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由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黄帝由来,第1张

“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是一句流传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谣,是说这一带的人大都自称是山西移民。其实,如今的鲁南人并非全都来自山西,滕州市现有的1200多个自然村中,只有一半(687个)是由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新建起来的,另一半还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不仅如此,滕州本地在两千多年前还最早产生了几大土著姓氏:滕姓、任姓、薛姓、倪姓、颜姓等,正如《百家姓》中“清河张陇西李”的“郡望”说法,滕州也成为这些姓氏最早的发源地和兴盛地……

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部落、种族、家族、姓氏不断延续流传的历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民族性格和习惯使我们的姓氏如同我们先天携带的生理基因一样,成为一个民族、一个群落、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符号标志和血缘纽带。“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即本家”的说法,使中华民族有了先天的向心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研究这些,可以满足海内外华人日益增强的“寻根”意识和“认祖”心理,客观上解决一下“我从哪里来”的问题。笔者已在一篇文章中考证过“任”姓的由来(天下“任”姓出自“造车鼻祖”奚仲故里的山东省滕州市),今再探索一番“滕”姓的根源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因此说,中国人的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世界其他地区从姓的产生到普遍使用仅有1000年的历史,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才是近400年间的事。

姓,代表氏族的血统,出自氏族的图腾,最早起源于母系社会。姓和氏当初是分开的,宋代史学家郑樵在其《通志》一书中说:“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夫人称姓”;《左传隐公八年》中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清顾炎武校“谥”为“氏”),因以为族。”这就是说,姓是根据出生的自然血统而来,氏是根据先人所受封的土地而获得。宋朝刘恕《通鉴补记》注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有着不同的起源、功能和作用,与中国古代的“裂土分封”制度相伴生。《荀子儒效篇》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的就是周朝初年“裂土分封”的事实。姓氏的合一,是在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废除“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姓和氏才统一起来,正是秦汉之际,才奠定了中国汉族姓氏世代稳定的基础。

我国当代所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000个。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资料及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资料得出研究成果,排出了目前占全国人口994%的前500个姓氏的人口数量顺序,前200个姓氏就占了目前全国人口的95%以上。除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前十位外,滕姓排在第210位左右,总人口也已百万计。

滕姓在历史上以开封、南阳为“郡望”,传统的《百家姓》即注明“南阳郡”为滕姓郡望。大致是在汉代滕姓宗族以山东北海郡(今青州一带)为显;汉末以后迁到河南南阳、开封、邓州、西鄂一带,以南阳为望族;唐代以来又以浙江东阳(婺州)滕家一枝独秀;宋代东阳滕姓因宋末靖康战乱而入闽迁吴,遂南北散播,东西迁徙,滕姓遍布全国各地……当代则以浙江、广西、湖南、黑龙江、辽宁等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滕州历史久远,7300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4000年前,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佶、缳、依,排在第五位的即是“滕”姓。这十二个姓实际上是黄帝部落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起自己的氏族而不能有姓——这是姓为氏的支系的时代。

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上都出自炎、黄二帝之后,黄帝打败炎帝后率族东来,封其第十子于“滕”,是为4000年前后的黄帝之滕,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滕”之由来。黄帝第十子因封于滕地即为“滕氏”,明万历版《滕县志卷六封爵谱》中记载了一位殷代的“滕伯”:“滕伯名文者,黄帝之后也。贤而有礼,为叔父服齐衰,君子称之。”这说明早在夏商时代,滕地就建立起了滕氏方国!至于“滕”字,古为“塍”,即田埂,因滕与塍同音,古文中即以“塍”假借为“滕”。《说文解字》中载:“滕,水超涌也。从水,朕声”,取泉水腾涌之义,由此也说明了滕州自古就是水足田广、农业发达的膏腴之地。

到了距今3000多年前,这里又成为商代氏族的摇篮。史载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滕州亦被称为“商源”!

到公元前10世纪,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其异母弟、周文王十四子“错叔绣”于滕建立姬姓滕国,是为西周之滕,这是周代滕国的由来,错叔绣成为滕国的第一代国君。清道光版《滕县志卷六滕世家第一》对此有详细记载:

“滕叔绣者,周文王之庶子,而武王异母弟也。武王克商,封同姓之国四十人,兄弟之国十有五人,班宗彝作分器,于是封叔绣于滕,爵为侯。叔绣始居错,故一称错叔绣。自叔绣以下传十余世无谱,至鲁隐(公)时始见于《春秋》。”

滕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很是有名。《左传》称滕国的疆域“绝长补短方五十里”,故而又称“滕小国”。别看滕国小,但因为它是姬姓周朝王室的嫡传后裔,因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左传》中记载了一个“滕薛争长”的故事: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春天,滕侯及其邻国的薛侯都到鲁国朝聘,两位国王为上朝的排列顺序发生了争执。薛侯认为他先受封应当居长,滕侯却以自己是“周之卜正”,而薛是庶姓为由争得了长位,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薛国。由此可以看出滕国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这也应了鲁南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萝卜不大,长在了背(辈)上”!

滕国自第一代国君错叔绣始,在春秋战国诸侯攻伐争霸的混战局面中存在了近七百年,历三十一世(一说三十二世),这几乎成为一个小国求得长存自保的奇迹!滕国历代国君中最有名的是“滕文公”,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连孟子来滕国下榻的“上宫”目前还遗址尚存……滕国曾被孟子称誉为“善国”,至今滕州城的南北主干道就取名为“善国路”,滕州博物馆里陈列着近年来在滕州发掘出土的大量古滕国文物,如“滕侯鼎”、“滕公鬲”、“滕公簋”、“滕皇编钟”等等,见证着古滕国的历史和繁荣!

关于滕国的灭亡,一说亡于齐,一说宋,一说越。《滕县志滕世家》载:“(滕国)后竟为宋所灭,上距孟子时四十余年,周赧王之二十有九年也(公元前286年)。或曰越灭滕,或曰齐灭滕,自叔绣初封传三十一世,一作三十二世。”滕国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如今,滕州本土反倒少有滕姓了,盖因战国末期滕国灭亡后滕国遗民避难外迁的结果。

为了查证这一史实,笔者于2003年3月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寻资料。《中华姓氏大典》中引证《通志》介绍滕姓:“滕氏,文王第十四子叔绣后也。”唐代《元和姓纂》中载:“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后。滕失国,子孙以国为氏。”《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收集了七种滕氏家谱的存目,分别是:

(1)江苏《朱方滕氏五修族谱》,六卷,滕世忠纂,民国八年(1919年)刻本,镇江博物馆藏;

(2)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一卷,滕文昭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宝山滕氏铅印;

(3)浙江乐清《南阳滕氏宗谱》,清同治三年(1864年)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博物馆藏;

(4)浙江兰溪游埠乡《滕氏五聚堂宗谱》,五卷,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木刻本;

(5)浙江东阳《东阳滕氏宗谱》,二十卷,清滕廷锺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活字本,有十二册存美国;

(6)山东《泰安滕氏家谱》,一册,民国滕锡龄撰,民国十九年(1930年)抄本,泰安图书馆藏;

(7)湖北新洲滕榨村《滕氏宗谱》,民国滕练成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木刻本。

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珍本室仅藏一本上文目录中提到的《吴门滕氏世略抄》,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东吴滕文昭撰,序文中说:

“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封于滕,即今山东滕县也。滕之有国始武王十三年乙卯,终敬王三十六年丁巳,凡六百三十九年。《孟子》七篇中颇著其行,然世次已弗能详矣。子孙繁衍,以国为氏,秦汉之间氏族未著,源流亦弗甚彰,至后汉顺帝时中郎将(滕)抚始以北海人显,厥后文章功业炳耀史册者代有其人,虽南北播迁,郡系不一,而渊源固未尝稍异也。今天下之滕可考者凡三:

一曰北海之滕,始于中郎将(滕)抚,以文武才用显于世。(汉)桓帝时京兆尹(滕)延以长者称。孙权兴,右司马(滕)耽、(滕)胄兄弟渡江相从,功盖一时。自是大司马(滕)胤、卫将军(滕)牧踵贵于吴,北海之称未改也。至晋武当侯(滕)修起于南阳,而北海之声闻稍替矣。

二曰南阳之滕,始于孙皓。时广州刺史(滕)修起南阳之西鄂,至晋为南安将军,封武当侯;(滕)修之孙平南将军(滕)含,(滕)含之弟交州刺史(滕)子豚,(滕)修之曾孙、龙骧将军(滕)恬之,桓温都护(滕)峻,宋秘书监(滕)演俱为西鄂人,故南阳之称益著,盖汉季渡而南,散居江左,其在南阳者,北海之流,而实江左之裔也。迄唐开元初国子司业公(滕)令琮以东阳著闻于世,江南渐显,而江北难稽矣。

三曰东阳之滕,始于司业公(滕)令琮,起婺州之东阳,累叶同居,六传后分三支,递相迁徒,南至南海,北抵青齐,西极巴蜀,东流吴会,虽派系不一,而皆导源于东阳。吾吴郡滕数典言祖,盖亦始自东阳,以司业公为鼻祖,世系具载,谱牒历历可稽……”

这篇序文详细论述了滕姓的起源由来、世系变迁及历代分支,印证了滕姓家族与古滕国即今山东省滕州市的渊源关系。

为了进一步查实滕姓的起源变迁,笔者又于2002年5月到上海图书馆查寻有关滕姓史料,《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收录了目前上图馆藏的八种滕姓家谱,分别是:

(1)《滕氏六修宗谱》(福建建瓯),民国21年(1932年)滕金泉等纂修,木活字本8册;

(2)《滕氏宗谱》(江苏无锡),清光绪七年(1881年)滕廷锺等纂修,木活字本12册;

(3)《南阳郡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滕贵平等纂修,种德堂木活字本7册;

(4)《南阳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滕春逵等纂修,种德堂木活字本9册;

(5)《南阳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民国十八年(1929年)种德堂木活字本2册;

(6)《大塘滕氏宗谱》(浙江兰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滕玉珊纂修,锡类堂木活字本7册;

(7)《让长滕氏宗谱》,清朝崇本堂木活字本(已残);

(8)《滕氏宗谱》,清朝秉德堂木活字本(已残)。

上海图书馆馆藏的8种滕氏家谱,因后两部已残未能查阅,三部“南阳滕氏宗谱”中选阅年代最早、存卷较为完整的清同治版,共查阅翻看了(1)、(2)、(3)、(6)四种。这些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滕姓家谱,虽各以某一朝代、某一地域的滕姓分支尊长为始迁祖,以下以“一世”、“二世”、“三世”代代绵延嫡传,然所有的滕氏家谱无不开宗明义,叙述“滕”姓由来“以国为姓”,起源于山东滕州的古“滕国”,公推滕国第一代国君“叔绣”为最初始祖!

所查四种家谱中,第(1)福建建瓯本载其始迁祖是“平章公(滕缉齐)”,南宋德佑年间(1275年)入闽,自称“郡系南阳,本邓州内乡县”;“上祖随驾南渡,卜居建宁府瓯邑禾供里,子孙繁衍,遂分东、西房……”叙述滕姓由来时载“滕国厥后三十一世,周赧王二十九年失国,子孙避地,遂以滕为姓”!该谱为明朝正德年间滕介石一修,万历年间二修、三修,记载的主要是进入福建的滕姓分支。

另据浙江金华滕氏族人滕荣康提供的线索,称“晚唐福建莆田人滕玄龄因子滕昭为浙江乐清县丞,迎养在任,时世乱途梗,遂居乐清,是为浙南滕姓始祖。滕昭,生唐太和4年(公元830年),卒乾化2年(公元902年);第11世滕大沛,宋淳熙进士,授秘书郎,官至尚书右仆射;第12世滕处英,迁至永嘉,发成大族,浙南有滕姓联谊会;第34世滕继美(本人高祖父)兄弟,迁至兰溪,已繁衍至几百人……”由此可以看出滕氏宗族历代迁徙的变迁。

第(2)江苏无锡的东阳宗谱较为详细完备和全面,以宋代滕甫(字元法,谥“少师章敏公”)为始迁祖,因滕甫任苏州刺史而由东阳迁居苏州,后到无锡:“始迁祖(滕)甫,宋季自东阳迁居苏州,三传至(滕)处厚,徙居晋陵,又三传至(滕)武功,赘于无锡县延祥乡赵庄”。亦称宗自南阳,上溯七世至唐代的滕饷,任婺州时始居东阳,再上溯四代至滕令琮。

该谱收录了滕姓三十五世孙滕岱受父差遣,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670年)从无锡搭粮船经运河前来山东滕县(今滕州)谒祖时写的一篇自序,云“凭吊唏嘘,凄然泣数行下”,成为滕姓子孙前来滕州寻根认祖的直接证据!

该谱还收录了历代文人高官为滕姓家谱所写的序文及与滕姓名人的诗文书信,如唐代白居易为滕饷所写的《赠滕庶子致仕居乡》诗,中有“身着锦衣儿衣绣,东阳门外数滕家”一句;另有刘禹锡、孟浩然、岑参等诗文;宋代则有杨万里、文天祥等为滕氏家谱写的序文及范仲淹与滕宗谅(字子京)、苏轼与滕甫(字元法)的信札;明代有内阁首辅申时行所撰《滕氏族谱序》等,看出滕氏家族的千年兴旺!

第(3)浙江汤溪的《南阳郡滕氏宗谱》以唐代的滕饷为始迁祖,因被赐第浙江东阳白沙溪而得名,后东阳更名为金华,亦称婺州,白沙亦析属汤溪。该家谱虽用“南阳”之名,只是指原来的“郡望”,实际已是浙江之谱了。盖因汉末滕姓族人已由河南南阳、西鄂过江迁至江左一带,家谱堂号仍沿用旧名,乃是为了纪念祖先曾居之地,也是中国家谱标明“郡望”、记住“源头”的传统和习惯。

该谱附有滕姓初祖“叔绣公”的画像,附《记》曰:

“夫滕,非吾故姓也,原本姬姓,周武王有天下,封文王第十四子叔绣于滕,后世即以国为姓,故滕氏之来自此公始。”

第(6)浙江兰溪的《大塘滕氏宗谱》以宋朝尚书左丞“正献公”父子为始迁祖,上溯到晋朝南阳的滕恬之为始祖,载“正献公于宋建炎三年(1129年)为寇所迫,偕子宣义公奉宋康王(宋高宗赵构)南渡,居兰溪,是为赤塘始祖”;“始祖正献公父子,北宋末年随驾南渡,卜居兰溪之赤塘,十世孙(滕)国手徙居大塘”,这是兰溪滕姓的由来。曾代表宋朝出使金国的滕茂实就是这一支的传人。

对照以上几种滕姓家谱大宗世系,可印证前文《吴门滕氏世略抄》中所叙东阳之滕的世系沿革,该文中提到“东阳之滕始于司业公(滕)令琮,六传后分三支”,江苏无锡谱和浙江东阳谱的前几辈大致重合,为:滕令琮——→滕翼——→滕伉——→滕盖——→滕饷,滕饷生三子,分别是长子滕遂、次子滕迈、三子滕邈。老大滕遂后人滕绶一支复迁至浙江东阳;老二滕迈后人滕缴六传到滕甫,后迁至江苏无锡,成为无锡始迁祖;老三滕邈一支六传到滕宗谅(滕子京)……

自此可以使江南的浙江、江苏、福建等几地的滕姓家谱大宗世系基本统一吻合起来,时间跨度由唐、宋一直到延续到明、清和当今,由此更可以理出滕氏宗族两千多年来迁徙变迁的大致线索和轨迹:西周时滕姓初祖叔绣受封立国;春秋战国时滕氏宗族因国、因地而得姓兴盛一时;滕灭国后初迁到山东东部的北海,兴盛于汉代;汉末战乱二迁到河南南阳一带,兴盛于两晋南北朝;唐初三迁到浙江东阳,兴盛于唐代;宋代滕甫又四迁到江苏苏州、无锡一带,兴盛于宋代;宋末元兵南侵滕氏宗族又逃难入闽入湘入鄂入桂……遂南北迁徙,散居各地……从目前所能查到的全国各地的滕姓家谱看,滕氏宗族不管如何分散,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其宗族谱系的大致脉络和渊源流变却基本明晰有序,正如兰溪《大塘滕氏宗谱》所说:“滕氏宗派无一非滕侯遗裔……迄今无二滕”!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提到湖北新洲凤凰乡滕榨村《滕氏宗谱》,因北京国家图书馆并未收藏,笔者又于2002年5月专程赶往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凤凰乡(现为李集镇)滕榨村寻访。幸运的是,在滕榨村滕氏传人滕良斌家里找到了新老两套《滕氏宗谱》,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忠直堂老本录道光乙酉年(1825年)《滕氏鼎伯公分支谱原序》中说:

“滕之得姓受氏也远矣。始发源于姬,后以国为氏,历朝以来,系派多出南阳……我滕氏肇始以来,遥遥世胄,渊源上自周……寄诸楚北,溯其源则由叔绣公受封侯爵,数百年分茅胙土,代有贤君,其后以国为氏,簪缨缙笏者悉难仆数……”

——该谱以明朝进士、永乐年间任湖北黄州宰的滕碧宵为一世祖,延续至今历经600多年已传二十六世。家谱中详细列出了自滕碧宵以下26代的延续传承和辈分用字,为:“碧谷月大仑、天开运熙隆、尚云希鼎天、国正大光明、有贤良相家、本裕庆荣华、祚兴全忠义、书田后远遐。”目前湖北滕碧宵一支已传至第26代“本”字辈……

山东电视台著名编导滕永平曾提供一些线索,提到胶东(古为“北海郡”,今山东青州、莱州一带)滕姓较多,目前莱州市就有个“滕家乡”,还提到“腾”姓、“滕叔”、“滕绣”其实也是“滕”姓,都是当年滕国遗民灭国后为逃避追杀而改字。他还在给滕州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滕国是滕氏后裔的祖国,几千年来,滕氏子孙一直在寻找祖国,最后也没能落叶归根!”

说到滕姓的名人,除《吴门滕氏世略抄》及其他几种滕氏家谱提到的外,见于正史并能相互印证的有:《孟子》中有滕更;《汉书》中提到九江郡尉滕抚;《三国志》中有滕胄、滕胤;《晋书》中有滕牧、滕修;《南史》中有滕昙恭;唐末五代时有著名花鸟画家滕昌佑;《宋史》中有滕甫、滕宗谅。这个滕宗谅即是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到的那个“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科进士,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就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约而写出的!南宋末年有“三滕”,即滕茂实、滕祺、滕承陶,出使金国被掳而坚贞不屈,成为当时的“民族英雄”……现当代则有祖籍湖南麻阳的革命先驱滕代远,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国家教委原主任滕藤,著名**导演滕文骥,音乐家滕矢初等等……

至今,滕州市姜屯镇境内尚有滕国故城遗址和古滕国贵族墓地,在今滕州市城区西南七公里处,南濒荆河,北望龙山,郦道元《水经注》记此古城“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如今尚存内、外城墙残迹,内城(子城)城墙略呈方形,周长2公里许,高出地面3米多,围护着如今的滕城村。内城东北隅尚存文公古台,“古滕八景”之一,相传是滕国宫殿遗基。台前两株古槐苍劲参天,至今仍生机盎然。

1991年滕州市重修了文公台,新建滕文公楼,增设了碑林,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滕州籍著名书画家王学仲教授题写了“为善兴滕”的匾额。文公台不仅是古滕国仅存的地面建筑,而且还是滕氏家族留在故国的唯一纪念和标志,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天下滕姓的宗祠和祖居!正是在这里,滕姓族人的最初祖先落地生根,立国传位,创造出了辉煌的古滕文明!滕国故城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滕州市的旅游景点,文公楼内布有“滕国史迹展”及滕文公会见孟子蜡像展等。

文公台侧门有幅对联: “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

遗封源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

上联中的“世子”即滕文公,是后世的滕州人怀念滕文公的德政;下联中的“莫将飞阁误滕王”之说,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受封来到山东滕县(今滕州)任“滕王”之事。唐代“滕王”李元婴后被贬到江西南昌,修建了那座著名的滕王阁,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更使之名传千古,“滕王”之名也被李元婴带到了江西南昌,后又带到四川阆中……但此“滕王”已非彼“滕王”,虽都源自滕州,却已相隔了千年!该句意在点出唐代的李姓“滕王”与古滕国的历代“滕王”的区别,不致混淆。

1997年,滕州电视台摄制了电视纪录片《滕州故事》,介绍了古滕国的过去和现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播出后,引来一位美国电视编导詹妮弗•凯斯通的关注,她说:

“另一段很精彩的节目中讲的是山东省滕州。我觉得片子的制作者很好地将关于古代滕国的知识和今天蓬勃发展的滕州介绍融合在了一起。陶器碎片和古城墙被有效的加以利用,拉近了古滕国人和今日滕州居民间的距离……使我获得了充分的有关滕州的历史、变迁和这个城市产业的知识。”

——摘自《第四届国务院“金桥奖”(影视)颁奖暨研讨会材料汇编》

明代南京刑部尚书王士贞写有《过滕城》一诗:

“齐楚今何在?滕犹旧国名。

浮云双战地,落日一空城……”

如今,文公台前两棵古槐依然根深叶茂,见证着古滕国及滕氏家族的千年兴衰……

滕姓根源在何处?文公台前古槐树!散居各地的滕姓宗族,滕州境内的滕国故城里有着你们的根!

古滕国第一代国君、滕姓最初始祖叔绣像

1新都购物商场有哪些

重庆有两大百货公司,一家以百系统为主,一家以新世纪系统为主。都在主城区,包括新世纪。重百大厦和重百沙坪坝商场个人感受最大。江北世纪新都是新世纪最大的购物中心。

杨家坪步行街:重百杨家坪商场、新世纪瑞城商都沙坪坝步行街:重百沙坪坝商场、新世纪凯瑞商都江北步行街:重百江北商场、新世纪新都南平:南平重百南丰商场、步行街新世纪江南商都街方北:重百大厦、新世纪商场

2新都购物商场有哪些店铺

海珠新都汇广场、海珠状元坊、海珠百货大楼营业部、金谷刘超购物广场、百佳购物广场傅晶店、新安购物广场、惠生购物广场、海逸购物广场、润正商业购物广场广州盈凯百货海珠中路店、之家购物广场、新一佳广州宏宇店、滨江一号商场、广场、乐丰广场、中联商业广场。

3新都商场有哪些的商场

城市广场符合时代广场鲍莉广场美林湖商场赢城广场城市花园世界广场合兴广场新都广场城市广场城北广场侨顺广场市民广场东湖广场青城购物广场万福国际广场文化广场水池广场银盏商业广场时代广场清新区广硕文化城市广场

4新都购物商场有哪些店

开封有以下大型商场:

1对面的市民s家,有万达广场,里面有餐饮,服装,超市,**院,都挺齐全的。

2西门街有一个很大的商业,新玛特,也是一个综合商场,也是一个餐饮和服装城**院。

3黄河路有个星光世界,也是大型综合商场,服装品牌多,餐饮丰富。

4宋都御街路口的万博广场也是一个综合商场。

5新都购物中心在哪里

十大古镇是:

1金门AAAA丝绸贸易旅游小镇景区

金门,位于南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成都新都三合古镇。景区重塑成都北大门,以丝绸文化为核心,以成都百年商厦建筑为底体,再现老成都的繁华记忆。以丝绸业,是一个集文化、旅游、购物、美食、休闲为一体的丝绸贸易旅游小镇。景区由纪念广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商业旅游组成

2胡阿祥郭巨的AAAA旅游景点

花乡居柚乡风情园位于古蜀都城川西平原腹地,被誉为中国著名柚子之乡。公园南距成都20公里,东距新都18公里。成都绕城高速、成彭高速穿境而过,新都北新大道、相城大道穿境而过,陆路交通十分便利。花香弥漫在斑竹园镇汤姆二环南

3宝光桂湖文化旅游区AAAA

广桂湖文化旅游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距成都约18公里。旅游区宝光寺,规模宏大,魅力非凡,占地10万平方米,是清代以来中国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光思寺有五殿十六院。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佛塔、七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珈蓝神殿殿、客堂,

4全英梨花景区AAA

春天的梨花风景区位于刘清镇,一国家生态城镇和一个四川省省级特色旅游城镇。景区内有梨花观赏基地、天然泉水、青白江绿道、川西森林板块等特色生态资源。每年定期举办木材厂会议、梨花节、采摘季等节日。著名的刘清板鸭翡翠梨,黄金梨,美日红梅,新农乐葡萄,富硒

5新繁东湖AAA

董藩湖,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著名宰相李德裕,在新繁县受命时被发掘。是我国国有文物可考的唐代两大古典人文园林之一。它占地18000平方米,约有三分之一的水面。精致别致,精心布局,优雅韵味。几乎拥有中国古典园林中所有的建筑形式和表现手法。

6AAA,盛故里文化名镇一;一个

盛一个家乡文化小镇位于成都北郊,新都西北,毗邻成都北部商贸城,在成德重要区域经济、成都主轴线马家镇南北发展。还有杨胜安故居、建丰干、北博览园、四季0园、丁家大院、达艾城市养老中心、下河西文创聚落、下河西湿地、微林多肉基地、0-

7杨胜庙和桂湖

胜安桂湖,位于成都以北16公里的新都市,是明代文化名人杨胜安的遗迹。面积465万平方米,水域面积163万平方米。这是一个被花草树木和亭台楼阁环绕的花园。荷花凌波,桂花香,是桂湖独有的特色,也是她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明末园林荒芜,清初湖泊化为田地。嘉庆十七年(18

8杨胜博物馆

新都杨胜一座博物馆位于杨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寺和桂湖。占地面积约48000平方米。它是一座古典人文园林,文化凝重,环境优雅。同时也收藏新都出土的珍贵文物。藏品种类丰富,题材多样,文化特色鲜明,包括瓷器、书法、绘画、货币、石雕、陶器、青铜器、文学、砖瓦

9宝光寺

宝光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宝光街,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是中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文物众多的禅宗佛教丛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全国重点开放寺庙。相传,光思寺始建于东汉,在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年)就很有名了。明朝第十二年

10古典家居文化博物馆

成都新都区古典家居文化博物馆(又名香堤红馆)位于成都市家具工业园区成彭高速龙桥出口100米处,交通十分便利。展馆占地2278024,建筑面积约33000。目前,有25名在职员工、25名志愿者和临时员工。我们图书馆的前身只是一个旧家具厂,董事长曾

6新都的购物广场有哪些

公交路线:432路地铁8号线地铁2号线,全程约261公里。1从新都购物广场步行约400米,到枫丹丽舍小区南站。2乘坐432路,过两站,到地铁育新站(或乘坐592路,运通117路,614路,609路等。

3步行约240米到育新4站,乘坐地铁8号线,经过10站,到达鼓楼街5站,步行约330米,换乘地铁2号线,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7站,到达北京站。

7新都购物的地方有哪些

青城山景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部。它是中国首批公布的景点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16公里。青城山紧邻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形似城墙;森林幽深茂密,终年常绿;丹有千步,曲径通幽。诸山皆以静洁取胜,与剑门之危、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坐索道到景区大门前的观音阁,再上山到上清宫和老君阁。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吁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清华路37号。这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居住在成都时的故居。草堂占地近300亩,完整保留了明弘治十三年、清嘉庆十六年改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美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1955年,杜甫纪念馆成立,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该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旅游景区。

西岭雪山景区位于大邑县西部边缘。2010年总面积4828平方公里。距县城55公里,距成都100公里。1985年开始科学考察和可行性开发论证,1986年底正式对外开放。被四川省人民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9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该景区是以高山自然风光为特色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邛崃山脉中段,属于青藏高原东缘与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街231号,是国家AAAA旅游景点。成都武侯祠是西晋末年为纪念诸葛亮而建;毗邻早期蜀国第一高手刘备的昭烈寺;明初,武侯祠与昭烈祠合并,所以大门的横幅上写着汉昭烈寺;后来诸葛亮祭祀的武侯祠并入汉昭烈祠;1961年,该馆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立;2008年,该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文物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总长550米。它以明末清初的川西民居为外衣,以三国文化和成都民俗为内涵。它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传说李重进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就闻名全国。

刘s庄园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金桂街15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遗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该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10月;1958年,大邑地主村陈列馆正式成立;1997年初,大邑地主庄园展览馆被正式更名为大邑刘庄园博物馆。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景区,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石祥湖生态风景区位于成都市蒲江县,距成雅高速86公里,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都市蒲江县境内。它是以湖区一座古老的寺庙——石象寺命名的。2015年,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沿成雅高速公路到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成都市区仅需40分钟。距长潭湖约8公里。这里有大面积的马尾松林和九沟十八叉湖区的湖水被称为水迷宫。石祥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型生态公园是都市人陶冶身心的净土。

:8新都购物商场有哪些品牌

1渭南信达广场

2渭南富平秦征中华县民俗文化旅游村

3渭南新洲时代广场

4渭南汇欧时代财富中心

5、渭南子兰新都汇

6、渭南宝兴

7渭南润成高-特

fw5d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中华名人故事

中年以前

朱邦复先生,生于1937年10月12日,籍贯湖北省黄冈县(今属武汉市新洲区阳逻镇)。父朱怀冰,名万荫,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七军军长和第五战区参谋长参与抗战,以及湖北省政府民政厅长,代主席、台湾省政府秘书长、“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是台湾军政界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母汪禅那,江苏溧阳人。幼年时期,经历中国战火,辗转迁移,最后于中学入学年龄,落居台湾。中学求学阶段,母亲因病过世,而父亲原系军人出身,个性爆烈,促使其埋首小说、音乐等中,养成思考习惯,求学至省立台湾农学院农艺系(现国立中兴大学)毕业止。退伍后,曾在花莲农校,短暂从事中学教职,后赴巴西发展,于巴西国立巴伊亚音乐学院专攻理论作曲。

之后停留在美国一段时间,后来因父丧回台。接着复返巴西进行投资,还过了一段时间的嬉皮生活,最后在当地一间出版社工作。 朱邦复37岁时,在巴西四月文化出版社工作。某日,目睹了一本书的出版过程,当年的铅字排版下,一本英文书从原稿送进工作间,从打字、校对、完稿、印刷到送到市面上销售,总共只花了12小时。当时一本中文书的出版,通常至少要花半年的时间,才能排印完成。在彻底研究出版流程后,他认为中文的瓶颈在于文字的检索系统上——中文完全没有序位的观念。当时中文主要是以注音、部首及笔划数作为检索方式,而该方法完全无法提供足够精度以及利于检索的序位。

在体认到中文印刷技术的落后,转而致力于改良中文的印刷技刷。起初买了几本字典,并且不断剪贴,努力寻找汉字的组成方式。之后回台湾继续研究。

当时的中文排版技术,台湾、香港方面仍然沿用繁体字,但排版耗日费时,呼吁改用英文、弃用汉字的声音层出不穷。大陆方面则推行简化字,追求拉丁化(后来放弃),逐年减少铅字数量,以求大幅降低印刷成本。

朱邦复 因当时无中文终端机(当时流行大型电脑,个人电脑尚不普及也不实用),故朱邦复及沈红莲女士决定为实践检索系统于电脑上,并使英文终端机能处理中文字。此后,社会上有很多负面声浪,商界不看好中文电脑市场,不愿投资;学界(科技人员)鼓吹趁此时淘汰中文,当面嘲讽。两人在孤立无援下,仍坚持理念,一、两年后,在友人之助下,成立一电脑公司。后来得宏碁电脑施振荣先生的技术支援,一同发展中文电脑,于1980年,与宏碁公司共同发表世上首部具有“中文操作系统、中文编程语言、中文套装软件”之中文电脑—天龙中文电脑,售价75万元新台币。次年,又发展出中文终端机;中文处理的速度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也因此,台、港华人誉其为“中文电脑之父”。其后,朱邦复成立零壹电脑公司,低价为厂商提供电脑中文化服务,后来朱邦复为使中文电脑更普及,登报声明放弃仓颉输入法的专利权,希望国人一同研究,此举使仓颉输入法流行于台、港地区。

设计汉卡:虽然朱邦复催生出中文电脑,但售价太高,难以普及。为提供更廉价的中文电脑,朱邦复利用当时Apple II电脑(先IBM PC一步流行起来的个人电脑)热潮,研发该机之中文接口——“汉卡”,售价新台币1500元,使得华人利用电脑处理中文的成本更低了。 为发挥中文资讯潜力,朱邦复宣布愿意公开全部技术,折价新台币1000万元,且将零壹公司股份卖出,以便全心为中文电脑服务。此提议得到台湾资讯会相关人员认同,并委托王安、宏碁、神通三家公司之技术人员,至零壹公司详细鉴定,并由朱邦复公开在资讯会讲解,获果芸执行长及黄惟德副执行长保证,在呈报上级裁决后,于1983年3月初以前,肯定答复政府收购案之最后结果。但在当时,台湾正在规划中文标准,朱邦复提可容纳50,000多字的中文系统计划,而资策会提出13,000字的标准(即大五码)。当时朱邦复着眼于其缺陷太多而大力反对,却遭污陷为***员(当时台海仍处对峙状态,台湾还在戒严时代)。于1983年3月,朱邦复被迫离开台湾,并把零壹公司所有权全部转移给员工。独沈红莲女士随其至美国,继续中文资讯事业。

古今图书集成电子版 台湾解严后,朱邦复于1990年回台,先后居于台东和杨梅。期间曾与资策会合作,将Windows 30中文化。当微软提出收购中文化技术时,朱邦复开价6000万美金。随后,微软放弃收购,改采日本汉字技术,推出新版Windows,并停止资策会视窗授权;失去微软主力以后,资策会版的Windows 30遂淡出市场。而朱邦复带着弟子,在台归隐。

文传时期:1999年,朱邦复应香港文化传信公司之邀,担任文化传信集团副主席。于是迁居澳门,进行一系列中文资讯计划,其中已完成者有:仓颉电书(中文电子书包)、中文CPU(易芯CPU系列、天龙CPU系列)。期间发表了汉字基因理论,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发展可解析中文的理解系统,同时发展图文系统,作为理解系统的应用。朱邦复在文传时期,还同时进行许多专案。 2006年2月,文传因经营问题,裁撤资讯部门,早前大批计划告终。此时朱邦复已届70高龄,鉴于心力有限,转而致全力于发展图文系统。稍后成立幻庐艺坊,其规划是以图文系统将一系列古籍演成动画,借此传播传统美德。

 对于有远大目标的人而言,他们自己内心也会想去体验各自当老板管理公司的滋味,而现在开公司的成本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庞大了。由此就可以看到每段时间都陆陆续续有新的公司崛起,公司多了,竞争就大了,要想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一个好的公司名字必不可少,下列是开公司取名字大全集,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内容呢?

 开公司取名字大全集

 公司的名字需要遵循一定的办法和原则,下文分别整理了些取公司名字的技巧、方法以及一些精选的公司名字内容,取公司名字不妨参考一二。

 1公司取名要点

 --公司名音律需顺畅

 公司的名字有一个字音的注意项,好听的公司名字便于公司宣传,也利于大众优先记住,给公司取名字的时候,音律上要考虑的就是公司名字的音律需要顺畅,即读起来要顺口要听。

 --公司名字形需简洁

 简单的东西往往更容易激发大家的兴趣,提高大家想要去了解的心思,根据消费者的这个现状,取公司名字的时候就要尽量有一些不复杂的词汇,勿用那些复杂、难懂且生僻的字取名。

 --公司名整体需美观

 以上两点简述的是取公司名字的字音和字形注意项,除了考虑这两点,取公司名字还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公司名字的整体要美观。美观的公司名字可为公司塑造出好形象,提高魅力。

 2公司取名方法

 --运用四字成语

 四字成语属于汉字的精华一类,取公司名字的时候,就可将四字成语加入进去,运用一些与公司产品有着共通点的成语作为公司的名字,比如熠熠生辉,服装公司就可以借其取名为“衣衣生辉”。

 --运用优秀古籍

 我们国家历史文化深厚,从过去到现在,产生了大批量的优秀古籍内容,这些都是很好的取公司名字的参考文献,给公司取名字的时候就可以引用其中优秀的文字内容作为公司名字。

 --运用高级哲理

 公司代表的公司的对外形象,而人们对于有文学气质的东西往往都有很大的宽容性,在给公司取名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于这一点,给公司取一个藏有优秀哲理的名字,提高公司的文化气息。

 --运用祥瑞之兽

 为了促进公司的发展,很多公司老板都会在公司摆放一些具有着祥瑞含义的物件,达到一个集聚福气的作用,其实也可以在公司名字中体现出吉祥、招领福气,比如加入一些祥瑞之兽的名称。

 --运用文雅植物

 公司由于经营范围的不同,释放的气质不同,若公司是经营与文化相关的产品,那么公司的名字相对而言,就要文雅些,这时候就可以利用一些文雅植物的名称加入公司的名字中。

 --运用老板之名

 取公司名字可以选择一个特色的方式,就是利用老板的名称来给公司取名字,这样取出来的公司名字比较有辨识度,也很有个性风采,也比较的有着新颖性。

 --运用特色产品

 现阶段,能够在短时间就发展壮大的公司,通常都是那些经营有特色产品的公司,这类公司取名字的时候,也就可以从公司经营的特色产品入手,这样既宣传了产品,又打响了公司知名度。

 3两字公司名字

 谦仁

 “谦”字与“仁”字都是体现有深刻哲理的字,“谦”指谦虚懂礼,放入公司名字中,体现出来的是公司真心诚信的文化理念,“仁”指仁爱善良,体现的是公司亲切热情的服务态度。

 东安

 “东”字是一个方向字,蕴有着“旭日东升”之典故,表述出来了公司会拥有蒸蒸日上的未来之意,含义张扬有字形,字体气质大气。“安”字表祥瑞,与“东”组合,平顺好听。

 如盈

 “如盈”两字作为公司名字,听起来很温柔,好似有着美丽女子画面,适合作为经营女性产品的公司。“如”字有表示顺利之意,“盈”指盈利,搭配为名,意表财源广进、事业顺利。

 辉久

 “辉久”二字,意表光辉灿烂、长长久久之意,含义吉利,直白的宣示出了公司的宏伟蓝图和野心,也从侧面显示出了公司能力的优秀。两字读音一个一声一个三声,听起来沉稳有力。

 4三字公司名字

 清禾轩

 “清禾轩”三字流露出来的气质古风又诗意,有一种古时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高雅,给人以清风明月般的享受。“清”指干净、清澈,显示公司绝不作假的态度,“禾”指谷物,意表丰收,象征财源滚滚。

 木瑾阁

 “木”字暗示公司类别,适合家具类公司名字,整个名字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氛,显示出了天然、无污染之意,很有绿色环保概念。“瑾”指美玉,美玉指富贵之物,意表财运亨通。

 麒漆升

 “麒”指麒麟,麒麟是瑞兽,传说中凡麒麟到达之处,必将有好事发生,以“麒”作为公司名字,代表繁荣昌盛、一帆风顺。“漆”显示公司类别,适合装饰建筑类公司名字。“升”指升高,象征如日中天、兴旺发达。

 5四字公司名字

 皓星阳红

 “皓星阳红”四字中,含有着多种景象,既有皓月当空之景,亦有星辰漫天之景,也有红日显现之景,蕴含多种祥瑞闪耀之景,作为公司名字,意表福气聚集、好运连连、福星高照、发展昌盛。

 欣欣相鑫

 “欣欣相鑫”四字,选自于成语“欣欣向荣”,意表兴旺发达、事事顺意,以“荣”替换“鑫”字,使得整个名字的气质更加的富贵,“鑫”字中带有三金,意表财源广进、财源滚滚。

 柏白百航

 “柏白百航”四个字中,前三个字用的是同一个拼音结构,看起来独特,听起来也独特,其“柏”字,代表不畏不屈的公司精神,其“白”字,意表公司的诚信作风,其“百”字,指公司会受人欢迎。最后的“航”字,则有着一帆风顺之意。

 6公司名字大全

 [01] 德旺 鹏圆益 美天无限

 [02] 巨利 旭诺亮 美华意界

 [03] 如伟 科隆利 广佰广艺

 [04] 世钟 瑞怀浩 鑫思胜联

 [05] 大有 腾龙喜 楚雄顺大

 [06] 太言 燕丰蓝 真旭凯羽

 [07] 飞捷 值乾美 银迅洋扬

 [08] 世晋 东宁旭 龙火嘉鹏

 [09] 文美 菲诗旭 联同蓝维

 [10] 宏康 新帝扬 跃翔力利

 [11] 致远 华茂麟 邦跃杰伦

 [12] 世兴 欧可忆 科启力利

 [13] 天骑 央恒扬 嘉锐立亚

 [14] 天相 双申华 方圆同创

 [15] 德光 创胤毅 凯全海浩

 [16] 发贵 万盛多 盛羽迅畅

 [17] 贵浩 利达博 天恒艾闻

 [18] 天畅 博若盛 利妙财风

 [19] 三麝 朴元麟 金门同创

 [20] 世金 梓辉宝 时顺旭维

 [21] 华禄 威廉海 西启鑫环

 [22] 进合 尚麒生 源铭创迪

 [23] 永泰 本源兴 宏隽享都

 [24] 文丰 胧泉朝 富润锐阳

 [25] 云舟 元洲威 傲梦思胜

 [26] 安利 速增元 珍火品源

 [27] 光和 优派克 云瑞西贝

 [28] 山区 奇笙芳 迪扬汇辰

 [29] 文化 百分百 鑫梦信讯

 [30] 天雅 宣和盈 隆恒贝瑞

 [31] 祥浩 随愿秀 龙羽特云

 [32] 隆公 聚世佳 源广达迅

 [33] 浩成 兴华恩 迪扬汇辰

 [34] 大鑫 中鑫信 驶仕戎欧

 [35] 生益 阔搏帝 诺贝利奥

 [36] 春康 力生川 和平视点

 [37] 宝兴 成泰昌 博达长兴

 [38] 太明 政远锦 诺润世源

 [39] 世先 鲸航锐 甲子万合

 [40] 文工 栗雅华 盘恒麟正

 [41] 皇广 佩创力 建锐天裕

 [42] 文童 迈萃振 锐森卓晶

 [43] 山大 东都腾 中均佳竹

 [44] 万宏 夯石捷 杰星尼竹

 [45] 大青 先悦大 凯财速诚

 [46] 三奇 寿星灿 科鼎崇德

 [47] 千广 松良超 奥蓝视线

 [48] 本恒 盛天泽 创铭景利

 [49] 天福 旭日荣 安跃迈科

 [50] 天骥 贤融泰 尚通环汇

 [51] 旺康 馨月佰 傲梦思胜

 [52] 富瑞 世纪特 鑫力元奥

 [53] 生林 国盛易 长荣佳世

 [54] 生达 江美索 科威奥成

 [55] 润寿 金潮杰 信庆福威

 [56] 广富 金基涛 智泽南福

 [57] 力发 崇融美 福赛梦扬

 [58] 弘长 岩辰德 京久恒业

 [59] 华弘 新路达 通森乐财

 [60] 浩满 新洲茂 铁鑫鼎德

 [61] 天翔 帅新众 润宝环硕

 [62] 大马 艺川江 鑫超金洋

 [63] 飞安 资邦财 清铭时翔

 [64] 玉利 众舜卓 超泰景贝

 [65] 天德 国赟宝 泰翔凌辉

 [66] 世新 运星美 新立德聚

 [67] 天月 尚品源 吉晶乐佩

 [68] 万大 广帆可 国采点睛

 [69] 巨鹏 志恩财 环鼎扬冠

 [70] 永志 金陇明 信欣丰成

“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是一句流传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谣,是说这一带的人大都自称是山西移民。其实,如今的鲁南人并非全都来自山西,滕州市现有的1200多个自然村中,只有一半(687个)是由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新建起来的,另一半还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不仅如此,滕州本地在两千多年前还最早产生了几大土著姓氏:滕姓、任姓、薛姓、倪姓、颜姓等,正如《百家姓》中“清河张陇西李”的“郡望”说法,滕州也成为这些姓氏最早的发源地和兴盛地……

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部落、种族、家族、姓氏不断延续流传的历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民族性格和习惯使我们的姓氏如同我们先天携带的生理基因一样,成为一个民族、一个群落、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符号标志和血缘纽带。“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即本家”的说法,使中华民族有了先天的向心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研究这些,可以满足海内外华人日益增强的“寻根”意识和“认祖”心理,客观上解决一下“我从哪里来”的问题。笔者已在一篇文章中考证过“任”姓的由来(天下“任”姓出自“造车鼻祖”奚仲故里的山东省滕州市),今再探索一番“滕”姓的根源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因此说,中国人的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世界其他地区从姓的产生到普遍使用仅有1000年的历史,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才是近400年间的事。

姓,代表氏族的血统,出自氏族的图腾,最早起源于母系社会。姓和氏当初是分开的,宋代史学家郑樵在其《通志》一书中说:“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夫人称姓”;《左传隐公八年》中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清顾炎武校“谥”为“氏”),因以为族。”这就是说,姓是根据出生的自然血统而来,氏是根据先人所受封的土地而获得。宋朝刘恕《通鉴补记》注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有着不同的起源、功能和作用,与中国古代的“裂土分封”制度相伴生。《荀子儒效篇》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的就是周朝初年“裂土分封”的事实。姓氏的合一,是在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废除“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姓和氏才统一起来,正是秦汉之际,才奠定了中国汉族姓氏世代稳定的基础。

我国当代所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000个。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资料及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资料得出研究成果,排出了目前占全国人口994%的前500个姓氏的人口数量顺序,前200个姓氏就占了目前全国人口的95%以上。除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前十位外,滕姓排在第210位左右,总人口也已百万计。

滕姓在历史上以开封、南阳为“郡望”,传统的《百家姓》即注明“南阳郡”为滕姓郡望。大致是在汉代滕姓宗族以山东北海郡(今青州一带)为显;汉末以后迁到河南南阳、开封、邓州、西鄂一带,以南阳为望族;唐代以来又以浙江东阳(婺州)滕家一枝独秀;宋代东阳滕姓因宋末靖康战乱而入闽迁吴,遂南北散播,东西迁徙,滕姓遍布全国各地……当代则以浙江、广西、湖南、黑龙江、辽宁等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滕州历史久远,7300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4000年前,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佶、缳、依,排在第五位的即是“滕”姓。这十二个姓实际上是黄帝部落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起自己的氏族而不能有姓——这是姓为氏的支系的时代。

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上都出自炎、黄二帝之后,黄帝打败炎帝后率族东来,封其第十子于“滕”,是为4000年前后的黄帝之滕,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滕”之由来。黄帝第十子因封于滕地即为“滕氏”,明万历版《滕县志卷六封爵谱》中记载了一位殷代的“滕伯”:“滕伯名文者,黄帝之后也。贤而有礼,为叔父服齐衰,君子称之。”这说明早在夏商时代,滕地就建立起了滕氏方国!至于“滕”字,古为“塍”,即田埂,因滕与塍同音,古文中即以“塍”假借为“滕”。《说文解字》中载:“滕,水超涌也。从水,朕声”,取泉水腾涌之义,由此也说明了滕州自古就是水足田广、农业发达的膏腴之地。

到了距今3000多年前,这里又成为商代氏族的摇篮。史载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滕州亦被称为“商源”!

到公元前10世纪,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其异母弟、周文王十四子“错叔绣”于滕建立姬姓滕国,是为西周之滕,这是周代滕国的由来,错叔绣成为滕国的第一代国君。清道光版《滕县志卷六滕世家第一》对此有详细记载:

“滕叔绣者,周文王之庶子,而武王异母弟也。武王克商,封同姓之国四十人,兄弟之国十有五人,班宗彝作分器,于是封叔绣于滕,爵为侯。叔绣始居错,故一称错叔绣。自叔绣以下传十余世无谱,至鲁隐(公)时始见于《春秋》。”

滕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很是有名。《左传》称滕国的疆域“绝长补短方五十里”,故而又称“滕小国”。别看滕国小,但因为它是姬姓周朝王室的嫡传后裔,因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左传》中记载了一个“滕薛争长”的故事: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春天,滕侯及其邻国的薛侯都到鲁国朝聘,两位国王为上朝的排列顺序发生了争执。薛侯认为他先受封应当居长,滕侯却以自己是“周之卜正”,而薛是庶姓为由争得了长位,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薛国。由此可以看出滕国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这也应了鲁南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萝卜不大,长在了背(辈)上”!

滕国自第一代国君错叔绣始,在春秋战国诸侯攻伐争霸的混战局面中存在了近七百年,历三十一世(一说三十二世),这几乎成为一个小国求得长存自保的奇迹!滕国历代国君中最有名的是“滕文公”,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连孟子来滕国下榻的“上宫”目前还遗址尚存……滕国曾被孟子称誉为“善国”,至今滕州城的南北主干道就取名为“善国路”,滕州博物馆里陈列着近年来在滕州发掘出土的大量古滕国文物,如“滕侯鼎”、“滕公鬲”、“滕公簋”、“滕皇编钟”等等,见证着古滕国的历史和繁荣!

关于滕国的灭亡,一说亡于齐,一说宋,一说越。《滕县志滕世家》载:“(滕国)后竟为宋所灭,上距孟子时四十余年,周赧王之二十有九年也(公元前286年)。或曰越灭滕,或曰齐灭滕,自叔绣初封传三十一世,一作三十二世。”滕国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如今,滕州本土反倒少有滕姓了,盖因战国末期滕国灭亡后滕国遗民避难外迁的结果。

为了查证这一史实,笔者于2003年3月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寻资料。《中华姓氏大典》中引证《通志》介绍滕姓:“滕氏,文王第十四子叔绣后也。”唐代《元和姓纂》中载:“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后。滕失国,子孙以国为氏。”《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收集了七种滕氏家谱的存目,分别是:

(1)江苏《朱方滕氏五修族谱》,六卷,滕世忠纂,民国八年(1919年)刻本,镇江博物馆藏;

(2)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一卷,滕文昭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宝山滕氏铅印;

(3)浙江乐清《南阳滕氏宗谱》,清同治三年(1864年)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博物馆藏;

(4)浙江兰溪游埠乡《滕氏五聚堂宗谱》,五卷,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木刻本;

(5)浙江东阳《东阳滕氏宗谱》,二十卷,清滕廷锺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活字本,有十二册存美国;

(6)山东《泰安滕氏家谱》,一册,民国滕锡龄撰,民国十九年(1930年)抄本,泰安图书馆藏;

(7)湖北新洲滕榨村《滕氏宗谱》,民国滕练成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木刻本。

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珍本室仅藏一本上文目录中提到的《吴门滕氏世略抄》,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东吴滕文昭撰,序文中说:

“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封于滕,即今山东滕县也。滕之有国始武王十三年乙卯,终敬王三十六年丁巳,凡六百三十九年。《孟子》七篇中颇著其行,然世次已弗能详矣。子孙繁衍,以国为氏,秦汉之间氏族未著,源流亦弗甚彰,至后汉顺帝时中郎将(滕)抚始以北海人显,厥后文章功业炳耀史册者代有其人,虽南北播迁,郡系不一,而渊源固未尝稍异也。今天下之滕可考者凡三:

一曰北海之滕,始于中郎将(滕)抚,以文武才用显于世。(汉)桓帝时京兆尹(滕)延以长者称。孙权兴,右司马(滕)耽、(滕)胄兄弟渡江相从,功盖一时。自是大司马(滕)胤、卫将军(滕)牧踵贵于吴,北海之称未改也。至晋武当侯(滕)修起于南阳,而北海之声闻稍替矣。

二曰南阳之滕,始于孙皓。时广州刺史(滕)修起南阳之西鄂,至晋为南安将军,封武当侯;(滕)修之孙平南将军(滕)含,(滕)含之弟交州刺史(滕)子豚,(滕)修之曾孙、龙骧将军(滕)恬之,桓温都护(滕)峻,宋秘书监(滕)演俱为西鄂人,故南阳之称益著,盖汉季渡而南,散居江左,其在南阳者,北海之流,而实江左之裔也。迄唐开元初国子司业公(滕)令琮以东阳著闻于世,江南渐显,而江北难稽矣。

三曰东阳之滕,始于司业公(滕)令琮,起婺州之东阳,累叶同居,六传后分三支,递相迁徒,南至南海,北抵青齐,西极巴蜀,东流吴会,虽派系不一,而皆导源于东阳。吾吴郡滕数典言祖,盖亦始自东阳,以司业公为鼻祖,世系具载,谱牒历历可稽……”

这篇序文详细论述了滕姓的起源由来、世系变迁及历代分支,印证了滕姓家族与古滕国即今山东省滕州市的渊源关系。

为了进一步查实滕姓的起源变迁,笔者又于2002年5月到上海图书馆查寻有关滕姓史料,《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收录了目前上图馆藏的八种滕姓家谱,分别是:

(1)《滕氏六修宗谱》(福建建瓯),民国21年(1932年)滕金泉等纂修,木活字本8册;

(2)《滕氏宗谱》(江苏无锡),清光绪七年(1881年)滕廷锺等纂修,木活字本12册;

(3)《南阳郡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滕贵平等纂修,种德堂木活字本7册;

(4)《南阳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滕春逵等纂修,种德堂木活字本9册;

(5)《南阳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民国十八年(1929年)种德堂木活字本2册;

(6)《大塘滕氏宗谱》(浙江兰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滕玉珊纂修,锡类堂木活字本7册;

(7)《让长滕氏宗谱》,清朝崇本堂木活字本(已残);

(8)《滕氏宗谱》,清朝秉德堂木活字本(已残)。

上海图书馆馆藏的8种滕氏家谱,因后两部已残未能查阅,三部“南阳滕氏宗谱”中选阅年代最早、存卷较为完整的清同治版,共查阅翻看了(1)、(2)、(3)、(6)四种。这些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滕姓家谱,虽各以某一朝代、某一地域的滕姓分支尊长为始迁祖,以下以“一世”、“二世”、“三世”代代绵延嫡传,然所有的滕氏家谱无不开宗明义,叙述“滕”姓由来“以国为姓”,起源于山东滕州的古“滕国”,公推滕国第一代国君“叔绣”为最初始祖!

所查四种家谱中,第(1)福建建瓯本载其始迁祖是“平章公(滕缉齐)”,南宋德佑年间(1275年)入闽,自称“郡系南阳,本邓州内乡县”;“上祖随驾南渡,卜居建宁府瓯邑禾供里,子孙繁衍,遂分东、西房……”叙述滕姓由来时载“滕国厥后三十一世,周赧王二十九年失国,子孙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