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经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关于《水经注》,第1张

  水经注概述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目录[隐藏]

  经典片段

  作者介绍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三峡——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原文

  三峡译文

  注解

  重点语句翻译

  整体把握

  经典片段

  作者介绍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三峡——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 原文

  三峡译文

  注解

  重点语句翻译

  整体把握

  水经注

  《水经注》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中国古代水文地理的又一项中国之最。《水经注》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

  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就叫《水经》,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二说晋郭璞撰,一说东汉桑钦撰,又说郭璞曾注桑钦撰的《水经》。当代郦学家陈桥驿认为即使汉桑钦撰有《水经》,晋郭璞为其作注确有其事,但这部《水经》和《水经注》也都已失传,今本郦道元所注的《水经》当是另外一部,是无名氏所为,其成书年代,诸家说法不一,全祖望认为是东汉初,戴震认为是三国时作品,今人钟凤年又认为是新莽时所作,诸说尚难确认,不过大体应为汉魏之作不成问题。

  《水经注》则是以注《水经》而得名。

  郦道元为何要为《水经》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写道:首先,古代地理书籍,《山海经》过于荒杂,《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又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正如王先谦所说,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右”(《王先谦合校本序》)。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经常变化的,上古情况已很渺茫,其后部族迁徙、城市兴衰、河道变迁、名称交互更替等等都十分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统一,着眼于《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由此说明郦道元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所著的《水经注》是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水经注》是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唐六典》注中称《水经》共载水道137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今人赵永复将全书水体包括湖、淀、陂、泽、泉、渠、池、故渎等算入,实记2596,倍于《唐六典》之数。

  注文达30万字。涉及的地域范围,除了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作为其撰写对象外,还涉及到当时不少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实属空前。

  所记述的时间幅度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当代,上下约2000多年。它所包容的地理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神话故事等等,真可谓是我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无所不容。难能可贵的是这么丰富多彩的内容并非单纯地罗列现象,而是有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记述。侯仁之教授概括得最为贴切:“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水经注选释·前言》)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其内容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所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在人文地理方面,所记的一些政区建置往往可以补充正史地理志的不足。所记的县级城市和其他城邑共2800座,古都180座,除此以外,小于城邑的聚落包括镇、乡、亭、里、聚、村、墟、戍、坞、堡等10类,共约1000处。在这些城市中包括国外一些城市,如在今印度的波罗奈城、巴连弗邑、王舍新城、瞻婆国城等,林邑国的军事要地区粟城和国都典冲城等都有详细记载。交通地理包括水运和陆路交通,其中仅桥梁就记有100座左右,津渡也近100处。经济地理方面有大量农田水利资料,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名称就有坡湖、堤、塘、堰、堨、覩、墱、坨、水门、石逗等。还记有大批屯田、耕作制度等资料。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包括采矿、冶金、机器、纺织、造币、食品等。所记矿物有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汞等,非金属矿物有雄黄、硫黄、盐、石墨、云母、石英、玉、石材等,能源矿物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兵要地理方面,全注记载的从古以来的大小战役不下300次,许多战役都生动说明了利用地形的重要性。

  除了丰富的地理内容外,还有许多学科方面的材料。诸如书中所记各类地名约在2万处上下,其中解释的地名就有2400多处。所记中外古塔30多处,宫殿120余处,各种陵墓260余处,寺院26处以及不少园林等。可见该书对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水利史学以至民族学、宗教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以上这些内容不仅在数量上惊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采用了文学艺术手法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所以它还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居有一定地位。它“写水着眼于动态”,“写山则致力于静态”,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水经注》在语言运用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仅就描写的瀑布来说,它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真是变化无穷。所以我们说《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

  如此丰富的内容,其价值自不待言。这里仅就历史地理方面来说,就有取之不尽的功效,侯仁之教授曾利用它复原了北京周围古代水利工程,研究了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运用它来研究古代水道变迁,湖泊湮废、地下水开发、海岸变迁、城市规划、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等等诸多课题。

  《水经注》有如此深远影响,这与郦道元治学态度的认真是分不开的。为了著作此书,他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引书多达437种,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对所得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亲自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末溯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本书实际上是我国北魏以前的古代地理总结,书中许多珍贵资料早已失传,不少人从中可以辑佚或校正一些古籍。

  当然,如此宏富的巨作,受到当时时代和条件的限制,难免存在不少错误。唐代杜佑在《通典》中即已明确指出其黄河河源问题上的“纰缪”。另外由于他不可能到边远地区和南方进行实地调查,这方面错误也较多些。有些地方的引书也不尽可信等等,但这些并不损害全书价值。

  《水经注》原有40卷,宋初已缺5卷,后人将其所余35卷,重新编定成40卷。由于迭经传抄翻刻,错简夺伪十分严重,有些章节甚至难以辨读。明清时不少学者为研究《水经注》做了大量工作,有的订正了经注混淆500余处,使经注基本恢复了原来面貌。有的做了不少辑佚工作,更多的是做了校勘注疏工作,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与其弟子熊会贞用了毕生精力撰写了《水经注疏》和编绘了古今对照、朱墨套印的《水经注图》,最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有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的《水经注疏》,为今后研究利用《水经注》提供了方便。

  戴震校勘《水经注》,删去妄增之字 一千多个 ,改正错讹三千多处,补葺阙佚两千多处,足见功夫之深,如段玉裁所说:“凡故训、音声、算数、天文、地理、制度、名物、人事之善恶是非,以及阴阳、气化、道德、性命,莫不究乎其实。”

  ——《戴震全书》

  《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旧传为西汉桑钦所作。经清代学者考证,大概是三国时人所作。原书列举大小河道137条,内容非常简略。郦道元就力之所及,搜集了有关水道的记载和他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所注,对《水经》中的记载以详细阐明并大为扩充,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叙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凡北魏以上的掌故、旧闻都可以得到考证。单以兵要地理资料一项而言,全注记载的从古以来的大小战役不下300次,许多战例都生动地说明了熟谙地理,利用地形,争夺桥梁、险道、仓储的重要性。《水经注》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编辑本段]经典片段

  水经注·江水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郦道元(466或472—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郦道元,字善长,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崇劝学教。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蛮人指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后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诏道元持节兼黄门侍郎,驰驿与大都督李崇筹宜置立,裁减去留。会诸镇叛,不果而还。

  孝昌初,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梁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多有斩获。

  后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南王悦嬖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时雍州刺史萧宝反状稍露,侍中、城阳王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宝虑道元图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围道元于阴盘驿亭。亭在冈上,常食冈下之井。既被围,穿井十余丈不得水。水尽力屈,贼遂逾墙而入。道元与其弟道(阙)二子俱被害。道元目叱贼,厉声而死。宝犹遣敛其父子,殡于长安城东。事平,丧还,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然兄弟不能笃睦,又多嫌忌,时论薄之。

  与《三国志注》裴松之写,《世说新语注》刘孝标写,《文选注》李善写。并称“四大名注”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

  书 名: 水经注

  作 者:陈桥驿 译注,王东补注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10-1

  ISBN: 9787101070057

  开本: 16开

  定价: 1800元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为另一种称为《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确实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姓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只有八千二百多字,每一条写上此书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

  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举条大河的例子,就说中国历史上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吧,从发源、流程到结束,《水经》只写了一百九十多个字。再举条小河的例子,黄河中游古代有一条叫清水的小支流,对于此河的发源,《水经》只说:“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但

  郦道元为这十二个字写了约一千八百字的《注》文。全书《注》文超过《经》文二十多倍。《水经注》是一部三十多万字的巨构,是一部独立的古典名著。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卷一 河水

  卷二 河水

  卷三 河水

  卷四 河水

  卷五 河水

  卷六 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湛水

  卷七 济水

  卷八 济水

  卷九 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洹水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

  卷十一 易水、滤水

  卷十二 圣水、巨马水

  卷十三 水

  卷十四 湿余水、沽河、鲍邱水、濡水、大辽水、小辽水、濒水

  卷十五 洛水、伊水、瀍水、涧水

  卷十六 毂水、甘水、漆水、浐水、沮水

  卷十七 渭水

  卷十八 渭水

  卷十九 渭水

  卷二十 漾水、丹水

  卷二十一 汝水

  卷二十二 颍水、洧水、溟水、漕水、渠

  卷二十三 阴沟水、饭水、获水

  罄二十四 睢水、瓠子河、汶水

  卷二十五 泗水、沂水、洙水

  卷二十六 沭水、巨洋水、淄水、汶水、潍水、胶水

  卷二十七 沔水

  卷二十八 沔水

  卷二十九 沔水、潜水、湍水、均水、粉水、白水、比水

  卷三十 淮水

  卷三十一 水、清水、漶水、濯水、淙水、沅水、浸水一

  卷三十二 渗水、蕲水、决水、批水、泄水、肥水、施水、沮水、漳水、夏水、羌水、涪水、梓潼水、涔水一

  卷二十二 江水

  卷三十四 江水

  卷三十五 江水

  卷三十六 青衣水、桓水、若水、沫水、延江水、存水、温水

  卷三十七 淹水、叶榆河、夷水、油水、澧水、沅水、浪水

  卷三十八 资水、涟水、湘水、漓水、溱水..

  卷三十九 涯水、深水、钟水、耒水、洙水、漉水、浏水、溟水、赣水、庐江水

  卷四十 渐江水、斤江水、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编辑本段]三峡——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山献(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三峡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里,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山岩重叠,遮掩住了天空和阳光,如果不是正午就见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见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来往。要传达统治者的命令和紧要的文件时,有的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下午日暮时分就抵达了江陵,这中间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驾驭奔驰的骏马乘着风而行,也不如这样快。

  每逢秋天和春天,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绿色的深潭倒映着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高高的悬崖上流下泉水成瀑布,急流冲荡在柏树之间,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的情趣和雅味。

  每当天刚晴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凄寒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长长的呼叫,接连不断而凄楚异常,空荡的山谷回荡着响声,悲伤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有渔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划分朗读节奏

  自 /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 两 岸 / 连 山 ,/ 略 无 / 阙quē 处 /。 重chóng 岩 / 叠 嶂zhàng , 隐 天 / 蔽 日 /。 自 非 / 亭 午 夜 分/ , 不 见 / 曦xī 月 。

  至 于 夏 / 水 襄 陵 /, 沿 / 溯sù / 阻 绝 /。 或 / 王 命 急 宣 /, 有 时 / 朝zhāo 发 白 帝 /, 暮 到 / 江 陵/ , 其 间jiān / 千 二 百 里 , 虽 / 乘 奔bēn 御 风 /, 不 以 / 疾 也 。

  春 冬 之 时 , 则 / 素 湍tuān / 绿 潭 , 回 清 / 倒 影/ 。 绝 巘yǎn / 多 生 怪 柏bǎi /, 悬 泉 / 瀑 布 , 飞 漱shù / 其 间 。 清 / 荣 / 峻 / 茂 , 良 多 / 趣 味 。

  每 至 / 晴 初 霜 旦 , 林 寒 / 涧 肃 , 常 有 / 高 猿 长 啸 , 属zhǔ 引/ 凄 异 , 空 谷 /传 响 , 哀 转 /久 绝 。 故 / 渔 者 歌 曰 : “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cháng ,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

  注解

  三峡: 选自《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址、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自:这里有“在”的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jí):快。

  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山献(yǎn)]:极高的山峰。

  飞漱(shù):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巴东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引申为“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消失)

  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

  2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两岸”。

  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绝了。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文章最后引用的诗句表现了渔人漂泊不定的悲伤,衬托了秋的凄凉。体现了作品的人文关怀。

 “红木热”在收藏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投资收藏红木这块领域中去了。那红木的收藏故事有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红木收藏故事,希望对您有用。

红木收藏故事1

 15万把写字台卖了太后悔

 实际店家只让我们考虑了一天,隔天就有一个识货买家,二话不说直接出了15万,把写字台搬家去了。这下好了,我肠子差点都悔青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合计着请两位木匠师傅打几件家具。记得有懂行的邻居叔叔,专门到家里来,向我父母隆重推荐一种叫做水曲柳的木头。按他的大概意思:打家具,水曲柳是最好的木头,没有之一。邻居叔叔的这个意思,传到我那位一肚子学问的舅爷耳朵里,我看他先是摇了摇头,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水曲柳打的家具嘛,还是不错的。可是要说最好的木头,无论如何轮不到水曲柳,应该是紫檀木,“一两紫檀,三两银”嘛!不过紫檀可不是老百姓(603883,股吧)能用的木头!”

 我记得,舅爷说到“一两紫檀,三两银”的时候,表情是那么的认真而且确定,不容置疑。在我们不算大的家族里,舅爷因为是摘帽右派,所以绝少对任何事发表意见。但是如果他老人家百年不遇地发表一回,通常,那就是全家人公认的结论了。

 这个结论,使我在学龄之前,便知道世界上有种很名贵的木头叫做紫檀。但我真正见到紫檀,却已经到了上初中的时候。初中有一篇《故宫》的课文,学校为了强化教学效果,顺带着春游,把我们一个年级的学生带到故宫。当时具体是那座宫殿里我记不清了,只记得进那个殿门的左手边,有一扇扯天连地雕花月亮门,讲解员告诉我们,制作这扇月亮门的木材,是非常非常名贵的小叶紫檀木。

 原来这种黑不溜秋的木头就是紫檀木啊。我禁不住好奇,用手摸了几下。紫檀木光滑中透着凉意,像石头。没错,那时的故宫,跟现在不一样,大部分宫殿,还让游人进。正如讲解员也跟现在不一样,讲解员讲道:“紫檀木要从遥远的印度,跋山涉水,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三到五年才能运到北京。仅仅运输一项,消耗难以计数的民脂民膏。所以紫檀木折射出这样一个道理,当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登峰造极之日,也就到了它大厦将倾之时……”我之所以能把讲解员的话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回去后,把它原封不动地搬到了作文里,老师特地将这段话勾了红圈,以资鼓励。老师肯定不会知道,我抄录这句话时,脑海里一直反反复复计算着:舅爷说一两紫檀,三两银。三两银子能换算成多少人民币啊

 大约在我第一次听说紫檀的四十年以后的某天,无意间翻到了一本过了期的拍卖图册。图册上,有一只明末清初的紫檀料面条柜照片与详解。其中面条柜内侧隔板上,有原主人题记,题记大略记载了,面条柜采料之艰辛周折,最后不忘记录:每两紫檀,银三两。

 这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让我异常震惊。如今,很多说紫檀的文章,纷纷采用“一两紫檀,一两金”,作为烘托紫檀名贵的说辞。但四十年前,舅爷说的“一两紫檀,三两银”却是客观的表述。老辈学者随口的一句话,都如此的严谨,实在了不起。

 我第一次见识紫檀实价有多么的“贵”,地点是在琉璃厂海王村,不知是哪家拍卖公司,收了一个重器,暂存在了这里。重器是一扇比中等四合院影壁墙块头还大不少的屏风。屏风三开,厚度惊人,中间是一个盘龙雕,其余皆是祥云。有人告诉我,这架屏风上面的龙,是四个爪的,说明它至少是亲王一级人物家里的东西。至于哪位具体人物,正在考证。

 于是我干脆跟着在场的一堆专家帮起了闲。突然有一位很老的专家脱口说道:“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啊!我看怎么也得100万起拍吧。”在场人纷纷附和。旁边的我则为了这个100万的价,差一点惊背过气去。在万元户还被尊称为大款的上世纪九十年代,100万是骇人听闻的数字。不过,100万的价格搁在今天,我倒是可以砸锅卖铁也会去搏一搏,可搏下来了,把这大家伙摆到什么地方呢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我真正动了拿下一件紫檀家具的念头,产生于2004年。那年夏天我跟爱人逛高碑店。一件闵作的双面写字台闯入我们夫妻的眼帘。由于标价不菲,看上去搁了不少日子。这件写字台让我心动不已的原因,除了工很精,就是用的紫檀料真的很紫。店家感到我的诚意,一个劲儿地开抽屉、敲桌板。进一步向我们展示,这写字台用料有多实在。最后干脆拉我们夫妻把脸贴到桌面上,观察紫檀那驰名天下的牛毛纹。

 当时,正好一缕夕阳照在桌面上。眼中牛毛纹,缜密而鲜活,间杂金星点点。由于紧贴着桌面,鼻息中开始嗅到若有若无的一曲清香。我的心跳开始加速,我爱人更是直言就是它了。关键时候,我定了定神,这写字台可是12万啊,而且已经砍到少一分也不行的地步。男人嘛,真要砸锅卖铁的时候,也免不了含糊。我把爱人拉到一边,鸡蛋里挑骨头地向她申明看法,我认为:这写字台好到没挑,唯独牛毛纹和金星太过明显。乍一看,容易让人产生桌面上附了一层土的错觉。爱人完全认为我在胡说八道。最后我二人,在回家考虑两天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实际店家只让我们考虑了一天,隔天就有一个识货买家,二话不说直接出了15万,把写字台搬家去了。这下好了,我肠子差点都悔青了。爱人倒没过分挖苦我,只是罚我请她去唱歌。那晚上,任贤齐的《依靠》我点唱了好几遍,只为那句“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放掉。”

 大概是这句歌词显了灵,没过一个月,知道了这个笑话的好友老孙大哥,正好去福建办事,特地给我带了一件紫檀雕件。这件紫檀个头着实不小,雕刻的内容是福、禄、寿三星,在仙童、仙子的环绕中,优哉游哉地过着他们的神仙日子。整个雕件是一块没拼没补的紫檀老料。上面金星、牛毛铺陈到了极致,用料之精,确属我生平仅见。不仅于此,雕工据说是出自一位雕过寿山石的师傅,木雕、石雕手法杂糅,愈显得雕件工艺非凡。我当然不能舔着脸大咧咧地就收了,赞叹一阵,赶紧向老孙大哥问价,老孙大哥一摆手:“送你的生日礼物!就别问价钱了啊……”

 确切地说,我的生日在冬天,生日礼物却在夏天送,这就叫人哭笑不得了。不是我矫情,除非是神仙,无论谁收了这样的礼物,半夜里做梦都会乐醒的。我不是神仙,所以为了这件礼物,我们夫妻半夜里乐醒过好几回。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紫檀,但是至今仍不知道它的价值。

 说来也怪,自从这件紫檀雕件之后,紫檀的市场价跟坐了火箭一般。而我的紫檀藏品逆势而动,反而越来越多。需要声明的是,动辄值一辆豪车钱的紫檀家具,肯定这辈子跟我无缘了。但不妨碍我,什么紫檀小雕件啦,紫檀手串配饰什么的一通狂收。应该说现在的紫檀跟我了解的紫檀已属面貌全非。以前十檀九空,讲究的有品有型的家具和大料,现在讲究的是,手串细节里,鱼鳞、玻璃底儿,又或者金星的爆星、满星。过去的某一紫檀特征,现如今成了估计的标准。

 为此,可以做一个荒诞比方:现在的关于紫檀把玩件林林总总的说道,就像肉铺掌柜的一头猪,各部位的肉,如果不能卖一个价,那就得有套说辞。如果这个找骂的比方可以片面的成立,那么原本很贵的紫檀,除了很贵还可以很深、很神。成了更多人的手中物、心头好。

 为了写这篇文字,我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串两厘米直径的紫檀手串,大概净重60克以上,品相中庸者七、八百块钱。按照白银国际牌价,差不多正是一两紫檀三两银。(按照古代的度量衡和白银购买力,肯定不是这个算法)我之所以要有如此牵强附会的一算,是因为最早告诉我一两紫檀三两银的舅爷已经去世快两年了。如果他在世,知道我在这写紫檀,我猜他会叮嘱我在文章最后,为紫檀加上这样一句评语。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木收藏故事2

 红木收藏——“名人与红木”之成龙篇

 成龙收藏木头是受到了蔡澜和何冠昌的影响,蔡澜在香港嘉禾**公司做监制,成龙常到他的办公室,蔡澜坐的是木头椅子,书桌上是黄花梨的笔筒、紫檀的镇纸、清代的水丞。成龙当时除了爱买跑车、玩名表,就是工作。蔡澜建议成龙收藏紫檀家具。

 成龙买了很多老木头为了建院子,每一堆老木头都是一座精美的老房子,年头最长的有 400多年的历史,短的也有 200多年了。2009年9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09芭莎明星慈善夜上,成龙捐出的一尊紫檀宫殿模型,以388万元的高价被京城四少之一的王烁拍下转赠给了女星周迅。

 2013年4月,成龙将收藏的4座老房子捐给新加坡科技大学,建立了一个成龙古建筑群及**道具收藏馆,成龙还把一栋古建筑捐给龙岩长汀县。2014年4月7日,成龙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办六十岁生日宴,圈内好友系数前来祝贺,包括知名导演、影星及商圈大佬等众多嘉宾好友均倾情现身,曾志伟从剧组赶到现场,担任整场晚宴的特邀嘉宾主持,最后拍卖的小叶紫檀雕龙宝座压由英皇娱乐杨受成以650万人民币拍走。

 成龙说:“别看我什么东西都收藏,国内的,蛐蛐罐、清代妇女戴的手镯、服饰,国外的,杯子、碟子、调羹、勺子、手链手铐、锁,太多了什么都有,但我真正懂的只有木头。”

红木收藏故事3

 “黄花梨女皇”伍嘉恩的古家具收藏故事

 1989年秋,伍嘉恩与旅居伦敦的中国古董商人艾斯肯纳斯(Giuseppe Eskenazi)共进意大利晚餐。艾氏忽然说起此次路经洛杉矶,有韩国瓷器收藏家,从南加州得到一批中国明式家具,是曾客居中国的白俄裔女士搬迁出让的,但他不懂家具,没有看。在脑海中,伍嘉恩清晰地看见自己刀叉在手,停顿在面前的空气中,结结巴巴地说:“东西还在吗我能看吗”艾氏见状,哈哈大笑,答应吃饭后去电查询。整顿饭伍嘉恩食不知味,回到家中不停踱步,实在按奈不住了,去电追问,原来已联络上,东西还在,欢迎伍嘉恩到洛杉矶鉴定。伍嘉恩起了大早立即订机票,当天出发,直奔洛杉矶。

 这批机缘巧合遇上的家具,其中不乏精品,部分更是在20年后的今天,也未有能超越它们的例子,包括这对黄花梨大四件柜。运回香港后即辟密室存放。嘉木堂于1987年成立,同时建立维修工场。伍嘉恩与工匠们每天面对明式家具,历经两三年,他们研习无间歇不断实践,维修工艺已有一定水平,但四件柜体积庞大且特别贵重,大家又从未有在这么大平面上打磨推蜡的经验,于是决定请伦敦家具修复工厂主人克里斯托佛·库克(ChristopherCooke)来港处理。库克工厂专门维修欧洲古董家具,工作人员全是科班出身,对中国家具也有实践经验。

 黄花梨顶箱柜修复后雄伟壮观,照完相后直寄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长罗伯特·伯顿(RobertBurton)不看实物就来电订购,从加州来的又往加州去了。

 明式家具何以从江南原产地流传海外伍嘉恩说,古时一般老百姓是用本地村落乡镇生产的家具,就地取材,如柴木加漆这类的地域性家具。高级奢华的消费品,源于16世纪的繁华时期,在国内已建立了自由市场,这意味着各省各城追求精致生活风格的有钱人会喝福建茶,用南京丝绸,安徽纸、笔、墨,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壶等,各地重镇富户,自然也会从江南主要原产地,订购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黄花梨木家具。而宫廷和首都北京的达富贵人,更能利用运河之便,将之运送北上。

 所以除了原产地江南地区,各大城市与沿京杭运河市镇,保存有明式家具实例就不足为奇。从远离江南及大运河、不具备地利条件的地域,如徽商家乡徽州一带、山西中和南部晋商的大宅,而在多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也藏有大量实例,就颇能体会当时士官商贾均以黄花梨木制明式家具为时尚。从传世家具中有部分带有地域风格的制作,虽属少数,但也表明当时各地贵族巨贾有直接采购木材,雇用当地能工巧匠制造黄花梨木明式家具。

 伍嘉恩透露,20多年来,她耳闻目睹有明式家具踪影的市镇和地区,虽然不全面,确能从中得到一点关于明式家具原产地及他们由明代至上世纪分布地域的信息。20世纪家具之父王世襄先生以古籍为依据,继而实地考察,认为明式黄花梨木家具主要产地是江南的苏州、东山地区。现在这个中国家具分布图,确能见到明式家具集中在江南,以苏州、东山、松江为中心的一带。

 最后,伍嘉恩认为,清朝至民国,除苏州地区以外,明式家具也散布于其他各地,包括长江下游沿岸城镇如江阴和南通,杭州湾河两岸都市嘉兴、海宁、杭州、绍兴与宁波。京杭大运河从浙江,穿越江苏、山东入河北经通州达北京,沿河乡镇也多处发现为数不少的明式家具。““””结束之初,大批明式家具开始步入了辗转流离、漂洋过海的命运。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蓟、幽州等。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129]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忽必烈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目前,“一卡通”具有的功能及相应资费如下:

  级别

  基本功能

  外借总量(册)

  借期

  收费标准

  B级

  中文普通图书、报刊阅览

  中文普通图书、期刊外借

  外借总量3册

  借期2周

  续借2周

  免工本费

  押金50元

  C级

  中文普通图书、报刊阅览

  中文普通图书、期刊外借

  外借总量5册

  借期4周

  续借2周

  免工本费

  押金100元

  D级

  中文普通图书、报刊阅览

  中文普通图书、期刊外借

  西城区图书馆德语自学中心、中瑞可持续发展信息中心资料借阅

  首都图书馆古籍、民国出版物、外文图书阅览

  外借总量5册

  其中西城区图书馆外文图书限3册

  借期4周

  续借2周

  免工本费

  押金200元

  E级

  中文普通图书、报刊阅览

  中文普通图书、期刊外借

  西城区图书馆德语自学中心、中瑞可持续发展信息中心资料借阅

  首都图书馆古籍、民国出版物阅览

  首都图书馆外文图书借阅

  外借总量5册

  其中首都图书馆外文图书限2册或西城区图书馆外文图书限3册

  借期4周

  续借2周

  免工本费

  押金500元

  60岁(含)以上老人、军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可凭本人有效证件申办“一卡通”的优惠功能

  级别

  基本功能

  外借总量(册)

  借期

  收费标准

  优惠B级

  中文普通图书、报刊阅览

  中文普通图书、期刊外借

  外借总量3册

  借期2周

  续借2周

  免工本费

  押金25元

  优惠C级

  中文普通图书、报刊阅览

  中文普通图书、期刊外借

  外借总量5册

  借期4周

  续借2周

  免工本费

  押金50元

  未成年人可申办少儿一卡通功能

  基本功能

  外借总量(册)

  借期

  收费标准

  少儿图书借、阅(不含首都图书馆、西城区图书馆)

  外借总量3册

  借期2周

  续借2周

  免工本费

  押金25元

  ★持有"一卡通"B级、C级、D级、E级以及"一卡通"优惠B级、优惠C级读者卡,且年满18周岁的读者,可在首都图书馆办理视听资料外借服务,最多外借光盘2张,借期1周,不能续借。

  电子期刊使用方法

  方法一:

  1、 登陆首都图书馆网站wwwclcnnetcn;

  2、 点击左侧“数字资源”进入;

  3、 点击数据库资源中的“龙源期刊”进入;

  4、 输入正确的联合读者卡卡号和密码,提交成功即可进行阅览。

  方法二:

  1、 登陆http://lyclcnnetcn;

  2、 输入正确的联合读者卡卡号和密码,提交成功即可进行阅览。

  电子图书使用方法

  方法一:

  1、 登陆首都图书馆网站wwwclcnnetcn;

  2、 点击左侧“数字资源”进入;

  3、 点击电子书库中的“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进入;

  4、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需向各公共图书馆咨询索取;

  5、 登录成功后用户需按照提示下载并安装Apabi图书阅读器,安装成功后即可对图书进行在线浏览或借阅。

  方法二:

  1、 登陆http://apabiclcnnetcn;

  2、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及密码,用户名和密码需向各公共图书馆咨询索取;

  3、 登录成功后用户需按照提示下载并安装Apabi图书阅读器,安装成功后即可对图书进行在线浏览或借阅。

  目前图书通借服务的成员馆包括:

  1

  首都图书馆及其分馆

  8

  石景山区图书馆及其联网街道馆

  2

  东城区图书馆及其联网街道馆

  9

  丰台区图书馆及其联网街道馆

  3

  西城区图书馆及其联网街道馆

  10

  大兴区图书馆及其联网街道馆

  4

  朝阳区图书馆及其联网街道馆

  11

  通州区图书馆及其联网街道馆

  5

  崇文区图书馆及其联网街道馆

  12

  顺义区图书馆

  6

  宣武区图书馆及其联网街道馆

  13

  昌平区图书馆

  7

  海淀区图书馆及其联网街道馆

  目前图书通借通还服务的成员馆包括:

  1

  首都图书馆

  30

  大兴区图书馆

  2

  东城区图书馆

  31

  麦子店街道图书馆

  3

  北新桥街道图书馆

  32

  望京街道图书馆

  4

  东华门街道图书馆

  33

  六里屯街道图书馆

  5

  交道口街道图书馆

  34

  亚运村街道图书馆

  6

  东直门街道图书馆

  35

  潘家园街道图书馆

  7

  安定门街道图书馆

  36

  垡头街道图书馆

  8

  建国门街道图书馆

  37

  建外街道图书馆

  9

  东四街道图书馆

  38

  高碑店地区图书馆

  10

  景山街道图书馆

  39

  将台地区图书馆

  11

  朝阳门街道图书馆

  40

  团结湖街道图书馆

  12

  和平里街道图书馆

  41

  十八里店地区图书馆

  13

  西城区图书馆

  42

  大屯地区图书馆

  14

  金融街街道分馆

  43

  豆各庄地区图书馆

  15

  金融街街道丰汇园分馆

  44

  王四营地区图书馆

  16

  西长安街街道分馆

  45

  三里屯街道图书馆

  17

  月坛街道分馆

  46

  安贞街道图书馆

  18

  新街口街道分馆

  47

  管庄地区图书馆

  19

  新街口街道福绥境分馆

  48

  香河园街道图书馆

  20

  展览路街道分馆

  49

  南磨房地区图书馆

  21

  德胜街道分馆

  50

  八里庄街道图书馆

  22

  德胜社区教育学校分馆

  51

  朝外街道图书馆

  23

  什刹海街道分馆

  52

  丰台区图书馆

  24

  石景山区图书馆

  53

  花乡草桥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

  25

  八角社区图书分馆

  54

  海淀区图书馆

  26

  朝阳区图书馆

  55

  田村路社区图书馆

  27

  和平街街道图书馆

  56

  西三旗社区图书馆(原首图分馆)

  28

  展览路社区教育学校图书馆

  29

  劲松街道图书馆

  详情请看http://wwwclcnnetcn/fuwudaoh/banzheng/banzhenghtm

国家文物局阶段的重要工作纪要(1977-1985)

1 国家级保护单位北大红楼抗震加固设计纪要及后记(另详);

2 1978年4月给国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长的信。有感于梁思成先生《营造法式注释序》手稿中对研究传统所受到的打击、从而产生的对谬误观念的屈从和自我批判,所以尽自己亲知亲历的认识全面说明研究传统对现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文物古建在“古为今用”方向的广阔途径(此信被罗哲文扣押了五年,可能王冶秋生前并未见到)——附梁先生手稿原件;

3 根据文革我国面临的现实条件及文物古建本身的价值,阐述文物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必然性,皆有实例为据,绝非概念游戏和抽象的诡辩和空谈,更不是意气之争——附已发表文章;

4 文革后文物古建损坏严重急需清查,因而组织北京市规划局、园林局、文管会(北京市文物局前身)、国旅北京分社(北京市旅游局前身)、建工部建研院、中国建筑学会等六个单位对北京地区的重要古建园林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由北京市规划局打印20份传阅——附原件;

5 古北口明长城被拆毁三千米,城砖用于修营房和猪圈,还在《人民日报》上宣传拆用长城砖是“废物利用”,因而北京文管会文物处长赵学勤找我去现场调查后,因此前长城并未定为任何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仅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被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保护单位),所以“无法可依”,因而紧急向李先念同志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经先念同志批示后,全面保护历代长城才有据可依;

6 恢复与重建圆明园的调查报告,并以侨委副主任林修德的名义向中央提出建议。新华社记者周建英在《内部通讯》(高级内参)上写了报道,新华社长曾涛也与我见面,因而圆明园这一弃置已久的废墟得到中央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在圆明园介绍情况的会议上认识时任全国文联秘书长的金紫光同志,不久他即调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因而当时还不是任何一级保护单位的圆明园在国家文物局受到关注。在众多“神仙会”七嘴八舌畅所欲言的结果,其可谓“木匠多了盖塌房”,圆明园被毫无根据地定位为“遗址园”(此前我查阅了若干日本遗址园的实例,后来又考察了欧洲庞贝、厄科兰诺、奥斯提亚、迈亚尼、德尔菲、(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科诺索斯和菲斯塔斯(欧洲最古老的5000年前遗址)等著名遗址以及与圆明园相当的古罗马皇帝哈德良的别墅和狄华丽园等,反观圆明园根本不够格也不宜于成为遗址园,因而本来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结合当时中央大力开展旅游事业的需要,大有发展前景的五千余亩废墟被“遗址园”的头衔和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单位的虚名作茧自缚,不能有所作为,根本实现不了“以园养园”、“以园建园”的设想,反而成为收支不能相抵、填不满的无底洞,但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理念却在浙江普陀山得到实现(另详);

7 清东陵是一个成功的“以文物养文物”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保护与管理的实例。在调研阶段还在裕妃陵发现容妃(即香妃)墓,经过考定新疆喀叶传说中的香妃墓,实为香妃家族墓。香妃本人葬于东陵,骷髅上维吾尔族发辫也可证明是香妃本人的骸骨。兼谈明十三陵、清西陵的保护管理问题;

8 浙江普陀山是佛教的大名山之一,为观音菩萨道场。文革时万余尊佛像一扫而光。岛上原有三大寺、六大庵、72茅蓬。除三大寺尚完整外,其余皆残破不堪。如按照常规修复,难以想象。更严重的是文革破四旧的遗毒远未“拨乱反正”、文物与“四旧”混淆不清。所以首先应明确区别历史文化与封建迷信的不同本质,历史地说明三大宗教传入我国后并非全为迷信,也带来了文化、艺术和哲理,特别是佛教传入后与传统的儒家、道家融为一体,丰富了传统文化,而作为传统文化当然有不少糟粕,所以区别其精华与糟粕,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完全必要的,不能混为一谈。

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需完整地保存其原貌、原状才能进行具体分析。古建筑、庙宇等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物质地保存了其精神内涵的原貌,使后人得以进行分析研究,这就是保存文物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当时陪同我一起考察的有一个舟山地区组成的包括普陀山当地的徐书记在内的“五人小组”一路边看、边谈、边议,最后除一位(大约是木材公司经理)坚持反对恢复外,其余四人皆同意恢复,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现实利益问题。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以普陀山在佛教世界的声誉开展旅游事业是非常有益的。在此前提下,我提出按照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因陋就简、修旧利废,边修复、边开放、边受益的原则“滚动发展”。投入少、收益快、尽早起步、尽快脱贫(1978-1988年间我多次去江浙一带,鱼米之乡的江浙当时却饥民遍地)。

按此实施的结果,第二年再去时即有收益,第三年去时已大见实效,但也出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破坏文物及环境的苗头,以后我未再去,但我认为很值得从全过程“解剖一个麻雀”认真总结一下,和圆明园也是个鲜明对比。

这是又一个以其本身固有的价值,实现“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成功例证,但要避免片面性,防止走向反面,我认为所谓“可持续发展”只有进入良性循环才能达到。——附《建筑学报》关于普陀山规划一文;

9 保存德胜门箭楼始末:当时二环规划要拆除德胜门箭楼,为了保证二环路国庆通车,拆除德胜门箭楼的施工队已进场,北京市的赵学勤紧急来找我。我到现场后根据崇文门交通问题的经验教训,不能单纯的“力保”德胜门箭楼不拆,而不顾解决现实交通的问题,所以我首先到市政设计院看了德胜门立交方案,并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将立交桥一分为二在箭楼两侧绕过。这样就可以既保存了箭楼又不影响二环通车。

所以我认为规划工作的实质是以艺术的手段统一矛盾,而不是片面地按照一方面的意见(长官或专家)强行贯彻片面的主观意图,如果矛盾得不到统一,不仅不是完善的方案,而且会产生后遗症,甚至恶性循环;

10 古观象台塌毁后,因正好斜对外交公寓,所以外国通讯社率先报导。刚上任的局长齐光要我马上去现场勘察原因。我首先组织人将台上的天文仪器抢救下来置于安全地带(有照片),实地观察是由于修地铁环线时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只有一个国家文物局与地铁签署的由地铁负责加固基础的协议而没有提出加固方案,罗哲文经办),所以在元、明城台接缝处产生滑坡……据此提出大、中、小三个修复方案(后由鸣谦负责实施其中的‘大’方案),并统筹考虑修复后的完整性,向当时负责科技工作的副总理方毅提出收回被某单位占用的紫微宫,最后由方毅报小平同志批示收回;

11 与金紫光副局长赴江西考察文物古迹及革命文物,拨款修缮宁都暴动遗址。因陶渊明墓的迁建及新建陶渊明祠以及重建滕王阁、浔阳楼等问题,江西省提出纪念以陶渊明为首的江西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是为最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因滕王阁原址已没入赣江,论证是否恢复、为何恢复等问题,我提出文物古迹的价值并不限于其本身是否为原物或原构,实质问题是其反映的内涵的价值。如北大红楼其价值并不在于其本身设计或建造的优劣,而在于其作为纪念“五四运动”的物质载体。其后我在中国文化报上发表《建筑作为艺术和历史文化的载体》,即举江南三大名楼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其为三篇历史文献的载体,所以屡毁屡建,新建者仍应作为文物,有纪念意义的现代建筑也将作为文物;

12 1980年芜湖会议上(建筑学会、历史理论学会),我和同济大学的罗小未先生议论并提出文物建筑不应只限于传统木石结构体系,也应包括西风东渐后的西式建筑体系。最早可溯源于乾隆在圆明园中建设的西洋楼,及其后流行于北京的“圆明园式”建筑以及洋务运动后产生的新建筑类型,如诸多的“制造局”和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仿古建筑,如北京图书馆、燕京大学、协和医院等,也包括租界区的纯西方建筑。其后我去负责编写《北京城建史迹》扩大提纲时,将这类建筑纳入北京近现代建筑一章中,所以哄传的所谓梁先生主张原封不动地保存明清北京城作为大个博物馆是完全讹误的。因为北京城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所谓“明清北京城”如何断代?实际上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始、兴、盛、衰的过程,应妥善保留和保护的是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和杰作,而不是单纯的以建筑的年代和形式、风格等界定其是否为文物。

芜湖会议上还首先提出民居及民间建筑亦应选定有代表性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会议赴安徽歙县考察并提出“老屋角”等若干民居报批为保护单位,兼及山西及景德镇等处的民居;

13 与伊-沈(伊顿和沈坚白(原长城饭店总裁))合作广东佛山“中国古代文化游乐中心”的选址规划与可行性研究并共同参观考察清东陵、圆明园、河南中州旅游区等。兼谈6个W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及当时我国立项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14 河南开封“宋城整建委员会”咨询顾问及河南“中州旅游区”规划招商引资;洛阳龙门石窟漫水桥的鉴定;

开封宋城整建规划:由于宋开封城的遗址、遗迹已深埋于地下6-9米处,地上的宋街只是仿照《清明上河图》而建的一条仿古街,所以在营造地上建筑时如何与地下遗址结合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应邀作了一个宋城整建规划方案,其中:

1) 关于“包府坑”的疏浚及污水排放问题,引起普遍的城市污水排放及污染问题的研究,后来证实开封的污水排放一直影响到安徽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水体,所以污水处理及再生问题是必需解决的,反映到北京(原市委公交城建部长佟铮同志),导致北京高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