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石雕广场写作文350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嘉祥县石雕广场写作文350字,第1张

1 嘉祥石雕广场作文300字

在我那如诗如画的家乡,有一个美丽无比的广场,名字叫做滇红园广场,它仿佛是一幅优美动人的画卷,让人陶醉。

走进滇红园广场,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宽阔的广场了。广场四周生长着千百棵古树,这些从乡间移栽而来的古树高大挺秀,尽管初春的阳光还不是很强烈,但古树已展现勃勃生机。突然间,我听到几声鸟语,清丽而婉转,非常动听,让我想起乡下的外婆家门外,那些青青的山,那些绿绿的树。这时,太阳就要坠入西边的山巅,留下奇丽的云朵,有的似霞,有的如烟,有的像飞奔的马群。仍然是小鸟,在天空疾飞,仿佛想回家一样。此刻,广场上便热闹起来,不论大人、小孩,甚至老人,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广场上。一些中年妇女开始在广场上跳舞,优美动听的民族歌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其中,跳舞的人围着广场中央,成为整个滇红园广场的亮丽风景。老人们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聊天,有的带着小孙子放风筝,好不自在!一些青年人则在广场上悠闲地打着羽毛球,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耍嬉戏。这是一幅和谐的画。

再往前看,古老的水车吱吱嘎嘎转动着,给滇红园广场增添了几丝古老的气息,清澈的流水,被水车带到高处落下,现出五彩的红霓。周围葱翠的树木和一座座中国结彩灯,使广场到处都弥漫着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风。这是一幅古老的画。

那翠绿色的小山丘,铺满了那绿得可爱,绿得耀眼的小草,几位辛勤的园丁正在给小草浇水,夕阳下的水珠,犹如一颗颗珍珠。一条条石板小路弯弯曲曲地穿梭在小丘之中,我走在上面,恍然间,又想起乡下的那些山径,总是让我留连忘返。这是一幅自然的画。

滇红园广场四季优美。春天,是迎春花事先通知的,接着有柳絮泄露了春的美丽;夏天树木葱郁,阳光经过树叶筛选,连一缕缕风,也清凉无比;我最爱滇红园广场的秋天,这时,金色的落叶铺满林间小路,慢步其间,总觉得是在步入铺着地毯的宫殿。南国的冬天,没有童话般的雪花落下,但一层银霜会在一夜之间铺张开来,使整个广场呈现出一种诗意……所有的美景只对你说一句话:“茶乡欢迎您!”

2 描写嘉祥县石雕广场的作文

嘉祥县的石雕公园坐落在萌山脚下萌山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的双手把石雕公园拥在怀中 站在萌山的山顶往下眺望,石雕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石雕公园的北面是一条石雕大道,大道两侧的石雕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石雕公园的西面是一个圆圆的小山丘,远远望去,像一个碧绿的蒙古包石雕公园的东面是一个人工湖,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湖边还有各式各样的小船……一群小鸭子从湖面游过,给人工湖增添了许多生机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石雕广场了石雕广场上有许多碧绿的草坪,这些草摸上去非常柔软,躺上去就像躺在席梦思上一样舒服石雕广场上有一台巨大的电视机,大约有三米高,两米宽,画面非常清晰如果你玩累了,可以躺在柔软的草坪上看电视,那真是太惬意了晚上的石雕公园更加美丽,广场上有音乐喷泉,音乐响起来,五颜六色的水柱直冲天空伴着轻柔的音乐,人们陶醉了,仿佛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瞧,石雕公园多美呀!她是嘉祥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嘉祥人民的骄傲长大后,我一定会让嘉祥变得更美丽。

3 描写嘉祥县石雕广场的作文

嘉祥县的石雕公园坐落在萌山脚下萌山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的双手把石雕公园拥在怀中

站在萌山的山顶往下眺望,石雕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石雕公园的北面是一条石雕大道,大道两侧的石雕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石雕公园的西面是一个圆圆的小山丘,远远望去,像一个碧绿的蒙古包石雕公园的东面是一个人工湖,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湖边还有各式各样的小船……一群小鸭子从湖面游过,给人工湖增添了许多生机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石雕广场了石雕广场上有许多碧绿的草坪,这些草摸上去非常柔软,躺上去就像躺在席梦思上一样舒服石雕广场上有一台巨大的电视机,大约有三米高,两米宽,画面非常清晰如果你玩累了,可以躺在柔软的草坪上看电视,那真是太惬意了晚上的石雕公园更加美丽,广场上有音乐喷泉,音乐响起来,五颜六色的水柱直冲天空伴着轻柔的音乐,人们陶醉了,仿佛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瞧,石雕公园多美呀!她是嘉祥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嘉祥人民的骄傲长大后,我一定会让嘉祥变得更美丽!

4 我爱石雕广场作文400字

山东省嘉祥县的石雕公园坐落在萌山脚下。

萌山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的双手把石雕公园拥在怀中。 站在萌山的山顶往下眺望,石雕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石雕公园的北面是一条石雕大道,大道两侧的石雕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石雕公园的西面是一个圆圆的小山丘,远远望去,像一个碧绿的蒙古包。石雕公园的东面是一个人工湖,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湖边还有各式各样的小船……一群小鸭子从湖面游过,给人工湖增添了许多生机。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石雕广场了。

石雕广场上有许多碧绿的草坪,这些草摸上去非常柔软,躺上去就像躺在席梦思上一样舒服。石雕广场上有一台巨大的电视机,大约有三米高,两米宽,画面非常清晰。

如果你玩累了,可以躺在柔软的草坪上看电视,那真是太惬意了。晚上的石雕公园更加美丽,广场上有音乐喷泉,音乐响起来,五颜六色的水柱直冲天空。

伴着轻柔的音乐,人们陶醉了,仿佛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瞧,石雕公园多美呀!她是嘉祥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嘉祥人民的骄傲。

长大后,我一定会让嘉祥变得更美丽。

5 我爱石雕广场作文400字

山东省嘉祥县的石雕公园坐落在萌山脚下。萌山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的双手把石雕公园拥在怀中。

站在萌山的山顶往下眺望,石雕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石雕公园的北面是一条石雕大道,大道两侧的石雕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石雕公园的西面是一个圆圆的小山丘,远远望去,像一个碧绿的蒙古包。石雕公园的东面是一个人工湖,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湖边还有各式各样的小船……一群小鸭子从湖面游过,给人工湖增添了许多生机。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石雕广场了。石雕广场上有许多碧绿的草坪,这些草摸上去非常柔软,躺上去就像躺在席梦思上一样舒服。石雕广场上有一台巨大的电视机,大约有三米高,两米宽,画面非常清晰。如果你玩累了,可以躺在柔软的草坪上看电视,那真是太惬意了。晚上的石雕公园更加美丽,广场上有音乐喷泉,音乐响起来,五颜六色的水柱直冲天空。伴着轻柔的音乐,人们陶醉了,仿佛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瞧,石雕公园多美呀!她是嘉祥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嘉祥人民的骄傲。长大后,我一定会让嘉祥变得更美丽!

6 嘉祥石雕广场四季作文

我家门口有一个又漂亮又干净的小广场,我来给你们讲一讲吧。

春天,小广场周围的小草长出了嫩芽,树叶和草都绿油油的,很茂盛。我和爸爸妈妈来小广场放风筝,妈妈说:“春天有风是放风筝最好的日子。”说完了我就认真的放起了风筝,蔚蓝的天空上飞翔着鱼形的、怪兽形的、奥特曼假面骑士形的、小鸟形的、燕子形的,各种各样的风筝真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夏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小广场,太阳红彤彤的像一个大火球,把我们晒得睁不开眼睛。我们躲在广场的小亭子边上,看看花朵、小草、树,我感觉花儿向我微笑;小草向我点头;一阵风吹过小树弯下了腰就像在和我握手;而大树却能站着稳稳不动,就像一个警察在看守着广场的卫生不让小朋友乱扔垃圾。夏天的傍晚,小广场人山人海,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滑冰的、滑滑板的、我和爸爸也拿着滑板在广场上滑,刚上到滑板上就感觉有一股风向我吹来,很凉爽。

秋天,鲜果飘香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小广场玩游戏,又拿了一些树叶做标本,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很好看。

冬天,我叫上小朋友来到小广场,广场上一片白雪,就像冬天的使者给小广场织了一床棉被,雪白的面被上面还有漂亮的雪花。我和小朋友在小广场的中心玩堆雪人、打雪仗、做城堡的游戏,玩的可高兴啦。

啊!我家门口的小广场景色真美,有机会来到这里玩一玩吧,不美的话你就说说你家门口的景色吧。

7 描写石雕广场的作文

山东省嘉祥县的石雕公园坐落在萌山脚下萌山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的双手把石雕公园拥在怀中 站在萌山的山顶往下眺望,石雕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石雕公园的北面是一条石雕大道,大道两侧的石雕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石雕公园的西面是一个圆圆的小山丘,远远望去,像一个碧绿的蒙古包石雕公园的东面是一个人工湖,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湖边还有各式各样的小船……一群小鸭子从湖面游过,给人工湖增添了许多生机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石雕广场了石雕广场上有许多碧绿的草坪,这些草摸上去非常柔软,躺上去就像躺在席梦思上一样舒服石雕广场上有一台巨大的电视机,大约有三米高,两米宽,画面非常清晰如果你玩累了,可以躺在柔软的草坪上看电视,那真是太惬意了晚上的石雕公园更加美丽,广场上有音乐喷泉,音乐响起来,五颜六色的水柱直冲天空伴着轻柔的音乐,人们陶醉了,仿佛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瞧,石雕公园多美呀!她是嘉祥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嘉祥人民的骄傲长大后,我一定会让嘉祥变得更美丽。

8 四年级作文题是石雕广场

石雕公园坐落在萌山脚下。

萌山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的双手把石雕公园拥在怀中。 站在萌山的山顶往下眺望,石雕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石雕公园的北面是一条石雕大道,大道两侧的石雕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石雕公园的西面是一个圆圆的小山丘,远远望去,像一个碧绿的蒙古包。石雕公园的东面是一个人工湖,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湖边还有各式各样的小船……一群小鸭子从湖面游过,给人工湖增添了许多生机。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石雕广场了。

石雕广场上有许多碧绿的草坪,这些草摸上去非常柔软,躺上去就像躺在席梦思上一样舒服。石雕广场上有一台巨大的电视机,大约有三米高,两米宽,画面非常清晰。

如果你玩累了,可以躺在柔软的草坪上看电视,那真是太惬意了。晚上的石雕公园更加美丽,广场上有音乐喷泉,音乐响起来,五颜六色的水柱直冲天空。

伴着轻柔的音乐,人们陶醉了,仿佛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瞧,石雕公园多美呀!她是嘉祥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嘉祥人民的骄傲。

长大后,我一定会让嘉祥变得更美丽。

9 嘉祥石雕广场景点做文怎么写

现在弘扬国学孝道,可以主要写写嘉祥石雕公园的孝文化墙----- 嘉祥石雕公园浮雕孝文化墙简介 作者:刘亚 前言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基本的的道德规范之一。

提倡孝道,弘扬孝德,对当今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嘉祥是宗圣曾子的故里,曾子著《孝经》,倡孝道,孝传天下,人所共仰,因此亦被世人奉为“孝圣”。

嘉祥是孝文化的发祥地,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孝的传统美德。嘉祥县委、县 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作出了在全县实施孝德工程、打造“中国孝城”的决定。

为推进“中国孝城”的建设,特建立此孝文化墙。本孝文化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孝道历史,主要有《孝道的形成与发展》《武氏墓群石刻中的孝故事》两部分,意在用嘉祥的史迹展示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

二是孝道内涵,主要选取《孔子论孝》《孝经》《曾子二十四孝行》古代《二十四孝》《劝孝良言》等内容,力求告诉人们什么是孝和怎样行孝。三是孝德建设,主要介绍嘉祥的孝德实践和孝城建设,以及中国孝城歌、嘉祥县敬老爱老公约等内容,意在激励和引导嘉祥人,弘扬孝德,践行孝道。

中华孝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继承传统孝文化之精华并赋予孝以时代的新内涵。让我们同心同德,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弘扬孝文化,为传承文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打造孝城而努力奋斗! 第一部分 孝道历史展示区孝道的形成与发展远古至西周:孝观念形成时期女娲与伏羲像(嘉祥汉画像石)中国的孝观念起源很早,甲骨文就有“孝”字。

孝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血缘亲情,一是祖先崇拜。女娲、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图像人首蛇尾,是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图像中间还有一个活泼的儿童,这是一幅温馨的家庭亲情图画。

这既体现了祖先崇拜,又体现了血缘亲情。碧霞元君像(嘉祥青山寺泰山行宫)碧霞元君也称泰山娘娘,传说是殷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是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

过去人们往往把母亲作为血缘亲情的代表。嘉祥青山寺中,不仅有泰山行宫中的碧霞元君,还有子母殿中的送子娘娘,以及原来白玉宫中的白娘子,配殿中的麦王奶奶、桃花娘子等女神塑像,是亲情的象征。

惠济公像(嘉祥青山寺惠济公庙)嘉祥青山济公庙是西周诸侯小国焦国的宗庙,惠济公即焦国始君。周武王克商,封神农之后于焦。

商周时代祖先崇拜已经发展为一种祭祀文化。从天子到诸侯国到大夫都设有宗庙,用以纪念祖先。

惠济公庙是全国现存极少的西周诸侯宗庙,是祖先崇拜和祭祀文化的象征。春秋战国:孝道形成时期曾子像(嘉祥曾庙)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孔子的著名弟子,以孝著称,注重修身,被后世尊为“宗圣”。

孔子把孝纳入他的仁学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孝的思想。曾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孝思想,撰写了《孝经》、《本孝》、《立孝》、《大孝》和《事父母》等文章,构建了孝的理论体系,使孝成为儒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涌泉井图(嘉祥曾庙)曾子还积极躬行孝道。他照料父母“昏定晨省”,奉养“父母必有酒肉”,敬重父母“不过胜母之闾”,关心父母“不离亲一夕宿于外”。

父母去世后,“每读丧礼,泣下沾襟”。古籍说:“曾参行孝,枯井生泉”。

嘉祥曾庙有涌泉井,即由此而来。嘉祥曾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耘瓜台(南武城遗址)曾子故里南武城,在今嘉祥县满硐乡阿城村北,现存有城东墙,残长100多米。文物部门考证,此城最晚不会晚于春秋早期。

阿城是武城的音转。南武城北郊有耘瓜台,传为曾子耘瓜误断其根处,其台有二,南台约五亩,北台约三亩,20世纪70年代尚在,后被村民夷为平地。

汉代至清:孝治天下时期。奉老图(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从西汉开始,封建统治者推行以孝治天下。

采取一整套爱老敬老措施:汉文帝时赐天下老人粮、帛。汉武帝时规定,家有九十岁以上老人者,可让其服役的子孙回家养老。

汉宣帝规定,有祖父母、父母丧事者,免除徭役。还建立三老制度,以尊养老人。

以后封建统治者多有沿袭。任官图(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察举孝廉是两汉的主要选官制度,就是按“孝”“廉”的标准选拔官吏。

汉武帝时开始实行,令凡两千石以上官吏必须察举孝廉。以后形成制度,魏晋以后逐渐废弃。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墓主人武梁、武开明、武荣都是通过察举孝廉而进入官场的。金日磾敬母图(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从汉代开始,封建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特别重视孝道教化。

对孝行突出者给以奖励,对不孝者处以刑罚,并注重孝道宣传。金日碑是匈奴人,因他效忠汉朝,其母死后,武帝下诏将其母的像画在甘泉宫,金日碑每到甘泉宫必拜母亲画像。

这表明孝道教化已普及到大汉帝国的各个民族。武氏墓群石刻中的孝故事 韩伯榆被母笞出自武梁祠后壁画像。

韩伯榆年少时很调皮,常被母亲鞭打,可是从不哭。后来母亲年老了,再次打他,他却痛哭流涕。

母亲问他原因,他说:“过去母亲打时很疼,现在母亲打的不疼了,我想这是母亲健康不如从前了,所以哭了。”刑渠哺父出。

鲁迅曾经盛赞秦汉时期的文化风格:“遥想 多少闳放”,“毫不拘忌”,“魄力究竟雄大”。当时民族精神的“豁达闳大之风”对社会生活有全面深刻的影响。对于当时的艺术作品,鲁迅也有“惟汉代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肯定性评价。应当说,以富于进取性为基本特征的“闳放”、“雄大”的文化气象,是秦汉时期最突出的历史特征。

从生态环境史的视角考察,社会进步、经济繁荣都是在生态环境的舞台上完成的。秦 的生存空间,已经占据了今天中国国土的主体部分。秦代的人口,学者们有的认为在2000万左右,有的认为可能达到4000万。西汉户口最盛的时候,人口数字仍然不足6000万。当时的森林草场大多没有经受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川泽湖泊,也远较今天浩瀚。汉代瓦当所见“方春蕃萌”、“骀汤万延”、“涌泉混流”等文字,都反映了人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浓绿与蔚蓝的自然氛围。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指出:“在战国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到了秦朝和前汉(公元前221~公元23年)气候继续温和”(《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3月版,第495页)。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和现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多有相似之处。司马迁说,若拥有“渭川千亩竹”,其经济地位可以与“千户侯”相当。而以“竹竿万筒”为经营之本者,“此亦比千乘之家”(《史记·货殖列传》)。爰叔建议董偃请窦太主献长门园取悦汉武帝,说到顾城庙“有蔌竹籍田”(《汉书·东方朔传》)。西汉长安地区民间重视竹林经济效益的情形,又见于班固《西都赋》:“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以及张衡《西京赋》:“镍篱敷衍,编町成篁,山谷原隰,泱漭无疆。”所谓“泱漭无疆”,正可与汉代瓦当文字“泱茫无垠”对读。

《汉书·礼乐志》及《汉旧仪》都说到甘泉宫竹宫,秦汉考古资料中也多见竹结构建筑以及采用竹材作为辅助建材的文化遗存。竹林当时已经成为关中人“坐以待收”的“富给之资”(《史记·货殖列传》),但是并不能认为黄河流域的竹林都是人工培育的经济林。《后汉书·郭假传》记录了东汉初年郭伋为并州牧,“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美稷地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现今华中亚热带混生竹林区的北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致位于长沙、南昌、宁波一线。而华中亚热带散生竹林区的北界,则大致与北纬35°线重合。而秦汉时期竹类生长区的北界,已几近北河今天沙漠地区的边缘。居延地区有竹简出土,取材当不至于十分遥远。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述,汉安帝时羌人起义,“无复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可知陇山一带,竹材仍常以为习见器用。

山光水色,密林芳草,是汉赋作者特别乐于描绘的对象。司马相如《子虚赋》说到“蕙圃”所生,有“衡兰芷若,穹穷昌蒲,江离蘼芜,诸柘巴且。”扬雄《蜀都赋》所谓“泛闳野望,芒芒菲菲”,杜笃《首阳山赋》所谓“长松落落,卉木蒙蒙”,描绘了苍茫山野郁郁葱葱的景象。《南都赋》中有赞美汉代南阳地区山林之丰饶的辞句,清人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三说,《南都赋》中的“稷”就是水杉。然而现今“杉木林”以及“冷杉、云杉、铁杉林”的生长区,均距南阳相当遥远(西北师范学院地理系、地图出版社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地图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135页)。可见这是在人为作用破坏不很严重的状况下,秦汉植被显现出的原始自然生态。

汉代河西简牍资料中多见有关“茭”的文书遗存。“茭”,当指饲草。敦煌汉简有简文反映了有关“茭”的更具体的信息。我们看到有这样的简文:“……为买茭,茭长二尺,束大一韦。马毋谷气,以故多物故……”。按照汉尺与现今尺度的比率,“二尺”相当于46,2厘米。可见当时河西地区有规模可观的上好草场。“茭”、“束”的计量往往数以万计。居延汉简又有关于“伐苇”和“伐蒲”的简例。“苇”和“蒲”都是水生草本植物。“伐苇”数量一例竟然多至“五千五百廿束”,可以作为反映居延地区植被和总体生态条件的重要信息。

稻米,西汉时曾经是黄河流域主要农产。《汉书·东方朔传》所谓“关中天下陆海之地”,“又有秔稻、黎栗、桑林、竹箭之饶”,将稻米生产列为经济收益第一宗。西汉总结关中地区农耕经验的《汜胜之书》写道:“三月种杭稻,四月种秫稻。”关中地方还专门设置“稻田使者”官职,也说明当时关中稻米种植之普遍。

华北平原的湖泊在秦汉时期经历了扩张过程。有学者指出,“先秦至西汉时,河北平原的湖沼十分发育,分布很广”,“这些湖沼大多是由浅平洼地灌水而成的。因补给不稳定,所以湖沼水体洪枯变率很大。许多湖沼中滩地、沙洲和水体交杂,湖沼植物茂盛,野生动物如麋鹿之类大量生长繁殖”(邢铁、王文涛:《中国古代环渤海地区与其他经济区比较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上册,第64~66页)。秦汉之际的历史记载中,多见有关“泽”的历史记录。陈涉暴动,起事大泽乡,乡名“大泽”,不会和“泽”没有一点关系。《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刘邦“到丰西泽中”“止饮”随即又“夜径泽中”斩蛇的故事,是“丰西”有“泽”。又《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说彭越“常渔巨野泽中,为群盗”。则是有关“巨野泽”的记载。项羽在垓下决战中走向最终的失败,也曾经有“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的遭遇。

可知当时黄河下游及江淮平原,多有“泽”的分布。湖泽的密集,是当时黄淮海平原显著的地貌特征之一。邹逸麟曾据文献资料,得知周秦以来至西汉时代,黄淮海平原上见于记载的湖沼有46处,其中河北平原11处,黄淮平原33处,滨海地区2处。邹逸麟说:“事实上古代黄淮海平原上的湖沼,远不止此”(《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版,收入《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版)。就关中地方而言,据历史资料所知当时自然水面和人工水面其规模之广阔和分布之密集,也与我们现今所看到的当地地理面貌有所不同。著名的昆明池,根据2005年4~9月考古钻探资料,池岸周长176公里,池内面积约166平方公里,约合汉代360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唐昆明池遗址的钻探与试掘简报》,《考古》2006年10期)。

昆明池虽然一般都认为是人工湖,但是号称“周回四十里”的规模,不是短期之内可以完工的。《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说,“元狩三年夏,大旱。是岁发天下故吏伐棘上林,穿昆明池。”是当“大旱”之时,开工穿昆明池。“大旱”发工的说法,暗示昆明池址原先可能已有积水。据推断,工程的主要内容除开浚外,还包括修筑堰堤。也就是说,昆明湖,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工湖。有关秦汉时期水资源的资料,使我们得到了自然史的新认识。注意相关研究收获,可以得到若干启示。例如,黄河在西汉时期决溢频繁,而东汉河患则明显减轻。王景治河后,黄河出现了长期安流的局面,对于其原因的探讨,除注意工程技术措施及水土流失状况而外,似乎也应当关注河水流量本身可能发生的变化。

秦汉时期的生态环境条件,使得野生动物的分布呈现特殊的历史面貌。犀牛、野象、鹿的分布,灵长目动物如金丝猴的分布等,都占据了今人难以想象的广阔地域。由于山林开发不充分,“虎暴”和“虎灾”曾经严重威胁社会生产生活。《后汉书·宋均传》:“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似乎也可以说明由于当地经济开发落后于中原地区,当时华南虎的数量曾经十分惊人。史书有“光和三年正月,虎见平乐观,又见宪陵上,啮卫士”的记载。平乐观在洛阳城西近郊,是洛阳车马会聚、人声喧腾的重要社交中心之一。宪陵是汉顺帝陵,汉灵帝光和三年(180)正月,距顺帝入葬不过35年,推想仍当维护精心,禁卫严密,可见虎患确实危及京都附近的宫苑重地和皇家陵区;而《论衡·遭虎》所谓“虎时入邑”,《论衡·解除》所谓“虎狼入都”,都非耸人听闻之谈。秦汉时期虎患危害的地域十分广阔,因而时人曾视倭人居地无虎为奇闻。

在秦汉时期的社会礼俗、学人论说以及 法令中,都可以看到反映山林保护意识的内容。秦 生态环境观的形成和影响,有民间神秘主义观念的基础,也有为当时知识阶层普遍认同的自然意识的作用,这些理念因素影响国家管理者的行政倾向,而相应的法令又反作用于民众的心理和行为,强化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规范。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田律》中也可见关于山林保护的条文,其整理小组的译文是:“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不准采取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鸟卵和幼鸟,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和网罟,到七月解除禁令。只有因有死亡而需伐木制造棺椁的,不受季节限制。居邑靠近养牛马的皂和其他禁苑的,幼兽繁殖时不准带着狗去狩猎。”

这样的法律规定,可以看作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山林保护法。其内容之严密细致,说明其中的行为规范已经经历了逐步成熟完善的过程。正如整理小组所指出的,“到七月而纵之”即“开禁”,正与《逸周书·大聚》中的如下内容相合:“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第27页)。甘肃敦煌悬泉置汉代遗址发掘出土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泥墙墨书《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其中也规定从正月直到八月,大小树木都不得砍伐,待秋后“草木零落”时才可以有选择地砍伐。而“中(仲)春月令”又有禁止焚烧山林行猎的内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文物》2000年5期),这是作为最高指令——诏书颁布的。书写在墙壁上,是为了扩大宣传,使有关内容能够众所周知。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言辞。其中说道:“德上及飞鸟,下至水虫草木诸产,皆被其泽。然后阴阳调,四时节,日月光,风雨时。”(《汉书·晁错传》)“德”及“草木”,万物“皆被其泽”的说法,当然是儒学者的宣传,论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四时节”,“风雨时”。然而这其实也是值得重视的体现当时进步的生态环境观的表述,是生态环境保护史上一种开明的见解。

反映秦汉时期社会生活的绘画多见表现林木繁盛的画面,体现了当时人对“茂树荫蔚”情境的向往。熹平三年《娄寿碑》中有“甘山林之杳蔼”,“杳蔼”就是形容山林之茂密、苍茫、幽深。所谓“甘山林之杳蔼”,反映了秦 的一种生活态度,而通过有关民间礼俗,也可以了解当时社会对自然山林的爱护。

世人常以七十二名泉,描述古城济南泉水之多。七十二泉的说法始于700年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了济南72个名泉。此后,便有济南七十二泉之说。元代于钦纂《齐乘》,书中把72泉的名字、位置转录了下来。文载:历下名泉有:曰金线,趵突东。曰皇华、曰柳絮、曰卧牛,金线东。曰东高、曰漱玉,金线南。曰无忧、曰石湾,趵突南。曰酒泉、曰湛露,无忧西。曰满井、曰北煮糠,趵突北。曰北珍珠,白云楼前。曰散水、曰溪亭,北珍珠东。曰濯缨,北珍珠西。曰灰泉,濯缨西北。曰知鱼,灰泉东南。曰朱砂,灰泉西。府城内灰泉最大,自北珍珠以下皆汇于此,周围广数亩,当是大明湖之源也。曰刘氏,北珍珠西北。曰云楼,刘氏南。曰登州、曰望水,万竹园内。曰洗钵,登州东北。曰浅井、曰马跑,洗钵西南。曰舜泉,舜祠下。曰香泉。舜泉西。曰鉴泉,舜泉南。曰杜康,南舜庙。曰金虎、曰黑虎,李承务巷。曰东蜜脂,金虎西南。曰西蜜脂、东蜜脂西。曰孝感,孝感坊内。曰玉环,同知巷前,今县衙内。曰罗姑,塌竹巷东。曰混沙、曰灰池,城西南角场下。曰南珍珠,铁佛巷东。曰芙蓉,姜家亭前。曰滴水,又名清泉,西务北。曰灰湾、曰悬清,城西五龙堂东。曰双桃,城西丁子街北。曰温泉,城西石桥北城下。曰汝泉,神通寺内。曰龙门,一名龙泉,神通寺东。曰染池,龙门东。曰悬泉,中宫东。曰都泉,中宫东南。曰柳泉、曰车泉,中宫东远东庄。曰煮糟,四里山南。曰炉泉,南山下。曰白虎,曰甘露,大佛山。曰林汲,佛峪内。曰白泉,王舍店北。曰金沙,曰白龙,龙洞山中。曰花泉,张马泊。曰独孤,灵岩寺。曰醴泉,黉堂岭北。曰浆水,盘龙镇东南。曰南煮糠,葛山窝北。曰苦苣,柳埠东。曰熨斗,梨峪门家庄。曰鹿泉,石固寨。曰龙居,长城岭西。合趵突、百脉,总七十二。

明代,山东按察司佥事、诗人晏璧作《济南七十二泉诗》,对72泉,逐一吟咏。诗中有13个泉名不同于《名泉碑》,新收录了朱公泉、白公泉、双女泉、北漱玉泉、南甘露泉、黑龙泉、鹿跑泉、胡桃泉、白花泉、明水泉、鱼池泉、悬珠泉、道士泉。《名泉碑》中的朱砂、云楼、鉴泉、金虎、灰湾、汝泉、煮糟、炉泉、白虎、林汲、花泉、鹿泉、百脉等13个名泉未咏录。《名泉碑》中的漱玉、溪亭、知鱼、滴水、悬清、苦苣6泉,也分别改为南漱玉泉、王氏溪亭泉、知鱼池泉、清水泉、贤清泉、莴苣泉。另外《名泉碑》中的独孤泉、醴泉,也由长清灵岩和章丘黉堂岭改到了历城天麻岭和康王山醴泉寺(又名四合寺)。

清代,在济南任(同考官)职的文人郝植恭作《济南七十二泉记》。又记有72个名泉,文中又新记录了响泉、冷泉、胭脂泉、当道泉、菩萨泉、双忠泉、窦姑泉、腾蛟泉、虎泉、草泉、南叵罗泉、枪杆泉、试茶泉、琴泉、琵琶泉、印泉、锡杖泉、麻披泉、天镜泉、水帘泉、涌腾泉、团圆泉、避暑泉、冰冰泉、槿,计25处名泉。《名泉碑》和《济南七十泉诗》中的36处泉未收记。综上所述,历史上关于七十二名泉的记载共有3处,所列名泉达110个之多。

  刮 痧

  中医疗法

  基本介绍

  刮痧来历

  刮痧疗效

  “痧”的概念

  手法详述

  历史发展

  一、中医疗法

  基本介绍

  刮痧(Skin scraping) ,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来历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刮痧疗效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二、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 ”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六)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痧症中医的“痧症”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

  痧症多胀。所谓胀,就是痧症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明、清时代,我国有位对痧症有研究的医生叫郭志邃的,曾写过《痧胀玉衡》,就是一本介绍痧症的专门书籍。

  “痧”的概念

  又叫做“瘴气”等。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从广义来讲,一方面是指“痧”疹征象,即痧象;另一方面是指痧疹的形态外貌,即皮肤小现红点如粟,它以指循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清代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它是许多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在体表皮肤的—种共性表现。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统称之为“痧证”,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痧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什么病?目前尚难确定。痧证所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存中医古籍中,有关痧证的记载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痧惊合壁》—书就介绍了40多种痧症,连附属的共计100多种。根据其所描述的症状分析:“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破伤风;“坠肠痧”类似腹股沟斜疝;“产后痧”似指产后发热;“膨胀痧”类似腹水;“盘肠痧”类似肠梗阻;“头疯痧”类似偏头痛;“缩脚痈痧”类似急性阑尾炎等。此外民问还有所谓寒痧、热痧、暑痧、风痧、暗痧、闷痧、白毛痧、冲脑痧、吊脚痧、青筋痧等,名目繁多。

  从狭义来讲,痧证是特指一种疾病。古人认为,痧证主要是内风、湿、火之气相搏而为病。天有八风之邪,地有湿热之气,人有饥饱劳逸。夏秋之际,风、湿、热三气盛,人若劳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常发痧证。—年四季都布发生痧症的可能,但以夏秋季为多见。痧证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根据病情轻重,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一般表现与急重表现:1)一般表现:多表现为头昏脑胀,心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意无力.胸腹灼热。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邪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为蓄为淤;遇食积痰火,结聚而不散.则皖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2)急重表现:起即心胸憋闷烦躁,胸腔大痛,或吐或泻,或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甚则卒然眩晕昏例,面唇青白,口噤不语,昏厥如尸,手足厥冷,或头额冷汗如珠,或全身无汗,青筋外露,针放无血,痧点时现时隐,唇舌青黑,均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现代医学认为,痧是皮肤或皮下毛细血管破裂,是一种自然溶血现象,易出现在经络不通畅,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它不同于外伤淤血、肿胀。相反,刮痧可使经络通畅,淤血肿胀吸收加快,疼痛减轻或消失,所以刮痧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手法详述

  古钱币是刮痧疗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经发展到专业工具:刮痧板。

  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应用于疏通经络方面。常见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疗效比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注意事项

  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常见问题解答

  ★在刮痧的过程中和刮痧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出痧”会损害皮肤吗?红红的皮肤何时能恢复正常?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

  ★刮痧的工具有很多,使用哪一种最好呢?

  如同刮痧法一样,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溏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

  现在推荐两种刮痧板:

  1、木鱼石刮痧板,木鱼石刮痧板是现今为止最好的刮痧板之一,其刮痧效果非常明显,风靡各大刮痧美容机构。

  2、也可以选择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另外,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历史发展

  中国刮痧健康法是在传统刮痧疗法的基础上的继承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刮痧工具外部构造、表面光洁度等方面更加适合人体各部位刮痧的需要,而且以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更加体现了绿色生态自然之法的特点,而且亦避免了金属类器械所造成的疼痛、易伤皮肤、产生静电等不良反应,亦避免了瓷器类、生物类器械易碎、不易携带等因素,还避免了现代化学用品如塑料制品给人体皮肤可能造成的危害。

  中国刮痧健康法不仅在刮痧工具上选择更为合理,而且更在刮痧手法上结合按摩、点穴、杵针等手法,使刮痧成为不直接用手的按摩、点穴疗法,不用针刺入肉的类杵针样的针灸疗法,不用拔罐器的拔罐疗法。

  由于以上特点,中国刮痧健康法的治疗范围得到的扩大,已能治疗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外科、皮肤科、伤科、眼科等十一大类400种病症。在理论方面,中国刮痧健康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比传统刮痧疗法的经验方法有系统地提高。

  刮痧疗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由原采粗浅直观单一经验的治疗方法发展到今天有系统中医理论指导,有完整手法和改良工具,适应病种广泛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绿色生态自然疗法。中国刮痧健康法以其易学、易会、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特点必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刮痧能治哪些病?

  刮痧可治许多病,举凡中暑、感冒、头痛、胃炎、腹痛、失眠、疲劳、风湿性关节病、慢性腰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症、扭伤、五十肩、落枕、心悸、呼吸困难、高血压、贫血、经痛、生理不顺、肥胖、精力减退、近视、咳嗽吐痰、扁桃腺炎、呃逆、胃痉挛、食欲不振、下痢、晕车、宿醉、精神衰弱、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冷虚症、乳汁不足、膀胱炎、儿童虚弱体质、夜尿症、气喘、湿疹、荨麻疹、肿瘤、肝炎、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常见病、急重病、疑难病的防治中,皆有一定或立竿见影的效果。

  另外坚持实施循经走穴刮痧健康法,治疗妊娠纹、静脉曲张、增加儿童身高,提高视力,增强智能等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经临床验证,凡针灸、指压、拔罐、气功可以解决的病症,用吕教授刮痧健康疗法更是容易办到。若能彻底实施吕教授健康法的三步曲:排毒、刮痧加调理,重获健康幸福的人生,更是指日可待的了!

  刮痧为什么能治病?

  因为刮痧依据患者的病变和体质,辩证循经选穴,实施不同手法,使被刮拭过的经络和腧穴的微循环得以改善。起到调气行血,疏经通络,活血化瘀,营养组织细胞的作用。从而改善和纠正了阻经滞络的气滞血瘀,使经络通畅。经穴的循经感传以及其与相关的脏腑、器官的康复联系效应。使牌病理变化的脏腑器官和组织细胞,得以营养的补充,正扶邪祛,阴阳协调,人体的腑康脏健自身愈病能力得以恢复,人与自然适应能力得以平衡。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 31 百会穴的别名 32 出处 33 穴名解 34 特异性 35 所属部位 36 百会穴的定位 37 百会穴的取法 38 百会穴穴位解剖 381 层次解剖 382 穴区神经、血管 39 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310 百会穴主治病证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3112 灸法 312 百会穴的配伍 313 文献摘要 314 百会穴研究进展 3141 对血压的调整作用 3142 退热作用 314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144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145 对痛阈的影响 3146 对胃分泌的影响 3147 对脑电图的调整作用 3148 治疗子宫脱垂 3149 治疗小儿脱肛 31410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31411 降低cGMP 31412 降低尿素氮含量 31413 对性激素的影响 31414 矫正胎位 4 太阳、少阳、阳明·三阳 5 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五会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阳五会 1 拼音

sān yáng wǔ huì

2 概述

扁鹊治虢太子尸厥,“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

三阳五会有二解:1经穴别名;2太阳、少阳、阳明的总称、五会乃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1]

三阳五会又称三阳五输。见《韩诗外传》。[1]

3 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

三阳五会为经穴别名,指百会穴[1]。见《针灸甲乙经》。

穴位 百会 汉语拼音 Baihui 罗马拼音 Paihui 美国英译名 Hundred Meetings 各

号 中国 GV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9 富耶氏 IVG19 德国 LG19 英国 Gv20 美国 Go20

百会为经穴名( Bǎihuì GV20,DU20)[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巅上(《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三阳(《针灸大全》),五会(《针灸大全》),顶上(《脉经》),泥丸宫(《本事方》),天满(《针灸资生经》),维会(《针经标幽赋》)。属督脉[2]。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2][4]。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2]。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2]。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头痛,头胀,昏厥,眩晕,癫狂,痫证,癔症,瘛疭,阴挺,痔疮,中风失语,健忘,不寐,颠顶痛,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心烦,失眠,惊悸,久泻,痢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喘息,虚损,现代又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等。

31 百会穴的别名

巅上(《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三阳(《针灸大全》),五会(《针灸大全》),顶上(《脉经》),泥丸宫(《本事方》),天满(《针灸资生经》),维会(《针经标幽赋》)。

3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督脉足太阳之会。

33 穴名解

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2]。

百,《说文》:“十十也”,乃众多之称。会,有会合之义。穴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百脉百骸皆仰望朝会。《针灸大成》云:“犹天之极星居北。”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也,故曰头为诸阳之会。道藏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故名“百会”。所谓“天”者,以其居人身之最上也。所谓百神者,有关全身之神识也。[5]

本穴曾名为昆仑。盖头为昆仑,以中国地势论,境内群山以昆仑为巅首,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有“昆仑”穴位,故本穴“昆仑”之名因之不传。[5]

34 特异性

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2][4]。

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的交会穴[2]。

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6]。

35 所属部位

头顶[7]

36 百会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8]。

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4]。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正坐取之[2]。

正坐位。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百会穴在督脉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37 百会穴的取法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2]。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2]。正坐取之[2]。

正坐,于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前1寸处取穴,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9]。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38 百会穴穴位解剖

百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枕大神经,额神经的分支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

3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2]。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10]。

38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滑车上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10]。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4]。

39 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百会穴具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的功效。

百会穴有醒神志、苏厥逆、平肝熄风、升阳固脱等作用[2]。

百会穴具有平肝熄风、醒神苏厥、升阳固脱的作用,故以治疗督脉病、神志病及气虚下陷证为主[6]。

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手足少阳、足太阳三阳经,以及足厥阴经和督脉交会于此。本穴是治疗督脉病、神志病,以及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和风热上攻引起的头部疾患的要穴。[6]

督脉为“阳脉之海”,百会穴又位于头顶部,可升提阳气,且督脉起于胞中,经 部贯脊上行,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以及《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病在下者高取之”的治疗原则,百会穴是治疗气虚下陷证的常用穴。[6]

百会穴有清头散风、开窍醒神、回阳固脱之功,主治头痛,眩晕,耳鸣,鼻塞,中风失语,癫狂,脱肛,阴挺。[5]

百会穴处人身最上,四围各穴罗布有序,大有百脉朝宗之势,犹地理学之世界屋脊,在人身则总摄阳经之汇也。后世以为治疗头部诸病之总穴。但以其地位至高,不免有如《易经》所云之乾元亢九之弊。故有时虽用泻法,而反升提。何则?因人身血气循环有压力亦有浮力。热邪与浮力结合,故有时降之不下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