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 生卒年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华佗 生卒年月,第1张

华佗

东汉未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华佗,字元化,出生在东汉未年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的一个普通士族家庭,约生于汉冲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华氏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其后裔中有一支定居于谯县以北十余里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华庄。至华佗时家族己衰微,但家族中对华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从其名、字来看,名“佗”,乃负载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华佗自幼刻苦攻读,习诵《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古籍,逐渐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

在华佗成长的过程中,除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外,盛产药材的家乡也给他以不少的影响。谯县出产多种药材,如“毫芍”、“毫菊”,早已闻名天下。再加水陆交通较为发达,所以谯县自古就是一个药材的集散中心。至今在毫县的通衢大街上,中药材货栈比比皆是。幼年的华佗在攻读经史的同时,也留心医药,当地父老传说他曾在泥台店一带读书养性,学医识药。

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人大多以出仕做官为荣。而华佗则不然,他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终身以医为业,矢志不移。他青少年时期,正值东汉桓帝、灵帝之际,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纲不正,政出私门,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对百姓敲骨吸髓,疯狂榨取,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华佗目睹官场之腐败和苍生之苦难,决心弃绝仕途,以医济世。当时朝廷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对华佗的品行、学识很为赏识,太尉黄琬要征辟他为官,华佗谢绝了,沛相也荐举华佗为孝廉,对此他也婉言谢绝了。这充分表明了华佗志向的坚定和品德的高尚。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的扁鹊,西汉的仓公,东汉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动人事迹,所有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他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伦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所言而亡。某郡守患疑难症,百医无效,其子来请华佗,陈述病情,苦求救治。华佗来到病人居室,问讯中言语轻慢,态度狂傲,索酬甚巨,却不予治疗而去,还留书谩骂。郡守原已强忍再三,至此大怒,派人追杀,踪迹全无。愤怒之下,吐黑血数升,沉疴顿愈。原来这是华佗使用的一种心理疗法,利用喜、怒、优、思等情志活动调理机体,以愈其疾。

华佗对民间治疗经验十分重视,常吸取后加以提炼,以治疗一些常见病。当时黄疸病流传较广,他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蒜亩大酢治虫病;用紫苏治食鱼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中年以后,华伦因中原动乱而“游学徐土”。徐州是江淮重地,有郡、国六,下辖六十二个城、邑,人口二百余万,首府为彭城(今江苏徐州)。民间传说他就住在彭城附近的沛国(今江苏沛县)。其实华佗的行医足迹,遍及当时的徐州、豫州、青州、兖州各地。根据他医案中所及地名查考,大抵是以彭城为中心,东起甘陵(今山东临清)、盐读(今江苏盐城),西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南抵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南直至谯县(今安徽毫县),即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广大地区,方圆达数百平方公里。在行医的同时,为了采药他还先后到过朝歌、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彭城卧牛山、鲁南山区和微山湖。由于行踪地域广阔,又深入民间,华佗成了我国历史上民间传说众多的医家。

就这样,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华佗的医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对此,《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所留医案,《三国志》中有十六则,《华佗别传》中五则,其他文献中五则,共二十六则,在先秦和两汉医家中是较多的。从其治疗范围看,内科病有热性病、内脏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虫病,属于外、儿、妇科的疾病有外伤、肠痈、肿瘤、骨折、针误、忌乳、死胎、小儿泻痢等等。

正当华佗热心在民间奉献自己的精湛医术时,崛起于中原动乱中的曹操,闻而相召。原来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每发,心乱目眩,头痛难忍。诸医施治,疗效甚微。华佗应召前来诊视后,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进针,片刻便脑清目明,疼痛立止。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只是未形于色。他不仅留华佗于府中,还允许他为百姓治病。公元208年,曹操操纵朝政,自任丞相,总揽军政大权,遂要华佗尽弃旁务,长留府中,专做他的侍医。这对以医济世作为终身抱负的华佗来说,要他隔绝百胜,专门侍奉一个权贵,自然是不愿意的。何况,曹操早年为报父仇,讨伐徐州的陶谦,坑杀徐州百姓数万人,尸体壅塞,泗水为之不流,接着又连屠取虑、夏丘诸县,所过“鸡义亦尽,墟邑无复行人”。徐州是华佗后期行医和居住之地,与百姓休戚与共,内心岂不愤慨!因而决心离开曹操,便托故暂回家乡,一去不归。曹操几次发信相召,华佗均以妻病为由而不从。曹操恼羞成怒,遂以验看为名,派出专使,将华佗押解许昌,严刑拷问。面对曹操的*威,华佗坚贞不屈,矢志不移。曹操益怒,欲杀华佗。虽有谋士一再进谏,说明华佗医术高超,世间少有,天下人命所系重,望能予以宽容,但曹操一意孤行,竟下令在狱中处决。华佗临死,仍不忘济世救民,将已写好的《青囊经》取出,交狱吏说:“此书传世,可活苍生。”狱吏畏罪,不敢受书。华佗悲愤之余,只得将医书投入火中,一焚了之。后来,曹操的头风病几次发作,诸医束手,他仍无一丝悔意,还说,“佗能愈吾疾,然不为吾根治,想以此要挟,吾不杀他,病亦难愈。”直到这年冬天,曹操的爱子曹冲患病,诸医无术救治而死,这时曹操才悔恨地说:“吾悔杀华佗,才使此儿活活病死。”

华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彭城的樊阿、广陵的吴普和西安的李当之,皆闻名于世。为了将医学经验留传于后世,华佗晚年精心于医书的撰写,计有《青囊经》、《枕中灸刺经》等多部著作,可惜不传。

1学习中国文献学要具备哪些知识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其他后续专业课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等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利用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检索等,对文献进行整理与使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材料的理论和应用的基础课程。古今中外文献浩如烟海、无法穷读,如何才能用较短的时间、有限的精力读自己最需要的书,网罗最必要的文献资料,文献学无疑是得其门而入、事半功倍的一把钥匙。因此,《中国古典文献学》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

基础性是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文献学是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是为学生今后独立阅读文献资料打基础。汉语言文学类学生学习文献学重在学以致用,它是研究和发展本专业的重要工具,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文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文献的载体、文献形成与流布的主要形式、文献的收藏与散佚、文献的版本、校勘、文献目录、文献的辑佚与辨伪,了解什么是类书和丛书,掌握重要文史工具书的使用。为学好这门课,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抓重点,即应牢固掌握文献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要尽可能运用实物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古代文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

(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文献收集与查阅。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学习。在学习中要刻苦钻研、踏踏实实、虚心求教、持之以恒。在学习时要抓住古代文献形式多样、与古代生产力水平、文化水平紧密相连的特点;要理解文献的散佚、错讹等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从而在实际阅读中自觉地形成辨伪意识;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前后是如何呼应的;要重在理解,能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不要死记;要注意各种方法的交叉使用,不要孤立地看问题;通过练习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并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学习规定的教材外,应参阅相关的参考书。如有条件,可通过翻阅年代较早的文献版本及文史工具书,训练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严谨的治学作风。

PS:亲,我回答的好吗!!!

2古典文献学

1。商周时期人们将甲骨文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龟甲和兽骨可以说是最早的文献载体,与此同时人们还将文字刻写在青铜器上,这种文字被成为金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则开始使用竹简和丝帛,并使用毛笔,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纸,中国的文字进入了纸的时代,在古代著名的纸有宣纸等。长短不言而知。

2。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具体地说,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献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文献的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它具有存贮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由于文献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不同类型文献所记载的信息内容也各有侧重,因此,首先了解文献的级别、类型、特点等知识,对进一步做好文献检索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

依据文献传递知识、信息的质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层次的不同,人们将文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称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1零次文献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也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 零次文献一般是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文献从信息的客观形成到公开传播之间费时甚多的弊病。2一次文献 这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称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一次文献在整个文献系统中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文献,如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等等。这些文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是科技查新工作中进行文献对比分析的主要依据。

3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其主要类型有目录、索引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明显的汇集性、系统性和可检索性,它汇集的不是一次文献本身,而是某个特定范围的一次文献线索。它的重要性在于使查找一次文献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二次文献是查新工作中检索文献所利用的主要工具。

4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也称三级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它通常是围绕某个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检索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加工而成。属于这类文献的有综述、评论、评述、进展、动态等。这些对现有成果加以评论、综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文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查新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反映某一领域研究动态的综述类文献,在短时间内了解其研究历史、发展动态、水平等,以便能更准确地掌握待查项目的技术背景,把握查新点。

总之,从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精的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的过程。它们所含信息的质和量是不同的,对于改善人们的知识结构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零次和一次文献是最基本的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集中提炼和有序化,它是文献信息检索的工具;三次文献是把分散的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按照专题或知识的门类进行综合分析加工而成的成果,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信息,它既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又可作为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

晕倒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竹简和丝帛上的不就是古典文献。题目是要你把载体形式表达出来,而不是要你具体到古典的名字。晕倒了

3什么是文献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在国内国外,都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把“文献”与“情报”,“文献学”与“情报学”等同起来,虽然这种等同未必适宜,但却反映了文献在情报活动和科学中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文献作为人类知识或信息的载体,主要由

信息内容、载体材料、信息符号和记录方式

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4音韵学常识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

它包括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等学科。音韵学和语音学不同: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有时还利用各种实验方法,来征明语音的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音韵学则是把语音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它研究各种语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语音学既然把语音当作生理现象或物理现象来研究,因此有所谓普通语音学,讲述发音器官的作用、各种语音的构成,那是适用于全人类的,只是每一个民族的具体语言还有自己的一些语音特点罢了。至于音韵学,则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因为音韵总是属于一种具体语言的,它具有很显著的民族特点,甲语言的语音系统决不可能跟乙语言的语音系统相同。

但是,音韵学又是跟语音学有密切关系的。不能想象,一个人不懂发音的道理而能把音韵学研究好。

因此,我们又可以说,语音学是音韵学的基础。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术语。

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去说明它。我们不能抛开古代的理论和术语不管,因为我们必须把音韵学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汉语音韵学呢?我们研究现代汉语音韵学,是为了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利于语言实践。我们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学,因为它是与汉语史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语言学部门。

必须先深入研究了古代汉语音韵学,然后有可能研究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音韵学也跟文字学有密切关系。

有狭义的文字学,有广义的文字学。前者专门研究文字的形体;后者则研究字形、字音和字义。

从广义看,音韵学又包括在文字学之中。文字学的旧名是“小学”,原来是一种识字的功课。

古代的学者认为读书必先识字,因为有些古书的时代距离现代很远了,书中的文字,无论从字形方面看,从字音方面看,从字义方面看,都有许多是我们所不认识的了。而且汉字的形、音、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假如不懂古音,则古代的字形和字义也会不懂,或者是懂得不透彻。

古人把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看成是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所必备的基础知识,那是很有道理的。中国传统音韵学一向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甚至称为是“绝学”。

其实古代的一套音韵学理论和术语,如果拿现代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来对比,加以说明,也就变为比较易懂,甚至是很好懂的东西了。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在传统音韵学中,也有一些含胡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论,和一些玄虚的,缺乏科学根据的术语,我们在这一本小书中,或者是提出来批判,或者是索性略去不提。

我们力求把汉语音韵学讲得浅显一些,同时也不能因为要求浅显而损害它的科学性。希望这一本小书能够沟通古今,使读者对汉语音韵学能够得到比较个面的基础知识。

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一、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

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详细地展示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系统及拟音,指出了汉语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

二、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

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ج〕,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mkح〕,北京人和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只要有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原来北京话和梅县话都源自隋唐古音。在隋唐时,“幕”属于入声“铎”韵,带有塞音韵尾〔k〕,拟音为〔mɑk〕。

北京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uج〕,这是因为到元代时大部分北方话的入声韵尾发生了脱落,随着韵尾的脱落,其韵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梅县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kح〕,是因为入声韵尾脱落的这一现象在梅县话中至今也没有发生,由于塞音韵尾的稳定作用,其韵腹的变化很小。

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

5文献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文献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在国内国外,都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把“文献”与“情报”,“文献学”与“情报学”等同起来,虽然这种等同未必适宜,但却反映了文献在情报活动和科学中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详细资料:/view/70348

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曾经帮助周瑜借东风,最终火烧赤壁,大败曹操,这只是小说家言,真正的诸葛亮是没有这种呼风唤雨的能力的,他也没有帮助周瑜借过东风。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周瑜先后使用反间计、苦肉计瞒过曹操,最终和诸葛亮确定了用火攻之计破曹,就在周瑜一切都准备好,就要发动总攻时,突然看到江面旗帜迎风飘扬,想到风向不对,火烧只会烧到自己将士,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全都成了无用功,不仅急火攻心,吐血而病,诸葛亮前往探病,知道周瑜病因,就答应帮他借三天三夜东南风,火借风势,烧毁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使赤壁之战孙吴联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场战争也成为天下三分的重要战役。

小说把诸葛亮描写的出神入化,不仅能够算到什么时候起雾,什么时候起风,甚至还能够亲自祭风,实际上真正的诸葛亮是没有这种呼风唤雨的本领的,古代人根据现实生活现象总结经验规律,是有可能判断天气状况的,但是却不可能改变天气的阴晴变化,史书中也根本没有祭风这种玄虚的技能,这都是小说为了刻画人物进行的艺术加工而已。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深入人心,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智慧形象也妇孺皆知,诸葛亮通识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其他如科技创造等等,但是呼风唤雨的能力大家还是一笑了之,不必当真。

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有人专门总结的特殊定向的学习训练方法,如:速记,等,可对其他学习者,产生启发效果和借鉴作用。

名家名篇名著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出身于谢姓大族,因幼时寄养于外,故小名客儿,又称谢客。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爵康乐公。入宋降爵为侯,任散骑常侍。少帝时,因“非毁执政”权臣,出任永嘉太守。不得志,辞去官职,隐居会稽,游山玩水。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后为临川内史,因谋反而被杀。少好学,博览群书。诗作成就在于开创山水诗派,开拓了诗感的表现领域,扭转玄言诗风,对后世诗影响极大。代表作有《登池上楼》《游南亭》《登江中孤屿》《岁暮》等。明人辑有《谢康乐集》,近人黄节的《谢康乐诗注》较为详备。

  《登池上楼》诗歌。谢灵运的著名诗篇。谢灵运被外放为永嘉太守。抵达永嘉后,他患病卧床,直到第二年春天才见痊愈。当早春的阳光赶走了严寒,他登上楼眺望,不禁感慨系之,而作《登池上楼》。这首诗以潜伏的虬龙和高飞的鸿雁起兴,归结到离群索居的感伤,其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常为后人称引。诗作抒发了官场失意的牢骚,写出了登楼所见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触景伤情,游子思归,决定隐居的情绪。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失意贵族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写景纯用白描,清新自然。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又任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职,官至南充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爱好文学,招纳文士。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过江诸人》笔记。刘义庆著《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章描写了一个宴饮场面,反映了东晋时期部分南下士族官吏在国破家亡后的思想情绪。东晋王朝建立后,中原世族纷纷南迁,他们每逢暇日,相邀于新亭(今南京市南)饮宴,慨叹北方广大土地被少数民族贵族占领,相对流泪,希望有朝一日能“戮力王室,克复神州”。文字简洁精炼,形象生动。篇幅虽小,寓意深刻。“新亭对泣”成为后世诗文中常用的典故。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人。南朝宋杰出诗人。出身贫寒。曾因献诗临川王刘义庆而得赏识,历任秣陵令、中书舍人。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子顼谋反失败,鲍照为乱兵杀死。鲍照以诗著称,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的诗在艺术形式上,长于乐府,尤工七言,感情强烈奔放,音节激昂顿挫,富于浪漫色彩,诗风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岑叁等影响颇大,在七言歌行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拟行路难》诗歌。鲍照的一组代表作,共18首。拟是摹拟、模仿的意思。鲍照的18首《拟行路难》不是一时一地所作,主要是写他对门阀士族社会中种种不合理现象感到愤慨不平的感情,思想内容广泛而深刻,情调悲愤,词气慷慨,句法长短错落,变句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能自由换韵,变化有致,诗句奇特瑰丽,是一组非常杰出的乐府诗,为七言歌行体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南朝梁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代。梁时位至金紫光禄大夫。少孤贫好学,以文辞闻名。晚年才思衰退,时谓“江郎才尽”。其诗善于模拟,颇重雕饰,缺乏艺术独创性。作品有《杂体三十首》《别赋》《遂古篇》等。后人辑有《江文通集》,注本以明代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较详备。

  《恨赋》辞赋。江淹的代表作之一。其主题和题材很新颖别致。写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将相、英雄烈士、美人高士“饮恨吞声”而死的情状,取材和汉魏以来咏史诗传统非常接近,在构思上和他拟古的《杂体诗》有接近之处。笔调精美,寄托深沉。

  《别赋》辞赋。江淹的代表作之一。写从军边塞的壮士、感恩报主的剑客、服食求仙的道士、桑中陌上的情人等不同身份的人们“黯然消魂”的离别。取村构思与乐府的代言体相似。艺术技巧颇高。这篇骈赋文辞富丽高华,熔铸《诗经》《楚辞》乐府古诗的词语句法,能做到浑成无迹,言约意丰,音韵既铿锵优美,句法又错综变化。本文还善于在篇中插入富有诗意的白描,使全文映照生姿。

  孔稚珪(447~501)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朝齐文学家。官至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博学善文,不喜世务,性喜山水。其骈文佳作《北山移文》,文辞工丽诙奇,尖刻泼辣,嘻笑调侃,为后世广为传诵,其诗成就不高。明人辑有《孔詹事集》。

  《北山移文》骈文。孔稚珪作。文章假托北山神灵责备周子。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先隐后官的人物,他们贪图禄位,言行不一,隐居时道貌岸然,得到征召时丑态百出,深刻揭露了假隐士的虚伪情态。文章构思巧妙,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表现手法。语言精炼华美,形象生动,讽刺辛辣有力,同时富有抒情意味。

陶弘景(456—536)南朝梁文学家,医学家,道教学者。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宋末为诸王侍读,入齐为奉朝请。梁时隐居句曲山,礼聘不出,朝中每遇大事,武帝无不去咨询,时人称“山中宰相”。卒年八十一,谥为“贞白先生”。好道,爱山水,长于骈文,存诗5首,以《诏向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寒夜怨》较有名。另有《真诰》《本草经集注》《合丹法式》等著作。明人辑有《陶隐居集》。

  《答谢中书书》书信。陶弘景的传育写景名作。是回答谢征的信。信中描绘了他隐居的句曲山一带的山水之美。这篇骈体文用直叙白描的散行句子较多。风格简淡清新,没有浮艳气息,富有诗意。可与二谢山水诗比美。(徐功瑾)

  谢脁(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齐著名诗人。与谢灵运同族,时谓“小谢”。“竟陵八友”之一。曾任宣城太守,故世称“谢宣城”。后为人构陷,下狱而死。曾与沈约共创“水明体”,是永明新体诗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长于五言诗,其诗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开唐律诗绝句之先河。常为李白、杜甫所称道。现存诗200余首,颇受谢灵运、陶渊明的影响,多写山水景色,是著名的山水诗人。明人辑有《谢宣城集》,近人郝立权《谢宣城诗注》较完备。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歌。谢月兆一首山水诗名作。诗中抒发诗人登山眺远时的思乡之情,描绘春光明媚,花开满甸,暄鸟争飞,静江如练的美景,一洗六朝绮靡之风。谢脁的山水诗和谢灵运虽然风格近似,但较谢灵运的山水诗更明丽而无迷离弊病。其中“余霞散成绩,澄江静如练”二句是历来人们传诵的佳句。

  丘迟(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南朝梁文学家。少有才名。南齐时为太学博士、大司马行参军等。梁时任中书侍郎、永嘉太守、司空从事中郎等职。其骈文佳作《与陈伯之书》,流传甚广。其诗辞采华丽,对仗整齐,存诗10余首。明人辑有《丘司空集》。

  《与陈伯之书》书信。丘迟作。广为传诵的骈体书信。齐、梁时曾先后任江州刺史的陈伯之在公元502年起兵反梁失败后投降北魏,官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平南将军。公元505年,中军临川王萧宏率军北伐,陈伯之领兵抗拒。萧宏命记室丘迟写信给陈伯之,劝他投降。“伯之得书,乃于寿阳拥兵八千归降”。信中不仅晓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既义正辞严,又娓娓动听,是六朝时期一篇比较优秀的骈体文。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历来人们传诵的名句。

  吴均(469~520)字叔库,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贫寒,好学而颇有才学。曾任奉朝请。精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以小品书札见氏。如《与朱元思书》。时人仿效其文体,称“吴均体”。其诗多为赠别,酬答之作。格调清丽、音韵和协、语言明畅,有民歌气息;用典恰切,无堆砌之感。今存诗140余首。其中《赠王桂阳》《咏慈姥矶石上松》《行路难》《咏宝剑》等较著名。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另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

  《与宋元思书》书信。吴均的骈体文书信的名篇。是写给他的朋友宋元思的一封书信。吴均善写山水。此文工于写景,清新俊逸,艺术成就较高。作者在信中描绘了浙江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的景色,水之清急,山之高寒,鸟鸣嘤嘤,猿叫无绝。形象生动,亲切感人。是六朝时书信体山水小品中的杰作。

  刘勰(约465~520前后)南北朝梁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原籍山东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世居京口。刘勰幼年丧父,笃志好学,因家贫,无力婚娶,依靠沙门僧祐,住在佛寺。经历十多年后,他精通佛教经论,并深入钻研了儒家经典,对孔子学说异常佩服。30多岁时,写成37000多字的《文心雕龙》,在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成为一部杰作,为我国的文学批评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和讨论创作的第一部专著,刘勰作。《文心雕龙》分上下两编,每编25篇,共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五个部分。其中总论5篇,论“文之枢纽”,是全书理论的基础;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对主要文体都做到“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类的问题;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及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探讨,也是全书的精彩部分;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总序,说明了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这部书内容广泛,各部分之间互相照应,首尾一贯,体大思精,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是空前绝后的。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有很大影响。

  钟嵘(?~518)字伟长,颍川长社(今河南省许昌县)人,是南北朝梁代著名文学理论评论家。齐时官至司徒行参军。入梁后,曾上书言事,对当时官僚互相勾结,贿赂公行,予以有力抨击。于梁武帝天监十五年(516)写成文学批评专著《诗品》,向专讲声病、用典用事等贵族化文坛的歪风,展开了尖锐斗争,对诗歌发展走向正确道路,起了直接推动作用。标志着我国古典文艺理论批评发展的高峰,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诗品》文学批评专著,钟嵘作。品评了从汉到梁122名作家的五言诗。根据122名作家的不同成就,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每品之中,又略依时代先后排列,并对每一位作家作了简要评价。《诗品》的卓越文学理论最重要的有四点:第一,它指出诗的产生是由于客观的感召和刺激,着重阐述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对文学创作的关系;第二,它认为文学遗产的继承,在于精神面貌,不在于形式模拟;第三,它批判了当时用事用典、繁密巧似和官商声病的现象,提出了使用词语要“自然”,语言运用要“口吻调和”的正确目标;第四,它提倡“建安风力”,批判“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提出了诗的“滋味说”。《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唐代的司空图、宋代的严羽、清代的王士祯等人都在观点上、方法上或词句形式上受到它不同程度的启发和影响。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县)人,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少年时就有“访读搜渠”的兴趣,好学不倦,“历览群书”,有关古代地理的书,如《山海经》、《禹贡》等都仔细阅读,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但流传下来的只有《水经注》一书。为给水经作注,共引古书达400多种,他还亲自实地调查,寻访古迹,追源溯流。充分反映了他治学态度的谨严。

  《水经注·江水》散文。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中专门记叙长江的篇章(见《水经注》第三十三卷至三十五卷)。《江水》从长江上游的岷江写起,以长江主流为线索,依次介绍了长江流经的地域、沿途汇入的支流、各地的自然风光和许多与长江有关的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神话传说、民俗、谣谚、物产等。其中尤以三峡风光描写得最为生动出色:群山的高插云霄,江流的回湍危险,三峡的四时异景,行旅的惊心动魄等,都写得绘声绘色历历在目,给人以很高的审美感受。作者深寓爱国思想,并赋予地理志以浓厚的文学意味,形象生动,语言精练,用词恰切,是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山之作。

  萧统(501~531)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太子,死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他崇信佛教,提倡文学,主张文质并重,认为文章应该“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曾为陶渊明作传和编集。著有《文集》20卷,《正序》10卷、《文章英华》20卷,都已失传。他在东宫时曾招集文学之上编集《文选》30卷,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辑有《昭明太子集》。

  《文选》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招聚文人共同编订,世称《昭明文选》,30卷。收录了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间130个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700余篇,各种文体的主要代表大致具备。书中选骈文特多,不选六经诸子,史书也只选论赞,并严格区分“文”、“笔”,反映了当时的文学倾向。《文选》原30卷,唐显庆年间,李善为之注释,并重分为60卷,注文中搜集资料颇多,极为精详。开元年间,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为之合注,称“五臣注”,不及李善注的精细。后人合两本为一,称“文选六臣注”。李善注以清代胡克家刊本为最佳,附有《考异》10卷。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北朝著名诗人和辞赋家。出身贵族,梁时任御史中丞、右卫将军。幼聪敏,博览群书,15岁作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讲读,19岁作萧纲的东宫抄撰学士。后奉命出使西魏,被留在长安,后又仕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官位虽高,心里却非常痛苦,常常怀念故国,但北周惜才,不肯放还,终于老死在北方。诗辞分前后两期,前期所作宫体诗,多是色情内容的作品和形式崎艳、内容空洞的奉和、应制之作。后期因生活、思想的变化,诗赋内容风格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多述故国之思,漂泊之感。《拟咏怀》27首是他这一时期生活、思想、感情的反映。另外,他的五言新体诗《寄徐陵》等暗合了后来唐代的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他的七言诗《乌夜啼》等是唐人七律、七绝的先驱。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拟咏怀》五言诗。共27首。庾信模仿阮籍的《咏怀》而作。阮籍的《咏怀》共82首,写了作者在改朝换代之际内心的痛苦。质信的拟作所寄寓的身世之感和阮籍虽有不同,但抒发的内心痛苦是相似的。诗作大多是追述战乱所带来的骨肉分离,以及感叹身世、羁留北地、怀念故乡的作品。反复咏叹,感人至深。风格悲壮苍凉,辞句属对精密,善于运用典故,借史事抒发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哀江南赋》辞赋。庾信作。是一篇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的大赋。《哀江南赋》以其独特的规模格局,对梁朝的成败兴亡、梁朝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和自相残杀,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抗敌将士的英勇牺牲,人民生活的痛苦不堪和自己内心的忧伤愧恨等等都作了真实、凄惋而深刻地描写。慷慨悲壮,抒情时起时代,时缓时急,富于变化,用典灵活精确,虚实相生,笔力苍凉而雄健,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亲切感人。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实,历来有“赋史”之称,其艺术成就远在以前诸辞赋之上。

  建安七子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以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为后世所普遍承认。“七子”的生活基本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处于汉末大战乱,尽管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有别,但一般都难以逃脱颠沛困顿的命运。后期,他们先后依附曹操,身居高官或为曹氏父子近臣。生活决定创作。他们的创作也相应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作品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后期作品则大多反映他们对曹氏政权的拥护和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有对曹氏父子的颂扬,带有请客陪臣口吻,显示出庸俗的态度。但不论前期和后期,其创作多以积极、健康占主导地位,在诗、赋、散文中,他们各有所长,但“七子”创作的共同特点及其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七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对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竹林七贤 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合称。他们是谯国嵇康、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沛国刘伶、陈留阮咸,琅邪王戎。由于他们互有交往,且曾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七人的思想倾向,政治态度都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服膺老庄,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政治态度上,阮籍、嵇康、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取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山涛40岁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盛,入晋居高官。在文学创作上七人的成就不一。阮籍的五言诗、嵇康的散文在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乐府诗集》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的总集。所收作品以汉魏至隋唐的乐府诗为主,全书共100卷。编者郭茂倩,南宋后期人。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生卒年及经历不详。《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所收诗歌多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它是成书最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集,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性质及演唱时所用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书中的这些说明征引了许多业已散怯的著作,使许多珍贵的史料能得以保存下来,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有极重要的价值。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汉到隋的诗歌总集。近人丁福保(1874—1952)编。丁福保,字仲祜、号畴隐,江苏无锡人。早年肄业于南菁书院,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后留学日本学习医学。归国后,曾任教南北,致力于古籍整理,并兼行医道。1912年在上海创设医学书局,出版医学及佛学等书籍。该书共54卷,依时顺序分为11集,意在前接《全唐诗》。它以明代冯惟讷《古诗纪》为根据,取其正集中汉至隋代诗歌,并参酌清代冯舒《诗纪匡谬》加以修订而成。此书收罗两汉以下800年间的诗歌,力求齐备,是逯钦立《先秦魏严南北朝诗》出版前最为便用的古诗总集。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至隋的诗歌总集,共135卷,今人逯钦立(1910~1973)纂辑。逯钦立,字卓亭,山东巨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该书的特点是:取材广泛,隋代以前的作品,除《诗经》、《楚辞》外,凡歌诗谣谚,悉数编入。引用四部群籍达300多种。出处详明。每诗,必注明见于何书何卷,即或片辞只韵,无一例外。异文翔实。各书的异文,或一书不同版本的异文,乃至前人的校勘成果,凡足资参考者统予纪录。订考精审。书中按断多有独到见解。编次得当。依据作者生卒先后分卷编次,能显示出同期作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易于比较不同的诗风和流派。

  《古诗选》汉代至元代五、七言古体诗选集。清代王士禛(1634~1711)编。王士禛是清初诗坛盟主,以禅宗的哲理说诗,标榜“神韵”,宣扬玄虚缥缈的“妙悟”和“兴会”。《古诗选》的编选,意在闸明古今五、七言诗的流变,也是为他的诗歌理论选出一部创作“范本”。全书共32卷,前17卷选汉至唐的五言古诗,后15卷选先秦至元的七言古诗。编者持“源流”,“正变”之说,五言部分两汉作品几乎全部录入,魏晋以下,选择逐渐从严;七言部分的选择较宽、“大旨以杜为宗,唐宋以来,善学杜者则取之”。全书大体反映了唐以前五言诗、宋以前七言诗发展的慨貌。该书的缺点是对不同流派、不同诗人的作品选录很不全面。

  《古诗源》先秦至隋代的古诗选集。清代沈德潜(1673~1769)编选。全书14卷,收录诗作700多首。沈德潜在序中说,诗至唐为极盛,古诗是唐诗的源头,所以“溯隋陈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骚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谣里谚,无不备采”,“于古逸存其概,于汉京得其详,于魏晋猎其华,而亦不废夫宋齐后之作者。既以编诗,亦以论世。使览者穷本知变,以渐窥风雅之遗意”。可见其编选的范围和宗旨。书中选录了大量的古代歌谣、汉魏六朝乐府,建安诗人中肯定了曹操、曹植,两晋诗人中推崇左思,陶渊明,于刘宋诗人中表彰二谢和鲍照,于北朝诗人中标举庾信。可见他在艺术上反对绮靡雕琢,在思想上比较注意社会内容。

  《汉魏乐府风笺》乐府诗选本。近人黄节(1873~1935)编选笺释。黄节,广东顺德人,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主讲诗学。著有《曹子建诗注》《阮步兵咏怀诗注》《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诗旨纂辞》等。自作学宋诗,有《兼葭楼诗》。《汉魏乐府风笺》15卷,附补遗,选录汉魏乐府诗196首。从诗歌角度看,黄节认为乐府诗中“《雅》亡而《颂》亦仅存,惟《风》为可歌耳”,“兹篇所采,皆汉魏乐府《风》诗,故曰‘风笺’”。所以汉诗以乐府所采民间歌诗为主,都属于乐府的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曹魏乐府选录自曹操至嵇康等人作品。各诗笺释均有解题、笺注和音释等部分。取材宏博,态度严谨。

    《洛阳伽蓝记》北朝历史地理性的散文著作。东魏杨(或作阳)炫之撰。杨炫之,北平(今河北遵化)人。生卒年不详。曾官奉朝请、秘书监、抚军府司马、期城郡太守。有文学才能。东魏武定五年,因行役重至北魏旧京洛阳,见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便撰《洛阳伽蓝记》,寄托他对北魏王朝覆亡的哀悼,同时也对当时王公贵族耗财佞佛、“不恤众庶”的行为进行批评。“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省称,也就是佛寺的别名。其书实为记述洛阳寺庙之作。全书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5卷,记述寺庙70多处。它不仅具体描写了殿堂屋字的形制规模和建立寺庙的始末兴 废,而且记述了有关政治事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当时的风俗人情,深受历代史学家重视。全书叙事主要用散文,形容描写则往往夹用骈偶,条理清晰,洁净秀丽。其中有不少历史故事和神怪传闻的记述,与南朝的志怪小说和《世说新语》内容相近情节单纯文字简炼,但却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引人入胜,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颜氏家训》北朝散文著作。北齐颜之推(531~590)撰。字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梁湘东王萧绎镇荆州,以之推为其国左常侍。后随绎子萧方诸出镇郢州,掌书记。侯景陷郢州,几乎被杀。侯景之乱平息后,还江陵。萧绎称帝,任为散骑侍郎。西魏攻破江陵、被俘送长安。不久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北齐亡后入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后病逝。颜之推一生,历经四朝,多次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深怀忐忑之虑。曾著《观我生赋》叙其生平。存诗仅5首。《颜氏家训》共20篇,作于隋初。内容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有许多意义积极的见解。如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以读书为主,还要注意工农商贾等各种技艺和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对朝士大夫虚浮柔弱之风及南北朝的社会风气习俗提出了批评。《颜氏家训》以说理为主,其写法是先提出思想,然后列举一些故事作为例证。既有正面,也有反面,对比鲜明具体。全书语言平易,朴实自然,文体接近当时口语。在南北文学史上别具一格。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古至隋文的总集。清代严可均(1762~1843)辑校。严可均,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嘉庆间举人。著有《说文校议》《说文声类》《铁桥漫稿》等。此书共746卷,收作者3400多人,据严氏在《总叙》中说,嘉庆十三年(1808)开“全唐文馆”,他没有参与编纂,因而就于该年秋,独立草创,编纂此书,共历时27年始成。辑校者态度严谨,用力至勤,举凡别集、总集、史书、类书乃至小说、金石拓片,无不尽可能广搜博采,钩隐抉微。此书的问世,使研究者能在一部书中看到唐代以前所有存世的单篇文章和子书佚文。此书的收录范围与《全唐文》大体相同,即以“文”为标准。全书以朝代先后为序,同一朝之中,又依据作家的身份,按帝、后、贵族、百官、士庶、妇女、释道、阙名等次序排列。每一作家都有小传,其作品则按文体分类编次,每篇下皆注明出处。

朱自清的诗文集:

《雪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国文教学》、《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语文拾零》、《论雅俗共赏》、《朱自清文集》、《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朱自清序跋书评集》。

朱自清散文集:

《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航船的文明》、《荷塘月色》、《我爱的女人》、《后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怀魏握青君》、《阿河》、《儿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飘零》、《说梦》、《白采》、《一封信》、《序》、《春》、《绿》、《天问》。

扩展资料:

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言志表意类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创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选择。

其次,览胜记游散文。《踪迹》、《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中有许多为人所称道的览胜记游的散文名篇。朱自清览胜记游散文兼顾并重自然与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松堂游记》、《扬州的夏日》、《蒙自杂记》等即是将对自然风情的描写和人文景观的刻画紧密融合在一起。

其三,书怀抒情散文。朱自清怀念家人友朋的书怀抒情散文有《背影》、《给亡妇》、《儿女》、《哀韦杰三君》、《怀魏怀青君》、《我所见的叶圣陶》等。即兴书怀抒情的散文有《匆匆》、《春》、《歌声》、《荷塘月色》、《择偶记》、《飞》等等。

其四,感悟觉世散文。朱自清还是一个不断思索着现实人生的现代作家和教育家,他每每将自我的人生感悟和体验与读者共分享。他笔下的人生感悟,扎实而不玄虚,真切而不做作,常常将觉悟到的宝贵的人生奥秘,通过语言文字搭建的话语平台,尽量地向读者展示出来。

如他散文集《语文影及其他》中的很多篇章就是将人生的诸多体验和感悟,娓娓道出。《谈抽烟》、《说话》、《沉默》、《撩天》、《正义》、《论自己》、《论别人》、《论诚意》、《论东西》等等。

其五,指摘时弊散文。朱自清在性格上是一个较为平和的人。他对时事政治往往尽量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时势有时候也会逼着平和的人写出“浮躁凌厉”之文,在这些文章中表达了朱自清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

指斥时政的有《哀韦杰三君》、《执政府大屠杀记》、《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等;批判落后社会现象的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等。揭示社会潜在的问题和四伏的危机的有《论不满现状》、《论且顾眼前》等。

参考资料:

-朱自清

1 根据战国策燕策二写篇800字作文

秦召燕王

苏秦为燕国游说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去联合进攻齐国,奉阳君不同意。于是苏秦到齐国去诬蔑赵国,让齐国与赵国绝交。齐国与赵国已经绝交,他就回到燕国去,对燕昭王说:“韩徐为对我说:‘有人告诉奉阳君说:“让齐国不信任赵国的,是苏秦;让齐王召回触子叫他不要进攻宋国的,是苏秦;和齐王共谋说要争取秦国、图谋赵国的,是苏秦,让齐国用武装监视赵国人质的,还是苏秦。”请让我告诉您实情,齐国真的要以武装监视赵国的人质,我韩徐为一定用武装监视您。’这话可真不吉利。即使这样,大王不必为我担忧。虽然有赵国的破坏,我自己有危险,可是我仍然去齐国,为的是实现大王想要达到的目的,我死了,如果齐国和赵国关系恶化。我就等于还活着一样。现在赵国和齐国断交,将会大乱。但我不是赵国从前足智多谋的贤相张孟谈,如果我也象张孟谈,齐、赵两国中必定会有一个要象智伯那样灭亡的。

“奉阳君告诉朱?和赵足说:‘齐王派公玉丹命令我,说:“您一定不要召回韩珉。”可现在召回了韩珉;说“一定不要任用苏秦”;可是现在任用他为相国;“说一定不要和燕国联合”,可现在与燕国结为极好的盟邦。我所依靠的是齐公子顺子,可他现在说话又变了,比他父亲还善变;顺子当初与苏秦力敌,谁见到他们就知道他们总是不和,可现在他尊敬苏秦,并给他以乘车的待遇。完了,我要失去齐国了。”

“奉阳君很生气,是因为齐王威勇而不信任赵国,又小看奉阳君,他因此背叛齐国。齐、赵两国现在正纷乱不和,应当在这时伐齐;齐、赵两国如果解给而复合,那末,伐齐的良机失掉,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齐国和赵国如果恢复联合,即使身死,我也不会以此为祸患;即使逃亡,我也不会以此为羞愧;成为诸侯,我也不会以此为光荣;即使披散头发装疯卖傻,用漆涂身生癞变形,我也不会以此为耻辱。然而,我有所担忧:当我死后,如果齐、赵两国修好,那末,使齐、赵绝交的罪过就会一齐落在我头上;燕国也会仿效齐、赵,加罪于我,而与齐、赵恢复邦交。;这才是我担忧的啊。如果我死后,齐、赵两国互相攻打,我心甘情愿去求死。尧、舜是天下的贤君,终究要死;禹,汤是天下的明君,终究要死。孟贲是天下的勇士,终究要死;乌获是天下的力士,也终究要死。一切生物难道有不死的吗?死是必然的事。我用死来完成有利于燕国的计谋,大王还有什么疑虑的吗?

“我认为,不如假装获罪逃离燕国。我率韩、魏两国来顺从齐国并助其成功,联合秦国结交赵国来加强韩、魏。这样,就差不多形成了赵、魏、韩三国与齐国互相攻击的形势。我虽然这样安排了,又担心牵累燕国。奉阳君对朱?说:‘苏秦因为燕王用我而生气,若不任苏秦力相,又不任苏秦为卿,则差不多要失去燕国了。’奉阳君如此疑心,所以我这样安排,不牵累燕国,又不玷辱大王。伊尹多次逃离成汤,投奔夏桀,又多次逃离夏桀,投奔成汤,最后与夏桀战于呜条之野,拥立成汤为天子;伍子胥逃离楚国,投奔吴国,最后帮助吴王阖庐与楚昭王战于柏举,攻入楚都,为其父报仇。现在我逃离燕国,打乱齐、赵邦交,将可载入史册。进行伟大事业的人,哪一个没有逃跑过?齐桓公遭难之时,管仲逃到鲁国;阳虎遭难之时,孔子逃到卫国;张仪逃到楚国;白珪 逃到秦国;望诸君任中山相时,出使赵国,赵国挟持他,要求割地,望诸君突破关卡逃出;外孙之难时,薛公抛下车子,逃出关卡,赵、魏、韩三国称他为辨是非、通古今的人。所以,凡是开创大事业的人,逃亡不能被认为是耻辱。”

苏秦终于使齐国赵国绝并,赵国和燕国联合进攻齐国,大败齐国

2 求三篇战国策里的文章

《乐毅报燕王书》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