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防风通圣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概述 5 组成 6 防风通圣丸的功效与主治 7 制法 8 防风通圣丸的用法用量 9 方解 10 防风通圣丸的药理作用 11 防风通圣丸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112 处方 113 制法 114 性状 115 鉴别 116 检查 117 含量测定 11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1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1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174 测定法 118 功能与主治 119 用法与用量 1110 注意 1111 规格 1112 贮藏 1113 版本 12 防风通圣丸(大蜜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121 剂型 122 拼音名 123 标准编号 124 处方 125 制法 126 性状 127 鉴别 128 检查 129 功能与主治 1210 用法与用量 1211 注意 1212 规格 1213 贮藏 13 防风通圣丸(浓缩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131 剂型 132 拼音名 133 标准编号 134 处方 135 制法 136 性状 137 鉴别 138 检查 139 功能与主治 1310 用法与用量 1311 规格 1312 贮藏 14 防风通圣丸(浓缩丸)说明书 141 药品名称 142 药品汉语拼音 143 剂型 144 性状 145 防风通圣丸的主要成份 146 防风通圣丸的功能主治 147 防风通圣丸的用法用量 148 注意事项 149 防风通圣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410 备注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防风通圣丸 防风通圣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fáng fēng tōng shèng wán

2 英文参考

fangfeng tongsheng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angfeng tongsheng w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防风通圣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55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6g 袋 065 中成药部分 56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12g 袋 12 中成药部分 57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30g 瓶 29 中成药部分 58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36g 瓶 34 中成药部分 59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48g 瓶 45 中成药部分 60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50g 瓶 46 中成药部分 61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60g 瓶 55 中成药部分 62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120g 瓶 104 中成药部分 63 5 防风通圣丸 水丸 300g 瓶 243 中成药部分 64 5 防风通圣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73 中成药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防风通圣丸为方剂名,即《宣明论方》卷三方记载的防风通圣散作水丸[1]。

中成药防风通圣丸的主要成分为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2]。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5 组成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芒硝、连翘、薄荷、麻黄各半两,石膏、桔梗、黄芩各一两,白术、栀子、荆芥穗各二钱半,滑石三两,甘草二两[1]。

6 防风通圣丸的功效与主治

防风通圣丸功能疏风解表,清热泻下[1]。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症见恶寒发热,头痛眩晕,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及疮疡肿毒,肠风痔漏,惊狂谵语,手足瘈疭,丹癍瘾疹等[1]。

7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8 防风通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两,加生姜,水煎服,日二次[1]。

9 方解

防风通圣丸方中防风、麻黄疏解在表之风邪,使从汗而解;大黄、芒硝荡涤在下之实热,使从大便而解;防风、荆芥、麻黄、薄荷、桔梗解表宣肺;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清肺胃热;滑石利水清热,引热从小便出;再加白术、甘草健脾和中;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血祛风。诸药合用,则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从而达到解表通里,疏风清热之效[1]。

10 防风通圣丸的药理作用

防风通圣丸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降胆固醇和减轻体重作用[1]。”

11 防风通圣丸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防风通圣丸

Fangfeng Tongsheng Wan

112 处方

防风50g、荆芥穗25g、薄荷50g、麻黄50g、大黄50g、芒硝50g、栀子25g、滑石300g、桔梗100g、石膏100g、川芎50g、当归50g、白芍50g、黄芩100g、连翘50g、甘草200g、白术(炒)25g

113 制法

以上十七味,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其余防风等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制丸,干燥,用滑石粉包衣,打光,干燥,即得。或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制丸,干燥,即得。

114 性状

本品为包衣或不包衣的水丸,丸芯颜色为浅棕色至黑褐色;味甘、咸、微苦。

11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油管含金**分泌物,直径约30μm(防风)。花萼表皮细胞淡**,垂周壁波状弯曲(荆芥穗)。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似哑铃状(麻黄)。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黄)。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石膏)。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白芍)。韧皮纤维淡**,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白术)。果皮含晶石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7~31μm,壁厚,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栀子)。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状(连翘)。

(2)取本品6g,研细,加盐酸溶液(3→20) 20ml,混匀,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分取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5g,加盐酸溶液(3→20) 10ml,混匀,加三氯甲烷20ml,自“加热回流1小时”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醇—甲酸—水(6:2:04: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3)取本品6g,研细,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水20ml溶解,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I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6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6g,研细,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水10ml溶解,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提取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麻黄对照药材1g,加甲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麻黄堿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8μl、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4:l: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4~8μl[3]、上述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3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3]

11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11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

11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30 44 56 30~32 44→90 56→10 32~45 90 10 45~47 90→44 10→56 47~60 44 56 11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甲醇制成每1ml含50ug的溶液,即得。

11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7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40W,频率45kHz) 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1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与供试品溶液5~l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lg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61mg[3]。

118 功能与主治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11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1110 注意

孕妇慎用。

1111 规格

每20丸重1g

1112 贮藏

密封。

11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防风通圣丸(大蜜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121 剂型

大蜜丸

122 拼音名

Fangfeng Tongsheng Wan

123 标准编号

WS3B213496

124 处方

防风 50g、荆芥穗 25g、薄荷 50g、麻黄 50g、大黄 50g、芒硝 50g、栀子 25g、滑石 300g、桔梗 100g、石膏 100g、川芎 50g、当归 50g、白芍 50g、黄芩 100g、连翘 50g、甘草 200g、白术(炒)25g

125 制法

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110~ 120g制 成大蜜丸,即得。

126 性状

本品为棕**或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甘、微苦。

127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油管含金**分泌物,直径约20μm。花 萼表皮细胞淡**,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似哑铃状。草酸钙簇 晶大,直径45~108μm,棱角较钝。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草酸钙簇晶 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含有数个簇晶。纤维淡黄 色,梭形,壁厚,孔沟细。晶纤维淡**,周围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微木化,内含 草酸钙方晶。草酸钙针晶细小,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果皮石细胞棕**,呈斜 向镶嵌状排列。内果皮纤维成束,有时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呈短梭状,直径24~32μ m。

(2)取本品约 4g,加硅藻土适量,研细,置坩埚中,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残渣加 水5ml,搅拌,滤过。取滤液2ml,加氨试液至溶液呈中性后,加醋酸氧铀锌试液1ml,即 生成**沉淀;另取滤液2ml,加氯化钡试液1滴,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硝酸 中均不溶解。

(3)取本品 15g,剪碎,加硅藻土适量,研细,低温烘干,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稀硫 酸10ml润湿,再加氯仿40ml,加热回流8小时,提取液置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层,蒸干, 残渣加01mol/L氢氧化钠液使成堿性,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加稀盐酸使呈酸性(pH2 ~3),再用氯仿提取,提取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 5g,同 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 别点于同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酸乙酯-甲醇-甲酸-水(6:2:04:01:1)的上层溶 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再以正己烷-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 水(6:2:3:0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 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置氨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128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129 功能与主治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具实,恶寒壮热,头 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12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或遵医嘱。

1211 注意

孕妇慎服。

1212 规格

每丸重 9g

1213 贮藏

密封。

13 防风通圣丸(浓缩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131 剂型

浓缩丸

132 拼音名

Fangfeng Tongsheng Wan

133 标准编号

WS3B288998

134 处方

防风 50g、荆芥穗 25g、薄荷 50g、麻黄 50g、大黄 50g、芒硝 50g、栀子 25g、滑石 300g、桔梗 100g、石膏 100g、川芎 50g、当归 50g、白芍 50g、黄芩 100g、连翘 50g、甘草 200g、白术(炒)25g

135 制法

以上十七味,防风、大黄、白芍、甘草( 100g)、川芎、石膏、芒硝、滑 石共粉碎成细粉,剩余甘草及其余荆芥穗等九味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20℃)的稠膏,与上述细粉混匀,烘干,粉碎成细粉, 用水泛丸,烘干,打光,墨灰包衣,即得。

136 性状

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浓缩丸;味苦、咸、微甘,气微香。

137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油管含金**、黄棕色笨块状分泌物,周 围薄壁细胞细长而皱缩。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 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结晶。草酸钙簇晶极大,直径20~160μm,棱角大多短钝。纤维成 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簇晶存在于长形薄壁细胞中,呈 类圆形或圆簇状,直径10~25μm,常数个纵向排列成行。

(2)取本品15丸,研细,置坩埚中,炽约至完全炭化,放冷,残渣加水5ml,搅拌, 滤过。取滤液2ml,加氨试液至溶液呈中性后,加醋酸氧铀锌试液1ml,即生成**沉淀; 另取滤液2ml,加氯仿钡试液1滴,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3)取本品粉末 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 使溶解,再加盐酸1ml,混匀后置水浴中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 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蒸干,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大黄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大黄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 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 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8:2:1)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展开约15cm, 取出,晾干,置氨气中熏。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38 检查

丸重差异按丸剂重量差异第二法检查,应符合规定(附录I A)。 其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 A)。

139 功能与主治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具实,恶寒壮热,头 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13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2次。

1311 规格

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 6g。

1312 贮藏

密闭,防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肃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14 防风通圣丸(浓缩丸)说明书 141 药品名称

防风通圣丸

142 药品汉语拼音

Fangfeng Tongsheng Wan

143 剂型

水丸:每20丸重1g

144 性状

防风通圣丸为包衣或不包衣的水丸,丸芯颜色为浅棕色至黑褐色;味甘、咸、微苦。

145 防风通圣丸的主要成份

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

146 防风通圣丸的功能主治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适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147 防风通圣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148 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体弱便溏者慎用。

2服药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油腻鱼虾海鲜类食物。

3本品不宜久服,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或皮疹面积扩大加重,应去医院就诊。

4因服用或注射某种药物后出现荨麻疹等相似的皮肤症状者属于药物过敏(药疹),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49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410 备注

古代主要是蔗糖,但基本上也算白砂糖了。 白砂糖 白砂糖、绵白糖都称白糖,蔗糖含量一般在95%上。白砂糖颗粒均匀整齐、糖质坚硬、松散干燥、无杂质,是食糖中含蔗糖最多、纯度最高的品种,也是较易贮存的一种食糖。 据近代考古学方面的成果,远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经懂得从自然界中的物质,例如蜂蜜、鲜果等之中获取甜味食物了,但这些甜味食物还只能算自然物质而不能算人类的加工制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糖业发展基本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制糖和机械化制糖等三个大致阶段,这是世界糖业发展总的趋势,而我国则是这个总趋势的典型国家。早期的制糖工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据考证,早在殷商末年,我们的先民们就知道用谷物来制造甜味食品了。在西周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的诗句,诗的意思是在西周远祖的古公亶父时代,周人西迁到了周原(今陕西岐山),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即使野菜也象饴一样的甜蜜。据此我们可知,至少在西周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知道饴这种东西了。所谓饴,就是一种以谷物为原料制成的淀粉糖,现在一般叫麦芽糖,也称饴糖。史实证明,早在蔗糖问世之前,作为甜类食品,饴糖的食用已经很普遍了。饴糖的制造是以谷物的淀粉掺和麦芽再经过醣化熬煮而形成的粘稠状制品,民间流传十分广泛,从西周至唐代之间的史籍中都有许多食用和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饧哺》中记叙最为详尽,乃至直到今天,一些家庭式作坊仍然沿用古老的传统工艺进行生产并供应市场。 在甜味食品之中,蔗糖比饴糖更为重要。世界上蔗糖的发源地有两处,一处是古代的印度,这在其古籍《吠陀经》中可以知道;另一处就是古代的中国,最早的文字资料见于战国末年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是宋玉)所作的《招魂》,其中有“腼鳖炮羔,有柘浆些”句,意为在烹煮鳖鱼和煎炸羊羔这些美味食品的时候,还要淋上一些“柘浆”调味。所谓柘浆,也就是指甘蔗榨出来的甜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至少在战国末期,位于南方的楚国不但已经有了甘蔗的种植,而且人们已经能够懂得榨出其中的甜汁来作烹调食物时的调味品;又由于《招魂》一诗通篇描写的是民间常见的招徕亡魂的风俗礼仪,与之同时描写的还有稻、麦、鸡、牛等民间常用的食物,这足以说明蔗类制品的榨取与食用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 到了西汉时代,蔗类制品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刘歆《西京杂记》曾述及“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 ,所谓石蜜,即是指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固态制品,这与战国后期的液态“柘浆”,应该是一个技术上的进步。高帝即是指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可知汉初的蔗糖制品尚是稀罕之物,否则就不会作为贡品上献于皇帝。当然,汉代之际柘浆依然存在,不过功能又有了进展。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巳朔旦,汉武帝祀于甘泉宫,令司马相如等数十人赋诗称颂,共同制作了《郊祀歌》十九章,中有“泰尊柘浆析朝酲”之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甘蔗汁可以解去贵人们早上犹未退去的宿酒。由此可见,至迟在西汉中期,人们使用甘蔗汁,不但是一种常用的调味食品,还往往用来作解酒之用。 同样也是这个司马相如,他的名作《子虚赋》,其中在描述楚国的物产如何丰富时,也有“诸蔗猼且”的文字表述,其中“猼且”即是古代的芭蕉,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畴,而“诸蔗”就是甘蔗。这可以说明,大致在司马相如在世时的西汉中期这两百余年之中,对于蔗汁的食用已经成为社会上层人物比较常见的事情。 我们可以认为,在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时代,蔗糖的制取与食用应该是相当普遍的事情,这不但在司马相如的文赋中屡有出现,同时也见于同时代的其它人,例如东方朔的《神异经》:“南方有 之林……促节多汁,甜如蜜,咋啮其汁令人润泽……多则伤人。是甘蔗能减多益少,凡蔗亦然。 ”“ ”一词,后来逐渐写成了“甘蔗”。它不但指出了蔗类植物的产地,甚至还指出了“多则伤人”这样科学论断,这与当代医学之中认为糖类制品不宜多吃是相一致的,笔者据此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蔗糖食品的相应普及,当时的人们是不可能知道其“多则伤人”的医学知识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近代的考古成果。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土的简牍中有“糖一笥”的记载,笔者认为,其物能放置于竹笥之中,当是固态的制成品而无疑。这不但与战国时期液态的“柘浆”,在技术上可说是大大地进了一步,而且与汉初越国王献与高皇帝的贡品石蜜,在其普及性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到了东汉的张衡著《七辨》,其中有“沙饴石蜜”的称谓。所谓“沙饴”,即是指结晶状糖类制品。我们知道,淀粉糖呈粘稠状,而要想得到结晶状糖类食品,除了蔗糖是不可能有第二种取代物的。应该说,最起码在东汉时期,人们已经能够食用到具有砂糖雏形的蔗糖制品了。西汉末年刘向作《杖铭》说:“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 ”在铭中,刘向将甘蔗的特性用作人们常识的类比,可见甘蔗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 二、 三国时期至唐代以前的食糖简况 《三国志·吴志》中记载:吴主孙亮曾使黄门(宦者)取交州所献“甘蔗饧”食用。所谓甘蔗饧,也就是蔗糖。如果说战国时代屈原所知道的“柘浆”还是一种稀薄的液体蔗糖的话,那么三国时代的“甘蔗饧”则已经已经是真正意义上蔗糖了,它的形态是一种特意为之的粘稠状,其软柔的特性更能适应人们的食用,其意义就象今天的人吃软糖远多于吃硬糖一样,这与战国时代相比确实进了一大步。此外,这则记载还明白地告诉了后人“甘蔗饧”的产地是交州,也就是现在的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一带。由于甘蔗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植物,三国时期的“甘蔗饧”来自于交州,这是合乎甘蔗生长特点的。 晋代嵇含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孙子,其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诸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笮(榨)取其汁曝晒数日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 ”这则记载明确地说明了当时甘蔗的产地和蔗糖的生产方法。与之同时期的古《南中八郡志》(今已佚,唐宋之际尚存)有这样的记载:“笮(榨)甘蔗汁,曝成饴,谓之石蜜。”这与《南方草木状》和记载是基本相同的,“南中”一词,古代泛指南方的的广大地区,最早出现在《魏书·李寿传》中:“封(李寿)建宁王,以南中十二郡为建宁国”,今考当时的建宁国,即为今天云南的曲靖地区。至于它的具体生产过程,则是借助于太阳的曝晒。这样的生产方式,也许受到了食盐生产方式的影响。液态的蔗浆在太阳曝晒的光合与蒸发作用下,形成了固态的结晶体,这与后世以蒸煮方式制糖,在生产原理上还有其本质上的差别。 东晋卢谌著《祭法》一书,其中有“冬祀用甘蔗”的记载 ,这是中国古籍中第一次使用“甘蔗”这一名词,它与西汉时代的“诸柘”一样,都是由嚼食甘蔗时的嘴部动作“咀咋”一词变化而来的。与卢谌同时代的著名画家顾恺之嗜食甘蔗,但吃的方式与众不同,总是从尾吃到头,每逢有人因惊讶而相问时,他的解释是“渐入佳境” 。顾恺之的吃法我们今天虽然无可非议,但却使我们知道东晋时期人们对甘蔗的直接食用也相当普遍。 另一位东晋大学者陶弘景著《名医别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蔗出江东为胜,庐陵也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大如竹,长丈余,取汁为沙糖,甚益人。”这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最起码在公元六世纪的古代中国,已经能够制作“沙糖”了。所谓沙糖,即是指外表呈砂砾状的结晶糖,这与今天我们日常食用的砂糖在本质上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 到了唐代,蔗糖的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由于甘蔗的大量种植和消费的广泛普及,原来用日光爆晒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人们将目光移向国外,寻求更好的生产方式。《新唐书》载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一年(647)遗使至“摩揭它国”求取熬糖法,然后下诏令扬州上贡当地种植的甘蔗进行试生产,其成品的色、味均远胜于摩揭它国 ,当时人们称之为“沙糖”,又称为“霜糖”。“摩揭它”(Magadha)为古印度时代的奴隶制城邦,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曾一度统一印度全境,孔雀王朝时最为强盛,至公元四世纪的笈多王朝时仍为印度强国。中国晋、唐僧人法显、玄奘等都曾到此。摩揭它蔗糖的生产方式相对先进,它是利用火的热能作为蒸发方式来进行生产的,因而有更快的生产周期。唐太宗不惜远离数万里之遥而派人前往,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说,甚至比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更具实际意义。 当摩揭它的制糖法取来之后,扬州生长的甘蔗成了制糖的最好原料。但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扬州,并不是今天地理上的扬州地区,而是指唐初属于扬州管辖范围下的岭南东西两道,即今天的广东与广西。由于岭南甘蔗味甜而多汁,其质量远比西域摩揭它国的好,所以生产出来的蔗糖在味与色的方面都远胜于摩揭它国产品。 “沙糖”一词,从上文可知,出自于唐初,由于其呈河砂状,故名。今天一般写作“砂糖”。又由于其色泽为白色霜状物,因而当时又称为“霜糖”。我们知道,今天的砂糖有白砂糖与赤砂糖之分,从制作工艺上来说,白砂糖远比赤砂糖复杂,既然唐代的蔗糖已被冠以“霜”名,其色当为白色或接近的白色,因此可以认为,唐代的制糖工人们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的蔗糖提纯及脱色工艺,其生产流程应该与今天的现代法生产流程相去不远,在没有一定的化学工业知识为前提基础下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霜糖”的生产关键是脱色,据《新唐书》载,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国内的制糖工匠发明了“滴漏法”为蔗糖脱色。其法是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一个叫“瓦溜”的漏斗形陶器之中,从上淋入黄泥浆,以现代技术观点而言是把黄泥浆作为吸附式脱色剂来制取白糖。这种办法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古代的蔗糖生产已经能够采用接近于现代化学脱色的生产方法而进行生产了。 综上所述,我国的蔗糖生产,源于战国而定型于唐初,这是史有明文的记载,应该成为基本的定论。 三、宋代以后人们对于蔗糖的食用及生产 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沙糖中国本无之,唐太宗时外国贡至……至此中国方有沙糖。”此后一些述及中国蔗糖历史的人,往往以此为据,认为中国的砂糖始于唐初。但此论其实并不确切,早在汉代以前,“沙糖”一词就已出现了。东汉名医张仲景曾以“沙糖”调制“青木香丸”;而南北朝是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又有“取(蔗)汁为沙糖甚益人”之语,可见远在唐初之前中国已有了原始的结晶状砂糖,只不过唐太宗派人从西域摩揭它国学习相对较先进的制糖技术后,使中国的砂糖生产得到了一个比较大的跃进罢了。 可以认为,中国蔗糖的生产,真正取得较大发展的是在唐、宋两朝之际,其中宋代的成就可能更大一些。据宋代洪迈所作《容斋随笔》载,宋代蔗糖的产区主要在福唐(今福建福清县东南)、四明(今浙江宁波)、番禺(今属广东)、广汉、遂宁(均属今四川)等五个地区,其中就质量而言以遂宁所产的为最好。远在唐代大历年间,有个姓邹的和尚来到遂宁(今属四川)北二十里的繖山居住,教当地的居民黄氏制造霜糖。到了北宋时期,繖山一带民众广植甘蔗,致使这一带居民以种植甘蔗为生的占十分之四,而以制糖为业的占十分之三,也就是说,宋代遂宁的居民中,绝大部分的居民就业都与蔗糖有关。遂宁所产的蔗糖当时称为糖霜,可知当为白色结晶状。 在遂宁当时所种的甘蔗之中,主要有四个品种,其名称分别是杜蔗、西蔗、艻蔗和红蔗。其中,红蔗又称为“昆仑蔗”,主要用于生吃;艻蔗又称为“获蔗”,可以用来制作沙糖;西蔗能够制作糖霜,但由于颜色并不纯白而略带浅色,因而在当地价格并不高;只有杜蔗最好,味甜而厚,用来制作糖霜,颜色雪白而似霜雪,因而价格最高。 在种植甘蔗方面,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甘蔗的种植最损耗地力,因而凡头年种过甘蔗的田地,第二年一定要改种五谷,用以休息地力,否则便得不到好的收成。 在蔗糖生产方面,据记载已经有了专业化较强的生产工具:削砍甘蔗的有蔗削和蔗镰;堆垛甘蔗的有专用的蔗凳;榨甘蔗汁的有蔗碾、榨斗和榨床;每一种工具都有其特定作用。 北宋宣和初年,王黼创应奉司,专门管理各地上贡朝廷的贡品,其中遂宁就以糖霜为主,每年要进贡数千斤。宣和末年应奉司停办,当时的京城汴京才不太见到遂宁所产的糖霜产品。 宋代遂宁所产的糖霜,在当时有极高的知名度,这可以从宋人的诗作中得到反映。北宋苏东坡有一次游润州(今江苏镇江)金山寺,有遂宁僧名圆宝者为寺中住持,于是东坡作诗赠之云:“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盖因东坡知圆宝为遂宁人,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遂宁的特产糖霜,由于可见当时遂宁糖霜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黄庭坚也有一首极具风趣的糖霜诗,这是诗人在戎州(今四川宜宾)时因品尝到遂宁糖霜,感觉到其味极其鲜美而特地给好友梓州雍熙长老寄去一包并在信中所作的一首诗:“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子水晶盐。正宗扫地从谁说,我舌犹能及鼻尖。”在这里,黄庭坚采用了极具夸张的修饰手法,用舌尖舔舐鼻尖的描写,突出了糖霜的美味。 到了明代,宋应星作《开工开物》,其中的《甘嗜》篇也详尽地记叙了种蔗和制糖的各种方法,某些地方的叙述甚至比王灼的《糖霜谱》更为详尽。例如其中的牛拉石辘多次压榨取汁法,与现代制糖业所采用的多重压榨原理是相一致的;此外,在蔗汁澄清方面,书中所叙的石灰法,其生产原理在现代制糖中仍然沿用。 至迟在唐宋之际,中国的蔗糖生产技术开始向海外传播。据日本鸟仓龙治所作《冲绳一千年史》载,公元754年鉴真和尚东渡扶桑,为日本带去了制糖技术。而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中国的福州、泉州一带制糖业十分发达,远销至海外。又隔了大约二、三百年,大约在明代中期,从中国移居海外的侨民将制糖技术传到了东南亚的菲律宾,然后再传至远隔重洋的夏威夷等地。至于西欧各国的蔗糖生产技术,则是公元七世纪时由印度经阿拉伯人所传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 。 西方各国对于糖的研究,据记载始于十六世纪中叶,1747年德国化学家A·马格拉弗首次从甜菜中分离出单糖,但并受到重视;直到1786年,马格拉弗的学生F·阿哈尔德由于其在柏林近郊试种甜菜获得成功,才促使他利用其老师的科研究成果而实现了从甜菜中提取单糖成为现实。从化学结构而言,这种单糖与蔗糖是相一致的,是以人们认为,阿哈尔德从甜菜中提取到了蔗糖。1799年,阿哈尔德正式发表论文,宣告了这一消息。到了1802年,阿哈尔德在西里西亚的库内恩建成了第一座甜菜糖厂。1822年,法国化学家佩恩采用脱色吸附剂用于甜菜糖的精制 ,也就是说,直到此时,国外才开始用自己发展起来的生产工艺制造糖类制品,与中国唐代初年就能生产纯白的蔗糖相比,在时间上晚了一千多年。 至于中国近代的机械化制糖,基本上沿袭了一条拿来主义的道路。清光绪四年(1878),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设中华精糖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化制糖企业,机器购自英国,以土糖为原料生产精炼糖,每天能处理土糖4000担。第三年,该公司又在广东汕头的角石镇开设精糖分厂,以适应内地的需求。除此之外,由英国商人管理的香港太古洋行也创办了太古炼糖公司,其后美、日等国商人相继来中国建厂制糖,但由于社会动荡等多方面原因,这些糖厂不久都相继倒闭。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中国的东北开始有人种植制糖用甜菜。光绪三十四年,阿城糖厂建成投产,能日加工甜菜350吨,这是中国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制糖的民族企业。1915年,另一座同等规模的呼兰糖厂建成。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可以认为不论是甜菜制糖厂,还是甘蔗制糖厂;不论是外资兴办,还是民族资本,都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国内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制糖方式仍是遍布城乡。 从30年代开始直到建国之前,广东、广西等地的军阀企图通过创办糖业,充实自己实力,对兴办机械化制糖业不遗余力。仅以广东一省而言,就能日产蔗糖7000吨,但由于时局动荡,再加上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多数糖厂都最后走向破产的归宿

曼陀罗 

佛教释义 

藏传佛教术语 

  曼陀罗或称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梵文:mandala。意译为坛场,以轮围具足或“聚集”为本意。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供曼扎是积聚福德与智慧最圆满而巧妙的方法,以曼达的形式来供养整个宇宙,是很多方法中最快速,最简单,最圆满的。曼陀罗是僧人和藏民日常修习秘法时的"心中宇宙图",共有四种,即所谓的"四曼为相",一般是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相当对称,有中心点。 

基本资料 

中名:曼陀罗 

学名:Dature Stramonium Datura L 

梵文原名:ma^nda^rava;manda^raka 

别名: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 

科属: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简介: 

  在我国又叫风茄儿、疯茄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狗核桃、万桃花、闹羊花等。 

为茄科曼陀罗属植物泛称,有时专指其中一种。 

  曼陀罗原产热带及亚热带,我国各省均有分布。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等。 

文化底蕴 

  曼陀罗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原产印度。意译作圆华、白团华、适意华、悦意华等。 

  阿育王经七曰:‘漫陀罗,翻圆华。’法华光宅疏一曰:‘曼陀罗华者,译为小白团华。摩诃曼陀罗华者,译为大白团华。’法华玄赞二曰:‘曼陀罗华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慧苑音义上曰:‘曼陀罗华,此云悦意华,又曰杂色华,亦云柔软华,亦云天妙华。’ 

地区分布 

  曼陀罗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产。曼陀罗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原产印度。 

形态特征 

  在热带为木本或半木本,在温带地区为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单叶互生,花两性,花冠喇叭状,五裂,多少唇形,有重瓣者;雄蕊5,全部发育,插生于花冠筒;心皮2,2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花萼在果时近基部环状断裂,仅基部宿存。 

  茎粗壮直立,株高50—150cm,全株光滑无毛,有时幼叶上有疏毛。上部常呈二叉状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卵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浅裂或疏齿,具长柄。脉上生有疏短柔毛。花单生在叶腋或枝叉处;花萼5齿裂筒状,花冠漏斗状,白色至紫色。蒴果直立,表面有硬刺,卵圆形。种子稍扁肾形,黑褐色茎直立、粗壮,主茎常木质化。叶宽卵形,边缘有规则波状浅裂,基部常歪斜。花单生叶腋,花冠漏斗形,长7-10cm,筒部淡绿色,上部白色;花冠带紫色晕者,为紫花曼陀罗。花期夏、秋季。播种法繁殖。 

常见种类 

曼陀罗植株高大,花朵硕大而美丽,宜作背景材料或用于野趣园。同属植物约16种,常见栽培的还有香花曼陀罗(D.inoxia);红花曼陀罗(D.Sanguinen);白花曼陀罗(D.me-tel)等。 

  我国常见种有曼陀罗(D stramonium L)、毛曼陀罗(D innoxia Mill)白花曼陀罗(D metel L)三种,花均为白色或微带淡黄绿色,单瓣。 

  原产地尚有绿、紫、红、蓝及重瓣等多种或品种。 

  全株有剧毒,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药性镇痛麻醉、止咳平喘。主治咳逆气喘、面上生疮、脱肛及风湿、跌打损伤,还可作麻药。三国时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罗。 

种一简介: 

学名:Datura L 

形态: 

  在热带为木本或半木本,在温带地区为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单叶互生,花两性,花冠喇叭状,五裂,多少唇形,有重瓣者;雄蕊5,全部发育,插生于花冠筒;心皮2,2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花萼在果时近基部环状断裂,仅基部宿存。 

种类: 

  我国常见种有曼陀罗(D stramonium L)、毛曼陀罗(D innoxia Mill)白花曼陀罗(D metel L)三种,花均为白色或微带淡黄绿色,单瓣。 

  原产地尚有绿、紫、红、蓝及重瓣等多种或品种。 

  全株有剧毒,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药性镇痛麻醉、止咳平喘。主治咳逆气喘、面上生疮、脱肛及风湿、跌打损伤,还可作麻药。三国时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罗。 

种二简介: 

学名:Datura stramonium L 

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直立,在温带地区一般高50㎝至1m,热带长成高达2m的亚灌木。叶宽卵形,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楔形,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浅裂,裂片三角形,脉上有疏短柔毛。花萼筒状,有5棱角,长4~5cm;花冠漏斗状,长6~10cm,上部白色或略带紫色;花药长3~4mm。蒴果直立,卵球形,长3~4cm,具长短不等的坚硬短刺,成熟时四瓣裂。种子黑色。 

生物学特征:一年生草本,在低纬度地区可长成亚灌木。生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林缘、草地。花期6~10月,果期7~11月。种子繁殖。 

分布与生境:广布于全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产。常生于村边、路边、草地。 

中国分布现状:全国各地区栽培和归化。 

引入扩散和问题:明朝末期作为药用植物引入中国,《本草纲目》(1593年)记载。为旱地、果园和苗圃杂草,或入侵林缘、路旁和草地。全株含生物碱,对人、家畜、鱼类和鸟类有强烈的毒性,其中果实和种子毒性较大。 

用途:叶,花,种子入药具有镇痉,镇静,镇痛,麻醉的功能;种子油可制作肥皂和参合油漆用。 

药用价值 

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由于曼陀罗花属剧毒,国家限制销售,特需时必经有关医生处方定点控制使用。 

中毒概述 

  曼陀罗中毒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叶、花所致,其主要成分为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上述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阻断M-胆碱反应系统,对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脉快、瞳孔散大、谵语幻觉、抽搐等,严重者进一步发生昏迷及呼吸、回圈衰竭而死亡。 曼陀罗中药名洋金花、山茄子、醉人草、闹阳花、透骨草、喇叭花、风茄或野麻子。全株有毒,以种子毒性最强,儿童服3—8颗后即可中毒。一般在口服后0.5—2小时即完全被口腔和胃粘膜吸收而出现中毒症状。 

在医药和毒药的交叉点上,曼陀罗花像地精一般突然显现,它过分妖冶的色泽吸引着眼球和追捧,使得我们很难分辨其中的掌声——哪些是针对它的药物性,哪些又拜倒于它迷惑的威力。绚丽艳美的曼陀罗花有如跳动的火焰,以带焰的火,呈现精神诡异的造型。曼陀罗花也就是洋金花,学者李零先生指出,它就是欧洲、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认为的“万能神药”。曼陀罗又名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野麻子、醉心花、闹羊花等,为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它还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分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除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和止痛剂,还作春药和治癫痫、蛇伤、狂犬病。雨果《笑面人》当中描述了狂人医生苏斯使用曼陀罗花的过程,“他熟悉曼陀罗华的性能和各种妙处,谁都知道这种草有阴阳两性。”这至少说明,自古埃及以始,曼陀罗的阴性力量总是四处都有知音,有一幅埃及的壁画是说古埃及人宴客时,常会把曼陀罗花果拿给客人闻,因为曼陀罗花果富有迷幻药的特性,可以让客人有欣快感。 

有毒部位:全草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 

有毒成分:主要含东莨菪碱、莨菪碱,其次有阿托品、阿朴阿托品(apoatropine)、降阿托品、曼陀罗素(daturine)、惕各酰莨菪碱(tigloidine)、曼陀罗碱、茵芋碱、 2,6-二惕莨菪碱(2,6-dihydroxyhoscyamine)、红古豆碱和7-羟基-3,6-二惕各酰氧托院。总生物碱含量开花末期最高,到种子成熟时迅速下降。从种子还分出血球凝集素。 

急救处理 

1、 以1:5000高锰酸钾或1%鞣酸洗胃,然后以硫酸镁导泻或灌肠。 

2、 用3%硝酸毛果芸香碱溶液每次2~4ml皮下注射,以拮抗莨菪碱作用,15分钟一次,直至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出现,口腔粘膜湿润为止。也可用水杨酸毒扁豆碱1mg皮下注射,每15分钟一次,可用数次。 

3、 烦躁不安或惊厥时或给镇静剂,如三溴片、氯丙嗪、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安定等。 

4、 对症及支持疗法:有呼吸抑制时,应给氧气吸入,并作人工呼吸;高热时用冰袋降温,酒精擦澡,解热剂等;瞳孔散大可用01~1%水杨酸毒扁豆碱滴眼;重症者可给氢化可的松静滴。 

5、 中药绿豆衣120克,银花60克,甘草150克,水煎分多次服用。 

生长环境:全系栽培,种子繁植。 

采集加工:花于初放时采,种子老熟时采,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 

临床表现 

1一般食后0.5-2小时出现症状,早期症状为口、咽发干、吞咽困难、声嘶、脉快、瞳孔散大,皮肤乾燥潮红、发烧等。 

2食后2-6小时可出现谵忘、幻觉、躁动、抽搐、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 

3严重者常于12—24小时出现昏睡,呼吸浅慢、血压下降以至发生休克、昏迷和呼吸麻痹等危重征象。 

诊断依据 

1有用药过量或误服毒物的病史。 2突然发病、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伴有面颊潮红、粘膜乾燥及瞳孔散大等特殊临床表现。 3洗胃中可能发现曼陀罗种子、叶或花。 4猫眼散瞳试验及毒物分析阳性。 

治疗原则 

1催吐、洗胃、导泻。 2静脉输液、利尿以加速毒物排泻。 3解毒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早期轻症曼陀罗中毒者可应用毒扁豆碱或毒扁豆碱与毛果芸香碱交替使用。 2重症中毒者肌注新斯的明或腾喜龙,应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3原有心脏病者宜慎用新斯的明,以免心跳骤停。 

辅助检查 

1对于单纯早期曼陀罗中毒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诊断不明或晚期危重症患者检查专案可包括“A”、“B”、“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各项检查正常。 2好转:症状体征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无变化。 

专家提示 

   该病主要通过食用曼陀罗叶、种、果实所致,曼陀罗叶和种子有甜味,所以易为幼儿误食,因此要向群众和儿童宣传曼陀罗的毒性,家庭、村边、院落尽量不种此花,亦不能自用曼陀罗治病。一旦发生中毒,应迅速进行抢救。对幼儿不明原因中毒,应高度警惕该病的可能性。药用植物曼陀罗。 

有关报导 

  关于曼陀罗中毒的报导较多,一般在食后半小时,最快20分钟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中毒剂量因毒性进入途径、年龄及健康状况而异。成人食果三枚即可中毒;儿童较敏感,只要成人的十分之一,不超过一个,种子3~4粒即可中毒,多为急性突然发病。儿童中毒尚有嗜睡现象。外敷曼略罗叶也能引起急性全身性中毒,症状与口服相同,出现症状时间较口服者为快。 

  各种家畜都能中毒,以猫最敏感,牛、马次之,绵羊和兔耐受性最强。植株地上部分对牛的致死量为150~300g,马150~200g,绵羊75~200g。马食1kg种子,次日痉挛死亡。种子对鸵鸟毒性特强,对鱼也有毒。最近报导,羊中毒症状有运动失调、肌纤维自发性收缩、感觉过敏、呼吸快、饮水少等。 

  临床表现和潜伏期:常于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症状,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抑制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阿托品中毒症状相似,有口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潮红、发热,心跳增快、呼吸加深、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妄、幻听幻视、神志模糊、哭笑无常、肌肉抽搐、共济失调或出现阵发性抽搐及痉挛。此外,尚有体温升高、便秘、散瞳及膝反射亢进。以上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在12~24小时后进入昏睡、痉挛、紫绀、最后昏迷死亡。 

有关花语  

紫色曼陀罗——恐怖。   

蓝色曼陀罗——诈情,骗爱。    

红色曼陀罗——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生前的记忆。   

粉色曼陀罗花语——适意。   

绿色曼陀罗—生生不息的希望。   

黑色曼陀罗——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   

金色曼陀罗——敬爱,天生的幸运儿,有着不止息的幸福。   

白色曼陀罗——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明朝有甘蔗了。甘蔗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并开始种植的。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先秦时代的“柘”就是甘蔗,到了汉代才出现“蔗”字。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脉络膜 5 视网膜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视衣 1 拼音

shì yī

2 英文参考

visual cloth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视衣是眼珠壁中层和内层的统称,具有供给营养、遮光和产生视觉的作用[1]。对应西医所称的脉络膜、视网膜[2]。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

4 脉络膜

脉络膜(choroid)位于葡萄膜后部,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3]。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

脉络膜主要由血管组成。由外向内分为5层:①脉络膜上腔;②大血管层;③中血管层;④毛细血管层;⑤玻璃膜。为眼球血管最丰富的组织,占眼球血液总量的65%。具有营养视网膜外层组织和玻璃体的作用。

脉络膜与巩膜之间有一空隙,称脉络膜上腔,临床上脉络膜脱离即自此腔分离。

脉络膜无感觉神经纤维,故发炎时无疼痛感觉。

5 视网膜

视网膜(retina)中医称为视衣[3]。为眼球壁内层[3]。位于脉络膜与玻璃体之间,前止锯齿缘,后至视 [3]。

视网膜分为色素层和感光层。除色素层为色素上皮外,感光层为透明的薄膜。具有感光和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作用。

锯齿缘乃视网膜前端的终止部位,形如锯齿状,故名。该处为视网膜血管的终末端,因而营养相对较差,易出现退行性改变。

在视网膜后极部,离视 颞侧约3毫米处,有一浅漏斗状小凹区,称为黄斑,范围约2毫米,此处无血管,中心有一凹,称中心凹,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此区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

黄斑鼻侧约3毫米处,有一直径约15毫米的圆盘形区,称视神经 ,简称视 ,又称视盘。它是视网膜神经纤维集中穿出眼球的部位,其中央呈漏斗状凹陷,称生理凹陷。

凹陷内有暗灰色小点,为视神经穿过巩膜处,名巩膜筛板,视 因仅有神经纤维,没有感光细胞,故无视觉,在视野中是一盲点,称生理盲点。

视 的颜色为淡红色,视 上有许多微血管,鼻侧较颞侧多一些,故鼻侧较颞侧稍红。视 边缘是清晰的,但上、下及鼻侧边缘因视神经纤维较为集中,故不如颞侧清晰。

有时视 边缘可见白色巩膜环,是脉络膜及色素上皮层未达到视 边缘的缘故。

视网膜组织由外向内可分为10层。即①色素上皮层;②视细胞层(杆体、椎体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颗粒层;⑤外丛状层;⑥内颗粒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色素上皮与脉络膜紧密相连,不易脱离,临床上所出现的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与其本身的色素上皮层分离。

色素上皮为排列整齐的单层六角形细胞,黄斑部色素上皮较厚,周边变薄,具有多种复杂的生化功能以及支持光感受器活动的色素屏障作用;并具有传递脉络膜营养的作用和阻止脉络膜血管的正常漏出液进入视网膜,起到视网膜外屏障的作用。

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以三个神经元传递,即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轴突即神经纤维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

第一神经元为光感受器细胞,是一种特殊分化的神经上皮,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形状如圆锥状,称锥细胞,具有感受强光和辨别颜色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故黄斑区的视力最为敏锐。另一种细胞形状如杆状,称为杆体细胞,具有感受弱光的作用,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越近黄斑区越少,至黄斑中心凹时没有这种细胞。正常人在暗处有一定的视力,是这种杆体细胞的作用。但这种杆体细胞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而视紫红质需要维生素A才能合成,当维生素A缺乏时,杆体细胞的作用减弱,至暗处看不见物体,称为夜盲。第二神经元与第三神经元主要是传导神经冲动,即光线达到视细胞后,经化学变化产生光冲动,传至双极细胞(第二神经元),再至节细胞(第三神经元),然后由节细胞节后纤维沿视路传达到大脑,产生视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柴胡口服液的药典标准 41 品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性状 45 鉴别 46 检查 461 相对密度 462 pH值 463 其他 47 功能与主治 48 用法与用量 49 规格 410 贮藏 411 版本 5 柴胡口服液药品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 52 药品名称 53 药品汉语拼音 54 药品英文名称 55 成份 56 性状 57 作用类别 58 适应症/功能主治 59 规格 510 柴胡口服液的用法用量 511 禁忌 512 柴胡口服液的不良反应 513 注意事项 514 柴胡口服液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515 柴胡口服液的药理作用 516 备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柴胡口服液 柴胡口服液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chái hú kǒu fú yè

2 英文参考

chaihu oral liqui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haihu koufuy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柴胡口服液为中成药,是由柴胡经加工制成的口服液[1]。具有解表退热的功效。用于外感发热,症见身热面赤、头痛身楚、口干而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柴胡口服液的药典标准。

4 柴胡口服液的药典标准 41 品名

柴胡口服液

Chaihu Koufuye

42 处方

柴胡1000g

43 制法

柴胡粉碎成粗粉,加四倍量的水,于80℃温浸半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用水蒸气蒸馏(蒸馏过程中补充四倍量的水),收集初馏液适量,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12%,盐析12小时,再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适量,加丙二醇30ml,振摇,放置,备用;再收集重蒸馏液适量,备用。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中加入蔗糖,温热使溶解,冷却后与重蒸馏液合并,滤过,加入香精及续蒸馏液至1000ml,滤过,灌封,经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即得。

44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的液体;味微甜、略苦。

45 鉴别

(1)取本品10ml,置250ml烧瓶中,加水50ml,加热蒸馏,收集蒸馏液10ml,取2ml,加入品红亚硫酸试液2滴,摇匀,放置5分钟,溶液显玫瑰红色。

(2)取本品5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0ml使溶解,取上清液05ml,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甲醇溶液(1→30)05ml,混匀,加磷酸2ml,混匀,置热水浴中,溶液显淡红紫色。

(3)取本品30ml,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弃去乙醚液,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液,加入等体积的氨试液,摇匀,放置使分层,分取上层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于,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对照药材1g,加水30ml,在80℃温浸30分钟后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取滤液,自“用以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起,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乙醇溶液(1→10),在7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在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6 检查 461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101(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Ⅷ A)。

462 pH值

应为30~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G)。

463 其他

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J)。

47 功能与主治

解表退热。用于外感发热,症见身热面赤、头痛身楚、口干而渴。

4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

49 规格

每支装10ml

410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4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柴胡口服液药品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

中药

52 药品名称

柴胡口服液

53 药品汉语拼音 54 药品英文名称 55 成份 56 性状 57 作用类别 58 适应症/功能主治

解表退热。用于外感发热,症见身热面赤、头痛身楚、口干而渴。

59 规格

每支装10毫升(相当于原药材10克)

510 柴胡口服液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小儿酌减。

511 禁忌 512 不良反应 513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