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七)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七),第1张

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五)

[宋]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关于“何时收拾耦耕身”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何时收拾耦耕身——什么时候能够整理农具去耕田呢?这表示归隐田园的想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8页)

按:说“何时收拾耦耕身”表示想归隐田园,是正确的。但把“收拾”解释为“整理”,从而又引申出“整理农具”,却错了。这里的“收拾”,是“收回”的意思。古代的士子出来做官,是把自身交付给朝廷、天子,而致仕退隐,则是将自身收归自己所有。因此,“何时收拾耦耕身”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归隐,依旧去耕田呢?

唐白居易《自题 》诗曰:“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是说自己想早一点罢官,隐居山林,与云霞、泉水相亲近。宋苏舜钦《送关永言赴彭门》诗曰:“期君早自奋,佐时发雄图。功成速收身,单舸还东吴。白头青林下,尊酒相从娱。”是说希望朋友早建功立业,早回来隐居。苏轼别首《次韵曾子开从驾》诗二首其二曰:“道旁倘有山中旧,问我收身早晚回。”是说路边如有山中故人,当会问我何时归隐。苏辙《送陈安期都官出城马上》诗曰:“一顷稻田三亩竹,故园何负不收身?”是说故乡有稻田、竹林,何负于我?我为什么不归隐呢?贺铸《减字浣溪沙·频载酒》词曰:“桑榆收得自由身。”是说晚年致仕退隐,重新获得了自由。范成大《天平先陇道中时将赴新安掾》诗曰:“松楸永寄孤穷泪,泉石终收漫浪身。”是说自己终要结束羁宦生涯,回乡隐居。又《画工李友直为余作冰天桂海二图冰天画使虏渡黄河时桂海画游佛子岩道中也戏题》诗曰:“收拾桑榆身老矣,追随萍梗意茫然。”是说自己年纪已大,该退隐了。以上诸例,并可参看。

关于“日暖桑麻光似泼”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似泼,像泼了水似的那么明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8页)

按:苏轼此词的“泼”字,是炼得极好的一个动词,不但新鲜,而且传神。可惜胡先生并未领略此字的精确用义,故其解说似是而非。

笔者以为,这里写的是在逆光条件下,桑麻绿油油的叶面将夏日的阳光反射到词人的眼中,那明晃晃的一片亮,就像一盆水似的泼将过来。苏轼别有《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诗曰:“山头望湖光泼眼。”又《春日》诗曰:“日射西窗泼眼眀。”《送陈睦知潭州》诗曰:“白鹿泉头山月出,寒光泼眼如流汞。”“泼”字用法均同,可以参证。

在苏轼之前,释契嵩《次韵和酬》诗曰:“日色暖烘诸壑净,晴岚翠泼几峰光。”与苏轼同时或稍晚,释觉范《次韵道林会规方外》诗曰:“晓窗晴泼眼。”李之仪《满庭芳·八月十六夜景修韵东坡旧词因韵成此》词曰:“分外清光泼眼。”在苏轼之后,傅察《又次申教授直宿三首》诗其三曰:“骤喜秋光泼眼明。”王安中《次韵题李公休辋川图》诗曰:“莲芰泼眼横轻舠。”沈与求《清明》诗曰:“杏火烧空泼眼明。”王庭珪《题禾山萧秀才卧云庵》诗曰:“暮檐青泼眼,远霭寒山竹。”欧阳澈《归途遣兴借朝宗韵简敦仁》诗曰:“泼眼溪山增爽气。”喻良能《由真隐至枕峰寺》诗曰:“岚光泼眼浓。”赵蕃《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诗其五曰:“须臾雨止晴能好,一道云山泼眼明。”陆游《霜寒不能出户偶书》诗曰:“油窗泼眼明。”刘应时《春晴》诗曰:“春光泼眼何明媚。”魏了翁《次韵李参政壁见谢游龙鹤山诗》二首其一曰:“泼眼溪光无间断。”可见“泼”字的这种用法,在宋代是很常见的。

试观上文所举诸例,“山头望湖光泼眼”,“白鹿泉头山月出,寒光泼眼如流汞”,“泼眼溪光无间断”云云,“湖”“泉”“溪”本身便是“水”,它的光亮难道还要倚仗“泼水”吗?而“日射西窗泼眼明”,太阳上又如何“泼水”呢?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关于“星河欲转千帆舞”

林庚、冯沅君先生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下编(一)注曰:“‘星河’,有二解:一指天河,一指星辰与天河。这里用后者。杜甫《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的‘满空星河光破碎’即如此。‘欲转’,长夜将晓,众星与天河将转移方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95页)

按:“星河”仅有一解,即指天河,亦即银河。因其为星辰所组成,故称“星河”。说“星河”又可指“星辰与天河”,恐不确。杜诗“满空星河光破碎”,正是说天河由密集的星辰组成,但星辰再密集,也不像河水那样浑然不可分,故天河的光芒呈现为无数点星光,显得破碎。若天河以外的散星,说其光“碎”(零散)固然是可以的,说其光“破”却不通了。

关于“九万里风鹏正举”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九万里风鹏正举——表示自己正要像鹏鸟高飞远举。”(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89页)

林庚、冯沅君先生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下编(一)注曰:“‘九万’句:不因困难中止,将如鹏鸟乘风南徙。《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暴风)而上者九万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96页)

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注曰:“九万里句:表示自己正要像鹏鸟那样高飞远举。《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3页)

按:“九万里风鹏正举”,说见《庄子·逍遥游》所谓“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诸家多已拈出,是不错的。但他们忽略了原典中“鹏”和“风”的关系。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曰:“《集韵》(按,宋丁度等纂):抟……聚也。‘抟扶摇而上’,言专聚风力而高举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曰:“扶摇……司马(按,晋司马彪)云:上行风谓之扶摇。《尔雅》云:扶摇谓之飙。郭璞云:暴风从下上也。”据此可知,李清照词此句只是说鹏鸟正在高飞远举,它的翅膀掀起了九万里的大风。句子的重心在“风”。“九万里”是形容这“风”之大,“鹏正举”是交待这“风”是怎么刮起来的。因此,接下去才会对“风”说:风儿啊你千万别停,请把我乘坐的小船吹到海上三神山那儿去!词人是将自己定位在“蓬舟”上的。如果说她“正要像鹏那样高飞远举”,那么干脆自己直接飞到三神山那儿去就是了,何必还要祈求大风把自己乘坐的小船吹到三神山那儿去呢?

关于“蓬舟吹取三山去”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蓬舟吹取三山去——蓬舟,像蓬草一般的轻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89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注曰:“蓬舟:蓬草一般的轻舟,指飘流无定的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7页)

按:古籍中某些形状相近的偏旁常有互讹的情况发生,草头字与竹头字之互讹,就是其中的一例。由于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故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也视为通用,不那么严格地计较。如此词中的“蓬舟”,其实就是“篷舟”。宋陈彭年等《广韵》卷一《上平声·一东》曰:“篷,织竹夹箬覆舟也。”即船舱的遮雨篷。宋词中写到船,“篷”字的出现率很高,在相当多的情况下,“篷”竟成了舟、船的代名词。如柳永《祭天神》(叹笑筵歌席轻抛亸)曰:“又闻得、行客扁舟过。篷窗近,兰棹急,好梦还惊破。”“篷窗”即船窗。李之仪《青玉案·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曰:“小篷又泛曾行路。”“小篷”即小舟。周紫芝《卜算子·再和彦猷》曰:“霜叶下孤篷。”“孤篷”即孤舟。叶梦得《水调歌头·次韵叔父寺丞林德祖和休官咏怀》曰:“认取骚人生此,但有轻篷短楫,多制芰荷裳。”“轻篷”即轻舟。刘一止《念奴娇·中秋后一夕泊舟城外》曰:“参横河侧,短篷清露时滴。”“短篷”即小舟。洪适《渔家傲引》(腊月行舟冰凿罅):“岁岁年年篷作舍。三冬夜。牛衣自暖何须借。”“篷”即船舱。张抡《朝中措》(萧萧芦叶暮寒生)曰:“密洒一篷烟火,惊鸿飞起沙汀。”“一篷”即一船。陆游《恋绣衾》曰:“不惜貂裘换钓篷。”高观国《点绛唇》曰:“钓月篷闲。”“钓篷”“钓月篷”即钓鱼船。陈人杰《沁园春·同前韵再会君鼎饮因以为别》曰:“向蒹葭极浦,吟篷泊雨,梧桐孤店,醉帻欹风。”“吟篷”即诗人所乘之舟。詹玉《三姝媚·古卫舟人谓此舟曾载钱塘宫人》曰:“一篷儿别苦。是谁家、花天月地儿女。”“一篷儿”即满船。皆是其证。

满江红

江行和杨济翁韵

[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关于“英雄事,曹刘敌”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曹刘敌——《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这两句意在怀古,也隐藏了作者的自豪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67页)

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注曰:“‘曹刘敌’,指赤壁之战,即孙权所谓‘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当’即‘敌’也。刘备能敌曹操,所以能败曹操,如今安得有这样的人?所以接说‘西风吹尽,了无尘迹’。借古伤今,引起下文‘楼观’、‘旌旗’两句。又辛另篇《南乡子·北固亭有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上两句与本篇同,下句更转一意。曹刘是敌手,而孙权能敌曹刘,遂成三分之局。本篇虽未点明孙氏,亦有此意。”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

按:据题中“江行”及词中“吴楚地”云云,可知此词作于长江中下游。这一片区域,在三国时期是孙吴的疆土。因此,词人发议论时是以孙吴为本位的。所谓“英雄事,曹刘敌”,既不是专指赤壁之战这样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也不是说那时只有曹操和刘备才是旗鼓相当的对手;而是说,孙权的英雄事业,表现在能与曹操和刘备匹敌。辛弃疾的另一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而京口在三国时期曾一度是孙吴的都城,因此,那首词中的议论也是以孙吴为本位的。所谓“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也不是说天下英雄惟曹刘二人互为敌手,而是说: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只有曹操、刘备!

胡云翼先生说这两句“也隐藏了作者的自豪感”,大概是误认为词人以可敌曹刘的“英雄”自许了。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郭沫若,1928年在日本从事中国历史研究时,曾在东京一家私人图书馆里,借到一本《观堂集林》。阅读后,他为这本书作者的渊博的知识、踏实的精神所震动,对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十分敬佩。十八年之后,回忆这段往事,他赞叹地说:“《观堂集林》和它的作者在史学上的划时代的成就使我震惊了”。

《观堂集林》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这本书能给郭老这么大的影响?

《观堂集林》的作者是王国维,他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者,是二十世纪初期资产阶级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政治立场和史学成就背道而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

1877年12月3日,王国维出生在浙江海宁县一个中等地主的家庭里。他生活的年代是我国社会大变动的年代,一方面是旧式的封建经济在解体,另一方面是新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成长。政治上风雷激,荡,继“戊戌变法”之后,又爆发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满清皇朝。思想界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动荡。一大批知识分子对传统的封建学术,产生了怀疑。他们用新眼光对中国过去发生的一切提出了问题,进行分析、批判、探讨。在史学领域,他们利用当时大量出土的汉、晋木简、壁画,六朝和唐人的写卷,安阳甲骨文,古代器物,来考核古代史。这些都给青年时代的王国维以很大的影响。他讨厌学习刻板的高头讲章,在几次乡试不中后,毅然离开了海宁,跑到上海谋生,他那时只有二十一岁。不久,他到黄遵宪、汪康年创办,梁启超任主编的《时务报》馆担任书记、校对。《时务报》是宣传变法,宣传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重要阵地,王国维决定来这家报馆工作,说明了青年王国维的思想倾向。在梁启超等人影响下,他也开始考虑“人生问题”。不幸的是,半年之后,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这家报纸被迫改刊。他离开报馆,来到罗振玉主办的上海东文学社任庶务,边工作边学习。罗振玉擅长考古,具有丰富的金石文字知识,在北京、上海兼做古董生意,家里藏有丰富的甲骨、金石等器物,在治学上也有一套办法;但政治上极端保守,是清封建王朝的忠实卫道士,个人品德上极端利己,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他创办的上海东文学社,名义上是培养翻译人材,实际上是为了捞取名誉,以为进身之阶。王国维进入东文学社,他的刻苦好学,聪明才干,很快得到罗振玉的赏识,王事罗以师礼,从此,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王国维学术上的成就和罗振玉的资助有很大关系;王国维在政治上日趋保守,罗振玉也有决定性影响。

1901年秋,罗振玉推荐王国维到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王国维白天学英语,晚上攻数学,很有成绩。半年后得了严重的脚气病,只好回国。回国后,王国维先后在江苏南通和苏州师范学堂教哲学、社会学。不久罗振玉推荐他当了清政府学部(类似于今天的教育部)总务司行走。后来又到京师图书馆和名词馆等文化学术机构工作,从此王国维抛弃了青年时代改革政治的热情,政治上逐渐趋于保守。甚至在辛亥革命浪潮袭来,举国欢庆封建王朝的覆灭时,他却追随罗振玉流亡到了日本,从事起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的研究来了。

在日本,他利用罗振玉提供的方便,集中精力研究甲骨文、金文和汉简。同时又协助罗振玉整理甲骨,使罗振玉在甲骨文研究上获得了成功。据说用罗振玉名字发表的《殷墟书契考释》,实际上是由王国维编写的。为了深入研究甲骨文,王国维在日本寓居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上海。因为上海英籍犹太人哈同掌握了一批甲骨,为得到研究的机会,他又到哈同办的仓圣明智大学任教。教课之余,他借用哈同藏的甲骨,编印了一部很有价值的《戬(jiǎn)寿堂所藏殷墟文字》。在掌握大批甲骨文资料的基础上,他把它们和古文献相对照,用来验证古文献的正确和错误,考释了殷代的王朝帝系,写出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不久又发表了《续考》。这两篇著作的发表,是我国甲骨文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殷是目前知道的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留下了大批甲骨文。所谓甲骨文,是指当时的巫,在占卜后刻在龟腹甲或牛胛骨上的文字,因为记录的是占卜时的言辞,所以也叫卜辞。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清国子监祭酒(清代唯一的一所大学的校长)王懿荣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

王国维文章中的“先公先王”,就是祖先。《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就是用卜辞中的材料来考证殷王室的历代祖先。

王国维用卜辞验证了殷的十多代国王,证明了殷代的存在是一个历史事实。以后,他又发现罗振玉藏的一片甲骨和哈同藏的一片,破碎的断纹有些类似,文字好象相通,连接起来竟然是完整的一片。这一发现不仅给甲骨文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境界,而且从这片甲骨文中读出了殷王朝的帝系。王国维用它和《史记·殷本纪》有关部分对照,除证明《殷本纪》的帝系基本可靠外,还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如《史记·殷本纪》记载的殷商帝系是:“微卒(死了),子报丁立(当了国君)。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而上述缀合一起的甲骨文的记载是:“……上甲十,报乙三、报丙三、报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口大丁十、大甲十”。这一段卜辞后的数字十、三,都是祭祀先王时所用牲口的数字。译成今天的意思是,祭祖先上甲用牲口十只,祭报乙用牲口三只,祭报丙三只,祭报丁三只,祭示壬三只,祭示癸三只,祭大丁十只。古代祭祀祖先是一个庄严的典礼,先后辈分的排列不能有半点差错。甲骨卜辞是殷祭祀祖先时的现场记录,祖先辈分的排列次序是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大丁。而《史记·殷本纪》中的排列次序是上甲(名微,所以上甲即为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显然是《史记》错了。但是《殷本纪》上殷先王的名字和甲骨文是一致的。王国维根据卜辞,一方面证明了司马迁所记的殷代世系是可靠的,《史记》是一部可信的历史著作。另一方面又纠正了《殷本纪》中排列的先公先王的位次。《史记》有错误,不足为怪。因为孔丘在研究殷的历史时,已经发出三代文献不足的感叹,那时离商殷灭亡只有五百多年。司马迁又比孔子晚了四百多年。所以在文献不足情况下出差错是可以理解的。但司马迁这一错误,却被比他晚两千多年的王国维纠正了。同时,王国维又根据对甲骨文的考证,进一步指出辞卜中的,即史书的帝喾,即史书中的契。即史书中的相土,即上甲微,可即报乙,即报丙,即报丁……。用甲骨文一一验证了《史记·殷本纪》。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所以郭老在读了王国维的文章后说:“卜辞的研究要感谢王国维。是他,首先由卜辞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发了出来,使《史记·殷本纪》和《帝王世系》等书所传的殷代王统得到了物证。并且改正了他们的讹传……我们要说,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那是丝毫也不算过分的。”

以后王国维又写了《殷周制度论》,考证了周所建立的一套不同于殷的制度,如建立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度,同姓不能通婚的制度,等等。从而肯定殷周时期是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大变革的时代。

他把这些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章和其他研究商、周历史地理、边疆少数民族史、古代碑刻、古代音乐、古代文字、古代音韵、古籍考订,以及有关经学的论文二百三十多篇文章收集在一起,分为《艺林》八卷,《史林》十四卷,因为他的号叫观堂,所以就把这两部分合而为一,起名为《观堂集林》,在1921年出版。《观堂集林》是王国维一生学术研究的精华,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史学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书籍。由于这些成就,王国维成了清末民国初年我国著名的学者、国学大师。他在1922年任北大通讯导师,1925年任清华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在国外也很有影响。

不幸的是,和他学术上取得的重大成绩相反,政治上,在罗振玉影响下,却一步步堕落了。他从日本回国后,仍以清朝遗老自居。1923年,我国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浪潮在全国日益高涨,他却逆潮流而动,在罗振玉的引荐下,跑进故宫,接受了已经被全国人民唾弃的清廷的征召,当起清宫南书房行走,给废帝溥仪当先生。清华学校设立研究院,拟请王国维当院长,他以“时变方亟,婉辞谢之”。后来,溥仪亲自劝他就任,他才接受聘请,作了教授。这不能不是王国维个人历史上的悲剧。最后,他在自身和时代潮流的极端矛盾中,感到清室复辟的幻想已经破灭;便跳入颐和园昆明湖自杀了。时间是1927年6月24日,死时只有五十岁。

使支离破碎英语To cause to break apart。

支离破碎,汉语成语,拼音是zhī lí pò suì,意思是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出自《键者尧峰文钞·答陈霭公论文书一》:“而及其求之以道,则小者多支离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于披猖磔裂,尽决去圣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分字解释:

1、支(拼音:zh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此字本义是指脱离竹茎的竹枝,引申指植物的枝茎,后来为此义造专字“枝”;后引申指人的肢体,后来为此义造专字“肢”;又搏亮渣引申指支应、抗拒;还可作量词与姓氏。

2、离(拼音:lí)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是鸟,下部像长柄的捕猎工具,本义疑即捕获,在古籍中多用作鸟名,即黄鹂。又音近通“罹”“蓠”“丽”“摛”等字。又表示分开,引申为逃脱避开等。

3、破是一个汉字,读pò。字形结构,首尾分解查字 :石皮(shipi) 汉字部件构造 :石皮,笔顺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钩、 撇、 竖、 横撇、 捺。

4、碎:suì ㄙㄨㄟˋ。《说文解字》:“碎,磨也。从石、卒声。”。隶人给事(死)者衣是卒之范式。石、卒两范式叠加。石之犹去衣解体成散零块是碎之范式。亦作“砕”字。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第4集《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第5集《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第6集《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第7集《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第8集《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第9集《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第10集《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第11集《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第12集《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第13集《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第14集《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第15集《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第16集《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第17集《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第18集《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第19集《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第20集《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第21集《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第22集《张三丰创太极》

张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时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当时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吧?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柔中带刚!你知道张三丰到底怎么创造的太极拳吗?本片要说的,正是这个故事。

第23集《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

第24集《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第25集《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第26集《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第27集《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第28集《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第29集《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第30集《皇甫谧浪子回头》

皇甫谧,魏、晋年间人,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第31集《李白铁杵磨成针》

李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天天在山中打猎玩耍。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边遇见一位白发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她干什么?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可以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后,李白顿时领悟,于是在山中好好学习,成为了大诗人。

第32集《李晟练成神箭手》

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习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

第33集《陆游书巢勤学》

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第34集《白居易诗进长安》

少年时代的白居易已经在家乡小有“诗名”,在父亲的鼓励下他来到长安开始求学之路。为了得到大诗人顾况的指导,白居易费尽周折。他的谦虚和诚恳最终打动了顾况,他的诗文也得到了顾况的嘉许,白居易的名字从此在长安城中流传开来。

第35集《刘勰佛殿借读》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第36集《宋应星买书》

明朝大科学家宋应星,从小勤奋学习,在《梦溪笔谈》的影响下,写成《天工开物》一书。《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性的科学巨著,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写作《天工开物》之前,宋应星却与《梦溪笔谈》,发生了一个很好玩的故事!

第37集《阎若璩口吃成大器》

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第38集《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第39集《欧阳修借阅典籍》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第40集《蒲松龄草亭路问》

这个故事讲述了,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第41集《孔丘学琴》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学者和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多才多艺,学问渊博。在中国的教育史和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名人”的行列之中,孔子的名字同样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孔丘小时候学琴,有一个十分好看的故事。

第42集《贾逵隔篱偷学》

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他可以不顾一切。本片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正是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孟柯改过勤学》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第45集《纪晓岚知错改过》

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纪晓岚小时候既聪明又顽劣,很为自己吟诗作对的天赋而骄傲,对学堂里的先生也不放在眼里,上课时常常迟到、开小差。为了教育纪晓岚,石先生花费了不少心思,而纪晓岚也终于领悟到先生的苦心,从此开始发奋努力。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古籍是不是艺术

不是艺术

古籍定义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印刷于1912年以前又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1成为古籍的条件

要被称作古籍,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成书时间要在辛亥革命以前,另一个是书籍要有古典装帧形式,两者缺一不可。

成书在辛亥革命以前,就是在1912年以前制作出版的书籍才可以看作古籍,它是古代书籍制作时间的下限。

所谓古典装帧形式,就是说书籍装帧是中国古代传统装帧形式。

古籍除各种纸质文书外,还应包括甲骨、青铜器、竹简、帛书等等材质的文书。

2古籍善本

古籍分为普通古籍和善本古籍。按照国家汉文古籍特藏藏品标准,将古代典籍中具有较高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部分古籍为“善本”。

善本书,通俗地说就是版本较好的书。如刻印年代较早、刻印技术精良、流传较少的书,以及具有某种特定价值的稿本、抄本、批校本等。

3新版古籍

指通过仿真影印等手段,复制具有古籍中的内容,而重新印刷出版的书籍。

例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续修四库全书》

仿真再造的四川省图书馆 馆藏明崇祯刻本《圣迹图》

该书以连环画形式浓缩孔子一生,是中国较早的连环画类典籍,流传极罕。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祖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闻一多之子说:“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闻一多《七子之歌·诗序》

“中华七子”命运的历史性转折发生在1949年金秋的北京。在这块曾被八国联军烧杀掳掠的土地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惨痛的悲剧。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中国宣布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蒸蒸日上。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跃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响遏行云。

“不能将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个世纪。”中国***人代表中华民族喊出了洗雪耻辱的最强音!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海湾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6月30日23点59分,英国蓝底米字国旗和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英治港旗缓缓降落,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零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盛开着紫荆花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交接仪式后,查尔斯王子和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即将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轮船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香港的地点。

两年之后,中华民族以又一个洗雪耻辱的时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1999年12月19日夜,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灯火通明。23时58分,绿色的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像帆一样滑落,20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和绿色带有莲花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准时升起。中葡两国政府在这一刻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澳门回归祖国。家中对联高悬:“百年诞辰红烛燃遍举酒慰英灵,九九归一死水微澜昂首新世纪”,横批“澳门回家”。

闻一多之子闻立雕说:“父亲期盼骨肉团聚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新世纪梦想: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一句话》

---------------------------------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 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

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 ,收1925年以后的诗作28首,作品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了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同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秋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30年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定居北京,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此时,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年出版《楚辞校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抨击国民党,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熟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选取材料和确定记叙重点的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

闻一多<<红烛>>赏析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问题一:酱香酒中的翻砂,碎沙,坤沙是什么意思 酱香酒中的翻砂,碎沙,坤沙是什么意思?

“沙”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沙子”,而是指酿酒采用的原料-“高粱”,也是酱香酒的主要酿造原料。

一、翻砂

茅台镇酱香酒采用“12987”工艺,其中的8就是要经过8次蒸煮。翻沙,就是用捆沙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差。这样的酒仅仅比酒精酒多一点酱味,自身不具备太多经济价值,同时工艺控制不好会出现苦、糊等邪杂味。很多大品牌的低端酒,其实用的就是这种工艺。

二、碎沙酒

碎沙就是指被碾碎的高粱,是指将原料100%破碎,打磨成粉状。碎沙酒的生产工艺较为快捷,周期相对较短,出酒率高,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酿造出来的酒也好入口。缺点是相对正统酱香来说要单薄不少,酒体层次感单一,但也正因为这样,更多的人在初次接触酱香酒的时候会更容易接受。纯碎沙酒存放多年后的香味提升很小,陈放后主要是口感柔顺更好入口。

三、坤沙

“坤”字是音译过来的,也做“捆”,是“完整”的意思。所谓坤沙,就是指完整的高粱,茅台镇本地也叫“捆籽”,又称为“小红粮”。事实上,坤沙酒在生产时原料保持仍然会保持大约20%左右的破碎率,并不是真的所有原料都保持完整,因为有破碎后才能更好的带动发酵。

这个工艺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分为七次取酒,我们经常说的“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其实说的就是坤沙酒中最上乘的“回沙”工艺。原料经过深度发酵后酿造出来的酱香更加醇厚,得到的酒体风味多,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缺点是酒质比较浓郁,可能会一些人接受不了,此外此种工艺出酒率较低,酿造成本高,通常需陈放三年以上进行二次勾调后才能销售。

少喝酒,喝好酒,喝酒就喝茅台酱香酒。浏览更多酱香酒文章,敬请关注“酱香酒文化”公众号。

问题二:粮食太碎酿酒有什么影响 没影响,我一年到头都用碎米酿酒的。

问题三:酿酒中 什么叫碎石窖 碎石窖也就是用碎石块砌成的窖池,一般用偿状青石块垒砌而成,表面打磨光滑,做芝麻香型酒一类用。浓香型是要敷窖泥的,清香型纯水泥池即可。

问题四:被碎被碎的。这话说的是,,, 这就是夹丝玻璃的特点,夹丝玻璃也叫夹胶玻璃,是用两块经过钢化处理的玻璃中间夹一种特殊的胶粘在一起的,目的就是在玻璃破的情况下也不会掉下来伤人,

问题五:酿造的酿酒 中国酿酒历史悠久。《说文解字》上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从禹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