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里的圈点各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书里的圈点各是什么意思,第1张

(1) 用加圆圈或点表示文章的句读

(2) 在书或文稿上加圈或点,用来标出认为精彩、重要或值得注意的语句。

现在发展成了成语“可圈可点”,表示某种事物存在精彩之处:

如:这部**可圈可点。

他的行为可圈可点。

这种噢能否政策可圈可点。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下面的段落整体很美 == 可圈:

(一)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二)中的可点之处:

1、对荷叶的形容“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3、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再如:说一部文学作品中有可圈可点之处,

《红楼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其中的可圈可点之处数不胜数。其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诗词歌赋也是独树一帜

不知我这样说,可否让你对“可圈可点”的基本含义有所了解? == 真希望能帮到你。

参考文献的著作中R代表科技报告,J代表期刊,D代表学位论文,M代表专著。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主要有: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扩展资料

主要类型的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2、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没标点符号的历史- -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由此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此年被批准。

古代,因为标点常闹笑话

标点符号看着小巧,却在书面语言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祖先在欧洲。中国虽然在汉代以前已经出现标点符号的概念,比如"离经辨志",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经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笑话。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也,'非有一足也。"说的是,鲁哀公因为听说"夔"有一只脚,觉得很奇怪,就问孔子。孔子告诉他说,夔是在尧时期通晓音律,对天下实行音乐教化作出很大贡献的一个乐官,舜继位后,曾想另寻他人做乐官,尧就忠告舜说,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够了。偏巧鲁哀公读古书不懂句读,把夔理解成了有一只脚的怪物,堂堂国君也难免闹笑话。

两汉的时候,有了"句读"作为停顿标志,类似我们今天的断句。符号有"↓"和"、"两种,比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之主庾切"。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也就是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到了宋代,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朱熹在著《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后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这一用法直到20年代还有沿用。划在人名或者地名旁边的"_________"则晚至明代出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标点符号多用来表示停顿,没有多少意义上的差别,而且没有标点的书居绝大多数。

同文馆学生引入新标点

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想传入,西洋标点也跟着进来了。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风景、名物、风俗习惯都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在1868年-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这本书现在称作《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标点的,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虽然张德彝不是在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胡适 新标点气着章太炎

新文化运动前后,知识界对中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全面反思。白话文登上舞台的同时,新式标点的需求也应时而来。1916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的邀请,作《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全面阐述他对句读以及文字符号的理论思考,成了新式标点的奠基之作。

《科学》杂志是1914年夏,远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留学生赵元任(后来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与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齐名)、杨杏佛等人怀着"科学救国"思想创办的刊物。胡适作为第二批"庚款生"于1910年底抵美国康奈尔大学后,与《科学》的倡办人成了好朋友,并时常作文发表,《论句读及文字符号》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在这之前的1914年,胡适就在日记里创造了一套自己使用的"句读符号":单直"?",双括"(())",提要号" ̄ ̄ ̄"等,《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就是在其基础上增改写成的。

1918年,胡适作《中国哲学史大纲》,使用了这套新的标点符号。在出版后,他特意送了一本给章太炎(国学大师),上写"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在两人名字旁边各加了一条黑杠符号。但是当时标点符号还不是法定的通行物,章太炎看了之后,很不明白胡适为什么要画这个符号,他看到自己名旁加了黑杠,觉得非常恼怒,不禁大骂:"何物胡适!竟在我名下胡抹乱画!"及至看胡的名旁也有黑杠,才觉得应该不是什么让人难堪的东西,气消一半。看来在新式标点的应用过程中,还是有颇多波折的。

继《科学》之后,《新青年》成为宣传新式符号的重地,钱玄同、陈独秀、刘半农、鲁迅等在文学领域大名鼎鼎的人都为新符号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古人要使用标点符号

一直以来古文都是有标点的,中国最早能考据到的成熟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段落号是以横线直线作标识的。甲骨文的所谓“段”,是指每一节记述某日占卜及其占卜后效的文字;春秋的《侯马盟书》,就有使用一或两条的短线来表示重文;从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中,就有比较复杂的标点系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丶部》中,就收录了引人注目的一条:“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凡丶之属皆从丶。”里面的“丶”正是古人用来表示停顿之法;宋刻本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就出现顿号来做分隔。另外,古人还会使用三角、圆点、方块等符号,它们的用法皆不同。在《尚书表注》中,就出现了圆圈、方块、扁长条等较为复杂的图案来作为标点。只是,这些多样的标点图案到了宋代就逐渐简化为一个作为分隔的圆圈。

句读有误 句意解错

大家若是阅读古书会发现,整本书是一路写到底,密密麻麻的字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不信,你可以试着上网查找古籍看看,例如《钦定四库全书》的影本。古人读书,似乎就得训练自己加上标点符号的能力。

若是你的标点符号加错了,那么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会解读错了。 例如有一本坊间的《资治通监》就出现了这类趣事,它里面的〈梁纪〉出现了一句:“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这一整段是在说败战,士兵们无力抵抗,故只能相继抛弃武器逃亡。

看见“争投水死者十余万”这一句没有?断句者以为到了“悉弃其器甲”这一句就该要停顿了。错!正确的句读为:“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还记得历史上最著名的无标点句子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一个出自清代赵恬养的《增订解人颐新集》的句子,若是加上标点符号,将会出现七种拆解的方式。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古人使用标点 符号多样

话又说回来,其实古人是有在使用标点的,数量还不少。

中国最早能考据到的成熟文字,注意是成熟已经成足够体系的文字,应该是殷商的甲骨文,那么在甲骨文中是否已经有相关符号出现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殷墟甲骨文中段落号是以横线直线作标识的甲骨文的所谓“段”,是指每一节记述某日占卜及其占卜后效的文字。即便是同一天占卜而占卜内容、序次不同的文也以横直线(偶尔以曲线)分隔。例如(脊)5,以两直线分隔出三段文字;而《藏新)475则以十横线分隔开十一段文字(骨残,否则不止此数)。一般说来,肩脚骨上的卜辞以直线分段,肋骨上的卜辞以横线分段,龟甲上的卜辞分段则横线直线兼用。甲骨文的这种区分段落的方式仍处于幼稚阶段。虽然早在武丁时代的甲骨文就用“线”划分段落,但并非所有龟甲兽骨上均有这类标识,哪怕版面上的文字乱成一团也是如此。

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中使用一条或者两条短线表示重文,是标点的一种。汉代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当中的标点系统已经比较复杂,除了之前的单、双短横外,还有拐角符号,三角符号,圆点符号,方块符号等,用法也各异。现在能够看到的宋代刻本,其实也有标点。宋刻本陆德明《经典释文》就已经有顿号作分隔。一些比较复杂的书,像是《尚书表注》就已经有以圆圈、方块、黑三角、扁长条,半圆等图案作为标点。这种复杂的标点方式,到了宋代渐渐简化成为一个圆圈,作为分隔。甚至在《说文解字》中收录了这样一条:「丶,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也就是「丶」是古人表示停顿的方式。

只写不念 “之乎者也”真出名

虽然我们已经找着不少古书是有标点的,可总会好奇古时候的人怎么不加以利用标点呢?!其实这就和古人的文章结构与学习方式有莫大关系了。“之乎者也”应该算是文言文中相当出名,也是最奇异的文句了。因为“之乎者也”后来从口语中消失了,但是却持续以书面语的方式出现。它就这样被人们以“只写不说”的方式使用了两三千年。“之乎者也”约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书面语中出现的,而且还在二三百年之间快速地达到完备的程度。

“之乎者也”往往代表句子的停顿与分隔。古人常以它代表句子的停顿,尤其是韵文。《离骚》则会使用“兮”来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在《文心雕龙卷七章句》中,就谈论到采用虚词来断句:

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于句外。寻兮字承句,乃语助余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外字难谬,况章句欤。

另外,还因为古人的学习方式与今人不同,故影响了标点的使用方式。《礼记学记》有载: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是很重视“明辨句读”的,那是读懂古籍的起源。

古人其实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而且,学童求学后,还得考试验证有没有“离经辨志”的能力的。倘若“离经(句读经典)”有问题,那正说明他还没有完全读懂这一本古籍。所以,想要具备读古籍的能耐,你就得先拥有句读之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