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出于哪部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出于哪部古籍?,第1张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出于哪部古籍?

1道德经

2吕氏春秋

正确答案:吕氏春秋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司马光砸缸

故事发生在河南光山县现司马光宾馆{县委招待所}内,为宋代官衙遗址,内有司马光砸缸的雕像。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你是否已经初中毕业了还是还没有上初中呢?初中毕业的你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古诗文吧?你还记得多少呢?在你的脑海中是否还记得《神仙传董奉》《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孟子梁惠王上》《左传定公三十年》这一系列的文言文呢?你还记得这些文言文里面所讲的一些内容吗?如果你忘记了,那么我们就再来温习一遍吧!而那些还没有上初中的朋友们,你也来先预习一遍吧!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喻指良医。《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朱熹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亦此意也。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常谨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后遂以上池、窥垣以喻医术高明。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马时可的《上池杂说》,清代陈养晦的《伤寒五法》附《伤寒论》,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窥垣秘术》。

通过温习以上的这些文言文,你是否想起来了呢?内容一定有所充实吧?好了,如果还没有记住的,快来再和我们一起来复习一遍吧!争取把这些古籍典故全记住哦!

这则故事是真的。想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在路过周的时候,他碰到了太上老君,相谈甚欢。太上老君送别他的时候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入丹炉。”然后就把孔子塞到八卦炉里,烤了七七四十九天。孔子入炉后,钻进巽宫位下,炼成了能一眼看破妖怪的火眼金睛。之后,便有了这则故事。

故事中孔子虽然有看破蚱蜢怪的火眼金睛,但不知昆虫学学得怎么样。其实,古文中的“蚱”兼指蝗科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其中颇有一部分本来就是以成虫越冬的,这与常以若虫或卵越冬的蟪蛄(蝉)并不一样。先秦时代气候较热,可以成虫越冬的“蚱”即使在北方应该也不罕见。此外,这个“蚱”都已经成精了,要是连个冬都越不了,这样费力修仙似乎也太不值得了吧?

遗憾的是,这个孔子见妖怪的故事,虽然看起来特别真,其出处却是个谜。我回忆再三,也想不到这个故事出自哪部古籍。我在几种专业的古代文献语料库检索了二三十亿字的传世古代文献,也完全没找到这则故事的任何痕迹。

在古籍中找来找去也不到,我只好转到现代图书资料库中去检索一下。终于,在《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中,找到了这则故事所谓的“原文”。不过,这则“原文”读下来,好像有点奇怪的感觉。子贡问时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这段古文,怎么通篇都有点不对?这是用某种我们尚未见过的古代方言写的吗?“夫子乎”、“何劳先生也”、“知也”都是什么鬼?两个人面对面聊了好几句了,为啥突然又说“子贡见之曰”呢?

事实上,从传世文献看,历史上的孔子似乎并不主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的三条交友原则(“益者三友”)中,第一条就是“直”。他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认为喜欢顺着别人的“乡愿”是“德之贼”。面对朋友的错误,就应该“忠告而善道之”。就算对方不听劝,孔子给出的方案B也不过只是“不可则止”,根本没有顺着人家胡说八道的道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