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第一把紫砂壶的名字叫什么,出于什么年代,是谁制作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4收藏

世上的第一把紫砂壶的名字叫什么,出于什么年代,是谁制作的?,第1张

历史上第一把紫砂壶,叫树瘿壶,作者供春。但是,在上个世纪初,知道供春,知道树瘿壶的人并不多。所以,那件国宝,在地摊上躺了好多年,当时的开价是一块大洋。从地摊货,最终变成国宝,幸亏遇到一个识货的人,那人叫储南强,江南的一位文化名士。

1928年,储南强在苏州一家杂货摊上,看到一把壶,邹巴巴,脏兮兮的。他觉得这把壶,像古籍中描写过的树瘿壶,人家要价一块钱,于是他不动声色地把壶买了下来。当时,他心里还有点不太踏实,急忙去找一个人,那人叫黄宾虹。黄宾虹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鉴赏家。黄宾虹对那把壶爱不释手,赞不绝口,他说:这就是树瘿壶。

黄宾虹说:当年供春,是模仿银杏树上的树瘿,也就是枯瘤子,做的这把壶。现在,你看这把壶的盖像个南瓜柄,显然是后配的。储南强回去以后,就对这把壶的传承史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黄宾虹说得对。

既然壶盖不合适,咱们就重配。储南强又请出了当时一位制壶高手,叫裴石名,请裴石名依照树瘿的造型,重新配了一个盖子。新配的盖子上,刻了45个字,分两行:制壶者供春,……,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两万金易之而未能。当时,英国人开价两万大洋,要买这把壶,没买给他。

为了迎庆这把树瘿壶荣归故里,储南强准备在宜兴建造一个楼台,专门收藏这把壶。楼台的名字都想好了,叫春归阁。万事俱备,就等开工时,抗日战争爆发,春归阁没有建成。

宜兴沦陷后,日本人知道了这件国宝,请人找到了黄虹宾,想要这把壶,日本人开价八千块大洋。储南强不可能把国宝让给日本人,为了以防不测,黄宾虹带着那把壶,躲进了深山老林。全国解放以后,黄宾虹把壶捐献给了国家。当时是捐给苏南文物管委会,现在这把壶,收藏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

1、匙置

用来放置茶匙和茶夹,材质可以是陶瓷、竹木、石头或塑料。

2、茶匙

又称茶扒,因外形像汤匙而得名,主要作用是挖取茶壶内泡过的茶叶。因为茶叶冲泡后,经常会塞满茶壶,特别是壶口,用手挖不雅观更不卫生,此时即可用茶匙的尖处来清理茶壶出水处的细孔。茶匙建议选用比茶盘稍短的长度,好看而且收纳方便。

3、茶夹

又称茶筷,是温杯洗杯时所用的茶具。

泡茶时一般都把杯子放于热水中清洗杀菌,清洗后烫手的杯子无法拿取,此时即可使用茶夹夹取杯子,茶夹也用于夹出泡过的茶叶。

4、茶海

又名茶盅,公道杯。茶壶内的茶水和茶叶的接触程度会影响茶水的颜色,因此如果从茶壶内直接倒出茶水,就会浓淡不均。公道杯就是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茶海宜选择开口大的,方便倒茶,容量要比茶壶大,才不会出现茶水太多装不下的冏境。

5、茶叶

干燥完整、无过多的茶角茶梗、无粗老黄片及其他杂物,这样的茶叶才称得上品质良好。条形茶应紧细匀称;半球形茶宜圆满结实;剑片状茶叶以叶片平尖细小为佳。

挑选茶叶时主要看色泽外形、闻香、品味、看茶渣。如果条件允许,让店家现场冲泡茶叶,如果冲泡4-5次后还呈现甘甜芬芳的茶味,茶叶渣外形均匀一致,碎茶和杂质少,这样的茶叶即可算得上好茶。

6、茶盘

茶盘的材质和款式多样,挑选时要选择平整的盘底,茶杯才站得稳;茶盘的边要浅、颜色要白,因为深色茶盘易藏污纳垢不方便清理。茶盘的材质多为竹、木材质,使用时宜每天清洁,并在清洁后擦干水分,保持阴干状态,避免发霉。

7、茶壶

常见的材质有陶、瓷、紫砂、玻璃或石制,最普及的当属紫砂陶瓷类茶壶,陶壶质地细密透气性好,导热慢、保温性好。

茶壶的形状有很多种,建议选用圆形的茶壶,圆形的壶身空间更大,有助茶叶充分舒展开来,茶香才能扩散开来,更能呈现茶叶的完美味道。

挑选茶壶时要特别检查茶壶盖是否和壶身紧密贴合,壶盖盖上后摇动应不会和壶身撞击,这样才是精密度好的茶壶,冲泡时热气才不易跑出,茶的风味才能充分呈现。

8、茶则

茶则的作用是把茶叶加入茶壶中,常见的材质为竹制,竹子对半剖开后,再把前端斜切并磨成易盛放茶叶的形状。

9、烧水壶

烧水壶的材质多样,常见有铁质、陶制、不锈钢、电水壶或快煮壶等。

10、杯托

杯托是放在桌上,专门用来盛放杯子用的,相当于杯垫的作用,避免茶杯直接放于桌面留下茶渍。

11、品茗杯

用来品茶和赏茶色用的,大多为白瓷、紫砂或玻璃材质,一般为单独一人使用,一杯只有一口。

12、闻香杯

用于闻茶香用的,和品茗杯比较更细长,高度比品茗杯高、杯口窄,一般和品茗杯搭配成一套出售。

扩展资料

怎么用整套的茶具泡茶

1、用茶则挖取茶叶55克放进茶壶,茶叶约为壶内空间的1/4的份量,喜欢浓茶的可加入至约壶中一半的份量。

2、把350cc热水倒入壶中,水温约为摄氏90度-100度,如果水太热茶叶易出现烧焦味道,只有老茶才适合用滚烫的热水冲泡。为了让茶壶内外温度一致,可顺势往壶身淋上热水。

3、盖上壶盖,浸泡约1分钟,至茶壶外层的热水收干后倒出。

4、把冲泡完的茶汤倒入茶海。

5、然后从茶海倒入闻香杯。

6、再把闻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先观赏闻香杯内茶汤的色泽变化,并闻闻香杯中的茶香,再品茗。

提示:茶叶非常容易吸湿受潮和吸收异味,而且不可见光,因此新鲜茶叶宜使用密封罐装起来后放于阴凉干燥阳光照不到的位置,避免变质。

参考资料

茶具

1 六研斋笔记 翻译

有一个叫王叔远的人,微雕技术很高,能在核桃上雕刻东西,细如人的头发,还能一目了然。

有一天,和陈良卿、屠用明到余春波新居去朝贺,送给他一个核桃壳作的小船,中有船篷,两面分为四扇,可以开合,船头坐一个老头,两边放了桌,一本书,右边的桌上有一个炉子,手中拿一本书,船尾船尾一人侧面坐着,一橹放在篷上。一旁有茶炉,下面有一个洞,炉上安茶壶一个,而且有盖有把。

所雕的人眉目衣摺皆具全。四个船篷上每扇二字:天高、月小、水落、石出。

船底有题款,王叔远三字。同样雕刻着小印章,如半颗米大,上面说:王毅印。

你说称不称奇。

2 六研斋笔记的翻译是什么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

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

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

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

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

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亲~~你看对不对~~ 采纳哦~~O(∩_∩)O~。

3 《阅微草堂笔记》两则的译文——泥古不化某公表里求着两则文言文的

《两则》原文和翻译40《阅微草堂笔记》两则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为编者所加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了《四库全书总目》200卷②〔泥(nì)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③〔佚其名〕其名字遗失了,不可知羽冲是他的字④〔斋公〕对道士的尊称⑤〔迂阔〕迂腐不合时宜⑥〔倩〕请人代劳⑦〔董天士〕清初民间画家⑧〔块然无与伍〕孤独寂寥,没有人愿望与他为伍⑨〔但见须眉古〕只见他的面目很像古人须眉,面目〔井田谱〕即《周礼井田谱》,宋代夏休著研究周代所实行的井田制度〔规〕规劝〔角〕较量〔好事〕喜欢多事〔洫(xù)〕田间的水道〔人几为鱼〕人几乎被淹死了〔歘(xū)〕忽然〔阿文勤公〕清满洲正白旗人阿克敦,文勤是他的谥号〔国弈不废旧谱〕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不执〕不偏执纪昀泥古②不化刘羽冲,佚其名③,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④,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⑤不可行尝倩⑥董天士⑦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⑧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⑨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⑩盖规之也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侧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某公表里同年〔同年〕指科举考试中同年考中者②〔馆〕用做动词,任家馆教师,或在贵人家做食客③〔为外吏者〕做地方官的④〔崖岸高峻〕指品性高傲,态度严正⑤〔厅事〕此指客厅⑥〔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为一百刻⑦〔诟谇(suì)〕斥责,责骂谇,斥责⑧〔承尘〕天花板,顶棚⑨〔盖狐魅云〕大概是狐狸精之类吧项君廷模言:昔尝馆②翰林某公家,相见辄讲学一日,其同乡为外吏者③有所馈赠某公自陈平生俭素,雅不需此见其崖岸高峻④,遂逡巡携归某公送宾之后,徘徊厅事⑤前,怅怅惘惘,若有所失如是者数刻⑥家人请进内午餐,大遭诟谇⑦忽闻数人吃吃窃笑视之,无迹;寻之,声在承尘⑧上盖狐魅云⑨《泥古不化》写了一个不能学以致用、拘泥古书的读书人文中写了他照搬古书闹出乱子的两个事例,又写他死后仍执迷不悟,让人觉得他可笑又可怜文末的议论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仍具有警诫意义《某公表里》由三个画面组接而成:翰林公平常喜好“讲学”、翰林公拒贿前后、狐魅“窃窃私笑”作者对那位翰林公没有下一句评语,读者却由狐魅的“笑”对翰林公的“内在”心知肚明了结尾让狐魅出场,真是神来之笔,既简洁,又冷峭鲁迅称赞《阅微草堂笔记》道:“隽思妙语,时足解颐”“叙述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阅读时要注意体会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①,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②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做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③”盖规之也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④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⑤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⑥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⑦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⑧’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⑨’”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概述〕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注释〕①先高祖:称已故的高祖唱和:以诗互相赠答 ②倩:请 ③井田谱。

4 醉书斋记古文及译文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饮笔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清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哭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加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味变,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夜坐,漏常午,顾僮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紧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务,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以是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炊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沈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惝然久之。因思余于书,洵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但为李白妇、太常妻不易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作品译文

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塌,用来躺卧。还摆放了四个书架和四个书筒,古今的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和麈尾等各种日用杂物,也都交错地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是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熟睡在地上。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我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书籍之中,而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惊疑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诗文,不比沉溺于女色还好吗?于是她笑着回答说:“像你说的,原来沉湎于诗文也是很好的。”于是我不再提戒掉嗜书,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

5 文言文《阅微草堂笔记》节选(当止不止)译文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

原文: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 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原文: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原文: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译文: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

原文:“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原文: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译文: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佩服(它)是正确的道理。

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译文: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原文: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原文: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译文: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

原文: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原文: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原文: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原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各种茶配什么茶具

 各种茶配什么茶具,茶具种类繁多,好茶需要配好器,不同的茶类需要选择合适的器具,再加上掌握合理掌握冲泡技巧,才能泡出一泡满意茶汤。以下了解各种茶配什么茶具。

各种茶配什么茶具1

 绿茶的茶叶比较细嫩,一般可以用无纹的透明玻璃杯冲泡,或者用白瓷、青瓷的盖碗,这样可以利于观赏,黄茶的话可用奶白瓷或者黄釉瓷器的茶具,可以使其颜色衬托的更加美观。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类,一般选用白瓷壶或者盖碗冲泡,也可以黑釉的瓷器茶具,红茶可以用紫砂壶或者陶瓷材质的茶壶,这样可以保留茶叶的香味,喝起来更有口感。

 乌龙茶可以用白瓷质地的盖碗、盖杯或者壶等,也可以用紫砂材质的茶具,可以吸收茶叶的香味,黑茶可以用紫砂壶或者白瓷的茶具,有利于提升茶汤的口感,还能防止香味散发。

 花茶是一种再加工茶类,喜欢品饮者众多,一般可以使用透明茶壶,玻璃杯等。

 绿茶是一种极具观赏性,未发酵茶叶,可以使用透明玻璃杯冲泡,可观赏绿茶在杯中的姿态。

 乌龙茶可以采用盖碗,紫砂茶具等进行冲泡,盖碗可以更好的留住茶香和茶汤滋味。

 黄茶属于小众茶类,冲泡也有一定讲究,一般可用玻璃杯或盖碗,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银针为最佳。

 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类,满身披毫,毫香清鲜,可用白瓷盖碗,也有杯饮法和煮饮法。

 红茶红汤明显,可以使用白瓷质地的茶壶茶杯,可以衬托出红汤,更有观赏品饮价值。

 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叶,可以用紫砂壶,也可以使用适当的盖碗和煮饮法。

各种茶配什么茶具2

  茶具知识

 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幽美,除了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代价,于是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那茶具真相有几多种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要是根据唐朝文学家《茶具十咏》以及《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观点与今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种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拥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这些本日已经看不到了,大多是在茶叶的饮用要领以及制作工艺的革新而消散了,尽管说带着几分遗憾但也不得不说舍弃也是一种得到。

 当代茶具依据制作质料以及产地差别大概可以分成陶土茶具、磁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以及竹木茶具等几大类,固然这种分类还局限于品茗的东西,照旧不敷全面的。

 由于就质料来看另有别的也有石制的,另有塑料的等等,就热点程芳来说紫砂茶具,陶瓷茶具,玻璃茶具会占主流。更首要的'是茶具另有许多品种,譬如茶盘近来也炒的火热,种种石茶盘,红木茶盘也酿成雅俗共赏的好法宝。

 茶海网我会在背面一些页面里细致的讲到这些东西的用法以及利用的配景,资助各人在相识茶具的资料时,也能感觉到中国古代茶文化的魅力。

各种茶配什么茶具3

  茶具的种类

 茶具从器形和使用的角度分为:茶壶、品饮杯、茶盘、茶道、茗炉、盖碗、盖杯、水洗、茶叶罐、公道杯、网架漏斗、茶宠雕塑、毛巾、香炉、杂件。

  1、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现代说到茶壶,泛指宜兴紫砂壶。准确的说是指泡茶的壶,从材质分为紫砂壶、瓷壶、玻璃壶、铁壶等。

  2、品饮杯(茶盏、茶碗)

 直接用于品茶喝茶的杯子,一般没有把也没有盖。闻香杯也属于品饮杯,是专门用于闻香的杯子。

  3、茶盘

 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

  4、茶道

 指茶道六君子,含茶夹、茶勺、茶拨、茶漏、茶针、茶瓶。茶夹,取放和清洗品杯用的。茶勺,取茶叶用的。茶拨,用于将茶荷中的茶叶拨入茶壶中。茶漏,置放在壶口,防止茶叶洒在桌上。茶针,过去做的紫砂壶大部分是独空壶,没有球孔或网孔,所以需用茶针去通畅壶嘴。茶瓶,置放茶夹、茶勺、茶拨、茶漏、茶针的瓶子。

  5、茗炉

 烧水的器具,现代泡茶都用电能烧水,有随手泡、电瓷炉、红外炉。

  6、盖碗

 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7、盖杯

 盖杯有盖子和把。有两件杯、三件杯、四件杯、保温杯。从材质上说有瓷、陶(紫砂)、玻璃、塑料、不锈钢等。

  8、杂件

 为表演茶艺常用、生活中少用的茶器。正常喝茶用的少、但必需要备上的茶器。比如:公道杯、茶巾、网架、漏斗、茶宠、茶托、茶洗、茶叶罐、香炉、茶荷、养壶笔、普洱刀、养壶袋、壶托等等。

  紫砂茶具和陶瓷茶具的区别

 1、紫砂茶具由紫砂粘土制成。它是介于陶器和陶瓷之间的半结直结式“

 炻器”。该材料的矿物化学成分包含富含铁的粘土,石英,云母。矿物质含有较少的玻璃相。经理化试验,紫砂泥具有可塑性好,干缩小,生强度高,透气性好,煅烧温度范围宽的特点。

 2、陶瓷材料是由经历长期水热变化的花岗岩所生,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高岭土,长石和其他矿物组成的聚合物。矿物质含有更多的玻璃相。其中包含的成分已构成瓷器的元素,并具有瓷器制作和烧制所需的性能。就实际功能而言,紫砂茶具的功能对于陶瓷茶壶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3、紫砂茶具的烧成温度一般为1160摄氏度-1200摄氏度,而陶瓷茶具的烧成温度约为1200摄氏度-1400摄氏度,远高于紫砂茶具的烧成温度。紫砂茶具和陶瓷茶具之间的烧成温度差异也给成品带来一定的差异。陶器未完全烧结,瓷器基质已完全达到瓷器水平。因此,制成的紫砂茶具敲打时声音低沉,硬度差;而制成的紫砂茶具敲打时声音清脆,优美,响亮,硬度高。用钢刀很难在表面留下刀痕。

 4、紫砂茶具不具有透明性,即使它像蛋壳一样薄,也不可能透明,并且无论其厚度如何,陶瓷茶具都是半透明的。

 紫砂茶具的内部或外部没有上釉,它的毛孔细小,透气性好,但不透水,吸附力强。紫砂粘土具有出色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并且成品具有紧密的盖子,间隙很小,从而减少了含霉菌的空气进入茶具当中。

 在紫砂锅中煮茶时改变口味并不容易,即使在高温下也可以保持几天不变,因此我很喜欢紫砂茶具泡出来的茶。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

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未,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遵生八笺》说:“元时,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名擅当时。”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使之光滑美观,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制法仿古,式样可观,”还说“炼铜亦净……或作。”实指镀金。由此可见,元代茶罏非常精制,时至明朝,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由此见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 我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茶用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无足日镬”。(明清时期,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过去一些作家认为,我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指南宋)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罗大经之意,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鹤林玉露》又说:“陆氏(陆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陆羽是唐朝人,是《茶经》的作者,被认为是我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明朝,沦茶煮水使用“汤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汤瓶的样式品种也多起来。从金属种类分,有锡瓶、铅瓶、铜瓶等。当时茶瓶的形状多是竹筒形。《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说,这种竹筒状汤瓶好处在于“既不漏火,又便于点注(泡茶)”。可见汤瓶既煮水又可用于泡茶两种功用。明代同时也开始用瓷茶瓶,可是因为“瓷瓶煮水,虽不夺汤气,然不适用,亦不雅观。”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还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颂古联珠通集》“一口吸尽江南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碎如泥瞻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明朝竟有三只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地步。无疑,这种怪异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物,仅此而已。

唐宋以来饮茶茶具有新的改进发展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因为金属茶具泡茶远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一)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壶。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供春真姓“龚”。所以也写成,‘龚春”砂壶。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开始,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偶在茶馆中听到“诸公品茶施茶之论。”顿生感悟,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从此宜兴砂壶名声远布,流传至今,还是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二)茶盏、茶碗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说:“盏杯子。”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我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长物志》中还记录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茶盏工艺最完美的代表作。《长物志》说:“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三足茶盏世属罕见。明宣宗的茶盏形状实在怪异,可见明代陶艺人思维活跃,有所创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则喜用坛形茶盏,时称“坛盏”。明世宗的坛盏上特别刻有“金籙大醮坛用”的字样。“醮坛”是古代道士设坛祈祷的场所。因明世宗后期迷信道教,日事“斋醮饵丹药”。他在“醮坛”中摆满茶汤、果酒,经常独自坐醮坛,手捧坛盏,一面小饮一边向神祈求长生不老。可是这种迷信并没有使这位皇帝长寿,年仅59岁就驾崩了。

据史料记载,明代贵重的茶盏主要有“白定窑”的产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窑,这种窑瓷为宋代建于定州。在定州,窑瓷茶盏上有素凸花、划花、印花、牡丹、萱草、飞凤等花式。又分红、白两种。时人辨别白定瓷的真伪,主要从是否白色滋润,或见釉色如竹丝白纹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称“粉定”,亦称“白定”。尽管白定窑茶盏色白光滑滋润,但是在明朝白定窑茶盏始终是作为“藏为玩器,不宜日用”。为什么这样一种外表美观的茶盏不能作为日用品呢原因很简单,古人饮茶时,要“点茶”而饮,点茶前先要用热水烫盏。使盏变热,如果盏冷而不热的话,泡出来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响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盏的缺点是“热则易损”。即见热易破裂,可谓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称“椀”或“盌”。先秦时期,又有“榶盂”一名。《苟子》说:“鲁人以榶,卫人用柯”(原注:盌谓之榶,盂谓之柯)。《方言》又说:“楚、魏、宋之间,谓之盂。”可见椀、盌、榶、柯都是一种形如凹盆状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称“盂”。现代人习惯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开了。

在唐宋时期,用于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饭用的更小,这种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反映。诸如唐白居易《闲眼诗》云:“昼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诗人一餐喝两碗茶,可知古时茶碗不会很大,也不会太小,见韩愈《孟郊会合联句》说:“云纭寂寂听,茗盌纤纤捧”。纤纤多形容细。依此说,唐代茶碗确实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圆形。

上述不难看出,茶碗也是唐代一种常用的茶具,茶碗当比茶盏稍大,但又不同于如今的饭碗,当是一种“纤纤状”如古代酒盏形,从诗词来看,唐宋文人墨客大碗饮茶,以茗享洗诗肠的那般豪饮,从侧面反映出古代文人与饮茶结下不解之缘。

四、结束语 古代茶具与现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时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与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许多诗人笔下的“茶具”主要指与饮茶有关的茶罏、茶壶、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从大概念来看,依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饮茶有关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议》提到有“二十四种”茶具,显然,后两者是大概念的茶具,这一概念与今有许多不同。

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的风气。据《宋稗类钞》说“唐宋间,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又受大众喜爱。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再之,唐宋以来,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一般来说,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开始出现飞跃发展,隋唐以来我国瓷器生产进入一个繁荣阶段。如唐代的瓷器制品已达到圆滑轻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说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当时的“越人”多指浙江东部地区,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因此还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誉。王蜀写诗说:“金陵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宋代的制瓷工艺技术更是独具风格,名窑辈出,如“定州白窑”。宋世宗时有“柴窑”。据说“柴窑”出的瓷器“颜色如天,其声如磐,精妙之极”。北宋政和年间,京都自置窑烧造瓷器,名为“官窑”。北宋南渡后,有邵成章设后苑,名为“邵局”,并仿北宋遗法,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为“内窑”。内窑瓷器“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景德镇陶器色变如丹砂(红色),也是为了上贡的需要。大观年间朝廷贡瓷要求“端正合制,莹无暇庇,色泽如一。”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窑器”,其器用玛瑙细未为油,更是色泽洁莹。当时只有贡御宫廷多下来一点青窑器方可出卖。“世尤难得”。汝窑被视为宋代瓷窑之魁,史料说当时的茶盏,茶罂(茶瓶)价格昂贵到了“鬻(卖)诸富室,价与金玉等(同)。”世人争为收藏,除上例之外:宋代还有不少民窑,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等生产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可观。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艺的兴起是唐宋茶具改进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