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上纪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上纪简介,第1张

中脘穴的别名·上纪上纪为经穴别名,即中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上纪者,胃脘也。”王冰注:“谓中脘穴也。”《类经图翼》作中脘之别名。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CV12,RN12)。出《脉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中脘穴的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穴名解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

详见百科词条:上纪 [ 最后修订于2017/2/20 10:53:53 共697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张仲景的学生王叔和曾任三国魏的太医令,他在临证实践中体会到了脉诊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所以他选取《黄帝内经》、《难经》及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人的有关著述,编著成《脉经》一书。

《脉经》全书共10卷。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后世亡佚。本书经宋代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有所更动,后世有多种刊本印行。

《脉经》把脉象分成24种,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基本上概括了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一些脉象,后世脉象种数虽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

同时《脉经》中还对各种脉象作了比较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描述,这就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王叔和可谓在脉学中做此类工作的第一人。

《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总结了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并保存了一部分古代诊断学的文献资料。

三国之后的魏晋时期,西晋医学家皇甫谧搜求古典医籍,遥宗古人妙术,除著有《依诸方撰》等之外,主要有《针灸甲乙经》12卷,作为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流传后世,在我国医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