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赛龙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为什么要赛龙舟?,第1张

端午节的一个传统活动项目就是赛龙舟。赛龙舟,又叫龙舟竟渡,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水上竟技活动。关于龙舟活动的起源,历史各家说法不一;有起于纪念吴臣伍子胥尸沉钱塘江之说;有起于越王勾践为报越国被灭之耻,借嬉水竟舟之名训练水军之说;有起于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五月五日沉江寻父之说。而较为通常的说法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自投汨罗江而死,“里人稳原自溺,争棹小舟,出以彩线,恐为蛟龙所樱食也。有龙舟竟渡之戏之,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吴,相沿成俗。”(《东周列国志》)

赛龙舟是潮汕人民喜爱的活动,历史悠久,明陈天资《东里志》云:五月五日“水乡竞渡,大城所结彩为龙舟,或以彩纸糊之,各扮故事。”

潮汕的龙舟有“假龙”和“真龙”两种,“假龙”是一种双头尖的“公鸡船”,或称无头臼,没有龙首和龙尾;“真龙”则是有龙头、龙颈、龙身和龙尾,船腹和船舷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涂红色挂红须的叫红龙,涂**挂黄须的叫黄龙

,涂青色挂青须的叫青龙。但潮汕少有乌龙,据说揭阳榕江下游赛龙舟,以前有条乌龙,年年竟渡夺头标,有一年舵手之妻到河边洗衣,见乌龙正在张口含岸边竹叶。潮汕有个迷信传说,乌龙若变活龙,不是翻入潭,便是钻入洞。于是悄悄地让自己的裤子给丈夫穿上,传说可避邪。结果像飞一样的龙舟钻入了榕江水里,除这位舵手外,其余全部覆没。故潮汕有“红龙红彤彤,乌龙钻入洞”的民谣。

潮汕又有一种关于竞渡的迷信说法,就是在某一溪涧,如果经常有人在那里淹死,人们便认为那是“水浸鬼”作怪。所以竞渡时,就请龙舟到那里划来划去数次,名曰“洗溪”。这样“水浸鬼”自然害怕而逃走了。

潮汕龙舟竞渡前要分别把龙舟划到他们所奉祀的神庙去拜神,龙首朝庙门,划进划退参拜三次,谓“三参灯”,以祈神庇佑平安。赛后还必须演戏酬答龙神,名曰“压地灵”。

潮汕有些地方(如庵埠)在龙舟下水前,要派人送请贴、送“明糖”给附近各商家,请他们前来观赏。各商家接到请贴后,则要备妥彩标,插于江边,当龙舟经过时即点燃鞭炮,并赠送彩标。受赠人把彩标带回家转赠给尊敬的人,以示吉祥如意。而有些地方(如黄冈)在龙舟出赛前,要把祭拜的桃李撒向水中,成群小孩在水中进行嬉笑抢夺,称之为“抢龙蛋”。

这一天,男人们喜欢纵身江河,以除病保健康;女人们则喜欢取江河水洗头,谓洗龙舟洁净平安,又能祛头风。同时挑“龙须水”回家贮存、食用。

谓贮龙舟水经久不变质,格外清甜,饮后消灾祛病。清光绪《潮阳县志》曰:“端午酿角黍,……且有汲龙船水饮之者。”清乾隆《揭阳县志》云:端午,“汲江水,储之谓之节水,经久不败。”

现在社会进步,过去一些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已被历史潮流所淘汰,人们只是把赛龙舟作为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其中对于奇珍异兽的描写数不胜数,虽说是带有神话性质,但是很多书中描写物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可以找到原型的,今天老魏就带大家聊一聊书中记载的鳙鳙鱼的现实原型。

在《山海经》东山一经中这样描述鳙鳙鱼:“东山经之首,曰樕鼄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水流注于海。其中多鳙鳙之鱼,其状如犁牛,其音如彘鸣”也就是说山海经中记载的鳙鳙鱼是生活在我国如今山东、安徽一带的,并且它长着牛头,声音像家猪一般。现如今自然界中大概符合这一描述的鱼种类很多,但是结合地理和其他特征,我觉得书中描述的鳙鳙鱼很有可能就是角箱鲀。

角箱鲀广泛的生活在亚热带的温暖水域浅水中,眼眶前方具有一对前向之长棘,随成长而相对变短,且向下弯;腹侧稜后方则具一对后向之长棘,因而看起来就跟牛角一般,同时,因为自古以来中国食用的河豚皆生息于河中,因捕获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声的唧唧声而得名河"豚",作为亲戚的角箱鲀叫声也是有点类似于家猪受惊后的声音,而且角箱鲀也有回流江河的习惯,所以很可能它就是鳙鳙鱼的原型。

同时,科学家研究结果指出,通过流体建模进行数字仿真、流体实验,角箱鲀自身奇特的外观确实有助于它在复杂的水环境下更稳定地游动。受箱鲀的启发,奔驰公司2005年发布了一款名为“仿生(Bionic)”的概念车,北大教授也根据箱鲀研发了仿生水下机器人。

当然,对于鳙鳙鱼,它可能是几千年前古人思维局限情况下对未知事物的想象和夸张描述,至于它的真实性早已无法考证,我们只能通过先人的描述,结合严谨的科学态度去推测真实情况,无论如何,《山海经》仍然是世界史上最重要的地理生物百科全书之一。

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注释

〔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索索:形容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

〔4〕掩抑:掩蔽,遏抑。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玄: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细的弦。嘈嘈:沉重 舒长。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幽咽:遏塞不畅状。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当心 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云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嘲哳(音折):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24〕却坐:退回到原处。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26〕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

1、湓:(pén)

2、谪:(zhé)

3、荻: (dí)

4、嘈: (cáo)

5、篦:(bì)

6、钿: (diàn)

7、贾(gǚ)

译文

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给一个商人当老婆。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像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疑疑吞吞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得十分肃敬。她诉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弹罢曲于,曾赢得曲师的赞扬,妆梳起来,常引起秋娘的妒嫉。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一只曲子,换来无数匹吴绫蜀锦。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今年欢笑啊,明年欢笑,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同属的姐妹嫁给了军人,老鸨辞别了人世,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嫁了个商人,跟他到这里。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留下我在江口,独守这空荡荡的船仓,绕船的月光白得象霜,江水也那么寒凉。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满脸泪水,哭醒来更加悲伤。……”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哪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难道说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呕哑嘲哳,那声音也实在难听!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象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不要告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

听了我的话长久地站立,又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凄凄切切,不象刚才的声音,满座的听众,都忍不住哭泣。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

作品赏析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括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相关背景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左迁:指降职、贬官。湓浦口:湓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称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备酒宴。悯然,伤心的样子。恬然:安乐的样子。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说他被贬到九江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这种说法是写文章的需要,读者当然不会相信他。长句:指七言古诗。

版本介绍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通行本有云:“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其中“水下滩”三字,论者注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究其所以,就在于因版本的异文而产生的不同理解与训释。请看版本的异文:

①作“水下滩”——明万历三十四年马元调刊本《白氏长庆集》,清康熙四十三年汪立名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清康熙四十六年扬州诗局刊本《全唐诗》,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

②作“冰下难”——汪立名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扬州诗局刊本《全唐诗》在“水”下注“一作‘冰’”、在“滩”下注“一作‘难’”;北京图书馆藏失名临何焯校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

③作“冰下滩”——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在“水”下注“一作‘冰’”,《四部丛刊》影印日本那波道圆翻宋本《白氏长庆集》;

④作“水下难”——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绍兴本《白氏文集》,清卢文弨《群书拾补》校《白氏文集》。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通行本有云:“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其中“水下滩”三字,论者注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究其所以,就在于因版本的异文而产生的不同理解与训释。请看版本的异文:

①作“水下滩”——明万历三十四年马元调刊本《白氏长庆集》,清康熙四十三年汪立名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清康熙四十六年扬州诗局刊本《全唐诗》,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

②作“冰下难”——汪立名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扬州诗局刊本《全唐诗》在“水”下注“一作‘冰’”、在“滩”下注“一作‘难’”;北京图书馆藏失名临何焯校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

③作“冰下滩”——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在“水”下注“一作‘冰’”,《四部丛刊》影印日本那波道圆翻宋本《白氏长庆集》;

④作“水下难”——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绍兴本《白氏文集》,清卢文弨《群书拾补》校《白氏文集》。

我的才是最佳答案!!!!!知道吗呵呵^^^^^^^^^^^^^^

周公原本是女子?

要说历史类的民科著作,中国上古史可是“重灾区”。首先来看一本吴钢的《孔子的周公:<尚书>中所见西周女王》(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单看这本书名,就知道作者的脑洞开得有多大了——原来孔子他老人家念念不忘的梦中人是一位女性!作者从《尚书·金滕》篇中读出周公的本职是巫师,而且还是个女巫,那么他是如何论证的呢?下面试举一例说明。

吴钢《孔子的周公:<尚书>中所见西周女王》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对于这句话历来的解释都是周公告诫自己的儿子伯禽,说自己为了招揽天下贤能之才,连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要停顿三次。而且“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也在后世被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主人礼贤下士。那么,这则材料和周公实际上是一位女性有什么关系呢?原来——

周公沐发显然是为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作准备,她必须代表王室成员出场引领降神舞蹈。由于这些事总要占用日常时间,她在幕后化妆时自然会遭遇意外访客的打搅,这些访客也许在祭祀活动中分担有任务。此时矛盾的焦点便聚集在周公的发饰上。为了吸引人才,她必须更换官服以男妆接待来客,在送走客人后,又必须重新换上巫舞所用行头,如此反复多次。一方面,周公担心意外插曲会延误演出计划,另一方面,她又不能预见会有几批客人即将登门,而在接见客人之前,她还必须以最快速度沥干头发以防止官帽被浸湿。所以这是一个异常紧张的时刻,而在紧张之余她也有理由向知情的亲人诉说这些经历以及自己的感受。由于这些经历完全由生动而逼真的细节构成,后人在津津乐道的同时恰恰遗忘了理性的质疑。

……

“吐哺”是由突发的恶性事件引起的一种应激反应,这种反应决不表示任意一种友善,当然与招揽人才无关。进一步看,既然“一吐哺”足以打消全部的食欲,那么在“一饭”之内“三吐哺”则是不可累积的,在这里,周公所述现象明显超出一般的生活现实。如果将周公“吐哺”理解为中断哺乳,那么,一切的疑问都可以迎刃而解。无疑地,强行中断哺乳势必引起婴儿的啼哭,而婴儿的啼哭很可能向外人暴露周公的性别。所以这又是一个异常紧张的时刻,在这当中制造麻烦的人很可能就是伯禽。总起来看,“三握发”衬托出当事人对“沐”的坚守,“三吐哺”衬托出当事人对“饭”的坚守,周公为祖先而“沐”,为后代而“饭”,为邻人而“握发”、“吐哺”,这样一幅面面非常形象地诠释了儒家在应对人际事务时执守的经与权。对年轻的伯禽而言,这些奇特的社会实践不啻为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

经过作者的解读,“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变成了两个“异常紧张的时刻”,理由是原为女儿身的周公要掩盖自己的性别特征。怎么样,读完这些雷人的解释,你是否已经吐槽无力了?

“周公吐哺”被作者解释为身为女性的周公“中断哺乳”。

如果说吴钢先生把周公解读为一位女性还要依靠文本阐释的话,那么无文字记载的史前史就更为广大民科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空间,例如女作家苏三的《新文明简史》(香港商报有限公司,2014年)就是一本试图利用“基因揭示全球文明同源及中国文明起源之秘”的著作。

假如我们稍作检索,就会发现她竟然已经出版过《三星堆文化大猜想:中华民族与古犹太人血缘关系的破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向东向东,再向东:<圣经>与夏商周文明起源》(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难以置信:殷商与腓尼基人》(花城出版社,2006年)、《汉字起源新解:2008-2009探索手记》(东方出版社,2010年)、《文明大趋势:中华文明及其命运》(中国商业出版社,2014年)等十种著作,有些仅看书名,想必就已脑洞大开。

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

通常大部分“民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跨界作业,试想一位学理工科的人来研究历史会是怎样的情形?这么说绝对没有否定理工科学子们转行从事人文事业的意思,只是想强调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一样,需要接受基本的学术训练,并非毫无门槛、随意而为。

2002年,中华书局曾经出版过一本名为《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的学术著作,作者朱学渊1978年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力学家谈镐生院士,1983年在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由于“中华书局”的金字招牌,以及收入此书的“世界汉学论丛”以往的水准,导致它出版后颇受关注。因研究五四运动而著称的史学家周策纵还为此书撰写序言,文学批评家李劼也称朱学渊“是北方民族探源上的拓荒者”,那么到底这本书想说明什么?

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

简言之,这本书试图证明“马札尔人(即古代匈牙利人)起源靺鞨”以及“夏商周人与蒙古-突厥-通古斯语诸族同源”,所谓“靺鞨”是汉语古籍中对于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称呼,他们是女真人乃至满族的祖先,不过怎么看都和古代匈牙利人八竿子打不着,关键是作者如何将二者扯在一起呢?

朱学渊在书中罗列了大量今匈牙利语与女真语、蒙古语乃至锡伯语种的诸多被看作音、义都相近的“关联语词”,以此作为论证马札尔人起源于中国东北的证据。不过,著名蒙元史学者姚大力已经在《马札尔人是西迁的靺鞨部后人吗?》(收入氏著《北方民族史十论》)这篇书评里对其观点做了有力批驳。

例如,朱著中将匈奴姓氏“须卜”与女真部落名“苏不鲁”、匈牙利姓氏Sipos相勘同就闹了笑话,“‘卜’在古汉语中是带有-k收声的‘屋’部韵入声字。是知用‘须卜’两个汉字来音写的匈奴姓氏,它后一个音节乃是-buk/-bu。但女真姓氏‘苏不鲁’的后两个音节或最后音节应为-bulu/-buru或-bul/-bur;而匈牙利姓氏的最后音节则是-pos。三者的最后一个音节明显不同,我们不知道朱著凭什么把它们混为一谈”。诸如此类,朱著中的语言学谬误可谓不胜枚举。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朱学渊使用历史比较语言学这种论证方法本身是没问题的。历史比较语言学起源于18世纪欧洲学者对于古印度梵语与欧洲语言相似性的发现与研究,随后成为欧洲传统东方学与现代史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即所谓“审音勘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傅斯年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就是在这种科学方法的引领下创立的,并且吸引了陈寅恪、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李济、董作宾等一批著名学者加入,在语言、历史、考古等领域都留下了丰厚遗产,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最为重要的学术机构。

但问题是,用“审音勘同”的方法进行古史研究需要接受严格的语言学和历史学训练,如果涉及中国史上的“四裔”,还要懂得古汉语音韵学,否则就会纰漏百出,贻笑大方。鉴于历史比较语言学早已成为广大民科(包括苏三女士)施展想象力的一大“法宝”,这里有必要引用一下姚大力教授对于其局限性的忠告:

其一,尽管在提供否定性证据方面审音方法的功能较为显著;但是在相反的情况下,仅仅以审音为证据的勘同结论往往是十分不可靠的。特别是当被研究的对象所处时间和空间的历史跨度都极大的时候,审音勘同必须与其他各方面的历史证据密切结合,才能有助于辨析事实。其二,对审音勘同法则的严格性也不应过于迷信。例如,普立本证明,用汉字入声字来音译的音节,在其源词的正字法中就不一定都有尾辅音。此外还有许多其它例证,说明古人译音用字也有相当随意的时候。所以在使用审音勘同方法时,既需要尽可能遵循由过去经验所确立的有效法则,又不能简单地依靠墨守这些法则来处理所有资料。

有趣的是,朱学渊继《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之后再接再厉,又出版了相对通俗的《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论证出许多上古中原人名大都是后世戎狄族名,如“虞舜是乌孙”、“句践是女真”、“叔孙是肃慎”、“孟柯是蒙古”、“墨翟是勿吉”、“荆轲是准葛尔”等等,令人不得不佩服其大胆的穿越与推理精神!

中国人郑和最早发现美洲?

除了朱学渊先生外,香港学者李兆良同样是理工科出身跨界研究历史的代表,原是生物化学博士的他已经在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出版过《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2012年)、《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2013年)这两部专著。

2006年李教授偶然获得一枚美洲出土的“宣德金牌”,于是激发起他的探索热情。经过研究,他得出了一系列刷新常识的结论:历史上那幅著名的《坤舆万国全图》主要部分并非传教士利玛窦所绘,而是明代中国人绘制的。明代郑和下西洋并非止于东非洲,也到达过美洲,因此是中国人首先实现环球航行并绘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引起了后来西方所谓“地理大发现”等等。

李兆良和“宣德金牌”

李教授这些足以让爱国青年们热血沸腾的观点看似横空出世,实则早有前例,而且还是个“歪果仁”提出的!

这位替中国人鸣不平的歪果仁名叫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本来是英国皇家海军潜艇编队指挥官,他早在2002年就发表了一部震惊世界的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中文版于2005年由京华出版社出版。据说他花了14年时间研究郑和率领的中国舰队先于欧洲那些耳熟能详的伟大航海家发现新大陆的那段传奇旅程,因此郑和也就取代哥伦布成为发现美洲的第一人。

光这样还不过瘾,同样是这位孟席斯先生,若干年后又推出了一本《1434:一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并点燃文艺复兴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企图论证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也要归功于中国人!他认为有一支中国舰队在15世纪曾携带一批中国科技典籍到意大利,从而带动了整个文艺复兴运动;而文艺复兴中的巨匠达·芬奇的许多发明实际上就来源于中国的古籍。不过,注意一下出版此书中文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严肃的读者也就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大不了可以当小说看嘛。

加文·孟席斯《1421:中国发现世界》

“谁先发现美洲”的争论史

其实关于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史猜想一直是座盛产“民科”的富矿,要知道李兆良和孟席斯先生的“郑和发现美洲说”,只不过是千奇百怪的“中国人发现美洲说”的一种答案罢了。明代郑和已经算晚的了,还有很多人支持中国人早在5世纪就已经发现了美洲。

长期以来,不只是“民科”,还有很多考古学者、历史学者、人类学者参与了这个问题的讨论,它和“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一样,成为学界内外争论不休的焦点。

1761年,法国汉学家德·吉涅(Jde Guignes)在向法国文史学院提出的研究报告《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极东部的几个民族的研究》中,最先提出“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说”后,这个问题引起了西方汉学家的广泛兴趣和热烈讨论,两个多世纪以来,既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

本来,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早已成为世所公认的常识,但是由西方人挑起的这一话题自然会激发富有民族主义精神的中国人的探索。

民国时,章太炎就提出法显和尚发现西半球的新说,他根据《佛国记》中记载的法显是在南海航行遇风飘至“耶婆提国”的史实,认为“耶姿提”即南美的“耶科陀尔”(厄瓜多尔)。1940年,学者朱谦之写作《扶桑国考证》,根据中外史籍材料认定中国僧人发现美洲“决无可疑”。

1949年后,《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用笔名马南邨在1961年9月的《北京晚报》上发表了《谁最早发现美洲》等3篇短文,再次把“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这一话题召回公众的视线,并支持“扶桑”即墨西哥、中国高僧慧深最早发现美洲的说法。

1980年代初,海外传来美国加州海岸外水下发现“石锚”的消息,不少人据此认为它可能是公元前一两千年中国沉船的遗物,可以作为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的新物证,于是又掀起了一波舆论热潮。

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人民日报》记者出身的连云山所著《谁先到达美洲:纪念东晋法显大师到达美洲1580年》,此书由周谷城、赵朴初题词,贾兰坡、苏秉琦作序,仅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又是一部支持法显最早到达美洲的著作。

连云山《谁先到达美洲:纪念东晋法显大师到达美洲1580年》

不过,“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说”也没有令全体国人都随之附和,也有不少反思的声音,比如北大的罗荣渠教授就有不同意见,他曾出版《中国人发现美洲之谜:中国与美洲历史联系论集》(重庆出版社,1988年),从严谨的学术角度对“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说”进行批驳。

除了具体细节的考证,罗教授也从根本上对“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说”提出质疑,因为“从印第安人的角度来看,不但难以思议,而且几近荒唐。要说谁最先发现美洲,当然是最先拓殖这个新大陆的印第安人的祖先。其次是从相反方向进入美洲的北欧人和爱尔兰人。最后的发现者是哥伦布。在这些发现中,哥伦布的‘再发现’在地理发现史上具有革命意义是无可争议的。关于其他偶然从太平洋或大西洋上漂流过去的人,谈不上是真正的发现者”(《扶桑国猜想与美洲的发现》)。这意思是说,偶然性漂流的“到达”和对世界史产生划时代影响的“发现”还是两码事。

“哥伦布最早发现美洲”至今仍在接受世人的挑战。

历史民科全部都是笑话吗?

话说回来,以上所举的历史类著作全都一无是处吗?当然也未必如此,人文学科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于“真理”的不确定性,甚至一个问题提出来,本身就没有正误之分。但凭什么说它们是“民科”呢?

拿历史学为例,一个结论的成立往往要经过缜密的逻辑论证和充分的史料支持,有时仅有一处证据也是没有说服力的,正所谓“孤证不立”,更何况证据匮乏、逻辑跳跃的推理猜想呢?好的历史学著作可能写得像侦探小说那般精彩,但反之却未必。

周公并非不能是女子,古代匈牙利人也并非不能起源于“靺鞨”,最早到达美洲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中国人……但是所有上述论证过程都是不符合史学规范的推理猜想,加上作者仍然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因此也就不免流于荒诞。

那么这些历史民科著作为什么会层出不穷呢?最后思考一下这些著作诞生的文化心理动机或许比单纯看笑话更有意义。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提及著名“民科”何新先生的一本著作《希腊伪史考》(同心出版社,2013年),在本书中,何先生在几乎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直接宣布古希腊历史完全是西方人捏造出来的,所有古籍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伪高手一手炮制的,比如《荷马史诗》就是彼得拉克、薄伽丘等人“杜撰或再创作的”,而且背后的黑手是共济会。不仅如此,胡适也成了“共济会的中国门徒”,甚至发展下线顾颉刚制造了“古史辨”运动!

何新《希腊伪史考》

关于何新此书的臆想胡说程度,北大的高峰枫先生早已有书评《“学术义和团”的胜利》斥之,文中亦有对其创作心态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到,不管是全盘否定西方文明根基,还是千方百计地论证中国人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背后隐藏的其实都是试图美化、拔高中国文明的民族主义情绪。

公元5世纪初,1580年前,中国伟大的旅行家和学者法显首到美洲,中国船队横渡太平洋首到美洲,又横渡太平洋回到中国,是炎黄子孙的光荣,中华民族的光荣,人类的光荣。

伟哉!法显,壮哉!法显!

伟哉!中华民族,壮哉!中华民族!纪念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建的这一伟业,将激励现代中国人再振中华!激励中国奋勇前进。

以上是连云山先生在《谁先到达美洲:纪念东晋法显大师到达美洲1580年》一书中结尾处的总结,如此慷慨激昂的陈词口号还怎能让人相信这是一部基于史实考证的严肃著作?

从这点上看,另外一些民科动辄论证中国文明起源的外来因素,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有了对中国文明进行“祛魅”的功能。事实上,中国文明独立起源论也早已为中国主流考古学界放弃,更何况分子人类学早已证明古人类全部起源于非洲,随后才迁徙扩散至世界各地。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有了这样的“关怀”后,就可以打着科学考证的旗号而随意运用想象力创作。

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的说法,现在总结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说法:

1、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2、端午起源于龙的节日;3、端午起源于夏至之说;4、端午起源于恶日之说;5、端午起源于人们祈求“男女构精,化生万物”的“成人节”。接下来对以上的几种说法一一道来。

一、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

这个说法最早能追溯到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

据说,屈原政治上的失败、楚王的昏庸、新君继位、楚国灭亡,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跳入汨罗江,以身殉楚,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为纪念他,每年的这一天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此来驱赶蛟龙。

这个说法是最广为流传的,最为大众所知的,我老家在内蒙古东北部,算是广义上的东北,在东北地区,大家基本都相信这个说法,我在小时候,就从父母、小朋友之中就知晓这种说法。包括后来上学,在老师、书本那里学到的也是这种说法。尤其是屈原在跳江前说的那句举世名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另一种说法是: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听到消息后立刻纷拥划船去救屈原,船一直划到洞庭湖,也没有见到屈原的尸体。那个时候,正遇到下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由此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与纪念屈原相关的活动。

二、端午起源于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他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当然,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或者史学家都对端午节的来历进行了各种考古论证,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闻一多先生的说法算是其中的一种。

三、端午起源于夏至之说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南北朝梁宗懔编著的《荆楚岁时记》,原文记载有:“夏至节曰,食粽”,而在前面五月五日习俗中并未提到吃粽子。因此在南北朝的时候,端午节并非指的是五月初五,而是“午日”的夏至节。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划龙舟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

四、端午起源于毒月恶日之说

在先秦朝代的时候,老百姓普遍都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而《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所以,在这一天人们要驱毒辟邪,这一天要木兰浴、悬艾草、带五彩丝、禁欲。

因此,从上述典故和文献来看,五月五日是毒月恶日也是有一定的出处,且不论是否迷信或者子虚乌有,这种说法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产物。而保留至今的悬艾草、带五彩丝的活动依然广泛流传于民间,我相信,这是对传统文化保留和发扬的最好的一种方式了吧。

五、端午起源于人们祈求“男女构精,化生万物”的“成人节”

这种说法认为,端午避邪只是其中一个手段,且吃粽子、花生等都是为了传宗接代,其根本意义在于祈求宗子。

这种说法也印证了古代对子嗣和传宗接代看的非常重要,也算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说法了

我所了解的端午节:

1、端午节又名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2、我老家在内蒙东北部,我们那里端午节的习俗是,①在五月初四快晚上的时候去野外折柳树枝、挖艾蒿、山花椒。把这几种东西准备好之后,分别放置在大门、房檐、窗户上,有辟邪之说。等到过几天,艾蒿干了之后,在晚上还可以点燃,有驱虫之说。②在端午节前几天,大家会赶集买芦苇叶、马莲(就是包粽子的“绳子”,也是一种植物)、糯米,买来之后,会把芦苇叶和马莲在水中浸泡几天,待到端午节当天,各家开始包粽子、煮粽子,在煮粽子的锅里还会放几个鹅蛋,传说吃了粽子水煮的鹅蛋,一年不会生病,也算是表达了人们对追求身体健康的一种期望吧。③在端午来临之前大人们会去赶集买“葫芦挂件”(如下图所示),表达驱邪平安之意。

④小孩会在这一天在手腕和脚腕上带五彩绳,也是表达驱邪之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