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古籍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西出函谷关是为了寻找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老子在古籍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西出函谷关是为了寻找什么?,第1张

在《甄正论》中,老子在古籍里发现了“佛法”的奥秘,西出函谷关是为了找释迦牟尼佛拜师学道。谈及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之祖”老子绝对榜上有名。后来东汉末年,天师张道陵创立“天师道”一脉道教,老子更是被神格化为了“太上老君”。相传老子当年在古籍中发现了一个秘密,于是便留下了《道德经》之后西出函谷关而去。这该从何说起呢?

这个说法,起源于唐代佛教典籍《甄正论》。这部经书中记载,道家之祖老子,从失落的古籍中,查找到了“佛法”的存在,并且对其心向往之。几经考证之后,他终于出发,西出函谷关前往天竺,拜释迦牟尼佛祖为师,从此“抠衣学道”,不知所踪。

老子将就释迦抠衣学道。故遥尊曰师。并是老子西升经文既称佛是己师。

这样的说法,当然只不过是佛教的“一家之言”而已,也不可能是事实的真相。它反映出来的,无非就是自古以来,佛教道教两家之间的互相攻击,明争暗斗而已:其实“拜佛为师”这种说法,也只不过是佛教徒对道教的一次反击。在晋朝,佛道两家摩擦频繁,东晋道士王浮,为了证明道教道统胜于佛教,就杜撰了《化胡经》,所谓“化胡为佛”的说法就是从中而来的。上面记载,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化名释迦牟尼,建立佛教。佛陀,也只不过是“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之一。

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唐代的佛教徒,就如法炮制的了一个“拜佛为师”的故事版本,和“化胡为佛”相抗衡。这两种说法当然都不是真相,在历史上,老子西行之后,就“不知所踪”。

此问嘉会深感失望。尧舜禅让之典,是中华民族传颂的美德之一,就像大家的姓氏,事过久远,古籍缺失,我们既不可能证明它的真实性,也没必要怀疑它的真实性。我们会怀疑自己姓氏赵钱孙李,是先人杜撰的吗?民族传统属于文化的范畴,有些属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信仰和心理,不接受质疑。我们不能因为现代自私、虚伪、狡诈盛行,就去否定氏族时代曾经民风淳朴、天下为公。

关键是问者怀疑儒家杜撰历史,而答者多添油加醋,说明时下国人多不读书,或捕风捉影臆说不止,或当文革留声机大放厥词,此等对自己民族传统施于刀砍爷斫的恶劣思潮,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如果是批评儒家某些观点主张时过境迁,或许嘉会还会点赞。但抹杀儒家对中国古史构建的不朽之功,则属于无知了。

儒家非但未曾杜撰上古虞夏之书,反而以其六经等为中国古史开辟道路。《尚书》出自鲁太史所藏的王室公牍,孔子汇编以作为课徒的教材,以至流传于今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文明不息、浴火涅槃的世界大国,这得感谢早期儒家。是他们传承了周王室的文书档案、三代典章制度,从而形成了华夏最早的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文学经典,使中国文化根深枝散、繁荣滋长。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圣贤,不仅是继往开来的文化巨人,也是百家争鸣的奠基人,更是多灾多难的古老中华大地不断走向民族融合、走向国家统一的文化符号。二十四史,从《史记》至《明史》,也是儒家的力作。否定儒家,我们又何以知史呢?无孔门六艺,就算墨、道、法、兵等诸家,也无从得知三代以往!墨家读儒家经典以知古,法家出儒家之门,并无疑义。老子道德三千言,是不言史的;而庄子精通儒经,则是很明显的。

尧舜禅让之典出自我国史书之祖《尚书》。《尚书》先秦但谓之《书》,“尚”字盖汉初伏生传二十九篇时所加,因其为“上古之书”。《尚书》本汉人之旧称。称《书经》者,宋以来之通称,因先秦即为“六经”之一,其后五经(汉初乐已失传)、七经、九经以至十三经,此书均在列。故历代以“经”誉之,而不入史书之目。

“书”本义为公牍。所以瑞典考古学家、语言学家高本汉《尚书》译本,书名为《The Book of Documents》,甚得其实。

“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尚书•召诰》)其“书”为诰命之公文。

“明启刑书胥占。”(《尚书•吕刑》)其“书”为政府所颁之法典。

“岂不怀归?畏此简书!”(《诗•出车》)其“书”为征召服役之命令。

书成为书籍的通称,始见于鲁昭公二年《左传》:

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根据上引史料的记载,我们大致可以说:平王东迁雒邑后,鲁国所存与周王室有关的文献独丰。以今存《尚书•周书》的二十篇来看,实际都是周王室及诸侯国的重要公文,涉及周公及鲁国者达十一篇之巨。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尚书》各篇出自鲁太史氏所藏之档案,是孔子拿来作为教授生徒教材的。

《史记》《汉书》皆无孔子删书之说,其说出自《尚书纬》,故郑玄述之。然书纬出于哀平之际,盖因史迁“孔子删诗之说”而臆断之,实际为张霸伪“两百篇尚书”张本。自《毛诗正义》以来,论孔子删诗者甚众,都谓其不足信。所以孔子删书之说,实则无稽之谈。

差不多吧,古人的记载往往就是寥寥数笔,这里面既没有相貌的描述,也没有武器的描绘,比

如双方战争,可能史书中几个字,某某与谁战于某地,某某胜,这么点字,根本没有太多的篇

幅去描绘更多的篇幅,这主要是因为蚩尤这个时间实在是太过久远,本身就已经差不多算是神

话的范畴之内了,史书也不好太过于细致的描绘胡编。

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的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那篇文章论的是为政的宽与简,这正是苏东坡基本的政治哲学。不过,不幸有一个误会。欧阳修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巩写的。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在仁宗嘉佑二年(一0 五七)四月八日,苏东坡考中,在四月十四日,他那时才二十岁,成为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得到此项荣誉,于是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苏东坡这个才气纵横的青年,这次引用历史事例,却失之疏忽,而且在试卷上杜撰了几句对话。他发挥文意时说,在赏忠之时,宁失之宽厚,在罚罪之时,当恻然有哀怜之心,以免无辜而受戮。他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日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几句对白读来满好,显示贤君亦肯用不肖,使之有一展长才之日,这种史实颇可证实明主贤君用人之道。判官梅圣俞阅卷至此,对尧与皋陶有关此事之对白,不敢公然提出查问,因为一经提出,即表示自己对年久湮没的古籍未曾读过。苏东坡因此,才得以混过。考试过去之后,梅圣俞一天问苏东坡:“可是,尧和皋陶这段话见于何书?我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读过。”苏东坡这位年轻学者承认说:“是我所杜撰。”梅圣俞这位前辈宿儒大惊:“你所杜撰!”东坡回答说:“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主考官录取一学生,即表示自己克尽其职发现了真才,二人彼此之间即形成了“老师”与“门生”终身不渝的关系。考中的门生要去拜谒主考老师致敬。并修函感谢恩德。欧阳修为当时文学权威,一字之褒,一字之贬,即足以关乎一学人之荣辱成败。当年一个作家曾说,当时学者不知刑罚之可畏,不知晋升之可喜,生不足欢,死不足惧,但怕欧阳修的意见。试想一想,欧阳修一天向同僚说的话,那该有何等的力量啊!他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这种话由欧阳修口中说出,全京都人人都知道了,据说欧阳修一天对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他的话果然应验,因为苏东坡死后的十年之内,果然无人再谈论欧阳修,大家都谈论苏东坡。他的著作在遭朝廷禁阅之时,有人还暗中偷读呢。

你所说的方合,应该是指寅午戌、亥卯未、巳酉丑、申子辰这四个局。事实上,这四个局,更应该称为三合局。如果你阅读过隋朝萧吉的《五行大义》,应该知道这是取自十二地支的生旺死绝表,把每种五行的长生、帝旺、墓挑出来,组合而成的一个局。实际这个简局代表了五行聚合的一种力量,也可以理解为精粹版的小十二长生表。

后来,被引申到命理当中,很多人就称为地支三会局。也有叫地支三合局的。实际上,叫三合局更为妥当。三会局应该是指地支成一方气势,会成一方的时候所形成的结构,比如寅卯辰、亥子丑、巳午未、申酉戌。地支会成一方,力量要远强于生旺墓的三合局。

这就是三会局和三合局。称之为方会、方合。

合理中的三刑,就是由方会和方合匹配,从而出现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