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上对龙,凤凰,麒麟有哪些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书上对龙,凤凰,麒麟有哪些记载?,第1张

  中国上古神兽的资料

  青鸟是日本的一种传说中的鸟,象征着幸福。

  就像中国的龙一样,只是龙象征着高贵和中国人。

  日本的传说中,如果有人能够能够看到青鸟。那么就会幸福一生。

  只是那是传说,不是真实的。

  从前有一种神鸟,据说它有悦耳动听的歌喉,五彩缤纷的羽毛,能给人间带来幸福。可当人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它时,却发现它不过是一只长着青色羽毛的普普通通的小鸟……

  青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和西王母的使臣,天之色青,所以青鸟即是天鸟。

  在中国文化中,青鸟是比凤凰更古老的一种称谓,代表吉祥幸福,传说青鸟是王母娘娘

  身边传递佳音的使者,她的使命是帮助人类寻找幸福、纯洁、自由快乐的天堂。

  比较喜欢的关于青鸟的诗词是: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蛟

  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鳄鱼。

  夔龙

  想象性的单足神怪动物,是龙的萌芽期。《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虺 (hui)

  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虬

  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之句。

  蟠螭(panchi)

  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角龙

  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应龙

  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火龙

  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物体均被烧焦。

  蟠龙

  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

  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一条龙和十八颗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鱼化龙

  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我国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龙生九子

  囚牛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睚眦

  睚眦,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

  嘲风

  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蒲牢

  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报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狻猊

  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霸下

  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狴犴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负屃

  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灸人口,千古称绝。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螭吻

  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其它

  椒图,又作铺首,形似螺蚌,性好闭,故常装饰于门上的衔环。

  坐龙

  坐龙呈正襟危坐的形式,头部正面朝向,颏下常设一火球,四爪以不同的形态伸向四个方向,龙身向上蜷曲后朝下作弧形弯曲,姿态端正。坐龙一般设立在中心位置,庄重严肃,上下或左右常衬有奔腾的行龙。在封建社会中,坐龙是一种尊贵的龙纹祥。

  行龙

  行龙呈缓缓行走状,整条龙为水平状态的正侧面。行龙常常作双双相对的装饰,构成双龙戏珠的画面,常装饰在殿宇正面的两重枋心,器皿的狭长形装饰面上也常常用到。倘以单相出现时,龙的头部常常作回头状,使画面更显生动。

  升龙

  升龙的头部在上方,奔腾飞舞,呈升起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上方飞升,称“左侧升龙”,龙头往右上方飞升,称“右侧升龙”。升龙又有缓急之分,升腾较缓者,你“缓升龙”。升腾较急者,称“急升龙”。头部在上的升龙又作往下的动势,称为“回降龙”。

  降龙

  降龙的头部在下方,奔腾飞舞,呈下降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下方俯动,称“左侧降龙”,龙头往右下方俯动,称“右侧降龙”。降龙又有缓急之分,下降较缓者,称“缓降龙”。下降较急者,称“急降龙”。头部在下的降龙又作往上的动势,称为“回升龙”或“倒挂龙”。

  云龙

  泛指奔腾在云雾中的龙。龙和云是结合在一起的,云,是产生龙的基础。而龙嘘出的气便成了云。云龙纹就是云和龙的共同体,将龙的头、尾、脚“打散”又和抽象的云融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似云非云,似龙非龙的神秘图案。

  草龙

  是一种含有龙形象的卷草图案,又叫“卷草缠枝龙”。头部有明显的龙头特征,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图案。整体往往呈现出“S”形的主旋律,并将“S”形继续延伸,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回永生的艺术效果。头部与卷草曲卷的丰富变化,形成动静参差、相互呼应、层次丰富的画面。在构图上,采用均衡的形式,讲究曲线美,富有动律感。在表现形式上,则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带有吉祥含意的“如意纹”内容,综合到一个画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卷草缠枝纹常应用在建筑、家具和器皿的装饰上。

  拐子龙

  拐于龙源于草龙,又脱胎于草龙,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拐于龙的线条装饰显的挺拔、硬朗,转折处呈圆方角。龙的头部也呈方圆形,整体协调一致,简洁、明快,又有一定的装饰意趣,常用在家具、室内装饰及建筑的框架上。

  团龙

  把龙的形体适合为圆形称为团龙。它源于唐代,明清时运用较为普遍。“四团龙”、“八团龙”等团花定为当时的冠服制度,即一件服饰上有四个或八个团龙是最尊贵的。后来发展为十团、十二团、十六团、二十四团,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放宽了,织锦、刺绣、陶瓷、建筑、家具等装饰上都有团龙,团龙适用性强,又保持了龙的完整性,装饰味也很浓,运用十分广泛。团龙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有“坐龙团”、“升龙团”、“降龙团”等。团龙的圆边还装饰有水波、如意、草龙等图纹,使团龙纹华丽而又丰富。

  双龙戏珠

  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源来自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汉代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繁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式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倘是长条形的,两条龙便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倘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包括近似于这些形态的块状)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下为升龙。不管是长条形的,还是块状形的,火珠均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

  睚眦,平生好杀,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

  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

  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

  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

  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

  负�,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

  �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之二:

  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鸱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飸餮(音滔帖),最贪吃,常饰于鼎的盖子上

  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

  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

  [足八][虫夏](音八夏),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

  椒图,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常饰于大门口

  蒲牢,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纽上

  红龙,第二卷第一话《dragon》中首次出场,因为“爸爸是D伯爵,妈妈是刑警先生”……以及受到别的影响,所以是三头龙,拥有三重不同的性格,全称是南海龙王赤安洪圣济王敖润公主朱香·润丽·华南。和刑警先生的弟弟克里斯是好朋友。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最大的神物,《易·乾》中:“飞龙在天。”而几千年来,龙没有一刻离开过中国人的生活,不论朝野士庶都将它尊为动物之长乃至万灵之长。

  《管子·水地篇》中:“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函于天地,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而《说文解字》上也有类似的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以看出,自古时起,人们就已认为龙是具有玄妙神力的动物,故在上古时代,龙就被人们奉为神物。龙纹亦成为数世纪青铜艺术表现的主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其神力的信仰之隆,尊崇之深。

  有的典籍所叙述的龙的特异之处更加突出,它不仅是鳞虫之长,更俨然是动物始祖。《淮南子·卷四地形训》上写道:“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凤凰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介鳞生蛟龙,蛟龙生鲲鲠,鲲鲠生建邪,建邪生庶鱼,凡鳞者生于庶鱼。介潭生先龙,先龙

  生玄鼋,玄鼋生灵龟,灵龟生庶龟,凡介者生于庶龟。”

  龙的形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现在所常见的模样,而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不同时

  代的龙的形象也不尽相同。商代的龙构图简单:头方正,无胡须,有四肢,爪为三爪;战

  国时期的龙,头较扁,身体变长,已有潇洒的神采;汉代的龙开始丰满起来;唐代的龙,

  身材短胖,龙角分叉;宋代的龙,身材修长,头部更为复杂;明代的龙,爪为五爪(代表

  五行俱全)只限皇帝使用,其他人只能是四爪(代表四季)或三爪(代表三才);清代的龙

  与今天所见的相去无几;至于商代以前的龙,争论较多,同一造型,有人说是龙,有人却

  认为是其他的动物。古人有“三停九似说”。南宋罗愿《尔雅翼·卷二八》引汉王符语云:

  “王符曰世俗常画马首蛇身以为龙,,实则有三停九似说。谓自首之膊,膊至腰,腰至尾,

  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疑为‘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

  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在古人的观念中,龙是一种性情良好,温和仁慈的神物,它具有很好的德行,诸如龙

  眼识宝,龙行有雨,龙行熟路等。《龙经》云:“夔龙为群龙之主。饮食有节,不游浊土,

  不饮温泉,所谓饮于清、游于清者。”而正因为龙是极不平凡的神物,身为“四灵”之一,

  最大的灵物,龙也就成了神学政治最重要的工具。旧传有“河图洛书”之说,河图亦称“龙

  图”。《宋书·符瑞志》云:“赤龙、河图者,地之符也。王者德至渊泉,则河出龙图。”《尚书》孔颖达疏谓:“凤见龙至,为成功之验。”龙是天上神物,只有在国君德政清明时,才兆瑞祥。后世尊最高统治者为“真龙天子”所谓“飞龙在天,犹圣人之在位。”有关君王的种种,从容颜到骨相,从居处到行走,从言谈到文书,都被冠以“龙”字。与此相对应,普通民众也视龙为神物、灵物、吉祥之物。在中国,龙的形象更是应用极广,从飞檐到丹陛,从壁画到染织,从服饰到车辇,从衾被到画稿……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

  龙的种类很多,三国魏张揖撰《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还有,“未升天者为蟠龙,好水者为晴龙,好火者为火龙,善吼者为鸣龙,好斗者为蜥龙。”之说。此外,也有分为四类的说法:天龙代表天的更新力量,神龙能够兴云布雨,地龙掌管地上的泉水和水源,护藏龙看守天下的宝物。

  而在几千年的岁月中,龙从通天、降雨的神兽,逐渐被人格化,出现了龙王。

  其实,中国龙王的形成与佛教的传入、道教的附会有关。佛教中的龙是佛法的护卫者。而“天龙八部”是佛教中护法神鬼的总称,因其分为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瞰罗迦八部而得名。龙在八部众中位置仅次于“天”,具有相当大的神通。它们居于大海、池沼和空中,能兴云布雨、降福消灾。《法华经·序品》云,云中有八大龙王:难陀龙王(Nanda)、跋难陀龙王(Upananda)、娑加罗龙王(Sagara)、和修吉龙王(Vasanki)、德叉迦龙王(Taksaka)、阿那婆达多龙王(Anavatapa)、摩那斯龙王(Manasvln)、优钵罗龙王(Utpalaka)。而众多佛经中龙王名数并不一致,还有五类龙王(《大集经·须弥藏品》)、七龙王(《最胜经》)、八十一龙王(《名义大集》)、一百八十五龙王(《大云轮请雨经》)等这些龙王及其所在的“天龙八部”均受佛之教化,以护持佛法、保护众生为天职。

  但是,龙王在佛教中的地位却并不高,佛教崇拜的大致分为佛、菩萨、罗汉、诸天、鬼神等级别,天龙八部只属于最后一级。

  而在道教中,龙王主要有东、南、西、北四海龙王和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五方龙王,除此之外,尚有名数繁多的各种龙王,从大地龙王到法海龙王,从日月龙王到星宿龙王,还有深林神龙王、花流神龙王、多善神龙王等等,甚至还

  有什么“三十八山神龙王、二十四向龙王、天星八卦神龙王”。

  自佛、道两教广泛传播之后,人们受其启发,将传统的神龙尊奉为龙王,于是中国大

  地上江、河、湖、海、渊、潭、溏、井,凡是有水处莫不驻有龙王。《历代神仙通鉴》称东

  海龙王为沧宁德王敖广,南海龙王为赤安圣洪济王敖润,西海龙王为素清润王敖钦,北海

  龙王为浣旬泽王敖顺。采用这个典故的,除了秋乃**之外,最有名气的该是田中大神,

  他的《创龙传》中的主人公龙堂四兄弟,就是分别是四海龙王的转生(现在已经是12卷了……田中大神什么时候才会写完呢???)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亦称“凤凰”,其雄性叫“凤”,雌性称“凰”,总称叫“凤”或“凤凰”。据《雨雅释鸟》所记载,凤凰的形体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是一个集众多动物于一身的神鸟,象征吉祥和永生。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它与龙并驾齐驱,被人们世代敬仰、崇拜,从而创造出丰富灿烂的龙凤文化。

  据载,周文王时期,在陕西凤翔、岐山一带,就有“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自此周朝遂兴的传说。

  据汉代刘项《列仙传》载,春秋时,有一华山隐士叫萧史,善吹箫,能以箫作鸾凤声。偶遇秦穆公之女弄玉,恰好弄玉也十分喜爱吹箫,知音相遇,喜结伉俪,住在凤台,每日由箫史教弄玉吹凤鸣之声,终于引来凤凰一群,箫史和弄玉双双乘鸾跨凤,升天而去。从此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世代相传,成为夫妻美满婚姻的象征。

  唐安史之乱之时,唐时皇李隆基被迫出逃蜀地,长安邻近诸郡告危。雍城因年久失修,城墙坍塌,守城太守心急如焚,动员全城百姓筑以新城进行防御,无奈新城筑起就塌,无法筑成。

  这一夜,天降瑞雪,皑皑一片 。一只凤凰驾着祥云悄然落在雍城,在城西北角的三眼清泉边,引颈品饮清冽甘爽的清泉水,过后,踏雪绕城行走数里,一声长鸣,振翅而去。

  清晨,有人将此事禀报太守。太守忙率人前往察看,果然有凤足印迹绕城一周,太守大喜,认为这才是新城理想的选址,忙组织人力筑之。新筑之城果然一牢永固,不再倒塌。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肃宗继位,为纪念凤凰栖落之地,遂将雍城改名凤翔,沿用至今

  以下是西方神话作者:九月火凤凰

  出处:菊斋文苑。

  九月火凤凰

  在世界还是神的时代,天上有两只凤凰,他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日子,他们是神鸟,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每天在神殿上愉快地歌唱。但宙斯凭借这他手中的雷电,打败了他神的叔叔和兄弟们,并在人间爱过了好多女子,生下了许多后代。他夫人赫拉认为这扰乱了天上,地下,和人间的秩序,发动了一场战争。凤凰由于孔武有力的翅膀,快速地飞翔,也被卷如了这场战争。但在同人类英雄赫拉克勒斯作战的过程中,赫拉受伤,其中一只凤凰也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射死。大战结束后,只剩下一只凤凰,孤独地生活,他再也不会唱快乐的歌,在神殿上彻夜哀鸣。直到宙斯的耳朵都出血了,这是宙斯才良心发现,决定赐于凤凰荣誉,权力和富贵。但凤凰不要这些,他只要他爱的人活过来,可惜这一点宙斯也无法办到。于是他说:“

  你可以让你的爱人活过来,

  但你必须付出你的代价。

  你从此必须老去,

  失去你美丽有力的翅膀,

  失去你洪亮的歌喉,

  你的身体从此虚弱,

  你将忍受孤独,寂寞,病痛和恐惧,

  你将面对死亡,

  而你必须保持一颗空灵的心,

  不能有一点怨恨,和哪怕一点的杂念,

  最后,你还要到涅盘的烈火中,

  忍受最难忍受的焚烧,

  焚毁你的一切的一切,

  只剩下你的心。

  假如你的心里是空灵的,

  你的爱人就能活来,

  而你将从此死去。”

  凤凰接受了这个条件,从此孤独地衰老,病痛,最后投入了熊熊烈火。复活的是他的爱人,她同样接受了这个条件,于是世上就有了永生的火凤凰。但火凤凰永远生活在寂寞和痛苦中,因为相爱的人永远不能在一起,这是怎样的悲哀!

  故事讲完了,这就是火凤凰的来历,涅盘是太阳神阿波罗点燃太阳的地方,所以凤凰永远向太阳飞去。

  凤凰是传说中的一种瑞鸟,是四灵之一,百禽之王。《大戴礼·易本命》云:"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长。"《毛诗陆疏广要》释之云:"龙乘云,凤乘风,众鸟偃服也。"它和龙一起构成了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关于凤凰的生成,《春秋演孔图》中:"凤,火精。"《春秋元命苞》曰:"火离为凤。"也就是说,凤凰是五行中的离火臻化为精而生成的。

  关于其形象,按照古人的描绘,凤凰类似孔雀,但又杂糅其它动物的特点。据《太平御览·卷九一五》中描摹,凤凰头像天,目像日,背像月,翼像风,足像地,尾像纬,但所言抽象难明。另据《宋书·符瑞志》中较为具体的说法,它是"蛇头燕颌;龟背鳖腹,鹤顶鸡喙,鸿前鱼尾,青首骈翼,鹭立而鸳鸯思。"《韩诗外传》亦云:"凤象鸿前而鳞后,蛇颈而龟尾,龙文而龟身,燕颌而鸡喙。"总之,是一种杂糅许多动物的特点,想象而来的飞禽。

  凤凰色泽五彩缤纷,羽毛均成纹理,《山海经·南次三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礼,背文曰义,膺文为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凤凰的身体为仁义礼智信这五种美德的象征。

  1、在《半月关》剧情中主要讲的是商人丢失案件,在这个副本中即将出现很多关键性的人物,例如风师师青玄、贺玄、半月、裴宿。

 2、谢怜从神秘老者口中得知了“半月关”的事情,而这个“半月关”也就是谢怜曾经去过的“半月国”。在谢怜与这位神秘老者交谈中发现了老者的异常,在通过试探之后揭穿了老者的身份,原来这位神秘老者早已经死去,而此时只剩下了一副躯壳被妖鬼操控。在被揭晓之后,这位神秘老者拿起了剑,向谢怜发动了攻击。正当谢怜打算使用若邪困住这位神秘老者时,花城却直接动手了。花城利用桌子上的竹筷当成了利箭一般,直接穿过了这位神秘老者的肚子。当老者被花城重创后,老者变得干瘪,直接成为了一个空壳。

 3、根据古籍记载,月沉之时,向着北极星的方向一直走,就会看到半月国。一路上看到西北的夜空,似乎比中元来得更加漂亮疏朗。半月国的国师,就是大家熟悉的半月。她还没正式登场的时候,身上带的传说非常吸引人。半月是半月国女人和中原男人生的混血女儿,她从小被两边小朋友排挤,但有一中原小孩——小裴,对她很友好。她去中原学法回来,因能操控半月国蝎尾蛇故而被封为半月国国师。

 4、半月国因即将战败,半月国上层人设计在普通民众身上安放炸药,想等民众分散到中原各地的时候炸死很多中原人。半月小时候受到化名花谢的谢怜影响想要拯救苍生,遂打开国门,引小裴将军的人屠了城,半月国怨气冲天。后来小裴也飞升成了神官,屠城带给他的不仅是凶狠还有功劳和勇气。

 5、之前有个很推崇半月的将军刻磨(现在是怨魂),因他的士兵怨魂在坑里出不来,需要活人祭奠,他就想把半月吊死在罪人坑上。为避免半月被献祭,小裴用分身当导游引商人路过半月关,送“食物”给刻磨。

 6、最后的结果是主角团经过打斗等揭发小裴,小裴被风师青玄和冒充地师的贺玄送上仙京。

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是中华民族的先祖,是“三皇五帝”中之一帝;他仁如天,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他制定历法,传贤让位于舜,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是晓喻海内外的伟大人物。金湖是淮河下游、江苏省长江以北中部的一个1960年由宝应县析置的新县,说金湖是尧乡,是说尧生于金湖,金湖是尧的生身之地。如此说,是据《史记·五帝纪》中“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一语经考证而来。因该语中“三阿”即今金湖县境内之塔集。故而转言为“尧初生时其母在塔集之南,金湖是尧乡”矣。

地名族内鉴真伪 塔集就是晋三阿尧是中华民族的先祖,有关他的信息覆盖全国,查考尧的出生地必须将其放到全国这个大范围内权衡,绝不能坐于井地;察一言而概全盘。《史记·五帝本纪》中在“尧帝者”下曰“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见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12月出版的《二十五史》“史记”第7页“五帝纪”“帝尧”)。由此看出“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之言出于皇甫谧之口,在考证三阿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皇甫谧其人。据《辞海》介绍:“皇甫谧(215—282),魏晋间医学家,今甘肃平凉西北人……著有《甲乙经》、《帝王世纪》、《高士传》、《烈女传》、《玄晏春秋》等”。民国2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四部备要书目提要》在评品著作者皇甫谧时曰:“年二十余始就学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武帝时累徵不起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舆之……。”由此而看,皇甫谧既是当时稀有之饱学之士,又是被后人推崇的有能耐的史学家。古往今来,解读并诠释《史记》的能有几人不信其言而谁

既然皇甫谧之“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不虚,则三阿为何地之三阿应是问题的关键。查1931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典》中第32页有“三阿”词条,词条释文曰:“三阿,在江苏省高邮县西北。《舆地纪胜》云:‘高邮有北阿镇,离城九十里,即晋时三阿’。《高邮州志》云:‘东晋尚侨置幽州,太元四年,符秦将句难、彭超围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去广陵百里,即此’”。《辞典》除给三阿下了定论一一“在江苏高邮西北”外,还引用了《舆地纪胜》和《高邮州志》中的话来补叙三阿,点明三阿是东晋时三阿,以及三阿相对于高邮城的方位和距离,这为我们确定三阿的具体位置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指出在三阿处发生过的一些大事,说明三阿是有相当影响的地方。经查,《辞典》中三阿仅此一条,别无他目。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是一部参考群书调查甄录上起远古下迄近代的我国地名全书,特别是查阅古代地名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对《典》中所列之三阿及其诠释之内容可以毫无顾忌地照搬套用。也就是说“三阿在高邮西北,离城九十里”。以这样的方位和距离定位,三阿应在今金湖县境内夹沟、塔集、卞塘这一弧形地带。为认定这一结论,排除其他可能,还必须追溯、弄清、交待两个问题。一是有人或曰,阿者不是本县用语,以阿名地者更为鲜见,三阿应是县外他地之地名;二是三阿既在今金湖县境内,应是今之何地呢

阿者,大丘或曲隅也。我县境内湖泊众多,河汊网布。三河以南,闵桥、塔集一线以西区域为缓坡丘陵地带,陵谷毗连、湖溪曲串,墩塘,岗坂,岗头等代表性特色地貌比比皆是,以阿名地是符合中国古今地名命名习惯和规则的,是顺理成章之事,当不以为怪。《嘉靖扬州府志》在解释何为三阿时云:“三阿者,镇之南有平阿湖,又南有下阿溪也。”清朝顾祖禹编著于1692年的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在注释三阿时日:“三阿者,镇南有平阿湖,又南有下阿溪也……。或云,平阿湖侧有平阿村,村有故平阿县……此三阿也。”在历代众多版本的《高邮州志》、《扬州府志》、《扬州营志》、《天长县志》等地方志中,在闵桥、塔集、卞塘一带均多见文字记载和地图标注的以阿为名的地名。可见,三阿不是外来名称,是土生土长的地名,应是不争的事实。这里,笔者由《高邮州志》的《州境总图》中复印了一份塔集周边的地形图,该图虽说方位和比例尺都不甚准确,但塔儿集、闵家桥、卞塘以及平阿中村,平阿西村,平湖、运河等名称均醒目地标列其上,足见以阿名地的地名确实存在。其中,平阿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叫平阿乡。民国17年(1928年)国民党高邮县政府调整行政区划时将平阿乡、广沛乡合并为第十二区(后叫闵塔区),平阿这个名称才弃而断用(见《高邮县志》1990年版中的行政区划)。该图还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信息,那就是那些被水分割的岛状陆地一一一这是自古以来没经过大规模人工雕凿的原始形态,让人目野一新。这种地貌除在尚没有经过大规模人工改造的淮河入江水道中还能寻觅一些残存的踪影之外,在已经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人工条田方整化、居住庄台化、沟渠河网化整治后的现今的闵桥、塔集镇地域内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难道它不能为塔集的远古地貌和以阿名地的地名作些佐证吗

要说三阿为今之何地,则是非塔集古镇而莫属。南宋权威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云:“高邮有北阿镇……即晋时三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云:“北阿镇,在江苏省高邮县。即晋时三阿也。”而且该《典》中仅一个北阿镇。《高邮州志》云:“北阿镇,在州治西北八十里,亦日三阿,以镇南有平阿湖,又南有下阿溪也。”等等,众多典籍均道出同一个声音:北阿就是三阿。《舆地纪胜》是南宋的地理总志,由王象之编著,成书于1227年,是我们目前已知最早记载叫“北阿就是三阿”的典籍。

为了理清塔集与北阿的关系,1982年5月笔者与同办工作人员约请塔集镇上老居民翁正,陈友山、吴承志、杨淇、杜平等座谈,请他们介绍、追溯塔集名称的由来及演变。老同志们兴趣浓厚,个个争相发言,他们谈到了宝塔,谈到了吴大庄,谈到了塔儿集,塔阿集、北阿镇等。言他们在孩提时上人在农历腊月送灶神时灶符上落款的地址有的还叫“高邮西北北阿镇吴大庄”;现在的塔集是北阿镇移来后兴建的;此地原叫吴大庄,在北阿镇东北一里多地,北阿镇因地势较吴大庄低,常遭水患而迁此;新集镇初叫塔阿集,因北阿镇内原有一座古塔(塔在今集镇西南一里多地,于1966年8月在文化革命破四旧时拆除),从古塔和北阿内各取一字组成;由于“阿”、“儿”在方言中音近,因而常传呼为“塔儿集”;再后来,由于传呼和文字记载的缘故,将“儿”字逐渐淡去,才成为两个字的“塔集”等等。众人所述,将塔集名称的由来和演变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环环相扣,让人无懈可击。为了证实这些口碑资料,本人又查阅了清道光年间重修的《高邮州志》,在志内所附的“州境总图”上就标有塔的图形和“塔儿集”这个地名。据姜燕先生1988年发表于《淮阴志林》的“前秦、东晋三阿之战地点小考”云:“1986年在金湖塔集镇北首发现一块明代地眷,眷上镌有‘维大明国直隶扬州府高邮州昌平乡口口口口见寓平阿西村北阿镇’”。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北阿镇在明朝时是高邮昌平乡平阿西村内的一个集镇。这就以出土实物佐证了北阿镇的存在和它大概的地理位置。1996年5月6日戴之尧先生在《淮海晚报》上发表了“北阿古塔”一文,戴先生在文中无遮无掩地直点:“北阿镇即塔集的古称”。出土地眷的镌文,戴之尧先生文章中的提法和塔集镇翁正等一班老者口述的内容可谓是殊途同归,他们从不同的侧面验证了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塔集就是古北阿镇,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这是历史的真实。从来就没有人将北阿和与塔集相邻的夹沟、闵桥、卞塘等地相联系,在考证夹沟、闵桥,卞塘这些地名时也从没有人提及过三阿这个名称。

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的准确性,本人又查阅了一些其他历史资料,以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作进一步佐证。其中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提供的信息,既增加了证据的种类,又提高了结论的权威性。因为在其内的有关地图上明标着我们所需要的内容。一是在第四册的《东晋》图上,在高邮城西北(今金湖县境内)的同一个点上标有幽州、兖州和三阿三个地名,其中三阿是聚落名,幽州,兖州是政区名,时二州侨置于三阿。二是在第七册的《明·南京图》上,在原三阿的位置处标着北阿镇。这就说明今金湖境内的这个地方历史上先后确实分别叫过三阿和北阿。查遍全套图集,没有发现第二个三阿,也没有发现第二个北阿。这就说明在全国范围内三阿和北阿仅此一个,或够资格上图册的仅此一个。这和《地名大辞典》中提供的信息完全一致。或说,实地中可能还有另一个三阿,但既然《图集》、《辞典》中都未提及,难道皇甫谧所言之三阿还能是它

这里,还有两个情况有必要作个说明。一是三阿或北阿在图所标注的位置与塔集应处的位置稍有偏差;二是北阿名称南宋就有了,但南宋图上没有标注出北阿。对此,我们认为这不影响三阿、北阿就是塔集的结论。其一,前面已经详细阐述过,高邮西北的三阿或北阿非塔集莫属,别无他地;其二,因为该《图集》是全国性的,其版面和比例尺都非常小,两图分别为八百四十万分之一和二百八十万分之一,象三阿这样的小地名不是因为其重要是根本不会被选标上图的,这样的小地名在这样比例尺的地图上也很难标注在准确的位置。至于南宋图上没有标注北阿,是因为该《图集》中的南宋图是以1208年的南宋政区成图的,而首现北阿的《舆地纪胜》是王象之1227年成书的,前后有19年之差,所以“北阿”南宋图上没有只能在明图上见到也就不足为怪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地方志介绍、当地百姓口授传承、文人墨客笔下提及,还是出土文物镌刻,全国性典籍记载,可谓是异曲同工,它们共同佐证了一个事实、推断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塔集就是北阿,北阿就是三阿,塔集就是三阿。因而皇甫谧所言“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今应言之为“尧初生时其母在塔集之南”。因“之南”是主地塔集之“之南”,当在塔集之南的不远处,故可忽略不究其实。塔集历史上属高邮州,1958年划归宝应县,1960年金湖由宝应析出置县后,塔集改隶金湖县。县因镇而耀:金湖是尧乡!

文章写到这里,话说到这份上,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并不否认你所引资料的真实性,也不是说你证据不充分,只是说尧生于金湖我们很难接受,且不说从来没听说过,就是听说过,谁不知金湖是块多么年轻的土地,而且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洼,多少年来一直是被水覆盖着,哪能有这样的古人在此生存其实,细想起来,这话也不为过,也是人认识事物的一种常理。当你对事情还不知情时,你当然无法去描绘事情的面目,更不要说细枝末节了。看来还有必要将金湖地区历史及地貌的演变作一个追溯和铺呈。 ·

沧海桑田今非昔 金湖上古繁盛地

尧生于塔集之南,符合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生存环境。从大范围讲,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一带的青莲岗文化是1951年在楚州(原淮安)青莲岗发现的,金湖县域属于其中,该遗址是约公元前5400年一一前4400年间的事,属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1989年出版的《江苏市县概况》中的江苏省情概述云:“距今六七千年至三四千年前,北至徐海、南至太湖的广大区域内,分布着许多原始的氏族部落。从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发现的炭化小米……江苏境内古人类创造的文化位居当时其他地区的前列。”高邮市运河以东一沟乡、龙奔乡境内的龙虬庄遗址、周邱墩遗址是距今6000-4500年前的两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新石器时期先民的生产、生活用具(见1990年版《高邮县志·文物古迹》)。以上这些遗址都在金湖县域以东的京杭运河以东。从地理位置上讲,金湖在楚州(原淮安)、宝应、高邮一线的西侧,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楚州、宝应、高邮等离海近,而金湖则离海较远。按照目前的成陆学说,金湖应是先于运河以东成陆的,其实无论是金湖,还是宝应、高邮、楚州,甚至是建湖,兴化、盐城等,所联成的成片陆地在若干万年以前就已经有了。海岸线在宋朝以前若干万年中就基本没有变化,一直就是在连云港至盐城至如皋一线,直到宋太平兴国年间黄河夺淮后,滔滔黄水夹带大量泥沙入海,再加上长江入海所携之泥沙,在二水泥沙的共同作用下,才逐渐孕育成我县以东连云港至盐城至如皋一线以东的陆地(见《中国历史地图册》各朝政区图)。历史文化也是由西向东推进的。既然在6000年前的金湖以东地区就有人类,则金湖地区也应该有人类存在。从金湖县域的小范围来讲,以下事实也足以证明,起码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先民在金湖地区活动了。1974年在塔集以东近10公里的高邮湖边的夹沟荡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琮、石璧(见《金湖县地名录》),现这些文物完好无损地收藏在淮安市博物院。1985年在塔集西南10公里金南镇抬饭墩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的石锛(见《金湖县志》)。塔集西金南镇境内的时墩遗址、抬饭墩遗址、戴楼镇境内的獾墩遗址都是新石器时期遗址(见1994年版《金湖县志·文物古迹》)。1957年在塔集以北的原吕良镇的张集圩处出土了战国时期的楚国金币“郢爱”,现该金币收藏于南京博物院(见《金湖县地名录》);1984年在塔集西北的陈桥镇渔池涧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青铜剑(见《金湖县志》)等等。如果没有先民在此活动,哪来这些遗址和文物!新石器时期开始于距今7000--8000年,此时先民已定居生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见《辞海》)。尧是传说中的史前人物,他的生存年代距今约4000年以前(见《中国历史大事纪年》),说他出生于此地是完全符合历史文化背景的。

从生存环境方面来讲,金湖地区介于江(长江)淮(淮河)之间,临近大海,过去没有这么多的湖泊和这样宽广的水面,河湖大多是运河大堤筑成和黄河夺淮后逐渐形成的。岗丘错置,溪涧纵横,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可食性野生动植物丰富,气候适宜,易于生存,是先民休养生息的理想之地。是开发较早和比较富庶的地区之一。以下史实可以说明这一点:禹划九州,隶扬州之域。秦属东阳县。汉代起县境内始有县的建置,叫平安县,其县治在今县域东部的湖荡内(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64-65页东汉徐州刺史部图 ) ;

三国时魏将邓艾在今县境及今洪泽县境内屯田筑白水塘(白水塘通今陈桥镇境内的渔池涧),灌塘下田一万二千顷,并筑石鳖城(城在黎城北),以此地为前沿阵地与东吴抗衡,时曹操强令民众北迁,民众惊恐,纷纷渡江南下;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于石鳖立阳平郡,北周置石鳖县;《通典》云:“山阳重镇守险有平阳石鳖田稻丰饶盖历代屯田之地”;晋时三阿是重镇,侨置幽、充二州,并频频发生战事,句难、彭超围攻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唐中宗嗣圣元年,徐敬业起兵扬州讨伐武后,武后遣大将李孝逸击之,徐敬业屯兵下阿溪,勒兵阻溪拒守;隋文帝改平安县为安宜县,并石鳖入安宜;汉井、汉墓遍及全县,陶罐、铜镜、鸡舍等汉代文物在县境内可以说是俯拾皆是等等。从上述可以看出,汉代时此地已经比较发达了,否则是不会在此置县,更不会在此设立县城的。“尧苗生九穗,汉麦结双枝”这一当地世代袭用的土地庙门联(塔集吴承智提供),充分说明了对尧帝及汉朝的推崇和歌颂。这是汉以前连续数千年开发、垦植的结果,否则,至汉时是不会有如此繁盛情景的。

但沧海桑田,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叠土筑成运河东大堤,使西来之水被阻挡不能东逝,加之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后,黄河南徙夺淮,黄、淮二水横溢四流,无低洼而不入,直到1970年淮河入江水道建成前,此地成了二水的注潴之地。注而河成,潴则湖就,淹没农田村舍,使此地尽成水乡泽国。河水夹带的大量泥沙沉淀淤积后堙埋了遗址古迹。先民避水患,图生存,纷纷逃离家园;隋朝末年安宜城遭杜伏威屠焚;唐初将县城迁至运河以东白田(即今宝应县城),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摧残下,金湖地区一蹶不振,由繁荣转向了衰败。由此时起直到1960年设立金湖县,在长达1300多年的时间内本地没有县的建置,而分隶他县(金沟、银集镇一线以南的塔集、夹沟、闵桥等属高邮,余皆属宝应)。一度时期内,此地成了渺无人烟的空旷荒野。直到明朝初年(洪武年间),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才从苏州等地赶迁来一些民众。今县人大多是这些人的后裔。对于这一迁民行动,地方上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两句话:一叫“洪武赶散”,一叫“插草为标”。“洪武赶散”意即朱洪武将一些地方的人强令迁徙疏散。疏散至本地的大多是苏州阊门人。“插草为标”,意即此地一片荒野,田地没有主人,来此地的人只要用草杆标示一下,就界定下属于你的田地范围。关于这一点,在县民的家谱中多有提及。《李氏宗谱》云:“吾李氏陇西堂,始祖乃陇西成纪人,同唐王朝李世民一支家族也,始祖籍今甘肃省六磐山(陇山)以西黄河上游以东的一带地区,后一支时间无稽入籍苏州阊门外落户建立家园。延至大明王朝洪武赶散时,我始祖兴十公受命,带领一支四子疏散到宝邑(宝应县)湖西时安(村庄名)地方安家落户……。”《吴氏家乘》云:“原籍吴郡阊门人氏於明初由苏徙邮(高邮)至湖西黄林东村卜筑家居名吴家庄……。”《杨氏家谱》云:“尚思人贵自立而尤不可忘本,我杨氏系关西自有明之初我始祖右三公自泗迁邮卜宅於珠湖(高邮湖)之西滨…。”……。由于民大多是明初由他地迁来的,不是本地自古衍殖下来的,加之黄、淮二水屡屡泛滥,冲毁、湮埋了历史文明,以致本地无论是在口授传承文化上还是在有载体的历史文化上都有个断层,这是个无可挽回的文化断层,它使金湖地区的古文化难以知晓、继承和光大。所以,一部分对此情况不甚了解的人,曲解或否认金湖地区灿烂的古文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后 记

尧生于塔集,金湖是尧乡。自1993年泗阳谈嘉德先生在《竹枝词 三河轶事》中提及,1994年本人的《尧与塔集》小考文章在《江苏地名》刊登,同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后经诸多专家学者齐论共证,至1998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从文字记载历史的角度讲,算是对此事有了一个明晰的结论。但尧在金湖究竟有哪些遗迹,金湖人对这一厚重的文化遗产又该做一些什么样的把握和宣传,我们应研究和努力。

尧是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出生地在司马迁写《史记》时就众口异词。故太史公(司马迁)慨曰:“余曾西至空洞北过 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者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延至西晋时,皇甫公周游巡访、查经问典、去伪存真,将其诠释为“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一言九鼎,将尧的生地定于三阿。

现在我们所做的只是在掸抹历史的尘埃,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三阿”是何地之“三阿”,现已明白了,她就是金湖县境内的塔集。仅此而已。祈仰品评。

编辑:zacky 作者: 李义海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