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杨暴乱所毁坏的中华古籍
洪杨暴乱这种称呼现在用得比较少,一般都叫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政权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摧残还是比较严重的,因为对孔子的态度是极力抵制的,洪秀全曾下诏书说:“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1854年由于杨秀清以“天父”名义制止,不得已才改为成立由他亲自抓的删书衙,将古书中的“妖言”删除,但删书衙只删定出版几部古书。新书出了不少,据专家考证共有四十多种。现在所知的,都是政治文件和政教合一的宣传品。
据说忠王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当小官时,就曾因为私藏私阅“禁书”而差点被杀掉。
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毁坏的古籍是很多的,很难统计。比较著名的事件有太平天国进攻长沙时,岳麓书院受到战火毁坏,这是北宋时期就建立的书院,估计古籍损失不少。另外,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其中藏于南方的有三部,分别藏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扬州文汇阁和镇江文宗阁藏书在太平军攻克扬州和镇江时被全毁。杭州文澜阁藏书在公元1861年太平军第二次攻下杭州时,藏书大量散佚。杭州藏书家丁申丁丙兄弟收集残余,得到8140册,仅及原书四分之一。1864年太平军退走,丁氏兄弟又不惜重金从民间收购。1880年在旧阁原址上重建文澜阁。丁氏兄弟将书送还,并陆续抄补。
1920年修完课程,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毕业。毕业后,先在杭州第一师范,后回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教授国文、哲学,并任教学主任。
继续参加新文学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学生组成的湖畔诗社及晨光文学社的活动,为开拓新诗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2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与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3年朱自清发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种进取不懈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1924年,诗和散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四·一二”政变给朱自清思想带来极大的震撼,其思想和创作发生很大转折。他的作品不再限于日常生活的抒情小品,转向抨击现实丑恶的杂文。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与闻一多同事一起论学。
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携陈竹隐回扬州省亲。朱自清和他的妻子在上海举办婚礼。1932年8月底,朱自清赴欧洲游学。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是用印象的笔法写成的两部游记。
1935年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撰写《导言》。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给亡妇》娓娓追忆亡妻武钟谦生前种种往事,情意真挚,凄婉动人。这一时期,朱自清散文的情致虽稍逊于早期,但构思的精巧、态度的诚恳仍一如既往,文学的口语化则更为自然、洗练。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0年,朱自清在成都目睹饥民哄抢米仓,愤然写下《论吃饭》一文,犀利地指责当权者无视人民温饱,支持人们为维护自己的天赋人权而斗争。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特别是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的先后遇害,都使他震动和悲愤。于是他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于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逝世,享年50岁。
扩展资料
朱自清散文以他真挚深厚的情感、贮满诗意的意境、缜密巧妙的构思和清幽细密的语言感动着无数的读者,对现代白话散文的确立和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当我们关注朱自清的散文的种种艺术风格的同时,我们不妨把研究的重心转移到朱自清散文内容上去。一切形式皆为内容服务,仔细品读朱自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确实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显示着人性的魅力。
中国古代散文标榜实施的是以“文以载道”为本位的散文观念。“道”是宣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文以载道”强调儒家思想的独尊、理性的至上。用理性制约束缚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个体。
朱自清在总结“五四”文化革命时说:“新文化运动接受了西洋的影响,除了解放文体,以白话代替古文之外,所争取的就是文学的意念,也就是文学的地位。
他们要打倒那‘道’,让文学独立起来,所以对‘文以载道’说加以无情的打击。”⒃“文学独立”以后,新颖的散文,解放了作者个性,生动鲜明地表现作家的个体意识,这时期朱自清提出了“意在表现自己”的审美原则。
从此在现代散文史上确立了作家自己的“人格”、“个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意在表现自己”美学原则的提出应是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创举,这显然是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抗,是对现代散文美学的积极贡献。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说:“近代散文本早已撕破了道貌岸然的假面具,摘去了假发,卸下了皂袍,它与一切问题短兵相接,与人生日常生活相厮混,共游戏。一句话,它不再装腔作势,去为传道者与说理者作工具,而只是每个人宣情达意的语言号……。”
他又说:“朱自清的散文都做到了,不但做到,而又做得好,所以他的散文,在新文化运动的初期,便已在领导着文坛。”⒄杨振声所说的朱先生在“领导着文坛”,就在于他的散文具有了“宣情达意”的美学特征。
也正如朱自清自己在《〈背影〉序》中说的:“我自己是没有什么定见的,只当时觉得要怎样写,便怎样写。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散文的艺术就在于人心、人情和人性的焕发。有了真心,才有真情;唯有真情,才有真性。
朱自清散文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其实最大要义是在“表现自己”时,感情真挚,又融入了为人性的意蕴。无论是他早期的抒情小品文还是中晚期的杂文,都能在注入了鲜活的情感流泉的同时,又能观照广阔的社会人生。
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浓郁的自尊意识、博爱意识、内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的作品是他心弦上乐谱的记录,也是他和着时代脉搏跳动的显示。这对今天整个文学创作工程构建文学主体观念,呼唤作品的人性意识,具有很重要经典示范价值。
-朱自清
著书 1.古文観止译注(共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年 2.鹤林玉露(単著)中华书局 1983年 3.宋宰辅编年録校补(単著)中华书局 1986年 4.中国歴代名君(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 5.中国文化概覧(共著)东方出版社 1988年 6.全宋文(共著)巴蜀书社 1990年 7.全宋诗(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8.白话二十五史精选(共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年 9.全注全訳史记(共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5年 10.宋史选挙志訳注(2)(共著)东洋文库 1996年 11.宋史选挙志訳注(3)(共著)东洋文库 2000年 12.宋代の皇帝権力と士大夫政治(単著)汲古书院 2001年 13.郷土中国訳注(共著)学习院大学 2001年 14.中国语急就篇(単著)白帝社 2002年 15.中国史略(単著)DTP出版 2006年 16朝野类要(附:朝野类要研究)(単著) 中华书局 2007年 17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单著) 中华书局 2010年 18宋季三朝政要笺证(単著) 中华书局 2010年 19宋史宰辅表考证(単著) 中华书局 2012年 20隆平集校证(単著) 中华书局 2012年 21范仲淹集(『儒蔵』204册) (点校、単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 论文 史学 1.『鹤林玉露』作者罗大経考 1982年 『学林漫録』 五集 2.『宋会要辑稿』证误 1984年 『史学月刊』 第5号 3.岳珂生平考述 1984年 『文史』 第23辑 4.『史记』辩误 1985年 『北京师院学报』 第1号 5.论宋代相権 1985年 『歴史研究』 第2号 6.昭君名キョウ考辩1985年 『江汉论坛』 第9号 7.赵抃『御试官日记』考釈――兼论北宋殿试制度的演変 1986年 『东北师大学报』 第4号 8.略论宋太宗 1987年 『社会科学戦线』 第4号 9.蘇颂论 1988年 『浙江学刊』 第4号 10.试论宋祁 1988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第4号 11.论宋代皇権 1989年 『歴史研究』 第1号 12.试论导致庆暦新政失败的一个因素 1990年 『学术月刊』 第9号 13.『続资治通鉴』证误 1990年 『安徽史学』 第3号 14.「烛影斧声」事件新解1991年 『中国史研究』 第2号 15.范仲淹三至杭州考実 1992年 『浙江学刊』 第2号 16 北宋党争与庆暦新政 1992年 『歴史』 第52期(台湾) 17.皇帝権力に関する再论――あわせて富田孔明氏の反论に答える 1999年 『东洋文化研究』 第1号 (创刊号) (再録:『中国関系论说资料』第42号) 18.「圣相」李沆――君臣関系のケース・スタディー(1) 2000年 『中国社会と文化』 第15号 (中国语訳は中国の『文史』第52号に掲载) 19.「平世の良相」王旦――君臣関系のケース・スタディー(2) 2000年 『东洋文化研究』 第2号 (中国语訳は台湾大学歴史学系编『転変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研讨会论文集』に掲载) 20. 皇帝権力に関する再论(その2)――思想史の视点からの展开 2001年 『东洋文化研究』 第3号 (再録:『中国関系论说资料』第45号) 21.「倭」の本义考――あわせてその意味変迁を论ずる 2001年 『「つくる会」の歴史教科书を斩る』、日本侨报社 22.王安石の新法――「祖宗法るに足らず」 2002年 月刊『しにか』第13巻第1号 23.代王言者――以宋真宗朝翰林学士为中心的考察 2002年『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 24.『鹤林玉露』著者罗大経に関する再考 2004年 『东洋文化研究』 第6号 25.『宋史・宰辅表』辨误 2004年 『文史』 第66辑 26.徽宗と蔡京――権力の络み合い―― 2004年 『アジア游学』 第64号 特集「徽宗とその时代」 27.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论――以范仲淹为中心的考察 2005年 『宋史研究论丛』 第6辑 28.科擧停废的歴史――立足於元代的考察 2006年 『科擧制的终结与科擧学的兴起』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9左右天子为大忠――君臣関系个案研究之三 2007年 『「さんずい+亶」渊之盟新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30『朝野类要』编撰者赵升考 2007年4月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9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 31『宋史・宰辅表』考证(补正篇) 2007年12月 『宋史研究论丛』 第8辑 32走向象徴性的皇権 2008年7月 『宋史研究论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33佞臣如何左右皇权:以北宋王钦若为例 2008年 『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 第48期 香港中文大学 34「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柱斧考) 2008年 『文史知识』第12期 中华书局 35超越:一个「贰臣」的贡献――索隠歴史尘埃中的细节 2008年 『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 中华书局 36宋代権相第一人(上)――君臣関系箇案研究之五:丁谓论 2009年『河南大学学报』第4期 37宋代権相第一人(下)――君臣関系箇案研究之五:丁谓论 2009年『河南大学学报』第5期 38范仲淹生平事迹记载考辨――『范文正公年谱抉误』 2009年 『范仲淹研究文集(五)』 北京大学出版社 39『宋季三朝政要』考述 2009年『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 人民出版社 40金榜题名後:「破白」と「合尖」――宋元変革论実证研究挙隅之一 2009年『国际社会科学雑志』第26巻第3期 41皇权再论 2010年 『史学集刊』第1期 42崔与之事迹系年补考 2010年7月 『崔与之与岭南文化研究』 人民出版社 43「百世闻之尚激昂」――读菊坡诗 2010年7月 『崔与之与岭南文化研究』 人民出版社 44醉翁之意不在酒――漫谈宋太祖与酒 2011年2月 『文史知识』第2期 45配享功臣:盖棺未必论定――略说宋朝官方的歴史人物评価操作 2011年10月 『史学集刊』第5期 46「宁鸣而死,不黙而生」――范仲淹『霊乌赋』发覆2011年11月 『文史知识』第11期 47写意黄公望――由宋入元:一个人折射的大时代 2011年『国际社会科学雑志』第28巻第4期 48「内擧不避亲」――以杨万里为个案的宋元変革论実证研究 2012年3月 『北京大学学报』第49巻第2期 49「范仲淹」问世――文正帰宗更名考实 2012年6月『文史知识』第6期 50『宋季三朝政要』辨误 2012年6月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4辑 51『隆平集』释疑 2012年6月 台湾『辅仁歴史学报』 第28期 52李元昊七娶 2012年11月『文史知识』第11期 53范吕解仇公案再探讨 2013年3月 『歴史研究』第1期 54「镜古孰非殷监呈」:『銭塘遗事』考述 2013年7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40巻第4期 55『隆平集・夏国传』笺证 2013年11月 『呉天[土+犀]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56小官僚,大投射:罗大経仕履考析――――宋元変革论実证研究挙隅之三 2014年1月 『文史哲』第1期 思想史 1.孔子天命観新探 1982年 『哲学研究』 第2号 2.譲歩政策理论渊源初探1982年 『史学月刊』第4号 3.中国経学史漫谈 1988年 『歴史教学』 第5号 4.宋代士大夫の精神世界の一侧面――范仲淹を中心に 2000年 『东洋学报』 第82巻第2号 5 『论语』开篇发覆 2008年 『现代哲学』第5期 6 将错就错:宋代士大夫「原道」略说 2009年 『学术月刊』第4号 文献学(书志学) 1.『鹤林玉露』版本源流考1985年 『艺文志』 第3集 2『宋宰辅编年録』考述 1986年 『古籍整理与研究』 创刊号 3『建炎以来繋年要録』略论 1987年 『史学月刊』 第2号 4 漫说『宋史』 1987年 『书品』 第2号 5『続资治通鉴长编』佚文辑考 1988年 『宋史研究通讯』 第1号 6 二十四史汇刊本述略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 188号 7『呉郡図経続记』考述 1988年 『蘇州大学学报』 第4号 8『宋景文集』版本源流考 1988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第4号 9『宋朝事実类苑』雑考 1990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第5号 10 宋代玉牒考 1991年 『文献』 第4号 11 日本东洋文库所蔵『四库全书』文源阁本『草庐集』考述 1994年 『中国书目季刊』 28巻第2号(台湾) 12『范仲淹集』版本问题考辩 1996年 『国家図书馆馆刊』 第85巻第1号(台湾) 13『黄帝内経素问』版本源流考 1997年 『国家図书馆馆刊』 第86巻第1号(台湾) 14『朝野类要』(附:朝野类要研究)前言 『书品』第1号 2008年第1号 15略述『朝野类要』的成书与流传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第1号 (北京大学) 16流出海外的『清实録』――记日本东洋文库所藏「大红绫本」 『书品』 2009年第3号 17『朝野类要』现存版本考述 2010年4月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2辑 18「礼失われて诸を野に求む」――実例で和刻本汉籍の価値を试论 2009年3月 『东洋文化研究』第11号 (中国语版:「礼失而求诸野」――従自身研究経歴看和刻本汉籍の価値 2011年6月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3期) 19略述明清时代文献対『朝野类要』的徴引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0年第3号 (北京大学) 20「尽信书不如无书」:透过『朝野类要』看『四库全书』对文献的改窜『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及集刊』第11辑2011年12月 校勘学 1 略谈古籍校勘底本的选択1986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65号 2 古籍校勘与音韵 1987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第4号 3 略论古籍校勘的范囲 1987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77号 4 典章制度与古籍校勘 1987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78号 5 略谈古籍的校勘记 1987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0号 6 歴史年代与古籍校勘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6号 7 略谈他校的取材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7号 8 略谈本校的両个问题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8号 9 歴史地理与古籍校勘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91号 10 略谈古籍的校改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93号 11 略谈古籍点校本的失校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94号 12 関於古籍校勘中脱文的処理1989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205号 13 略谈古籍引文的校勘 1989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207号 14 略谈古籍校勘中的辩伪问题 1989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215号 15 関於推算歴史人物生卒年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 1989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215号 16 说版本校 1990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 221号 17 略谈古籍的「点校说明」 1990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227号 18「襄王枕上元无梦」――略谈理校1990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229号 19 略谈古籍校勘2008年2月『古籍整理与出版専家论古籍整理与出版』、凤凰出版伝媒集団 20 汉籍の版本调査と鉴定について――その常识と非常识―― 2011年12月 『东アジア书志学への招待』第1巻 东方书店 文学 1.试论『诗経・ヒン风・七月』作者的阶级地位――兼谈对『七月』研究的一点看法 1979年『教学与进修』 第2号 2.歴史上的岳飞与小说中的岳飞 1981年 『文史知识』 创刊号 3.岳飞诗词辑考 1988年『岳飞研究』 1集 4.「范成大交游考略」补正 1991年 『文学遗产増刊』 第17集 5. 断语不可軽下――也谈岳飞「満江红」词的真伪 1981年 『宁夏大学学报』 第4号 6. 范仲淹与北宋古文运动 1997年 『大陆雑志』 第94巻4号(台湾) 7.二宋年谱 2008年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第10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 8.闲话「野水无人渡」 2012年8月 『文史知识』第8期 9.「子道自能久」――读欧阳修『重读徂徕集』诗 2013年8月 『文史知识』第11期 10哈哈镜的真实――歴史与文学漫谈 2014年3月 『文史知识』第3期 言语学 1中国语における指示代名词の性格について 1996年 『ク沫集』 第9号 2会话场について――言语场论(その1) 2001年『千叶工业大学研究报告』 人文编 第38号 (再録:『中国関系论说资料』 第45号) 3中国语指示代词に関する再论 2003年 『千叶商大纪要』第41巻第1・2合并号 4ニュアンスをどう捉えるか――中国语教学现场からの研究覚书(1)―― 2005年 『庆应义塾 外国语教育研究』 创刊号 その他 翻訳 1.日本五代宋元史研究近况(近藤一成原著) 1985年 『宋史研究通讯』 第4号 2.论宋代官制的発展(梅原郁原著) 1986年 『宋史研究通讯』 第5号 3.日本五代宋元史研究近况(木田知生原著) 1989年 『宋史研究通讯』 第1号 4.日本五代宋元史研究近况(本田治原著) 1990年 『中国史研究动态』 第3号 5.「文明」的悲剧(稲畑耕一郎原著) 1990年 『思与言』 第28巻(台湾) 6.日本五代宋元史研究近况(大岛立子原著)1991年 『中国史研究动态』 第1号 7.英国的中国学(上)(近藤一成原著) 1993年 『汉学研究通讯』 第12巻3号 8.英国的中国学(下)(近藤一成原著) 1993年 『汉学研究通讯』 第12巻4号 书评 1.史学名家的労瘁之作――『世说新语笺疏』述评 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 第4号 2.『元豊九域志』点校本述评 1985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41号 3.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评『三国志选注』 1985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41号 4.拓荒者的耕耘――评『唐代仓廪制度初探』1986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63号 5.考源校譌,语林増辉――评『唐语林校证』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9号 6.近藤一成教授与日本的中国史研究 2010年『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1号(创刊号) 辞书编纂等 1 出版词典(共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担当执笔部分:『册府元亀』の条)(図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 3世界のなかの江戸・日本(担当执笔部分:汉籍解说) 江戸东京博物馆 1994年 4 宋会要辑稿食货索引(共编)(职官编) 东洋文库 1995年 5 古汉语知识辞典(共编・担当执笔部分:文献学) 中华书局 1996年、再版2004年 エッセイ 1.治史尤応専 1987年6月17日付 『光明日报』史学面 2.中国の正月今昔谈 2002年 月刊『アジア游学』第46号 3.外来语 优れた表记の伝统复活を 『朝日新闻』「私の视点」(2004年7月17日付き) 4.遣唐使井真成の墓志 作者は中国人なのか 『毎日新闻』夕刊 8面 (2005年9月1日付き) 5.歴史教科书 东アジア共通を目指せ 『朝日新闻』「私の视点」(2007年2月27日付き) 6.中国における皇帝権力の実态再考(讲演记録) 2007年 『学习院史学』第45号 7.なぜ东アジア共通歴史教科书づくりなのか 『理戦』季刊志第88号(2007年5月夏号) 8.「此情可待成追忆」――追忆日本宋史学者中嶋敏先生 『中国史研究动态』第2号(2008年2月) 9.「中国」考(讲演记録) 『东洋文化研究』第10号(2008年3月) 10 无声の革命 『かけはし』第17巻90号(2009年2月) 11 赵匡胤 五代十国を终结させ文治时代を开く 『歴史読本』2009年10月号 12『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権力场』前言 『书品』 2010年第 2 号 13范仲淹『题叶氏巻』诗当属伪作 『中国文物报』 2011年3月9日 14琉球与日本:江蘇省文物保护単位琉球国京都通事郑文英墓说明文字指瑕 『中国文物报』 2011年7月13日 15此东京非彼东京――読久保田和男『宋代东京研究』 『文汇読书周报』(2011年10月23日付き) 16「汉语」和「汉学」表述商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0月18日付き) 17『宋史宰辅表考证』前言 『书品』 2012年第6号
1 常的文言文解释
直接把例子带出来问嘛。费好多事T T
而且这一问我也很为难由于这是魏征小朋友亡故了,所以常有可能是曾经的意思。但一般翻译都说是经常的意思再想想表示一直也可以。矛盾了。我建议你要是学生就找个语文老师来问问如果跟我一样老那反正也不考试了。你就睁一眼闭一眼自己看哪个顺眼就哪个吧
在古文中有很多意思
常
cháng (1) ㄔㄤˊ (2)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3) 时时,不只一次:~~。~客。时~。经~。 (4)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 (5) 姓。 (6) 郑码:KOJL,U:5E38,GBK:B3A3 (7) 笔画数:11,部首:巾,笔顺编号:24345251252
常
cháng 〔名〕 (1)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 同本义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3) 裙子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4) 规则,规律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5)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6)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如:常伦(伦常);三纲五常
常
cháng 〔量〕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常
cháng 〔形〕 (1) 恒久;长久不变 常,质也。——《广雅》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虞注:“恒也。” 鲁邦是常。——《诗·鲁颂·閟宫》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 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 (2) 又如: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常心(固执不变的心);常安(永久的平安) (3) 一般;普通;正常 其有常。——《诗·唐风·鸨羽》 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韩愈《杂说》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常时(平时;平日);常言(平常的话;普通的话) (5) 一定 。如:常刑(一定的刑罚);常序(一定的次序)
常
cháng 〔副〕 (1) 经常,常常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杂说》 (2) 又如:常见面;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常时(时常,常常);常参官(日常参朝的官吏);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常经(经常);常赁(经常受雇于人) (3) 通“尝”。曾经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权成。——《庄子·人间世》 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祖本纪》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
2 把文言文翻译成常语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翻译)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
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
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 留给陛下。我以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
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
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
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这些词都是出自出师表吧?。
3 文言文习以为常的翻译(要有原文)《习惯说》原文: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
[1]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
[2]浸(qīn侵)*:渐渐扩展。
[3]中(zhòng众)人:击中、深入于人。
翻译: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刘蓉不禁感慨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4 张衡传文言文常考翻译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于是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 。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后来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责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chi]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5 文言文翻译常最常用的几点技巧文言文翻译常最常用的几点技巧是:(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2)翻译“六字法”:留、删、换、调、补、变。
第一步,结合上下文语境,了解所译文句大体意思,做到心中有数,并找出句中需要着重翻译的重点词,一则为理清句意,二则为后面给重点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做准备。
第二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
①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②“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主要有①句首:“夫”、“盖”等发语词。②句中: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如“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等,表提顿作用的助词,如“者”“也”等,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也”。表并列和顺承关系的连词,如“予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③句末:补足音节的助词,如“顷之,烟炎张天”中的“之”。以上的文言虚词在实际的翻译中,都无须译出,若强译,则属错误。
③“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①把古代用现在已不用的词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②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变为双音词。
第三步,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
① “调”就是调整句式。需要调整的句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需调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装句(特殊句式有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要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无乃……乎”“……孰与……”等,翻译时,要把这些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②“补”,就是增补。①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古汉语中的省略句要有所了解,并能判断一个句子中哪些成分省略了,以便补出;②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③“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为相关文字。
6 文言文中藉字常翻译为什么藉
jí
①踩;;践踏。《赤壁之战》:“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②欺负;欺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jiè
①草垫子。《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
②垫。《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③凭借;依靠。《过秦论》:“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
④借;借给。《谏逐客书》:“此所谓藉寇兵、赍盗粮者也。”
⑤如果;假使。《陈涉世家》:“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辨藉,籍。二字在古多通用。但“户籍”、“典籍”、“书籍”、“籍没”的“籍”不写作“藉”;而“草垫”的意义一般也不写作“籍”。
藉藉⒈交错杂乱的样子。⒉显赫、喧盛的样子。
藉荫指祖先的基业门第。
7 中考文言文各种字的翻译,要常考的之(一)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这(件)事”等,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二)作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时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意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者(一)结构助词译作“……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睢不辱使命》)(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也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字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十则》)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愚公移山》)其(一)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二)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测、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相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三)作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以(一)作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如: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饥畅观堆攥瞪硅缺亥画》)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二)作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前。(《出师表》)(三)作动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焉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代词,相当于“之。
8 文言文在线翻译陆绩怀橘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 "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官职最大时曾居太守之职,精通天文、历法,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叫人拿了橘子给他吃,陆绩偷偷藏了三只,临走时告辞袁术时,橘子掉在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在这里做客却怀揣着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陆绩跪着回答说:“是因为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给我母亲吃!”袁术说:“陆郎这么小就知道孝顺,长大后必然成大才!”袁术感到很惊奇,往后常常称道此事。
《清明上河图》介绍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这幅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迷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春光。疏林薄雾,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令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有间"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来往,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紧张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因状若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或用竹篙撑,或用长竹钩住桥梁,或用麻绳挽船,或忙着放下桅杆以顺利通过桥拱。邻船的人也指指点点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紧张议论,期盼大船顺利通过。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的专门经营,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整面修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做生意的商贾、看街景的士绅、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乘轿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计描绘了五百五十多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清明上河图》景物繁多,巨细无遗,却并不显得琐碎繁缛,表现出画家对大场面宏观把握的能力,以及于真放中见精微的绘画境界,令人无法不钦佩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表现力。
这幅是清明上河图的仿本,(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画的事物繁多,虽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
历尽劫难的《清明上河图》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尘埃历尽———中国珍贵文物蒙难纪实》一书(山东画报出版社),记述了《清明上河图》历尽劫难的遭遇。以下是摘自该书的部分内容。
奸臣严嵩夺画酿冤案
严嵩是明代大奸臣之一。他与其子严世蕃依仗权势,巧取豪夺了大批书画古玩。
明代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陆完死后,他的夫人将《清明上河图》缝入枕中,不离身半步,视如身家性命,连亲生儿子也不得一见。陆夫人有一娘家外甥王某,言辞乖巧,非常会讨夫人欢心。王某擅长绘画,更喜欢名人书画。便挖空心思向夫人央求借看《清明上河图》。反复恳请后,夫人勉强同意,但不许他带笔砚,只许他在夫人阁楼上欣赏,而且不许传给别人知道。王某欣然从命,往来二三个月,看了十余次以后,竟临摹出一幅有几分像的画来。当时专横跋扈的严嵩正四处搜寻《清明上河图》,都御史王忄予得知后,便花800两纹银从王某手中购得赝品,献给严嵩。严嵩府上有一装裱匠汤臣,认出画是假货,便以此要挟王忄予,令其出40两银子贿赂自己,但王忄予对其不予理会。汤臣恼羞成怒,在严嵩设宴欢庆时,将图上旧色用水冲掉,严嵩在众人面前大为窘迫,以后便寻机将王忄予害死,临摩此画的王某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抓去饿死狱中。
明代另一人沈德符所著《野获编补遗》中却是另一种说法:严嵩党羽鄢懋卿总理淮、浙盐政,胡宗宪总督吴、越兵事,他们都为严嵩搜罗名字画。他们得知《清明上河图》在已故内阁首辅王鏊家时,便去索购,但王家富甲一方,不为钱财所动。无奈之中,二人找严嵩府上装裱匠汤臣商议,汤与当时镇防蓟州的王忄予素有来往,对王忄予之子世贞、世懋有仇,因此鼓动王忄予买画,但王忄予亦购不来。汤臣便设计让王忄予把苏州人黄彪临摹本买来献嵩,又在严嵩高兴时将真情告知,严嵩窘怒,遂杀王忄予。
清代人《清夏闲记》上又载:太仓王忄予收藏有《清明上河图》,严嵩子严世蕃知道后强行索要,王忄予便送去摹本,当时汤臣恰好在旁。从前王忄予巡抚两浙时,见汤贫困潦倒,便将他推荐给严世蕃。汤臣不思报恩,反想构陷王忄予以求发达,便对严云:此画他曾在王忄予家中见过,王忄予送来的是赝品,如若不信,只看屋角雀是否一脚踏二瓦便可证实。严世蕃细看,果如其言,心中深恨王忄予。恰好此时俺答部进犯中原,王忄予为蓟、辽总督,严嵩父子乘机将他害死。后人曾据此写过《一捧雪传奇》一戏,只是将《清明上河图》改成了“一捧雪”白玉杯,王忄予改成了莫怀古。
以上几种说法虽然各执一词,但都与事实有些出入。实际上,陆完死后,其儿子急等钱用,便将《清明上河图》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去。这之前严嵩确曾托王忄予买过“名画”,王忄予也确曾买苏州人王彪之摹本献给严嵩,后被识破。只是南方人“王”、“黄”不分,黄彪应是王彪而已。
隆庆时,严嵩父子被御史邹应龙弹劾,终于官场失势,严世蕃被斩,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收入皇宫。
度尽劫波终得归宿
《清明上河图》到清朝后先由陆费墀(安徽相乡人)收藏。陆费墀是乾隆时进士,他得图后也在上面矜印题跋。后被毕沅购得。毕沅(1730—1797),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进士。毕沅生平喜爱金石书画,家中收藏颇为丰富。他得《清明上河图》以后,与其弟毕泷(清代收藏鉴赏家)同赏,现今画上有二人印记。
毕沅在关中任职时,对地方上的文物尽心修缮保护,不料这些却成了他的“罪行”。毕沅死后不久,湖广人民反清,清廷认为毕沅任湖广总督期间,“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费”,不但将毕家世职夺去,而且将其全家百口全部杀掉,家产也被抄没入宫。
清廷将《清明上河图》收入宫以后,便将它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虽然经历1860年英法联军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两度入侵北京,洗劫宫室,但居然逃过了劫难,均未受损。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内。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于是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的末日也到了。溥仪和他的日本主子一见大事不好,便乘飞机逃往大栗子沟,伪满皇宫因失火而一片狼藉。混乱之中,有不少人便趁机进宫“抢洋捞”,伪皇宫的大批珍贵之物便在这场动乱中流散到了民间,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
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解
本文2023-08-06 13:23: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1919.html