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降火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滋阴降火方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滋阴降火方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滋阴降火方 1 拼音

zī yīn jiàng huǒ fāng

2 处方

南沙参15克,北沙参15元,元参15克,丹皮9克,石斛12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9克,锦灯笼9克,花粉15克,黄芪9克,金莲花12克,马蔺子9克。

3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主脾肾阴虚,虚火上炎。

4 滋阴降火方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 摘录

赵炳南方

古籍中的滋阴降火方 《景岳全书》:[卷之十六理集·杂证谟虚损]论外备用方

五三)劫劳散(妇一二四)三才封髓丹(寒一六六滋阴降火方)麦门冬汤(寒四五气热血焦)大补地黄丸(寒一

《凌临灵方》:金破无声

,喉痹声嗄,所谓金破则无声也,脉形弦数,治宜滋阴降火。方见咳嗽门史姓方,去苏子、梨膏,加射干、金果榄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治法

,肾虚精竭亦必致耳聋、耳鸣。药宜泻南方补北方,滋阴降火为主。心虚当宁心顺气,宜辰砂妙香散、平补镇心丹

《医学摘粹》:[杂病证方歌括热证类]口糜龈烂出血

酿成此证总非轻。甘露饮二地二冬味并嘉,枳甘石斛合枇杷,滋阴降火功偏大,仙露名方世共夸。《医学摘粹》

《奇方类编》:[卷上痰嗽门]久嗽痰火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鸢尾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鸢尾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鸢尾 1 拼音

yuān wěi

2 英文参考

fleurdelis

3 注解

鸢尾

鸢 尾 RhizomaIridisTectori

(英) RoofIrisRhizome

别名 蓝蝴蝶、土知母、铁扁担、扇把草。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鸢尾IristectorumMaxim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互生,2列,剑形,长30~45cm,宽约2cm。花青紫色,1~3 朵排列成总状花序,花柄基部有佛焰花苞,长4~5cm;花被片6,2 轮,外轮3 片圆形,上面有鸡冠状突起,白色或蓝色,内轮3片较小,拱形直立;雄蕊3,着生于外轮花被片基部;子房下位。蒴果长椭圆形,有6棱,长3~4cm。种子多数,圆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于林下、山脚及溪边的潮湿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广东、广西、四川。

采制 夏、秋季采收,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 根茎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节,节上常有分歧,节间部分一端膨大,另一端缩小,膨大部分密生同心环纹,愈近顶端愈密。

化学成分 含鸢甙(tectoridin)、鸢尾新甙A、B(iristectorinA、B)、鸢尾酮甙(tectoruside)等。

性味 性寒,味辛、苦;有毒。

功能主治 消积、破瘀,行水,解毒。用于食滞胀满、症瘕积聚、肿毒、痔瘘、跌打损伤。

用到中药鸢尾的方剂 鸢尾串

:yuānwěichuàn《串雅补》卷二:方名:鸢尾串组成:干白蝴蝶花根(为末)4钱,生白蝴蝶花根1

貍骨丸

参2分,胡燕屎2分,黄芩2分,丹砂2分,马目毒公鸢尾2分,黄连3分,芍药3分,雄黄3分,青葙子3分,

大金牙散

3分,芍药3分,射干3分,升麻3分,徐长卿3分,鸢尾3分,蜂房3分,细辛3分,干姜3分,芒消3分,由

金牙散

分,鬼臼2分,鬼督邮2分,黄环2分,鸢根(本草有鸢尾,此云鸢根即是用鸢尾之根也)2分,青木香2分,牡

甘露解毒丹

、核糖核酸合成。射干所含杧果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鸢尾苷有利尿作用,可进一步加强胆红素的排泄。薄荷注射

更多用到中药鸢尾的方剂

用到中药鸢尾的中成药 清咽润喉丸

温为35℃;检测波长为266nm。理论板数按次野鸢尾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

更多用到中药鸢尾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鸢尾 《证类本草》:[卷第十]射(音夜)干

亦疗毒肿,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人言其叶是鸢尾,而复又有鸢头,此盖相似尔,恐非乌者即其叶名矣。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射干

。弘景曰∶此是乌根,**,庭台多种之。人言其叶是鸢尾,而复有鸢头,此若相似尔,恐非乌也。又别有射干,

《证类本草》:[卷第十]鸢尾

生九疑山谷。五月采。陶隐居云∶方家云是射干苗,无鸢尾之名。主疗亦异,当别一种物。方亦有用鸢头者,即应

《本草图经》:[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射干

云∶射干临层城是也。此不入药用。苏恭∶射干此说是鸢尾,叶都似射干,而花紫碧色,不抽高茎,根似高良姜,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由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宣痹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温病条辨》卷一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宣痹汤的用法用量 66 宣痹汤的临床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宣痹汤 1 拼音

xuān bì tāng

2 处方

防己15克 杏仁15克 滑石15克 连翘9克 山栀9克 薏苡15克 半夏9克(醋炒)晚蚕沙9克 赤小豆皮9克(取五谷中之赤小豆,凉水浸,取皮用。)

3 功能主治

清化湿热,宣痹通络。治湿热痹证。湿聚热蒸,阻于经络,寒战发热,骨节烦疼,面色痿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灰滞。

4 宣痹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痛甚,加片姜黄6克、海桐皮9克。

5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6 《温病条辨》卷一 61 方名

宣痹汤

62 组成

枇杷叶2钱,郁金1钱5分,射干1钱,白通草1钱,香豆豉1钱5分。

63 功效

苦辛通阳,轻宣肺痹。

64 主治

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

65 宣痹汤的用法用量

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66 宣痹汤的临床应用

1呃逆:陈某某,女,成年,售货员。呃逆频作,治疗三月余未效。症见呃逆连声,偶有嗳气,食欲不振,郁郁寡欢,苔薄白,脉缓。治以炙枇杷叶12g,郁金10g,射干10g,香豉6g,炙旋覆花12g,柿蒂10g,香附子10g,通花5g,进二剂,呃逆大减,续服而愈。

2胸痛:刘某某,女,30岁,工人。患有胸膜炎经西药治愈,唯胸膜增厚,胸部憋闷不适,疼痛经久不愈,服中西药罔效。凡负重或咳嗽,胸痛加剧,精神抑郁,食量减少,舌淡苔薄,脉弦。治以炙枇杷叶10g,郁金10g,射干10g,降香10g,橘络5g,路路通10g,炙旋覆花10g,丝瓜络15g,瓜蒌壳15g,青皮8g,通花5g,连进三帖,疼痛减轻,服至十余帖,诸证悉愈。

3喉痹:冯某某,女,35岁,工人。三月以来咽中不爽,常有异物梗阻感,饮食吞咽无异常不适,胃纳减少,形体偏瘦,心怀恐惧,神志不乐,舌红苔少,脉濡细数。治以炙枇杷叶12g,射干10g,郁金10g,瓜壳15g,北沙参15g,麦冬12g,重楼10g,大青叶10g,降香10g,通花5g。守方出入十余帖而愈。

古籍中的宣痹汤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

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经谓∶风寒湿三者合而为痹。《金匮》谓∶经

《温病指南》:[卷下]湿温上焦篇

阴湿温痹郁而哕者。(俗名呃忒)上焦清阳气郁也。宣痹汤主之。宣痹汤枇杷叶(二钱)郁金(一钱五分)射干

《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湿温、寒湿

。四六、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上焦清阳郁,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肺痹为

《本草征要》:[第三卷肾与膀胱经](三)利水渗湿、清膀胱

目录 1 拼音 2 《全生指迷方》卷四 21 组成 22 主治 23 五味子煎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3 《圣惠》卷四十六 31 组成 32 主治 33 五味子煎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五味子煎 1 拼音

wǔ wèi zǐ jiān

2 《全生指迷方》卷四 21 组成

五味子5两,桂(取心)1两,川乌头(炮,去皮脐)1两。

22 主治

肝咳,咳则两胁痛,甚则不可转侧,转侧两胁下满,恶寒,脉弦紧。

23 五味子煎的用法用量

每服弹子大,食前温酒化下。

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水5升,煎至1升,绞取汁,用好蜜2两,再熬成膏。

3 《圣惠》卷四十六 31 组成

五味子1两,款冬花1两,木通1两(锉),细辛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青竹茹2两,菖蒲1两,酥2两,枣膏5两,白蜜5合,生姜汁1合。

32 主治

咳嗽气促,胸中满闷,语声不出。

33 五味子煎的用法用量

每服1茶匙,含咽之,不拘时候。

34 制备方法

捣五味子以下9味为粗散,以水5大盏,煎至2大盏,去滓,下酥、枣膏、蜜、生姜汁等,煎成膏。

古籍中的五味子煎 《全生指迷方》:[卷四]咳嗽

胁痛,甚则不可转侧,转侧两胁下满。恶寒脉浮紧,五味子煎主之。恶热脉疾,目赤头眩,百部丸主之。射干汤射

《鸡峰普济方》:[卷第七肺]射干汤

若肝咳恶风脉浮宜此射干汤恶寒脉弦紧宜五味子煎恶热目赤脉头眩宜百部丸(五味子煎百部射干麻黄(各半两)五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一喘嗽门]咳嗽失声(附论)

日四五度。忌鲤鱼芜荑。海藻菘菜等。通声煎(一名五味子煎出圣惠方)治咳嗽气促。胸中满闷。语声不出。五味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灌浆证治

痛,神曲煎汤下。烦躁,麦门冬汤下。渴,用麦门、五味子煎汤下。吐泻,藿香、陈皮汤下。痘不成浆,多服数帖

《济阴纲目》:[卷之四虚劳门]治骨蒸劳瘵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甘桔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35 运用 36 摘录 4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之甘桔汤 41 组成 42 功能主治 4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5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方之甘桔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方之甘桔汤 61 甘桔汤的别名 62 组成 6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64 功能主治 7 《痘疹全书》卷下方之甘桔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幼科类萃》卷二十五方之甘桔汤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普济方》卷三八四引《钱氏方》之甘桔汤 91 甘桔汤的别名 92 处方 93 制法 94 功能主治 95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96 摘录 10 《杏苑》卷三方之甘桔汤 101 处方 102 功能主治 10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04 摘录 11 《外科启玄》卷十二方之甘桔汤 111 甘桔汤的别名 112 处方 113 功能主治 114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15 摘录 12 《种痘新书》卷十一方之甘桔汤 121 处方 122 功能主治 12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24 摘录 13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方之甘桔汤 131 处方 132 功能主治 133 摘录 14 《治疹全书》卷下方之甘桔汤 141 处方 142 功能主治 14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44 摘录 15 《白喉全生集》方之甘桔汤 151 处方 152 功能主治 15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54 摘录 16 《片玉痘疹》卷三方之甘桔汤 161 处方 162 功能主治 16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64 摘录 17 《保命歌括》卷十七方之甘桔汤 171 组成 172 功能主治 17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8 《幼科发挥》卷四方之甘桔汤 181 组成 182 功能主治 18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19 《御药院方》卷九方之甘桔汤 191 组成 192 功效主治 19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0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甘桔汤 201 组成 202 功能主治 20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04 运用 21 《痘疹仁端录》卷十三方之甘桔汤 211 组成 212 功效主治 22 《幼科指南》卷下方之甘桔汤 221 组成 222 主治 22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3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甘桔汤 231 组成 232 主治 23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4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甘桔汤 241 组成 242 功能主治 24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44 运用 245 制备方法 25 《喉科枕秘》卷二方之甘桔汤 251 组成 252 功能主治 25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6 《幼幼集成》卷六方之甘桔汤 261 组成 262 功能主治 26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7 《麻疹备要方论》方之甘桔汤 271 组成 272 功能主治 27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2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甘桔汤 1 拼音

gān jú tāng

2 概述

甘桔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五首。

3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甘桔汤 31 处方

桔梗二两,甘草一两[1]。

32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33 功能主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甘桔汤主治小儿肺热,或风热上壅,咽喉肿痛[1]。

主治小儿肺热,手掐眉目鼻面。

34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煎,食后服[1]。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35 运用

加荆芥、防风,名“如圣汤”:热甚,加羌活、黄芩、升麻。

36 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4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之甘桔汤 41 组成

甘草、桔梗、山豆根、玄参、牛蒡子、荆芥各等分,麦门冬量加倍[1]。

42 功能主治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之甘桔汤主治麻疹咽痛,口舌生疮[1]。

4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水煎,温服。

5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方之甘桔汤 51 处方

甘草、桔梗、麦门冬各一两[1]。

甘草 桔梗 麦门冬各30克

52 功能主治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方之甘桔汤主治胃痈,痰气上壅[1]。

功在清热化痰,养阴排脓。

5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54 摘录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

6 《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方之甘桔汤

甘桔汤为方剂名,出自《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即《伤寒论》方记载的桔梗汤的别名[1]。

61 甘桔汤的别名

甘桔汤[2]。

62 组成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2]。

6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分二次服[2]。

64 功能主治

《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方之甘桔汤功能宣肺利咽[2]。主治少阴病,咽痛。[2]

7 《痘疹全书》卷下方之甘桔汤 71 处方

桔梗(米泔制)、牛蒡(炒,研)、甘草。

72 功能主治

《痘疹全书》卷下方之甘桔汤主治痘疮之后,咽喉痛。

7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74 摘录

《痘疹全书》卷下

8 《幼科类萃》卷二十五方之甘桔汤 81 处方

人参(去芦)5钱,桔梗(蜜浸,炒)1两,甘草(半生半炙)2钱。

82 制法

上锉散。

83 功能主治

《幼科类萃》卷二十五方之甘桔汤主治小儿感冒风热,火气熏逼,痘疮蕴毒上攻,咽喉肿胀,痰气不顺,咳嗽失音。

84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不拘时服。

85 摘录

《幼科类萃》卷二十五

9 《普济方》卷三八四引《钱氏方》之甘桔汤 91 甘桔汤的别名

甘桔散

92 处方

桔梗1两(末,浸1宿,焙干用),甘草2两(炒)。

93 制法

上为细末。

94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三八四引《钱氏方》之甘桔汤主治上焦热,咽痛,嗽脓血。

95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甘桔散(《证治准绳·幼科》卷九)。

96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四引《钱氏方》

10 《杏苑》卷三方之甘桔汤 101 处方

薄荷1钱,贝母1钱,黄芩1钱,山栀子7分,连翘7分,甘草5分,桔梗1钱5分。

102 功能主治

《杏苑》卷三方之甘桔汤主治重衣厚被,或过食煎煿热物,致项热头重,喉音不清,咳嗽口燥。

10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用水煎熟,食后温服。

104 摘录

《杏苑》卷三

11 《外科启玄》卷十二方之甘桔汤 111 甘桔汤的别名

大甘桔汤

112 处方

桔梗8分,甘草1钱半,射干6分,牛蒡子(炒)6分,防风4分,玄参4分。

113 功能主治

《外科启玄》卷十二方之甘桔汤主治咽痛,痰壅声哑。

114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大甘桔汤(《古方汇精》卷二)。方中防风、玄参用量原缺,据《古方汇精》补。

115 摘录

《外科启玄》卷十二

12 《种痘新书》卷十一方之甘桔汤 121 处方

桔梗、甘草、牛子、连翘、玄参、黄芩、山豆根。

122 功能主治

《种痘新书》卷十一方之甘桔汤主治喉痛。

12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噙。

124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一

13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方之甘桔汤 131 处方

甘草2钱(生),桔梗2钱,花粉1钱,鼠粘子1钱,连翘1钱,山栀仁1钱,生黄连1钱,生地黄1钱。

132 功能主治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方之甘桔汤功在疏风。主治弄舌喉风。

133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14 《治疹全书》卷下方之甘桔汤 141 处方

桔梗、前胡、牛蒡、杏仁、苏子、橘红、象贝母、羚羊角。

142 功能主治

《治疹全书》卷下方之甘桔汤主治疹后感冒而呛者。

14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痰多者加莱菔子、白芥子。

144 摘录

《治疹全书》卷下

15 《白喉全生集》方之甘桔汤 151 处方

甘草3钱,桔梗4钱,银花1钱5分,麦冬(去心)2钱,僵蚕(姜汁炒)2钱,鼠粘2钱,冬桑叶3钱。

152 功能主治

《白喉全生集》方之甘桔汤主治白喉虚热证,白见于关内,外色稍不润,喉内红肿,下午痛甚,口干不渴,舌苔虽黄而滑,小便略赤而长,饮食稍碍,心烦不眠。

15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54 摘录

《白喉全生集》

16 《片玉痘疹》卷三方之甘桔汤 161 处方

甘草、桔梗、大力子、天花粉、山豆根、麦冬。

162 功能主治

《片玉痘疹》卷三方之甘桔汤主治痘起发光壮,收靥咽痛。

16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竹叶、灯心为引,水煎服。

164 摘录

《片玉痘疹》卷三

17 《保命歌括》卷十七方之甘桔汤 171 组成

桔梗、当归、栝楼仁、汉防己、桑白皮、贝母、杏仁(炒)、甘草节、薏苡仁、百合、黄耆、玄参各等分。

172 功能主治

《保命歌括》卷十七方之甘桔汤主治肺痈,咳唾脓血。

17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2盏,加生姜2片,煎服。

18 《幼科发挥》卷四方之甘桔汤 181 组成

桔梗、甘草各等分,紫苏叶减半,乌梅肉少许。

182 功能主治

《幼科发挥》卷四方之甘桔汤主治咳嗽,风寒外感,不热不渴者。

18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入阿胶化服。

19 《御药院方》卷九方之甘桔汤 191 组成

桔梗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2两,甘草(炙)1两。

192 功效主治

《御药院方》卷九方之甘桔汤功在下一切气。主治胸中结气,咽喉不利。

19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微温时时服。

20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甘桔汤 201 组成

桔梗、甘草、防风、牛蒡子、玄参、升麻、射干。

202 功能主治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甘桔汤主治瘄后咽喉肿痛。

20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04 运用

热甚,加黄芩;小便黄涩,加木通、天花粉、薄荷。

21 《痘疹仁端录》卷十三方之甘桔汤 211 组成

甘草、桔梗、牛蒡、荆芥、玄参、天花粉。

212 功效主治

《痘疹仁端录》卷十三方之甘桔汤功在清利咽喉。主治痘疹,咽喉痛。

22 《幼科指南》卷下方之甘桔汤 221 组成

桔梗、甘草、杏仁泥。

222 主治

《幼科指南》卷下方之甘桔汤主治咳嗽,咽痛,声哑者。

22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加竹沥半钟和服,细茶咽下。

23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甘桔汤 231 组成

甘草、桔梗、玄参、炒芩。

232 主治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甘桔汤主治痘,口干,咽喉疼痛。

23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频频噙咽。

24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甘桔汤 241 组成

甘草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薄荷1钱,黄芩1钱,桔梗3钱,加玄参1钱。

242 功能主治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甘桔汤主治喉闭。

24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频频噙咽。

244 运用

咳逆,加陈皮;咳嗽,加知母、贝母;咳发渴,加五味子;唾脓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面目肿,加茯苓;呕,加半夏、生姜;少气,加人参、麦门冬;肤痛,加黄耆;目赤,加栀子、黄连;咽痛,加鼠粘子、竹茹;声哑,加半夏、桂枝;疫毒头痛,肿,加鼠粘子、大黄、芒消;胸膈不利,加枳壳;心胸痞,加枳实;不得卧,加栀子;发斑,加防风,荆芥;酒毒,加干姜、陈皮之类。

245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25 《喉科枕秘》卷二方之甘桔汤 251 组成

当归(酒洗)、川芎、薄荷(炒)、黄芩、山栀、连翘、甘草、银花、元参、防风、桔梗、荆芥、大黄(酒浸)。

252 功能主治

《喉科枕秘》卷二方之甘桔汤主治心经积热,舌上生痈,状似杨梅,作事心烦;或因受湿热,七情所伤,靠舌根横起紫红色筋。

25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水2钟,煎服。

26 《幼幼集成》卷六方之甘桔汤 261 组成

生甘草、芽桔梗、熟石膏、净知母、牛蒡子。

262 功能主治

《幼幼集成》卷六方之甘桔汤主治小儿麻疹,胃火炎肺金,咳嗽面浮,应出不出。

26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生薄荷叶5片为引,水煎服。

27 《麻疹备要方论》方之甘桔汤 271 组成

甘草、桔梗、连翘、玄参、防风、牛蒡子。

272 功能主治

《麻疹备要方论》方之甘桔汤主治麻疹,咽喉肿痛,不能食者。

273 甘桔汤的用法用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