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一部戏穿越九个朝代,《典籍里的中国》都有哪些看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3收藏

撒贝宁一部戏穿越九个朝代,《典籍里的中国》都有哪些看点?,第1张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2月12日)晚8点,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正式首播。古今两代读书人伏生和撒贝宁跨越数千年识读《尚书》 。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总台精心策划、倾力打造的开年创新力作,一经播出,就以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直指人心 。

**级别的穿越题材戏剧全网刷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作为总台旗舰频道,是传播主流价值的主阵地,也是创新创优的示范田,这两年推出的《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主持人大赛》《开学第一课》等多档节目,成为代表总台出品的原创精品与业界标杆。

**级质感

节目在舞美、服装、道具尤其是表演上呈现出**级质感,观众大有在电视上看了一场**级的顶尖话剧的酣畅体验。

一部戏穿越九个朝代

到惊喜的是,节目里撒贝宁穿梭于上古时期、商朝、春秋、战国、汉代、唐代等数个朝代,和古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对话,更有“今穿古”“古穿今”双向穿越。

倪大红让《尚书》“活”起来了

倪大红用不显山露水的表演惊艳无数年轻网友,他在举手投足间将2000多年前倾尽一生读《书》、护《书》、传《书》的老人,刻画得入木三分。古今穿越,对话先贤,《尚书》“活”起来了!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破题点,《典籍里的中国》对蕴含在古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

“文化之链”

《典籍里的中国》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是足够有兴奋度的。

节目播出后,片中提及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满招损谦受益”等经典名句,观众们看懂了,记住了,而且这些精辟有力、耐人寻味的句子能在脑海中反复回荡;

从“华夏自古一体”的文化溯源,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传承发展,思想的珍珠被串联成“文化之链”,努力构建着文明的脉络和历史的图谱。“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总台的最新文化力作,彰显着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着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期待《典籍里的中国》为我们展示更多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有啊,中国不是没有杀人的武术,只不过这种东西国家非常忌讳。也就是说,武术并不是舞术……而是因为现在和平的时代,天下禁武,把武术变成了舞术。比如萨沙讲史里,就讲了一个武林高手杀人犯,拳头杀人的深圳之虎乔立夫,他杀害的三个人,全都是用拳头打死的,一拳毙命…………看到这样的案件,更要让现在的人严管武术了,也许再过几十年,就真的变成名副其实的舞术……

实战的剑法,在战国时候古籍里就记载了越女论剑,可能是最古老的实战剑技了,也就是越女剑法。据说越王勾践还专门聘请她做教师。要说剑法是纯套路是不对的,至少在战国到汉朝的时候,剑都是主战兵器。那时候,对付大戟的兵种就是连镗兵,连镗兵的标配就是左手持镗右手拿剑,一手钩挂住另一只手就劈刺。

提到《楚辞》,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离骚》,或“天问一号”的名称缘起之作《天问》,但相信在看完本期节目后,大家一定会记住《楚辞》中另一首不朽的诗篇《橘颂》。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颂》开创了诗歌咏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荆楚之地的撒贝宁,自称是屈原的“小同乡”。这次拜访,撒贝宁特地带了一箱来自屈原故乡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泪流满面。

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屈原的热泪为何而流?假如亲见“天问一号”,屈原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本期节目将再度上演一场动人的相遇。

既在对话中感悟屈原为何叩问天道,又带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国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诗写进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续他“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内容梗概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楚辞》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

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兼收并蓄

公元581年,隋代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面。隋文帝为了显示自己统一国家的功绩和国力强盛,于开皇初年(公元581-585年)集中整理了南、北朝各族及部分外国乐舞,制订《七部乐》,后来发展成《九部乐》,使宫廷燕乐得到空前发展。

唐代是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唐代的舞蹈艺术也得到高度的发展。唐代宫廷设置的各种乐舞机构,如教坊、梨园、太常寺,集中了大批各民族的民间艺人,使唐代舞蹈、音乐成为吸收异族文化精华的载体,反映出唐人自信而又宽怀的恢宏气量。“坐部伎”和“立部伎” 这些宫廷燕乐,都是吸收了各民族乐舞而创制的新型乐舞节目,在内容上则都是歌功颂德的。

唐代的乐舞活动也渗透于社会的各阶层,上至宫廷,下至庶民百姓,在节庆和宴饮中,乐舞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在一般宴会中表演的小型舞蹈,按其动作特征和风格,可分为“健舞”和“软舞”。“健舞”是指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著名的有《剑器舞》、《柘枝舞》、《胡旋舞》等。“软舞”则舞姿优美柔婉,节奏舒缓,著名的有《春莺啭》和《绿腰》。

唐代的舞蹈尚有由乐器演奏、舞蹈和歌唱组成的多段体乐舞套曲──歌舞大曲,如《霓裳羽衣舞》。此外,民间还有一些带故事情节的、有人物角色的歌舞戏,如《踏谣娘》等。 隋唐宫廷燕(宴)乐,用于朝会大典。隋统一全国后,集中整理了南、北朝各族及部分外国乐舞,制订《七部乐》:一、《国伎》;二、《清商伎》;三、《高丽伎》;四、《天竺伎》;五、《安国伎》;六、《龟兹伎》;七、《文康伎》,即《礼毕》。隋大业中(公元605-608年间),增《康国伎》和《疏勒伎》,同时将《清商伎》列为首部,改《国伎》为《西凉伎》,遂成《九部乐》。

唐初宫廷乐舞继承隋制,《九部乐》保持原貌。公元637年废《礼毕》,640年将歌颂唐朝兴盛的《燕乐》列为首部,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宴群臣,加奏《高昌伎》,始成《十部乐》。

宫廷设置以上诸乐部的目的,是显示国力强盛,其中两部乐舞,即《燕乐》、《清商》属中原汉族风格,其馀八部均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是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乐舞。舞者服饰均为美化的民族服装。经过宫廷的整理,有一定的演出制度与规范,所有乐曲及乐工人数、服饰,所用乐器及采用何种歌曲、舞曲、解曲等,均有所规定。《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兼有礼仪性、艺术性,并且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是中国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宫廷燕乐。 《破阵乐》

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破阵乐》,又名《七德舞》。李世民为秦王时,军中流行歌颂其武功的歌曲《秦王破阵乐》。李世民即帝位后,在宫廷大典中演奏。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用此曲编成《破阵乐》舞蹈。 舞者120人,披甲执戟而舞。舞蹈队形:左圆右方,前有战车,后有队伍。时而成横队排列的“鱼丽阵”,时而又变纵队排列的“鹅鹳阵”。中间成箕形张开,如两翼舒展。舞队屈伸交错,首尾相应。全舞分三大段,每段四次变化阵势。伴奏用大鼓,曲调有龟兹声,急、缓的击刺动作,合着雄壮的歌声。“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具有浓郁的战阵生活气息。

唐代宫廷燕(宴)乐《立部伎》、《坐部伎》中,都有人数不等的《破阵乐》。唐太宗死后又将《破阵乐》改名《神功破阵乐》,成为祭祀用的武舞。唐玄宗时曾用数百宫女舞《破阵乐》,变成供欣赏的表演性舞蹈。晚唐藩镇割据,国势日衰,各藩镇仍有舞《破阵乐》的,但规模很小,仅10人而已。

《破阵乐》随唐太宗英名远播,影响深远,名传中外。唐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印度戒日王和拘摩罗王都曾用钦慕的口吻谈到《破阵乐》。日本雅乐舞蹈中至今存有《秦王破阵乐》,据传是由唐朝传入日本的。 《霓裳羽衣舞》

“大曲”是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相结合的多段歌舞曲。开始是一段节奏自由的乐器演奏,叫“散序”;接着是行板的歌唱(有时插入舞蹈),叫“中序”;最后是节奏急促,起伏变化的舞曲,叫“入破”。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是唐玄宗李隆基部分地吸收了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印度《婆罗门曲》编创的。作者力图描绘虚幻中的仙境。刘禹锡诗有:“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句。此外,也有唐明皇游月宫作《霓裳羽衣》的传说。

《霓裳》音乐“散序”部分,优美动听。“中序”入拍起舞。舞者扮成仙女模样,服饰典雅华丽,头戴步摇冠,上身穿羽衣、霞帔,下身着如霓虹般淡彩色裙(亦有月白色裙)。舞姿轻盈柔曼,飘逸敏捷,“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入破”以后是快节奏的舞段,舞蹈动作繁复激烈,全舞在长引一声中结束。

此舞以杨贵妃(玉环)表演最著名。她曾自夸说:“霓裳羽衣一曲,足淹前古”。《霓裳羽衣舞》的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及群舞。

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描绘了一对似仙女般美丽的舞者所作的精彩表演。她们时而点头相招聚拢,时而挥袖散开,她们的表演引人入胜,白居易曾叹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文宗时,由几百宫女组成的大型队舞,表演《霓裳曲》。舞者执幡节为舞具,着羽服,饰珠翠,飘然而舞,好似仙鹤在空中飞翔。

《霓裳羽衣》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宫廷乐舞,是唐代的保留节目,也是中国古代舞蹈中有相当影响的一部作品。后世有一些舞蹈家,依据可见的历史资料和自己的意想,新编成《霓裳羽衣舞》。 《剑器舞》

唐代著名“健舞”(指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剑器》,舞姿健美,气势磅礴。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描写公孙大娘在民间表演《剑器舞》的场面,使人惊心动魄:有如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又如群仙乘龙飞翔。激烈处,如雷电袭来;静止时,如江海凝波。

公孙氏被召入宫表演,其技艺之精湛,高手云集的宜春院及梨园都无人能比得上。《津阳门诗》描写节日宫中献演盛况,有“公孙剑技方神奇”句。该诗作者郑隅自注:“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

公孙氏舞《剑器》,节奏鲜明,舞姿雄健,富于变化。 其浏漓顿挫之势,给草书家张旭、怀素以启示,因而草书大进。姚合《剑器词》有:“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今朝重起舞,记得战酣时”句,可知《剑器舞》是一个富于战阵生活气息的舞蹈。《剑器舞》曾传入朝鲜,朝鲜古籍《进馔仪轨》绘有《剑器舞》图。宋代宫廷队舞“小儿队”有《剑器队》,还有《剑器》大曲。

唐代的《剑器舞》是继承了前代的剑术。今日武术、戏曲、舞蹈中舞剑的各种技法,更是从古代剑舞发展而来。 胡旋舞是唐代著名健舞,原为中亚一带的民间舞。唐有“胡旋女,出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之说。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均有《康国乐》部,“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舞蹈伴奏以鼓为主。舞蹈特点是快速连续的多圈旋转。唐诗描写该舞旋转美姿如回雪飘飖,似蓬草飞转,像羊角旋风,若奔车轮盘。纵横腾踏应弦鼓,千匝万转不停歇。旋转舞动之急速,致使观众难分背与面。

敦煌220窟唐代壁画伎乐天急转如风的舞姿图,以及宁夏盐池唐墓出土的石刻舞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胡旋舞》的风姿。

唐代盛行《胡旋舞》,白居易《胡旋女》诗:“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圈转”,由此可见,《胡旋舞》在唐代真是风靡一时。至今中亚新疆一带的民间舞,在舞至高潮时,舞者常会快节奏的连续旋转来抒发内心欢乐的激情。

唐代除专门表演《胡旋舞》的舞伎外,杨贵妃、安禄山、武延秀等均是舞《胡旋》的能手。 唐代著名健舞《胡腾舞》,是从石国(今中亚乌兹别克的塔什干一带,唐属安西都护府管辖)传来。舞者头戴尖顶帽,身穿窄袖“胡衫”,腰束带,足穿锦靴。舞蹈以跳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为主。刘言史的《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以“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的诗句,描写空转和快节奏的繁复舞步。李瑞的《胡腾儿》诗有:“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句,描写舞者表情生动,舞动激烈,以快速的腾踏舞步,环绕急行以及反手叉腰等各种舞姿的变化等等。

至今中国新疆和中亚一带的民族民间舞中,还有跳跃动作多,踢踏节奏复杂,技巧高难,风格豪放的男子舞蹈。

西安东郊出土唐代苏思勖墓乐舞壁画,一高鼻深目的胡人男子, 立于毯子上,扬臂吸腿,似在一激烈的腾跳后,刚刚落地的姿态。史家认为这与唐诗描写的《胡腾舞》颇有相似之处。宋代宫廷队舞的小儿队中也有《醉胡腾队》。 《柘枝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著名“健舞”。唐卢肇《湖南观双柘枝舞赋》中,有“古也郅支之伎,今也柘枝之名”句。郅支为西域古城名,在今中亚江布林一带。

《柘枝舞》原为女子独舞,身着美化的民族服装,足穿锦靴;伴奏以鼓为主,舞者在鼓声中出场。章孝标《柘枝》诗有:“柘枝初出鼓声招”,白居易《柘枝妓》有“连击三声画鼓催”。舞姿变化丰富,既刚健明快,又婀娜俏丽。舞袖时而低垂,时而翘起,即诗中所谓“翘袖中繁鼓”、“长袖入华裀”。快速复杂的踏舞,使佩带的金铃发出清脆的响声。观者惊叹舞姿的轻盈柔软。舞蹈即将结束时,有深深的下腰动作。唐诗中对《柘枝舞》的描述,与今日新疆流行的《手鼓舞》有许多相似之处。

《柘枝舞》在中原广泛流传后,出现了专门表演此舞的“柘枝伎”,并由独舞发展成双人舞,后又有两个女童先藏在莲花中,后出来起舞的软舞《屈柘枝》。其舞蹈风格、表演形式均已有很大变化。 西安唐代兴福寺残碑侧有二女脚踏莲花,相对起舞的石刻,可能与唐《屈柘枝》舞有关。 《春莺啭》是唐代著名“软舞”。据《教坊记》载,“春莺啭”是高宗早晨听到莺叫声,命乐工白明达写曲,并将这个曲子称为《春莺啭》。白明达是著名龟兹(新疆库车)音乐家,所作乐曲可能有一定龟兹风格。

唐人张佑《春莺啭》诗有:“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描写宫中技艺最高的“内人”,表演《春莺啭》柔曼婉畅的歌声舞态。《春莺啭》的音乐与舞蹈,都可能有描写鸟声、鸟形的特点。类比飞鸟的舞蹈古已有之,它们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春莺啭》曾传入朝鲜,《进馔仪轨》载:“春莺啭……设单席,舞妓一个,立于席上,进退旋转,不离席上而舞。”并绘有舞蹈场面图。一女舞者立方毯上而舞。日本雅乐舞蹈也有《春莺啭》,原由唐代传入日本,男子戴鸟冠而舞。其表演形式及风格,与唐代女子软舞不同,是日本民族化的雅乐舞蹈。 第一个缠足舞人

窅娘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的善舞宫嫔,“纤丽善舞”,后主为她制六尺高的金莲花台,装饰许多宝物、钿带、缨络,莲中作各色瑞莲。

窅娘以帛缠足,纤纤小脚弯成月牙状,再穿上白色的素袜,在莲花中舞蹈,回旋飘飖之姿,有凌云飞舞之态。诗曰:“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当时妇女争相仿效,足以纤弓为美,史家认为妇女缠足陋习,是由五代窅娘开始兴起的。

窅娘的缠足之舞,与后世戏曲中旦角的“跷功”,可能有继承关系。与芭蕾的足尖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