喙,圆眼睛细长的尾巴,看见人就一动不动。如果你看见过美洲犰狳的话,你就绝不会怀疑山海经的描述,美洲犰狳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和小兔子一样楚楚可怜,为什么像兔子?他不但体型像,而且那对长耳朵更像!犰狳还有个习惯,遇见危险就会像穿山甲一样缩成一团,当然就一动不动了。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不合,名曰不周负子,寿麻正立无景,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千百年来学者们都在找这不周山,找来找去,原来山海经里写着呢,就在非洲。深达6、7千米的东非大裂谷,不正是“有山不合”吗?
《山海经·海内北经》这样写道:“姑射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这当然就是日本列岛了。这里的“姑射”,猜测是今天的库页岛,所以“姑射”就是“苦夷”。苦夷人是上古时代的鬼方人,那时管寒冷北方靠近极地的地方叫鬼方。
司马迁撰写《史记》,却遇到了一本连自己也不敢妄加评断的书——《山海经》。最后他在《史记》中写道:“至《山海经》所有怪物,余
问题一:太湖石有什么寓意吗? 太湖石
开放分类: 古董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是一种石灰岩,有水、旱两种,最早眼宛转险怪势,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太湖石极富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唐吴融的《太湖石歌》 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干石则是4亿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江苏太湖石。指江苏太湖产的石头,多窟窿和褶皱纹理,可造假山,点缀园林庭院等人文景观。古人云:“错落复崔巍,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拆剑门开”。把我们引入这种千古名石营造的意境之中。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 太湖古称震泽,又“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太湖面积2425平方千米,湖岸线长达400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故,古代地质造地运动遗留下了丰富的石材。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而实际面积受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大大缩减,湖底潜出,因此石材料虽然丰富。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即使其石使用便捷,由于环保而适当限制开采。太湖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石料,或单独摆设,或叠为假山。太湖石原产苏州洞庭山太湖边,由于长年水浪冲击,产生许多窝孔、穿孔、道孔,形状奇特竣削,自古受造园家青睐。太湖石有三种:白太湖石、青黑太湖石、青灰色太湖石。采石工人携带工具潜水取石,用大绳捆绑,吊上大船运往工地造园。 明画家造园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太湖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被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安徽太湖石。指安徽太湖石基地。安徽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东与天柱山相望,南与庐山呼应,居长江中下游旅游热线之上。合九铁路、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太湖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四周山峦叠嶂,果木葱笼,是旅游观光、疗养休闲的胜地。赵河汤湾温泉,水温常年47℃,日出水量1500吨,水质清澈,可饮可浴可医。因此,安徽太湖石有旅游、疗养的功用。此湖周边大山,还出产户外风景石、假山石、大理石板材、鹅卵石又称巨石(一般在二○吨以上,适合摆在水塘和人工河里)、基建石、水磨石(地平用)。千百年来,赏石、藏石仅是封建帝王将相、士大夫文人等有闲阶级的独霸娱乐。今天,随着社>>
问题二:太湖石有什么特点 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
太湖石的特点有这么四个字,“皱、瘦、漏、透”,所谓“皱”是讲石上的纹理,所谓“瘦”呢,是指石身要苗条修长;而“透”和“漏”,专指石身上横向和纵向的洞窍。这四个字可以说将太湖石的特点传神地表现出来。
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唐吴融的《太湖石歌》 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干石则是4亿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问题三:客厅摆一块太湖石有什么寓意 传统古典的人喜欢摆放传统的石头比如灵璧石、太湖石,而思想现代的人就喜欢用黄龙玉、大化石、矿物晶体
石头的选择也房间的作用有一定关系。若是客厅的话,因为面积较大,又是待客之处,可以选择体量较大,色彩热烈,形态奇特的奇石。此外,奇石与中国传统的古玩字画以及红木家具等都是天然绝配,共同摆放,相得益彰。
问题四:曲阜孔府有一块无锡太湖石它的寓意是什么 提醒后人说话做事要开门见山
问题五:怎么鉴赏太湖石?除了瘦皱漏透这几个特点外 通揽历代有关古籍的记载,概括如下:
一、单一的“质”、“色”、“纹”赏石欣赏形式
1、以石的质地来欣赏,区分优劣。如春秋战国时。倍受当时君王和世人喜爱的“和氏壁”。这为后人的“美石如玉说”开了先河;
2、以石色取胜。汉代张良的“黄石”、魏文帝建“芳林园”景阳山所用的白、紫和五色大石等都是欣赏石色彩的。
3、而魏明帝在重修“芳林园”时,多“采笋城之文石”。纹理、美丽条纹的山石,这成为以后欣赏纹理石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米芾的“相石法”与太湖石鉴赏方法。
北宋文人米芾总结了太湖石后,提出了“相石法”概括为“秀”、“瘦”、“透”、“皱”。清代文人李渔将米芾的“相石法”归纳为“透”、“漏”、“瘦”三字,并为太湖石的鉴赏作了详尽的解释。主要包括形状、声质、光泽、色泽及皱纹。
1、欣赏形状千奇百怪的太湖石,应讲究瘦且有形,如白居易在《太湖石记》描述的那样“有盘拗秀出,如灵邱鲜方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宫神有人者,有缜润削成,如圭瓒者,有谦棱锐判,如剑戟者。又有如此如风,若拳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里将折气
2、欣赏“洞眼”,长年受湖水冲击而形成的洞穴与透眼,古称“弹子窝气
正由于这些洞眼,给太湖石斌予了神秘感,前后左右的洞穴相通者,为“左右逢源气!下相通者,为“关系通天”.因此,历代文人们把它当作神仙栖息的“别有洞天”而具喜爱有加。被称为“神石”,“仙山”.
3、欣赏石的声音。是在敲击太湖石时发生的清脆的声响。清韵者为上品,沉闷者为下品。
4、欣赏石的色泽,是指石的色彩和光泽,一般来说,以及红色、**、绿色、紫色为上品(赏玉的影响),以常见的灰色为中品,墨灰色为下品。
5、欣赏石的润度,则以温润者为上,浮澡者为下。
三、《云林石谱》鉴赏法
这是一部由宋代杜缩所著的,详尽记载了106种奇石的谱记。对后代赏石影响极大.其中鉴赏方面分为:1、形色,2、质地,3、声音,4、硬度,5、纹理,6、润泽,7、晶形,8、透明度,9、吸水性。
四、“近山形石”类的鉴赏法(包括苑石、怪石、峰石、神柱石、山形石等)。
近山形石,又称近景山石,有近观山石的效果。鉴赏因素有:1、形姿:2、洞穴:3、色彩;4,声响;5,润泽:6、纹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形姿与洞穴,它决定了山石的形态,在鉴赏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色彩、声响、润泽与山石的化学构成有关,纹理则与山石的物理形成和石表风化水蚀程度有关.近山形石主要表现形式有孤峰、双峰等。玲珑形,险怪形和近山景观.多为高耸秀长,高度大于宽幅。洞穴讲究巧退、穿眼、委曲、透空、相通等;色彩讲究黄、紫、青、白等:声响讲究清脆、微有声、无声;润泽讲究续润、清润、稍润、温润、坚润、微燥等;纹理讲究纵横笼络、多刷道、白纹笼络、石面蟒峋等。
五、“远山形石”类鉴赏法
远山形石主要包括仙山(神仙岛)研山(砚山),盆石,仇池石等相关的景观石。其表现远距离欣赏的群山景观效果,要求视野开阔,视点远.其形姿为宽幅大于高度.一般来说,山峰越多,高/宽之比值越小.这与近山形石不同的是具有群山之峰、峦、崖、壑以及坡脚。峰峦讲究峰峦状、高拔、群山势、十数峰、八九峰、三十六峰、小而起峰等;崖谷讲究险崖、千崖、绝壁、悬崖、飞崖等;洞穴讲究有限透空、苍甄洞天、崖洞相通、崖穴穿眼、玲珑等;色泽更受重视.这是因为远山纹理(即脉络)不消,呈现光滑之肌理,这与中国山水画中“远人无目”、“远山无树”同理.因远山形石宽辐(长度)大于高度.明末文人文震享在其《长物志》中称为“横石”.并称:“横石以蜡地而峰峦峭拔者为上”.色泽讲究黑、>>
问题六:茱薏是什么意思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骇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曾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另外有查证到佳人如梦令的歌曲,其中有那年茱薏花囊存幽香的一句不排除是笔误或错别字
问题七: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 若有所思
发音 ruò yǒu suǒ sī
释义 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形容 沉思的样子。
出处 唐・陈鸿《长恨传》:“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
示例 月光下,他默默地站在太湖石旁,~。
请采纳
东北的朋友,应该听过这么一句话:识得关东千山秀,不看五岳也无悔。
远离中原的东北,有座千山足以媲美中原的泰山、华山等五岳。
千山在地理上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山峰总数大约为999座,故被世人称为“千山”,东北人皆颂它“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
自古景美、山好就是道家修行的天赐良所,在这里道家人可以更好的仰吸天气、俯饮地泉、返璞归真,进而羽化升仙。
根据古籍《千山志》记载 明代初期,道教正式传入千山,主流的流派是全真道,即我们熟知的全真教,此后数百年,道教在千山繁育出了寺观宫庵20多座,最终形成千山诸观香烟缭绕,钟磬幽鸣,一派仙山福地的景象。其中无量观是最具代表之一,《辽阳县志》记载当时仅全真教龙门派的无量观一处就有道士百余人。当地官府为此特意对道士“尽皆拨给衣粮”,表示朝廷的道教的鼓励。而这无量观察创建于康熙年间,《铁刹山志》记载:康熙间道士刘太琳、王太祥奉师命到千山鸣道开化,创建无量观。
除了龙门派,全真教华山派传人孙嘉文,也在乾隆年间也入山,嘉庆年间蓬莱派传人阎清泓接踵而至,至此千山汇集全真教在东北的所有主流,一山多派共存,进而被世人称为全真教圣地之一。
临山已谛金钟响,入庙先闻玉炉香,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参考资料:
远离中原的东北,有座千山足以媲美中原的泰山、华山等五岳。
现在人们常讲的昆仑山分为两种,分别是现实中的昆仑山脉和中国上古传说中的昆仑山。现实中的昆仑山脉在西藏、青海和新疆的交界处,常年白雪覆盖,景色美不胜收。而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圣地。要说昆仑山就离不开《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志怪奇书,书中描述了山川、民族、药物、物产、祭祀巫医等,更兼有了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其中,有些山川虽然与现在的山川同名,却不是指同一山,比如昆仑山就是其中一个。
《山海经》里对昆仑山的描述很魔幻又很神圣,书中将昆仑山介绍的很具体,从山底到山顶都住着什么妖怪和神明,都有涉及。书中甚至写到昆仑山有九重,高一万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仿佛就像作者亲自登上过昆仑山一样。昆仑山既是我国道教混元派的道场,又是传说中的仙山胜地,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推崇。它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向往。昆仑山甚至关乎着整个中原地区的起源,它是我国古代神话的摇篮。
当然记载昆仑山的不仅仅只有《山海经》,其他古书,例如《龙鱼河图》中记载:“昆仑山,天中柱也。”《神异经》中也提到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祖。这些记载都给昆仑山覆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可是后世的人们搜遍了整个中华,甚至现代人搜遍了全球,都没有找到古书中记载的昆仑山,这就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谜团。昆仑山究竟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除了一般的理论认为昆仑山就是今天的昆仑山脉,或者认为昆仑山在祁连山的以外,一部分人甚至认为昆仑山就是埃及金字塔。
而今天我想分享的一个观点则非常有趣,并且能够解开关于古昆仑的一切谜团。首先,我们需要从岳阳说起。仔细调查可以发现,在远古古籍和神话传说中,很少有关于月亮的记载出现。最早关于月亮的记载出现于关于帝俊的神话中。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除此以外,任何古籍和神话中都再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至于嫦娥奔月等传说,都是出现在天地分离、大洪水等传说以后,所以这可能暗示了一个事实,月球并非一直存在于现今的位置。
远古的月球很可能离地球很近,并且一直固定在地球的上空挂着不动,既月球公转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同步。而月球上的一座高山一直延伸到地面,这座山甚至近到人们可以爬上去的程度。那时的月球还不叫月亮,而被人们称之为天庭,而这座山则被称为昆仑山。当时的月球上住着的可能就是外星人,由于它们的高科技在当时的地球人看来实在太过玄幻,所以古人将它们称之为天人或神。后来出于某种原因,这些外星人离开了月球,并将月球引导到了现在的轨道上。自那以后,人们才将月球称之为月亮。而也是自那以后,古书中才开始有了关于月亮的记载。
正如宋朝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感叹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样,月亮并不是一开始就挂在天上的。虽然这个假说听起来不着边际,但是我们却可以在古书中找到一些证据。唐朝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天呎》写到一段关于月球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两个唐朝人在问路时碰见了一个月球修理工,这名月球修理工告诉他们,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并且还肯定地指出月球的明亮处是太阳照在其凸显部分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人类最初用现代天文仪器观测月球是17世纪初的事,但是唐朝这名神秘的月球修理工竟然知道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细细品味这段内容和山海经中的一些关于月球的细节,我们似乎可以发现,远古时代的人类似乎登上过月球。但是远古肯定没有宇宙飞行技术,那么他们是怎么登上月球的呢?很简单,他们就是顺着昆仑山爬上去的。《山海经》中记载的,从山底到山顶的妖怪和神灵,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生活在月球上的各种生物。而且不只是中国的古书,在圣经中也记载人们为了看到神而修建了一个非常高的塔,一直通到天上。这和《山海经》对昆仑山和天庭的记载不谋而合。虽然月球是现代人类唯一登上过的星球,但是月球上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存在。希望有一天人类可以再次登上月球去探险一番,说不定那时真的有可能在月球上发现昆仑山的遗迹。
本文2023-08-06 12:10: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