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恩施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春游,古称为“踏青”。即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到郊野游玩。这种民间习俗自古有之。《事物纪原》上说:“《韩诗》曰,三月桃花水下之时,郑国之俗,以上巳溱洧之上,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详”。魏晋时,“上巳节”订在农历三月初三。
《癸辛杂识》云,“上巳当作十干之己,盖古人用日例以十干,如上辛、上戊之类,无用支者,若首午尾卯,则上旬无巳矣”。沈约《宋书》载:“魏以后但用三日,不复用巳也”。《湖北通志》(政典五)风俗载:“上巳日,取鼠麴汁蜜和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上巳日,出门观风景,畅遂春得意,万物尤可新,舒郁厌时气。
《秦中岁时记》载:“上巳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届时,人们便兴致勃勃地到佳景山寨或涓涓溪水之畔戏水游山为乐。人们带着春食春酒,多人举营,席地野餐,曲水流觞,相赏与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诗人杜甫描绘的正是唐代长安郊外曲江佳景,人们当时踏青游玩的盛况。
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醉桃源》“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景物闲致,新春风和,青梅如豆,杨柳依依,日长蝶飞,春景迷人。人们在春游踏青时各有志趣。不同的心境所留的情调各异。杜甫的《绝句》中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透露出了春游的陶然,喜悦之情,踏青途中的赏心悦目和归途的满怀激情。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构思巧妙,“----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把春游之开怀赏景,远眺风光,雅兴逸趣推到了极致。人们在春游时,大伸雅怀,放纵趣志。陶冶情操,神旷飘逸。游行天地之间,视眺八达之外。春光怡然,畅怀美景。
到了宋代,上巳踏青春游之风盛行。当时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淋漓尽致、极其生动地描绘出清明时节的热闹盛景。在这一画面中,春游人物多达五百人,清明踏青之盛况,历时空前,可见一斑。为何上巳踏青春游之风,自古以来就如此盛行
回顾古籍,《间瓠续集》卷二载,“稧,有春稧,秋稧。王逸少兰亭修稧,此春稧也。”古人在订巳节时,依据了十二支纪日的确凿证据。为了区别,把一年中上半年的巳日称为上巳日,把下半年的巳日称为下巳日,遂又别于“上旬巳日”的误会,所以把“上巳节” 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必然合乎历法,又产生出与之对应的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
元代,杨允孚有《滦京杂咏》:“高柳岂堪供过客,好花留待蹋青人。”《周礼禖氏》中载有,“上巳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着不禁”。可知古人的思想从未禁锢,生活情趣,自由奔放。清代李稷勋的《都门竹枝词》有:“山花押鬓踏青行,儿女相逢各问名。” 可见,千百年来,踏青春游三月三在民间已形成了一种固定习俗,也成为了一种旅游时尚。
清代孔尚任的《红桥修禊序》中有:“康熙戊辰春,扬州多雪雨,游人罕出。至三月三日,天始明媚,士女祓禊者,咸泛舟红桥,桥下之水若不胜载焉。予时赴诸君之招,往来逐队,看两陌之芳草桃柳,新鲜弄色,禽鱼蜂蝶,亦有畅遂自得之意,乃知天气之晴雨,百物之舒郁系焉……”描写了江南扬州三月三日在瘦西湖畔的红桥水边,踏青祓禊的场景。
据《州民族志》记载,恩施侗族三月三日节日较为特色。三月三赛歌节,又叫玩山节,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三月三”喜乐之日,访亲会友,传古颂今,买卖交易,热闹非凡。届时,红妆颜艳的男女青年结伴赛歌,观歌对歌,觅寻情侣。清末民国时期,此节在宣恩鹤峰恩施乡镇一些地方颇为盛行。每年三月三日集会,各处有固定地点。
“三月三”,在春木营、会口、板栗园等地的侗族,青年男女赛歌对歌,谈情说爱,有问有答,应唱自如。女问“什么开花三月三什么开花六月间什么开花九月九什么开花落雪天”,男答“桃李开花三月三,荷花开花六月间;九月菊花妹心洁,落雪梅花心不变。” 等等。“情意相投三月三,互把爱慕说出来。幽会畅谈送花帕,请媒求婚定情怀”。
三月三,玩山赛歌,踏青寻偶好风景。“河畔青芜堤上柳,漫步小桥风满袖。正是踏青好时节,清风满树花锦秀”。拥抱自然,其乐无限。
舌尖上的`恩施之春天里的诱惑
清明时节吃鼠曲儿粑粑,是我们小时候最大向往。三月三,蛇出山,用鼠曲儿粑粑塌磨眼,可以堵住蛇眼,一年就不会遇到蛇的。喻以堵塞了蛇眼。每到清明时节,鹤峰农村便家家采摘鼠曲草,制作鼠曲儿粑粑。
鼠曲草,又名鼠耳草,鼠麴草。菊科植物,鹤峰人称为水曲儿草,适生于湿润的丘陵和山坡草地、河湖滩地、溪沟岸边、路旁、田埂、林绿、疏林下、无积水的水田中。多星散分布,常成优势群落或农田及荒埔中,芯末开**小花,花蕾及枝叶有棉絮状的白色纤维。
从田间采集后,选摘芯叶入锅熬煮,沥去涩水之后,放入石臼舂烂,现在已有机械加工设备。再以糯米粉掺和揉制成团块。再将团块分成小块,捏成圆饼。吃时可再蒸热或在锅中用油煎,软香可口。
过去,农村将制作鼠曲儿粑粑当作时令小吃,特别是农民在那些特殊的年代,把鼠曲草与白蒿、青蒿、鱼腥草等作为度荒的代食品,一般不会将其作为主菜上大席的。但是现在,鼠曲儿粑粑已作为一道可口的名菜也堂而皇之地登上席面,并纳入菜谱之中。
现在鹤峰容美镇龙井村有加工鼠曲儿粑粑的作坊,年加工量可达上千万个。年收入几十万元。
随着鼠曲儿粑粑上酒席,对鼠曲草的研究也多起来了。原来鼠曲草还是不可缺少的中草药。鼠曲草地上部分入药,性平,味甘,功能祛痰止咳,主治咳嗽痰多、气喘等症。还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病。
;壶瓶山陆生脊椎动物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 物种多样性丰富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315种,隶属4纲28目82科。其中两栖纲2目8科25种;爬行纲3目9科47种;鸟纲15目39科179种;哺乳纲8目26科64种。
2动物区系属东洋界华中区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脊椎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为主。在保护区内现已记录的陆生脊椎动物中,东洋界种类有200种,古北界种类37种,广布种78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而在东洋界种类中,华中、华南、西南三区的共有种类最多,这与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一致。
3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类多
在保护区内现记录国家重点保护脊椎动物54种,占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总物种数的1714%。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 (Aquila chrysaetos)、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云豹(Neofelis nebulosa)、豹 (Panthera pardus)、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共 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斑头鸺鹠 (Glaucidiumcuculoides)、领角鸮 (Otus bakkamoena)、赤腹鹰 (Accipiter soloensis)、松雀鹰 (Accipiter virgatus gulari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 reevesii)、红腹角雉 (Tragopan temminckii)、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小灵猫 (Viverricula indica)、大灵猫 (Viverra zibetha)、猕猴(Macaca mulatta)、斑羚 (Naemorhedus goral)、苏门羚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等49种。
4 经济动物资源丰富
保护区内还有221种陆生脊椎动物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占陆生脊椎动物总物种数的7016%。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水生脊椎动物——鱼类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1 物种多样性丰富
壶瓶山鱼类资源丰富,现已记录30种,隶属5目12科。除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为洄游性鱼类外,其它均为纯淡水鱼类。其中鲤形目物种数最多,占该保护区已记录鱼类的7333%,其次为鲈形目鱼类,占1667%。
2鱼类区系属华东区江淮亚区
本区鱼类区系属华东区江淮亚区。保护区已记录的30种鱼类中,广布种有11种,其余19种仅分布于华东区和华南区的各水系。
3 垂直分布和数量优势种明显
数量优势种是尖头鱼岁(Phoxinus oxycephal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宽鳍鱲(Zacco platypus)、平舟前台口鳅(Pareformosania pingchowensis)、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e)、中华花鳅(Cobitis sinensis)、黄鳝(Monopterus albus)和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等。鱼类垂直分布亦随其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变化而明显变化。 壶瓶山景区,“新潇湘八景”之一、湖南十大山岳景观之一。
壶瓶山旅游以峡谷幽深,森林茂密,溪涧纵横,瀑布遍挂,溶洞成群,奇泉喷涌,水流清澈,空气清新,动物众多,自然迷宫,神秘离奇,巴楚遗韵,土家风情蜚声四海。
壶瓶山区位优势明显,北有三峡,南有桃花源,西有张家界,东有洞庭湖,它们如众星捧月,围护在壶瓶山四周,因而壶瓶山自明清以来,就有“控引鄂黔,接纳三湘”的誉称。唐代诗人李白留下名句:“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 清乾隆皇帝有诗感慨:“壶瓶好景看不足,来生有幸再重游”。辖内四大景区各具特色:
江坪河旅游区
该区位于壶瓶山景区的西北部,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400m以上多为峡谷风光,海拔400m以下为溪河漂流风光,整个旅游小区恰似一个手掌,有一条长长的手臂。区内峡谷深涧,绝壁高悬,切割深遂,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纸棚河、郭家河两侧原始次生林自然古朴、野趣横生,令人如痴如醉,留连忘返,是整个生态旅游区的精品。该景区目前已开发象鼻子沟、石碾子沟景区和枇杷滩生态漂流。
主要景点有:象鼻子沟(溜岩瀑、三叠水、仙女瀑、大岭瀑、板桥瀑、壶瓶液、天神弹墨等)、石碾子沟(五里画廊)、屋脊漂流(沿途景观有:龙洞峡、神景洞天、龙洞飞瀑、甘泉涌鱼、蛟龙潭、蛇湾、凉风岩、思儿潭、三碗酒、雄狮卧波等)。
黄虎港旅游区
该区位于壶瓶山景区的东南部,区内峡谷狭窄、幽深,两岸岩石陡峭险峻,绝壁高矗,更有剩头堡铁索桥惊险骇人,峡谷两岸森林茂密,猴子成群,为峡谷探幽、漂流的理想之地。50公里高峡幽谷湖泊,
主要景点:张家渡、洞中天、姻缘树、生死缝、石女望夫、野猴谷、土地庙、悬棺山、窄峡谷、覃氏祠堂、黄虎港大桥等。
剩头铁索吊桥飞架在剩头和耍武两山的绝壁上,长116m,宽2m,高188m,由此可见其气势,顺着曲径登上铁索吊桥,俯瞰桥下的相连河峡谷,顿觉毛骨悚然,环顾四周,谷黛幽深,鸟鸣山涧,古木葱茏,藤箩经绕,猴子嬉戏于树顶岩尖,冷风飕飕,溪水湍急,与半空中的铁索桥组合,构成了一道天堑变通途的奇观
东山峰旅游区
该区位于壶瓶山景区的西南面,山上部为典型的山原地貌,坡度平缓,千丘簇拥,起伏连绵不断。攀登主峰东山峰,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使游人感受到东山峰山体之雄浑,山原之壮阔,令人心旷神怡。区内有在省内外享有盛名的高山云雾茶园、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全省少有的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之一。
东山峰为湖南滑雪度假旅游基地、湖南最佳避暑胜地(东山峰滑雪旅游基地已初步建设完成)。
南坪河旅游区
该区位于壶瓶山景区的东部与北部,区内地势险峻,壶瓶山主峰和云雾山均值该区内。主要景观:黄连河峡谷(油榨河瀑布、磨山红枫、大胜寨、犀牛望月)、壶瓶山主峰、云雾山等。
黄连河峡谷始于南坪河黄连村的回打坡,一直到泥沙平洞村的香笼寨,全长约10Km,幽深峡长,谷底几乎全部为河床所占据,有时仅一、二十米宽,两岸崇山夹峙,森然可怖,峡谷中瀑布多而壮观,且峡谷中生长着长果安息香、香果树等多种珍稀植物。
壶瓶山主峰南、西、北三面峭峻,坡度70°左右,东南面稍缓,有崎岖狭径可登。山顶植被茂盛,春夏晴日登屋脊,可见20余hm2的高山杜鹃、千年映山红、红花木兰群落争相竞艳,互斗芬芳,壶瓶山上是春的世界、花的海洋,人入其中,宛如仙镜。晴日,登临屋脊、俯视云海,只见银白色的云海铺天盖地,无边无际,云海在山间翻腾,似排山倒海、白浪滔天,武陵山脉的高山峻岭在白云中飘浮,酷似辑辑长舟在茫茫的云雾中穿行。金秋,壶瓶山上秋高气爽,登临屋脊,极目楚天舒,八百里洞庭成片、万里长江成一线,逶迤的武陵,奔腾的河流,美丽的田野,繁华的城镇,幽静的农舍,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令人陶醉,心旷神怡。看日出,观苍海,赏雪景,登高望远,湖南虽有多处,但壶瓶山应居首位,堪称一绝。
云雾山终年云雾缭绕,宛若天境,南天寺雄居云雾山,终年香火不断,为历代2省9县宗教圣地。黄连河峡谷连绵12km,两侧悬崖峭壁,顶部原始次生林生长茂密,郁郁葱葱,景色十分迷人,是徒步涉水观赏的理想之地。
云雾山是驰名湘鄂的宗教朝观圣地,几千年的晨钟暮鼓声,摇动了多少代巴人国居民和土家族后裔的心旌,使他们虔诚此地顶礼膜拜,创造了云雾道观的鼎盛和文明,现存的南天寺,建于清乾隆40年,分为罗汉堂、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殿,常住道徒20余人,香客来自边界9县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九月初九更是热闹非凡,上山打教者达数千之多。 壶瓶山群山巍峨,奇峰挺拔,怪石嶙峋。
壶瓶山是集黄山之雄、华山之险、索溪之奇、桂林之秀于一体的人间仙景,它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以离奇的大森林、大峡谷、大瀑布、大氧吧,已被辟为原始生态旅游胜地,也是众多大学的科研、教学基地,还是探险家的乐园。1994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即666万公顷),核心区228平方公里,实验区2428平方公里,为湖南省面积最大、生物资源最多的自然保护区。同年,经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1996年10月28日正式挂牌,治所壶瓶山镇。壶瓶山是湖南十大山岳景观之一。2001年,壶瓶山被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同盟、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确定为全球200个(中国仅9个)重点生态区之一。现该区已开发江坪河、黄虎港、云雾山、东山峰等4大旅游区,原始生态游、湖南屋脊峡谷生态漂、鱼洞探险游、“泰和合”茶庄和老街土家民俗风情游、壶瓶山顶观日出等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已达30万人次。正像一首诗所写:“壶瓶山是一壶酒,醉了万古和千秋……壶瓶山是一壶酒,醉了四海和五洲……” “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壶瓶山的峡谷美。”壶瓶山上有江南最大的原始峡谷群。仅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深涧峡谷就有毛竹河、纸棚河、象鼻子沟、黄连河、黄虎港、石碾子沟、冉家峡、龙洞峡、后河、相连河等十大峡谷,将其分割成各具特色的高山峻岭。266座千米以上的高峰卓立如林,7湾流水绕山而出,河流大多深切,最高海拔20987米,最低的峡谷地带毛竹河海拔仅251米。峰顶与谷底相对高差达800~1800多米,峡谷总长200多公里,最长的峡谷在30多公里以上,最宽处1000米左右,最窄处仅2米多宽,呈“一线天”奇观的峡谷数十处。壶瓶山的峡谷陡峭险峻,层次变化丰富,呈原始生态状,是中国中东部地区峡谷发育最伟岸、狭长、幽深的地区,且各峡谷景观各异。 纸棚河峡谷:
全长85公里,有典型的森林特色。峡谷森林遮天蔽日,古藤缠绕,溪水清澈湍急,两侧悬崖峭壁上接云端,奇峰异石鬼斧神工,岩缝中山花灿烂,绚丽多姿,在峡谷中钻行,呼吸着清新怡人的空气,聆听着林间的百鸟和鸣,猿声啼叫,只有身处其境,才能真正切实地感受到“虎啸龙吟一河水,鸟语花香两岸春”的诗情画意。
象鼻子沟峡谷:
该峡谷拥翠清幽,则以瀑布多而壮观为特点,飘逸的仙女潭瀑、跌宕的大岭瀑等瀑布为峡谷增添了美丽的亮色。谷口的神景寨,河水萦绕着古朴的吊脚楼。白天游峡谷,夜宿吊脚楼,闻屋前水声,近山虫鸣,一片天籁之国。
黄虎港峡谷:
黄虎港峡谷则以观猴为趣事。这是一条绵延30多公里的峡谷,水源充沛,倘若荡舟溯流,沿岸成群的黑猴、麻猴、黄猴的活动就成为旅游的焦聚点。龙洞峡两岸悬崖夹峙,则形成“一线天”的峡谷奇景。从安溪洪水滩到黄虎港大桥全长315km,另有两条支流相连河、后河谷中谷分别为8km、65km,峡谷总长46km。峡谷幽长,两岸石壁陡峭,上接云端;山崖树影婆娑,郁郁葱葱;岩缝中山花烂漫,绚丽多姿。
龙洞峡:
两岸悬崖夹峙,则形成“一线天”的峡谷奇景。
毛竹河峡谷:
峡谷全长8km,峡谷幽深,河水清澈,植被丰富,峡谷两岸青山对峙,奇峰林立,民谣头顶观音山,脚踏米汤泉,狮象把河口,石人两边站就是其精辟的写照。
黄连河峡谷:
黄连河峡谷始于南坪河黄连村的回打坡,一直到泥沙平洞村的香笼寨,全长约10Km,幽深峡长,谷底几乎全部为河床所占据,有时仅一、二十米宽,两岸崇山夹峙,森然可怖,峡谷中瀑布多而壮观,且峡谷中生长着长果安息香、香果树等多种珍稀植物。
峡谷生态漂流:
更让人领略到无比的惊险与刺激,在已开发的龙文峡(龙洞峡神景寨――文峰)长达22公里的漂流线就有险滩50多处,落差90多米。坐皮艇漂下,险急处艇快如飞,石回水转,左冲右突,高呼呐喊,惊心动魄;舒缓处静如处子,沿途观赏奇山秀峰,令人心旷神怡,扼腕惊叹。看两岸古木参天,百鸟送艇,听水声轰鸣,两岸山歌隐约,使人疑是梦中。置身江流,一路惊险,一路风光,让人进入一种全新的人生境界。壶瓶山峡谷生态漂,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漂流队来此漂流、探险、揽胜。 “壶瓶飞瀑”为常德十景之一,诗仙李白有诗赞:“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
壶瓶山群峰高耸,峡河幽深,这些溪河或流水潺潺,或湍急奔腾,或欢歌或细语或咆哮,高山流水,变成了瀑布群落,又因地势差异、源流大小而形成了飞瀑、喷瀑、漏瀑、帘瀑、线瀑、雾瀑、滚瀑等奇观,,瀑瀑美丽壮观,处处景致不同。特别是暴雨过后,无山不瀑,无水不奔,千山万壑,到处迸溅着瀑布的浪花,震荡着飞泉的涛声。有姿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瀑布近30处,有从洞中窜出,声如惊雷,有从悬崖峭壁飞流直下,酷似银河落九天,有如卷帘,有如暴雨,也有如细珠,在夕阳的照射下,彩虹飞舞,变化万千,甚是壮观。
其中以象鼻子沟、纸棚河、黄连河等数十处最为壮观。它们有的从洞中窜出,声如惊雷,有的从高崖峭壁飞流直下,疑似银河落九天,有如卷帘,有如暴雨,也有如细珠。千奇百怪,雄伟壮观,是游人观瀑的最佳去处。
泉坪飞瀑布:
该瀑布位于纸棚河峡谷的北岸,从泉坪村海拔800m的悬谷口飞洒而出,瀑布长170m,瀑布气势壮观,分为三层飞叠,一叠瀑飞泻而下,阳光辉映之下,彩虹附丽;二层瀑、三层瀑似缕缕宽幅丝带,飘飘而坠,似奔马,似雪花。
溜岩瀑布:
长三百多米,大雨天满枝坡浪花,让人叹为观止。三叠水,三层清波滑石而下。
大岭瀑布:
位于象鼻子沟尾端,也是象鼻子沟正源流至此处,从峭壁上忽跌落而下,落差近100m,属季节性瀑布。雨季瀑布似万马奔腾,枯水季节瀑布则丝丝缕缕,似千层水浪扑面而来。
板桥瀑布:
位于象鼻子沟峡谷源头西侧,谷西坡有一如刀削绝壁,长约100m,高130m的大陡壁,有一瀑布从板桥沟悬谷口飞流直下,象一匹白布垂直高挂80m,瀑水跌入谷中石板上,激起千万朵水花,给幽暗的峡谷增添了一抹亮丽。
仙女瀑布:
传说当年七仙女下凡,曾在那儿偷偷洗过澡,故名。
油榨河瀑布:
位于在黄连河下游,落差约200米,水从山顶喷涌而下,三叠滚落……
龙门出水瀑布:
龙门洞瀑布瀑布由湖北境内的地下水汇集后潜行20km进入湖南形成龙门出水的奇异景观。逶迤绵延的铜岭峰,至此嘎然截止为两段,北面悬崖千丈,一洞中开,一股泉流以每秒2m3的流量喷射出洞,形成飞瀑奇观,瀑柱直插玉竹潭,激起巨大沸腾旋涡,水柱冲天,又形成举世罕见的涌瀑。清代张庭南为奇景所激,留下千尺高岩宿牛头,一泓碧水藏风雪的名句。 “瓶峰云海”亦为常德十景之一。壶瓶山主峰壶瓶山顶海拔20987m,为湖南第一峰,素有湖南屋脊之称。山顶四周高,中间低,形如瓶口,故名壶瓶山。壶瓶山的南、西、北三面峭峻,坡度70°左右,东南面稍缓,有崎岖狭径可登。山顶植被茂盛,春夏晴日登屋脊,可见20余hm2的高山杜鹃、千年映山红、红花木兰群落争相竞艳,互斗芬芳,壶瓶山上是春的世界、花的海洋,人入其中,宛如仙镜。晴日,登临屋脊、俯视云海,只见银白色的云海铺天盖地,无边无际,云海在山间翻腾,似排山倒海、白浪滔天,武陵山脉的高山峻岭在白云中飘浮,酷似辑辑长舟在茫茫的云雾中穿行。金秋,壶瓶山上秋高气爽,登临屋脊,极目楚天舒,八百里洞庭成片、万里长江成一线,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情油然而生。逶迤的武陵,奔腾的河流,美丽的田野,繁华的城镇,幽静的农舍,一览无余,云雾山、东山峰、文峰尽收眼底,令人陶醉,心旷神怡。
壶瓶山主峰之巅是观日出云海的最佳地点,遇上爽朗的晴空,极目远眺,北面的长江也会依稀可见。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最想征服的地方之一。日出之时,极目远眺,群山逶迤,云雾缭绕,仿若大海波涛边境连绵不绝,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冉冉升起,光茫四射,气象万千,一年四季,景各不同。脚下千山起伏,群峰攒动,恰如众星拱月。突然间,发现对面云雾缭绕的山坡上有袅袅炊烟,真可谓“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使巍峨的壶瓶山更具诗意。引颈北望,长江如练,云梦如烟,江天寥阔,武汉黄鹤楼也依稀可辨;南眺,洞庭浩渺,武陵秋艳,一派雄伟壮美的景观。看日出,观沧海,赏雪景,登高望远,湖南虽有多处,但壶瓶山应居首位,堪称一绝。
壶瓶山石灰岩广布,溶洞成群,怪泉密布。溶洞景观极为壮丽,洞口或藏或掩,异彩纷呈;洞内石乳倒挂,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石笋如林,琳琅满目,幻比蓬莱;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景中有景,处处迷宫。下雨时节,游鱼涌出洞外;晴天丽日,百鸟栖息洞中,壮观迷人,有很大开发价值。更为奇特的是还有鱼洞(从泉中冒出鱼群)、风洞、牙齿洞(有成堆的古人牙齿)等;还有洞中流泉,有喊泉(泉水随人的喊声潮涌而出)、奶泉(流出的泉水像牛奶、米汤)、鱼泉(雷雨时鱼从泉眼中涌出)、惊泉(炮竹声响时泉水喷射数十米)、不溢泉(取之不尽,且不满溢)。奇异的洞泉,耐人寻味,会使人产生无限遐思。
米汤泉:
在毛竹河的平谷中央,泉水从后山观音山脚洞中流出,落入毛竹河观音潭,长2km,每天上午9:00~12:00,这泉水变得象米汤一样的颜色,因此得名米汤泉,年深月久米汤的沉淀物,使这条河的河床变成了白色,即使流水再清澈,远远望去,也是一带状米汤色的奶水,因而又称奶泉,巍为状观。
壶瓶液:
壶瓶液是壶瓶山名泉,在象鼻子沟仙女瀑布旁,一眼汨汨的泉水终年不绝的流着,水质甘甜清润可口,此泉传说是玉帝为仙女沐浴之后解渴而准备。 壶山群山巍峨,登壶瓶主峰,南、西、北三面峭峻,坡度70°左右,东南面稍缓,有崎岖狭径可登。穿过天险猴子崖隧洞,上山第一关锁封岩,石壁中开,如斧劈刀削,像直插云霄的两扇大门,中间一条羊肠小道,盘旋到散酒潭。潭水清得可数水底卵石,崇山峻岭、花草树木倒映水中,有如“山在水里坐,鱼在石上游”。登上令牌岩,绕过道人湾,经过大洞坪,再到银杏树,直上大山顶。沿途重峦迭峰,悬崖处处,若翡翠妆点;奇峰如戟,胜鬼斧神工;其水飞流直下,飘逸如白练横空;其洞幽深奇幻,瑰丽如仙山琼阁;其云缭绕流涌,潇洒若天马行空。正是这些奇山异水、怪洞流云构成了“千丈壁”、“铜人岩”、“金蟾望月”、“雄鹰展翅”、“仙人守龙门”、“玉兔下金河”等惊世奇景,荟萃成气势磅礴的山水展览馆,令人目不暇接,咋舌称奇。
壶瓶山除高峰峡谷、清泉飞瀑、壶瓶主峰、净乐遗址外,尚有九姊妹尖、雷打岩、仙人岩、神景洞、黄连洞、深溪河、犀牛圈、铜船沟、象鼻子沟、天池等众多自然景观,还有那龙门出水、木梯栈道、龙池缆桥、顶坪奇观、溶洞怪泉等诸奇,美不胜收,令人神往。身处这种神秘、野性的原始佳境,让人性情愉悦,不由感叹“相见恨晚”,怪道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过壶瓶山后曾感慨万分:“壶瓶好景看不足,来生有幸再重游。”“莫以壶瓶远,江山多神游。” 壶瓶山奇花异草掩映,珍禽异兽云集,以其丰富、典型的资源著称于世。由于受地球史上第三纪海浸和第四纪冰川运动影响较小,以其独特的地史起源和地质构造,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小气候条件,从而成为我国亚热带第四纪冰期动植物理想的“避难所”,保存了大量的孑遗动植物及其群落,被国内外动植物专家誉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是欧亚大陆最完整的物种宝库。看顶坪山上原始森林,林海浩瀚,步入林中,清新舒畅,野趣横生。榉树、珙桐、红豆杉等珍稀古树高大雄伟,争相竞立,欲与天公试比高;黄心夜合,白天开出朵朵黄花,十分俏丽,夜晚悄然闭合,无声无息,举目望去,可谓“鲜花朵朵依芳树,万绿丛中一点红”,趣味怡然。20万亩原始次森林、6500多种植物、1019种药用植物、172种动物、35种矿种构成了一个天然珍贵的、物产丰富的聚宝盆。这里有珍稀濒危植物4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34种。有国内海拔最低、群落最大的珙桐群落,为世界罕见。每年开花季节(4~5月)朵朵白花在碧叶中随风摇动,像一群跃跃欲飞的白鸽,美丽动人。湖南花楸、石门鹅耳枥、长果安息香(长果秤锤树)、倒披针叶珊瑚等7种植物首次在壶瓶山发现,为世界新品种,属壶瓶山所独有,被誉为“天外来客”。有在热带雨林中才能见到的大板根状群落,实为华中地区所仅见。兰花品种繁多,极品时有发现。有名贵药材白三七、天麻等57种。
壶瓶山有珍稀濒危动物53种。华南虎在全国仅湖南壶瓶山和福建武夷山两处所幸存。早已绝迹,只在古籍中记载的九头鸟在壶瓶山已被发现。鸟类学家认为只在广西、云南及东南亚才有的短嘴金丝燕却生活在壶瓶山,是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尤为奇特的是这里还生活着白色动物种群,至少有白猴、白蛇、白熊等5种以上的白色动物。还有4200余种昆虫,其中新发现的就有32种。丰富的生物资源吸引了一批批的专家学者来此观光考察,并留下了珍贵的科学记载。 壶瓶山下的壶瓶山镇,初称“宜沙”、“宜市”,后称泥沙。因泥沙附近有块河谷平原,系历年泥沙淤积而成,故名泥沙镇。1995年改名为壶瓶山镇。泥沙系百年古镇,古为巴人国一部、土家族腹地,兴市于明洪武年间,为麻寮土司古荣阳寨的发祥之地。明时置泥沙塘,镇北建有“土祠”,对岸立有督军营盘大胜寨,自明清以来“控引鄂黔,接纳三湘”,乃军事要塞,与五峰之渔洋关、鹤峰走马坪并称湘鄂西三大名镇,是湘西北古驿道、物资集散地。壶瓶山镇,依然是西北的重要集镇,是石门县面积最大的镇,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这里已成为新兴的旅游区,旅游业正方兴未艾。这里远销香港、深圳的高山反季环保蔬菜、享誉中外的高山云雾茶及珍贵的中华燕子石资源都为壶瓶山开辟了广阔的经济前景。古镇附近有著名的“泥沙八景”,泥沙人百睹不厌。
清代紫砂壶名家
王友兰 清顺治-康熙年间制陶名艺人。
郑宁候 清康熙年间制陶名艺人。
华凤翔 清康熙至雍正年间人,善仿古,所制壶精雅而不失古朴风味,兼长紫砂炉均,所制仿汉方壶精美绝佳,多上均釉,巧妙而不纤,工而能朴,款识以方章[荆溪华凤翔制]落之 。
陈鸣远 号鹤峰、鹤屯、壶隐、石霞山人等,清康熙年间制陶名师,生卒不详。是时大彬之后的一代名师,长于雕塑装饰,善翻新样,技艺精湛,且作品款识书法雅健,有晋唐之风,所作之品,为文人学士、名臣公卿争相觅取,名孚中外。当时北京有“海外竞求鸣远碟”的赞语,他设计制作的作品有壶、杯、瓶、盆、文房雅玩数十种,有《天鸡壶》、《海棠壶》、《诰宝壶》、《花樽》、《菊盆》、《香盘》、《什锦杯》等,传世作品《南瓜壶》、《竹笋水盂》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袁郁龙 清康熙雍正年间制陶名艺人,有《素身扁壶》传世。
金士恒 清雍正-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
许龙文 清雍正时制陶名艺人。
陈汉文 清雍正-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
范章恩 字迪恩,清雍正-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
惠逸公 清乾隆时制陶名艺人,所制壶的形式大小、厚薄等可与惠孟臣相伯仲,世称“二惠”。膺品亦多。
潘大和 清乾隆-嘉庆年间制陶名艺人。
陈鸿寿 字子恭,号曼生,1768-1822,原籍浙江钱塘。擅长砂壶设计,书画,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嘉庆六年(1801年)任何淮安同知。诗、文、书、画、皆以资胜。为溧阳知县时,公余时辨别砂质,创制砂壶新样,设计壶样十八式,请制陶名工杨彭年、杨凤年兄妹,邵二泉等制造,然后由陈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铭刻书画装饰,世称“曼生壶”。造型有石铫横云、井栏、合欢、却月、半瓦、方山、瓜形、覆斗等式。陈曼生,酷嗜摩崖碑拓,所刻铭文篆、隶、行皆有,篆刻追踪秦汉。曼生壶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连理馆”印记,且有“彭年”二字小章,现有《瓦当壶》藏于上海博物馆。
范庄农家 有《果铭竹节壶》及《仿曼生紫泥大壶》传世。
味清老人 有《松杆笔筒》传世。
壶痴 有《加彩印包壶》传世。
元茂 有磨光《束腰孟臣小壶》、《捷普玉兰》、《素身大壶》传世。
许伯俊 有《直身提梁大方壶》传世。
继长 有《汉方壶》传世。
徐飞龙 有《汉方壶》传世。
汉珍 有《粉彩山水竹节壶》传世。
王南林 有《素身圆清壶》传世。
阳友兰 有《铭刻钟形环带壶》传世。
杨履乾 有《坭绘山水圆壶》传世。
邵盘珍 有《鼓腹孟臣小壶》传世。
萼圃 有《折腰孟臣壶》传世。
杨彭年 字式泉,号大鹏。清嘉庆年间制砂壶名艺人。生卒不详。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弟宝年、妹凤年,均为当时制壶名艺人,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艺林视为珍品,当时常为溧阳知县陈鸿寿制作《曼生壶》,历来为鉴赏家所珍爱,现有《钟式壶》藏于上海博物馆。
杨凤年 清嘉庆年间制壶名艺人,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杨彭年之妹。构思巧妙,浮雕精美,可与其兄媲美,是历来公认最有名望的制砂壶女艺人,传世作品较多,所制《风卷葵壶》造型典雅,制作工巧,用名贵的天青泥制成,紫檀色中微泛蓝,精美内含,温润如玉。《竹段壶》呈紫色,沉着稳重,壶体为毛竹段形,嘴、盖、把,均以竹枝、竹叶装饰,比例匀称,疏密合度,工艺精巧,为壶中佳品,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
瞿应绍 字子治,号日壶、瞿甫、老治、陛春、自号茶公,嘉庆至道光年间人,尤好篆刻。
葛子厚 清嘉庆时制陶名艺人。有《梨形孟臣壶》传世。
杨宝年 葆年,字公寿。清嘉庆-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
邵大赦 亦名赦大。清道光时制陶名艺人。
吴玉亭 字竹溪。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
邵景南 号留佩主人。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
申锡 字子胎,清道光-咸丰年间制陶名艺人。善用白泥,清代宜兴壶艺的后起之秀,壶底用款“茶熟香温者帝元”。曾和杨彭年,瞿子治合作创制作品。
蒋德林 字万泉。清道光-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据光绪《宜兴县志》记载:德休“百艺极精,凡茗壶、花盆、杯盘及一切书案陈设器具,色色工致,为一时之冠”。
何心舟 清道光-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
王东石 清道光-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
师蠡阁 清同治-光绪年间人,有《刻花折腰扁壶》传世。
范鼎甫 清咸丰-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
文旦 资料不祥
古莲子 资料不祥
矿成 资料不祥
邓奎 字符生,清道光前后人,瞿子冶的朋友,与紫砂艺人合作,自己设计监制紫砂壶,自撰铭文,或刻花、竹,壶底用印“符生邓奎监造”。
梅调鼎 字友竹,字赧翁。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人。工书法,在紫砂壶上刻书画,自成一派。
潘虔荣 字壶轩,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制壶艺人。
邵梭根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制壶艺人。
邵维新 清道光、同治制壶艺人。
史维高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制壶艺人。
杨季初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壶艺家。
朱坚 字石某(石梅),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人。擅长金石书画,是略晚于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的文人。他的装饰书画格调高雅,金石韵味浓厚,刀法遒劲。
赵松亭 曾用名支泉,艺名东溪。宜兴蜀山川埠上袁村人,清末民初制壶艺人,实业家。
瞿子冶 清·道光、同治年间人
陈伯芳 暂无资料
朱石梅 暂无资料
邵行然 暂无资料
范勤芬 清末民初宜兴紫砂艺人。工治砂壶。镇江文物商店藏有“范勤芬折腰壶”一具,紫赭泥。壶身上部,呈内弧线,形成高颈、小口;下部呈外弧线,形成碗状圜底。半球形小盖,菌钮,一弯流,耳形把。底镌“范勤芬造”草篆款。通高115、口径35公分。
张春芬 清末民初宜兴紫砂艺人。精於制作花色壶。镇江文物商店藏有“张春芬藕形壶”一具,以一大藕作壶身,小藕作流,荷梗作把,荷叶作盖,荷花作饰,构思奇巧,塑造工致。底钤“张春芬制”篆书印。通高105公分。
吴大澄 在晚清的紫砂壶史中,吴大澄聘黄玉麟及其他人,为其做壶,史料中常提起,较为可信。但像《阳羡砂壶考》云∶「碧山壶馆藏愙斋紫砂大壶一柄……,考甲午年清卿任台湾巡抚……。」今人仍引用∶「此壶制於甲午(1894)年,正当吴大澄任台湾巡抚,师败於日本之年,或如张虹谓,「纪之以寄概」。(见《宜兴紫砂珍赏》顾景舟主编,页149,三联书店有限公司出版,1992,香港)可信程度就不那麽大了。 关於吴大澄事迹,国内有多种书籍刊载,其中包括《清史稿》,但均不完整。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着有《吴愙斋先生年谱》一书,惜至今未能读到。至於吴大澄有没有做过台湾巡抚,我所见到的一些资料,均未提到。至於吴大澄何时参与紫砂壶事,聘黄玉麟及其他人为其做壶,可从现存的紫砂壶传器中带有确切纪年款的茗壶中寻找答案。 吴大澄(1835-1902),江苏吴县人。初名大淳(以避清同治帝穆宗载淳讳改今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白云山樵、白云病叟、颂轩、郑龛、二田居士,晚号愙斋,室名二十八将军印斋、二旧居、十二金符斋、十六金符斋、十圭山房、十将军印斋、十铜鼓斋、八虎符斋、三百古愙斋、千愙斋、五十八璧六十四琮七十二圭精舍、止敬(堂)、双领居、双罂轩、玉佛龛、玉琯山房、龙节虎符馆(又称龙节虎符之馆,刻有印章)、白云山馆、汉石经室、百二长生馆、百宋陶斋、师籀堂、两壶盦、两秦鼎室、宝六瑞斋、宝秦权斋、梅竹双清馆、瑞芝堂、辟雍明堂镜室、瑶琴仙馆、镜室、簠斋、攀古楼。同治初客泸,入萍花社书画会。少从陈硕甫学篆书,中年后又参加古籀文,益精工。为着名金石考古家、文字学家。(见《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俞剑华编,页276,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陈玉堂编着,页349,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马文熙、张归璧等编着,页1195,中华书局,1996。)
汪淮 字小海,一字禺义,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人,能书善诗,所制茗壶精雅浑厚,书法端正,传器稀少
杨继光 清雍正至乾隆年间人,所制壶以宫廷风格为装饰手法,善制宫廷御器,泥料配合恰当,以用色称许,工艺精巧,传器稀少 。
江案卿 清咸丰至民国初年间人,制工朴素,工艺精简,为一紫砂名匠,所传壶器不多,一[牛辄表现出淳朴农家的喜悦,工艺成熟,以一[案卿]方章为款识 。
黄彭年 1823-1889)一作(1823-1890)字子寿,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官江苏布政使,一说为湖北布政使。生平以整饬风纪,扶植士类为己任,尝掌教保定莲池书院,成就大众。父辅辰,亦道光进士,官至凤邠道。子国瑾,官翰林院编修。世传家学,代有藏书。彭年好绘事,工花卉。嗜茗饮,尝定制宜兴砂壶。蔡寒琼尝见“白坭小方壶”一持,底钤“彭年”二字篆书方印,盖内钤“子寿”二字隶书小长方印。彭年纂修《畿辅通志》,有《陶楼集》。卒年六十七,一作六十八。
周永福 清道光至同治年间人,善学大亨手法,但无可拟似,所制壶多方圆类,传器一[白泥扁壶],此壶工细工整,盖内一[永福]印章,亦善制鹅蛋形壶。
蒋祯祥 清同治至民国初年间人,为当时紫砂陶艺家,善制花果类壶,以菊瓣壶型居优,於壶底瓣周围提字为落款,其中以红泥壶较多,工艺技巧细腻,巧妙的塑造出壶的美,然其传器少,如一[菊瓣壶],底题诗并落祯祥。
吴月亭 暂无资料
谦六 谦六,书册查无此人,但其制潘壶颇佳。曾见一器,其款识为阴文楷书「谦六」无边印,制器胎身光洁土釉甚佳,胎身掺粗黄熟料。器身稍稍重一些,但顺手。
王东石 清道光至同治年间人,制壶善仿古,刻工精细,制壶监刻铭,技艺之巧,匠心独具,当时文人雅士善与其配合制壶,所传壶器多且精,如一[东坡提梁壶],型式艺全,设计的恰到好处,壶身由山民刻铭!
陈介溪 清康熙至雍正年间人,传善仿古,尤以盖工称绝,史未见其传器 。
圣和 姓邵,系清乾隆时期的制壶好手,尝见一持朱泥小壶,盖内同刻「圣和」阴文楷字,底钤「大清乾隆年制」。拙着《荆溪紫砂器》收有榴山款朱泥壶,底款:榴山,盖款:圣和。此壶式度甚佳,惜出土时壶盖已碎为两瓣。全器纯以打身筒成形,壶身微皱绵密,正所谓「无皱不朱」。底款镌有「榴山」,盖款「圣和」,俱以三刀法刻就,刀工爽利,入刀处尤其精采,刀刀精严,却又笔意延绵,诚为朱泥款识中,难得一见的佳作。若依朱泥壶落款惯例研判:壶底的榴山者,应该是订烧的文人或显贵。
潘仕成 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潘仕成字德会,为清道光广东番禺人。潘氏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潘氏订制的砂壶形制固定,且惯於将印款落於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 字「潘」字印。由於潘氏声名远播,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称为「潘壶」,且落款方式大抵遵循前例,偶有见楷书无印边者,或以铁刃阴刻者,亦有将陶人名印钤於盖内者。潘壶的形制发展至今,大体可分为三种,壶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为「高潘」。潘壶一般为闽南人家泡工夫茶用,但据当地乡人表示,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为荣,在女儿出嫁时必以一潘壶为嫁妆,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荣华富贵。所以多要求为宜兴潘壶,绝少用土产的汕头壶。通常这种随嫁的潘壶并不一定用作泡茶,也有置於梳妆台装发油之用,且女主人百年之后,多作为陪葬物,以示对娘家养育的感念之意。
陈光明 清道光至民国初年间人,字润贤,自幼侨居宜兴蜀山,善制紫砂玩器,所制品以花果类小品杂项居多,如豆,核桃及柿子等等,制作细巧玲珑,几可乱真,色形优异,美妙绝伦,而所制壶器至今流传甚少,以一[三办菱形壶]为例,该壶泥粗紫砂,工整化一,壶底一陈光明章,[光明]小印。
邵基祖 清雍正至乾隆年间人,传其制壶精雅,体坚质净称着,亦以粉彩技术称长。
思亭 姓陆,为清初陶人,生卒不见史载。在朱泥器中,孟臣、逸公、君德、思亭诸家原皆为清季制壶好手,也正因其名声大,先后为后世陶人藉名,成为宜兴朱泥小壶的代名词,其中君德、思亭更成为特定形制的名称。
邵陆大 清末民初宜兴紫砂艺人。工治砂壶。宜兴紫砂工艺厂藏有“汉君壶”一具,邵陆大制壶,于右任书。淡紫泥,制作周正,工整质朴,壶身镌∶「汉文先生,右任」六字行楷。通高81、口径66公分。《宜兴紫砂》一书有着录。
方曾三 清顺治至雍正年间人,所制壶古朴浑成,敦雅绝妙,坚致不俗,以光货居多,所传壶器罕少,如一[矮四方壶],该壶四方端正,坚瘦工整,底为方氏篆字落款,书法有晋唐风格,此人之壶极为罕见,土胎之风化及颗粒变化相当严重,罕见。
张怀仁 清雍正至乾隆年间人,传家贫以制壶为业,书法唐宋,所制壶碟杯盘,无不精美 。
柏原 未见史载,尝见一出土小壶款识为「荆溪邵柏原制」因知其姓邵,观其传器风格,应系清初制器好手。所见传器形制多变,风格敦古朴厚,所刻款文亦多雅致。署款格式有先钤椭圆小章「荆溪」於右上首,左下方钤「柏原」篆字阳文方章(如此器);亦有於壶底正中钤上「荆溪邵柏原制」六字阳文篆印者;亦有钤「柏原」篆字长印於诗文右上首者;亦有纯以钢刀阴刻「柏原」两字楷书者。传器紫砂、朱泥、段砂皆有所制,尤以朱泥为夥。拙着《荆溪紫砂器》收有修五款朱泥壶,底款∶雪松轩玩 柏原,墙款∶修五。柏原制器,常见不拘泥於传统古式的形制,常有令人意料之外的惊喜。此器底镌「雪松轩玩 柏原」,墙款为「修五」,款书闲雅,刀工简洁流畅,散发着浓冽的文人气息。
汪生义 汪生义是老辈制壶高手。据云,吴云根、朱可心曾在他门下学艺。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我国香菇出口贸易量近10年逐渐上升,年递增率约为2%,目前中国的香菇年产量为8万吨,在全球10万吨中占有8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出口36万吨,也居世界之首,其次是日本,韩国居第三位。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区。香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香菇的分类地位香菇属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也称香菇、香蕈、香信或冬菇。营养价值和药作价值香菇是我国著名食用菌,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据分析,干香菇食用部分占72%,每100g食用部分中含水13g、脂肪18g、碳水化合物54g、粗纤维78g、灰分49g、钙124mg、磷415mg、铁253mg、维生素B1007mg、维生素B2113mg、尼克酸189mg。鲜菇除含水85-90%外,固形物中含粗蛋白199%,粗脂肪4%,可溶性无氮物质67%,粗纤维7%,灰分3%。香菇含丰富的维生素D原,但维生素C甚少,又缺乏维生素A及A原。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大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减肥等。我国不少古籍中记载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间用来助痘疮、麻疹的诱发,治头痛、头晕。现代研究证明,香菇多糖可调节人体内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活性,可降低甲基胆蒽诱发肿瘤的能力。香菇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75%,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香菇还含有双链核糖核酸,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能力。香菇含有水溶性鲜味物质,可用作食品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5'-乌苷酸等核酸成分。香味成分主要是香菇酸分解生成的香菇精(lentionione)。所以香菇是人们重要的食用、药用菌和调味品。香菇的鲜味成分是一类水溶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5′-鸟苷酸、5′-AMP、5′-UMP等核酸构成成分,均含01%左右。其香味成分主要是香菇酸分解生成的香菇精。香菇含有一种分子量为100万的抗肿瘤成分——香菇多糖,含有降低血脂的成分——香菇太生,香菇腺嘌呤和腺嘌呤的衍生物,香菇还含有抗病毒的成分——干扰素的诱发剂——双链核糖核酸,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之一。香菇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甚高,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对于增强抗疾病和预防感冒及治序有良好效果。经常食用对预防人体,特别是婴儿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血磷、血钙代谢障碍导致的佝偻病有益,可预防人体各种粘膜及皮肤炎病。香菇中所含香菇太生(lentysin)可预防血管硬化,可降低人的血压,从香菇中还分离出降血清胆固醇的成分(C8H1104N5,C9H1103N5)。香菇灰分中含有大量钾盐及其它矿质元素,被视为防止酸性食物中毒的理想食品。香菇中的碳水化合物中以半纤维素居多,主要成分是甘露醇、海藻糖和菌糖(mycose),葡萄糖、戊聚糖、甲基戊聚糖等。
1、朝珠的质料多用东珠(珍珠)、翡翠、玛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蜡、水晶、青金石、玉、绿松石、碧玺、伽楠香、芙蓉石等宝石琢制,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
2、皇帝朝珠,用东珠一百有八,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杂饰,各惟其宜,大典礼御之。惟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珠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绿松石,杂饰惟宜。绦皆明**。
皇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朝珠不得用东珠,馀随所用,绦皆金**。
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朝珠不得用东珠,朝珠绦用石青色。
民公、侯、伯朝珠,珊瑚青金绿松蜜珀随所用,杂饰惟宜。绦用石青色
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子、男、文一品、武一品、文二品、武二品、文三品、武三品、文四品、武四品、文五品朝珠,珊瑚青金绿松蜜珀随所用,杂饰惟宜。绦用石青色。
本文2023-08-06 12:11: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