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民居的作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关于云南民居的作文,第1张

云南腾冲民居:

位于滇西南的腾冲古城,与缅甸邻近,被誉为中国极边第一城。去腾冲的路上有高黎贡山阻挡,怒江、澜沧江横贯,交通不便,然而却并非无人问津。近年来自助旅游新潮,这里的火山地热温泉吸引了众多游客。远离工业化的尘嚣,空气清新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秋天金黄的稻田中散布着零星的白色小村庄,一派与世无争的安宁氛围。徽州民居以粉墙黛瓦、朴实无华为特色,云南民居也是白墙灰瓦,但细节部分添加了不少彩绘,色泽鲜艳,体现了地方和民族特点。同样,在腾冲郊区不远,一座依山傍水、面积不大的和顺古镇却获得多重美誉,如“面向南亚的第一镇;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侨乡;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等,成为中国魅力名镇。

自古因为处于中原向南亚的要道,虽远隔崇山峻岭也不能阻挡人们开拓边疆、促进交流的愿望。特色物产通过茶马古道输往境外,加强了与缅甸、印度的经济文化联系,也培育了和顺的不少商帮。古镇中迂回曲折的走马转角楼,顺应马帮商队的石砌小径,富有人情味。附近火山群星罗棋布,增强了自然环境的气势,但必须登热气球从天上俯瞰才能感受到这种风情。和顺古镇的人民世代过着亦商亦侨亦农亦儒的生活,在社会分工不明显的传统社会,根据需要扮演着多重角色。古镇出过近代名人艾思奇,与这里的文风有关,而镇里的一座乡村图书馆,更是历史和文化的浓缩。

和顺图书馆建于民国,当时一群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在这里搞了咸新社(咸于维新),共同学习和传播革命思想。知识分子们意识到发动群众的重要性,于是把这里建成一座图书馆,让村民们也能接受到文化的熏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做法却反映了当时知识阶层与普罗大众的积极互动,有利于奠定革命的群众基础,更何况是在这样边陲的山区。作为乡村图书馆,规模自然有限,但作为文化符号却有一定象征意义。2006年和顺图书馆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过芭蕉叶掩映下的小桥流水,进入和顺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端坐于山坡之上的和顺图书馆。拾级而上,层层递进。大门乃中国传统风格的木构门楼,牌匾上书“和顺图书馆”、“文化源泉”。第二进院落是中西合璧的砖砌三开间牌坊,上书“文化之津”。此处地势渐高,登临回望,古镇的自然人文风情尽收眼底。

进入门内则是图书馆主楼——一座近代民族风格的小楼。以木构为主,环境古朴优雅,挂满的红灯笼增添了喜庆气氛。两侧采用六角亭形式的副楼,飞檐翘角,轻盈欲飞,也能多角度地接受光源。采用立体窗也增加了采光面积,这是吸收西方建筑的特点,适应图书馆阅读的需要。

走进图书借阅室内,面积不大,陈列着不少报刊杂志和图书,几张书桌,至今仍供村民休闲阅读之用。特别是村里的老年人,闲来到此处读书,享受知识的乐趣。室内陈列和结构都还保留了民国时代的特征,古老的摆钟记录了时光的流逝。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最后一进藏弥楼为30年代扩建而成,据说收藏了不少古籍善本,也作为图书馆的储备库使用。这座两层楼房呈西洋特色,下书“古阁文津”,似乎和避暑山庄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津阁、老北京图书馆主楼的文津阁遥相呼应。京城皇家有的,小乡村也有。风光秀丽的和顺古镇,也因为文脉的延续而历久弥新。

答案补充 白族是个酷爱艺术的民族,在他们的居住建筑上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洲,是白族居民建筑的精萃所在。据史书记载,这里曾是唐代南诏王异牟寻的都城。在那古代文化兴盛的年代,白族工匠吸取 了丰富的中原建筑艺术并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才能,逐渐形成了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 

喜洲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象北京的四合院。一座端庄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墙、大门、 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由于过去的人民生活地位 不同,所以房屋的建筑格调和形式也有所区别。一般的 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户住“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开井,四眼小天井。此外,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 ”;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犹似迷宫。不过这种古老而又造价昂贵 华丽的住宅已不被当地白族人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不减当年,而且有所发展。 

答案补充 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 正墙的彩绘装饰。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门楼建 筑艺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确实其主人的经济地位,也是 一种光宗耀祖的标志。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 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材料组成一座串角飞檐,花枋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的综合性艺术建筑。白族门楼建筑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 建筑结构技巧上也独具风格。有的地方整个门楼不用一颗铁钉或其它铁件,而联结却十分牢固,几十年风雨如故,再装上两扇较有厚度的铁黑色木大门,甚是庄重威 严。 

白族居民门窗木雕,无处不闪现着剑川木匠高超的 手艺。一般均用剔透和浮雕手法,层层刻出带有神话色 彩和吉祥幸福的白鹤青松、鹭鸶荷花、老鹰菊花、孔雀玉兰,以及几何图案。门窗的表面上还涂有褚红色的油 漆,显得光滑明亮,古朴典雅。室内清洁、整齐,左右为卧室,当中为客厅,放有 嵌镶彩花大理石的红木桌椅和画屏。  答案补充 照壁是白族居民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院内有照壁,大门外有照壁,村前也有照壁,可见照壁的作用和重 要性。照壁均用泥瓦砖石砌成。正面写有“福星高照”、“紫气东来”、“虎卧雄岗”等吉祥辞句。照壁前设 有大型花坛,花坛造型各异,花木品种繁多,一年四季 ,花香四溢。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

_开放时间:于2022年7月30日开馆

_位于:凤凰山麓、流溪河畔

_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Y551

广州国家版本馆采用了怎样的建筑风格

广州国家版本馆面朝流溪河,背靠凤凰山,距离广州中心城区约90公里,于年12月20日批复立项,总设计藏量2500万册(件)。

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团队负责设计,广东省代建项目管理局负责代建,中建八局和中铁隧道局负责承建,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监理。

建筑群以“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构思,整体布局依山就势,层次递进,传承中华传统礼轴形制,四周环绕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岭南园林,传统形制与岭南山水高度融合,打造传世经典的中华文化殿堂形象。

中华版本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中华版本是指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各类载体及其生产、制作、传播、应用的相关设施设备、技术工艺,涵盖古籍、善本、文献、出版物,以及各种、拓片、手稿、稿抄本、印版、模板、雕版、钱币、票证、技术标准、数字资源、缩微资料等多种形态,主要包括十大类型:

(1)正式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形态及其数字版。

(2)古籍、革命文献、民国文献。

(3)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内部资料、侨刊乡讯等。

(4)有文化历史传承价值的其他印刷型版本。

(5)有文化历史传承价值的手稿及其他载体形式的创作版本、出版档案、拓片、微缩胶片、**胶片、雕版、印版、印章、木板水印作品、石印作品、陶瓷、戏剧脸谱、新闻照片、非遗技艺图谱等。

(6)有文化历史传承价值的工业品、建筑物等的设计图纸、模型。

(7)邮票、明信片、邮资封等。

(8)具有重要金融符号性质或有时代特征的钱币、布票、粮票、股票、税票、支票、汇票、国库券、外汇券等。

(9)其他有文化历史传承价值的数字版本。

(10)有文化历史思想价值的外国各类型、各语种版本。

广州国家版本馆版本征集方式和征集重点有哪些

广州国家版本馆综合运用呈缴、无偿调拨、寄存代管、资源交换、采购竞拍、社会募集、专题征集、移交、复制等方式,多方式、多渠道实施征集。

广州国家版本馆立足广东、辐射周边、放眼全球,着力构建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发展成就版本,以及岭南文化版本、港澳台版本、海外中华文化版本、外文精品版本、工业设计版本等特色版本资源体系。

广州国家版本馆藏有哪些重点版本

广州国家版本馆现收藏了“原大、原样、原色”的影印版《文津阁四库全书》版本、收集了《四库全书》相关的《续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正式出版物版本,“四库学”版本规模初具。征集到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影印本162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永乐大典》影印本62册,以及海外图书馆博物馆藏《永乐大典》影印本等,基本收齐现存各类《永乐大典》影印本。完整收藏《中华再造善本》第二辑及第一辑的大部分、《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等。

05广州国家版本馆藏有哪些特色版本

广州国家版本馆开馆现已收藏重点历史文献、岭南文化、侨批侨刊、票据票证、音响唱片、科学技术等各类特色版本20多万册(件)。

在港澳台版本方面,入藏包括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华古籍版本影印本在内的港澳台版本8万多种;在海外版本方面,广泛收集到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著作(含手稿)、海外藏“敦煌学”学术研究著作和哈佛燕京图书馆藏的中国流传海外汉籍珍品影印本,以及16世纪西班牙文《中华大帝国史》、17世纪拉丁文《中国上古史》《中国植物志》、18世纪法文《尚书》、19世纪英文《红楼梦》等重点海外版本2万多种;在科技版本方面,有序推进广东科技企业版本专题征集。

06广州国家版本馆馆藏设有哪些展览

广州国家版本馆着眼“中国高度、世界广度、技术锐度”,从版本承载文化传承、支撑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出发,设置四个常设展览和三个专题展,联袂打造世界级中华版本文化展示窗口。

(1)“伟大时代的印记——改革开放以来精品出版物专题展”:以改革开放历史发展为脉络,分“大地回春”“茁壮成长”“苍翠挺拔”“欣欣向荣”4个单元,把精品出版物作为伟大改革开放的时代注脚,以小切口、大视野,集中讲述改革开放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重点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千秋写印华夏有章——中华版本概览”:以中华版本形态嬗递之序,从版本源流、材质更新、技术进步等角度出发,展示中华版本的演变历史,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红色印记映照初心——红色广东专题版本展”: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脉络为线索,通过红色版本讲述中国***在广东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

(4)“互鉴千年融通未来——海上丝绸之路专题版本展”:以时间为经、版本为纬,分为“海路绵延”“美美与共”“走向未来”三个部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各个历史时期留存至今的典籍、绘画、照片等版本,呈现波澜壮阔的文明交流互鉴史,彰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伟大倡议的历史底蕴和宏伟前景。

(5)“时代留声传世之音——中国黑胶唱片版本展”:以黑胶唱片为主,按内容分为经典红歌、传统戏曲、经典民歌、流行歌曲等主题进行展示,旨在让观众聆听传世之音,感受艺术的魅力,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6)“岭南风骨——广东美术名家典藏作品展”:以广东美术的近现代发展历程为线索,以诸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黎雄才等名家巨匠以及林墉、汤小铭、李劲_、林蓝等现代名家为重点,凸显广东美术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时代气象和创新精神,彰显新时代下广东文艺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新气象。

(7)“团圆——广式月饼文化专题版本展”:聚焦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以月饼盒、月饼票、饼模等为载体,在展示轻工业包装设计独特魅力的同时,展示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中秋佳节的习俗,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家国情怀。

广州国家版本馆的数字展馆如何让版本“活化”起来

利用多媒体和物联网技术,提供沉浸式、情景式的藏品信息展示。位于文沁阁负一楼的“千秋写印华夏有章·中华版本概览”展区。

该展区以“穿越数千年的版本变形记”为展陈概念,在四个展陈部分,提取该时期代表性的中华版本形态为元素,从甲骨、竹帛、纸书到多元的数字化媒体,风格从厚重走向现代科技,全过程、全景式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中华版本发展概览图卷。

其中,在“传世”板块,通过实物造型与投影技术相结合,展现版本早期四阶段的形态;在“承扬”板块,地面仿活字印刷术的矩阵与仿纸卷弧幕联动,播放影片呈现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体现印刷术的发展变迁对于传播文化的重要性;在“雅集图”板块,以“窗”为元素,设计大型LED屏,选择中国古代绘画中著名的“雅集”题材画作为创作内容,动态演绎古代文人的文化交流场景,体现书画等版本在古代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并从中一窥中国古代版本形态;在“中华版本荟萃”板块,采用裸眼3D技术打造中华版本数字多宝阁,栩栩如生地展示中华版本十大类型。

广州国家版本馆如何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实现智能化

智慧版本馆项目建设计划运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虚拟现实、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整套适合用于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互联网+”的业务体系;实现版本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传播和管理等业务智能化,形成实体馆和数字馆相结合的智慧版本馆发展模式。

广州国家版本馆中的古树有何渊源

广州国家版本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保护项目原址中200多年的二级古树格木,对建筑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并组建由省林科院专家牵头的专家工作组,对古树生长状况进行实时保护、管养,让古树与建筑相融共生。

广州国家版本馆有何未来展望

广州国家版本馆将按照“全国布局保永藏、全球布局征版本、全域布局善利用、全程布局服务新时代”的基本思路,聚焦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功能定位,围绕中华版本保藏、展示、研究、交流四大核心功能,认真做好版本资源征集保藏和特色版本资源体系建设,精心开展版本专题出版与研究,探索开展版本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打造中华版本区域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流中心,成为文化强省建设中高水平文化供给体系的重要支撑、成为新时代广东的重要文化地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古渡口像一本愈发厚重的古籍,它扉页泛黄,小心翼翼翻开一页,里面满是岁月的饱经沧桑和历史的车轮前行的印迹。

现在留存的古渡口已然很稀罕,很难见了。然而,在镇江,在这个古称京口的长江咽喉之处,却几乎完整地保存着一个名叫“西津渡”的千年古渡。尽管其作为渡口的功能巳完全丧失,但西津渡青砖黛瓦古建筑,留驻着镇江的历史文脉,活生生向人们展示着昔日京口重镇曾经有过的繁华。

我在一个初夏的午后从句容九华山下来,走进了西津渡,踏着平坦的石梯沿坡而上,即见立于坡顶的雕花砖砌的券门,古朴而浑厚,上书“西津渡街”四字,字迹遒劲老道。穿过这道券门,展现眼前的便是经历了千年沧桑的“西津古道”了。

西津渡是镇江保留最完整的老街,原先是一个渡口,紧靠着长江,后来随着长江向北改道,这里距离江边已经很远了,失去了渡口的实际功能,只留下这一排排古老的渡口建筑和一个个古老的传说故事,不过商业繁荣一如古时。

西津渡古街共约千余米。它是一个开放的古街,既可以从东西两端任意造访,也可以从附近的任何一条巷道直插其中。我们选择了从东端进入古街。

未进古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有着欧洲古典色彩的拱券廊式建筑,青砖红砖叠砌而成的墙壁,勾以白色灯草缝,屋面却是钢质黑色的瓦楞,这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建立的英国领事馆。而现在,它已经改造成镇江博物馆。细细打量着这座历经沧桑巨变的建筑,近代史上那一幕幕令人感慨的往事便不由得在眼前飞。

转过博物馆大门,便是有着53级台阶的斜坡。据说这个斜坡还蕴藏着一个佛教故事:说是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的教化去寻访圣贤,一路南下,先后求教了53位高知者,最后在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下大彻大悟,成为观音的左胁侍。为纪念这位大智大德的高僧,便有了这个“五十三坡”。现在,游人们每上一级台阶,仿佛就是参拜一位圣贤,一步步走完,也就意味着被53位高人点化了一次。

走过五十三坡,便正式走进了西津渡古街。街道两边是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那翘阁飞檐,那窗上的雕花,那斑驳的柜台,那杉木的板门,无不向我们诉说着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

透过雕花窗栏上那幽幽的朱红色,我仿佛又看到了那笙歌曼舞的年代。古街上四道券门石额上“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的题刻,还有沿街“长安里”、“吉瑞里”、“德安里”这一个个题额,都在无声地述说着那过去的繁华。

一个小山坡,下面是宽阔的长江路,离开长江路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条小小的河道,小河属于长江的支道,至于真正的长江主航道在哪里?还在很远的地方。看来时间真的能改变一切,站在看不见长江的古渡口,我们不得不感慨:长江去哪儿了?

现在的西津渡更像是一个文艺的仿古街区,跟其他的地方一样,也是有着一层商业的外衣。咖啡馆,餐馆,文艺小酒吧,应有尽有。但西津渡有着更多真实的古建筑和古文化积淀。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渡口的"一眼千年",隔着玻璃罩俯视:即见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台阶叠压重合,历史的年轮竟浓宿于这"一眼千年”中 远古的风尘与我的思魂,随着这旷久古渡而跳跃千年。

虽然这条街上的仿古建筑是后来重建的,依然保留了古时的风貌,灰砖木门。一地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镇江的老房子与苏州不同,与扬州、南京相似。

漫步於这条青石板铺就的弯曲小道,而道旁两边斑驳的青灰色砖墙绵亘着这条古街蜿蜒千米。我隐隐地仿佛看到历代人迹在这千年古墙上而时隐时显。

古道的青石板深深镌刻着车辙磨砺的岁月印记,耳边时时传来了千古岁月的喘息声幽幽蜿蜒的西津古道,静谧中诉说千年的繁华与孤独。

西津渡,街靠着渡,渡连着街,众多的历史遗存,遍布的岁月留痕,展示着镇江宽厚而深邃的历史阅历;城市的史脉与传承,在这具有1400年的西津渡负载与展现。

古街两旁明清式样的木结构房屋,隔三差五地开设着书画、装裱、古玩、赏石、根艺等艺术品商铺,以及供游人小憩的茶坊、酒肆,鳞次栉比;然而却是门第冷落,景况萧条而令我扼腕叹息。

从东到西走完千米长街,,一座过街佛塔,还有其旁的“观音洞”、“救生会”等历史遗迹,把一幅原生风貌的古渡长卷展现在游人面前,让人觉得西津渡这个地方,曾是个宗教与世俗、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地方

这座横亘在街中的藏传佛教风格的佛塔,名叫“昭关”佛塔,为西津渡的标志性文物,自元代流传下来巳逾八百余年,是全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过街佛塔。

古旧式的西洋楼房,屋楣上依稀能看到镌刻“1890年”的字样,这是镇江旧时的英国驻镇江领事馆,现已改建为镇江博物馆,楼房虽简朴却气度不凡。岁月的留痕,无情地呈现出清末时期的历史创伤,令我感慨万千!

缓缓走过西津渡古街。西津渡街是古老的、历史的,但眼前的一切却又是年轻的、现代的。和煦的阳光下,古街上的居民悠闲自得地生活着。

信步走进一个“醋吧”,细细地品一口,里面却似乎有着古老的回卤豆腐干和麦芽糖的味道。而精致小巧的蒜山如盆景一般坐落在一方园圃中,那山巅的蒜亭还在高高地远眺着昨日的长江。

走到这个曾紧靠江边的“待渡亭”旁,无法抗拒的古风里,我感到自己仿佛也变成了歇脚的渡客:长江在脚下流淌,渡船正从对岸摇来,熙熙人流中只听车轮咕咕,匆匆脚步声里夹杂着小贩的叫卖。

一束阳光越过街后云台山上的亭阁,投射在青砖古墙上,把我拉出时空穿越,回到了现实中:这里是历史中的西津渡,这里也是现实中的西津渡。

2月28日,在美国印第安纳波里斯,361件由美国联邦调查局近几年查获的中国文物交付给中国政府。这是今年一月中美再次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之后,第一次流失文物归还。

然而,很多人居然怀疑这项活动的意义。有的认为这些文物都是老古董不值多少钱,有的认为放在国内反而容易被破坏,有的认为放在国外让外国人领略中国的文化也是一件好事,有的认为放在哪儿的博物馆都一样。

真是让人感到出离的愤怒。

中国世界上流失文物最多的国家。此前,中国与西方国家就追回流失文物问题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在中美关系较为紧张的当下,还能继续落实政府间谅解备忘录,说明两国有进一步改善新时代大国关系的强烈意愿,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能够与西方国家在这一问题上实现平等对话。

文物为什么要追回呢?

文物之所以是文物,是因为其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不只是文物本身。任何一件文物在离开其原生文化时就已经死了。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只有在原始文化中才能组成完整而清晰的历史脉络,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也是普通人理解历史的最直观教材。

更何况,中国绝大多数文物流失于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并瓜分中国的过程中。文物除了承载中国的历史文化,还标志着中国的屈辱历史。谁不愿意把这段把文物追回国内,谁就是给侵略者的侵略行为变相洗白。

中国文物绝对不是满足西方列强成就感的挂件,也不是填补西方收藏家好奇心的玩具。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绝不能成为西方人丰富博物馆“文化多样性”的装饰。

杀人要诛心,灭亡一个民族,就必须灭亡它的文化。

远的不说,就说抗日战争。我们都知道日本侵略者杀害中国3500万军民,造成数千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高中课本上还会提一嘴,日本“军管理”政策严重打击了刚刚抬头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懂得多的还会知道,日本侵略者恶意掠夺中国矿产资源,强征中国劳工。

很少有人提到:日本侵略者掠夺我国360万件珍贵文物,破坏741处文胜古迹,还搬空了各地图书馆的珍贵藏书,包括几位珍贵的数万本孤本古籍,其中有不少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和宋代。日本法西斯的目的无非是彻底掐断中华文脉,推行殖民奴化统治。对文物的掠夺实际上就是剥夺了这个国家的子孙后代了解历史的权利,割裂了这个国家明天与昨天的联系。

北京,一直都是文化深远,历史悠久的,那么,在这里自然也是有着许多的书店了,大家来这里旅游的时候不妨就来看看这些书店,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北京有哪些比较受欢迎的书店吧!

甲骨文·悦读空间

清代,西城区宣武门以南被称作“宣南”,是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地方。取其文化内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北京读书形象大使、“甲骨文·悦读空间”创始人贺超,将书店命名为“甲骨文”。

在640平方米空间里,绿植,鲜花,文创产品,各种装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不仅如此,店内有70平方米的儿童阅读空间,用来给孩子们讲故事、阅读分享,成人阅读区达到200平方米,复古风格的摆设,特色的文创产品,营造出温馨的阅读环境。

开放时间:10:00-21:00

地址:西城区下斜街1号院东二楼

中国书店(琉璃厂店)

2017年11月,中国书店迎来65周年华诞。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书店,合并了111家私营古旧书店,成为北京古旧书业的代表和传承人,被誉为“京城传统文化守护者”。

为推动全民阅读、书香北京的建设,中国书店于2015年7月开办了首家不打烊书店雁翅楼24小时店,2年举办100余场文化活动。中国书店的店名,是郭沫若先生所题写的。邓拓、启功为该店献字赋诗。

中国书店现已发展壮大为集古旧书保护、传承、流通以及古籍出版、古籍拍卖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企业,日渐成为京城传统文化消费的主阵地。

中国书店还曾举办古籍书市等展览活动,也一度成为京城重要文化景观之一。每次书市都是书的海洋,人多如潮,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读者。此外还曾开设了京城唯一的京味书楼和民俗馆等活动。

地址:西城区琉璃厂东街115号

三联韬奋书店

北京首家24小时不打烊的深夜书房,文化人必去人文地标之一,进去就想泡在里面一整天。

书店内部分三层,地上有两层,一楼是畅销书和杂志,二楼是咖啡厅;地下一层是种类齐全、琳琅满目的书库,简直是读书人的琅_福地。

一楼窗边的桌椅永远坐着人,也有人在密匝的过道里见缝插针坐下,依旧看得津津有味。

永远收不到手机讯号的地下一层,永远坐满读书人的楼梯,坐落在隆福寺的三联韬奋书店一直以来都是极具北京特色的人文地标,也是三联书店出版社的门面和会客厅。

这里虽然也做畅销书推荐,但品味不俗,许多本都让人想拿起来翻一翻,逛起来很有幸福感。装帧精美的书籍排列在柜子里,看上去五彩斑斓,仿佛徐志摩诗句里的彩虹似的梦。

书店经营面积1400平米,图书品种近9万种,每年举办几十场文化活动。装饰设计洋溢着浓郁的阅读氛围,“进去就想泡在里面一整天”是大多数读者的心声。

开放时间:24小时

地址: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东四大街口)

风枫书馆

雨枫书馆是一家特色女性书店,出售租借女性类图书,书馆定位在知识女性,店面的设计和选书都很有温柔的“她”气质。“让脚步停留,让心行走”的雨枫口号刻在门口地毯上,落地玻璃上刻着“雨___”。紫色的帘子,典雅的吊灯阅读空间一室静谧,舒服安心。

书店老板许春宇认为,男性阅读和女性阅读的差异很大,女人更喜欢细腻、感性的文字。经过不断地思索尝试,雨枫书馆把图书分为三大类:“女人写的书”“女人需要看的书”“写给女人的书”。

书店采取“借阅+销售”的会员卡模式,作为书店的会员可以借书回去读,新书、旧书、馆藏书,甚至没有开封的书,都可以借。坚持多年的女性主题沙龙也是特色之一。

开放时间:10:00-22:00

地址:昌平南环路悦荟万科广场西侧6层联系电话:010-60743302

外研书店

外研书店作为全国最大外语出版机构的书店,是不少外语学习者心中的圣地,原版书、专业外语类书籍应有尽有。

外研书店的儿童区也很具特色,有适合各年龄段的精美绘本,有趣味多多的原版儿童读物,还有丰富的音响制品。可以反光的天花板延伸了亲子阅读的空间,色彩鲜嫩的室内设计增加了童趣,可以想象如果遇到主题活动,这里一定特别热闹。

看书累了,就来二层的咖啡厅坐坐,宽大的布艺沙发可以随意小憩,像《老友记》中一样和三五好友在这里闲坐一个下午,喝杯咖啡,谈天说地。

开放时间:9:00-19:00

地址: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涵芬楼

商务印书馆至今120年历史,1924年建东方图书馆,拥46万册珍贵藏书,号称当时“亚洲最大图书馆“。三楼藏书“涵芬楼”,取“善本书香,知识芬芳”之意。前身为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资料室。

1932年,在日军轰炸机突袭上海,东方图书馆付之一炬。唯涵芬楼中所藏善本5000余册,存于银行地下仓库之中,幸免于难。

涵芬楼于2003年重生于北京街头,文脉传承延续至今。选书有别于其他老书店,可以找到很多罕见有趣的外国图文书翻译版,比如美国人罗伯特·考夫曼编写的《纽约客漫画全集》,英美作家合著的《父子之间》等。

店名牌匾由启功先生题写,玻璃窗内,读者停停走走,把影子落在玻璃上,影影绰绰,仿佛又见东方图书馆一隅,爱书人温柔而饥渴地抚触书页,百年老社的书香穿越时空在这里开花。

地址: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中国新闻书店

由新华社主管的中国新闻书店,诞生于1984年。由中国新闻界泰斗穆青题写店名,是全国唯一的“国”字号大型新闻专业书店。

书吧位于二环里,地铁边,紧邻新华社,交通十分便利。是媒体人、广大读者和各界朋友读书、会务、交流的好去处;它是融媒、融智、融资的大平台;它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传媒大学。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

模范书局

杨梅竹斜街上,有一家富有情怀的模范书局,将前门的热闹隔在门外,为热爱读书之人提供一个安心读书的地方。这里曾经聚集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广益书局、环球书局、大众书局和中华印书局七家出版社,众多文人墨客,沈从文、鲁迅等都很喜欢在附近溜达看书。

走在杨梅竹斜街头,一股浓浓的民国风扑面而来。店里放着店主夫妇用质量上等的传统纸张做成的古籍记事本,还有不少触感极好的线装书。

在模范书局里阅读,会产生一种“轻奢感”,古旧书籍,雕版印刷模具,花茶,民国年间的家具摆设,从手装笔记本到文具镇纸等文房小物,一切都精致又充满年代感。

邮箱:mofanshuju@sinacom

地址:北京西城区前门杨梅竹斜街31号

中信书店(侨福芳草地店)

侨福芳草地地下二层,与绿草坪就隔着一层玻璃,抬头便是中信书店四个大字。满目堆叠有序的书籍,旁边是咖啡的吧台,时而飘来阵阵清香。

中间的书架上还有一些艺术仿制品和油画复制品,陶瓷的艺术造型别具新意。如果你想在热闹的购物中心找到一隅安静的角落,这里绝对是你的首选。

开放时间:10:00-13:0014:00-22:00

地址:东大桥9号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

言几又书店

这是一个文艺气息很高的综合性书店,看书、购物、下午茶、听讲座,都可以在这里实现。当然书店还是以阅读,卖书为主啦。

环境一级棒,一楼的大部分空间是书的海洋,而一小部分是是休闲的咖啡厅。一个特别的旋转楼梯,带你走到二楼。二楼不大,但是都是休息的地方,灯光和环境很和谐,墙壁上挂着一些画。

还有一个小小的讲台,周末有一些活动会在这里举办。图书的种类也比较符合店的风格,台版的港版的都能找到。

地址:海淀图书城西大街35号3幢一层

老书虫

美国网站选出全球廿家最美书店,其中两家在北京,分别是蒲蒲兰绘本馆和老书虫书店。

而老书虫书店,则是北京最活跃的外文书店、图书馆、餐厅,也有人认为它仅仅是一个藏书丰富的咖啡馆。

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点餐吃饭,各种简餐美食让人流连忘返。书店有16万本图书,大部分是英文原版书,它们来自不同的英语国家。书籍可以购买,也可办理会员卡外借,或者直接在店里阅读。

地址:朝阳区南三里屯路4号楼(工体路口)

单向街

单向街不仅是一家书店,更是一座咖啡馆,一所出版机构,一个文化沙龙主办方。圆明园的单向街将永存于人们的记忆,如今的单向街一边呵护着与生俱来的静谧,一边整装待发,要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来这里,读书、思考、充实自己。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蓝色港湾11号楼左岸RS-16号

库布里克书店

在北京东城区当代MOMA里,有这样一家店。从外面望去,大大的落地窗,几个棕褐色的英文字母“Kubrick”置于墙角,步入室内,几张沙发随意地摆放着,更里面是一排排绿色的书架,平日里,很难看到熙熙攘攘的客流。

可以说,它与周围高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有些格格不入,那静谧的氛围也跟不上周围行人匆匆的脚步。这里,就是从香港远道而来的库布里克书店,一个多元的文化聚集地。

地址:东直门香河园路1号当代MOMA北区

豆瓣书店

位于蓝旗营丁字路口东南(中科科仪大楼)、与万圣书园隔街相望的豆瓣书店,是某楼一层窄窄的一个套间,外间约近五十平米,书架分割出几个空间,书友往来其间,能得摩肩接踵之感,内间不过十五平米,专售旧书。

地址:海淀区成府路262号

收好这些书店的信息,大家来北京这里旅游,不妨就来这些书店了解一下我们不知道的世界吧!

古人初探茶酒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到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使得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从而酒文化渗透于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在中国人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酒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而茶酒,早在上古时期就有记载,但那时茶酒仅仅是米酒浸茶,而并非茶文化与酒文化的交融结合。

茶酒的文化史篇

800余年前北宋大学士苏轼留翰墨遗珍、古籍引注,记载了以茶酿酒的创想。苏轼将创想中的“茶酒”以“七齐”“八必”做为茶酒酿制之法,添“酒礼”、“酒德”之说,丰富了茶酒文化的精神内涵。苏轼定论:“茶酒采茗酿之,自然发酵蒸馏,其浆无色,茶香自溢”。

米芾《过白鹤居》题壁七言绝句:“白鹤居里翰林公,‘七齐’‘八必’酿茶浆。梦里注释引古法,异想天开设酒坊”。《夜饮论酿》“望高山兮,日沐浴春芽兮。望高山兮,秋风又发茗兮。望高山兮,何日酿茶浆兮。望高山兮,诗天地造化兮。望高山兮,福祉众生乐兮。望高山兮,梦翰林坊酿兮”;

冯仝(元代画家)绘元朝初年婺州文士张雨取沼溪之水煮茶,设想以苏轼“七齐”、“八必”之法发酵秘酿茶酒,款待沼溪草堂诸诗友,诗人包山寺高僧慧觉禅师赋诗记其事:“嵋山翰林留逸事,梦中幻觉注此方。昨日东阁畅胸意,品茗醉似酿茶浆”。冯仝应邀悦其事以画笔,将婺州诸文士沸茶酿酒逸事留图卷中。

沈周(明朝画家)写诗记录温州知府文林效仿苏轼酿酒而未能如愿的轶事,从子文衡山绘“家翁沸茶酿酒图”传于后世。清人郑板桥居扬州时,也曾似想完成苏轼梦想以茶酿酒。画家金冬心书联“辞官扬州挥素墨,煮茶效仿翰林公”相赠。袁枚《赋茶酒歌》“一别吴郡思

新诧,重来南楚鬓添霜。清谈犹是苏玉局,梦里开坊酿茶浆。江水悠悠不知远,山风习习渐加凉。坐看春溪忘情态,揽月赋诗爱夜长”。诗人张漱石与袁枚比邻亦赋茶诗“细雨潇潇欲晓天,半床花影伴书眠。朦胧正作翰林梦,独设酒坊酿茶浆”。李渔“清狂赵居士,梦酒似茶浆”,叙说南宋金石家赵绪成煮茶酿酒的故事。从上古传说至北宋苏轼整理引注,到清乾隆年间,在文士、画家中广现沸茶酿酒的逸事。这是中国文化的使然也是文脉承传中的一部分,文人在生活中的雅事恰恰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中国茶酒文化的酒脉”,撰记了独具魅力的 “茶酒”文化史篇。

据介绍,《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于9月24日(周六)晚8点档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首期节目将带领受众一起识读中华典籍史上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作为总台重点打造的大型文化类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文化访谈+戏剧+影视化”的表达方式,对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和传奇故事进行情景化呈现和通俗化解读。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创下了同类型题材节目的收视新高,全网话题阅读量及播放量超60亿次,在海内外掀起“典籍热”,吸引众多年轻人追更。新一季节目在叙事方法、表达手段及舞美呈现等方面创新升级,让受众真切感受到文脉千年的欣喜、墨香犹存的沉醉。

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本季《典籍里的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思想+艺术+技术”创新,通过深度采用**工业生产模式,结合绿幕拍摄、运动控制等多种科技拍摄手法,进行戏剧核心、关键场次的呈现升级。

以首期节目为例,《典籍里的中国》特别打造了一场“陈济悟道”的戏份:青年陈济遥看星空,每颗星辰都如一部典籍,它们各成体系如何融为一体?望着湖水映月、直观相照的景象,陈济从恩师谢应芳念过的诗中,领悟到“用字以系事,以事来明理”的关键。

再如,陈济在内心世界与早已过世的恩师、父亲拜别,伴随剧情发展,内心世界的草庐变为贯通天地的庞大书库,把瑰丽、奇妙的古代读书人内心世界以“视觉奇观”的形式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宁波博物馆有:宁波博物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等等。

1、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是宁波市“十一五”重点文化工程之一,是以展示宁波人文历史和艺术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30325平方米,由主题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部分组成,馆内藏品丰富,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青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7万余件,能够较好地反映宁波城市的历史文脉与艺术特色。

2、天一阁博物馆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天一阁为主体、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26万平方米,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宁波博物馆与天一阁文保所合并,建立天一阁博物馆。

3、中国港口博物馆

简称“港博”,全称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街道港博路6号。中国港口博物馆是由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以港口文化为主题,集展示、教育、收藏、科研、旅游、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体现国际性、专业性、互动性的我国规模比较大、等级较高的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

4、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麓、姚江北岸。由两大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的遗址陈列馆和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的以遗址考古现场重建、“干栏式”建筑复原及室内外先民生产、生活场景再现为主体内容的遗址现场馆,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文明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5、宁波帮博物馆

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地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南端,舟山连岛大桥的终点,占地70亩,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主要由博物馆和会馆两部分构成,2009年10月22日建成开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