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古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3收藏

农业古籍有哪些,第1张

校正增补)痊骥通玄论(元)卞管勾集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校订甘肃人民出版社195911(校正增补)痊骥通玄论注释(元)卞管勾集注郭光纪等注释农业出版社19915抱犊集 江西省农业厅中兽医实验所校勘农业出版社19596抱犊集校注(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 杨宏道、邹介正校注农业出版社198210串雅兽医方(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清)赵学敏编撰于船等校注农业出版社198212大武经校注(牛经大全)(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 湖南省常德县畜牧水产局《大武经》校注小组校注农业出版社19847范蠡养鱼经(中英日俄法西文对照)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渔业史研究会编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活兽慈舟校注(清)李南晖撰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校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8鸡谱校释(斗鸡的饲养管理) 汪子春校释农业出版社19895牛经备要医方(中国古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沈莲舫编撰 农业出版社19601牛经大全(绘图牛经大全)(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 锦章书局19541牛经切要 于船、张克家点校农业出版社196211牛马经(全二册)(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 建文书局

锦章书局19543 19549牛医金鉴(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邹介正评注陈明增、牛家藩参校农业出版社19819疗马集(清)周海蓬编撰于船校农业出版社19591校正驹病集(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 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兽医室编农业出版社198011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校释 郭光纪等校释农业出版社19857新刻马书(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明)杨时乔等纂吴学聪点校农业出版社19842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清)郭怀西注释许长乐校正农业出版社19885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中国农学珍本丛刊)(清)郭怀西注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整理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司牧安骥集(唐)李石等撰谢成侠校勘中华书局19576司牧安骥集(中国古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唐)李石等编撰邹介正、马孝劬校注农业出版社195912相牛心镜要览(敦善闲原本)  畜牧兽医出版社19583相牛心镜要览今释(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清)黄绣谷撰邹介正注释农业出版社19872元亨疗马集(附:牛驼经)(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金重冶、谢成侠等校勘中华书局19572元亨疗马集(校正元亨疗马集)(附:牛驼经)(全二册)(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 锦章书局19559元亨疗马集许序注释于船审定郭光纪、荆允正注释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1元亨疗马集选释(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主编农业出版社198410中兽医古籍选读(中等农业学校教学参考书.中兽医专业用) 河北省定县中兽医学校编农业出版社19619中兽医古籍选释(中国农学普及丛刊) 李克琛、张余森编注农业出版社198712猪经大全(中国古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 贵州省兽医实验室校订农业出版社19608猪经大全注释 贵州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注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5重编校正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中国古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重编校正农业出版社19631

农业古籍出版情况(二)

补农书校释(增订本)(中国农书从刊.综合之部)(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 王达参校增订农业出版社19837蚕桑辑要(中国古农书丛刊.蚕桑之部)(清)沈秉成撰郑辟疆校注农业出版社19603陈旉农书选读(中国农学普及丛书)(宋)陈旉撰缪启愉选译农业出版社198112广蚕桑说辑补(中国古农书丛刊蚕桑之部)(清)沈练撰仲昴庭辑补 郑辟疆、郑宗元校注农业出版社19605湖蚕述注释(中国农书丛刊.蚕桑之部)(清)汪曰桢撰蒋猷龙注释农业出版社198710金薯传习录.种薯谱合刊(中国农学珍本丛刊) 农业出版社编辑部编农业出版社198210两汉农书选读(氾胜之书.四民月令)(西汉)氾胜之、(东汉)崔寔撰石声汉选释农业出版社19798农桑辑要校注(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石声汉校注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整理农业出版社19823农桑经校注(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清)蒲松龄撰李长年校注农业出版社19825农言著实评注(清)杨一臣撰翟允禔整理 石声汉校阅农业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农言著实注释(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丛书)(清)杨一臣撰翟允禔整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575农政全书(全二册)(明)徐光启撰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校勘中华书局195612农政全书校注(全三册)(明)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 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9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中国古农书丛刊.综合之部) 夏纬瑛校释中华书局195610齐民要术今释第一分册(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丛书) 石声汉校释科学出版社195712齐民要术今释第二分册(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丛书) 石声汉校释科学出版社19583齐民要术今释第三分册(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丛书) 石声汉校释科学出版社19585齐民要术今释第四分册(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丛书) 石声汉校释科学出版社19586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后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 缪桂龙参校农业出版社198211麦(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二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 胡锡文主编农业出版社19601麦(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二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胡锡文主编中华书局19581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三国)沈宝撰张崇根辑校农业出版社19818棉(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五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

陈祖槼主编 中华书局195712棉(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五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

陈祖槼主编 农业出版社新1版19635浙西水利书校注(中国农书丛刊.水利之部)(明)姚文灏编辑汪家伦校注农业出版社198412豳风广义(中国古农书刊蚕桑之部)(清)杨屾撰郑辟疆、郑宗元校勘农业出版社19623漕河图志(中国水利古籍丛刊)姚汉源、谭徐明编撰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2漕运则例纂(二函十二册)(清)杨锡绂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011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98112全芳备祖(全二册)(中国农学珍本丛刊) (宋)陈景沂编辑农业出版社19822商君书论农政四篇注释(中国农书丛刊.关中农书之部)马宗申注释 农业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梭山农谱(中国古农书丛刊.综合之部)(清)刘应棠撰王毓瑚校注农业出版社19603桐谱选译(中国农学普及丛书)(宋)陈翥撰潘法连选译农业出版社198310油料作物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七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农业出版社19606元刻农桑要校释(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元)大司农司编撰缪启愉校释农业出版社198812营田辑要校释(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清)黄辅辰编撰马宗申校释农业出版社19849野蚕录(中国古农书丛刊.蚕桑之部)(清)王元綎郑辟疆校农业出版社196210筑圩图说及筑圩法(中国农书丛刊.农田水利之部)(明)耿橘、(清)孙峻撰汪家伦整理农业出版社19808种树书(中国古农书丛刊.综合之部)(明)俞宗本撰康成懿校注 辛树帜校阅农业出版社19622种艺必用(中国古农书丛刊.综合之部)(宋)吴怿撰(元)张福补遗 胡道静校录农业出版社19632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中国农书丛刊.先秦农书之部)夏纬瑛撰 农业出版社197910柞蚕三书(中国农书丛刊.蚕桑之部)杨洪江华德公校注农业出版社198311稻(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1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遗产研究室编

陈祖槼主编 中华书局195812稻(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1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遗产研究室编

陈祖槼主编 农业出版社新1版19635豆类(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4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遗产研究室编

李长年主编 中华书局195811麻类作物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8种)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辑

李长年主编 农业出版社19623柑橘(上编)(中国农遗产选集甲类第14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遗产研究室编

叶静渊主编 中华书局19581管窥辑要(四函四十册) (清)黄鼎辑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0茶经语释(中国农学普及丛书) 蔡嘉德、吕维新注释农业出版社198412南方草木状(晋)嵇含撰 商务印书馆195511区种十种王毓瑚辑 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11蚕桑萃编(清)卫杰撰 中华书局195610陈旉农书.王祯农书.沈氏农书  中华书局195610湖蚕述(清)汪曰桢撰 中华书局195610湖蚕述.裨农最要.蚕桑萃编  中华书局195610花镜(清)陈淏子辑 中华书局195610农候杂占(清)梁章钜撰 中华书局195610农学合编(清)杨巩编 中华书局195610农雅(清)倪倬辑 中华书局195610齐民要术(后魏)贾思勰撰 中华书局195610沈氏农书(补农书)(清)张履祥补 中华书局195610裨农最要(清)陈开沚述 中华书局195610氾胜之书今释(初稿)石声汉释 科学出版社195612氾胜之书辑释万国鼎校释 中华书局19572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氾胜之书辑释  中华书局19572园治(明)计成(无否)撰 城市建设出版社19573农圃便览(清)丁宜曾撰王毓瑚校点中华书局19575植物名实图考(清)吴其濬撰 商务印书馆19578胡氏治家略农事编童一中节录 中华书局19586裨农最要(清)陈开沚述 农业出版社19586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清)吴其濬撰 商务印书馆195912养耕集(清)傅述凤、傅善苌撰 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3养耕集校注(清)傅述凤手著杨宏道重编校注农业出版社19662沈氏农书(清)张履祥补辑陈恒力点校农业出版社19595齐民要术选读本(后魏)贾思勰撰石声汉选释农业出版社19615郡县农政(清)包世臣撰王毓瑚点校农业出版社196211花镜(清)陈淏子辑伊钦恒校注农业出版社196212农桑衣食撮要(元)鲁明善撰王毓瑚校注农业出版社19623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清)吴其濬撰 中华书局19632五省沟洫图说(清)沈梦兰撰 农业出版社19637管子地员篇校释夏纬瑛校释 农业出版社新1版19633管子地员篇校释夏纬瑛校释 中华书局19585王祯全书(元)王祯撰 农业出版社新1版19635农学合编(清)杨巩编 农业出版社新1版19637陈旉农书校注(宋)陈旉撰万国鼎校注农业出版社19657齐民要术选注广西农学院法家著作注释组注 广西人民出版社19771中国古代农书评介(中国农史研究丛书)石声汉撰 农业出版社19805王祯农书(元)王祯撰王毓瑚校农业出版社198111王祯农书(元)王祯撰 中华书局195610牡丹史(明)薛凤翔撰李冬生点注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12陆羽茶经译注傅树勤欧阳勋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2治水筌蹄(明)苏恭原撰朱更翎整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5广群芳谱(全四册)(清)汪灏等撰 上海书店影印19856养老奉亲书(宋)陈直撰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养老奉亲书(宋)陈直编撰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耒耜经和陆龟蒙周昕编撰 农业出版社19904汉魏六朝岭南植物志录辑释缪启愉邱泽奇辑释农业出版社19905马首农言注释(清)祁寯藻撰高恩广、胡辅华注释农业出版社19915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人物趣事: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作家,鲁迅逝世后被虚构了许多逸闻轶事,由于真假难辨,往往流传甚广无人知其真假。这些讹传假闻中较为出名的有《鲁迅理发的故事》,据考证实为嫁接清代独逸窝退士编的《笑笑录》一书中的剃头故事。

另外《鲁迅丢棉裤》《密友告密帮助鲁迅避难》等皆已考证为假。另一则鲁迅反对某书局“不支付标点和空格稿费”的轶事真假仍未有定论。关于真假考证的问题,详细资料可参看鲁迅研究专家所著论文。

鲁迅在广州时,一个青年受他的感化,随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热情的留他在自己景云里的寓所住,后来那人又让鲁迅给他在上海找个工作。

鲁迅很为难的情况下找到郁达夫说实在没办法,须请一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鲁迅自己拿出,由达夫转交给书店报馆作为月薪发给他,鲁迅对青年的提携帮助程度可见一斑。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二十五岁后,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三十六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五十岁后,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五十七岁终。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现为 抚州 东乡县 上池自然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编辑本段]政治家王安石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治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份,同年轻的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王安石推行的变法,历史上的评价多有不同。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到了南宋,再次通过修史的方法对其改革进行定性,指出王安石变法使得北宋王朝遭到灭亡(有说法指出是南宋朝廷为了推卸皇室的责任)。以后历朝历代均以此作为依据,对其变法做出这样的判断,以至于在宋元话本里有文章专门讽刺。

但是王安石的家乡的一些文人出于同乡的原因进行了一些争辩,例如陆九渊等。

历史发展到近代,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变故,改革的呼声日益提高,所以对王安石变法开始进行正面的评价,主要的人物有梁启超、严复等,他们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呼吁改革精神。以后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在民国时期有所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王安石的评价主要从阶级等角度出发,以后逐渐取消了这种方法,从具体的利益角度来看他的变法。主要研究者有漆侠、邓广铭等。

在海外,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就认为,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涉及将当时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数目字管理,但不见容于当时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关技术能力而无法取得成功。

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的回覆:“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正是王安石的写照。

[编辑本段]王安石变法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编辑本段]文学家王安石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