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团结的古典名句,急求!!
1、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明代·佚名《增广贤文》
译文:人心要是齐的话,泰山都可以移走,一只脚走不好路,一只巴掌拍不响。
2、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秦风·无衣》先秦:佚名
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西周姬昌《易经·系辞上》
译文:二人同心,其锋利足断坚硬的金属。
4、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译文:众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
5、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西汉刘安《淮南子》
译文:运用众人的力量, 就没有不能战胜的。
我们国家的谚语、俗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劳动、生活丰富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 结,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世代相传、妇孺皆知的这些谚语。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不仅语句鲜活灵动,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民间谚语蕴含了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是永远绽放的智慧之花,五彩缤纷。我国谚语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范围之大、历史之久、运用之广泛,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步的。这些谚语,像满天星斗,难以数计,仅见于清代《古谣谚》从古籍中辑录来的已近3000条;而在有清以后形成和整理出的新谚,恐怕就远远不止这个数目了。而在历史上,从东汉的崔寔、宋代的周守忠、明代的杨升庵到清代的杜文澜,以至民国以后史襄,都有过对谚语的归纳与整理。
1、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苦环境中,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这真是“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或者: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诗
2、漂流他乡的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一句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的诗句“ ”古诗 2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3、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颂扬那些具有终生默默奉献精神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崇高品质的教师们。古诗
4、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汪浩却沉迷于各种游乐之中,你真想对他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谚语
5、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古诗
6、雨梦天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一个城市去读书了,鹏飞在送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诗
喜文乐健
“刺梨上市,太医无事”——这句谚语道出刺梨功效的魅力。
刺梨被誉为 健康 “营养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刺梨黄酮、刺梨多糖、刺梨三萜、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物质,其中最为突出的为维生素C,作为 “维C之王”,刺梨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当前水果中最高的:每100克鲜果中含量84158 354113毫克,是苹果的500倍,柑橘的50倍,猕猴桃的10倍。
300多年来,《黔书》、《本草纲目拾遗》、《贵阳府志》、《草木便方》、《分类草药性》等古籍对刺梨的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就有诸多记载。
1690 年,《黔书》载述:“食之可以解闷,亦可消滞积”,这是刺梨功效的最早记载。
1765年,《本草纲目 拾遗》载述:刺梨“食之已闷消积滞”。
1850年,《贵阳府志》载述:“以刺梨掺糯米造酒者,味甜而能消食”。
1870年,《草木便方》载述:刺梨叶“疗疥、痈、金疮”,刺梨根“止痢、治牙痛、崩带”。
1906年,《分类草药性》载述:刺梨根“止泻,治喉痛、吐血、红崩、白带”。
清代以来的文人名士对刺梨功效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述:
清道光十三年吴嵩梁有“新酿刺梨邀一醉,饱与香稻愧三年”的诗句:吃三年稻米还不抵喝一顿刺梨酒痛快、尽兴。
晚清莫友芝有“形模难适眼,风味竞舒眉”的咏《刺梨》名句:模样不好看,吃起来竟然酸甜爽口,眉毛都舒展开了。
清光绪年间的贵州青岩状元赵以炯的《咏刺梨》:“生在山间不入盆,擅妍不肯进朱门。却和龙井酿成酒,贡上唐朝承圣恩”。前两句讲的是:刺梨生于野外山间,花朵艳丽夺目,却不愿进入“高门”做“温室花朵”的“气节”。第三句中的“龙井”,是青岩古镇上的千年古井;第四句讲述了刺梨与龙井泉酿成的美酒,作为贡品上贡朝堂。
盖州古城谚语杂谈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谚语是我国古代流传最广的一种俗语,是古代劳动人命的智慧结晶所在,短短的一句话里,包含了生活中的各种哲理,却十分简单易懂让人记忆深刻。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
一座盖州古城,千年文明佳话。“唐修塔,明修圈,清朝修的好寺院。先有上帝庙,后有盖州城。三山不显,五桥不现,一步两井,护城河绕盖州转”。由于盖州是座千年古城,很多古老的故事伴随着古老的建筑遗留了下来,这些故事有的是关于盖州本地的人物,有的是关于盖州地名的由来,有的是关于盖州古建筑的神话,有的是关于地方风俗色彩的民间谚语。盖州古城民间谚语里写着盖州人民的善良、朴实和正义,表达着祖辈的期盼,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题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是一个民族的经验、真理和智慧的结晶,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具有的特定社会文化、生活习俗及思维方式,它具有风格上的口语化、表意上的群众化、内容上的知识化、认识上的哲理化等特性,为深厚而多彩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幅风景和一份魅力。从典籍中有迹可寻:“唐修塔,明修圈,清朝修的好寺院。先有上帝庙,后有盖州城。三山不显,五桥不现,一步两井,护城河绕盖州转”。盖州古城,已有近2400多年的建城史、640多年的卫城史,现今流传于世的谚语浩如烟海,难以数计。它是历史文化过程中的一种结晶,璀璨夺目。
盖州早在西汉时期就成为辽东重镇。城市本意是城中之市,市早于城。盖州古城的“市”显然是承继上个朝代的发展。汉时候的平郭城是否有市,商业如何已经不得考察,从东汉班固《西都赋》和张衡的《西京赋》描写铺陈上看,市应是有门有墙的地方,市内有旗亭,有若干通道,夹道里是买东西的“肆”和“廛”。有长廊式的建筑称为列肆,卖东西的店铺称为廛。说明汉代的市是要在政府所规定的圜阓中进行交易。毕竟,除了农业税收之外,市场和商人是政府新的财源。而后那一个个朝代更迭、战争动乱的年代,市能给我们留下的是那历经沧桑的建筑和浓郁的商业文化。
辽、金时期成为商贾云集之地。辽、金、元统治者需要满足享乐和扩大财富,手工业即便是不平衡发展,也会产生畸形的繁荣局面。官营的手工业占主要地位,用来满足战争所需物资的生产。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元朝的辽阳武备寺在盖州设置弓局和甲局,负责制造军队上用的弓箭和盔甲。铁兵器制造、马具的缝制是那个时期必不可少的,因而带来相关的手工业发展,如木、织造、造船、建筑等产业。围绕手工业发展,市又是不可或缺的载体。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都能买得到,米面、柴草、衣帽、纸札,样样都有专业经营,行业分工逐渐清晰,也促进了各业的专业分工。
据《盖平县志》记载:“县城池本明盖州卫城也。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盖州为盖州卫。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指挥吴玉因旧土城修筑。九年(公元1376年),展筑南面,砖石包砌。周围五里八十八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门三:东曰顺清,南曰广恩,西曰宁海。钟鼓楼在城中衢,今按其城周围七里零三步,城仍旧池淤;治城分东街、南街、东关、西关”。清时的盖州城东门名字不同于明时的名字,明时,东曰“明睙”。显然,清政府对字义为转视的“睙”是反感的,索性将其改成“顺清”。因盖州城没有北门,西门因海水侵近也关闭了,只剩下通往东关和通向南关的两条街算是兴旺的地界了。
据《盖州重修城东西楼记》中记载,古城盖州“烽堠墩台,森布丽列,控青齐,蔽全辽,三面扞敌”。由此可见,古城在军事上属于军事要塞,被称做“盖州套”。盖州又是辽南的交通要道,成为了商业兴盛的城镇是很方便的,在这里城市与商业的新型关系得到建立与发展,成为商业繁盛的城镇是必然的。
明清之际,盖州的手工业、商业初具规模。交通便利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古城人逐渐冲破了“要想富,男子力田女织布”,以及“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重农轻商传统观念,开始“求富于市”,注重以商业经营中寻求财富。明、清时盖州古城的街市便成熟起来了。新型的城镇最早出现在手工业集中发展的地方,或者出现在政治的中心、交通要道、运道咽喉、津渡重镇和军事要地。
据史料记载,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政府改盖州为盖平县,隶属奉天府,实行旗民分治。县治包括明时的盖州、复州、金州三卫的疆界。全县设熊岳、安平、复兴、在城、方集、里仁、永宁、乐业、安居、新民、远来、岫岩12社,每社设十甲。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中小地主、商人、手工业作坊主数量也不断增加。自明、清始,盖州古城便充当着东北的开埠口岸角色。古城人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有儿坐盐店,强如做知县”,“要得富,久开铺”的重商意识。在盖州古城的东大街一直是明、清两代的商业繁盛之地,店铺林立,商贾会集,列市摆摊,热闹非常。当营口的港口还没有形成之前,南方的海船便从西河口溯大清河而上,停靠在盖州南关外的船舶码头,促成了盖州城经济的繁荣。
清代中叶,盖州古城成为东北的“财货通衢”,“名闻八闽,声达三江”。史料记载,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后,大江南北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众商巨资注入,大力推进了盖州古城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城市化建设大规模的崛起。盖州福建会馆、三江会馆、山西会馆、山东会馆等四大会馆就是适时应运发展起来的。盛行的盖州古城是被人们总结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商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的规律,“大道之行,利在其中”,它在大江南北各地客商的心目中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南关明清一条街是明清时期进入盖州古城区域的交通要道和商业街,街市纵横,店铺林立,馆行簇聚,商贸发达,海河港埠,艨艟往来。经营商业要有强烈的致富欲望和获利动机。各地商人从来不掩饰他们经商求利的目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不为利,谁愿早起”,无论坐贾行商都是为了图一个“利”,“寄迹尘市,日为锱铢”,“奔走江湖,希觅微利”。因此做商人就必须精于计算,“人情一匹马,买卖争分厘”,“五雀六燕,铢两相悉”,“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这些格言虽然充满锱铢必较的商业气息,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商人在赚钱求利的商业动机中一直坚持义利并重,要求这个“利”必须来得正当,手段必须合理,要符合“义”的规范,靠正当的手段发财。“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财自道生,利缘义取”。为此就必须讲求“诚”和“信”。
明清一条街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见证。盖州古城里有商铺街也有了发展。商业发展使得建筑范围和建筑体量也得到逐渐扩大,功能从单一趋向多元。商铺前店后场以及楼下为店,楼上为家的功能有了发挥。“利从诚中出,誉从信中来”,“平则人易客,信则公道着”。这样做了就是走正道,就是诚商正贾,就能够取得“上以济人,下以利己”的经营效果。否则,靠坑蒙拐骗,缺斤少两,以假充好,欺行霸市来获利,虽能获得短期效益,却不能支持长久,此为诚商正贾所不齿。
今天,在盖州古城区南关大街保留下来的商业街还算完整。这条街的建筑是清末民初时的建筑,几经翻修仍能顽强地表现出商业的浓郁氛围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现存有30多处老建筑,包括商号、粮庄、盐庄、茶庄、布匹绸缎庄、皮行、药行、烟酒行、肉行、杂货铺、水果铺、木铺、席铺、纸笔铺、炮铺、饭店、酒店、花店、旅店等。多为清代及民国建筑,明代建筑所剩无几。东侧有17座,西侧有14座,其中有6座为二层阁楼。建筑大多为大木小式结构,青砖青瓦建在花岗岩石台阶上,有一些建筑还带有江南建筑的风格,几处洋门脸建筑也充斥其中,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可见昔日的繁华。“盖州城开三门,南曰广志、东曰明睙、西曰宁海、阙北门。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以西门逼近海岸,交通不便遂闭之”,所以南关、东关就成了进出城的必经之路。由此可见,对商品流通来说,商品交易是物质载体,人际融通才是其本质。因此,盖州古城商人历来注意人际关系,主张经商必须了解研究人。“出卖风云雷电,不如天地人和”,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在盖州城内,今天还保留着“茧市胡同”、“鱼市胡同”、“银市胡同”等,这样的带有“市、商”等痕迹的胡同名称。南关、东关是古老的商业街;这里有栉比的门店、五光十色的商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充斥着整个街道。古城实开两门,商民交易、店市都集中在这一带。农副产品进城,这里就成了集散地,成为物资交流的场所。溯大清河而上的南船货物大多在南关卸货,而来自东部山区的物产,运至城外的货物,则从东关进出的较多。诚然,通过这些人际公关活动,树立了盖州人良好的商业形象,“处处人情感,下雨好借伞”,“好店三年不换客,好客三年不换店”,“笑口常开,生意常来”,形成“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良性营销局面。
无独有偶,早些年在我们东北也流传一句顺口溜:“辽精、海怪、盖县人最坏!”。“辽惊海怪”是指辽阳人精明心眼多,海城人做事古怪;说到对我们盖县人的评价,则去掉了更多修饰语,说的直白露骨:“盖县人最怀! ”就是连一个小孩子都听得明明白白。这些自然也是外地人的评价。如今,我们盖州人听来,不会心生反感,更不会耿耿于怀,反而会沾沾自喜。这当然是和盖州人热情、好客、包容有关,不过细说起来,这句话也多少反映出盖州人的一些性格特点。纵观历史,盖州曾经是关东大地是重要的一个水陆码头,是一个贸易繁华的物资集散地。最辉煌时舳舻连天、商贾云集,士农工商齐聚此处,俨然也是一个文化、贸易的中心所在。
“隔面讲盘终有弊,当场唱价终无欺”,“买卖不成仁义在,留下好感待回头”。对此,盖州古城商谚有许多经验之谈。多彩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豪爽豪情豪气的盖州儿女,大山一样坚韧的性格,义薄云天,海洋一般宽广的胸怀,包容万千。可以说,朴实无华、淳厚善良的盖州人自诩曾经经历过繁华的大世面。正是:“你帮我,我帮你,你不帮我,我还帮你。我帮了你,你还毁我,那我就弄你。”这是自古以来形成的文化底蕴,无需大惊小怪。
“海纳百川,近悦远来!”凡到过盖州的异乡客人都会深有其感:盖州有山有水,有文有武,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历史有故事,而最最重要的是,盖州有素以“好客”闻名的的人民。如今,在外地人的眼里,会感觉到盖州人的直率、豪爽、待人热情、礼数周全。好客盖州,内心深处的记忆,那里的事,那里的人,那里的情。
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带着深深的传统文化烙印,成为反映着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真实的折射出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行春风,难得秋雨”、“干打雷,不下雨”、“三秋不如一麦忙,三麦不如一秋长”、“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冬至饺子辞灶面,入伏中午吃凉面”、“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当铺;五斗六斗叫街的,七斗八斗做官的,九斗十斗升仙的”。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语言艺术形式,盖州民间方言歇后语必然蕴含着大量的盖州民间文化,印记着盖州地区老百姓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活动。盖州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分为天气气象、节气农时、养生健身、习俗文化、童谣俗语等,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盖州是座口传遗产积淀厚实的文化古城,由一代代人口口相传的盖州民间谚语,保留了盖州方言精华。许多民间谚语已经渐渐被遗忘,传统的谚语正逐渐退出现代人的生活。此外还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时代文化的变迁。
盖州古城文化,她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盖州人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结果,“乐山乐水、厚德厚道、开明开放、创新创业”的精神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也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任何一种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写照。作为非物质文化与进行信息交流工具的谚语,如同古老的歌谣一样,绵延千年而经久不衰。 无论是在古籍中保存的还是在民间流传的谚语,经过千百年的淘洗和演变,都深深地打上了盖州古城传统文化的烙印。
一叶落知天下秋
拼音:
yī yè luò zhī tiān xià qiū
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意思
基本内容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有时也比喻一片树叶的凋落,却一意的认为是整个秋天的来临 。表示虚假之意。
一叶落知天下秋
yī yè luò zhī tiān xià qiū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立秋,一般在每年8月7日或8日,有时在9日,是阴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也标志着年度周期律中秋季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35度即是立秋的空间之度。“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成语。
秋天是肃杀的季节,古籍中指出:“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立秋以后,意味着自然界的草木开始结果孕子,进入到收获季节。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能量明显转换的节点。
立:有开始、协调与启动之义。正如黄帝所言:“天地无私,四时不息。天地立,圣人故载。过极失当,天将降央。” 自然界的天与地,运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而周期性流转不息。古人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称为“四立”,可见四时的概念与节气密不可分。
在地球上,尤其是中国的中原地区,四季分明,景象各异,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不同。秋时的立秋,与其他三立之义中的“立”意相同,昭示着天地能量开始进入义德金炁[qì]的输布期,也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季节。
本文2023-08-06 12:55: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