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棺》中写了哪些山海经中的异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3收藏

《蛇棺》中写了哪些山海经中的异兽,第1张

《蛇棺》中写了哪些山海经中的异兽

八大异蛇:

一、相柳(妖蛇):

又名相繇(yao),在《大荒北经》描述它是共工的臣子(凶神),在《海外北经》中称为蛇。浑身浓青淡绿之色,上有类似虎纹花斑。身形巨大,长有九个脑袋。性情极为贪婪凶残,天生具有反叛攻击性。它的头总是向着南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南方是帝神们所在之所。

相柳原本被后土大帝封进十万大山的沼泽里。后由于共工误闯打开十万大山,继而收服相柳,相柳从此成为共工手下的第一战将。虽然它有很高的战力,但它具有蛇之狡诈和机警,若遇和自己能力相当的对手,逃跑的肯定是相柳。

相柳具有饕餮的属性,也属于永远吃不饱。它一个脑袋就能吃下一座小山。而且浑身上下,由内而外皆有剧毒。它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分泌的毒水都能把大地腐蚀变为沼泽,而且还具有无尽的腥臭之气,从此以后这地方再无生物。

也就是说,即使相柳什么都不做,它都会危害一方了。更何况它还到处为恶,制造水灾,残害生灵。最后被大禹联合应龙等诸神所杀。在古代,有关相柳的传说很多,是大凶大害之蛇,而且战力很高,在与应龙和共工交手时,都能逃走。

二、腾蛇(飞蛇):

腾蛇来自于山海经的中山经。有兴云布雾御风飞翔的能力。它生性凶猛好斗,喜食同类(大蛇)脑髓,又因其具有制空权,自上而下的袭击几乎令所有同类恐惧(类似于鹰)。所以在蛇族中罕逢敌手,具有较强的优势。

在后世的神话传说中,传螣蛇是女娲娘娘按照自己形象造出来的蛇宠。并成为女娲娘娘的护法,后来又辅佐大神女娲补天,立下了大功德。所以说腾蛇在创世之初就是以正神出现的。也因此被列入天界星官。虽具四灵之下,但却与勾陈齐名。

腾蛇是女娲娘娘所造的蛇宠,已无从考证。不过,腾蛇被上古时代很多部落当为图腾,这点却是真的。做为早期星宿崇拜对象的腾蛇,在图腾传说里,具有较强的复活能力和生殖能力。比如“落地,身断数截,可自行接续”等等描述。

其实腾蛇在上古经典的记载中,并无太大的武力值。在图腾传说中,也多以神秘,其它生物不可奈其何形象存在。被归属星宿之列后,也没有对其能力有太多描述。而顽皮恶作剧之类的相关描述却有很多。这点倒是与近期播出的电视剧《琉璃》有相似之处。

三、化蛇(怪蛇):

来自《山海经中次二经》的化蛇,是一只灾难异蛇。根据描述,化蛇当不属于蛇类,但是因其行走如蛇蠕动,几乎一模一样,所以书中把它称为蛇。它长有人类的面孔却是豺狼的身子,长有一对翅膀,却不能飞,而是如蛇一样爬行。喜欢化作蛇的模样。

这条怪蛇(书中称蛇)居然还会鸣叫,声音似婴儿的啼哭又似妇人的吵骂。声音难听也就算了。而且只要它发出声音,必会引发水患。有人把它当做预兆洪灾之兽。其实它是召唤水患之兽。在后世的传说里,它曾为了报复发声引起水患,淹了春秋时期魏国八百八十八座城市。

四、巴蛇(修蛇):

巴蛇最早记载于《山海经》的海内南经,体长巨大,暗褐色,蛇的形态。它形体具体有多大没有具体描述,但是却举了一个它能吞掉大象的例子。上海经里很少记载正常体型的妖物。但是巴蛇应该属于正常描述,其特殊可能就因其体型巨大了。

这只凶蛇,为害一方,吞食各种生灵,对人也不放过。又因其凶恶和具有灵(妖)性,所以很难遇到对手。成为当时人神共愤的妖兽。后来十日升空,它更是乘机作乱,凶名远扬,后来被后羿所杀。

五、鸣蛇(邪蛇):

《山海经中次二经》里记载的鸣蛇。身型与蛇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却生有四个翅膀。之所以被称为鸣蛇,而是因为它的鸣叫之音如同击打钟磬。声音虽然响亮,但是鸣蛇却是灾难之兽。据记载只要鸣蛇出现的地方,就会出现大旱草木皆枯的现象。

传说这与鸣蛇的一个特性有关。鸣蛇居于金玉石山,其山无草木,但却是鲜水的源头。而鸣蛇每次在别处出现时,都会拍打四个翅膀,卷走方圆千里的水汽。造成那个地方的草枯天旱之灾。所以鸣蛇并非预兆旱灾之兽,而是制造旱灾的凶邪之蛇。

六、肥甥(旱灾):

肥甥(wei)来自《山海经》西山经的记载。肥甥是太华山里的异蛇,这座太华山本身就够奇特,不但山高伟峻,而且是方圆十里四方之台,山中没有任何的鸟兽和树木。只有长着六只脚四个翅膀的怪蛇肥甥。它和鸣蛇一个属性,只要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有大旱之灾。

七、肥遗(灾难):

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肥遗是浑夕山中的怪蛇。居住环境和鸣蛇类似,也是山中寸草不生,但是盛产金属铜和玉石。是嚻(xiao)水的发源地,向西北流入大海。肥遗长着一个蛇头却有两个身子。它与旱魃的属性一样,所到之处皆会发生的大旱灾。而且范围还会很大。

八、长蛇(怪蛇):

长蛇是记载于《北山经》里的怪蛇。因其体型巨长,而被称为长蛇。性情凶贪暴虐,鸣声如击打梆鼓之音,蛇的身子却生有类似野猪鬃的硬毛。在山海经里虽记载居于大咸山中,其实它多于湖海河水里活动。此怪蛇贪婪喜欢觅食。性暴但能力偏低。

不知道 大家发现了没有,人们在说到蛇活了很多年后,最后总是能化龙升天,有无数的志怪小说和故事里说某条蛇修行多少年后,最后顶着天罚而成龙,最终升天而去,从此遨游天际,成就永生逍遥。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我们无法知道这种奇怪的说法从何而来,因为在古籍文献中,蛇跟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但人们总是喜欢联系在一起,假如我们去查阅秦汉以前的古籍文献就会发现,在此以前人们从来不认为蛇能成龙,压根儿就没有这样的说法。真正让蛇可以化身为龙的记载出现在晋朝,或者说是那时候有了开头。

晋朝 郭璞 写了蛇赞,分别有“ 长蛇赞”、“腾蛇赞” 等等,其中的 《腾蛇赞》 中是这样写的:

腾蛇配龙,因雾而跃,虽欲升天,云龙陆莫,材非所任,难以久托。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来,这里的腾蛇离龙很近,但想要升天,却又不是这方面的材料,而这个腾蛇,就是人们误会可以成龙的开始。

而龙在古代则背负了太多了东西,古人太崇拜这种东西了,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从某一方面来说,龙在古代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皇权的象征。

司马迁 《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中开篇就写了刘邦的母亲夜遇蛟龙而怀刘邦,司马迁是这样写的: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这句话的意思是:先前刘媪曾经休息于大湖岸边,睡梦中与神相交合。这时雷电交作,天昏地暗。太公去看刘媪,见到一条蛟龙在她身上,后来刘媪怀了孕,就生了高祖。

这个故事当然不会是真的,可我们能感受到,古人为了表明自己君权天授是煞费苦心,而龙则是一个最重要的道具。可是,我们在这里又会看到出现了一个“蛟”字,而且跟龙组合在一起。

那么,蛟龙是怎么回事?在古代时,人们是怎么分别认识蛇、蛟和龙的呢?

一、远古到晋,蛇进龙族

古代的时候,人们对蛇的印象是敬畏的,为什么敬畏呢?因为在在古人心目中,蛇跟他们幻想出来的龙样子差不多。但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点是,我们在这里说的蛇和龙样子差不多,并不是我们现在认为蛇的样子和龙的样子,这里牵涉到崇拜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还牵涉到古人认为的龙是什么样子。咱们在这里先说一下古人是怎么认为的,而龙崇拜咱们下面会说。

上古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玉猪龙,什么叫玉猪龙呢?就是用玉雕刻而成又像猪又像龙的东西。 那人们就会奇怪了,这猪和龙有什么关系?又跟咱们说的蛇有什么关系?其实,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是把猪和龙还有蛇归为一类的。这里面猪是人们常见的,而蛇的身体被借来安在了猪身上,做成了龙的样子。而且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龙在古代人的心中一直都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

当然了,古人把蛇身安在猪身上不是没有根据的, 《山海经》 中有这样的记载:

大同之山,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说大同的山上有种叫长蛇的蛇,身上的毛如同猪脖子似的。当然了, 《山海经》 中不止写了一种蛇,我们在这里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在古代时,人们想象出来的龙的样子和现在是不一样的,而蛇的身体却因为像龙而被人们给借去了,但蛇想成龙在这个时候还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能腾云驾雾的蛇也还是蛇,这个分得非常清楚。

收录在 《汉书·艺文志》 里的辞书之祖 《尔雅》 里这样说蛇:

螣,腾蛇,能兴云雾。蟒,王蛇,蛇之最大者。

这里这个腾蛇是种会飞的蛇,但跟龙完全没有关系,真正和龙扯上关系是在晋朝 傅玄 《灵蛇铭》 里,里面是这样写的:

嘉兹灵蛇,断而能续,飞不须翼,行不假足,上腾霄雾,下游山岳,进此明珠,预身龙族。

这里写的蛇本事太大了,断了能续,不用翅膀能飞啥的,硬向龙身上靠。但我们还是要说,尽管如此,真正和龙靠近的是蛟,而蛟和蛇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甚至生活环境都不一样。

二、鱼化成蛟,龙之初现

古代的时候,蛟是鱼变的,鱼满多少年后成蛟,而后化龙。所以,在古人心目中,蛟比蛇跟龙的关系要近多了,东汉 许慎 《说文解字》 里这样解释蛟:

蛟,龙属也,鱼满三千六百年。蛟为之长,率鱼而飞去。

啥意思?就是说蛟原本就是龙属,是鱼活够三千六百年而化成,最后能腾空飞去。 《山海经》 中则是这样记载的:

蛟似龙,而小头细颈,颈有白婴,大者十数围,卵生。子如一二斛瓮,能吞人。

我们看这里的记载,跟我们后世画出来的龙已经很相像了,而这里分明写的是蛟。所以,在古人心目中,蛟是化龙的前身,甚至可能是龙的一条分支。而蛇根本不沾边。在很多记载和词语里,蛟和龙总是在一起。

唐朝 元稹 在押冬韵的五言律诗 《表夏十首·其四》 中这样写:

孟月夏犹浅,奇云未成峰。度霞红漠漠,压浪白溶溶。玉委有馀润,飙驰无去踪。何如捧云雨,喷毒随蛟龙。

这样的诗词是无数的,这说明至少从先秦开始,人们就认为蛟是最接近龙的生物,或者干脆说,他们认为蛟和龙是同一类,换句话说,他们认为,龙是蛟变成的,而蛟是鱼活三千六百年而成,所以龙也就有可能被鱼变化而成。

一旦化身为龙,那身份就高贵起来了,因为龙在古代的地位很高,一直被人们崇拜着。那么,这种崇拜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兴盛的呢?

三、远古到周,龙之崇拜

古人对龙的崇拜,真正兴盛于周朝。 武王克商,商丢其鼎,天命玄鸟就此远离,被周取而代之。 既然周取代了商,那当然得表现出这种取代是上天赐予的,怎么表现?和商反其道而行之。

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绝不仅仅是换变服装颜色这么简单。商朝崇拜凤鸟,也就是凤,那周就崇拜龙。而由凤转变成龙也绝不能仅仅去从改变图腾这一方面来看,那样太肤浅了。古代时,凤鸟代表着女娲,而龙代表着伏羲,一女一男。

所以, 商朝以凤鸟为图腾,其实是以女娲为图腾,他们崇拜着母系氏族社会。周取代商,改凤鸟为龙,代表着从女娲转为伏羲为图腾,这是对母系氏族社会的暴力改变。从此以后,母系氏族社会崩塌,父系成为主流,并且影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

而把龙和皇权或者王权联系起来不是周朝的首创, 《山海经》 中记载: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乘两龙。

这里说夏朝大禹的儿子启在这里骑乘两龙,为什么不是别的动物而是龙呢?说明龙自古就身份高贵。而古代时,龙也并不是只有一种,三国魏时 张揖 编撰的 《广雅》 中记载: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那么,这里就牵涉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古代有龙吗?

假如我们多注意一些古籍文献的话,会发现古代人崇拜和幻想出来的那种东西,大多都是有原型的。比如玄鸟生商说法里的玄鸟,这个玄鸟是个什么鸟?很多人认为并没有这种鸟,但这个原型多半就是燕子,或者是大雁,后来又变成了凤凰。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里有个慢慢的转变, 燕子很常见,大雁较少见,凤凰不得见。

那么,龙应该也是有这样一个过程的,最初时的龙应该是有原型的,近代学者有说是鳄鱼的,也有说是蛇的,但一直都在争论,我们无法真正考证出是什么原型。学者们认为, 有一种原型,然后被后世人不断的完善,加入了很多别的动物身上的一些优势,最后成为了龙, 这应该是一种有着季节性生活习性的动物。

许慎 《说文解字》 里这样解释龙:

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

龙从远古就被先民们崇拜着,八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中,人们就已经开始对龙有着特别的好感,到周朝时达到顶峰。但蛇在古代离龙太远,蛟还相对来说近一些。到了现代,关于蛇化身为龙的传说越来越多,反而是蛟退出了成龙的序列。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古人画出的龙身和蛇身很像。但不管是蛇还是蛟,跟龙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龙做为一种特殊存在的生物,已经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图腾那么简单,还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从古至今,这种民族精神让我们有了不断层的文化史,眼看着各个文明古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我们却始终屹立在东方。龙的精神不会陨落,而我们的精神也会永远长存!

动物:

狌狌兽:(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

白猿:(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木炎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

蝮虫:(南山经)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犭爰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出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南山经——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鹿蜀:又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旋龟: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

鲑: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鱼去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南山经——又东四百里,曰擅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类: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猼訑: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

尚鸟付鸟: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卧。

(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左丹右上隹右下又。)

灌灌: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赤鱼需:英水出焉,南海注于即翼之泽。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南山经——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囟比,东望长右。)

狸力: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朱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朱鸟,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土。

(南山经——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

长右: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南山经——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

猾褢: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囟比。)

彘: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南山经——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

羊患: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羊患。

芘蠃: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芘蠃。

(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蛊雕:水有兽焉,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南山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

犀:

兕: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其上多王雩王孚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象:

熊:

罴:

瞿如:有鸟焉,其状如交鸟而白首,三足、人面,其鸣自号也。

虎蛟: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

(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凤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南山经——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有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凰、宛鸟雏。

(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左丹右上隹右下又。黑水山焉,而南流注于海。)

鲭鱼:其中有鲭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山海经——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

禺页:有鸟焉,其状职枭,人而四目而有耳,其名曰禺页,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大蛇: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稿之山,多怪兽,多大蛇。

(南山经——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有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

宛鸟雏: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凰、宛鸟雏。

(西山经——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囗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

渠:有鸟焉,其名曰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月暴。

(西山经——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

肥[虫遗]:有蛇焉,名曰肥[虫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西山经——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

牛乍牛: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牛乍牛。

英山,兽多牛乍牛。

白於之山,其兽多牛乍牛。

赤上敝下鸟:鸟多赤上敝下鸟,可以御火。

(西山经——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

葱聋: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

民鸟:其鸟多民鸟,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西山经——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囗,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

鱼丰鱼:其中多鱼丰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

肥遗: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西山经——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

人鱼: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

豪彘:有兽下,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

(西山经——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

木虫:,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

(西山经——又西七十里,曰囗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嚣: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

橐上非下巴: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上非下巴,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

(西山经——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猛豹:

尸鸠:

(西山经——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山番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

白翰赤上敝下鸟:

(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多棕木丹;下多菅蕙。)

溪边: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溪边,席其皮者不蛊。

栎: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

(西山经——西南三百八十里,曰上自下半涂之山,蔷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

犭婴如: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名曰犭婴如。

数斯: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西山经——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玉。)

上敏下牛: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状曰上敏下牛。

鹦鹉: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

(西山经——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其上多棕木丹,其下多竹箭,其阳多黄金、玉)

左三田右鸟:其多左三田右鸟,其状如鹊,赤黑而两四足,可以御火。

(西山经——西次二经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多白蛇。)

白蛇:

(西山经——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

虎豹犀兕:

鸾鸟: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西山经——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

白豪:其兽多牛乍牛、羬羊、白豪。

凫校浩渥慈缧奂Χ�嗣妫�涿�越幸玻��蛴斜�(西山经——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

朱厌: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西山经——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阳多垩,其阴多碧)

麢羊:其兽多牛乍羊、麢羊。

(西山经——又西四百里,曰囗阳之山,其木多稷、木丹、豫章)

犭勺:其兽多犀、兕、虎、犭勺、牛乍牛。

(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

麋、鹿:其兽多麋、鹿、牛乍牛。

(西山经——又西三百里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

罗罗: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西山经——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遥去辶之泽,西望帝之捕兽之丘,东望虫焉渊。)

蛮蛮:有兽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西山经——又西二百里,至刚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其中多蛮蛮,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犬。

(西山经——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

大鹗: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

皴去皮加鸟鸟:鼓亦化为皴去皮加鸟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

(西山经——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

文鳐鱼: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西山经——昆仑之丘)

土蝼: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广韵十九侯》土[羊娄],似羊,四角,其锐难当,触物则毙,食人。)

钦原: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上若下两虫鸟兽则死,上若下两虫木则枯,

鹑鸟: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

(西山经——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是多白玉)

鱼骨鱼:其中多鱼骨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

狡: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

胜遇: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西山经——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是多文玉石。)

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

(西山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

狰: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

毕文: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文,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讠为火。

(西山经——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番泽,其中多文贝。)

天狗: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

彳敖彳因: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彳敖彳因,是食有。

鸱: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

(西山经——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囗: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囗,其音如囗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

鵸余鸟: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余鸟,服之使人不厌,又可以御凶。

(西山经——又北百二里,曰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木苦,兽多白鹿。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白鹿:

??: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目旬目。

(西山经——又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生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白狼白虎:其兽多白狼白虎,其鸟多白雉白翟。

白雉白翟:

(西山经——西二百五十里,曰白於之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

鸮:其兽多牛乍牛、羬羊,其鸟多鸮。

(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革是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鸟兽尽白。氵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

冉遗之鱼: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观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西山经——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雄黄、白玉及金。)

驳: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西山经——又西二百六十里,曰圭阝山。氵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

穷奇: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虫胃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嬴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鳋鱼:其中多鳋鱼,其状如囗鱼,动则其邑有大兵。

上如下鱼魮:滥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汉水,多上如下鱼魮之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

(西山经——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叶如楮,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

其阳多龟,其阴多玉。 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励。

孰湖: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入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

??: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人面,虫隹身犬尾,其名自号也,见则其邑大旱。

(北山经——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囗之水。)

滑鱼: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鱼单,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水马: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

[月雚]疏: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月雚]疏,可以辟火。

鵸余鸟: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余鸟,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

儵鱼:中多儵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北山经——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何罗之鱼: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孟槐:有兽焉,其状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

(北山经——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囗囗同习之鱼:其中多囗囗同习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

蕃: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囗,其兽多囗羊,其鸟多蕃。

(北山经——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橐驼:其兽多橐驼,

窝:其鸟多窝,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北山经——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

文贝: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韭,多丹囗。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

耳鼠: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Cai月采,又可以御百毒。

(北山经——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氵此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孟极: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北山经——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氵幼泽。

幽鴳: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名曰幽鴳,其鸣自呼。

(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其上无草木)

足訾: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足厂虎,见人则呼,名曰足訾,其鸣自呼。

交鸟:有鸟焉,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名曰交鸟,其鸣自呼,食之已风。

(北山经——又北八百里,曰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栎水出焉,在而南流注于杠水。)

诸犍: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吒,行则衔其尾。

白夜鸟: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夜鸟,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疒制。

(北山经——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其下多流沙,多砥。)

那父: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詨,名曰那父。

竦斯: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斯,其鸣自呼也。

(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木苦,其阳多玉,其阴多铁。)

旄牛:有兽焉,基状如牛,而四节生毛,或曰旄牛。

(北山经——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

长蛇: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北山经——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木丹,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氵幼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

赤鲑:

柝鸠:

其中多赤鲑,其兽多兕,旄牛,其鸟多柝鸠。

(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

窥窳: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窥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鱼市]鱼市]之鱼: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鱼市]鱼市]之鱼。食之杀人。

(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氵襄泽之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

鱼巢鱼:其中多鱼巢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

山犭军: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犭军,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北山经——又北二里,曰北岳之山,多枳棘刚木。)

诸怀: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其名曰诸怀,基音如鸣雁,是食人。

鱼旨鱼: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嚣水,水中多鱼旨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北山经——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

肥遗: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北山经——又北百七十里,曰阝是山,多马。)

狕: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首,名曰狕。

龙龟:阝是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龙龟。

(北山经——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

闾麋:其兽多闾麋,

白翟白有鸟:其鸟多白翟白有鸟。

上此下鱼鱼: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上此下鱼鱼,其状如囗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骄。

(北山经——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头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印泽。

马孛马:其中多马孛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北山经——又北三五十里,曰钅句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

狍鸮: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北嚣之山,无石,其阳多玉。涔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邛泽。)

独犭谷: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犭谷。

囗冒鸟:有鸟焉,其状如乌,人面,名曰囗冒鸟,宵飞而昼伏,食之已日曷。

(北山经——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

居暨:其兽多居暨,其状如囗而赤毛,其音如豚。

嚣: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彳同亍。

(北山经——又北三百八十里,曰湖灌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碧,多马)

鱼旦: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其中多鱼旦。

(北山经——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马军:有兽焉,其状如囗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其名曰马军,善还,其名自詨

囗:有鸟焉,其状台鹊,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囗,是善惊,其鸣自詨。

(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人鱼: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

天马: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詨

屈鸟居鸟: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屈鸟居鸟。其名自詨,食之不饥,可以已寓。

(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渑水出焉,潜于其下,其中多黄垩。)

飞鼠: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

(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阳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铜。)

领胡: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尾,其颈左上臣右上又下鸟,其状如句瞿,其名曰领胡,其鸣自詨,食之已狂。

象蛇:有鸟焉,其状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名曰象蛇,其名自詨。

囗父之鱼: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有囗父之鱼,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

(北山经——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上艹下诸囗,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

酸与: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

(北山经——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

古鸟左上羽左下白右鸟: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古鸟左上羽左下白右鸟,食之不氵爵。

(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

黄鸟:有鸟焉,其状如枭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

(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水。)

精卫: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羊东羊东]: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羊东羊东],其鸣自詨。

(北山经——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

囗囗:其兽多囗囗,

留鸟:其鸟多留鸟。

师鱼:历虢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师鱼,食之杀人。

(北山经——又北四百里,曰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

獂: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鸣自詨。

(北山经——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罴: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

(北山经——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基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蒲夷之鱼: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

(北山经——又北五百里,曰钅享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左风右三力。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朋蛇:是有朋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