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关的俗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除夕有关的俗语,第1张

除夕有关的俗语如下:

1、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

2、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

3、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

4、大年三十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5、小孩望过年,大人望种田。

6、小孩盼过年,大人忧无钱。

7、有钱没钱,团聚过年。

8、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9、大寒小寒,杀猪过年。

10、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除夕渊源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

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风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天。从年尾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风俗:备年货、贴年红、祭灶、掸尘、守岁、洗头沐浴、张灯结彩、倒贴福字、年夜饭、拿压岁钱、吃汤团、开门炮、拜岁、观社火、踩高跷、闹花灯、舞狮等习俗

我认为在中国春节的众多风俗中值得一提有4个,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春节风俗之一: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这一天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顾名思义就是这一天正式开始过年了,人们在这一天会置办过年需要的糖果、花生、瓜子等吃食,从这天开始小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因为糖管够。

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

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儿童们则把这一天当作春节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儿,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声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盘,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后,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烧掉,再把茶水泼在纸灰上,糖瓜则由孩子们抢着分而食之。

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热闹隆重而又风趣幽默,所以把这一天称为“过小年”。

🌹春节风俗之二:倒贴福字🌹

倒贴福(又叫福到),中国传统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倒贴“福”字,寓意福已到。春节贴“福”字,是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春节,在许多家庭院落的门窗上,往往会看到一些倒贴着的大红“福”字,这可算得上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传统习俗了。据《梦粱录》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倒贴在中国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老百姓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这就是倒贴福的风历。

🌹春节风俗之三:年夜饭🌹

年夜饭:吉利口彩一套套,农历十二月的月末是大年夜,又称“除夕”。年夜饭的菜肴除讲究享“口福”外,讨“口彩”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宁波人喜欢把来年的希望寄予菜肴之中。如“鸡”和“吉”同音,表示吉利;“鳗”意思是“缸缸满、甏甏满”,丰衣足食的意思;宁波商人似乎对“红膏炝蟹”情有独钟,红膏炝蟹寓意“生意红火,纵横天下,八方招财”;藕节寓意“节节高,路路通”。在宁波人的年夜饭里,全鱼是道必不可少的年菜,后来渐渐变成了熏鱼,寓意“吉庆有余”;“荠菜春卷”过去排队供应,“荠菜”与“聚财”音近,“吃个春卷迎春到”是迎接春天的到来。黄豆芽形同如意,被称作“如意菜”,寓意“人生如意”、“万事如意”;黄金糕充当“金砖”;韭菜取“韭”“久”谐音;香肠,谐音“香、长”, 

吃年夜饭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一定不会少一个象征团圆的热气腾腾的火锅,宁波人称火锅为“暖锅”,“暖锅”给人的感觉是“生活圆满红火”。旧时石浦有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谜语:“荤菜夹素菜,宁波隔定海,当中招宝山,团团都是海。”谜底就是“暖锅”。老底子大户人家用的是紫铜暖锅,会占据桌子很大一部分的大暖锅,里面放上蛋饺、肉丸、鱼丸、粉丝、油氽肉皮、年糕等,鱼丸、肉丸和虾丸取意“三元及第”、“阖家团圆”之意,再加进高汤;主食为汁水青菜年糕汤,寓“年糕年糕年年高”、来年油水多之意。  

吃年夜饭要全家老小一起上桌,不能落下哪个人,意味着团团圆圆。假如家庭成员除夕夜赶不到或不回家过年,桌上也要给他预备碗筷、酒杯,并倒满酒,盛满饭,视作人齐无缺,全家团圆。在这一天,在外地的儿女们再远也要赶回家中团聚。过去,年夜饭之后,小孩们提着灯笼,到祠堂里去看戏文。1983年以后一般都在家里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春节风俗之四:拿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年节风俗之一,其本真来由无考,传说是为了压邪祟。除夕夜吃完年夜饭,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压岁钱是小儿新年最盼望的礼物。压岁钱相传起源较早,但真正在全国范围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古代的压岁钱有特制钱与一般通行钱两种。特制的压岁钱是仿制品,它的材料或铜或铁,形状或方或长,钱上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长命百岁”等。压岁钱,有直接给予晚辈的,有的是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其床脚或枕边。压岁钱本来是祝福的意义。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消灾:汉族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清朝的吴曼云所写的《压岁钱》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祟”就是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这个习俗来表达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正月初一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一般情况下,在除夕夜,母亲将用红纸封好的压岁钱放在小孩的枕头底下。放压岁钱时,母亲自会说些祝孩子们平安健康成长之类的话。给小孩发压岁钱,源于一个久远的传说。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文字记载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春节习俗的意义是团圆,集祈福禳灾、欢庆娱乐。

除夕节的风俗有吃年夜饭、贴春联、祭祖等。

1、吃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3、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节日渊源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

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二十九。

今年过年那也没去,宅在家里,闲暇之余寻找过年的旧俗。关于过年的习俗,历代古籍都有详细记载,可以看到历代的演变。

民间所谓过年,实际上由一系列的节日构成,从十二月(腊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长达一个多月。

腊八

到了腊八,大家就开始惦记过年了。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主要记录南北朝时江汉一带的年节风俗,该书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腊八最晚在南北朝就已经形成。1qā北宋时期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南宋《梦梁录》:季冬之月……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明朝末年的《夜航船》记载:“宋制。十二月八日浴佛,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腊八粥最晚宋朝就有。从《东京梦华录》到《梦梁录》记载来看,“腊八粥”本来是佛教活动。古籍记载一直为“腊八粥”,直到民国三十多年,民国时的夏仁虎《岁华忆语》记载旧时南京风俗,都是“腊八粥”,而没有出现“腊八节”一说,“腊八节”应当不是传统的说法,腊八何时成为民间节日不得而知。

小年

小年也有称小除夕的,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过得很凌乱,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大部分地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海南等不少地区称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部分少数族裔地区是除夕,也有地方将冬至叫作小年……

《荆楚岁时记》没有小年的相关记载,《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南宋的《岁时广记》:“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新旧更易……” 南宋《梦梁录》:“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宋代以十二月二十四日为交年节。谓旧年和新年在这一天交接不过,我感觉小年可能由交年节演化而来,故日期在十二月二十四日才对。

南宋时就已经形成小年祭灶习俗,民国时的《岁华忆语》记载当时南京风俗:“二十三俗谓之小除夕。是晚,人家祀灶神”。小年祭灶神北京、南京是一致的。

过大年

年三十也叫过大年,这天最为隆重,要吃年饭,年饭极为丰盛,还有许多的讲究与说法。过大年一般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在江西南昌一带,过大年的时间每个姓都不一样,从腊月二十五开始到十二月最后一天都可以过。中国旧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那个月大,那个月小不像公历是固定的,有时十二月只有29天,不过十二月有30天的居多,所以,过年也叫年三十。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暮日掘宅四角,各埋一大石为镇宅。岁暮,家家具肴蔌,谓宿岁之储,以迎新年,相聚酣饮,请为送岁”。十二月暮日是否可以理解为十二月最后一天?如果是,那就是现在的年三十,相聚酣饮,就是大吃大喝,这大约就是以前过年的真意。

《东京梦华录》有“除日”,《梦梁录》: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大年自唐朝开始就有除日、除夜、除夕之称,这天:“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岁华忆语》:“金陵人家,除夕最忙碌。祭祀之礼三:祀祖先,祀灶,祀天地也。张先世遗像曰悬影,分桌列馔,举家叩拜。祭毕不送,谓“请祖宗在家过年”也。撤馔不撤饭,饭上插青松枝,安红枣,曰年饭。”

从唐朝开始,到民国以前过年这天称为除夕(除夜、除日)等,这天活动内容很多,民国时,南京人过除夕与南宋相似,以祭祀等仪式为主,不像南北朝那样只有相聚酣饮,大吃大喝。民国时有了年饭的概念,不过年饭是祭祀祖宗的。

过大年(除夕)在过年的旧俗中不是核心重点。2013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我国法律也没有民间那么重视除夕过大年(除夕)。

守岁

《荆楚岁时记》无守岁记载,大概南北朝时还不用守岁。唐代的皇帝李世民有首诗《除夜》:“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除夕夜守岁最晚唐朝就有了。《东京梦华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从北宋的:围炉团坐,达旦不寐,到民国:家人彻夜不眠,都是守一个晚上。《岁华忆语》:是夕也,炮竹声如汤沸鼎中,杂以锣声、骰子声、数钱声,盖千门万户皆春声矣。傻坐一个晚上是很难受,所以除夕的夜都很热闹,自唐以来,除夕夜守岁和现在一样,通宵不睡,放鞭炮,喝酒、打牌、聚赌……不过,这几年政府限制放鞭炮,除夕夜安静了许多,传统风俗为之大变。

拜年

拜年的习俗形成比较早,《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东京梦华录》:“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梦梁录》:“正月朔日(每月第一日为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

《岁华忆语》:拜年之礼……先生及尊长,必以元旦,至迟则不敬。拜年从南北朝是在正月一日,到了民国依然正月初一拜先生及尊长,到初二再拜就是不尊敬了。现在的拜年风俗较为复杂,与民国以前都不同。

压岁钱

过年小孩子都盼着有压岁钱,一般在年三十晚上给,不过给压岁钱的习俗好像直到清代才有,满清光绪年间的《一诚斋诗》:“遥知塔拥双峰里,压岁分钱少一人。”另外满清《绘芳录》、《九尾鱼》、《帝京岁时纪胜》等都有压岁钱的说法,但其他年代古籍没有找到相关压岁钱的记载。

满清非我汉裔,压岁钱疑为讹传。古代过年有“埋祟”风俗,《东京梦华录》:至除日……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馀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埋祟就是把各种妖魔鬼怪赶走。是否是满人将“祟”讹做岁,埋祟变成了压岁?不得而知。

元宵节

《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也称正月半,今州里风俗,望日(每月十五称望日)祭门户……该描述与现在的元宵节风俗相差甚远。《梦梁录》: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昨汴京大内前缚山棚,对宣德楼,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又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说到了天官赐福、神仙,看起来元宵节与道教相关。

明代《月令采奇》,“正月十五。……是夜曰元宵。曰元夜曰灯夕、世人为灯楼、灯市、火蛾、火树放银花。”《岁华忆语》:十五日元宵节……街市铺肆,竞悬彩灯,龙灯高跷,亦时出没于衢巷中。游人如蚁。从宋代到民国,元宵节都挺热闹,张灯结彩。

《岁华忆语》还有不少与现代元宵节相关的活动:“八日,为上灯节,人家始悬春灯,祀祖先,拜尊长,曰拜灯节,夜供元宵,其制以米粉裹糖。”现代元宵节的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在民国时的南京元宵节前在不同日期分别过。

《岁华忆语》:十八日为落灯节,晚祭祖先,供以汤面。俗谓“上灯元宵落灯面”也。祭毕,收遗像,曰落影。撤祭余果品,分与儿童。取饦锣与年糕并煮食。年事毕,儿童检书籍,妇女理针黹矣。民国时南京人过年要过到正月十八。

综合

过年习俗起源于什么时代?暂没有找到典籍可证,从《荆楚岁时记》来看,以前新年从正月初一开始,过得比较简单。后来渐渐加入了小年、除夕、守岁等内容。佛教,道教等活动也逐渐成为过年系列节日中独立的节日。过年系列节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活动越来越多。

上幼稚园的孩子煞有其事地给我们介绍过年的来历: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这种年兽怕爆竹声,于是过年要打爆竹、怕红颜色的东西,于是家家户户要贴红色的对联……这个说法没有找到民国以前的典籍佐证,我认为很不可靠,现在连百度都不讲了,本人在《过年为什么要打爆竹》作过分析。

“过年”作为一个节日的名称在晚清的书籍才检索到。春节,民国时由袁总统世凯签署法令,1914年正式开始。春节很难称为传统节日。

从唐宋到民国,过年习俗一脉相承,主要活动形式、内容均相近,但是现在,过年习俗与民国以前有很大的变化。感觉经过了系统的改造,过年的重心放到了大年这天,正月初一到十五好多活动被删撤,比如从南北朝到民国一直都过的初七的“人日”,还有好些天的节庆内容杂糅到元宵节这一天……相关传说没有典籍出处,估计也民国后新编的。

备注:本文为闲暇之作,错漏难免。

本文涉及文献资料部分通过http://wwwguoxuedashicom网站进行全文检索古代典籍得出,未必准确,相关文献年代久远,未免有理解上的差池。

2019年2月 北平

除夕要起早的原因如下:

因为大年初一是新的第一天,新的一天要开个好头,才能够让接下来的一年都能够顺顺利利的。有很多地区都会在除夕夜选择守岁,一直到大年初一吃完早餐后再去睡个回笼觉。

这样的寓意呢是为了能够把去年一年所有好的都守护到今年,你说是迷信也好是为了祖先留下来的传统习俗也好,这样下来其实还能够保留年味。

还有就是在大年初一早起还要去给家里长辈磕头拜年,这点礼数是不能够忘的。家里的长辈都是很早起床的,为了能够在新的一天给长辈带来祝福,那作为晚辈的我们自然也要选择在这一天早早的给长辈拜年。

节日渊源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

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的来源:❤️‍🩹💛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在不同时代,春节的名称也有不同。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习俗:❤️‍🩹💛

1、剪窗花

剪贴窗花是众多年俗中的一种。是在宋元后开始兴起的,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新年寓意。窗花在南北地区还有不一样的风格,南方以玲珑剔透的精致感为美,北方以天真浑厚的朴实为福。除夕夜之前的日子里,每家每户门窗上被各种形状的窗花装扮起来,让过年的气氛更加浓郁了。人们在春节期间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2、新春扫尘

早在尧舜时期,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3、贴对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除了春联,家家户户还要贴窗花、年画、福字,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4、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5、拜年

“过年好”“给您拜年了”。正月初一,人们见面时,都会互致这样的新年问候。传统拜年礼仪分三种: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辈间的拜年。传说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称为正月初一。

6、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舞龙又称耍龙灯、龙灯舞。。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们还会做不同的食物迎接新年,比如南方会捣年糕,北方会蒸花馍馍……不同的是习俗、食物,相同的是人们享受着齐心协力迎新年的欢乐。从千门万户飘出的腾腾热气,也是对来年生活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的祝愿呀。

年是神仙,夕是恶兽,年打败了夕,所以有过年除夕一说。

除夕

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过年

年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古籍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

除夕可以说新年快乐,这是拜早年。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节日渊源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

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