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为什么要叫“中国象棋”,而不叫“中国车棋”、“中国炮棋”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6收藏

中国象棋为什么要叫“中国象棋”,而不叫“中国车棋”、“中国炮棋”呢?,第1张

据我国古代传说,象棋是舜发明的。舜的弟弟象很坏,好几次想害死舜(《孟

子》中曾有记载)。后来舜把他幽禁起来,又怕他寂寞,就制了象棋给他做文娱活

动。象棋的“象”字,就代表舜的弟弟。这传说已证明不可信,但据常任侠先生根

据王国维氏的一些考据而推断,从这个传说中可以推想到象棋传人我国的路线,他

认为象并不是舜的亲弟弟,而是我国以南产象地区(如缅甸等地)的领袖。象与舜

曾结成兄弟同盟而战胜其他民族,但后来两人又发生冲突。很可能.象棋是从印度

经过泰、缅等地而传人中国。近年来华南象棋名手辈出,人才之盛似居全国第一,

这虽与象棋先到华南没有什么关系,但在千余年前,华南人就比中原人士先学会象

棋,现在想来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据晏殊所写的《类要》中说,象棋是在三国魏黄初年问(曹丕与诸葛亮的时代

)流入中国的。

现代的象棋型式,到宋代方才制定。宋代的理学家程颢有一首咏象棋的诗说;

”大都博弃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戏法,偏神兼备汉官名。中军八

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揪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他诗中还没提

到炮,炮这兵种,是最后加入的,当然是要在中国人发明了火药火器之后,才反映

在象棋上。

印度原来的象棋由四个人下,好像打麻将一般,每人要先掷骰子,凭点数来下

棋。被将死的一家退出战局,残存的棋子都归战胜者俘虏,俘虏降一级使用。四家

淘汰为两家后,两家再决胜负。宋司马光曾创七国棋,七个人可以合纵连横,战胜

者兼并俘虏,增加自己实力。现在日本的“将棋”俘虏了对方的棋子也可供自己使

用,这些规矩都源自印度象棋。在军事上,利用敌人的俘虏,那么中国象棋与国际

象棋是比较人道主义些吧。

流行在欧美的国际象棋与印度象棋相同的一点,是都有六十四个方格,棋子放

在格子中间。中国人却想到了一个聪明办法,棋子不放在格子之中而放在线路交叉

的地方,这样棋盘只增加一条线而位置却从六十四增为九十,我想这或许是从围棋

得到的灵感,因为围棋子是放在线路交叉处,而象棋盘又刚巧是围棋盘格数的四分

之一。

印度象棋传到欧洲后,名称上作了一些改变,如士变为后、象变为主教(俄国

不变)、车变为炮台(或船),皇后本来威力极小,但欧洲把她改为纵横斜飞无敌

,远胜于车。或者,这与欧洲人“女人第一”的观念有关也说不定。

朝鲜棋是从中国象棋中变化出来的。据说在朝鲜战争时,美国的狄安将军被俘

,后来就学会了这种棋,在被俘期间天天与看守他的人下棋消遣。

此外有马来棋、缅甸棋、逞罗棋、现代印度棋(共有三种),虽然大致相同,

但也有相异之处。

法国人布阿叶写了一篇谈象棋的文章,他说,欧美一般人虽然以为国际象棋具

有世界性,其实它盛行的地带只占世界人口百分之四十,中国会下象棋的人,或许

比全世界下国际象棋的人还要多些。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 · 招魂》中有 " 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 。《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 孟尝 君,说: " 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 " 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 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 11 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 ," 投六箸,行六棋 " ,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 " 塞 " 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 " 格五 " 。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 ,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 · 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 " 琴棋书画 " 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 " 大象戏 " 。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 " 家澈户晓 " ,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 " 棋待诏 " 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 " 棋师 " 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 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56 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1962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 —— 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 40 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 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李开先

李开先(1502年9月28日——1568年3月13日),汉族,山东济南人。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二十年,目睹朝政腐败,抨击夏言内阁,被罢官。他壮年归田,“龙泉时自拂,尚有气如虹”,希望朝廷重新起用,但又不肯趋附权贵,所以只能闲居终老。李开先的文学主张和唐宋派接近。他推崇与正统诗文异趣的戏曲小说,主张戏曲语言“俗雅俱备”,“明白而不难知”。

中文名:李开先

别名: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出生日期:1502年9月28日(弘治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壬戌年,丁卯日)

逝世日期:1568年3月13日(隆庆二年二月十五日,戊辰年,乙未日)

职业:文学家、戏曲作家

信仰:儒学

代表作品:《宝剑记》

属相:狗

生平介绍

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醉心于金元散曲及杂剧。嘉靖七年(1528年)中举,次年中进士。在户部云南司任主事,先后两次奉命运军饷去宁夏边防。曾针对边患严重、防务废弛的情况,上奏朝廷,提出澄清吏治、富国强兵,扫除边患的主张,但未引起朝廷的重视。嘉靖十三年,调任徐州监管粮仓。在任上大力整顿粮政,由于触犯宦官的利益,整顿受到抵制和破坏,最后以失败而千终。不久,调入吏部。先后任考功司主事、司勋司员外郎、文选司郎中等职,官至太常寺少卿。在世宗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四月皇家的宗庙发生了火灾。他作为太常寺少卿,因责被宰辅夏言劾,此年,即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他被正式免官,回到山东章丘原籍闲居。李开先回乡后,在章丘绿原山与同乡好友结成“词社”,又组织成立“富文堂词会”。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其《闲居集》问世,收录诗词四卷、文章八卷。他还非常推崇民歌,认为“真诗只在民间”,先后编刻《烟霞小稿》、《傍妆台小令》等民歌集。

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在户部任事。曾运饷金至宁夏,目睹边防荒弛,外患严重,深有感触。归途经陕西关中,登门拜访当时削职家居的文学家康海和王九思,为他们所赏识,自此缔交。自嘉靖十一至二十一年(1532~1542),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勋司员外、文选司郎中、太常寺少卿,并曾提督四夷馆。此一时期他和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等人诗文唱和,人称”嘉靖八子”,他们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风,主张学习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曾巩,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要求文字平易朴实。他因抨击当时执的夏言和严嵩,揭露当时政治的腐败,嘉靖二十一年(1542)被削职,回到章丘故居。在家修建亭园,结词社,征歌度曲,搜集戏曲及民间文学作品。他利用当时民间小曲的形式,写成《中麓小令》100首,流传很广,王九思曾和了100首,合刻为《傍妆台百曲》。嘉靖二十六年写成传奇戏曲《宝剑记》。晚年他用金、元院本形式写成《园林午梦》、《打哑禅》等6种,总名《一笑散》。还用民间流行的《山坡羊》小曲形式写成《市井艳词》一书。他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尤以戏曲为多,有"词山曲海"之称,曾和他的弟子一起删定元人杂剧16种。

主要作品

《宝剑记》是李开先戏曲的代表作。据苏洲(号雪□渔者)序:“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可知他的友人也参与了创作。全剧共52出,演《水浒》中的林冲故事,情节较之小说有很大更动。李开先在《词谑》中曾提及《水浒传》,他看过此书,创作传奇时以此为依据。他在《宝剑记》中对情节加以改动,写林冲一再上本参奏高俅和童贯结党营私,祸国殃民,被高俅和童贯设计陷害,误入白虎堂,并把高俅之子图谋林冲妻子张真娘一事移到林冲发配之后,是为了突出朝廷上的忠奸斗争。这和作者本人身受权相迫害而罢职闲居有关。他胸中积郁了不平之气,写此剧正是指斥当时的黑暗政治。剧中以主人公林冲的形象最为突出,作者着重描写了他爱国忧民的思想和行动。第37出描写林冲夜奔一场很精彩,写出了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复杂心理,抒发了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的悲愤情怀。剧中写张真娘的坚贞、高俅的凶狠,也很出色。其他次要人物如鲁智深、陆谦、富安,形象模糊,性格欠突出,远不如小说。把《水浒》中的故事改编成为长篇传奇,而且写得有特色,李开先有首创之功。

院本《一笑散》原有6种,今存《园林午梦》及《打哑禅》2种。另一种传奇《登坛记》已佚。《园林午梦》写一渔翁梦见崔莺莺和李娃争吵,红娘及秋桂两个丫环也各为其主,争论的中心是两个妇女是否平等。崔莺莺怀有门第偏见,自恃相国千金,鄙视曾为娼女的李娃,结果被对方一一驳斥。《打哑禅》写一屠夫打破长老的哑禅,结果小和尚发现长老是误会其意。两剧短小精悍,幽默有趣,别具一格。

李开先的散曲,最著名者为《中麓小令》(又名《傍妆台百曲》),其中混杂着悲愤的情绪和消极的思想。他的诗文编入《闲居集》。其中有关心时事之作,如《夏日闻倭报》、《边报行》、《塞上曲》等诗。也有一些为当时文学家所写的传记,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为人行事与思想风貌,如《李崆峒传》、《何大□传》、《遵岩王参政传》、《荆川唐都御史传》、《对山康修撰传》、《□陂王检讨传》、《康王王唐四子补传》等。路工辑校的《李开先集》,收有李开先现存诗文散曲及戏剧作品(其中的《断发记》仅选有一出《德武离婚》),还收有他的杂着《词谑》、《画品》及《诗禅》,1954年中华书局出版。传奇《宝剑记》有明代嘉靖原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1959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断发记》有明万历世德堂刊本。

象棋造诣

李开先还是一位象棋高手,终其一生没有对手。虽然从小就痴迷象棋,但象棋对于他毕竟只是一种副业,但是他的棋艺使当时那些职业棋手都望之披靡,而且写了不少诗歌来记叙下棋时的情景,如《送棋客吴橘隐兼及吴升甫》写道:虽云国手同推汝,叵奈强兵独有吾。每让三先难成埒,纵饶一马亦长输。吴橘隐和吴升甫是当时著名棋手,李开先让他们三先,他们根本不是对手,让他们一马他们也往往赢不了一两局。当时饮誉天下的象棋国手是燕京人陈珍,他曾经打败了另一位极负盛名的象棋高手张希秋,轰动天下,驰名遐迩。但李开先的棋艺比之名满天下的国手陈珍更高一筹,对局时经常饶他一马,但即使如此,一年下来,二人之间无数次对局搏杀,陈珍也总是大败亏输,仅能走和寥寥数局而已,从来没有赢过李开先一局。当时就有人称赞他:只此一技,可高古今。

李开先在《后象棋歌》中总结了自己的象棋实战经验,汇集了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莫走颠崖,宜居要地”;“势有大小,贵能善时”;“彼强我弱避其锋,我寡彼众张其势”等等这些类似顺口溜的诗句,言简意深,通俗易记。他强调“当头用炮能惊众,夹肋藏车可突围”认为当头炮布局优于其他布局;李开先还特别注意发挥兵卒的实战作用:“再较一局,用卒当先,彼敌为其阻碍,我师借以遮拦。行行不断,着着求先。纵仇越复,恤弱邢迁。昏中见日,火星生莲。出能破扃,入可斩关。禁子若泰山之压,成家如磐石之安。”这个结论和清末的一代象棋国手巴吉人(《反梅花谱》原作者)的用卒理论一脉相承,所见略同。这是棋艺到了颠峰的化境,棋子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的高深境界后,所得出的结论。

人物影响

李开先一生“三好”:一好戏曲,二好藏书,三好交友。曾改定元人杂剧数百卷,用金元院本形式定成杂剧《园林午梦》等六种,撰有戏曲理论著作《词谑》。其散曲《中麓小令》流传很广,当时乡村街头到处有人歌唱,为这部曲题“跋”的名流多达84人之多。其传奇剧作品以《宝剑记》为代表。该作品以林冲的故事为题材,是明代中期的三部重要传奇之一,对当世及后世戏曲界影响颇大。李开先性好蓄书,藏书甲于齐东,与金陵焦_称为“南北两大家”。做官时,其薪俸主要用来购书。回乡后,修建“藏书万卷楼”“词山曲海”为藏书处所,所藏以词曲话本最多,有“词山曲海”之誉。并根据藏书辑录了部分明代戏曲资料,评选了不少散曲和杂剧的曲文,对后世文学研究有较高参考价值。当时著名藏书家边贡、刘西桥等人也以藏书知名,但藏书不久即散佚,而李氏藏书长达百年。曾编辑有《李中麓书目》,早佚,据其《藏书万卷楼记》称:“乃仿刘氏《七略》分而藏之。楼独藏经学时务,总之不下万卷,余置别所凡五”。李开先极为好客,凡志趣相投者均视为知己。曾至陕西拜访著名的戏曲家王九思和康海,三人一见如故,诗曲唱和。所藏书在明末清初被毛_“汲古阁”、朱睦木挈“万卷堂”、徐乾学“传是楼”所收。

李开先在当时文坛上颇受人所重,与王慎中、唐顺之、陈束、熊过、任翰、吕高等号称“嘉靖八才子”。还擅长棋艺,着有《象棋歌》流传至今。

人物纪念

李开先墓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埠村街道鹅庄村东,济王公路南侧李氏茔地内。1979年公布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开先(1502~1568),明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被称为“嘉靖八才子”之一。今济南市章丘区埠村街道鹅庄村人。曾于本县胡山中麓洞读书,自称“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等。嘉靖八年(1529年)中进士,仕历户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等职,官至太常寺少卿。后因九庙火灾误免官归乡,以文艺自娱。筑万卷藏书楼,贮南北词曲甚丰,有“词山曲海”之称。工诗文,尤擅长词曲传奇。削职家居的27年间,写下著名的传奇作品《宝剑记》等以及诗文杂着《闲居集》、《一笑散》、《词谑》等大量著作。今辑刊出版有《李开先集》。

李氏茔地东侧为李开先墓,墓前有碑一通,明崇祯二年(1629年)立,上书“太常寺少卿中麓李公墓”。碑前还有两方碑座,原有两块无字碑,据李氏后裔讲,后来李家破落,无财力刻字,故成无字碑。座前甬道两旁,有翁仲和石虎、石羊、石马各一对,形体完好。再前是石坊,由三根平滑的条石扣成门状,颇简陋。茔地西侧为李开先父母的坟冢。坟冢南端为简陋石坊,石坊北面,有石兽两排,石兽再北立石碑三通,成品字形布局。前两碑碑座为石雕,碑顶镌云龙浮雕,额题“奉天诰命”字样。茔地石碑,均为明代石刻,其中石坊上额“李氏先茔”及楹联“漫漫长夜何时旦,瑟瑟高松不计年”,为李开先之友、书法家苏州书写。

人物轶事

嘉靖七年,李开先赴“乡试”中了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开始在户部做官,任云南司主事。这时明朝北部的蒙古部族不断南下骚扰,北方人民深受其害。从嘉靖九年起,李开先先后两次奉命运送军饷去宁夏边防。到前线后,他才发现边患严重,是因为边帅苟且偷安,防御废弛,军政腐败。可他们却谎报军情,掩耳盗铃。李开先对此忧心于怀,他曾希望能澄清吏治,强国利民,但小小主事的意见并没有引起重视。

嘉靖十三年,李开先被调到徐州管理广运仓。明朝制度规定,仓务管理,除朝廷命官外,需同时派宦官监督。李开先到职后,看到粮政同样弊端百出,不仅部门小负责人串通盗窃,宦官们也都贪污,运粮的军民深受其害。他决心革除积弊,厉行整顿。当时是宦官横行天下的时代,整顿必先损害宦官们的利益。所以,工作一开始,就处处受到抵制和破坏,使整顿无法进行下去。李开先的抱负虽难以实现,但他忧国爱民的精神却受到朝野的钦佩。

李开先在官场上正直务实,在民间大度融融,文采飞扬。一日,一读书人在朝阳洞内读书,听见脚步声,知是李开先至此。便对洞口吟道:“人对青山山对人,不知谁是主和宾。”李开先听到这人吟出一道七绝的前两句,知是意在为难他。正在这时,一牧羊姑娘吹起了牧笛,李开先立即接吟道:“猛然谷里一声笛,唤出梅花陇外春。”吟罢,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象棋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这本来跟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杰作一样,乃不争的事实。但是英国人威廉琼斯信口开河,发表了一通什么象棋既以象命名,象棋中又有象,中国古代不产象而印度则是产象国,故象史专家们由于一时搞不清几个关键问,从而对中国起源说也失去了几分自信。好在事实毕竟是事实,现在考古发掘已经证实,中国古代也产象。自然,威廉琼斯先生的“高论”也就不攻自破了。今天象棋的发源地虽以被锁定在中国或印度这两个国度之内,但究竟是中国还是印度,在国际上仍是众说纷纭。近年来人类生命科学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科学家首次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意味着人类在破解生命之谜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也给目前的棋史研究工作带来有益的启示:棋史研究也可以搞一搞“基因工程”,细细剖析一下现行象棋的一些遗传性——现行象棋的身上,一定存在着它源头的有关信息!一旦捕捉到这种信息,象棋起源之谜也就不难揭开了。

我们的前人认定象棋是从博发展而来,而博却是黄帝发明的。这种看法在象棋古谱《棋谱秘录》、《韬略元机》和《渊深海阔》的序言中都有提及。特别是清代学者梁同书为《渊深海阔》写的那篇序,就极为明确的介绍了当时的一种主流说法“闻昔帝尧按周天度数作围棋,名曰弈;黄帝伐蚩尤而为博;武帝伐纣有天下,易其名曰象棋,言战阵势也。”

尽管以上说法有屈原的《楚辞》、西汉刘向的《说苑》以及西晋张华的《博物志》等历史文献的支持,但由于象棋涉及的源头历史实在太悠久了,悠久得令后人误认为是神话故事(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不幸)。料想黄帝不过是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的一个部落联盟长,凭着那时十分低下的社会生产力,谁能相信黄帝在战争的岁月里会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去创造玩乐的工具呢?但是如果联系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那个“筹”,联系到《古博经》记载的投骰行棋以及棋子升变等博规则,那么我们就会豁然开朗:原来黄帝发明的乃是“博”这一生产工具——战筹。正如《博物志》介绍,到了夏代,出现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奴隶主贵族阶层后,才有一个叫乌曹的臣子根据黄帝运筹的方法,发明出“博”这种玩具来献给夏桀的。当年黄帝指挥的只是由一些各自为政的部落队伍结盟而成的部队,缺乏绝对权威的指挥权,因而他在联盟军事民主会议上就采用了以投骰决定某支部队进退的方法来协调己方的兵阵,于是乌曹的博棋中就有了投骰行棋的规则。至于棋子升变为“枭”的有关规定,不过是体现了黄帝部队战时的一种奖励机制,它和后世刘、项灭秦前作出的“先入咸阳者为王”的约定是同一个道理。所以追根刨底的追究起来,说黄帝发明了“博”也是没有什么不对的。而投骰决定行棋及棋子升变这两大规则,也就自然成了博棋的基本特征。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又由“博”而衍化出“塞”来,统称“博塞”。它们的区别是,投骰者称博,不投骰者叫塞。到春秋战国时期,“博塞”的流行已是十分普遍了。《庄子骈拇》载:“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谷因为耽于玩博塞,竟连自己所放的羊都跑失了,可见博和塞这些棋戏活动在当时已是深入人心。那么周武帝为什么要将博“易其名曰象棋”呢?只能有一个回答,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代已有了专职的军队,而到了商代末期,军队中还分化出不同的兵种来。

宋人程颢诗句“车马尚存周战法”,就启示我们,周武帝在讨伐商纣的战争中,已用上了“车”“马”这两个当时比较新式的兵种,并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么在夺得天下后,周武帝的那一班随战臣属在玩博的时候,极有可能兴高采烈地给博加进了“车”“马”这两个兵种,借以歌颂周天子的武力天下无敌。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博戏,跟旧博戏不同之处,它是多种的(原来的博塞都是单一兵种)。而周武帝当然会觉得这种新博戏是属于自己的“专利”,为了标榜自己功比三王,也就欣欣然地为新博“易其名曰象棋”了。所以,说象棋为商末周初之际诞生,大概也是不会错的。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象棋就披着历史的风风雨雨不断地生长、发展起来(当然其他各种棋戏也都一样)。可想而知,到战国时期,因受博塞的影响,象棋也必然会分化出投骰的象棋和不投骰的象棋。因为不投骰象棋显得方便,加上多兵种变化也相应复杂,这种象棋就拥有较大的发展优势。秦汉以后,由于封建皇权的进一步巩固强化,象棋中又逐渐增加了王、偏、裨等角色,这种情况,程颢“偏裨兼备汉官名”的诗句或资证明。到了唐宋,特别是到中国象棋定型前夕那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艺术随之空前繁荣。象棋也跟其他艺术一样,发展得多姿多彩,什么宝应象棋、七国象棋、大象戏、小象戏,立体型的、平面型的,精致的、粗朴的,应有尽有。但随着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各自定型之后,象棋身上也顿时失去了它出生时的那股“稚气”;渐渐地,连他的源头信息也变得模糊起来。

但是我们仍可以用“基因分析”的方法追寻象棋的来龙去脉。例如,古博棋发展到今天,以成了民间最为流行的一种娱乐游戏——麻将。虽然从原先的两方发展到现在的四方参与,由原来的棋子变为现在的牌张,变得“面目全非”了,但是摸牌前先投骰这个“基因”,就确证了它的“祖先”是古博棋。再如十一世纪印度的“四角棋”,从多兵种这角度看来,它是一种“象棋”;但若不能提供古印度孔雀王朝正是一种“四国鼎立”之势的历史证据,则它的投骰行棋及四方参与的“基因”,就决定了它必定是中国初生期象棋(投骰象棋)的一种异化发展物。

现代国际象棋身上就有着中国古“博塞棋”的“遗传基因”。这样说还得先提一下国际跳棋,不过国际跳棋目前在我国开展得并不普遍。人民体育出版社曾于1994年7月出版了《国际跳棋》一书,我们从而可以知道它有以下一些特点:一、兵种单一,棋子放在格子里;二、参与者为两方,不投骰;三、走棋时棋子只许进不许退(升变以后除外);只许跳一子吃一子,可以连跳连吃,但不许越过多子以推进;四、为了阻止对方棋子进到底线而升变为王棋,双方运子时往往得尽量塞住对方棋子的进路。根据以上特点,我们一般就能自然地得出结论:他就是中国古塞棋的活化石!虽然我们难得见古塞棋的实物,可是从国际跳棋行棋时互相“塞”的特点,却不难明白塞棋之所以叫“塞”的缘由。但是,我们还可以更确切地说,国际跳棋其实就是国际象棋的“纯兵”棋。将国际象棋的各个兵种全都换作兵,再跟国际跳棋比较一下,除了吃子的规定不同外(国际象棋的兵是斜进吃子),别的又有哪点不一样呢?有人说,现代象棋是在博棋发展到塞棋后,再在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话是有几分道理的,看国际象棋兵的有关特点,不是明明白白地显示着它跟塞棋的血缘关系吗?

有必要再分析一下“王车易位”和“将军”(又称“叫将”、“照将”)。顾名思义,“王车易位”就是王在战车上跟手下交换位置(或交换自己所乘的车辆)。那么又为什么要易位呢?无非是想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便于寻找机会逃脱危险的境地。细细深究起来,这条特殊的规则还蕴涵着一个戏剧性的历史故事哩。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晋两诸侯国的军队在鞍这个地方作战。齐军的主将诸侯王齐倾公“灭此朝食”,犯了骄傲轻敌之大忌,结果被晋军打得落花流水,而且他本人所乘坐的战车也被晋军大将韩厥死死追逐。眼看不能逃脱,于是“逢丑父与公易位”(手下辅将逢丑父就与齐倾公在车上暗中交换了乘坐位置)。要知中国古代历来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就是同乘一辆车子,也有规定的尊卑不同的位置,不得轻易僭越。危机中齐倾公“王车易位”,就是想借此掩盖自己“王”的真实身份,以便伺机逃脱(后来齐倾公果然依赖此举摆脱了险境)。晋将终于追上了齐倾公,却又不敢贸然动粗,接下来的就是“将军”(叫将)——“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韩厥在马前抓住马缰绳,行了对国君的再拜稽首礼,取过一杯酒,配上玉璧,献给“齐倾公”,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古代恪遵“刑不上大夫”的礼法,所以韩厥即使是对待敌方的主将主帅,也依然礼敬有加,不敢有丝毫的侮慢(当然也可能另有意图)。大概是告戒人们记住一骄傲就会招致失败的教训吧,象棋中就有了“王车易位”的规则和“将军”的术语。人们都叫象棋为象戏,原来小小的枰场上演绎的却是人类历史的活剧!那么,又何以见得“王车易位”“叫将”所蕴涵的定是中国古战场上特有的故事呢?这是有物可证的。据有关资料介绍,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有八世纪印度的一只象牙雕立体象棋子,其王坐在象背之上,象鼻上还卷着敌方的一个士兵。由此可知,产象国印度的古代国王作战时是骑象而不是乘坐战车的,从而也就可以断定,“王车易位”、“叫将”是跟古印度国王搭不上边的,现代象棋身上并没有古印度文化的“遗传基因”。

还有象棋成员中的象,它的前身是偏裨一类角色,决不可能是象棋赖以命名的兵种。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走法,在中国象棋中,走的是“田”字角,颇使人费解。因为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只有牛马一类家畜才跟“田”联系上,现在象怎么也踏到田上来了?原来这里面也蕴涵这一个故事。据说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生性桀骜不驯,常耍阴谋加害于舜,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尽管舜对父母十分孝顺,但糊涂的瞽叟始终偏爱着象。后来舜凭着超凡的智慧和博大的爱心,终于以自己的孝悌行为感化了父母和弟弟。结果合家和睦,象也成了舜忠贞不二的得力助手(《古文观止》卷十二王守仁《象祠记》,就论及象被感化的事)。到头来,“舜葬苍梧,象为之耕”(《论衡偶会篇》),象对舜的忠诚感人肺腑。于是后人也为象立了祠,尊之为“鼻亭神”。舜,史称“虞舜”,虞字在上古乃是猎人的意思,可见舜本来是个猎人。而象根据各种资料对其形状的描述,有关专家证得出,其实就是长鼻大耳的动物象。这一结论,中国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图说”之类读物,其“舜耕历山图”就作了很有力的证明,图上舜所役使耕田的牲畜,正是长鼻大耳的动物象(请参阅袁珂《神话选择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这种“舜耕历山图”,笔者也曾在浙江普陀山的一处地摊上见到过。如果对舜和象的传说作一番拨云驱雾的处理,则不难看出,这其实是我们的祖先驯化野生象的故事。而象一旦被驯服,其对主人就忠贞不二,堪称“忠”的典范。凭这一点,它跟着舜踱进二十四孝的教材,也是顺理成章的。在那个理学盛行的宋代,为了张扬“忠孝”的教义,那些给中国象棋定型的贤哲们也就不惮劳动“鼻亭神”,让其到棋盘上充当相关的角色。只是这位有鼻先生,念念不忘当年助耕历山的“光荣传统”,于是就步步踩在“田”字角上。

现代象棋身上所焕发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和彩,那么古朴,那么神秘,因为象棋的根就深深地扎在神州的大地上。

象棋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这本来跟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杰作一样,乃不争的事实。但是英国人威廉琼斯信口开河,发表了一通什么象棋既以象命名,象棋中又有象,中国古代不产象而印度则是产象国,故象史专家们由于一时搞不清几个关键问,从而对中国起源说也失去了几分自信。好在事实毕竟是事实,现在考古发掘已经证实,中国古代也产象。自然,威廉琼斯先生的“高论”也就不攻自破了。今天象棋的发源地虽以被锁定在中国或印度这两个国度之内,但究竟是中国还是印度,在国际上仍是众说纷纭。近年来人类生命科学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科学家首次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意味着人类在破解生命之谜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也给目前的棋史研究工作带来有益的启示:棋史研究也可以搞一搞“基因工程”,细细剖析一下现行象棋的一些遗传性——现行象棋的身上,一定存在着它源头的有关信息!一旦捕捉到这种信息,象棋起源之谜也就不难揭开了。

我们的前人认定象棋是从博发展而来,而博却是黄帝发明的。这种看法在象棋古谱《棋谱秘录》、《韬略元机》和《渊深海阔》的序言中都有提及。特别是清代学者梁同书为《渊深海阔》写的那篇序,就极为明确的介绍了当时的一种主流说法“闻昔帝尧按周天度数作围棋,名曰弈;黄帝伐蚩尤而为博;武帝伐纣有天下,易其名曰象棋,言战阵势也。”

尽管以上说法有屈原的《楚辞》、西汉刘向的《说苑》以及西晋张华的《博物志》等历史文献的支持,但由于象棋涉及的源头历史实在太悠久了,悠久得令后人误认为是神话故事(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不幸)。料想黄帝不过是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的一个部落联盟长,凭着那时十分低下的社会生产力,谁能相信黄帝在战争的岁月里会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去创造玩乐的工具呢?但是如果联系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那个“筹”,联系到《古博经》记载的投骰行棋以及棋子升变等博规则,那么我们就会豁然开朗:原来黄帝发明的乃是“博”这一生产工具——战筹。正如《博物志》介绍,到了夏代,出现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奴隶主贵族阶层后,才有一个叫乌曹的臣子根据黄帝运筹的方法,发明出“博”这种玩具来献给夏桀的。当年黄帝指挥的只是由一些各自为政的部落队伍结盟而成的部队,缺乏绝对权威的指挥权,因而他在联盟军事民主会议上就采用了以投骰决定某支部队进退的方法来协调己方的兵阵,于是乌曹的博棋中就有了投骰行棋的规则。至于棋子升变为“枭”的有关规定,不过是体现了黄帝部队战时的一种奖励机制,它和后世刘、项灭秦前作出的“先入咸阳者为王”的约定是同一个道理。所以追根刨底的追究起来,说黄帝发明了“博”也是没有什么不对的。而投骰决定行棋及棋子升变这两大规则,也就自然成了博棋的基本特征。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又由“博”而衍化出“塞”来,统称“博塞”。它们的区别是,投骰者称博,不投骰者叫塞。到春秋战国时期,“博塞”的流行已是十分普遍了。《庄子骈拇》载:“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谷因为耽于玩博塞,竟连自己所放的羊都跑失了,可见博和塞这些棋戏活动在当时已是深入人心。那么周武帝为什么要将博“易其名曰象棋”呢?只能有一个回答,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代已有了专职的军队,而到了商代末期,军队中还分化出不同的兵种来。

宋人程颢诗句“车马尚存周战法”,就启示我们,周武帝在讨伐商纣的战争中,已用上了“车”“马”这两个当时比较新式的兵种,并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么在夺得天下后,周武帝的那一班随战臣属在玩博的时候,极有可能兴高采烈地给博加进了“车”“马”这两个兵种,借以歌颂周天子的武力天下无敌。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博戏,跟旧博戏不同之处,它是多种的(原来的博塞都是单一兵种)。而周武帝当然会觉得这种新博戏是属于自己的“专利”,为了标榜自己功比三王,也就欣欣然地为新博“易其名曰象棋”了。所以,说象棋为商末周初之际诞生,大概也是不会错的。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象棋就披着历史的风风雨雨不断地生长、发展起来(当然其他各种棋戏也都一样)。可想而知,到战国时期,因受博塞的影响,象棋也必然会分化出投骰的象棋和不投骰的象棋。因为不投骰象棋显得方便,加上多兵种变化也相应复杂,这种象棋就拥有较大的发展优势。秦汉以后,由于封建皇权的进一步巩固强化,象棋中又逐渐增加了王、偏、裨等角色,这种情况,程颢“偏裨兼备汉官名”的诗句或资证明。到了唐宋,特别是到中国象棋定型前夕那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艺术随之空前繁荣。象棋也跟其他艺术一样,发展得多姿多彩,什么宝应象棋、七国象棋、大象戏、小象戏,立体型的、平面型的,精致的、粗朴的,应有尽有。但随着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各自定型之后,象棋身上也顿时失去了它出生时的那股“稚气”;渐渐地,连他的源头信息也变得模糊起来。

但是我们仍可以用“基因分析”的方法追寻象棋的来龙去脉。例如,古博棋发展到今天,以成了民间最为流行的一种娱乐游戏——麻将。虽然从原先的两方发展到现在的四方参与,由原来的棋子变为现在的牌张,变得“面目全非”了,但是摸牌前先投骰这个“基因”,就确证了它的“祖先”是古博棋。再如十一世纪印度的“四角棋”,从多兵种这角度看来,它是一种“象棋”;但若不能提供古印度孔雀王朝正是一种“四国鼎立”之势的历史证据,则它的投骰行棋及四方参与的“基因”,就决定了它必定是中国初生期象棋(投骰象棋)的一种异化发展物。

现代国际象棋身上就有着中国古“博塞棋”的“遗传基因”。这样说还得先提一下国际跳棋,不过国际跳棋目前在我国开展得并不普遍。人民体育出版社曾于1994年7月出版了《国际跳棋》一书,我们从而可以知道它有以下一些特点:一、兵种单一,棋子放在格子里;二、参与者为两方,不投骰;三、走棋时棋子只许进不许退(升变以后除外);只许跳一子吃一子,可以连跳连吃,但不许越过多子以推进;四、为了阻止对方棋子进到底线而升变为王棋,双方运子时往往得尽量塞住对方棋子的进路。根据以上特点,我们一般就能自然地得出结论:他就是中国古塞棋的活化石!虽然我们难得见古塞棋的实物,可是从国际跳棋行棋时互相“塞”的特点,却不难明白塞棋之所以叫“塞”的缘由。但是,我们还可以更确切地说,国际跳棋其实就是国际象棋的“纯兵”棋。将国际象棋的各个兵种全都换作兵,再跟国际跳棋比较一下,除了吃子的规定不同外(国际象棋的兵是斜进吃子),别的又有哪点不一样呢?有人说,现代象棋是在博棋发展到塞棋后,再在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话是有几分道理的,看国际象棋兵的有关特点,不是明明白白地显示着它跟塞棋的血缘关系吗?

有必要再分析一下“王车易位”和“将军”(又称“叫将”、“照将”)。顾名思义,“王车易位”就是王在战车上跟手下交换位置(或交换自己所乘的车辆)。那么又为什么要易位呢?无非是想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便于寻找机会逃脱危险的境地。细细深究起来,这条特殊的规则还蕴涵着一个戏剧性的历史故事哩。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晋两诸侯国的军队在鞍这个地方作战。齐军的主将诸侯王齐倾公“灭此朝食”,犯了骄傲轻敌之大忌,结果被晋军打得落花流水,而且他本人所乘坐的战车也被晋军大将韩厥死死追逐。眼看不能逃脱,于是“逢丑父与公易位”(手下辅将逢丑父就与齐倾公在车上暗中交换了乘坐位置)。要知中国古代历来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就是同乘一辆车子,也有规定的尊卑不同的位置,不得轻易僭越。危机中齐倾公“王车易位”,就是想借此掩盖自己“王”的真实身份,以便伺机逃脱(后来齐倾公果然依赖此举摆脱了险境)。晋将终于追上了齐倾公,却又不敢贸然动粗,接下来的就是“将军”(叫将)——“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韩厥在马前抓住马缰绳,行了对国君的再拜稽首礼,取过一杯酒,配上玉璧,献给“齐倾公”,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古代恪遵“刑不上大夫”的礼法,所以韩厥即使是对待敌方的主将主帅,也依然礼敬有加,不敢有丝毫的侮慢(当然也可能另有意图)。大概是告戒人们记住一骄傲就会招致失败的教训吧,象棋中就有了“王车易位”的规则和“将军”的术语。人们都叫象棋为象戏,原来小小的枰场上演绎的却是人类历史的活剧!那么,又何以见得“王车易位”“叫将”所蕴涵的定是中国古战场上特有的故事呢?这是有物可证的。据有关资料介绍,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有八世纪印度的一只象牙雕立体象棋子,其王坐在象背之上,象鼻上还卷着敌方的一个士兵。由此可知,产象国印度的古代国王作战时是骑象而不是乘坐战车的,从而也就可以断定,“王车易位”、“叫将”是跟古印度国王搭不上边的,现代象棋身上并没有古印度文化的“遗传基因”。

还有象棋成员中的象,它的前身是偏裨一类角色,决不可能是象棋赖以命名的兵种。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走法,在中国象棋中,走的是“田”字角,颇使人费解。因为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只有牛马一类家畜才跟“田”联系上,现在象怎么也踏到田上来了?原来这里面也蕴涵这一个故事。据说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生性桀骜不驯,常耍阴谋加害于舜,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尽管舜对父母十分孝顺,但糊涂的瞽叟始终偏爱着象。后来舜凭着超凡的智慧和博大的爱心,终于以自己的孝悌行为感化了父母和弟弟。结果合家和睦,象也成了舜忠贞不二的得力助手(《古文观止》卷十二王守仁《象祠记》,就论及象被感化的事)。到头来,“舜葬苍梧,象为之耕”(《论衡偶会篇》),象对舜的忠诚感人肺腑。于是后人也为象立了祠,尊之为“鼻亭神”。舜,史称“虞舜”,虞字在上古乃是猎人的意思,可见舜本来是个猎人。而象根据各种资料对其形状的描述,有关专家证得出,其实就是长鼻大耳的动物象。这一结论,中国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图说”之类读物,其“舜耕历山图”就作了很有力的证明,图上舜所役使耕田的牲畜,正是长鼻大耳的动物象(请参阅袁珂《神话选择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这种“舜耕历山图”,笔者也曾在浙江普陀山的一处地摊上见到过。如果对舜和象的传说作一番拨云驱雾的处理,则不难看出,这其实是我们的祖先驯化野生象的故事。而象一旦被驯服,其对主人就忠贞不二,堪称“忠”的典范。凭这一点,它跟着舜踱进二十四孝的教材,也是顺理成章的。在那个理学盛行的宋代,为了张扬“忠孝”的教义,那些给中国象棋定型的贤哲们也就不惮劳动“鼻亭神”,让其到棋盘上充当相关的角色。只是这位有鼻先生,念念不忘当年助耕历山的“光荣传统”,于是就步步踩在“田”字角上。

现代象棋身上所焕发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和彩,那么古朴,那么神秘,因为象棋的根就深深地扎在神州的大地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