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是什么动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岭南是什么动物?,第1张

岭南不是动物,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

历史上大致包括广东(含海南、香港、澳门)、广西和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三省二区,亦即是当今华南区域范围。

扩展资料:

岭南的气候环境

岭南是以五岭为界,在江西、湖南与广东、广西四省的边境,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被称为五岭。从古籍中考证凡属五岭以南,即为岭南地区。它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

岭南地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岭南的大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南岛陵水以南和南海诸岛属热带气候。岭南的南部与岭南的北部温差较大,冬天一般只有岭南北部降雪,岭南南部极少降雪。

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多,日照时间较长,以广东省为例,全省各地的平均日照时数载1450小时-2300小时之间。岭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

一、江南文化特点:

1、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

2、在长期的征服江河海洋的过程中,江南居民又养成刚毅的品性,形成心胸旷放、豪迈勇武的气质

3、江南文化具有突出的崇文特征,社会普遍崇尚文教,重视文化教育。

4、江南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点

二、地形特点:

江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势,其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南部则分布有一些山地;另外除了降水丰富以外,江南地区还拥有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两者通过运河相互连通。

扩展资料:

代表城市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

气候条件

江南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个很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和人生存的区域。虽然历史上江南区域的气候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有资料显示,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发展的突然中断,实际上是与太湖流域地面沉降、降雨量增多以及海平面上升而引发的特大自然洪灾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不少良渚文化遗址如吴江梅埝、袁家埭、大三瑾等的良渚文化层上都普遍覆盖着一层泥炭层,说明此地曾被洪水覆盖过。另外,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中国的气候也有着从暖湿逐步变得冷干的总趋势。但总体上,江南区域的气候变化幅度要较其他区域小。

—江南

南粤,粤通越,南粤即是南越,是百越其中一支系。先秦时期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包括“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南越”(广东一带)、“西瓯”(广西一带)、“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

南越(南粤)不等同南越国,南越是部落名,范围是广东大部分;南越国是秦末至汉初赵佗建立的国家,范围包括两广及越南北部。

称谓由来

南粤部落(广东的前身),《史记》称“南越”,《汉书》称“南粤”。“越”与“粤”通,简称“粤”。

历史渊源

先秦时期

南粤即是南越,是百越其中一支系。先秦时期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包括“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南越”(广东一带)、“西瓯”(广西一带)、“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吕氏春秋》称“百越”。

远在旧石器时代,今广东境内就已有人类活动。1958年在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岩发现了著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考古遗址——“马坝人”遗址。“马坝人”所处的年代略晚于“蓝田人”和“北京人”,属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古人,距今约10万年左右。在曲江、阳春亦先后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迹。新石器时代,今始兴、翁源、连南、罗定、南海、海丰、潮安等地已有人类活动,在珠江三角洲周围已发现的考古遗址达七百多处。

春秋战国时,今广东是越族的聚居地。当时的越族和中原地区已有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这可从在今饶平、大埔、普宁、潮阳、揭阳等地出土的仿中原青铜器花纹的陶器,以及在今始兴、曲江发现的与中原及楚国出土物相似的铁斧、铁锸得到证明。

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便与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当时岭南与楚国有军事、政治关系。

春秋时期,广东东江流域内曾出现过一个“缚娄古国”,管辖地域包括今惠州、博罗、东莞、深圳一带。缚娄古国遗址发掘出广东最大的先秦时期的龙窑窑址,出土大量的青铜器、陶器和水晶等文物[5]  ,实证了岭南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岭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秦至汉初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粤北部分地区属长沙郡。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秦将赵佗任龙川县令后,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五十万的居民至岭南[7]  。从中原迁来的50万人,除了遭到贬职的官员之外,大多是“贾人”,也就是“商人”的意思,是朝廷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既惩治“商人”,又渗透了岭南,朝廷认为一举两得。因此,岭南北方移民的经商血统确实是有根有据的。据记载,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为了稳定军心,解决战后驻留士兵的配偶问题,南海郡向朝廷申请加派3万单身女性来岭南,其理由十分含蓄:“为来自北方士兵补衣服”。秦朝最终批准这个申请,但是在数额上打了折扣,15000名中原寡妇和未婚女子浩浩荡荡加入支援边疆的行列。

公元前204年,南海郡的郡尉赵佗乘秦末大乱之际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1年),南越国疆域范围包括两广及越南北部。南越国存在共93年,于公元前112年被汉武帝征灭。

岭南是以五岭为界,在江西、湖南与广东、广西四省的边境,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被称为五岭。从古籍中考证凡属五岭以南,即为岭南地区。它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