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应科是哪个民族?
正白旗 镶白旗
正黄旗 镶黄旗
正红旗 镶红旗
正蓝旗 镶蓝旗
八旗制度建立之初,实质上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即“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强化各族人民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努尔哈赤把从战争中俘获的人统一起来,规定每300人编一牛录,每
牛录置一牛录额真(佐领);每5个牛录立一甲喇额真(参领);每5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旗),固山是满洲户口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一个固山,各有一个专用的颜色做旗帜。八旗户口每三年调查一次,不许旗外的人假冒入册,也不许旗下人远离本人所属的牛录居住。随着吞并渐广,纠合渐众,除女真诸部统一外,大量的汉人、蒙古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纷纷归降,从161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到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编设八旗蒙古,1642年编设八旗汉军。
八旗主要分为满八旗、蒙八旗、汉军八旗,满八旗是努尔哈赤的手笔,也是满族入关前的政治制度、文化系统、社会基础。蒙八旗和汉军八旗则是皇太极即位之后的手笔,只是蒙八旗制度松散,而且蒙古内部因为漠南、漠北蒙族互相掣肘,对于满洲入关起的作用,一度不如汉军八旗来得重要。
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立八旗(八固山)制度,以300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即一旗,实际上,八旗人数时有增减。牛录(满语,意即大箭)最初是每10丁为一牛录,首领称牛录额真,额真是满语,汉语称佐领。无论出战还是打猎,则都以牛录为单位,这就为满洲社会和军事系统初步奠定了基础。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鉴于各部族因为人数多寡不一,人员素质也不同,因此对于牛录制度进行了第一次整编。他将每牛录扩充到300人,因此佐领下又设两个副手,满语称“代子”;同时每牛录分为四个达旦,每达旦由一个章京(满语,意即书记官)和一个拨什库(满语,意即领催)管理,这时,满洲军队的编制基本成形了。旗丁中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
努尔哈赤大约有40个左右的牛录,也就是掌握12000余人的部队,在当时关外算是极大的屏α恕0个左右的牛录都是由努尔哈赤的兄弟亲戚将领。后来努尔哈赤杀胞弟述尔哈奇和长子褚英之后,事权更加统一,同时努尔哈赤也认识到仅仅以牛录为单位,容易造成权力分散的流弊。他便着手建立八旗制度。1615年即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八固山制度。固山的人员编制我上面已经介绍了。牛录官员编制不变,每甲喇设一到两名甲喇额真,每旗设一固山额真,配有两名梅勒额真。固山额真之上还有一个旗主额真,又称为和硕贝勒、固山王。他才是一旗的真正主宰者。
八旗制度也可以说是努尔哈赤为了政治需要而创立的。之后因为战事需要,努尔哈赤强化君权,将八旗的编制再因为政治需要而重新做了分配。便有四大贝勒四小贝勒的说法,四小贝勒也因为政治利益的不断重新分配而时时产生改变。比如天命六年(1621),四小贝勒为德格勒,济尔哈郎,阿济格、岳托,到天命十一年的时候,四小贝勒就只剩下三人,分别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而皇太极将领正白和镶黄两旗。同时,上下旗的制度也是这时确立下来的,只是主旗贝勒的地位并不因为上下旗而有差别。侍卫皇室的人称朗卫,且必须是出身镶黄、正黄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
八旗按颜色分,是黄、白、红、蓝,再分为正、镶,共计八旗。镶色旗除镶红旗之外,都是本色旗镶红边,镶红旗镶白边。
八旗分为上三旗以及下五旗,八旗旗上有龙,因此也称为大龙旗,后来清朝的国旗黄龙旗也是由此而来。
努尔哈赤建立八固山制度的时候,掌旗贝勒如下:
镶黄旗、正黄旗:努尔哈赤
正白旗 :皇太极
镶白旗 :杜度
正红旗、镶红旗:代善
正蓝旗 :莽古尔泰
镶蓝旗 :阿敏
在入关建政之后,八旗制度逐步官化,参照对比如下:
贝勒旗主——原和硕贝勒(固山王)
总管大臣——原固山额真
佐管大臣——原梅勒额真
都 统——原甲喇额真
副 都统——原札兰章京
参 领——原牛录额真
佐 领——原达旦章京
旗 丁——不变
汉军、蒙古八旗基本依照满洲八旗之例建立,只是规模、待遇上比满洲八旗差点。一般来说,满洲八旗为尊,蒙古八旗次之,汉军八旗再次。
而八旗内部也分等级,所谓上三旗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是皇帝直属的亲军,其余为下五旗。具体排位为:正黄--镶黄--正红-- 镶红--正白--镶白--正蓝 --镶蓝。
另外:还有一些不属于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也不属于内务府八旗的八旗编制,如察哈尔八旗、布特哈八旗,除了服兵役的义务外,这些八旗旗丁一般都有专门的职守,如察哈尔八旗主要管理牧场,饲养马匹以供打猎、军需之用;布特哈八旗主要负责打牲,每年向皇室进贡貂皮之类。
满族人都姓什么姓氏
满族姓氏大全
A
[阿] 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 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
[巴] 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白]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
白志文(1903—1986)河北省易县人。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为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马加:本名白永丰,辽宁省新民县人,曾任辽宁省文联主席。
[拜] 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 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宝]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济锦氏(蒙古姓)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鲍化南(1876—1926)辽宁省凤城人。清末绿林英雄,后组织国民革命军,从事革命活动。
[毕]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边]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卞]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等。
[秉] 满族老姓不清。
该姓著名人物有:秉志(1886—1965),开封人,世界著名动物学家,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姓汉字姓“秉”。
[博] 满族老姓包括:博和哩氏、博勒卓克氏、博都哩氏、巴哩氏、富珠理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等。
[柏] 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柏氏(朝鲜族)等。
[卜] 满族老姓包括:布尼氏、布尔尼氏、布尔察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卜克图氏(达斡尔族)、布库尔氏(达斡尔族)等。
[布] 满族老姓包括:布尼氏、布尔尼氏、布尔察氏、布达喇氏、布希氏等。
[步] 满族老姓包括:布希氏。
C
[查] 老姓包括:沙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查氏(汉族)等。
[蔡]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乌林答曰蔡。
老姓包括:萨玛喇氏、乌灵阿氏、蔡佳氏、蔡尔佳氏、伊穆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蔡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蔡运生(1878—1959):萨玛喇氏,黑龙江省双城人,字品山。历任滨江道尹、伪满洲国经济部大臣。解放后,为中国文史馆馆员。
[仓] 满族老姓包括:仓佳氏、萨克达氏等。
[苍] 满族老姓包括:萨克达氏、哈苏哩氏。
该姓著名人物有:林诚(1912—1983)本名苍玉楼,黑龙江省双城人。历任中共哈南地委副书记、松江省委秘书长、鞍山钢铁公司代经理。
[曹]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奥屯曰曹。
老姓包括:索绰络氏、鄂托氏、墨勒哲勒氏、索佳氏、曹佳氏、曹尔佳氏、伊尔根觉罗氏、鄂通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曹氏(汉族、朝鲜族)等。
著名人物有:
曹雪芹(1724—1764)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在贫病交迫之中,历10载艰辛,写下了文学巨著《红楼梦》。
端木蕻良(1912—2003)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人。著名作家,历任北京市文联创作部副部长、市作协副主席。代表作为评剧《罗汉钱》。
[柴] 满族老姓包括:赛密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柴氏(汉族)等。
[常]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常佳氏、觉尔察氏、周延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常宝坤(1922—1951)张家口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自成“常派”,代表作《卖估衣》。
[车] 满族老姓包括:章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车氏(朝鲜族)等。
[陈] 满族老姓包括:费莫氏、陈佳氏、西林觉罗氏、鄂济氏、纳喇氏、萨克达氏、玉克墨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橙气依尔氏(鄂伦春族)、陈氏(汉族、朝鲜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
陈翰章(1913—1940)吉林敦化人。中共党员,历任东北抗日联军师参谋长、师长、第一陆军第三方面军指挥兼中共南满省委委员,在与敌作战时壮烈牺牲。
陈丽华:当今中国第一富婆、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
陈素芝(1931—)沈阳人。工人出身,历任五三厂工段长、厂长,辽宁省副省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陈德霖(1862—1930)北京人。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等人的师傅,号“老夫子”。
[成] 满族老姓包括:董鄂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成连宝(1018—)北京人,著名杂技演员“成氏五兄妹”着的老大。
[程] 满族老姓包括:沙拉氏、成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程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程砚秋(1004—1958)北京人。当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创立“程派”艺术,代表作《窦娥冤》。
[迟] 满族老姓包括:迟佳氏、持嘉氏等。
[池] 满族老姓包括:迟佳氏等。
[崇[满族老姓包括:崇吉喇氏等。
[初] 满族老姓包括:绰克秦氏等。
[楚] 满族老姓包括:楚库勒氏、泰楚拉氏、泰楚鲁氏等。
[崔]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阿都歌千户崔咬住、崔完者,以崔为姓。
满族老姓包括:崔穆鲁氏、崔佳氏、崔珠克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崔氏(汉族、朝鲜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崔敏芳(1935—)黑龙江省汤原人。历任航天部8511研究所副所长、沈阳工学院院长。
[葱]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如今不见。
[从] 满族老姓包括:舒舒觉罗氏等。
[丛] 满族老姓包括:崇吉喇氏等。
D
[达] 满族老姓包括:文达氏等。
[大]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王族国姓。
老姓包括:戴佳氏(大佳氏)等。
[戴] 满族老姓包括:戴佳氏、戴尔佳、达尔充阿氏、乌苏氏、戴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岱齐特氏(蒙古族)、戴卜罗氏(蒙古族)、戴氏(汉族)等。
[代] 满族老姓包括:达尔充阿氏、戴佳氏等。
[丁]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丁氏(汉族、朝鲜族)等。
[德]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
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德特齐特氏(蒙古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德君如(1852—1925)北京人。金代著名京剧演员,代表剧目《辕门斩子》、《罗成叫关》。
[窦]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
[段]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段氏(汉族)等。
[邓] 满族老姓包括:栋阿氏、栋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德敦氏(达斡尔族)、德都勒氏(达斡尔族)、邓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邓铁梅(1892—1934)辽宁省本溪人,抗日将领,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董]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术虎曰董。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海童千户董贵洞,以董为姓。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家族曾以佟、童、董为汉字姓(详见满族第一著姓:觉罗氏)。
老姓包括:董佳氏、佟佳氏、珠赫勒氏、董鄂氏、栋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董坑氏(赫哲族)、董氏(汉族)等。
[都] 满族老姓包括:图克坦氏、都佳氏、温都氏、都噜氏、都勒氏等。
[杜]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徒单曰杜。
老姓包括:都勒氏、都善氏、额苏哩氏、图克坦氏、都噜氏、都拉尔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达呼哩氏(达斡尔族)、德敦氏(达斡尔族)、德都勒氏(达斡尔族)、杜能肯氏(鄂伦春族)、杜氏(汉族)等。
E
[鄂] 满族老姓包括:西林觉罗氏、董鄂氏、鄂济氏、鄂穆绰氏、鄂谟托氏、戴佳氏、洪鄂氏、蒙鄂索氏、鄂绰罗氏、、鄂岳氏、鄂通氏、格济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翁尼特氏(蒙古族)、阿噜氏(索伦)、鄂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氏(达斡尔族)、鄂尔特氏(达斡尔族)、鄂苏尔瑚氏(达斡尔族)等。
F
[樊] 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等。
[范] 满族老姓包括:博和哩氏、富珠理氏、范佳氏、博都哩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范氏(汉族)等。
[方] 满族老姓包括:舒穆禄氏、方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方氏(朝鲜族)等。
[房]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房氏(汉族)等。
[费] 满族老姓包括:费莫氏、费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费氏(汉族)等。
[丰] 满族老姓包括:丰佳氏等。
[冯]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富思库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冯氏(汉族)等。
[凤]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额尔敦氏(蒙古族)等。
[福] 满族老姓包括:瑚图哩氏、福塔氏等。
[傅] 满族老姓包括:傅察氏、傅佳氏、那木都鲁氏、福塔氏、傅锡哩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鄂尔克特氏(蒙古族)、傅氏(汉族、朝鲜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
傅庚辰(1935—)黑龙江省双城人。当代著名作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将。代表作有《地道战》、《红星照我去战斗》等。
傅惜华(1907—1970)北京人。戏曲、曲艺理论家兼收藏家,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员兼图书馆馆长。
路地(1928—)原名傅云生,辽宁省岫岩人。《满族文学》主编。
[富] 满族老姓包括:傅察氏、巴颜氏、多锦氏、巴雅拉氏、木克得立氏、富义氏、富苏瑚氏、富尔库鲁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付特哈氏(赫哲姓)等。
[付] 满族老姓包括:富尔库鲁氏、傅察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付特哈氏(赫哲族)等。
G
[冈] 满族老姓包括:以及加入满族的冈氏(朝鲜族)等。
[刚] 满族老姓包括:以及加入满族的方刚氏(汉族)等。
[改] 满族老姓包括:泰楚鲁氏等。
[甘] 满族老姓包括:噶努氏、甘佳氏等。
[高]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著姓。宋人《三朝北盟汇编》载:女真姓氏“那懒”谓“高”。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乞石列曰高。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阿大伸千户高难,以高为姓。
老姓包括:瓜尔佳氏、高佳氏、佟佳氏、萨克达氏、赫舍理氏、郭洛罗氏、果尔吉氏、舒穆哩氏、巴岳图氏、郭尔罗斯氏、纳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郭尔佳氏(锡伯族)、高氏(汉族)等。
[葛]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明朝嫌真兀狄哈女真酋长哈当阿,以葛为姓。
老姓包括:葛济勒氏、墨尔哲勒氏、果尔吉氏、格佳喇氏,以及葛瓦依尔氏(鄂伦春族)、葛依克勒氏(鄂伦春族)、克依克勒氏(赫哲族)等。
[耿] 满族老姓包括:舒穆禄氏、耿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耿氏(汉族、朝鲜族)等。
[公]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公鄂哩氏、伊尔根觉罗氏等。
据《龙城旧闻》载,(当地)伊尔根觉罗氏为内大臣、二等男费扬古之后,公姓。
[宫] 满族老姓包括:恭佳氏等。
[巩]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巩氏(汉族)等。
[龚] 满族老姓包括:龚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龚氏(汉族)等。
[贡] 满族老姓包括:舒舒觉罗氏等。
[顾]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伊尔根觉罗氏、郭尔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固尔佳氏(锡伯族)、顾氏(汉族)等。
[关]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官佳氏、卦尔察氏、舒穆禄氏、乌苏氏、洪佳氏、洪鄂氏、洪鄂春氏、索尔济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赫哲族)、古拉依尔氏(鄂伦春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
关向应(1904—1946)辽宁省金州人。党的“六大”团中央书记,长征期间任红二方面军总政委,八路军120师政委,六、七届中央委员。
关山复(1915—)吉林省伊通人。1936年入党,历任太行山东北抗日纵队军政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委副书记、东北局宣传部长、最高人民检查院副检察长。
关学曾(1922—)北京人。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创造了“北京琴书”新曲种,代表曲目《杨八姐游春》、《传家宝》等。
关肃霜(1928—)湖北省荆州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关沫南(1919—)吉林省永吉人。现代作家,历任《松花江日报》编委、《北方文学》主编、《民族文学》编委,代表作《炮队大街》。
关牧春(1953—)河北省新乡人,当代著名歌唱家。代表作有《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
关梦觉(1912—)吉林省怀德人。经济学家,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关平(1966—)山东省平度人。竞走运动员,曾两次打破世界记录。
[官] 满族老姓包括:官佳氏等。
[广] 满族老姓包括:广佳氏等。
[贵] 满族老姓包括:贵车特氏等。
[桂] 满族老姓包括:贵岳哩氏、贵车特氏等。
[郭]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托勒佳氏、郭尔佳氏、郭罗罗氏、果尔吉氏、郭佳氏、郭尔本氏、萨哈连氏等,以及加入满族的郭尔罗特氏(蒙古族)、郭贝尔氏(达斡尔族)、阿噜氏(鄂温克族)、郭氏(汉族、朝鲜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郭维城(1912—)辽宁省义县人,少将。早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战时期曾主办《解放日报》,参加台儿庄战役。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铁道运输司令员、铁道部部长等。
[国] 满族老姓包括:郭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郭罗罗氏(锡伯族)等。
[果]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等。
H
[哈] 满族老姓包括:萨哈尔察氏、哈尔拉氏、哈勒塔喇氏、哈尔察氏、哈思呼哩氏等。
[海]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海拉苏氏、萨克达氏、海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喀尔诺特氏(蒙古族)等。
[韩] 满族老姓包括:哈思呼哩氏、罕扎氏、翰颜氏、韩佳氏、韩尔佳氏、罕吉拉锦氏、金米特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吉喇特氏(蒙古族)、卡格依尔(鄂伦春族)、韩氏(汉族、朝鲜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韩光第(?—1929)字斗瞻,黑龙江省双城人,满洲镶黄旗人,父亲英贵,官佐领。少年颖悟异常,慕古之名将,后为东北镇威军第十七旅中将旅长,以爱国大义激励士卒。1929年,率所部抗击苏军入侵,在扎兰诺尔壮烈牺牲。
[汉]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朝鲜汉氏,满洲正黄旗云骑尉朔世地姓汉氏,世居朝鲜义州。
[杭] 满族老姓包括:杭佳氏等。
[郝] 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赫舍里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郝氏(汉族)等。
[和] 满族老姓包括:钮祜禄氏等。
[何]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阿里侃曰何。
老姓包括:赫舍理氏、赫舒理氏、洪克罗氏、辉和氏、碧鲁氏、碧鲁勒氏、董鄂氏、阿礼哈氏、赫叶勒氏、浑河纳喇氏、辉罗氏、伊拉里氏、赫宜氏、和脱果特氏、何拉觉氏、碧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克音氏(达斡尔族)、鄂苏尔瑚氏(达斡尔族)、荷叶尔氏(锡伯族)、柯尔特依尔氏(鄂伦春族)、何氏(汉族、朝鲜族)等。
[赫] 满族老姓包括:赫佳氏、赫叶勒氏、赫舍理氏、赫哲氏、赫书氏、赫锡赫理氏、亨奇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荷叶尔氏(锡伯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赫崇本(1908—1985)辽宁省凤城人。海洋生物学家,历任国家科委海洋组组长、中国海洋湖泊学会副理事长。
[贺]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赫舍理氏、赫叶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荷叶尔氏(锡伯族)、贺在尔氏(锡伯族)等。
[黑] 满族老姓包括:赫舍理氏等。
[衡] 满族老姓包括:舒穆禄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衡氏(汉族)等。
[洪]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洪鄂氏、洪鄂春氏、洪吉哩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洪氏(朝鲜族、汉族)等。
[宏] 满族老姓包括:洪佳氏等。
[鸿] 满族老姓包括:宏义氏等。
[侯]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侯佳氏(蒙古族)、侯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侯宝林(1917—2003)北京人。相声大师,代表作有《夜行记》、《关公战秦琼》。
[呼] 满族老姓包括:呼伦觉罗氏等。
[胡]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胡佳氏、库雅拉氏、瑚尔佳氏、瑚逊氏、锡克特哩氏、瑚雅拉氏、胡佳氏、瑚锡喀氏、瑚图氏、瑚鲁氏、瑚德勒氏、瑚尔哈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锡伯族)、瑚尔拉斯氏(达斡尔族)、瑚尔噶氏(锡伯族)、胡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
胡絜青(1905—2003)国画家,老舍夫人。
胡可(1921—)山东益都人。当代戏剧家,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代表作《槐树庄》、《战斗里成长》。
胡松华:当代著名歌唱家。代表歌曲《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
[扈]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胡锡哈里氏(锡伯族)等。
[花] 满族老姓包括:博和哩氏、富珠理氏、穆舒氏、博都哩氏等。
[化] 满族老姓不清,大连有此满族姓氏,待考。
[华]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赫哲族)、华西哈哩(锡伯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华粹深(1909—1981)戏曲作家,爱新觉罗氏。历任南开大学古典戏曲小说研究室主任兼天津戏曲学校副校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代表作为京剧《哀江南》、河北梆子《打金枝》等。
[隗] 满族老姓包括:萨察氏等。
[黄] 满族老姓包括:黄佳氏、伊喇氏、乌雅氏、爱新觉罗氏、西林觉罗氏、纳喇氏、鄂济氏、广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洪鄂罗特氏(蒙古族)、黄氏(汉族、朝鲜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
黄显声(1896—1949)辽宁省岫岩人。历任东北军旅长、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东北军骑兵副军长,拥护***,在准备投奔延安时被捕,1949年就义。
黄润甫(?—1916)北京人。近代著名京剧花脸演员,独成“黄派”,代表剧目《逍遥津》。
[惠]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吾鲁曰惠。
老姓包括:辉和氏、珠鲁氏等。
[辉] 满族老姓包括:辉罗氏等。
[霍] 满族老姓包括:舒穆禄氏等。
J
[焦]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非宗室)、觉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焦氏(汉族)等。
[解]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老姓包括:乌拉氏等。
[景] 满族老姓包括:精格理氏、景佳氏、胡锡氏。
[井]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井氏(汉族)等。
[精] 满族老姓包括:精吉氏、精格理氏等。
[靳] 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等。
[姬]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姬氏(汉族)等。
[吉] 满族老姓包括:吉尔吉氏、吉尔吉瓦尔喀氏、吉噜氏等。
[计] 满族老姓包括:计布出氏、锡玛拉氏、纪佳氏等。
[纪] 满族老姓包括:锡玛拉氏、纪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纪氏(汉族)等。
[觉] 满族老姓包括:觉禅氏等。
[佳] 满族老姓包括:尼马察氏等。
[假]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假氏(汉族)等。
[贾] 满族老姓包括:札思瑚哩氏、嘉佳氏、嘉穆呼氏、嘉布塔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贾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贾作光(1923—)沈阳人。舞蹈艺术家,中国舞协副主席、北京分会主席、内蒙古分会名誉主席,蒙古族舞蹈的奠基人。
[金]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末明初火儿阿万户阿哈出本姓古伦,汉字姓金。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都夫失里千户火失贴木,以金为姓。
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金佳氏、精吉氏、精格理氏、索尔济氏、钮祜禄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金氏(朝鲜族、汉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
载涛
教育局规定,现在已经没有本科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
学院简介:
鞍山师范学院(Anshan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位于辽宁省鞍山市。
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3年升格为鞍山师范学院;2011年成为全国本科办学院校中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
据2019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 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0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3个公共教研部,1个附属中学。图书馆藏书1116万册。各类在校生总数18239人,其中教育硕士研究生180人、普通本科学生9170人、普通专科学生3445人、留学生244人,已形成了从全日制本专科生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33人,其中专任教师760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468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5人,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市级突出贡献专家、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5人,硕士生导师58人。
历史沿革
2000年鞍山师范学校、鞍山市67中学并入鞍山师范学院,1951年鞍山师范学校建校,1980年鞍山市67中学建校
2001年鞍山职工大学、鞍山卫生学校并入鞍山师范学院
2001年鞍山市财经学校并入鞍山师范学院,鞍山市财贸学校创建于1973年,1986年鞍山市财贸学校更名为鞍山市财经学校
2004年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2011年成功“申硕”并成为了全国本科办学院校中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数据截止2019年8月,学校现有教育硕士招生领域7个,分别是学前教育、学科教学(语文、数学、思政、化学、英语、物理)。有5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涵盖教育、文、理、艺术、管理、工、法、历史8个学科门类),高职专业34个,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国家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4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3项,教育部教职委重点建设课程、省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员工1117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452人。学校有特聘教授7人;省“兴辽英才”计划人才1人;省教学名师5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骨干1人;鞍山市地方领军人才1人,鞍山市高端人才11人。
学科建设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其中多个学科与国内13所高校联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此外学校还有1个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点。
合作交流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来华留学生办学层次不断提高,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实现了本科招生,是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0年以来,学校共招收来自美国、俄罗斯等21个国家的留学生1000多人次,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3个国家的40余所高校和20多个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2000年至2015年,学校共招收来自美国、俄罗斯等21个国家的留学生1000多人次,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3个国家的40余所高校和20多个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终止鞍山师范学院与英国佩斯利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鞍山师范学院与英国佩斯利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学校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教材2部,有国家级、省级教改课题3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省级教学团队2个,建立教学实践基地200余个。
科研成果
2003年至2014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6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600余篇。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办了《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并与辽宁省社科联共同主办了学术刊物《理论界》,与辽宁省文联合作出版学术杂志《艺术广角》,国家级核心期刊《生物数学学报》及其国际版编辑部也设在学校。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99年是鞍山市教育局主管、鞍山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理化、计算机、图书、档案、政治、经济、马列、历史、宋玉研究、千山文化研究、英语、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教学等;该刊所载论文或摘要被2家国内著名数据库或检索刊物收录;该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进步奖。
图书馆藏
截止2011年5月底,图书馆共收藏各类纸质文献约826000余册;馆藏内容涵盖哲学、经法、教育、文史、理化等多门学科,形成了以文史、教育、古籍类藏书为特色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图书馆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丛刊》、《清实录》、《申报》、《古今图书集成》(1936年版)等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珍贵图书。
校训
博雅兼上、知行合一
博雅兼上,不仅要做一个博学的人,也要做一个有雅致的人。鞍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师范类学校,致力于加强师德教育,规范师德行为,优化教育环境。努力让学生们成为博雅兼上之人。
知行合一,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把理论知识同实践联系在一起。
校风
奉献、严谨、文明、创新
校徽
宁波附近旅游景点有:
1、东钱湖:
东钱湖又称钱湖、万金湖,是浙江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距宁波城东15公里,湖的东南背依青山,湖的西北紧依平原,是闽浙地质的一部分,系远古时期地质运动形成的天然泻湖。
2、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3、保国寺:
保国寺位于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洪塘镇的灵山之麓,距市区15公里,始建于东汉世祖时期,初名灵山寺,此即保国寺的前身。唐会昌五年寺宇被毁,广明元年重建,僖宗李儇赐“保国寺”匾额,此后改名为保国寺。
4、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距宁波市区约20千米,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5、奉化溪口:
溪口镇,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位于长三角南翼,地处四明山麓,是“浙江省小城市”和“宁波市卫星城市”试点镇,也是浙江省级中心镇、宁波市重点开发区域,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
鞯(拼音:jiān)辔(拼音:pèi)鞯〈名〉衬托马鞍的垫子。辔本义是驾驭牲口的缰绳,引申作动词,牵。
鞯字组词:鞯盖;鞯汗;锦鞯;皮鞯;狨鞯;马鞯
鞯盖:意思是鞍鞯和车盖。鞯汗:意思是鞍鞯。锦鞯:锦绣的马鞍。皮鞯:意思是皮制的马鞍垫子。马鞯:意思是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
基本字义
鞯(鞯)jiān垫马鞍的东西:鞍鞯。衬托马鞍的垫子。鞯,马鞴具也。――《说文新附》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古乐府《木兰诗》又如:鞍鞯(衬托马鞍的垫子);鞯面(鞍鞯的面料层);鞯勒(鞍鞯与笼头);鞯汗(鞍鞯)
鞍东门人物乱如麻,想见新鞯照路华。――宋·王安石《次杨乐道韵》鞯(鞯)jiān鞍鞯,垫马鞍的东西。
辔古籍解释
马辔也。从丝从軎。与连同意。《诗》曰:“六辔如丝。”兵媚切。
《广韵》《集韵》《韵会》兵媚切。《正韵》兵臂切。𠀤音秘。《说文》:马辔也。《释名》:辔,咈也。牵引拂戾以制马也。陆佃曰:御驽马以鞭为主,御駻马以辔为主。又叶补密切。音必。王融诗:早轻北山赋,晚爱东臯逸。上德可润身,下泽有徐辔。
乌镇:
先坐火车到杭州,然后坐公交车去杭州九堡客运中心,杭州九堡客运中心有车直达到乌镇的 平均40分钟一班车 车票28元 1个多小时就到乌镇了
或者如果你们那有动车去桐乡的话就更方便了 桐乡火车站门口 17:30以前都有公交车K282去乌镇的 30分钟一趟车 30分钟到乌镇汽车站 车票5元 出租车80-100元
飞机到萧山杭州机场也可以,萧山机场有去乌镇的大巴。最晚晚上6点左右,车票48元,90分钟到乌镇。
乌镇是一个古镇,玩得地方不是很多,但是风景很美。
那里有矛盾的故居和典型的江南古建筑。房子很旧,小桥很多,小河很长,江南美女也不少
乌镇东栅门票是100 西栅白天是120 西栅晚上是80 联票是150
我感觉东栅比较小 这100元的门票不是很值得 西栅很大 也很漂亮
看完两边觉得东栅西栅都长得一样全是一样的房子
所以如果你们想经济实惠一点就只去看西栅的夜景好了 还便宜 只要80
景点都在东栅和西栅景区里,买了大门票就不用景点票了
现在东栅不能逃票了,有保安严控着,抓到会警告罚款的。东栅早上有清场就是为了防止游客夜宿那边,或者是游客在未开门前偷偷进入。而西栅不可能有类似情况。
个人觉得虽然西栅属于后期旅游局改造,但干净好玩。东栅则有些陈旧乱七八糟的,花一个上午或中下午把那里的景区都游览一遍就好了。
也即是说路线的话就是白天玩下东栅 晚上去看西栅
买个联票是150元
乌镇住宿推荐的话 你去新浪博客上看看乌镇有个叫老章的
在西栅,口碑不错 就在西栅景区外面 不过不是临水的 其实临水的也就那样 晚上乌起码黑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乌镇西栅章叔叔 你搜这个应该能出来他的****什么的
我6月底去住的大床房,挺干净的,环境不错
住在西栅景区里也蛮好的,就是价格太贵了,一般的临水房要600多,双人标间估计要1000以上,景区里的
民宿都是旅游公司统一的 只有一个订房电话 价格都一样的
吃饭的话当地没什么特别有名的小吃不过 臭豆腐 丁松糕 手打年糕 荷叶粉蒸肉 味道还可以的~ 还有我在街上买到了一个老太太做的那种糯米饭团特别好吃!反正吃饭别在景区里 有点贵 呵呵 感觉西栅玩是挺好玩的,就是里面的东西价格不便宜,有点商业化 呵呵
玩乌镇基本上1到两天就够了 还有南栅老街可以去逛逛 不用门票钱的
而且老街上有卖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的 价格不贵~ 质量一般~ 还是值得去淘一淘的
乌镇的特产的话是三白酒、蓝印花布、姑嫂饼、杭白菊
三白酒就是个白酒 我买了两坛回来老爷子说味道一般 不如茅台
姑嫂饼买了一盒 味道还可以 就是有点腻口 太甜了
杭白菊泡茶喝 味道相当好
基本就这些经验了~ 别忘了给我分分啊~~
注意事项:
1、在您出行前,请务必带好有效证件原件(身份证、护照、军官证等)并检查是否过期。
2、最好带着毛巾,洗漱用品宾馆里都是一次性的,但是毛巾都是回收利用的。虽然现在都是消毒的,但干净卫生起见,自己还是带着毛巾吧。另外记着带上一把伞以备下雨。
3、如要在当地乘坐非打表出租车,一定要问好价格。
4、无论去哪里购物,请牢记,景区内部或者景区周边的东西肯定比外围要贵很多。
杭州景点其实都比较值得去的
像宋城。不看表演门票80,看表演180
西湖电瓶船上三潭印月(一元人民币后面的图案)45元。
除了雷峰塔40,净寺,虎跑梦泉(泡龙井茶是西湖双绝)门票15,六和塔门票15,黄龙洞门票15,还有飞来峰和灵隐寺45+30,西溪湿地80,其他基本都免费的了
。
一般来西湖的都看老十景。老少皆宜
苏堤春晓 三潭印月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雷锋夕照 断桥残雪 这些沿着西湖一圈下来你都能看到的 断桥能看到雪看不到了呵呵
杭州可以从湖滨公交站上车,乘7—K7路(城站火车站-灵隐)票价2元,经过3站到断桥。具体时间就不规定了呵呵,尽情游览吧,抵达断桥并步行15km抵达中山码头坐正规的电瓶船上岛(三潭印月),选择在花港观鱼码头下(船票+上岛票=45元/人)三潭印月游览时间大概15小时。花港码头下船,游览花港观鱼,40分钟。漫步苏堤一吊桥并前往雷峰塔,大概抵达雷峰塔要20分钟(门票40/人)如果坐车回来的话,从净寺(雷峰塔对面)公交站上车 808(15元/人)或y7(2元/人)吴山广场下车,或y6(3元/人)到高银街下车 。逛著名的吴山广场。
也可以雷峰塔游览好后继续沿湖漫步22km 景色仍美不胜收 沿途可以看到杭州三怪之一的长桥 梁祝读书的万松书院 纪念五代十国皇帝的钱王祠 还有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这样你到柳浪闻莺也差不多五点了 再前行几百米有个青藤茶楼 可以去感受一下我们杭州的茶文化 看看杭州人是怎么休闲的呵呵 里面只需点一杯茶 其余小吃面饭点心冷饮水果等都有了 自助式 第二天再去河坊街 反正如果你住我说的这些酒店的话 离那里都是十来分钟的路 也近的
对了 千万不要做那种手摇船 80一小时而且得两小时起 挺黑的摇着摇着就给你摇到湖里面一个叫毛家埠卖珍珠的地方去了谨慎啊
给你推荐几个酒店吧
这些都在湖边 放心杭州这座城市是围着西湖展开的 这地段的酒店不是很贵 网上订的话会便宜点 都在180以下吧
杭州浙航假日酒店 杭州青年路48号
杭州紫罗兰大酒店 杭州定安路36号
布丁酒店清河坊店 杭州上城区高银街58号
杭州爱加自助酒店连锁国际青年旅舍--西湖大道店 西湖大道148号
杭州近湖大酒店 杭州庆春路182号
杭州特产 吃的东西:
藕粉几乎全国各大超市都有卖的了
推荐 袋包装的笋干(开袋即食)型 山核桃(手剥) 还有梅菜扣肉 酱鸭等
超市都有卖的 梅菜扣肉这种都是楼外楼做好的 回家开袋即食或者再蒸一下都行
茶叶现在就不要买了 现在买的肯定是陈茶了呵呵
杭州小吃很多 但都属能让人吃饱一类的呵呵 比如葱包桧 大街上就有卖的 两元一副。相传岳飞被秦桧夫妇谋害后,杭州百姓人人痛恨秦桧。当年望仙桥边有家专卖油炸面食的小店,业主眼见奸臣秦桧天天坐轿,从店前而过,忿恨不巳。一天,他将面食捏成人形,放入油锅,边炸边喊:“油炸秦桧,油炸秦桧!”别人问他卖什么他随口说:“油炸桧。”从此得名。现在叫葱包桧了呵呵。还有定胜糕,吴山酥饼,猫耳朵等
杭州特色菜油焖春笋、生炒鳝片、咸件儿、干炸响铃、杭三鲜、宋嫂鱼羹、龙井虾仁、酱鸭、蜜汁莲藕、杭椒牛柳、醉虾、西湖纯菜汤
上海: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完全原创,都自测过。。。
详细路线看你们自己情况定,我给你们推荐几个招牌景点。。。
城隍庙不用说了,上海旅游必游地点。。。里面全是小吃,小吃多,人更多,好吃的几家都是长长的排队,特别是南翔小笼,从楼上排到楼下,如果不是很有时间,建议还是放弃吧。。。城隍庙里面的广丵场时不时举办小吃节,看你们运气了。。。
1)虹口区甜爱路、山阴路鲁迅故居附近的小路很美,古朴的小洋楼,摇曳的梧桐,让人浮想联翩;
2)衡山路酒吧一条街:白天看风情万种的建筑,晚上可以泡泡上海的吧;
3)福州路文化街:各种各样的专业书店,比如很有味道的外文书店、古籍书店,还可以到旧书店淘淘宝贝,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逸夫楼听听昆剧,再到近旁的杏花楼吃精致的传统上海甜点,味道好极了;
4)人[1]民广场(广场鸽还是值得看看的)以及附近的上海美术馆,原是幢钟楼,外面看古色古香,里面转转心境很恬静;
5)人[1]民广场附近的教堂(曾经周日去参观过礼拜,听唱诗班唱圣[1]歌,感觉不错);
6)城隍庙:老上海人必逛的所在,小吃比较出名,如南翔小笼包;
7)浦东滨江大道:晚上去,回望灯火辉煌的浦西,别有一种感受;
8)逛街的话,去淮海路(但是我个人感觉,样式不见得比深圳的COOL,价钱也比较离谱)或者南京路步行街
我已经很努力了,分就给我吧。
我已经很努力了,分就给我吧。
靳姓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六十八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三十五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一十二位。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靳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靳姓来源
源流一
出自芈姓。据《风俗通》、《通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靳,春秋时楚地小国,后为楚大夫采邑,楚大夫靳尚之后,子孙以邑为氏。湖南有靳江河,源自湘乡市大凫塘,经宁乡县,至黑石渡注入湘江,过楚大夫靳尚墓前,因此而得名。
根据《古今姓氏书辨证》上的记载,战国时期楚国大夫靳尚的后代食采于靳,因此以邑为氏,称为靳氏,望族出于西河。而根据《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两书记载,靳姓人的始祖,的确是距今2300年前在楚国显赫一时的楚大夫靳尚。靳氏是我国北方古老姓氏。望族居于西河郡,即今山西省汾阳。
源流二
源于匈奴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匈奴民族中有改汉字单姓靳氏者。匈奴民族的靳氏一族,有靳准自立为王。
源流三
朱姓改靳姓。据《龙舒靳氏宗谱》记载:予生不辰,值兹多故,流言煽起,兵骑搜罗,刻无宁日。族人多有流离失所者,予思若不讳姓无他可免,爰携昆弟屏迹幽潜更姓曰靳,以祖延寿,公立功蕲黄蕲靳形类以地氏也。但伤自汉以来,传三十世自今改为靳姓,倘后代失记宗靳而不宗朱之血食何托挥泪和墨记之谱后,以示子孙,其无忘根本,所自并冒认他宗可以。至正十年六月十七日, 三十世孙育材谨记。
源流四
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蒙哥氏,亦称蒙格氏、蒙郭氏,满语为Mongo mongu,是蒙古、满洲共有部族,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群体部族,人数众多。
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蒙哥氏族人皆承认自己是蒙古族人,更多的蒙哥氏族人皆认为自己是在后金政权初期联合起来进入满洲 军事 组织和满洲部族团体的,这个姓氏群体中包括了巴林氏部族人(蒙语为,满语为Barin mongu)、达拉氏部族人(满语为Dara mongu)、奥库氏部族人(满语为Oko mongu)、乌芮氏部族人(满语为Uri mongu)等,民族成分以及属性比较复杂,在清朝时期被中央政府统称为“蒙古哈拉(Menggo Hala)”。
蒙哥氏族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靳氏、蒙氏、哥氏、葛氏、国氏、郭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记载,
⑴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人口众多,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流域。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靳氏、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苏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李氏等。
⑵满族尼满氏,出自老满洲部族,满语为Nimangi Hala,汉义“山羊”,世居黑龙江北岸沿岸地区。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尼满氏部族人数非常少,且无分支。在清朝末期以后,满族、锡伯族尼满氏多冠汉姓为靳氏、满氏等。
⑶满族伊麻斯氏:满语为Imaci mongu,源出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少,但有四个分支。一般认为其姓氏名称是由老满语“Nimaha”而来,其在明朝末期的快读缩音为“u”,其发音近似汉语的yǘ(ㄩˊ)即“鱼”,但使用另一个象形文字“”来描述。清朝中叶以后,大多冠汉姓为靳氏、鱼氏、于氏等。
源流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锡伯、仡佬、彝等民族均有靳姓。
靳姓发展
靳姓自得姓后,或许因为宫廷内的斗争,子孙没有在起源地发展起来,而是避难逃往它国寻求生存。这从汉初两位开国功臣靳歙、靳强二人的传记记录可以看出来(见《史记》)靳歙,发迹起于宛朐(今山东菏泽);靳强,曲沃人,其先西河人氏。两地均在中国北方。自汉以后,靳氏世居西河一带,并于此形成了靳氏的西河郡望。
此后的一千年内,靳姓在中国大地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或影响。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东晋汉族大规模南迁时,靳姓基本上没有人跟随,而仍滞留北方地区。这从两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有关 历史 记载无南方靳姓人物可以佐证。
自宋以后,特别是元明清三代,靳姓人物渐多起来。江山代有人才出。此一时期是靳姓发展的重要时期,基本上奠定了今天靳姓发展的基础。如靳德进、靳荣、靳义、靳学颜、靳贵、靳辅等均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考察这一时期靳姓人物的祖籍,南北均有,说明此时靳姓已从北方流至南方,时间估计在宋元时期。
靳姓得姓始祖
靳姓出自芈姓,始祖是靳尚。靳尚,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据有关资料记载,颛顼曾孙吴回任帝喾时火正,为祝融。吴回生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别为上古“祝融八姓”。其中六子季连为芈姓。季连之苗裔鬻熊为周文王师。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熊绎被周成王封于荆楚,靳尚当为其后。战国年间,适逢齐、楚响应苏秦之合纵策,欲联合拒秦,秦使张仪赴楚,以归还夺楚六百里地为诱铒,让楚怀王绝齐附秦。怀王怒囚张仪,欲杀之。靳尚接受张仪重赂,买通怀王宠妃郑袖,使张仪得释。楚王使尚随张仪 出国 ,因与小臣使有仇,为小臣使张旄刺死。靳乃春秋楚之小国,后为楚大夫采邑。靳尚为楚国公族大夫,本为芈姓,因其食邑于“靳”,其后子孙便以邑为氏,称靳氏。靳氏迁民始祖当时为汾州等籍人氏,明初奉旨集于广济寺大槐树下,迁往异地,迁民后裔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等地。靳氏望出西河郡,即今山西省汾阳。
楚大夫靳尚是如何被描黑
在许多电视剧、文学作品的一些桥段中,编作者和导演总是在塑造完美、饱受赞誉的正面人物形象的同时就必须有一个奸佞、暗中使坏的小人形象。如《屈原》剧本中,屈原是一个忧国忧民、以死殉国的爱国者,而靳尚则是一个嫉妒贤能、求荣卖国者。最近播出的《芈月传》同样把靳尚刻画成阴险狡诈的坏人。
历史上的楚国大夫靳尚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真实面目果真如是吗屈原是靳尚陷害的吗通过查阅大量史料、文献。笔者对靳尚有了新的认识。
一、靳尚和上官大夫不是一个人
在许多著作中作者把上官大夫和靳尚当成同一个人。如:
高中 语文 第五册《屈原列传》注七:“上官大夫姓靳名尚。”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第93页:“上官大夫靳尚。”
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第8页:“他被一个上官大夫叫做靳尚的当作死敌。”
郭沫若在他的《我怎样写五幕历史剧<屈原>》中也作上官大夫靳尚(《屈原》第118页)。
就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也把靳尚解说为:“战国楚上官大夫,幸于怀王”。
看来,这些作者把上官大夫当做靳尚所认的官名了。其实“上官”是复姓,“大夫”是诸侯宗族的称谓。上官大夫即姓“上官”的重臣。但他并不是靳尚大夫。这在下列古籍中足可以得到证实:
上官大夫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上官大夫欲夺之”,“(怀王)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
这里上官大夫名字出现四次,并未提到靳尚。
《战国策·楚策二》载:“靳尚为仪谓楚王曰”,“尚(谓郑袖)”,“靳尚谓楚王曰”,“楚小臣,靳尚之仇也”,“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而刺之”,“张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这里靳尚名字出现了六次,但没有提到上官大夫。
《史记·楚世家》载:张仪曰:“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又能得事于楚王幸姬郑袖……”“靳尚谓郑袖曰”。“靳尚曰”这里四次出现靳尚名字。也没有提及到上官大夫。无论是《战国策》还是《史记》并没有说过上官大夫就是靳尚,古代史学家不可能用完全不同的两个名称来记述同一个人。
在汉人著作中也有关于上官大夫和靳尚的记载,刘向《新序·节士》曰:“张仪之楚,货楚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上及令尹子兰,司马子椒,内赂夫人郑袖,共奢屈原。”
王逸《楚辞章句》上说:“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奢毁之”二者的记载都将上官大夫和靳尚看作二人。
班固的《汉书·古今人表》其中上官被列于“中中”,靳尚被列于“下上”,他们差两级。班固在这里很明显的把他们分为两个人。这应该是判断他们为两个人最重要的证据。
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也说:“《史记》曰‘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朱熹《楚辞集注》又说:“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这里也将上官大夫和靳尚明确分为两人。
当代学者邹云鹤先生早在1962年就以“上官大夫并非靳尚”为题发文予以拨正和澄清:造成错觉的是刘向的《新序·节士》。刘向在该文里写有“使张仪之楚,货楚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刘向在这里把上官大夫和靳尚第一次拉在一起,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认定他们是一个人。因为,“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应该理解为,“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因为“属”是表示复数的。
他认为:“把上官大夫与靳尚作为一个人。”是从王逸的《楚辞章句》中所产生的误会。王逸在《离骚经章句第一》中写道:“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僭毁之。”这句话咋一看来,很容易把“上官靳尚”当作一大夫。如唐·张守杰的《史记正义》在上官大夫名下注曰:“王逸云上官靳尚”。
洪祖兴也以迷惑的态度在《楚辞补注》中在王逸的这句话下写道:“史记曰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以为王逸搞错了,其实王逸并没有错。他说的是‘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就是说“上官”和“靳尚”都是与屈原“同列”的大夫(语见1962年5曰9日《光明日报》文为“上官大夫非靳尚,作者邹云鹤”)称谓。
范正生先生也认为唐代张守杰的《史记·正义》将上官大夫解释为:“王逸云上官大夫靳尚。这是张守杰对王逸章句的误解,将上官大夫与靳尚看作一人。也许正是由于张守杰《正义》的失误,才出现了上官大夫与靳尚合二为一的误传,以致于使郭沫若先生也把上官大夫与靳尚理解为一人。
中华姓氏研究员靳国年先生认为在“上官姓氏起源的 传说 ”中,“上官”起源于上官大夫,这显然和靳尚的后人姓“靳”矛盾可见,上官大夫和靳尚的确是两个人。
二、靳尚并非陷害屈原之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两次记载上官大夫与屈原之间争斗的事件。第一次是屈原“造为宪令”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便馋谤屈原,使怀王“怒而疏屈平”;第二次是怀王被拘于秦犷顷襄王继位后,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在这里司马迁已告诉我们,上官大夫在屈原任左徒时就在任,顷襄王继位后仍在任,上官大夫第二次陷害屈原已是怀王三十年以后的事了,而靳尚在怀王十八年就已去世了。由此,淮南大学教授靳学远感慨说:“公元前278年,屈原(62岁)投汨罗江自沉而死,靳尚于公元前311年秋被张旄杀害(当时屈原29岁),靳尚死后33年还能陷害屈原,靳尚真了不起啊。”
三、靳尚是楚国的贤臣
《楚辞策二》说:楚王将出张子,恐其败已也,靳尚谓楚王曰:“臣请随之,仪事王不善,臣请杀之。”楚小臣,靳尚之仇也,谓张旄曰:“以张仪之知,而有秦楚之用,君必穷矣。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刺之,楚王必大怒张仪也,彼仪穷,则子重矣。楚,秦相难,旄魏无患矣。”张旄果令人要靳尚而刺之,楚王大怒秦,构兵而战,秦、楚事魏,张则果大重。
从这段记载看来,在国家危难之时靳尚挺身而出,出使秦国,为捍卫国家利益,以身殉国。“终使楚王大怒秦,构兵而战”为靳尚报仇。可以说,靳尚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忠君爱国的大贤臣,他既是楚王的心腹爱臣,曾经几次救怀王于生死之间,使怀王“食不繇靳尚则不甘口,衣不繇靳尚则不安于体,出号令不繇靳尚则王心惘然不足。”靳尚又是博闻强志,明于治乱,深得楚国朝野信赖与敬重的重臣。靳尚还是全力辅助楚怀王熊槐治理国家,力促联合楚、齐、燕、赵、韩、魏六国一同抗秦,并与苏秦一起促成六国君王齐集楚国郢都,结成联盟的能臣。正因为怀王对靳尚的十分倚重和对靳尚忠义的表彰,才把最丰饶的靳江流域赐为食邑,并以封地为姓。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杭先生说:“要研究历史,尊重历史,还靳尚以公道。”山西师范大学 历史学 院教授、《山西档案》杂志社编辑,仝建平先生强调:“我们有责任给靳尚正名。”北京 财经 大学历史系教授杜靖,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教授张俊峰也指出:“为了不让后人再以讹传讹,我们必须明确说明:“上官大夫和靳尚根本不是一个人,屈原并非靳尚陷害的。靳尚是一个真正的能臣、贤臣、忠臣。”
目前,有人在评说《芈月传》中,总也捎带靳尚几句,或褒或贬。还有人借机拿靳尚当说辞调侃当今走红的影视演员靳东。无论靳尚到底做过什么,然他与那个时代已成历史,但不可否认,靳尚在那个时代一定是叱咤风云真正影响楚国历史进程的非常人物。一万年后,靳尚仍然是我们的先人。姓靳的子孙中也一定会有无数个像靳尚谊,靳羽西,靳炎,靳彬,靳诺璀璨的明星闪烁在华夏文明的星河中。
靳姓迁徙分布
靳姓发源于今湖南宁乡,楚亡于秦后,靳姓子孙开始渐次北移。汉初,跟随刘邦东征西讨的靳歙被封为信武侯,惜传子靳亭后,因故被免去袭爵;另一位功臣靳强被封汾阳侯,其子汾阳共侯靳解、孙汾阳康侯靳胡、曾孙汾阳侯靳石因过
本文2023-08-06 12:52: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