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如何做笛子?
怎么用吸管做笛子
麦当劳吸管为例:引子也称哨片,嘴子,引子和管身都是同一种吸管。剪三公分长吸管,在水正在沸腾的锅盖上热定型,用布垫上压烫吹口的两面,根部保持圆形,开口在一毫米左右,用指甲钳一次剪齐即可。把根部孔径稍扩张一下为的是能顺利插在管身上。
开孔: 把图拉大到和吸管一样的长度,把孔标在管身红或黄线的傍边,用错刀把两寸铁钉帽错成椭圆形,钉尖用纸多缠几层以免烫手,用腊烛烧钉的中部,用钉帽烫孔,每烫一孔要把帽上粘的熔化的塑料擦净再烫下一个子孔,每都在线上,点的标志始终保留,如晨把孔烫没了,就不知道孔的位置是否正确。 吸管乐器做好了,可以吹奏了,口型和吹其它管乐器相同,八个孔都不漏气格能吹出筒音,吹哪个音,上面的孔都不准漏气。用你做好的吸管可以吹奏出完整的《篱笆墙的影子》只要动手,就会感到容易,试试吧。
为了管身坚固耐用,可用一到两支破开的吸管包在外面增加强度,开孔的宽度可以不包,以免不好烫孔。要记住,安插引子要留出半公分不包,下面多出的半公分剪掉。吸管做好了,学会吹,再做下面的硬吸管,这种吸管乐器音域更宽,可以吹奏两个八度,到时再讨论。
用吸管制做乐器,我曾给学生上音乐手工课,会使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听力,也能给学习其它吹管乐器打下良好的基础,用吸管制作的简单手工你也可以哦!
科学小制作,用吸管做笛子
我觉得效果不好,太细了,口风没法控制。
怎样用吸管做笛子视频教程
内径达到一定要求才能做,不然是没法吹的
如何制作吸管笛子 5分
想不费功夫又想有比较好的音准,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大师做笛子也是要定音的,你可以拿个管子弄几个孔随便吹,如果你是高手,盯算音不准也能吹出动听的旋律。。。。
一根吸管怎样做成乐器
在撞完处画一条小口子,吹慢慢剪短,就会有音调变化了
如何手工制作一个竹笛
1、竹笛的材料:
一般用浙江余杭一带的白竹,江西安徽一带的紫竹做的笛子音色为好。白竹做的笛子发音清晰、明快,紫竹做的笛子发音柔和、圆润。但并非所有的白竹或紫竹都能做出好的笛子,因此要注意选料。
竹子生长的地方,最好是阴阴的山坡丘陵地带,日晒、雨淋,风雪、寒霜。一般砍竹冬季为好,一则竹子质地硬,二则虫不易蛀。生长了三年左右的竹子可采制,采制的竹节以靠竹根部分为佳,采截后放在阴暗、通风处二年左右,当它的温度不超过十六度时才好加工制作。
2、制作过程:分三步,第一步对材料进行加工:
(1)、一、由于竹子内含有水分,而且不够直,因此要进行烘烤。首先把竹子烘直,使成品不易变形,其次竹子要烘透但不能烘焦,否则竹质变脆,会直接影响笛子的音色。二、将竹皮削去,将竹节打通,用细砂纸将内壁通刷干净,以便发音畅通,使气流振动统一,音色纯正。
(2)、根据材料的粗细,用专用内径尺量出内径的直径的长度,从而确定此材料做什么调性的笛子。竹笛内径的粗细、笛身的头大尾小对频率影响较大,通常管径细,管内空气柱振动比较快,频率就高,反之管径粗,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就较慢,频率就低。另外同样调性的笛子即使管头的粗细一样,由于管尾的粗细不一样,对其振动的频率也会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制作时要有二个修正参数: 确定调性后,在竹子大的一头画定吹孔位置并开孔,再塞上笛塞,吹出筒音的高音,量出吹孔的内径是多少,从而确定吹孔至出音孔所需的长度,以吹孔与出音孔为两点划出各孔孔值。
开六孔指孔及膜孔的百分比如下: 吹孔与出音孔的长度为100% 吹孔至膜孔为21% 吹孔至六孔为447% 吹孔至五孔为51% 吹孔至四孔为59% 吹孔至三孔为696% 吹孔至二孔为7486% 吹孔至一孔为8447% 开好各孔以后,用绞刀再进一步修正,孔位内壁呈圆形,孔位外表则呈椭圆形。
(3)校音:发现个别音不准,如偏低可用小刀在笛孔上方内部向上挖到音准为止,如果音偏高可将黄腊或其它快干胶补在音孔上方。假如整个音偏低,则可将吹孔开大一点,一般按标准可放大1~2MM,或用小刀在吹孔下方朝内部挖,音可以高10音分或20音分。超高音不易发出,可以将前后调音孔的距离缩短(用小刀挖其上、下孔),或增、减笛尾的长度。一般来说增减二公分左右即能奏效。最后,在笛身上缠上丝线圈,涂上生漆,保护笛子以免干裂,或磨光,上蜡漆,两头接骨等以作装饰。
wdwqsn 2009-11-04 09:51:59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 “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展不由令世界惊叹:中国竹笛艺术是如此地瑰丽多姿,历代文人曾为它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
[编辑本段]历史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著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
图2-2-6所示使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竹笛有一个吹孔 有6个指孔 吹孔和指孔之间有膜孔 笛尾还有2个基音孔和助音孔
怎么做笛子啊 钢管的
用小口径精密无缝钢管
笛是形声字,由是声旁。
笛,汉语一级字,读作笛(dí),管乐器名,通常是竹制的,有八孔,横着吹奏:笛子。长笛。短笛。笛膜。响声尖锐的发音器:汽笛。警笛。
古籍释义
《广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七孔筩也。《说文》乐管。亦作篴。《风俗通》武帝时丘仲作笛。笛,涤也。
荡涤邪志,纳之雅正。长尺四寸,七孔。《通雅》有雅笛,有羌笛。《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
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谓商声五音毕。《西京杂记》高祖初入咸阳宫,得玉笛,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铭曰昭华之琯。《酉阳杂俎》猿臂可为笛,吹之,声圆于竹。《韵会小补》乐器图有义觜笛,谓笛上别安觜也。
笛子的历史
笛子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称为“篴”。秦汉后,笛才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 。>> 笛子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今天的中国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子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笛子的分类一、梆笛和曲笛二、闷笛、竖笛、定音笛、平均孔笛、接铜调音笛、新笛、加孔加键笛、排笛 >>梆笛和曲笛 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如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演奏的北方民间乐曲《五梆子》、《喜相逢》,在演奏上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在气息运用上较猛,并采用了急促跳跃的舌打音,强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等特殊技巧。梆笛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这和北方人民所处的地区特点和生活、劳动习惯是分不开的。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如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 曲笛用于南方昆曲等戏曲的伴奏,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多为C调或D调。管身粗而长,音色淳厚、圆润、讲究运气的绵长,力度变化细致,常采用先放后收,一音三韵,悠扬委婉,演奏的曲调比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 曲笛与北方风格的梆笛笛子独奏曲那种粗犷、有力,形成鲜明的对照。如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教授,他所演奏的《鹧鸪飞》、《小放牛》等民间乐曲,音色润丽、清晰,音色控制、强弱对比自如,并多应用笛子上的“唤音”、“送音”、“打音”、“倚音”、“颤音”等技术,在气息运用上要求饱满均匀,尽量少用吐音断奏。 曲笛在我国南方广泛流行,适宜独奏、合奏,是昆曲等戏曲音乐、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中富有特色的乐器之一。 现在新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大部份都吸取了“曲笛”和“梆笛”的演奏特点。笛子的选购和保养 选购竹笛要“二看”、“一听”要注意保养,避免高温、保湿和防潮,还要注意笛子的卫生>> 竹笛的种类甚多,有“七音套笛”、“十二音套笛”等品种。“七音套笛”一套共有七支,即全按筒音为A、B、C、D、E、F、G七个音各一支组成。“十二音套笛”一套为十二支,在“七音套笛”的基础上再增加筒音6A、B、C、E、F各一支组成。 伴奏歌舞、民族乐器合奏、笛子独奏等常用的有AD调曲笛、BE调曲笛、CF调梆笛、DG调梆笛等四种,假如我们再能掌握二、三种基本指法,即可演奏A、B、C、D、E、F、G、七个调,也可作为教具使用。初学者可先选购 CF调梆笛或 AD调曲笛。
1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
吴哥窟是柬埔寨的吴哥窟为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吴哥窟是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在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简介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12世纪时,吴哥王朝 国王苏耶。
吴哥窟又名吴哥寺,是柬埔寨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古寺,也是保存最好的名刹吴哥窟分为“大吴哥”与“小吴哥”两处地方,其中小吴哥的建筑群较为宏伟现时的吴哥遗迹,占地面积达310平方公里,包括四座神庙建筑所残留的一墙一柱。
例如,吴哥窟或许是最宏伟而且肯定是所有吴哥庙宇群中最著名的寺院,它就是苏耶跋摩二世王在12世纪作为一座巨大的陵庙而建造的,他的遗体安放其中,透过礼拜毗湿奴神而使他象征性地得到永生在古城灭亡和现代时期开始的4个。
巴肯山简介 巴肯山Bakheng是吴哥主要遗迹群内的一座小山丘,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以骑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吴哥庙宇遗迹,是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开始以大吴哥城附近地区。
吴哥王朝于9世纪到15世纪数百年间,在政教合一的“神王思想”之下建造了吴哥城吴哥窟与周围寺庙群罗洛士Roluos西元9世纪初,高棉国王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一统柬埔寨地区,宣布自爪哇独立,将首都建立于洞。
简介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西北部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中国乐器中的笛身一般为竹制。兽骨、玉石、金属、有机玻璃等其他材质亦可制成笛子。
远古时代
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先辈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绕捕获的猎物边进食边欢腾歌舞,并且利用飞禽胫骨钻孔吹之(用其声音诱捕猎物和传递信号),也就诞生了出土于我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约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今天的中国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7孔贾湖骨笛(距今约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2]
汉代、北朝
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笛子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支竹笛,都属横吹类的笛乐器。 在晋时已有竖笛,吹头加一木头,使气从缝隙中通过,射向两哨孔边陵发音。 北朝时,笛子不仅极为普遍,而且有所发展,形制、长短、粗细变化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开始有了“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
唐代、宋代和元代
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唐朝吕才,制“尺八”,竖吹,并传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仓院中,珍藏着我国盛唐时期制作的4支横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横笛各一支,竹质的两支,它们长短不同,但都开有7个椭圆形音孔。刘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声,是为笛加膜的第一人。从7世纪开始,笛子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演奏技术也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宋笛制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类似,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戏曲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在民间戏曲以及少数民族剧种的乐队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乐器。[3]
现代
20世纪六十年代,赵松庭发明排笛,将2至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 "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展不由令世界惊叹:中国竹笛艺术是如此地魂丽多姿历代文人曾为它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谁知道竹笛是怎么做的
竹笛(意大利语:IL flauto di bambù),汉族乐器名。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华夏民族特色,发音动情、婉转。龙吟,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关于竹笛怎么做的:
首先自制笛子要做以下准备。
(1)制作工具: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2能够钻眼(孔)的钻子或锉(最好不要用粗铁丝烧--容易裂开);3修挖洞的小尖刀;4能够打穿竹子内节的长刀,或用粗钢筋把一头打成半圆形弄得锋利一些即可;5笔和尺。
(2)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注:孔间的距离都是从孔的正中算起,不能从边算起;尺寸都以毫米计;〕
(3)制作过程:1选好竹子。要选用老的、坚实而干燥的竹子,其次要节小,表面圆而平整,两头粗细相差不大。2打通内节,美化外节。3比量尺寸,决定调子。4调音挖孔。5美化外观。
制作方法/步骤
1、选择一段伤疤较少的竹子段。大概45到70厘米!
2、用据把选择的这一段锯开,据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慢慢据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3、影响竹笛的质量。在据好的竹子段的两端随便选择一端,记为A。
在竹子段距离A点10厘米处,用记号笔标记一个点,记为“1点”!
4、距离“1点” 2厘米处标记一个点,记为“2点”,按此依次再标记三个点。最后一个点记为“5点”。再在距离“5点”3厘米处标记一个点!
5、找一个比较直,半径是竹子四分之一的铁棒,一端磨尖。用火加热磨尖的那一端!
6、用钻子或者小尖刀或者铁棒(铁棒需要加热)的尖端先把竹子打通,然后给竹子画好的点打孔,重复打孔直到得到满意的一个孔。这样就会得到一个比较简易的竹笛了!
谁知道竹笛怎么吹??首先我不太赞同楼上的说法。。。。。
1嘴唇薄厚就算对笛子有影响,也是小到可以忽略的、至少我老师嘴唇很厚、如果只是业余学,自娱自乐的话,先天条件影响不大,除非你的先天条件太差太差,比如说先天哮喘什么的。。大多数人的先天条件学笛子没什么大的障碍
2先买一个合适的笛子,这是最重要的,如果只用那些十几二十块钱的应付、容易出问题不说,音准也很难有保证、音色可以稍微死板一些。可以差点,但是一定要保证音准,最好别去琴行买,,琴行里200+的笛子,和taobao上七八十的差不多、在taobao买就行,找个四五十块钱的,销量多点的。。灵声的就不错。
4和楼上一样,,推荐初学用 D调或者F调的,D是曲笛,粗 长,气息要求高,但是高音很容易上去、F调比D高亢,是梆笛,细,短,很容易吹响,但是高音不容易上,对口风要求高、
5和楼上不同,我初学竹笛时候,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老师都让我用透明胶带,音色肯定不如用专门的笛膜,但是用胶带锻炼口型、只要你用胶带吹响了,漏气少,那么日后换笛膜的时候也方便了、否则初学者根本沾不好笛膜,笛膜沾不好,会漏气,口型不对也会漏气,反正都是漏气的原因,那么你要怎么解决?你怎么知道是哪个错了,还是两个都错了?还吹什么?只能做无用功,用胶带声音发沉,很死的声音,但是由于音量小了,漏气声就越来越明显。可以检查自己的唇功是否扎实,可以借此不断纠正口型。等你用胶带吹的差不多,再换笛膜
6自学买一本竹笛的零基础教材、。注意在网上可以找到教学视频,张维良先生,赵松庭先生的都可以,跟着学就行了,讲的很细、
7,每天在练习之前一定要有长音训练,据说赵松庭老先生在教徒弟的时候,第一年不准他们吹曲子,全部都是练习基本功、一个一个音,挨个吹,不要求时间太长,但是一定要保证稳定,不能忽大忽小。
8、最好的还是买一个曲笛用来练气息,一个梆笛用来练口劲
9,吹响的话,先用透明胶带。 微抿嘴唇,笛子的吹孔朝上,斜吹进吹孔,如果漏气很多,就轻轻转动笛子,直到出声为止,每个人口型唇形不一样,吹笛子口型也不同,没有任何一个老师能直接告诉你怎么吹响,只能是告诉你他的技巧,你参考,然后自己琢磨,要练很久。低音吹出的气柱是椭圆的,气流微缓,高音逼紧口风,加大气流,等你每个音都吹响以后,就可以学习贴笛膜了,笛膜贴的对不对很容易鉴别,你用吹透明胶的口型不变,要是漏气严重,就是贴的不对、把笛膜裁成正方体,用手指团成团,然后轻轻抚平,上面就会有细小的皱纹,顺着笛子的纹理贴在笛膜孔上。最好用阿胶、药店基本都有,用舌头舔一下,然后往孔外抹,再把笛膜覆上去。没有的话,用蒜汁也行。注意不要绷得太紧、这个我也说不清楚,你自己慢慢试验就行了,反正记住,能吹响胶带的口型,吹不响笛膜,肯定是笛膜贴的不对、
10吹响了以后,推荐先试试仙剑的曲子,那些曲子难度都很低,同时可以开始学习竹笛的技巧了,颤、叠、振、打、吐、滑、剁、花,慢慢学不急,要清楚的是,技巧完全不懂,你还是能吹曲子的,只不过听起来不是很好听、其实现代很多流行音乐用竹笛吹的话,大部分技巧用不上、技巧你在网上找找就行,很多视频。
谁知道竹笛简介竹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称为“篴”。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今天的中国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谁知道烧腐竹这道菜是怎么做的?原料:腐竹250克,冬笋片、冬菇片各25克,香菜段、鲜汤100克、色拉油100克、葱姜丝各15克,料酒10克、酱油50克,精盐、味精、花椒油各适量。
做法:
1、腐竹用开水泡透,加碱水洗净油质,再用清水漂净,挤干水。切成段。
2、锅内加油,烧成八成熟时,放入腐竹炸至呈金**。捞出控净油。
3、炒锅加油,用葱、姜爆锅,加精盐、鲜汤、味精、料酒、酱油、炸好的腐竹,开大火烧开,调好口味,改用文火烧透,待汁浓时,淋花椒油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汁浓味厚。咸香适口。
谁知道seo是怎么做的?没什么教程的做SEO的几乎都慢慢摸索的
而且SEO就是商业价值如果我SEO很强我只会把些次要的条件透露出来而绝大部分会成为自己的商业秘密~~所以现在SEO的书籍和资料也大多是过时的~~
你网上找资料无论过不过时都去尝试~~~
谁知道豚玉是怎么做的?豚玉
(小日本料理)
翻译:(vivi式猪肉杂菜煎饼)
材料:
1.卷心菜: 半个,切丝备用
2.葱:三条,切成葱花备用
3.猪肉:适量,切成片状备用
4.鸡蛋:两个
5.水:80毫升左右
6.御好烧粉: 约120g
7.炸面花: (日语:天)适量
8.御好烧酱: 适量
9.蛋黄酱: 适量
10.青海苔:(日语:青)适量
做法:
1.先拿一个大碗(最好是盛沙拉的那种),把御好烧粉放进去,再加水搅拌。
2.把已切好的卷心菜放进去搅拌。
3.把炸面花和鸡蛋都放进去搅拌。这个时候应该是黏糊糊的了。
4.烧热平底锅,加一点点油,然后把适量的面糊放进去,用锅铲压平一点。旁边放上备用的肉片。
5.把煎好的肉片放在煎饼上。将炉火调低至中火然后煎三分钟。
6.把煎饼反过来之后,再加上一点肉片,再煎三分钟。
7.再次把煎饼反来覆去的煎一遍。
8.上碟。加上青海苔、御好烧酱和蛋黄酱即成!
谁知道扣碗是怎么做的?扣碗就是粉蒸肉的一种,在四川重庆一带的叫法。
随着扣碗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这种烹调技艺不再限于个别地区,而是衍生到到了很多地区。 比如,豫西扣碗,山西扣碗,河南扣碗等等。
而且扣碗的内容也有了较大发展,比如,酥肉扣碗,酱肉扣碗,红狮子扣碗等等。
你提到的武邑的扣碗的做法是这样的:
原料:五花肉400克,梅干菜1把,葱1根,姜2大片,大蒜1瓣。
调料:老抽酱油3大匙,白糖、料酒各1大匙,盐1小匙。
做法:
1五花肉洗净、切块;葱洗净、切段;姜去皮、切片。一起放入滚水中煮至七分熟,捞出。
2梅干菜洗净,挤干水分,切末;大蒜去皮、切末备用。
3锅中倒入适量油烧熟,爆香蒜末,放入五花肉块炸至金**,捞出。
4五花肉待凉后切片,放入碗中,加入梅干菜及酱油、白糖、料酒、盐,放入蒸锅蒸1小时,取出时倒扣盘中,就可以啦。
主 料 红枣500克。莲米250克,蜂蜜、白糖、蜜桂花等各适量。
特 点 红白相映,软糯清润,香甜似蜜。
制作过程 红枣洗净,除去枣核。莲米去莲心。将莲米穿入红枣内,整齐地放入扣碗,加
入白糖,入笼屉蒸约30分钟熟透取出,扣入盘内。另取炒锅下入蜂蜜、白糖、蜜桂花及
适量清水上火熬制成蜜汁,挂汁即成。
谁知道甜酱是怎么做的,酱香味京式甜面酱的做法
详细介绍
京式甜面酱的味道:酱香味
京式甜面酱的制作材料:
主料:普通甜面酱500克,酱油100克,白糖250克,香油275克,清水500克。
京式甜面酱的特色:酱香浓郁,甜咸醇厚。
教您京式甜面酱怎么做,如何做
京式甜面酱将普通甜面酱入盆,加入酱油、白糖、清水搅匀,过细箩入另一容器内。将炒锅炙好,下入香油75克,烧至五成热,下入滤过的甜面酱,搅妙,待炒至翻泡出香,下入香油,炒匀,出锅即成。其多用于蘸食。
京式甜面酱附方:制作
甜面酱(普通)25克,白糖5克,香油10克入碗调匀,上笼蒸透即成。
注:"酱汁"是烧法中的一种,是由传统的"酱炙"技法演变而来。因主料上裹有甜面酱、且甜面酱是用汤澥开的,食之有酱味,所以称之为"酱汁"。
"海鲜酱"是粤菜中常用的一种酱香味调味品,其味甜中略咸,似甜面酱,色枣红。
"御酱"是指为宫廷御膳房特制的黄酱,此酱是经过三伏晒酱,酿制而成,质细腻,色红亮,味甜香。
谁知道APTX-4869是怎么做的?先提取白干的化学成分,加入试管,在从某人的骨髓中提取生长DNA,用二氧化碳及氮气,100%的经高压过的氧,过5天自由化学反应后制成(词穷了··)
本文2023-08-06 13:09:2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