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的特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藏族舞蹈的特点,第1张

藏族舞蹈的特点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

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几千年来,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勤劳聪慧的藏族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风云变换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老歌舞艺术和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宗教舞蹈。这些争芳吐艳、千姿百态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犹如夜空闪烁的繁星,遍布在幅员辽阔的万里高原上,它是藏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活化石,它向世人展示出雪域高原人独特的风采。

谈到藏族舞蹈的 审美特征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是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的舞蹈论述中,关于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是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正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感情。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不同地区舞蹈,动作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存在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其中包含了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族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舞蹈;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然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曲风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步伐灵巧多变,充分体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 藏族舞蹈的形态美 ,可以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的章节中发现一些有关的阐述。比如:林芝地区果偕“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

上身动作像雄师,腰间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膝、脚、腰、胸、手、肩、头、眼的统一配合及统一运用 。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 男子舞者 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 女子舞 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综上所述,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并极富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为具体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等,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臀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另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

……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 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 ,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 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 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 最基本的 “ 三步一变 ” 、 “ 后撤前踏 ” 、 “ 倒脚辗转 ” 、 “ 四步回转 ” 的共同规律 。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 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 ,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 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摘自百度文库

'k���\����

扎木年,是藏族弹拨弦鸣乐器。藏语“扎木”是声音,“年”为悦耳好听之意,“ 扎木年”意为声音悦耳的琴。

鹰笛,是藏族的一种特色乐器,又称鹰骨笛子,是由秃鹫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鹰笛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省的藏族地区。

扩展资料

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弹拨乐器有札木聂、扬琴;弓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击乐器有大鼓、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

其中的札木聂、牛角胡、大号、竖笛最富有特色。札木聂即六弦琴,据传已有600~700年历史,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唱的主要伴奏乐器。牛角胡,藏语称“比汪”或“比庸”,与二胡形制相似,但琴筒用牛角制成,主要为弦子及折嘎伴奏。由于琴弓较短,演奏时凡旋律中的长音,均奏成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并在弱拍上加用大二度或小三度的倚音或复倚音,形成弦子音乐的主要特色。竖笛、骨笛流传于牧区。

竖笛用木制,骨笛用鹰腿骨或羊腿骨制成,音区高,音量小,声音尖细,常用以吹奏牧歌曲调。大号,藏语称“同钦”,铜制,管身无孔,长约3米,下端有大叭口,能吹出基音及五度泛音,音量宏大,多用于寺院仪式活动及藏戏音乐中。

参考资料:

-藏族

阿里地区,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地区,驻地噶尔县。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

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土地面积3371万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全地区总人口95803人。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扩展资料:

阿里地区的历史沿革:

“阿里”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直到9世纪初,这里仍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其称呼各异。

在藏文古籍中,吐蕃王朝赞普之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政治区域后,这块上部区域名副其实地臣服于赞普后裔的统辖之内,故此,才有“阿里”的称谓。

阿里古为藏族地区早期的“十三小邦”之一,汉族史籍称为“羊同”。羊同经过逐步发展,在约公元4-5世纪建立了象雄王国,鼎盛时将地域划分为内中外三部,内象雄大体为今阿里地区所辖范围。

古格王朝在公元13世纪随西藏一起归属元朝(1206-1368),统属于元朝设立的“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阿里地区的具体事务则交由萨迦地方政权处理。

明朝(1368-)在管理西藏方面基本沿用元朝的旧制。明朝洪武皇帝在今克什米尔东北和藏西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明代称“俄里思”,到了清代方称“阿里”。

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由汗庭任命管理(甘丹颇章政府是其中的下级政府,而且只有部分管理权),后期是拉藏汗任命女婿康济鼐管理阿里区域,后来,在清中央政府的扶持下,阿里地区逐步归入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后又设立宗(相当于县)和管理阿里地区的总管——“阿里基巧”。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堆里嘎本驻噶大克(即噶尔雅沙)。辖布达巴、日土、噶大克。

1954年设阿里总管,管辖仲巴洛强、普兰宗、札布让宗、达巴宗、日土宗、噶大克等宗溪。

1960年设阿里专区,专署驻噶尔昆沙。以噶尔宗设噶尔县(驻雅沙);以日土宗设日土县;以革吉设革吉县(驻那坡);以改则设改则县(驻隆仁,又称鲁玛仁波);以仲巴洛强溪设仲巴县(驻札东);以普兰宗设普兰县;以札布让与达巴2宗合并设札达县(驻托林)。辖7县。

1962年将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区。辖6县。

1966年阿里专署由噶尔县迁驻噶尔县狮泉河。噶尔县由雅沙迁驻昆沙(因民主改革时在昆沙设噶尔新乡乡政府,故昆沙又称噶尔新村)。

1970年阿里专区改为阿里地区,地区驻噶尔县狮泉河。由改则县的路南4区设立措勤县(驻门董)。阿里地区辖噶尔(驻昆沙)、革吉(驻那坡)、札达(驻托林)、措勤(驻门董)、日土、改则(驻鲁玛仁波)、普兰等7县。

1979年3月7日复归西藏自治区领导。同年2月5日正式成立阿里地区行政公署。

1997年,地区行政公署驻狮泉河镇。辖噶尔、普兰、措勤、革吉、改则、扎达、日土7县。

—阿里地区

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极,生命之禁区,公元前后称羊同,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

西藏阿里简述

境内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等,主要河流有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等,主要湖泊有扎日南木错,班公湖,拉昂错等,主要旅游景点有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札达土林等。

阿里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直到9世纪初,这里仍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其称呼各异,在藏文古籍中,吐蕃王朝赞普之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政治区域后,这块上部区域名副其实地臣服于赞普后裔的统辖之内,故此,才有阿里的称谓。

阿里古为藏族地区早期的十三小邦之一,汉族史籍称为羊同,同经过逐步发展,在约公元4-5世纪建立了象雄王国,鼎盛时将地域划分为内中外三部,内象雄大体为今阿里地区所辖范围。

西藏阿里阿里地区海拔4500米, 气压: 58KPa。

阿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

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地区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

辖域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680公里,东西长700多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平均海拔高度为4500米以上。

阿里地区是一个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极为不便(距拉萨1700公里,距新疆叶城县1064公里)、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贫困地区。

地区面积345万平方公里,约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1/4,为西藏第二大地区。

1999年,阿里地区开展撤区并乡及县乡勘界工作,由之前的7县、30个区、106个乡、358个行政村、调整为7县、7镇、29个乡、136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设置逐步趋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阿里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和经济繁荣。但随着阿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经济逐步转型,现有行政区划设置又逐渐显露出一些不利于行政管理和服务的薄弱环节,于是在2012年调整为7县、7镇、37个乡、141个村(居)委会。

“阿里”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直到9世纪初,这里仍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其称呼各异。9世纪前被称为“羊同”,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明代称“俄里思”,到了清代方称“阿里”,直到今日。

在藏文古籍中,“阿里”一词是9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的。吐蕃王朝赞普之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政治区域,并在此扎根。从此这块上部区域名副其实地臣服雨赞普后裔的统辖之内,故此,才有“阿里”的称谓。

参考资料:

阿里地区-

藏文化丰富多彩,为大家列举一二。

1阳光:因为离天空最近,西藏是最受阳光眷顾的地方,全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以上。

2笑容:藏族人的笑容会让所有摄影师兴奋,并拍下个人摄影生涯最棒的照片。这样的笑可以用金子来形容。

3布达拉官:没去过西藏的人也早在无数影像和文字中熟悉了它,不过真正见到时感受完全不同。

4大昭寺:据说能在大昭寺的殿顶悠闲地待上大半天,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背包客。

5转经轮:藏族人用转经轮来代替念经,除了寺庙里的大经轮,最常见的就是手摇小经轮,游客最爱买的礼物之一。

6长明灯:在西藏,有寺庙就有长明灯。信徒们表达敬意的方式之一就是给每一盏长明灯添酥油,边添边诵经,默默祈祷。

7八廓街:拉萨最古老的街道,著名的汇聚各地朝拜者的转经道,拉萨的地标之一。

8磕长头:口诵六字真言、三步一拜、每拜必五体投地的伏身叩拜者在西藏随处可见。他们的虔诚让人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9六字真言:藏传佛教著名的“嗡、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就是如来佛把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那六个字,韩红在歌里也反复哼唱过

10密宗:密宗又称藏密,因其神秘性而多附会,武侠小说就最爱用密宗双修法来说事。

11雅鲁藏布江:西藏第一大河,藏人的母亲河,正如郑钧所唱,雅鲁藏布江有着把心洗清的能量。

12神山圣湖:朝拜神山圣湖是藏族人的人生目标之一。神山圣湖中最神圣、最受尊崇的是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

13冈仁波齐:在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看来,世界的中心就是这座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的山峰。

14转山/转湖: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很多藏族人一生中总要有几次转山/转湖的经历。

15唐卡:唐卡即藏语卷轴画之意,唐卡是供奉的圣物,绘制完工后要经由开光、加持,使之具有灵气,才算完成。

16哈达:尽管蒙古族也献哈达,但远远没有藏族人用得那么普遍。藏人出门总要随身带上几条以备不时之需。

17藏民族:传说神猴与罗刹魔女结合而繁衍出藏族先民。远古的传说竟与猿变人的进化论不谋而合,不能不说是奇迹。

18藏语:除了扎西德勒和金珠玛米,“锵”(青稞酒)恐怕就是内地人最熟悉的藏语单词了。

19藏医:神奇之处甚多,比如对胚胎学的认识甚至早于西医,至今没有合理的解释,难道真是神示的结果

20藏香:是西藏宗教生活不可缺少的必备品;藏区之外,它成为情调的发散装置和保健用品。

人们常说:“知来处,明去处。”

博物馆是人类群体记忆的守护,我们与它的对话跨越时空和生死,我们看到人类从何而来,因何悲喜、因何忙碌、因何荣誉;我们看到人类的荣光也看到弱点和渴望。

昨天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

本期我精心策划了“博物馆里的西藏”,聚焦西藏各地博物馆典藏的精品,带大家#博物馆日云赏国宝#

西藏牦牛博物馆是基于牦牛在高原生活中的重要性、在高原文化中的地位而设立的。

这不是一座动物博物馆,而是一座以牦牛为载体、表现牦牛所驮载的高原 历史 文化、体现高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展示高原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的文化的人类学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现院长单霁翔评价西藏牦牛博物馆是 “国内填补空白、世界独一无二”。

形象地说,在西藏牦牛博物馆内展示了“三头”牦牛,即: 自然与科学的牦牛、人文与 历史 的牦牛、精神与艺术的牦牛。

并且,从这三个方面,收集、展示了牦牛与高原人类的关系丰富的物证。

在筹建西藏牦牛博物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进行了长达3万多公里的田野调查,得到了牦牛产区农牧民的大力支持,他们将西藏牦牛博物馆誉为 “亚颇章” (即牦牛宫殿),并无偿地捐赠与牦牛相关的物品。

现在,西藏牦牛博物馆的藏品中有近50%是各界群众捐赠的,这在全国的博物馆中是绝无仅有的。

今天的西藏正在经历深刻的 历史 变化,以牦牛为主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状态正在改变,西藏牦牛博物馆恰逢其时地担当了保护、传承、记忆的 历史 功能。

有一位牧民看了牦牛博物馆之后说,在寺庙,可以拿到加持过的甘露丸,到西藏牦牛博物馆,则可以看到我们自己过去的生活,看到我们的 历史 和文化,像回到家一样。

西藏牦牛博物馆 开放时间:

夏季:周二至周日(10:00—17:30)

冬季:周二至周日(11:00—17:00)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

作为国内第一座私人山岳博物馆,其名次仁切阿,在藏语中意为“吉祥长寿五天母”,用以指代西藏喜马拉雅地区的五座著名雪山。

分别是执掌寿诞的“扎西次仁玛”(珠穆次仁玛峰,海拔7134米)、执掌智慧的“丁结协桑玛”(珠穆隆索峰,海拔7804米)、掌管牲畜的“达嘎卓桑玛”(琼母岗日峰,海拔7048米)、掌管财富的“觉般震桑玛”(卓木拉日峰,海拔7326米),以及执掌福禄衣食的世界之巅“米玉洛桑玛”(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

面对雪山、湖泊,藏族人民更多的是崇拜和敬畏,他们把象征五行循环往复、万物生生不息的经幡挂在高处,经文随风而动,祈福于众生,自己却不会去轻易靠近神灵的居所。

可对登山者来说,面对雪山冰川,总是充满 探索 。

博物馆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夺底沟,是国内首家私人山岳博物馆,博物馆分为自然馆、人文馆、人文精神馆和登山馆等部分。

自然馆内展示了大量以雪山为题材的油画水墨画,还有生长在高原上的动植物标本;

人文馆展出了喜马拉雅山周边山民们的民俗风情;

人文精神馆里有很多佛像和唐卡,诠释了西藏民族对高山和信仰的热爱敬畏;

登山馆则展示了喜马拉雅群山攀登的各种历程,有很多登山照片和装备,其中在珠峰海拔8700米处挺立33年的“中国梯”更算是镇馆之宝。

在这里,还经常可能遇到攀登过海拔8000米以上雪峰的西藏登山运动员,可以一起交流。

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 开放时间:

全年周二至周日 10:00 18:00

除节假日外,每周一闭馆,17:00停止入场

石刻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从信仰和风俗的角度来看,藏族石刻文化充分反映出了每一 历史 时期中藏族先民的原始信仰、图腾崇拜、生活习俗以及重要的 历史 文化信息,为 探索 和了解过去的 社会 、 历史 文化、宗教、艺术等提供了极为准确而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瑰宝艺术散落在西藏各地,分布广泛,以前想要看上一眼可不容易。

不过如今,在日喀则石刻博物馆里,游人可以亲眼看到这些石刻艺术的真迹和一比一的复刻品,实属难得。

日喀则石刻艺术博物馆是目前全西藏唯一一家以石刻艺术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 。

博物馆共有两层,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00余件,囊括了近年来出土的石碑、石刻、造像碑等各个种类。

其中,尤以西藏15世纪至19世纪之间的石刻数量居多,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技艺精湛,是博物馆展陈的主题和重点。

全年周二至周日 10:00 18:00

除节假日外,每周一闭馆,17:00停止入场

现在的山南市首府泽当镇是一个约两万人口的小镇,主街的尽头,有一个院子,有着巨大的红漆藏式大门,里面是一家博物馆——山南 历史 博物馆。

博物馆里陈列着雅砻地区不同时代的陶器、石器、金属和文书等文物。

山南的人们很骄傲,因为这里有总结出来的十个西藏“第一”:第一块农田、第一代国王(聂赤赞普)、第一部经书《邦共恰如》,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寺院(桑耶寺)、第一个村庄、第一个庄园……

山南博物馆馆长卓玛曾说,山南文物工作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全市文物进行征集,西藏考古团队在山南挖掘出土文物,馆内文物数量特别多,其中考古出土的陶器和金器最多。

的确,一进展厅,我便看到山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双系尖底彩陶罐,出土于山南乃东结莎墓地,距今约2000年。瓶身纹有菱形纹饰,这是同时代出土的文物中唯一拥有纹饰的彩陶,成为2000年之前生活的真实写照,山南博物馆的logo也以此为元素来进行设计。

山南的 历史 陈列馆按照从古至今、从无到有的 历史 来还原整个山南的变迁。从原始 社会 到吐蕃王朝,再到近代西藏与民主改革之后的新西藏,沉浸在这个陈列馆中,便是一次短暂的时空之旅。

文献档案,是记录山南文明发展的 历史 实物。馆内分为三个部分,文书档案、佛教典籍、近现代文学作品。

在这次我参观的文献展览中,有非常精美的国家一级文物贝叶经等一批珍贵的古籍文献亮相,其中一部珍贵的贝叶经被称为是西藏最美贝叶经,这也是国宝级的文物。

山南博物馆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上午10点半至下午5点

门票:免费开放

坐落在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的西藏博物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的展厅主要分为 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 历史 、文化艺术,以及民俗文化 四个部分。

西藏博物馆内精品文物众多,其中有一件文物,堪称 镇馆之宝

这便是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这件双体陶罐,制造于新石器时代,被学界认为是新石器时代西藏地区陶器艺术的巅峰之作。

卡若文化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既是一件艺术品,展现出史前藏族先民的高超技艺,同时,它也是一件充满宗教仪式感的礼器,承载着藏族先民们对富足生活的向往。

通过这件双体陶罐,我们能够猜想到生活在澜沧江畔上古村庄里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件双体陶罐,我们可以确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藏族先民们就已经创造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停留在西藏博物馆内的双体陶罐前,能让游客感觉犹如梦境。

四五千年前的人类,是如何在这澜沧江畔,川、滇、藏三地的枢纽地带,在地球生命的原乡,建设起自己的村落,在炊烟袅袅的生活中世代繁衍。他们的故事、爱情以及生离死别,又是如何被埋葬的?

西藏博物馆 开放时间:

景区暂时停业,具体开放时间以景区公示为准

原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00-12:00,14:30-17:30(周一闭馆)

以上这些博物馆,你都打卡过哪几个呢?

还有哪些是我没提到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分享

#博物馆奇遇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